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越南有哪些歷史
越南位於印度支那半島東部,面積約為331688平方千米,瀕臨泰國灣、北部灣和南海,毗鄰中國、寮國和柬埔寨。越南的國土形狀呈S形,南北距離1650千米,但東、西最狹窄處只有50千米。主要地形分為紅河三角洲、高地、中央高地、湄公河三角洲。
越南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已有先民活動,人們在諒山省的平嘉遺址發現了猿人牙齒,在清化省的度山遺址發現了舊石器時期的工具。在越南北部地區,曾經發現過古人類居住過的遺址以及遺物和遺骸,其中著名的有和平文化(中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和北山文化(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址。經考古發掘後證明,原始人類的確曾在這里繁衍生息,活動區域大致為今天紅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區。越南最早的居民可能是印度尼西亞人和美拉尼西亞人,其後裔是占族人和長山山脈中的摩依人。根據越南的神話傳說,越南最早的王朝是鴻龐氏。鴻龐氏的首位君主祿續是神農氏的後代,獲封為「涇陽王」,涇陽王娶洞庭君龍王之女,生下貉龍君。越南人稱貉龍君為「百越之祖」,而其長子則稱為「雄王」,繼承王位,建立「文郎國」,歷經18代,共2000多年,因此,越南人自稱是「雄王子孫」。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越南進入封建社會時期,經歷丁朝、前黎朝、後黎朝、李朝、陳朝、胡朝等各朝,並在後黎朝前期進入封建社會最興盛的時期。越南歷經了多個封建王朝並不斷向南擴張,其後,越南長時間處於分裂及戰亂狀態,直到19世紀初期,阮朝才重新統一了全國,始稱「越南」。19世紀中晚期,法國對越南進行了殖民統治,這個時期的越南人民清醒地認識到要解放全民族,使祖國獨立,就要進行革命解放運動。1940年,日本法西斯入侵越南,在越南共產黨的領導下,越南人民掀起了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革命高潮,最終取得了勝利。1945年,越南共產黨發動「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1976年7月,越南南北宣布統一,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Ⅱ 明朝時期越南的歷史
安南的形勢在明朝初年風雲突變。在靖難之役的同時,越南陳氏王朝的國王被迫禪讓王位給了黎姓權臣。黎氏父子先後稱帝,大肆屠殺陳氏王族後裔。
明成祖朱棣時明朝兵力最強,在越南陳氏王朝出現內亂時南征獲勝,平定了整個交趾並設立郡縣,越南史書將此間稱為「亡國」期。
明成祖死後,仁、宣兩帝都無法鎮壓或安撫,明宣宗便同意封黎利為王,將明軍撤回。隨後越南的後黎朝建立。
1537年前後,安南政權再次發生內亂。越南人再次請求明朝出兵來平定內亂,嘉靖皇帝的大軍屯紮在鎮南關,准備攻入越南境內。
1539年,叛亂的莫氏政權君臣主動派人到鎮南關請降,將安南土地冊、戶籍冊獻給大明皇帝,願意將安南政權納入明朝版圖。
明朝將安南從屬國,降為屬地,將安南國降為安南都統使司。安南國三年一納供,名義上再次納入中國版圖,實際上仍然由越南國王直接統治,直到明朝滅亡。
(2)越南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明廷於1419年派遣監生唐義到交趾,向各州府縣學校頒賜《性理大全》、《五經大全》、《四書大全》等書籍,供學生研習。
1427年明軍撤出,安南復國,翌年建立黎朝。黎廷繼續採取一系列措施以振興儒學,倡導以程朱之學為核心的理學思想,使之滲透到越南社會的各個方面,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明朝學者嚴從簡就曾寫到當時越南的儒學狀況:「其三綱五常及正心修身齊家治國之術,禮樂文章,一皆稍備」, 在華僑和華裔的倡導下,儒家思想在越南社會深入人心。
