1. 我去了上海博物館我感到怎麼樣五十字以上
我去了上海博物館,看到上海博物館天圓地方的造型,不禁感嘆中華上下五千年包含的文化太多了。看也看不完,想也想不盡,哪怕是一塊石頭都有許多故事。感謝有博物館的存在,讓我們能夠感受到祖國的磅礴氣勢和博大精深。
2. 參觀歷史博物館後的收獲
國家博物館參觀體會今天,我們學校組織初一和初二的同學去參觀國家博物館。到了集合的地點,我心情十分激動,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一看這裡面到底是什麼樣的。終於,經過大約半個小時的等待,進入了國家博物館。一進門,我就被國家博物館雄偉的建築、大方的格局所吸引,真是太壯觀了。首先我們參觀了遠古時期展廳,看到了元謀人的牙齒,北京人的頭蓋骨,令我大開眼界,從中我感受到了遠古時期的人們曾經生活的氣息,彷彿我能看到他們鑽木取火的樣子。接下來,我參觀了商夏西周時期展館,我看到了一件件精美絕倫的青銅器,還有鎮館之寶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從中我看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以及當時經濟的發達,我不禁贊嘆到:古人們還真是技術高超啊!然後,我們進入了秦漢時期展館,從秦始皇陵的兵馬俑中看到了專制封建王朝的霸氣與秦始皇的氣勢磅礴。秦漢時期統一了文字,統一了錢幣,統一了度量衡,這讓我不得不佩服秦始皇的才幹。接著,我們進入了春秋戰國時期,那時局面動盪,諸侯爭霸,七雄並立。我們從精美的青銅鼎和吳越兵器中看到了手工業的發達。最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博物館中還收藏著非洲的藏品,這些木雕被非洲人民刻畫的栩栩如生,造型飽滿而充滿張力,雕刻手法簡練,既生動有趣、手法朴實,,也不缺乏精巧細致的構思,形態各異,外貌也各不相同,它們代表了不同的人物,非洲雕像在反映傳統宗教信仰的同時,也記錄著時代的變遷,表現了人類的生活和自然的生靈。這次的參觀,讓我收獲了很多知識,也了解了祖國的歷史。
3. 參觀上海博物館觀後感
一天學校組織我們去上海博物館參觀。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藏有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和繪畫最為出色。上海博物館建築總面積39200平方米,高29.5米,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在所有的展品中我喜愛的是「景德鎮窯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和一幅名為「桃花雙綬圖軸」的畫。雖然我很早就聽說過景德鎮的瓷器非常有名,但沒有想到在公元一千多年前我們的老祖宗就能用手工製作出那麼精美的瓷器。這件瓷器是在高溫中燒成的釉下彩瓷器,它的口小而中間鼓出,在罐子的正中央畫著一朵朵牡丹,幽雅可愛,徐徐如生,我好像透過玻璃櫥窗已經聞到了朵朵花香,讓我如痴如醉,彷彿我就在一片牡丹叢中嬉戲。我不禁在它的面前站立了好久,不想離開,唉!假如我家也有一個那該多好啊…….當我還沉浸在瓷器館里那交相輝映的瓷器精品中時,眼前出現了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那就是中國廳代繪畫館中的清代「桃花雙綬圖軸」畫。這幅長132厘米寬50厘米賦有中國傳統和獨特民族風格的畫,是以毛筆、墨和絹紙為主要工具由人工繪制而成的。畫中一對小鳥一上一下站立在桃花枝上,互相唱著悅耳的歌謠,它的嘴顯橘黃色,頭的正上方有一戳羽毛微微向上翹起,顯天藍色,肚子是白色的,背部的羽毛呈淡淡的咖啡色,最與眾不同的是它還有兩根長長的類似孔雀的羽毛長在尾部,可想而知那鳥兒飛起時它的羽毛在後面飄動的樣子一定很美。你再看那畫中的桃花白中顯現出淡淡的粉紅色,彷彿在微風中偏偏起舞,怪不得兩只鳥也忍不住要停留在桃花枝上呢……參觀的時間雖然有限,但古人留給我們的這些財富,反映出中國古代文化的悠久傳統和深厚底蘊是無限的。參觀不僅能讓我們了解我國古代的珍貴文物,而且還教給了我們許多知識,這真讓我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也更激起我要為我們的祖國而努力學習。
4. 去上海博物館的感受
上海博物館中很多文物並不是上海出土的,而是從外地徵集的。這個博物館和別的博物館有很大的區別。因為多數博物館的每個分館都是按照年代來劃分的,而上海博物館的每個分館的劃分指標是物品。比如:玉器、青銅器、錢幣等,分的很細。而每個分館都是按照年代的順序排放著同一類別的文物。它還有自己的機動展館,比如上次我去參觀時,就碰上了西藏布達拉宮的文物來巡展。
5. 博物館的感受和收獲
博物館的感受和收獲需要先簡單描述一下在博物館參觀的經過,然後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收獲即可:
