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歷史文化積淀厚重的翻譯是:什麼意思
歷史文化積淀厚重:是指歷史及文化經過長期積累中形成(多用於抽象事物)累積沉澱非常豐厚隆重。
㈡ 請談談歷史厚重感。謝謝!
首先自己的歷史知識要深厚。如果只有高中課本里那點歷史知識的話,即使是妙筆生花也寫不出厚重感。
㈢ 歷史厚重的人是指死人嗎
不是。歷史厚重的人,多指一個人流傳下來的某種精神力量或者貢獻。歷史厚重也可以指當代的人,例如任正非,巴菲特等
㈣ 請問什麼是厚重感
那是一種很厚的感覺,比如:電影《黃土地》的鏡頭構圖四分之三都是黃土,則體現了黃土的厚重感;深色的、有積淀的東西就有厚重感;寫文章有時旁徵博引,也會體現厚重感,歷史等上層建築也是有厚重感的,這是一種感覺,我舉了幾個例子也許你會明白了吧
㈤ 歷史厚重感是什麼意思
首先自己的歷史知識要深厚.如果只有高中課本里那點歷史知識的話,即使是妙筆生花也寫不出厚重感.厚重感,又厚又重,無非是國家存亡,英雄折腰,蜿蜒曲折,悲慘經歷,血的考研。。。。
首先你要熟悉歷史,以及歷史人物。這是要靠文學基礎累積起來的,應付高考,速成是不可能的。要麼你就學會聰明的套作,挑幾個感興趣的歷史人物,記住他們的歷史功過,但是不能老套的模仿別人寫過的題材。創新以及選材很重要,要學會嘗試有些新的東西,但是高考應試作文又必須謹慎,免得寫走題了。切忌寫自己所不熟悉的歷史以及走題和生搬硬套。
㈥ 歷史可以被形容為厚重,那時間可以被形容為什麼
1 卒然 形容很短暫的時間。
2 轉眼之間 〖解釋〗轉眼:一眨眼。一眨眼的時間。形容極短的時間。 3 只爭旦夕 亦作「只爭朝夕」。力爭在最短時間內達到目的。
4 只爭朝夕 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5 整年累月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時間長久。
6 爭分奪秒 一分一秒也不放過。形容充分利用時間。
7 兆載永劫 佛教語。極言時間之悠遠漫長。
8 與時消息 〖解釋〗指事物無常,隨時間的推移而興盛衰亡。消,消亡。息,孳生。 9 與日俱增 與:跟,和。隨著時間一天天地增長。形容不斷增長。
10 逾年歷歲 指經過一定年月。形容經歷較長時間。
11 議事日程 議事:討論或辦理事情;日程:時間進度表。在計劃之內的討論、辦理事情的日期。
12 以夜繼日 用夜晚的時間接上白天,日夜不停。
13 以日為年 過一日如同過一年的時間那樣漫長難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為歲」。
14 遺恨千古 千古:時間久遠。遺留的怨恨永遠存在下去。
15 一時半刻 指很短的時間。
16 一日三秋 三秋:三個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見面,就象過了三個季度。比喻分別時間雖短,卻覺得很長。形容思念殷切。
17 一年半載 一年半年。泛指一段時間。
18 一來二去 指一回又一回,經過一段時間。表示逐漸的意思。
19 一饋十起 吃一頓飯的時間要起來十次。形容事務繁忙。
1/11
20 一刻千金 一刻時光,價值千金。形容時間非常寶貴。
21 一彈指頃 手指一彈的時間。比喻時間極短暫。
22 一寸光陰一寸金 比喻時間十分富貴。
23 一朝一夕 朝:早晨;夕:晚上。一個早晨或一個晚上。形容很短的時間。 24 夜以繼晝 用夜裡的時間接上白天的時間。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25 夜長夢多 比喻時間一拖長,情況可能發生不利的變化。
26 遙遙無期 形容時間還遠得很,不知道哪一天。
27 揚眉瞬目 ①猶橫眉怒目。②一舉眉,一轉眼。形容時間極短。③傾心注目。④沾沾自喜貌。
28 星移斗轉 斗:北斗星。星斗變動位置。指季節或時間的變化。
29 新學小生 指治學時間不長,見聞淺陋、經驗不足的後生晚輩。
30 囂張一時 指惡勢力在短時間內喧鬧一起
㈦ 形容歷史可不可以用雄渾厚重
回答:
可以用雄渾厚重的。
我國的歷史悠久,底蘊豐厚,可謂雄渾厚重!
㈧ 古代「厚重」怎麼解釋
1. 敦厚持重。 漢 荀悅 《漢紀·高祖紀》:「 周勃 厚重少文,然安 劉 氏者,必 勃 也。」 宋 王安石 《尚書屯田員外郎仲君墓誌銘》:「君厚重有大志,不妄言笑。」《明史·劉仲質傳》:「 仲質 為人厚重篤實。」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二篇:「其民厚重,故雖直抒胸臆,猶能止乎禮義。」 2. 渾厚莊重。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欲於大殿書『大雄之殿』四字……以『大』『之』二字皆少筆,宜結體厚重。」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作詩不可不辨者,……厚重之與笨滯也,縱橫之與雜亂也:亦似是而非。」 秦牧 《茅台·花雕瓶子》:「採取獨特的形式,在樸素中注意到和諧,端莊,厚重,光澤。」 3. 厚實,有分量。 宋 岳飛 《申省進兵渡江札子》:「今據諸處申到,番偽敵馬厚重,欲分路前來侵犯。」 清 阮元 《小滄浪筆談》卷三:「 即墨 刀尤精鍊厚重。」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我的意思,以為季刊比月刊較厚重。」 4. 豐厚隆重。 唐 張鷟 《遊仙窟》:「予與夫人娘子,本不相識,暫緣公使,邂逅相遇。玉饌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謝。」 5. 厚待,看重。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 寧 欲觀之,慨出相示,熒熒然一小劍也。於益厚重 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