Ⅲ 越南在歷史上是中國的嗎
越南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是屬於中國的,直到秦末漢初,越南才脫離中國 自立 雖然自立但是在此後的時間里一直是中國的藩屬國,直到1945年胡志明宣布越南獨立後才正式劃清與中國的關系。
歷史上,越南中北部長期為中國領土,968年正式脫離中國獨立建國,之後越南歷經多個封建王朝並不斷向南擴張,但歷朝歷代均為中國的藩屬國。19世紀中葉後逐漸淪為法國殖民地。1945年八月革命以後,胡志明宣布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1986年開始施行革新開放,2001年越共九大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越南共產黨是該國唯一合法的執政黨。越南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之一。
越南,全稱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英語:Socialist Republic of Vietnam,越南語:Cộng hòa Xã hội Chủ nghĩa Việt Nam),是亞洲的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東部,北與中國廣西、雲南接壤,西與寮國、柬埔寨交界,國土狹長,面積約33萬平方公里,緊鄰南海,海岸線長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
Ⅳ 越南華人的歷史概述
漢武帝於公元前111年略取南越國後,漢族人就開始從中國北方移民到南越(包含今日兩廣及越南北部)遷居。這些漢族定居者都包括流亡,駐軍與朝廷官司。 特別是在馬援征服征氏姐妹期間,三萬余的漢族駐軍都駐扎在交趾。南越在馬援的領導下,駐軍獲取盤活閑置資源,其次有大部分的與越族女人通婚。大部分的貴族官員都與漢族女性聯姻,第一﹑二代的土生後裔也維持漢族人的文化習俗。然而,有的貴族與後裔也定居在南越,逐漸後代也在三四代之間與越族人同化。漢越兩民族隔閡也逐漸地消失,而他們的混血後代都取代母系的種族身份。
特別是從王莽時期開始,中國朝廷委派漢族行政長官到交趾管理行政。長官秩及推行漢統的政治制度與文化習俗,越族人受到漢族文化的熏陶,開始採取漢族人的姓氏。為數眾多的漢越族後裔也逐漸從商,與中國和其他領國沿海城市進行貿易活動。安南屬明時期間,不少華裔商人搬遷到越南從商。 在黎朝與陳朝的朝廷統治下,越南朝廷授予中國的官員參入朝廷的行政幅度。然而,一般的官員都是來尋庇護,必須與當地人同化,禁止返回中國。而那些輾定駐扎在越南的商人,只能在海港市鎮內遊行活動。朝廷禁止商人宣傳中華文學或與當地人交流。明朝時期,多數的華裔商人在聚集在沿海市鎮興起貿易生意。根據一名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長官,卓漢.凡.林加 (Johan van Linga) 在1642年記述會安市當時有平均五千名華裔商人遷居起家。
Ⅳ 為何說越南的歷史,幾千年來都受中國影響有什麼淵源
之所以所越南歷史一直受到中國的影響是因為越南北部一開始本是中國的領土,後來它雖然趁亂脫離中國卻依舊還是將中國視為藩主國。秦始皇帶領中國實現大一統之後他還曾派兵南下攻伐百越,這百越之地便包括越南的北部地區。待征服百越之後秦始皇將這些地區分為三個郡進行管理,其中越南北部分屬於象郡。
越南雖說實現了獨立,但是它卻始終沒能擺脫中國的影響。丁朝在建立之後便自願將中國奉為藩主國,丁朝創建者丁部領在越南國內雖然自稱皇帝,但是在中國君王宋太祖面前卻也只是個交趾郡王。之後將近一千年的時間,越南在中國面前都是以藩屬國自居。不僅如此,就連至今仍在使用的“越南”一名也是由清朝嘉慶帝給取的。所以說中國文化對越南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Ⅵ 越南由來