1、此次參觀,又一次將我國近代那段屈辱的歷史表現眼前。落後就要挨打!這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忠告。中華民族幾千年無不印證了這條真理,翻開近代海軍史,從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我國國門,北洋海軍誕生,到甲午戰敗,威海衛戰役戰敗,丁汝昌寧死不降,北洋海軍全軍覆滅。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中華民族所受的的屈辱,幾百年來,揮之不去。
2、今天,在團總支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青島海軍博物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海軍博物館由海軍創建,是中國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參觀過程中,近代海軍史讓人心酸落淚,現代海軍的蒸蒸日上又讓人欣慰自豪。這次參觀收獲頗豐,既豐富了歷史知識,又培養了大家的愛國主義情懷,樹立了民族自尊心。
3、回頭望著碧海藍天下的艦艇,安靜、祥和。我想像著,它們在作戰時,是何等神勇,何等威風,馳騁在祖國的萬裏海疆,發揮著定海神針的巨大威力。「前車之鑒,後車之師」。自古以來,牢記歷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必修課。
經歷過戰爭的的人們,更加明白和平的可貴,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的理解和平的珍貴。今天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仍很不太平,戰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依然懸在人類頭上。
4、在我的成長歷程中,讓我觸動的莫過於學校組織參加九一八紀念館的活動。從那次參觀活動中,我深刻的感悟到了祖國有今天的繁榮昌盛是多麼的不易,甚至能夠說是在血淚斑駁的歷史中艱難的挺過來的。如今的中國向世界昭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堅挺魂魄。「九一八」的恥辱歷史絕不理應因時間的輾轉而淡然退去,反而應在時代的長河中得以彰顯讓人永遠銘記。
5、在邁進「九一八」紀念館的那一剎,彷彿整個人穿梭了時空來到了那陰暗恐怖,布滿血腥的年代。各種鮮活的蠟人形象如實還原給了我們歷最為逼真的景象。日軍逼迫中國人的各種殘忍手段令我感到異常的憤慨和痛惜。當看著陳列著的烈士屍首,當看見手術台上日本軍官們喪心病狂的揮刀剝開先烈的皮膚挖開戰士們的心肝內臟,當看見無數無辜的百姓被囚禁,仍舊用雙手緊抓欄桿,渴望勝利曙光的一幕幕......我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6. 參觀歷史博物館有感 300字
今天,我們小記者要去歷史博物館,不妨你也跟著我一起去吧!
我們一走進博物館,一幅迷人的景象就呈現在我們的眼前:一塊紗布裡面站著一個巨人——他就是銅立人像。它形態各異,而且還有兩只長長的手臂,好像要抱你一樣。可見,它具有濃濃的民俗文化啊!接下來,我看到一個文物好像在金雞獨立,結果,我上前一看原來是銅人首鳥身像啊。它像奧運雲一樣,一動不動地立在那裡。然後,我又看到了一顆巨大的牙齒,它會是誰的牙齒呢?原來,它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象的牙齒。它巨大無比,呈土咖啡色。
突然,我的眼睛被一幅幅山水畫吸引住了,然後,我就不知不覺地來到「畫廊」,那裡到處都是畫,有的刻在木頭上,還有的乾脆把人的造型捏出來。第一幅畫是在木頭上刻的,它的內容非常豐富,而且很精緻。可是,我感覺它非常像《清明上河圖》。你看,民俗文化又特別,又相像。
然後,我們又去了三樓,那裡有鄧小平爺爺所開過的車、用過的公文包等等。在這里,我大開眼界,看到了改革開放初期1980年的電話,還看到以前竟然有兩個鏡頭的照相機,真是應有盡有!可是,一個大大的傢伙擋住了我的視線,我心想,這傢伙,這么大,還有一個自行車一樣的圓圈,真奇怪!原來,它是古代的電影設備啊!你看,古代的東西也很新奇哦!
但是,時間過得飛快,我們該回去了。我戀戀不舍地告別了歷史博物館,心思還在那有趣的博物館。
7. 上海博物館觀後感~急~謝謝
感覺字數多了的話,自己刪:
昨天,我們一起參觀了上海博物館,歷時三個多小時,勉強看完。其間,與我們擦肩而過的有不少外國人,他們瞪大了自己的眼睛,面對著眼前神秘的東方神器,他們嘆為觀止。作為炎黃子孫,誰不為自己偉大祖先創造的光輝成就而自豪?誰不感到我們的歷史何其輝煌?可是,當我們仔細的、從另外一種角度看待我們的歷史時,我們會吃驚的發現,我們的祖先卻也有著令人詫異的遺憾!
