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河北省邢台市有哪些比較出名的地方
郭守敬紀念館 坐落在河北省邢台市風景秀麗的達活泉公園內,是全國郭守敬研究中心,被中國科協命名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被科技部、中宣部、教育部、中國科協等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 達活泉 位於邢台市西北角,是邢台百泉之首,自古就為「邢州八景」和「順德府十二景」之一。 開元寺 在邢台舊城內東北隅,建於唐代,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元忽必烈詔立為皇家寺院,明代時古剎春遊為順德府十二景之一,清代時野寺鍾聲為邢州八景之一。 扁鵲廟 始建於秦漢,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鵲廟仙跡為順德府十二景之一,國家4A級景區。 清風樓 此樓始建於唐,樓高七丈有餘,樓基磚石築台,飛檐斗拱,雄偉庄嚴,郡樓遠眺為邢州八景之一 。 漢牡丹園 位於邢台市柏鄉縣,是國家牡丹芍葯資源保護區,素有柏鄉牡丹天下先的美譽。 黃巾軍寨 位於海拔1062米的凌霄山中段,自然景觀壯美,黃巾軍寨是太平道的發源地、黃巾軍的大本營。 冀南烈士陵園 座落於邢台南宮市,是河北省建園最早、佔地面積最大、安葬烈士最多的三大烈士陵園之一,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英談古寨 邢台縣英談村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是我省目前發現保存最完好的石寨,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萬和宮 是一座以「和諧文化」為主題的園林旅遊景區, 是河北省首家國學文化旅遊景區。 白雀庵 位於邢台市南和縣,始建於北周時期,這里是觀音菩薩出家修行之地,國內久負盛名的女庵院。 義和團紀念館 位於威縣,為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Ⅱ 邢台的歷史有多悠久呢
1、宋徽宗賜額普利寺,並令宰相蔡京題寫爽亭
根據臨城地方誌記載,宋徽宗下晉陽時曾駐蹕臨城,並為普利寺賜額,還讓宰相蔡京為寺旁的亭子題名書寫爽亭。
宋徽宗和蔡京是一對絕配搭檔,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宰相,可惜皇帝不是好皇帝,宰相也不是好宰相,但是在藝術上,兩者可謂黃金搭檔,宋徽宗的瘦金體切金斷玉,獨步天下,蔡京為狀元及第,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其書法冠絕當時,無人出其右,四大家之一的米芾就自認書法不及蔡京,同時宋徽宗的繪畫和詩詞也是水平很高,蔡京的詩詞和散文同樣非常優秀,如今君臣,真讓人感嘆兩人干錯了行業。
說罷,將黃羅包裹的棋子一齊擲下去,帶著趙構名字的「將」果然落入九宮,其餘的棋子則離得遠遠的。太後大喜,臣下拜。即奏徽宗,徽宗大喜,復令謂太後曰:"瑞卜昭應異常,便可放心。卿等可賀我!"臣等皆再拜。太後因此以子代將不易。
《揮麈後錄》中也有類似的記載,不同的是棋子的數量變成了三十二,比《北狩見聞錄》的三十子多出兩枚。
5、宋徽宗邢州見燕民,吃邢州桑葚
宋徽宗北狩時,道過邢州堯山縣,進早膳。有燕人百餘人,守徽廟所乘車,語臣曰:"上皇活燕民一十餘萬人,我輩老幼感恩不已,願識天表!"因具以奏。徽廟為揭簾見之,皆羅拜曰:"皇帝活燕人十餘萬,陰德甚多,即見回鑾,不須憂抱。"徽廟曰:"汝等知當時救護之力耶?吾獲謗不少,今困厄反甚於汝輩無食時,豈非天也。"燕人各嗟惋而去。徽廟在路中苦渴,令摘道旁桑葚食之。語臣曰:"我在藩邸時,乳媼曾啖此。因取數枚,食甚美,尋為媼奪去。今再食,而禍難至此,豈非桑實與我終始耶!"