越南國名來源於中國清代嘉慶皇帝。
越南在歷史上的稱呼幾經變更,最早被稱為「交趾」。據說,遠古越南人的兩個腳趾相交,因此被中國人稱為「交趾」,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即在今越南北部設立交趾郡。
唐朝時,設立安南都護府,因此越南又被稱為「安南」。968年丁朝獨立,建國號「大瞿越」,這是越南歷史上第一個正式國號。1054年,李朝聖宗又改國號為「大越」。
「大越」是越南歷史上使用最久的國號,其間雖有15世紀時胡朝改國號為「大虞」的短暫變更,但李朝、陳朝、後黎朝諸朝均以「大越」為號。不過宋朝以來中國歷代仍然以「安南國」稱之(北宋時則多稱為「交趾」)。
1802年,阮福映統一大越,建立阮朝,欲改「大越」國號為「南越」,並請求宗主國中國清朝批准。清朝嘉慶帝認為歷史上的「南越」涵括了廣東、廣西,字面含義與阮氏政權統治交州故地的現實不符而予以否決,並將「南越」顛倒為「越南」。
1804年,清朝遣使冊封阮福映為「越南國王」,從此越南成為這個國家的新國號。1839年,阮朝明命帝改國號為「大南帝國」,此後同時採用「大南」和「大越南」的雙軌國號。1945年,阮朝保大帝建立「越南帝國」,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國,1976年越南南北統一,改名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6)越南歷史多少年擴展閱讀
中國同越南的邊界。西起十層大山,東至北侖河口,全長1300公里。此線是1884年越南淪為法國"保護國"後,於1885年至1897年,經中、法兩國簽約劃定的。中越兩國相繼獨立後,曾是友好鄰邦,是同志加兄弟的親密關系,對原定邊界線也未提出異議。
但是因為蘇聯的支持,越南對我國不斷挑釁,據不完全統計,僅從1974年到1979年2月就發生邊境事件和武裝沖突達2700多起,嚴重危害我國南部邊境安全。我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於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對越進行自衛還擊。
Ⅶ 越南的歷史有多長
越南歷史源遠流長。考古遺址可證,距今40萬年的遠古時代,越南土地上已發現有人類生活的痕跡。考古學家們在越南發現了舊石器時代的遺址(距今30萬年)以渡山文化(最早發現於清化省渡山遺址得名)和山圍文化(最早發現於富壽省山圍遺址而得名)為代表中石器時代的遺址(距今1萬年)以和平文化(20年代因首次發現於和平省遺址而得名)為代表。新石器時代的遺跡距今5000年以北山文化首次發現於諒山省北山遺址而得名為代表。根據遺址。考古學家得出結論,在石器時代人類已學會畜牧和種植水稻。
據傳說,越南第一個國家文朗國(後改名為甌雒國)是在青銅器時代建立的,以東山文化(最早發現於清化省東山村遺址而得名)為代表,出土文物中最著名的是銅鼓。據傳說,文朗國沿襲了幾十個世紀,形成18代雄王當權的雄王時代。
北屬時期
甌雒國實際是古蜀國移民建立的。秦時,秦始皇派軍隊征服百越,越南置於象郡轄下。秦末農民戰爭時,秦龍川縣尉趙佗(河北正定人)起兵割據嶺南,建立南越國,首都南海(今廣州),這是越南認為的歷史上第一個獨立王朝,但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南越國仍是中國漢朝的封國。
公元前111年,漢撤消南越國。自此,越南置於中國封建王朝直接統治長達十多個世紀。
封建時期 公元10世紀,五代十國時,越南人民終於結束了北方封建朝代的統治,建立了獨立的國家,名為大越國。公元1010年遷都升龍(今河內建立中央集權封建國家。其間間隔有中國統治的北屬時期。主要獨立朝代為李朝(1010年—1225年),陳朝(1225年—1400年)