也許,我們的先人曾經創造了世界上任何一個邦域無法比擬的工藝和文學成就,青銅器、陶瓷、雕刻、書法、繪畫、浩如煙海的經史子集和詩詞歌賦等等,其中的每一項成就都能讓那些老外「喝一壺的」。可是,當我們冷靜下來細細的思考,就會發現,我們的先人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遺憾,那就是他們沒能在自然科學領域做出驕人的成就。整個上海博物館,沒能夠看到我們的祖先在這方面的佳績,所感受到的只是他們精湛的工藝技巧和精深的藝術涵養。我想,也許國內絕大多數的博物館都是這樣吧。為什麼他們沒有能夠在其他方面創造出可以與以上領域相媲美的奇跡呢?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
到底是誰束縛了我們偉大祖先的思想?是誰導致了我們有極少的機會學習以中國科學家命名的公式和定律?除了王朝、政府、皇權、桎梏思想的酷刑,還有什麼?孔子、李斯、秦始皇、漢武帝、董仲舒、隋文帝、程朱理學、八股文、康雍乾文字獄......這所有的一切,湮沒了我們的百家思想,更葬送了我們祖先在其他領域的開拓機遇。所有人,不管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被儒教思想束縛著。光宗耀祖、身世顯赫是他們唯一的生活動力。青銅器,無非是奴隸主貴族奢侈的生活用品;精美的陶瓷,無非是皇家御用的金貴之物;雕刻,無非是統治者籍以愚民的工具;書法和繪畫,無非是那些讀書人予以揚名天下的途徑;經史子集和詩詞歌賦,無非是文人們藉以「含沙射影」、抒發心中苦悶的媒介。這么一想,我們會猛然發覺,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來的東西大多卻是娛玩觀賞之物。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偉大的發明,開創性的理論,澤被萬世的思想,卻少之又少。就連我們引為為豪的四大發明也只能稱得上是工藝發明,最多可以認為是技術創造,卻也不是科學史上劃時代之作。
由此可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和一個國家的重視程度,和一個社會的風氣,以及人們由此形成的思維習慣休戚相關。我們的祖先從漢代開始接觸火葯,到唐代在戰場上的牛刀小試,再到明清時代在軍事上的大批量使用,其間竟然經歷了兩千餘年的時間。而在西方,同一樣東西卻能在很短時間內得到重視和發展,以至於後來利用中國人傳給他們的火葯做成了自己的堅船利炮,把一個泱泱大國打得遍體鱗傷、體無完膚。火葯僅僅是中國古代所有技術發展的一個縮影。那麼,是什麼阻止了這些技術的發展?誠然,不是我們的祖先比外國人的祖先笨,而是因為他們早已被那些所謂的「正途」思想束縛的寸步難行。
也許,沒有必要為我們五千年的文明過於自豪。過長的發展歷史也許是一種不幸,始終被一種阻礙先進事物產生和發展的「宗教」式思想所統治是這種不幸降臨的源頭。世界四大文明最後只有我們中華文明僅存於世,現在卻也是傷痕累累。在我們長時間的發展歷程中,尤其是最近幾個世紀,沒能出現一批劃時代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科學成果,是我們的遺憾,它直接導致了中國近兩個世紀全面落後於西方列強的局面。中國人不應該怕暫時的落後,自由的思想氛圍、開放而富有開拓氣息的社會、理性而不失道德的國民素質是我們發展的最重要動力。一切束縛國人思想的力量都不應在當今時代產生和存在。我們已經失去了幾千年的發展機會,此時不進,更待何時?
所以,我們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僅僅能夠證明一點:我們華夏民族具有無比堅韌的生存和繁衍能力。歷史早已過去,輝煌也罷,慘淡也好,「古今多少事,均付笑談中 」。我們應該用更清醒的頭腦去認識自己的不足,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拿著歷史上曾經出現的所謂的「輝煌」沾沾自喜,我們更應該做的是先走別人走的路,再走別人未曾走的路,最終馳騁於不敗之地!