Ⅲ 誰能簡單但詳細的介紹邢台歷史
這才叫,簡單但詳細
古邢台, 經滄桑。 有歷史, 真輝煌。 先商源, 祖乙都, 邢侯國, 載史書。
傍青山, 鄰太行。 依碧水, 濱滏陽。 自上古, 石器期, 萬年前, 有人居。古百泉, 曾發現, 獸化石, 是史據。 唐堯年, 水滔天, 堯觀水, 登堯山。虞舜代, 鯀治水, 堵洪水, 建大堤。 自清河, 至臨西, 數十里, 留遺跡。鯀失敗, 大禹繼, 搞疏導, 開河渠。 邢洪水, 流三縣, 隆任寧, 留窪淀。大陸澤, 禹遺蹤, 載史書, 千古頌。 水入海, 洪災息, 舜讓賢, 禹稱帝。國號夏, 傳後裔, 設九州, 邢屬冀。 至商代, 傳祖乙, 自耿都, 遷邢地。商紂王, 無道君, 置酒池, 築肉林。 大平台, 一沙丘, 有古跡, 紂王留。周公旦, 四子苴, 封邢侯, 都邢地。 狄犯邢, 齊國助, 避戰亂, 遷國都。在漿水, 建新城, 名夷儀, 留史名。 鄭國將。 名蔡仲, 率大軍, 犯邢境。受重傷, 走末路, 脫鎖溝, 放甲鋪, 城計頭, 埋頭顱, 將軍墓, 記恥辱。衛滅邢, 邢歸晉, 有功臣, 名趙盾, 被冤殺, 滅九族。 其家臣, 救遺孤。趙古庄, 藏趙武, 此古村, 美名著。 晉侯國, 行封賞, 趙襄子, 封邢襄。晉六卿, 起戰亂, 趙與智, 結仇怨。 智伯仆, 名予讓, 板橋下, 刺趙襄。此板橋, 留古跡, 予讓橋, 載史記。 內丘縣, 有鵲山, 扁鵲名, 千古傳。武靈王, 宮廷亂, 兩王子, 刀兵見。 趙主父, 避沙丘, 食雀卵, 把命丟。沙河市, 十里亭, 有蘇秦, 是精英, 說六國, 抗秦兵。 趙侯國, 將相和。清河縣, 葬廉頗。 始皇帝, 稱強秦, 普天下, 設縣郡, 古邢台, 置信都,劃歸屬, 隸巨鹿。 秦始皇, 東巡幸, 暴病死, 沙丘宮。 不發喪, 載鮑魚,邢御路, 飄魚腥。 秦末年, 楚漢爭, 楚項羽, 抗秦兵。 漳河岸, 巨鹿戰,破釜灶, 沉渡船, 敗秦兵, 降章邯。 立張耳, 常山王, 據襄國, 治邢襄。劉邦勝, 漢室興, 邢沿用, 襄國名。 古堯山, 柏人城, 漢劉邦, 留行蹤。過柏人, 險遭難, 忌迫字, 得平安。 汦河岸, 釣盤山, 漢初年, 起征戰,漢韓信, 出奇兵, 斬陳余, 克井陘。 馬嶺關, 張耳台, 有古跡, 史書載。西漢末, 天下亂, 王郎反, 據邯鄲。 漢劉秀, 走邢州, 柏人城, 顯身手。光泰岡, 戰李育, 古南宮, 避風雨, 麥飯亭, 得溫飽, 滹沱河, 傳捷報。柏鄉縣, 漢牡丹, 古寺院, 留詩篇。 古巨鹿, 銅馬鎮, 又收編, 銅馬軍。千秋亭, 稱皇帝, 漢光武, 東漢立。 巨鹿縣, 有張角, 舉義旗, 太平道。普天下, 齊響應, 黃巾軍, 震朝庭。 凌霄山, 中央寨, 有古跡, 點將台。漢王朝, 調大兵, 破黃巾, 戰廣宗。 漢時苗, 平鄉人, 駕牛車, 赴壽春。離任時, 留牛犢, 史書上, 美名著。 晉末年, 石勒反, 稱趙王, 據邢襄。建國都, 稱襄國, 建平城, 大城郭。 寬城牆, 可卧牛, 傳說中。 卧牛城。有張賓, 內丘人, 扶後趙, 建功勛。 內丘縣, 鐵頂墓, 葬張賓, 載史書。自隋唐, 稱邢州, 數百載, 名依舊。 唐朝初, 劃區域, 十二州, 治邢地。巨鹿人, 有魏徵, 貞觀年, 佐太宗, 偏聽暗, 兼聽明, 直言諫, 人稱頌。南和人, 有宋璟, 建盛唐, 扶玄宗。 沙河市, 梅花亭, 逾千載, 有盛名。唐玄宗, 建唐陵, 今隆堯, 有遺蹤。 會昌年, 有徵戰, 占宣務, 劉禎亂, 王元逵, 攻堯山。 