黎朝(1428年—1527年),西山朝(1778年—1802年),阮朝(1802年—1945年)。1884年法國侵略軍佔領全越南領土,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
法屬時期 1858年,法國軍艦炮轟越南峴港海口,拉開了法殖民者侵越戰爭的序幕,1859年,法國侵略軍攻佔嘉定城。1884年,法國侵略軍佔領全越南領土,置越南於其殖民統治之下。法軍的鐵蹄一踏上嘉定,就遭到愛國軍民英勇不屈的反抗,然而這些英勇反抗和愛國運動最終都失敗了,越南仍處於被奴役水深火熱之中。
深刻了解祖國的現狀,面對人民的苦難,愛國青年阮愛國(胡志明主席,1890年—1969年)於1911年6月5日離開祖 國到海外尋求救國之道。他到法國,英國,美國和法屬非洲殖民地國家,接受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阮愛國得出一個真理要解放全民族,使祖國獨立,就要進行革命解放運動。要進行革命解放運動,必須具有革命理論和新型革命組織的領導。
1930年2月3日,阮愛國在中國香港九龍召開會議,成立越南共產黨,黨的政治綱領提出的革命目標是,打倒法帝國主義和封建集團,使祖國完全獨立。在越南共產黨的領導下,越南人民掀起了反抗法國和日本侵略者的革命高潮,最終取得了勝利。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內十多萬人聚集的巴亭廣場上宣讀《獨立宣言》,向全世界庄嚴宣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國。
戰爭時期1945年9月23日,法國殖民軍尾隨英國盟軍卷土重來。侵佔西貢。9月26日,胡志明主席致函號召南方同胞 奮起抗戰,號召全國支援南方。1954年3月13日下午,奠邊府戰役打響。5月7日,戰役以輝煌的奠邊府大捷結束了,搗毀了敵軍據點。1954年7月21日,有關結束越南、寮國、柬埔寨戰爭的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協議》得以簽署。
1955年7月17日,美國撕毀了《日內瓦協議》,取代法國在越南南方的地位,設定了所謂越南共和國,吳廷琰當總統。自此,越南南方淪為美國新殖民主義的殖民地。美國日益深入干涉越南南方,越南南方人民的斗爭日益高漲。1973年1月27日簽訂《巴黎協定》,美國必須承認越南在國際上的法律地位,從越南南方撤出全部軍 隊及其同盟者軍隊和軍事人員。
《巴黎協定》簽訂後至1975年4月30日,越南革命進入決定性階段,解放南方。統一全國。1975年3月10日,邦美蜀戰役作為關鍵性戰役為1975年春季總進攻打響第一炮。1975年4月30日的胡志明戰役解放了西貢。越南邁進自由,獨立和統一的新紀元。
Ⅷ 越南歷史上屬於中國嗎
古越南人屬於中國百越族的一支,公元前214年,秦軍征服南越,設立三郡,其中象郡就在越南北部。
創立越南王國的君主最早均為古中華人。越南在秦朝被鬆散地統一,在秦漢的改朝換代中,開國國王當然也是中國人,開國前是秦王朝南海郡民軍司令,乘秦末內亂而獨立為南越王國(首都廣州,管越南北部)。在公元前2世紀漢武帝及其後的開疆拓土戰爭中,中國將其並入漢國,故土的越南北部分為數郡(越南河內的交趾郡,越南清化的九真郡,越南東河的日南郡)。
公元4世紀東晉時代,中國開始分裂了長達260年的最長、最大分裂,直到隋朝,此時越南北部依然繼續接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大分裂給南方偏遠地區也帶來一些好處,因受中國北方戰亂的影響,大量漢人從北方中原一帶大量南遷到原來沒有太多中華文化的地方,如廣東、廣西、福建和越南等,這些人各種各樣,但最主要的成分卻是著名的客家人(在當時即為漢人)。在當時幾個地區的漢文化都不高,而且差不多。不幸的是,盡管有大量的華人移民到越南,但那是因各種戰亂而南遷的中華人,他們的南遷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舉措。因為殖民和移民的原因,相當部分的越南人多少有華人的血統,甚至說在1000年前他們就是中國人亦無不可。