8. 參觀歷史博物館後的收獲
物館的感受和收獲需要先簡單描述一下在博物館參觀的經過,然後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和收獲即可:
1、此次參觀,又一次將我國近代那段屈辱的歷史表現眼前。落後就要挨打!這前人給我們留下的忠告。中華民族幾千年無不印證了這條真理,翻開近代海軍史,從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我國國門,北洋海軍誕生,到甲午戰敗,威海衛戰役戰敗,丁汝昌寧死不降,北洋海軍全軍覆滅。割地賠款,喪權辱國,中華民族所受的的屈辱,幾百年來,揮之不去。
2、今天,在團總支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青島海軍博物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海軍博物館由海軍創建,是中國的一座全面反映中國海軍發展的軍事博物館。參觀過程中,近代海軍史讓人心酸落淚,現代海軍的蒸蒸日上又讓人欣慰自豪。這次參觀收獲頗豐,既豐富了歷史知識,又培養了大家的愛國主義情懷,樹立了民族自尊心。
3、回頭望著碧海藍天下的艦艇,安靜、祥和。我想像著,它們在作戰時,是何等神勇,何等威風,馳騁在祖國的萬裏海疆,發揮著定海神針的巨大威力。「前車之鑒,後車之師」。自古以來,牢記歷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必修課。
經歷過戰爭的的人們,更加明白和平的可貴,戰爭是一面鏡子,能夠讓人更好的理解和平的珍貴。今天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主題,但世界仍很不太平,
9. 參觀感受
1、一、鵝頭桶
正月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到溫州博物館參觀。在博物館里最讓我留連忘返的是藝術品展廳。在展廳里各個年代各種造型的藝術品真是琳琅滿目,美不勝收,特別是有一隻造型獨特的木桶吸引了我的眼球。那是一隻什麼桶呀?一隻圓圓的桶上有一個長長的把,這個把的造型是一隻鵝頭,桶沿是高低不平的,因為它代表著鵝的翅膀和尾巴,整個桶看起來就像一隻浮在水面、回頭展望的鵝,使我想起一首古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爸爸告訴我說:這種桶是溫州最有特色的木桶,叫鵝頭桶,是古人用來裝洗衣服的,因為古人洗衣服是到河裡的,人們把洗好的衣服放到桶里,然後用手挎著鵝頭桶提回家,這樣既輕松又好看。我心想古人真聰明,我也要好好讀書,假如我也發明一些東西放到博物館,讓將來的觀看,那該多好啊!
二、蝴蝶盤
呀,博物館里怎麼會飛進蝴蝶來呢,哦,是我老眼花眼了,那不是蝴蝶,是蝴蝶造型的木盤子,它是用一塊木板刻出來的,上面有一圈圈的年輪,整個盤子漆成棕紅色的,可好看了。聽爸爸說,「這是古代人在過大年的時候裝水果,瓜子招待客人的,叫蝴蝶果盤。」我們家也有果盤,但那是玻璃做的,雖然看起來很洋氣,也很好看,可我還是喜歡這只蝴蝶盤。不知道現在還有這種盤子賣不?
三、活字印刷
在展廳里,我看到了木刻的和泥土燒制的活字印刷字盤,在爸爸的講解下,使我知道了印刷的基本發展史。
最早的時候,我們的祖先要印書,先在一塊磨平了的蠟石上將文章刻上去,然後一張紙一張紙地拓印出來,如果要印第二篇文章,就把原來刻好的文章磨掉再刻,這樣很費時,而且無法再版。後來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人們覺得方便多了,畢升把一個個字刻在特製的泥塊上。然後燒硬要排版時,就按文章將這些字排在一個特製的字盤里再去印刷,印完了放起來以後還可以再用。到了近代,人們發明了機械印刷,印刷的速度是快了但是排版還是要手工操作的,其實也沒多大進步,現在可好了,採用電腦激光排版了,不但印刷速度加快,質量也越來越好,不知道將來的印刷還會發展到什麼程度
2、上海博物館中很多文物並不是上海出土的,而是從外地徵集的。這個博物館和別的博物館有很大的區別。因為多數博物館的每個分館都是按照年代來劃分的,而上海博物館的每個分館的劃分指標是物品。比如:玉器、青銅器、錢幣等,分的很細。而每個分館都是按照年代的順序排放著同一類別的文物。它還有自己的機動展館,比如上次我去參觀時,就碰上了西藏布達拉宮的文物來巡展。
10.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尊鎮遠將軍銅炮。
這尊鎮遠將軍銅炮是上海地區見證了反抗侵略戰爭的重要實物。銅炮於1984年吳淞西炮台遺址附近出土。大炮建造於1841年,炮身長三米,重約三千公斤,炮身鐫有「振遠將軍」、「大清道光二十一年」、「陳化成督造」等銘文。從中我們看到中國近代落後挨打的歷史,提醒人們不忘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