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歷史作文400字
美麗的中國歷史
我喜歡歷史,我熱衷於中國的歷史。研究著中國的未解之謎,我更是走火入魔。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之一。有的時候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是中國人,是龍的傳人,炎黃的子孫。
學習著中國的歷史,認識著中國古代的文明。可能,90年代的我們認為中國的歷史時封建的。90年代的我們都嚮往著外國的文化。對於過洋節,90年代的我們似乎更熱鬧,而對於我們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卻漸漸淡忘了。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該繼承那祖先的傳統,把中國的歷史、文明發揚光大,傳承下去。既要學習西方的,也要保留中國的傳統。
中國的歷史是輝煌的,也是恥辱的。然而今天的中國是強大的,不再是那「東亞病夫」了。
今天的中國用一切來征服了世界!中國的燈火永不滅,中國的人們永興旺。
中國的歷史在這世界上呈出了一幅美麗而大方樸素的畫面。——永垂不朽!
⑵ 寫一篇作文(中國的歷史)
屈辱的中國近代史:我向你訴說!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列寧
今年,景德鎮、臨沂、十堰、成都等上百城市都鳴警報,其中,天津、拉薩、昆明、杭州、鄭州等多個城市是首次在9月18日鳴警報,浙江全省均鳴響防空警報。
九月,與許多重大事件聯系在一起,在近代中國歷史上讓國人刻骨銘心!
1842/8/29,《南京條約》簽訂
1856/9/2,天京變亂,韋昌輝突襲東王府
1926/9/6,英國製造「萬縣慘案」
1901/9/7,《辛丑條約》簽訂
1894/9/15,平壤戰役,左寶貴犧牲
1894/9/17,黃海戰役,鄧世昌、林永升殉國
1931/9/18,「九一八事變」
1898/9/21,戊戌政變,變法失敗
還有與第二次鴉片戰爭有關的……
歷史有時相似的讓人心碎,如果沒有真實的鏡頭、詳盡的文字、殘破的遺跡,我們簡直難以相信過去中國近代的一幕幕。歷史終歸是歷史,雖然歷史已經過去,但不會消逝得無影無蹤,歷史流下的不僅僅是一堆資料、幾塊碑刻,數處遺址。留住歷史,可以溫故而知新。人類社會日新月異,沒有記載,任何偉大的東西,就會從地平線上消失。但人們總是習慣於牢記勝利、成功和輝煌,但往往把失敗、傷痕和屈辱遺忘。歷史總是不斷沉澱的,歷史是民族和人類的集體記憶,如果一個民族不知道「從哪裡來」,就不知道「到哪裡去」。
以往的歷史與其說是句號,不如說是感嘆號,甚至是更多的問號,並應該少用些省略號。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記憶,給予了人們太多的憂傷、悲憤和思索。中國人不應該、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記,刻寫在中國近代的鏡頭、側面或片段,雖然斑斑點點但歷歷在目:從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到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直至日本全面侵華戰爭;從旅順大屠殺到南京大屠殺;從鴉片走私、掠賣華工到火燒圓明園;從「豬仔」、「東亞病夫」到「華人與狗不得入內!可謂慘不忍睹、聞所未聞!正義與邪惡、文明與野蠻、愛與恨、和平與暴力被定格在這段屈辱的歷史上,痛定思痛總是民族復興的開始,時刻警示著我們每一位中華兒女當勿忘國恥,要振興中華。
我們中的不少人似乎選擇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麼,但願不是因為麻木,也不是因為健忘,依某些國人的觀念,對於過去,尤其是痛苦,就會採取「過去了就過去了,再提它有什麼用」輕率態度,這些年來,一些親痛仇快的現實,還是「商女不知亡國恨」常常讓我們深感「遺忘文化」在一些國人頭腦中頗有市場。一些商家不顧歷史的傷疤,以「南京大屠殺」作為電腦游戲;把日本軍刀、軍服作為賣點;一些藝人竟然把軍旗裝穿在身上招搖過市等等。如果「集體健忘症」過於嚴重,人們將容易越來越淺薄、輕浮、狂躁、極端和急功近利。
我們的同胞中,對戰敗之恥和對割地賠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個民族,若忘記了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也就等於失去了民族的記憶功能;失去記憶的民族是可怕的,它會在今天的紛紜變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隨波逐流,更會不斷地重復自己的錯誤。不是從沉沒中爆發就在沉沒中死亡。據說,冰心老人晚年曾構思寫作一部反映甲午戰爭的紀實大作,但是每每提筆,「竟然一個字都沒有留下」,「因為哭,因為大哭,因為一握起筆就禁不住老淚縱橫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筆,紙上惟有落下的熱淚。」(賈國榮:《冰心的遺憾》)。
