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虎踞龍盤的典故是什麼
【注音】:hǔ jù lóng pán
【解釋】: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形容地勢雄偉險要
虎踞龍盤最早出自於晉·吳勃《吳錄》:「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嘆曰:『鍾山龍盤,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 作為一句完整的成語則出自於唐·雍陶《河陰新城》詩:「高城新築壓長川,虎踞龍盤氣色全。」意思是形容地勢雄偉並且十分地險要。
近義詞:虎踞龍蟠、龍蟠虎踞、龍盤虎踞
典 故:三國時期,劉備為了聯吳抗曹,派諸葛亮去吳都建業去游說孫權。諸葛亮到了建業,看到秣陵的山勢地形,感慨地說:「紫金山山勢險峻,像一條龍環繞建業,石頭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著,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② 「龍蟠虎踞」的來源和龍虎文化現象求答案
意思像虎蹲著,像龍盤著,形容地勢險要也作。虎踞龍蟠,也說龍盤虎踞
③ 龍蟠虎踞的成語典故
劉備曾使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 山阜,嘆曰:『鍾阜龍蟠,石頭虎踞,此帝王之宅。』晉·吳勃《吳錄》
成語故事
三國時期,劉備為了聯吳抗曹,派諸葛亮去吳都建業去游說孫權。諸葛亮到了建業,看到秣陵的山勢地形,感慨地說:「紫金山山勢險峻,像一條龍環繞建業,石頭城很威武,像老虎蹲踞著,這是帝王建都的好地方。」
④ 「虎踞龍盤」這個成語,隱藏著諸葛亮的什麼秘密
提到虎踞龍盤這個詞都會讓我們想到南京。因為這個故事的來源就是說諸葛亮到了南京,然後說那個的地方非常好,就像有龍和虎盤踞在那裡一樣,所以說了這句虎踞龍盤應該是帝王住的地方。但是根據史書記載,諸葛亮是沒有去過南京的。那他為什麼會說出這樣一句話呢?這就很值得我們深思了。
所以劉備應該沒有接受他,但是他又擔心孫權會對他產生懷疑。所以他就要讓人去給孫權做解釋,這個人當然是孫權也會信任的人才會有用,所以他應該就派出了諸葛亮去找孫權。所以是諸葛亮才會說出這種虎踞龍蟠的贊美之詞。也有一個可能是孫權主動讓諸葛亮去參觀他正在建造的南京城。所以這樣的事情是沒有記載的。
⑤ 與虎有關的成語有哪些,背後有什麼故事
虎背熊腰:
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虎變龍蒸:
謂乘時變化而飛黃騰達
虎步龍行:
形容帝王的儀態不凡,如龍虎之姿
虎超龍驤:
比喻群雄奮起,互相角逐
虎黨狐儕:
比喻凶惡狡黠之輩
虎鬥龍爭:
比喻群雄互相爭斗
虎踞鯨吞:
比喻豪強割據和相互兼並
虎踞龍盤:
亦作「虎據龍蟠」。亦作「虎踞龍蟠」。形容地勢極峻峭險要
⑥ 為什麼南京有龍蹯虎踞的來歷。
公元208年,曹操佔領江陵,兵臨長江,親率大軍83萬,一方面准備一舉消滅退到樊口的劉備,一方面要與孫權「會獵」於吳,達到其一統天下之目的。
據傳諸葛亮星夜兼程趕赴京口(今鎮江),途經秣陵(今南京),登上江邊的石頭山即現在南京城西的清涼山,駐馬遠眺,見遠處巍然矗立的紫金山雲蒸霞蔚,氣勢宏偉,蜿蜒起伏,彷彿一條蟠曲的卧龍躍躍欲游,再俯瞰腳下峭立的石頭山宛若一隻踞坐的猛虎畜勢待發,脫口贊嘆道:「鍾山龍蟠,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這就是後人的虎踞龍蟠的來歷。直到如今,在南京清涼山旁還立有《諸葛武侯駐馬坡》碑。據說這里便是當年諸葛亮出使東吳時駐馬勘察地形之地,這一帶迄今還保留著「龍蟠里」、「虎踞關」的地名。毛澤東更曾在他的名篇《七律·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里寫下了「虎踞龍盤今勝昔」的膾炙人口的豪邁詩句。
⑦ 虎踞龍蟠今勝夕 的下一句是什麼,出自何處
出自:
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鍾山風雨起蒼黃,
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
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間正道是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