中國的第二個黃金時代的唐朝帶給中國對外的最大成功,是恢復隋朝的固有疆土。唐王朝最初的目標只希望排除北方突厥汗國的威脅。可是接連不斷的軍事勝利,刺激了當權者的雄心,使唐王朝的疆域回到盛漢王朝時的版圖。唐朝立國60年後,越南重新並人唐帝國,設安南總督府於河內。
唐末的勢微有如漢末,非中華本土部分全部脫幅而去,需要下一個鼎盛的帝國重新拿回。當下一個強盛帝國久久不來時,那這些地區就獨立成功了。事實上世界歷史上強大帝國周圍的國家,大都是以這種形式完成獨立過程的。南漢王國(建都廣州),幾乎重復了此前800年前漢朝吞並南越王國前的態勢。
越南的失去與宋王朝的軟弱有關。宋朝初曾擺平了獨立了60年左右的南漢王國,但對南漢王國中的越南部分則不在乎了。本可收復北越南部分,但在宋朝皇帝自己的不爭氣和偏安習性上,加上越南人的乖巧,一個交趾王國遂在中國批准之下,合法成立。第一任交趾國王死後,宋帝國派了些兵想收回,但不幸敗回。3年後越南人假裝謝罪,同時要求冊封,人類歷來有承認既成事實的習慣,只好同意,第二任交趾國王於是又產生了。後來1000年左右的沖突中,每每越南人一下跪表示謝罪和悔意,古近代中華帝國就會滿意。交趾王國也採用事奉大國政策,對中國的恭順程度,較之高麗王國,有過之無不及。
明朝時因越南的內亂給了明帝國一個機會,派兵攻入越南,此時交趾王國已改名安南。於是,中國宣布撤銷安南王國,改稱交趾省。這個10世紀起脫離中國而獨立的國土,再回歸祖國。但經400餘年的隔絕,統一的條件已非常不成熟,維持了20年的時間後,明朝終於鬆手。此後近500年的時間里,沖突僵持一陣後,越南每每乞求清朝寬容,古近代中國大都面對現實而又顯大度,只求一個名義上的宗主國。而另一個唐時的殖民地朝鮮自唐末脫離中國後,中國再沒去打擾過它,而且一直受到中國這個宗主國的到保護,至今已獨立了1100年之久,這些年中若有沖突發生,妥協的方式有如越南對中國。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南越設九郡,其中三郡就是越南北部和中部。
此後直到五代十國,越南都成為中國封建王朝的郡縣,也就是越南的「郡縣時代」。
在此期間,越南的經濟和文化都得到發展,人民起義也未曾斷絕。到了五代十國,由於中國分裂,安南地方勢力便乘機獨立,建立吳氏割據政權。此後越南又屢次變故,南宋時,越南李氏王朝李英宗被封為安南王,越南正 式擁有國號。
李朝政權鞏固後,開始南侵擊敗占婆,他們也曾在北宋時北侵中國,但被宋軍擊敗。
1225年,越南進入陳朝統治,陳朝繁榮強大,還曾成功地擊敗了侵略越南的蒙古軍隊,維護了國家獨立。
明代時,因外戚奪權,胡朝建立,明成祖派兵干涉,滅胡朝,佔領越南十三年,後不得已撤軍。越南又進入黎朝時期,此時期的越南軍,南滅占婆、北侵大明,還迫使寮國臣服。黎朝末期,越南分裂,隨後便被西方殖民者控制,後來淪為法國殖民地。
因為越南與中國戰事不斷,所以北部邊疆存在不少領土糾紛,至今未能妥善解決
Ⅸ 越南共和國的歷史
越南於公元968年成為封建國家。1884年越南淪為法國的保護國,二次世界大戰中又被日本侵佔。越南人民經過長期艱苦的斗爭,於1945年8月「八月革命」取得勝利。9月2日,胡志明發表《獨立宣言》,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同年9月,法國再次入侵越南,越南人民又進行了歷時9年的抗法戰爭。1954年5月越南取得「奠邊府大捷」後,法國被迫在日內瓦簽訂了關於恢復印度支那和平的協定,南方仍由法國(後成立南越)統治。1961年,北越在胡志明的領導下展開了攻佔南越的越南戰爭。1973年1月,越美簽訂關於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巴黎協定,同年3月美軍從越南南方撤走。 1975年5月,越南南方全部被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越南民主共和國攻佔,越南戰爭以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和越南民主共和國的勝利告終。1976年7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共和國統一,定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