「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只有我們一起來揭露侵略者的罪惡、叩問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靈。絕不允許無恥者別有用心地扭曲歷史,絕不允許屈辱的舊夢再現,絕不允許重蹈踐踏人權、褻瀆文明和破壞正義的覆轍。歷史教育的重要任務是培育和教化每一個公民對其國家、其歷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認同感、自尊感、尊嚴感、恥辱感,亦即形成「國民意識」。歷史意識構成國民意識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事關走向世界的新世紀公民培育的大計。歷史認知關繫到國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學習歷史的意義主要有豐富自我、發展個性、減少失誤、加速成長、承擔使命、自覺人生。在這個意義上,歷史學乃是一門塑造民族整體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識、自我評價和自我認知的重要學術,應當將「真」、「情」、「思」、「行」統—為一個整體,這些都歷久彌新地給人們以感染、啟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寵兒如今卻失落了,史學危機的話題並非危言聳聽,歷史教育的延誤、式微和墮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願與大家一樣為之關注、探索和分享。我試圖讓歷史教育不再尷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視,於是從彷徨到吶喊、困惑到醒悟;從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讓歷史能夠成為滋養學生成長的補品,讓學生在成長中通過歷史的學習而喚醒自己,認識自己,張揚自己,營造一個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別是有獨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執著的信念要從四十歲重新開始,克服鬆懈、安逸或畏難心理,力爭做個「有思想」的歷史教師,立志要把課上出味道來,教出歷史的深沉、寬厚與博大,盡情展現其寬闊、生動和精彩,發掘真善美的內涵……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人人都是從昨天走到今天,又從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風流人物,無一例外都成為匆匆的世間過客。對歷史不斷觸摸和反思的過程,就是文化沉澱的過程。歷史是永不間斷的時間長流,人們在現實中感知的只是這一發展長河中的一段,多少興亡盛衰,喚起人們對星轉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嘆,從那些已經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馬遷所說的「述往事,思來者」。歷史,將會給你一個制高點。歷史有兩種歷史,一種是客觀的歷史,一種是記憶中的歷史。客觀歷史早已看不見了,但記憶中的歷史還在,我們可以隨時攝取,隨時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芻,這對人類現在、未來的發展,未嘗不無益處。叩問歷史,掩卷太息!這種情結不僅僅是簡單的懷舊。歷史消失的只是時間,永不消失的卻是後人對千秋人事的緬懷。
時光的流逝也許會磨滅人們心頭的許多記憶,但充滿著「血與火」的往事歷歷在目,警示人們永遠引以為戒。《論語》曾告誡:「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古希臘哲人說「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裡」,不就是從昔日的經驗教訓中時刻照看著這後視鏡緩緩向前跋涉?描述與記錄,回憶與解讀,是人類永遠不會放棄的權利。「以史為鑒,面向未來」,可以說歷史是人類前進的行囊,雖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⑶ 有關中國歷史的作文1500字