僖宗年, 黃巢反, 有古跡, 黃巢岩。 血流峪, 天明關, 口碑頌, 千古傳。 邢州地, 佛教興, 寺與塔, 甚興隆。 普彤塔, 在南宮, 普利塔, 在臨城。 邢台城, 有名寺, 一開元, 一天寧。 古塔林, 葬佛骨, 此遺址, 傳千古。 有郭威, 美名揚, 建後周, 都汴梁。宣務山, 鑿佛堂, 古堯山, 是故鄉。 周世宗, 名柴榮, 知民苦, 察民情,在巨鹿, 建王城, 柴王村, 有遺蹤。 趙匡胤, 陳橋變, 後周亡, 宋朝建。邢改名, 信德府, 復邢州, 隸巨鹿。 慶歷年, 王則反, 古貝州, 義旗展。宣撫使, 文彥博, 殺王則, 在清河。 宋王朝, 假恩宥, 將貝州, 改恩州。至元朝, 建府署, 改邢州, 順德府。 元太保, 劉秉忠, 科學家, 郭守敬,扶元朝, 有盛名。 紫金山, 建書院, 此古跡, 歷千年。 朱元璋, 建大明,萬曆年, 築長城。 馬嶺關, 黃榆嶺, 路羅川, 有遺蹤。 嘉靖年, 遭水患,王本固, 挽狂瀾。小黃河, 揚碧波, 流千年, 唱頌歌。 明末年, 清入關,率大兵, 犯中原。 古巨鹿, 賈庄戰, 盧象生, 赴國難。 明朝亡, 立大清,康乾朝, 國勢盛。 至末代, 變腐朽, 喪主權, 引外寇。 趙三多, 景廷賓,反洋教, 驅洋人。 辛亥年, 鬧革命, 建民國, 亡大清。 元明清, 歷三代,順德府, 名未改。 順德府, 轄九縣, 數十年, 未改變。 國民黨, 搞腐敗,馬列書, 傳邢台。 張家院, 三弟兄, 星星火, 燎原明。 火車站, 大罷工,鬧學潮, 搞暴動。 九一八, 大事變, 日侵華, 民遭難。 四二九, 大掃盪,燒殺搶, 搞三光。 國民黨, 不抵抗。 共產黨, 打東洋。 平原地, 歸冀南,西山區, 歸太行。 前南峪, 有抗大, 育人才, 遍天下。 四五年, 日投降,邢台城, 慶解放。 順德府, 改專署, 專市縣, 一城駐。 鎮改市, 市改縣,劃區域, 數次變。 隆堯縣, 與寧晉, 六六年, 大地震。 周總理, 來災區,解民難, 救民急。 地震碑, 拔地起, 在隆堯, 巍然立。 劃時代, 新世紀,古邢台, 換天地。 街道寬, 高樓立, 山變青, 水變綠。 旅遊業, 大發展,借地利, 開山川。白雲洞, 扁鵲山, 九龍峽, 一線天。 引外資, 大開發, 望前景 樂無涯。
Ⅳ 河北省歷史名村名城名鎮一覽表
1、河北省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5個)
名
稱
批次
時間
承德市
第一批
1982年
保定市
第二批
1986年
正定縣
第三批
1994年
邯鄲市
第三批
1994年
2、河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城(6個)
名
稱
批次
公布時間
趙縣
第一批
2005年7月15日
邢台
第一批
2005年7月15日
定州
第一批
2005年7月15日
宣化
第一批
2005年7月15日
蔚縣
第一批
2005年7月15日
3、河北省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名
稱
批次
公布時間
1
蔚縣暖泉鎮
第二批名鎮
2005年11月12日
2
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
第二批名村
2005年11月12日
3
永年縣廣府鎮
第三批名鎮
2007年5月31日
4
井陘縣於家鄉於家村
