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學什麼書

歷史學什麼書

發布時間:2022-07-15 08:14:27

歷史學推薦書單

歷史電子書單推薦下載,100多本歷史書。讀史另人明智,品讀歷史,思考人生,從歷史中汲取經驗教訓與智慧。有趣有味的歷史書讀來另人愛不釋手。

推薦書單如下:

歷史的溫度 5冊
梅毅 歷史小說 16冊
王覺仁 7冊
各朝各代那些事兒(套裝30冊)
漢朝那些事兒合集(共8冊)
南北朝那些事兒合集(共4冊)
中國歷史上那些事兒(套裝共18冊)
有趣得讓人睡不著的中國史
微歷史 by 《看歷史》
萬曆十五年
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1
一讀就上癮的中國史2 by 溫伯陵
萬萬沒想到:中國歷史的側面
歷史的榮耀:中央帝國的時運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兒 (1-4)
哇,歷史原來可以這樣學(套裝共2冊)
楚漢雙雄 by 渤海小吏
讀客瘋狂中國史精選套裝 8冊
高層人物交往秘聞 by 張樹德, 董保存
歷史的B面
歷史的沸點 by 趙海峰
歷史的沸點II by 趙海峰
歷史的沸點III by 趙海峰
歷史的荷爾蒙 by 歷史的囚徒
蒙曼說唐:亂世紅顏 by 蒙曼
捨不得看完的中國史 by 渤海小吏
史記的讀法:司馬遷的歷史世界 by 楊照
世界上下五千年
原來你是這樣的古人 by 郁馥
原來你是這樣的漢字-內文-1
原來你是這樣的歐洲史 by 葉小辛
原來你是這樣的宋朝
原來你是這樣的西晉 by 蘭陵柳葉刀
中華上下五千年
最新版 上下五千年

用電腦點擊下列網站,按步驟進行支持後,刷新,再掃描圖片,進入阿里雲書籍頁面,進行下載或保存到個人阿里雲:
http://dt4.8tupian.com/1/23570a3b700.pg0

搜集不易,多謝支持。

② 學歷史應該看什麼書

你好,我是一名學習歷史專業的准大二生,下面推薦你幾本我們講過的史書:
《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記事簡練,適於初學者
《史通》第一步史學史,學歷史,先要對歷史有一個學術上的概念
《文獻通考》一部政書體,主要記載上古至宋代嘉定末年的政治制度,是杜佑《通典》的續編本,記事更全面。
《史記》暫時不推舉,紀傳體的史書,特別是通史,記事前後分割。如果你對這段歷史不是很清楚的話,容易把自己搞混的。如要研究漢朝的歷史,建議看看《漢書》。
《三國志》第一步國別體史書,理解就可以了,有時間可以看看。
《通鑒紀事本末》看過《資治通鑒》的話,看這本書意義不大,因為袁樞(《通鑒紀事本末》作者)是照抄《資治通鑒》的。但可以感受一下「紀事本末」這種體例的特點。

③ 學歷史的 讀什麼書

一、《上下五千年》上至三皇五帝,下至辛亥革命,是一本集中國發展史、重大歷史事件及名人簡介為一身的優秀歷史讀物。作者選擇重要和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根據史籍材料,加以組織和剪裁,用現代語言寫出來,通俗易懂。二、《史記》《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三、《資治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四、《中國通史》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中國通史,初版於1923年9月,出版後數十年內不斷重印再版,僅1933年至1935年間就重版了4次,是民國時期發行量最大的一部中國通史。《中國通史》上起遠古時代,下至作者寫作之年(1922年),是一本名副其實的中國通史。在20世紀的史學界,憑個人力量獨立完成,囊括了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大時段的中國全通史,迄今為此,本書也是其中最權威和最完整的一部。
讀一些通史類通俗讀物,再讀一下黃仁宇、錢穆等等史學大家的書籍開闊一下思路,然後找自己喜歡的朝代和領域研究。
不建議看太戲說的一些讀物,作者個人的猜測會占太大比例,不利於建立一個正確的歷史觀。應是在基本了解史實和建立恰當歷史觀後,作為興趣閱讀。
同時還要有地理、氣候、人文、科技等等的基礎知識

④ 學歷史應該讀哪些書

《史記》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

⑤ 歷史學考研必看書目

《歷史學真題》網路網盤txt 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4ylWPSQM-tRqjLKKDeHRRQ