回首過去,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已經十多年了,而我們回顧香港:回顧香港!早在1514年葡萄牙就進軍香港,人民就過著水深火熱的生活,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大英帝國打敗,並於翌年與英國簽訂
了一系列的條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的鴨脷洲割讓與英國。1860年清廷再敗於英法聯軍,被逼簽下《北京條約》,把九龍半島南部、經常對香港島擾亂治安的地區連同鄰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讓給英國。在被英國99的統治中,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了當時中國的無能 是國恥,更是清政府無力抵抗,軟弱無能的象徵。而毛主席就說過:落後就要挨打!悲慘的歷史,我們不敢忘記:「落後就要挨打」的教訓我們時刻銘記。一八零四年的鴉片戰爭,八國聯軍長驅直入,毀我家園,掠我錢財,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忍讓、逃避。帝國主義者卻得寸進尺,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致使國庫空虛,中國人民倍受欺凌。之後,日本侵略者也乘虛而入,製造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拉開了侵略中國的序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處於水深火熱的中華兒女,忍無可忍,「還我河山」的憤怒吼聲響徹中華大地。革命先烈為祖國浴血奮戰,金戈鐵馬,結束了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百年戰敗的歷史。
血與火的歷史證明,一個國家落後,就會被凌辱;一個民族懦弱,就會被奴役。
歷史不會重演,我們將牢記中華民族一個世紀的屈辱和苦難,在我們手中,繁榮強大的中國不再是夢想,在我們腳下,中華大地將重現輝煌。我們將勇敢而又自信地向世界宣告:中華民族的屈辱和苦難已永遠過去!
為此,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鍛煉強壯的體魄。把我們偉大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
而現在的中國,使我們的驕傲,
⑷ 寫中國五千年歷史作文
從遠古時期到現在,我們中國已經有五千年左右的悠久歷史了;從盤古開天闢地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經歷了一切該經歷和不該經歷的。
著名歷史家龐朴說過:「歷史使人聰明。因為歷史是前人失敗和成功的記錄,由成功而失敗或由失敗而成功的經驗積累。」聽了這句話,你是不是迫不及待想了解歷史了呢?那麼,請翻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第一頁吧!
五千年對於宇宙來說只是一瞬間,但對於人類,對於世世代代生息在地球的中華民族來說,算的上是一段悠久的歷史了。
遠古時期,「湘妃竹上的斑點」、「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等故事深深感動著我們;古代時期,秦始皇焚書坑儒的行為,朱元璋削刺的做法,一直都為人類所痛恨;岳飛精忠報國卻慘死於奸臣之手的事情一直令人們所痛心……
不過,最吸引我眼球的好事關於「忠臣、奸臣、明君、昏君」這四個詞的話題了。一代天驕,莫屬於從蒙古大草原崛起的馬上皇帝——元太祖成吉思汗了。這成吉思汗就是一代明君,他懂得愛民,他懂得每個人的生命都是非常寶貴的,所以他從不會隨意錯殺好人、平民。在這本書中,我最痛恨的就是奸臣秦檜了。就在岳飛即將抗金勝利、凱旋歸來之際,是他,是秦檜在宋高宗面前花言巧語,致使岳飛在一天之內收到12塊「金字牌「遞發繁榮班師詔書。可憐岳飛,十年之功,毀於一旦啊!1142年1月27日,昏君趙構又以「莫須有」的罪名將這位抗金名將殺死在獄中。
從茹毛飲血到基因工程,從刀耕火種到電子信息,從爬山涉水到遨遊太空……一場場血戰,一項項發明,億萬人民前仆後繼,代代精英嘔心瀝血,終於創造出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輝煌,演繹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形成了中華民族文化的積淀,這種積淀是無形的,卻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的!