第三批名村
2007年5月31日
5
青苑縣冉庄鎮冉庄村
第三批名村
2007年5月31日
6
邢台縣路羅鎮英談村
第三批名村
2007年5月31日
7
河北邯鄲市峰峰礦區大社鎮
第四批名鎮
2009年9月19日
8
河北省井陘縣天長鎮
第四批名鎮
2009年9月19日
9
河北省涉縣偏城鎮偏城村
第四批名村
2009年9月19日
10
河北蔚縣湧泉庄鄉北方城村
第四批名村
2009年9月19日
11
河北省涉縣固新鎮
第五批名鎮
2010年12月13日
12
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鎮
第五批名鎮
2010年12月13日
13
河北井陘南障城鎮大梁江村
第五批名村
2010年12月13日
14
河北省武安市伯延鎮
第六批名鎮
2014年3月17日
15
河北省蔚縣代王城鎮
第六批名鎮
2014年3月17日
16
河北省沙河市柴關鄉王硇村
第六批名村
2014年3月17日
17
河北蔚縣宋家莊鎮上蘇庄村
第六批名村
2014年3月17日
18
河北井陘縣天長鎮小龍窩村
第六批名村
2014年3月17日
19
河北省磁縣陶泉鄉花駝村
第六批名村
2014年3月17日
20
河北陽原縣浮圖講鄉開陽村
第六批名村
2014年3月17日
4、河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47個)
第一批河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民村
省級歷史文化名鎮(6個):
井陘縣天長鎮
永年縣廣府鎮
武安市伯延鎮
武安市冶陶鎮
武安市陽邑鎮
蔚縣暖泉鎮
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1個)
井陘縣於家鄉於家村
清苑縣冉庄鎮冉庄村
邢台縣路羅鎮英談村
平鄉縣豐州鎮竇馮馬村
臨城縣趙庄鄉駕游村
涉縣河南店鎮赤岸村
涉縣偏城鎮偏城村
蔚縣南留庄鎮南留庄村
蔚縣宋家莊鎮上蘇庄村
陽原縣浮圖講鄉開陽村
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
第二批河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省級歷史文化名鎮(6個):
蔚縣代王城鎮
遵化市馬蘭峪鎮
霸州市勝芳鎮
邢台縣皇寺鎮
涉縣固新鎮
邯鄲市峰峰礦區大社鎮
省級歷史文化名村(7個):
井陘縣南障城鎮大梁江村
井陘縣天長鎮小龍窩村
蔚縣湧泉庄鄉北方城村
獻縣南河頭鄉單橋村
內丘縣南賽鄉神頭村
涉縣井店鎮王金庄村
涉縣關防鄉嶺底村
第三批河北省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
省級歷史文化名鎮(6個)
蔚縣宋家莊鎮
萬全縣萬全鎮
遷安市建昌營鎮
霸州市信安鎮
鹽山縣慶雲鎮
肥鄉縣天台山鎮
省級歷史文化名村(11個)
沙河市柴關鎮王硇村
井陘縣天長鎮梁家村
井陘縣南障城鎮呂家村
平山縣楊家橋鄉大坪村
平山縣楊家橋鄉大庄村
蔚縣代王城鎮石家莊村
撫寧縣界嶺口村
遵化市馬蘭峪鎮官房村
順平縣腰山鎮南腰山村
定州市趙村鎮孟家莊村
涉縣關防鄉宋家村
Ⅳ 河北省邢台市任縣大驛頭村有啥歷史
大驛頭村在明清為妓女村,長達兩百多年,民國初期因禁娼改為大驛頭村,解放後教化本村習俗,使民眾過上正常生活!