提取碼:v2wy

通過不斷研究和學習歷年真題,為考生沖刺階段復習提分指點迷津,做真題,做歷年真題集,對照考綱查缺補漏,提高實戰素養,制定做題策略,規劃方向;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⑥ 歷史學考研應該買什麼參考書看

《歷史學》網路網盤免費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7QD2n3s5yPWoqDMHgHrOLg

提取碼: 8dzr

歷史學考研參考書:北師大9本:
《中國古代史》上冊,晁福林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古代史》下冊,寧欣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近代史》,鄭師渠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現代史》,王檜林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中國當代史》,郭大鈞主編,耿向東副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上古史》,周啟迪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中古史》,孔祥民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近代史》,劉宗緒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世界現代史》,張建華主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⑦ 歷史學的必看書籍有哪些

中國史部分:《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前四史必讀)
其他:錢穆《國史大綱》、呂思勉《呂著中國通史》(近代名家名著,其他人的也可以選)

世界史:希羅多德《歷史》、……(世界史的名著)

至於教科書,課堂只能作為歷史學習的引子,上學習下就算了,,不能當作正經的書來讀(考試就另當別論)。初讀書當讀名著,這是最基本的;讀書多了,則眼界應放寬,寬到什麼程度,讀什麼書,書讀多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⑧ 歷史專業書籍推薦

我是一名學習歷史專業的准大二生,下面推薦你幾本我們講過的史書:《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記事簡練,適於初學者 《史通》第一步史學史,學歷史,先要對歷史有一個學術上的概念 《文獻通考》一部政書體,主要記載上古至宋代嘉定末年的政治制度,是杜佑《通典》的續編本,記事更全面。《史記》暫時不推舉,紀傳體的史書,特別是通史,記事前後分割。如果你對這段歷史不是很清楚的話,容易把自己搞混的。如要研究漢朝的歷史,建議看看《漢書》。《三國志》第一步國別體史書,理解就可以了,有時間可以看看。《通鑒紀事本末》看過《資治通鑒》的話,看這本書意義不大,因為袁樞(《通鑒紀事本末》作者)是照抄《資治通鑒》

⑨ 關於歷史學的書有哪些

1.《資治通鑒》
2.《春秋》
3.《左傳》
4.《戰國策》
5.《三國志》
6·《現代西方歷史哲學譯文集》
7·《國語》(參讀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
8·《戰國策》(參讀1973年馬王堆出土《戰國策釋文》)
9·《尚書》(參讀周民撰《尚書詞典》)
10·顧頡剛主編《古史辨》1-7冊
11·錢穆《國史大綱》
12·黃仁宇《赫遜河畔談歷史》
13·塔西佗《編年史》
14·伯特蘭·羅素《西方的智慧》
15·都爾教會主教格雷戈里《法蘭克人史》
16·卡爾·波普爾《歷史決定論的貧困》
17·傑弗里·巴勒克拉夫《當代史學主要趨勢》

⑩ 學中國歷史看什麼書好~

首先最好的,最客觀最直接的當然是讀正史也就是二十四史,現在算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不管怎麼算吧,正史這東西是一些或在朝或在野的學者所編纂的,當然其中也包括一些起居注之類的官員的記載、協助寫成。

然後成書經過皇帝同意入正史的史書,才算正史,而史書一般都是時間越靠近當時那個年代越靠譜的,所以二十四史擁有著足夠的權威性。

然後我國古代文人向來有秉筆直書的傳統,據說魏惠王為了保證自己兒子,做太子時兄弟相爭的事不被史官記錄,在病危榻上讓史官寫成自己下令,史官卻寧死不屈,並且聲稱死了自己還有天下文人。

而當年司馬遷寫出《史記》後漢武帝還看過,對於把自己先祖寫成痞子這事兒,雖然很生氣,但也無話可說,而北魏時期更是爆發了著名的國史之獄,因為崔浩的秉筆直書加上鮮卑族和漢人的來年爭斗,主筆的崔浩以及其姻親、高門士族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都受到了族誅,所以中國歷史讀古典最可靠。

所以,中國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故事波譎雲詭,歷史人物也是毀譽參半、各執一詞,要想讀懂歷史還是選擇自己喜歡的類型來,讀書嘛,自己喜歡就好。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什麼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1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7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