⑸ 關於中國歷史悠久的作文
我國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著獨特的民族特色。比如說白族,它主要聚居在雲南大理,那裡蒼山洱海風景秀麗,民族文化較為發達。服裝顏色搭配鮮明,對比協調,崇尚白色。
除了民族特色,還有悠久的歷史。中國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比較強盛的朝代有夏、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
中國瓷器享譽世界,它是民間工藝美術完美結合的產物。不管是刻花、剔花,還是貼花、印花,都均極盡繽紛艷麗。
瓷器還承載豐富的文化,它的彩繪內容來自民間傳說、歷史故事,也有「龍鳳吉祥」、「十全十美」等寓意豐富的圖案。它不僅圖美,詞句也優雅,讓人感受到無限的韻味。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愧是文明古國。中國,好一個古老的中國啊!
⑹ 請以國家歷史文化為話題寫一篇600字作文
寫作思路:圍繞東西方國家進行對照寫作,並敘述歷史文化對不同國家之間的影響。
在不同的國家,就是從國家這個具體的模式來看,即使處在同一歷史時代,西方古代希臘的那種鬆散型的城邦聯盟和東方中國的這種專制型的中央集權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文化的傳承同樣也是不一樣的,有中國式的一脈相承,有國家形式雖然消亡但是文化卻傳播到更為廣闊的地區的文明古國式的承襲,也有新航路開辟以後新大陸式的多文化的匯集。
從英國來的移民帶來了資本主義制度帶來了語言,從非洲來的黑人帶來了勞動力帶來了爵士樂,各方的文化匯集在一起,創造了美利堅合眾國。
(6)關於中國歷史的作文怎麼寫擴展閱讀
中國文化不但對日本、朝鮮半島產生過重要影響,還對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南亞國家乃至美洲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發達的造船技術和航海技術以及指南針技術首先應用於航海,才導致了人類所謂藍色文明和環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
鄭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這種文化的傳播和輻射,並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認的以中國文化為樞紐的東亞文化圈。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國際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國包括亞洲、歐洲在內的一些國家都對中國文化以給予了高度的認同和重視。
盡管在歷史的長河中,形成了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這些也構成了不同的歷史。但是處在同一星球的人類還是有許多共通之處的,所有的語言中母親的發音都是"媽媽",所有對美的追求、對崇高精神世界的構建都是積極向上的,人類所共有的這些基因將促使我們走向最終的統一。
⑺ 盛世中國為主題寫一首不少於200字的歷史小作文
斗轉星移,大江東去,在過去的七十一年裡,祖國經歷過風風雨雨,幾代中華兒女的努力,將盛世中國彰顯出她的魅力,我要約上你,一起感受盛世中國的魅力。
斗轉星移,大江東去,盛世中國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驚喜,盛世中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我要約你一起走在彩虹里,青藏鐵路穿越了世界屋脊,這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大壯舉,作為中華兒女,我為有這樣的盛世中國而自豪。西氣東送,將暖暖血液輸送至千家萬戶,讓中華兒女共享祖國溫暖,我們有這樣強大的團體,無所無謂懼任何一個難題,讓愛創造奇跡,我們將緊緊擁抱在一起。杭州灣跨海大橋銜接太平洋的蔚藍色跑道,盛世中國有多了不起?請駕上你的愛車與我一同去行駛,感受一下什麼叫奇跡。三峽大壩在第一聲驚雷般的響起,外太空也能感受她的懷抱多麼有力,我想作為中華兒女,三峽大壩預示著我們征服大江大河也不再是傳奇。隨著大壩的建起,南水北調也正揮灑出她美麗的詩句,將甘甜血脈聯系千萬里,南北兩地瞬間聯繫到一起。盛世中國有多了不起,讓我一一告訴你。
散文:盛世中國
盛世中國