Ⅹ 越南歷史的中國領土時期
主詞條:南越國、二征起義
中國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原,繼而進攻位於華南、越北的百越(又作百粵)。前214年,秦朝設置桂林郡(在今中國廣西省)、南海郡(在今中國廣東省)及象郡。秦朝對此三郡推行移民實邊的政策,將中原內地的民眾遷徙到這里,讓他們「與百粵雜處」。
秦末,中國內亂,南海郡尉趙佗割據當地。中國史書記載他迅速擴張勢力,「秦已破滅,佗即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越武王」,成立南越國。南越國對中原的西漢王朝入貢受封,對內實行「和集百越」的民族政策,在越北地區,「令二使典主交阯、九真二郡人」,設立官署以作統治。南越國又透過軍事壓力及財寶饋贈,增強對鄰近部族閩越、西甌、駱等的影響力。
南越國在越南歷史里又被稱為「趙朝」,封建時期史家如黎文休、吳士連等把南越國視為越南史上的正統王朝,到現代卻遭到否定,史家陶維英指出它「只能是外族侵略者」,「企圖開疆拓土,侵佔我國辟為郡縣」;越南社會科學委員會稱之為「只是中國封建集團內部的一支割據勢力」。
公元前111年,西漢武帝滅南越國,越南成為漢朝領土。漢朝實行直轄統治,設立「交趾刺史」(後又改為交州),轄境橫跨中國廣東、廣西、海南及越南的北、中部。位於越南北、中部的交趾(交趾又作交阯,在今河內一帶)、九真(今清化省、乂安省一帶)、日南(今廣平省、廣南省一帶)三郡便屬於它的管治范圍。各郡內又管轄若干縣份。西漢對越南的統治政策有三個要點,分別為「與民生息」、「因其故俗治,毋賦稅」及「諸雒將主民如故」。西漢末年,交趾郡太守錫光教導當地民眾禮義;東漢建武初年,九真太守任延教民耕稼,制定婚姻嫁娶制度。錫光和任延的政策取得一定成效,並使越南開始沾染華風。
建武年間,交趾郡轄下的一位女姓雒將(雒越人領袖)征側被太守蘇定「以法」懲治,征側不服,乃於公元40年,與其妹征貳起事反抗,史稱「二征起義」,一度攻下交趾、九真、日南等地六十五城。東漢朝廷派大將馬援率軍鎮壓,最終在43年殲滅征氏姊妹,事件遂平。 主詞條:前李朝
公元43年,東漢大將馬援重新平定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後,在當地推行新措施,包括修治城郭,整頓水利,又向朝廷報告越律及漢律抵觸之處,然後跟越人「申明舊制」,駱越人從此遵行馬援的措施。相傳馬援在交趾「立銅柱」,成為當時的「漢之極界」。
兩漢時期,越南北、中部地區是漢朝對外交通樞紐。自日南郡出發,可到達南海、印度洋沿岸各地。東漢時,南海及西方的葉調國(在今爪哇)、撣國(在今緬甸北)、天竺國(今印度)、大秦國(即羅馬帝國)等國人士到中國內地時,都會以日南郡為必經之道。
公元2世紀,日南郡常有「象林蠻夷」起事,對抗漢朝政府。現代學者認為,這些蠻夷起兵事件,象徵著林邑國(即占婆國)的建立。
中國在東漢晚期出現州郡割據的局面,交趾太守士燮亦於187年至226年長期控制交州全境,而九真、合浦、南海等郡的長官職務都由士氏兄弟出任。據歷史記載,士燮為人寬厚,禮賢下士,吸引了中原名士前來投靠,交州因此成為東漢末至三國初年相對安定繁榮之區。後世越南史家的高度評價士燮的統治:「我國通詩書、習禮樂,為文獻之邦,自士王始。其功德豈特施於當時,而有以遠及於後代,豈不盛矣哉!」佛教思想家牟子便是在士燮時期投靠交趾,寫成佛教要籍《牟子理惑論》。中國江南的東吳勢力崛起後,士燮於211年投附,名義上隸屬孫氏,實質仍操有自主權。226年士燮死後,吳主孫權打算削弱士氏家族在交州的勢力,遭士燮之子士徽等人反抗,吳將呂岱遂設計誘殺士徽兄弟,奪得交州控制權。