Ⅵ 河北省邢台地區南宮市大村鄉邢家莊村的歷史
【歷史沿革】
南宮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西漢初年始置縣,距今已有2100多年,因西周「八士」之一的南宮適(音:括)曾封邑於此,漢高祖劉邦取其復姓命縣名,以示「尊周禮、敬賢人」之意。境內有普彤寺、普彤塔始建於公元67年(東漢明帝永平十年),為中國最早的佛教建築之一。清末著名文學家、書法家張裕釗手書「重修南宮縣學碑記」,創立「南宮體」書法,現已風靡海內外。南宮是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為八路軍129師東進縱隊司令部、冀南行政主任公署、冀南軍區、冀魯豫邊區省委駐地,鄧小平、劉伯承、徐向前、宋任窮、王任重、陳再道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經在這里生活、工作和戰斗過,南宮人民的優秀兒女張霖芝、李菁玉、馬國瑞等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了傑出貢獻。
南宮,自漢置縣一直沿用此名。相傳春秋時期周朝時有個復姓南宮名適字子容的魯國人,曾寓居此地,很有德望,是當時名人,稱南宮子。劉邦用此人姓氏做縣名,以示為"禮義之鄉",這就是南宮縣名的由來。(見《南宮縣志》、《冀州志》)。
今市境,春秋時期屬晉國地。戰同時為趙國轄域。秦代屬鉅鹿郡。西漢時置南宮縣(新莽時稱序下),故城在今城西三里舊城村(南、北舊城);在東南境還置有繚縣,故城在城東南二十三里(據《讀史方輿紀要》)。南宮縣初屬冀州信都郡(其間曾三次封為廣川國,三次復為信都郡),後隸信都國(曾改國為郡,後仍為國);繚縣初屬冀州清河郡,後為清河國(其間時國時郡,幾經更迭)。東漢時省繚縣入南宮縣,初屬冀州信都郡,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封為樂成國,延光元年(公元122年)改名安平國,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更為安平郡。三國、魏時,南宮縣屬安平郡。晉代,南宮縣初為冀州安平國,太康五年(公元284年)改為長樂國。北魏時,南宮縣屬冀州長樂郡。於太平真君二年(公元441年)經縣(今威縣地)省入,太和十年復析置。北齊時廢南宮縣。隋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復設南宮縣,初屬冀州,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改隸信都郡。唐代,南宮縣初屬宗州(武德四年置),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改隸冀州(龍朔二年更名魏州,咸亨三年復名冀州;天寶元年降為信都郡,至德二年復升為冀州),自貞觀元年起,冀州隸於河北道。五代時,南宮縣仍屬冀州。宋代,南宮縣屬河北東路冀州,入金後仍從宋制。於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析南宮縣之新河鎮置新河縣,同時南宮縣省入;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復設南宮縣,而新河縣又省入為鎮。元代,於太宗四年析南宮縣原新河縣地復設新河縣,南宮縣屬真定路冀州。明代,南宮縣於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徙治飛鳳岡(即今城關),屬真定府冀州。清代屬直隸省冀州。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南宮縣屬直隸省冀南道,三年改為大名道,十七年(公元1928年)直隸於河北省,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劃屬河北省第十四督察區。
抗日戰爭爆發後,於1938年9月創建冀南區,屬晉冀魯豫邊區(1941年成立),南宮縣為冀南區之十三專區。抗日戰爭勝利後,自1945年底始,南宮縣一直屬冀南區四專區。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晉冀魯豫邊區即行撤銷,南宮縣改隸華北行政區冀南區四專區。1949年8月1日。南宮縣劃歸河北省邢台專區。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南宮縣仍為邢台專區。1958年4月28日,撤銷邢台專區,南宮縣劃歸邯鄲專區。同年12年20日,撤銷威縣、清河縣並入南宮縣。1960年5月3日,又撤銷邯鄲專區,南宮縣歸邯鄲市轄。1961年5月23日復設邢台專區,南宮縣還屬。同年7月9日,析南宮縣復置威縣、清河縣。1970年邢台專區改稱邢台地區,仍轄南宮縣。南宮縣1986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1993年7月,邢台地區與邢台市合並,改稱邢台市管轄。
Ⅶ 神頭村的基本概況
神頭村歷史悠久,有眾多的文化資源,是邢文化中最靚麗的一脈文化,體現邢文化的古老濃厚氛圍,建村史有2000多年的歷史,西周時屬邢國,春秋時先屬衛,後屬晉,三家分晉後屬趙,內丘神頭村是扁鵲的封地,史傳趙簡子賜田四萬畝於蓬山,後又因扁鵲居住於此,故名為蓬鵲山,簡稱鵲山,鵲山,《元和郡縣志》記載:在內丘縣西六十三里。神頭村古跡很多,扁鵲廟位於太行山東麓的鵲山,通過文物部門的調查,內丘鵲山祠原佔地面積很大。扁鵲廟是全國最大的祭祀廟群。鵲山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扁鵲廟為中心的扁鵲文化最具有代表性。
邢台市內丘縣南賽鄉神頭村被列入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
在扁鵲廟前還有侍立兩千年的九弟子化身――九龍柏。
神頭一帶人傑地靈。是扁鵲的第二故鄉,距此不遠有程家灣,是程子的故鄉,現有程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