斗轉星移,大江東去,我們生活在盛世中國里,沒有什麼能難住你。我想約上你,我們一起走進新農村去感受大自然的氣息,蔚藍的天空下,一朵朵白雲正唱著響亮的三農新曲,如歌的田野,連續增產增收的鑼鼓敲響了新天地。進城務工的兄弟姐妹紛紛踏上回鄉的征程,大家目標一致,只為在盛世中國里,為家鄉建設出一份力,奔向小康生活也不再是奢侈。
斗轉星移,大江東去,在盛世中國里,我想約你一起走進高新科技,去了解一下什麼叫奇跡,燦若繁星的高科技成果讓未來世界觸手可及。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蛟龍」潛海、「嫦娥」探月、航母下水、量子科技……這一切預示著科技強國也不再是難題,在這一個又一個的奇跡里,作為中華兒女,我感到無比自豪與驕傲。這一切的一切被稱為世界發展史上的奇跡,這一切奇跡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十三億中華兒女創造的美麗。
斗轉星移,大江東去,從零開始,一點一滴。盛世中國告訴你什麼才可奇跡,我想約上你一起去旅行,感受一下祖國高速公路的傳奇,縱橫南北東西,將13億中華兒女緊緊擁抱在一起。我還想約上你一起體驗動車組的魅力,朝發夕至的夢想正在超越地球的引力。作為中華兒女是不是更愛盛世中國的努力,我願獻出一份力,將祖國建設得更加美麗。
⑻ 關於中國歷史的作文,大體就是從黃帝炎帝時期一直寫到現代,把中國歷史穿起來的作文。600字+
「中國」一個令我驕傲的姓,擁有悠久的歷史。從遠古的祖先炎帝、黃帝,到現代的文明,共經歷了四千多個春秋。這其中不知出了多少中華英豪:有一生以江山社稷為重、愛國大將岳飛、還有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還有替父從軍的花木蘭、為兩國和平而出賽的昭君、英勇善戰的穆桂英等女中豪傑。歷史上許多文明於世的重大發明,都是我們祖先智慧的結晶:蔡倫的改進造紙術、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神醫華佗的麻沸散,還有偉大的數學家祖沖之發現的圓周率等,都為當今科學事業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的「中國」經濟十分發達,經濟一天比一天繁榮,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特別是改革開放二十年來,不管是城市還是鄉下,家家戶戶都富起來了。城市裡,幾乎每家都有電腦,不少家庭還買了車。每到節假日,城市裡燈火輝煌,一派繁華景象。農村的變化就更大了,農民們學會了科學種植,每年的收入都是過去的幾倍、十幾倍甚至是幾百倍。很多家庭蓋了小樓,買了時髦的傢具,用上了現代化的設施,農民們笑得合不攏嘴。許多大公司,不僅在國內發展良好,而且還進軍國外市場,在國外分公司。而許多國外知名企業,也看好中國市場,紛紛在我國起了跨國公司。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素質也隨之提高了。申奧運會以來,人們又都學上了英語,要在2008年奧運會時讓外國人看到中國人的友好。現在,不會英語的人就算是半個文盲,學習一門外語,彷彿是一種時髦。中國,在不斷的發展,進步。而中國的少年也具有著上進和努力拚搏的精神。就從剛剛落下圍幕的奧運會來說,中國派出了不少少年選手參加比賽,他們雖然許多都是第一次參加,年齡都很小,但是他們都勇於拼搏,對手的強大,更激起了他們的鬥志,不管是領先還是落後,他們都勝不驕,敗不餒。在他們的頑強拼搏下,為中國贏得了32枚金牌,排在了世界第二位。看著五星紅旗在雅典賽場上一次次冉冉升起,我的心也一次次跟隨著五星紅旗上升,我感到非常自豪,非常振奮。我想:同樣是中國少年,我們都應該具有頑強拼搏,不向困難低頭的精神,不管是在奧運賽場還是生活中的某一次考驗中,我們都應該發揮出中國少年那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少年,一個富有活力的名詞,對,我們是少年,我們是中國少年,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希望,我們有的是時間,有的是活力,在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悠久、文明、高素質、經濟發達、科學技術領先的國家,我們肩上背負著的是多麼大的任務,但我相信我們會不負眾望,頑強拼搏、奮發向上。現在,我們要珍惜在學校寶貴的學習時間,努力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將來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對,我姓「中國」叫少年,我為我的名字兒感到無比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