248年,交趾、九真民眾起事反吳。據越南史籍所述,是次起事的領袖趙嫗能乘象作戰,在山中對抗吳軍。吳廷派交州刺史陸胤討伐,最終平息事件。而在全中國的局勢而言,東吳為三國時代的割據政權之一,與北方的曹魏(後被司馬氏所篡)交爭,影響到交州政局。263年,曹魏出兵占據交趾、九真、日南三郡。265年,司馬氏代魏,成立西晉,繼續管治交州三郡。268年,吳主孫晧派陶璜等率兵反擊,到271年大破晉軍,收復交州,陶璜任交州牧。東吳最終在280年被西晉所滅,交州牧陶璜亦投降,越南遂歸西晉統治。西晉朝廷聽取陶璜建議,為使交州免受南方林邑國(占婆)的威脅,維持其地方兵力。
316年,中國北方被五胡各族所據,晉室南渡,是為東晉。東晉期間,交州常有軍事將領互相攻殺或據地作亂,又有林邑國入侵,局勢長期不穩。東晉末年的大型民變孫恩盧循之亂亦蔓延至交州,交州刺史杜慧度擊敗盧循,結束動亂。420年劉裕代晉,建立劉宋(與南齊、南梁、南陳合稱「南朝」),繼續任杜慧度為交州刺史。杜慧度任職期間,整頓風俗,改善人民生活,修建學校,使交州出現安定局面。劉宋末年至南齊初年(468年至485年),交州人李長仁及其從弟李叔獻,先後以「行州事」的名義專制一方,違抗朝廷,最終因南齊朝廷擬欲征討,李叔獻才交出權力。
南梁時期,因交州刺史蕭咨為政苛暴,引起當地人士李賁的不滿及起兵,據有交州,於544年稱帝,改年號為「天德」,越南後世稱李賁為「李南帝」,其政權為「前李朝」。南梁朝廷於545年派陳霸先率軍鎮壓,擊敗李賁,李賁終在549年被部下所殺。中國正史又提到,李賁敗死後,其兄李天寶逃到九真繼續抗爭,最終亦被陳霸先殲滅。而根據越南史家的描述,前李朝在李賁死後,其部下趙越王、兄長李天寶、族人李佛子等仍繼續領導,至602年李佛子投降隋朝,前李朝才結束。 公元602年,即中國隋文帝仁壽二年,交州有李佛子稱兵割據,隋廷派劉方征討,李佛子懼而請降,越南又歸於中國統治之下。到隋朝亡後,唐朝重新崛起,消滅南方的蕭銑勢力,越南便入於唐。唐朝政府對越南地區的行政建置數有變更,例如有「安南都護府」、「靜海軍節度使」等官署。
在唐代,越南地區受中國內地文化發展,且有著名詩人杜審言、沈佺期等曾在當地任官,使其文風盛行。愛州(在今越南清化人姜公輔便為唐代越南文士的代表人物,曾在唐廷任職高官,並有作品傳世。然而唐室治下的越南亦常常出現亂事。當地民眾曾發動數起大型叛變,如722年的梅叔鸞起事、791年的布蓋大王馮興起事等等,最終為唐室所平。在對外關繫上,唐代中晚期先後有環王國(即占婆國)、南詔國侵擾越南地區。環王國在9世紀初(時為占婆第五王朝時期)入寇驩州及愛州,唐軍旋即將之擊退。南詔國為唐朝西南方的鄰國,雙方時有交戰,9世紀中期南詔數度攻打安南,863年更占據府城大羅(又稱羅城、安南城,即今河內),866年才由唐將高駢奪回。唐廷從此採行藩鎮制度統治安南,設置「靜海軍節度使」,由高駢任節度使。高駢管治時致力建設,重修大羅城,整頓河道以便航行。唐代人的河渠工程對越北有相當建樹,據《天威徑新鑿海派碑》所述,當地河流原本危險難行,「舟人所歷,毛發自寒」,經整頓後「則安流坦途,不復經斯險矣」。
唐朝衰亡時,交州土豪曲氏家族掌管靜海軍節度使一職,與中國嶺南的南漢政權相爭。930年南漢滅曲氏,但交州本地將領楊廷藝等仍爭奪自主權。938年,廷藝舊將吳權控制當地,南漢出兵討伐,吳權在白藤江植入大樁,待潮漲時引南漢軍船來到,此時潮水退卻,南漢軍船因碰到大樁而擱淺,吳權乘機派舟師擊敗南漢軍隊。戰後,吳權自立為王,建立吳朝。吳權的勝利及建政,在越南獨立進程中具重要意義,後世越南史家評道:「我越之正統,庶幾乎復續矣。」
中國近千年的統治,對越南歷史產生深遠影響。史家陳重金(即陳仲金)歸納指出:「我交州地區自漢以迄於五代仍是內屬中國之地,因而中國的治亂也影響到我們的國家」;「當儒教、老教(指道教)、佛教在中國興盛之時,我交州之地還屬於中國,因而我們的人也皈依了這些宗教。後來我國自主之後,這些宗教更形興盛,例如佛教盛於丁朝、前黎朝和李朝,而儒教盛於陳朝以降。凡風俗和政治大抵都是由學術和宗教演化而出。而我們的人已尊奉了中國的學術和宗教,則我們的一切也都完全效法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