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崢嶸歲月形容中國的什麼時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以來。
崢嶸歲月:一般來說,並沒有明確地指向美好的時代也沒有指向動盪的年代,只要那個年代是個風流人物輩出的年代,那就可以說是崢嶸歲月。不過近年來崢嶸歲月都被現代人用來指代抗日戰爭的這段時代
新崢嶸歲月:70年砥礪奮進,我們的國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斗史詩。
㈡ 《復興之路》中的千年局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 繼往開來分別是指哪個歷史階段
辛亥革命,長征,新中國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㈢ 憶崢嶸歲月手抄報(內容包括:歷史故事、歷史背景、感動部分摘抄、自創讀後感、故事續編、插圖設計等)
有好幾篇呢!
祖國在我心中
在爬滿甲骨文的鍾鼎之上,讀祖國童年的靈性;在布滿烽火的長城之上,讀祖國青春的豪放;在綴滿詩歌與科學的大地之上,讀祖國壯年的成熟……
我想說又不願說,我也曾看到祖國的孱弱,在圓明園燒焦的廢墟之上,我看祖國是一灘血;在鄧世昌勇猛的「致遠艦」上,我看祖國是一團火。但我的祖國沒有沉沒,在亞細亞的東部,用寬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將炎黃子孫攬於懷中,用茅草和土磚修復殘缺的歲月,用野菜和稀粥喂養飢餓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裡開始規劃治國方略,毛澤東,在貧瘠的土地上,支撐民族的血肉與骨骼;鄧小平,把飽經滄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災多難的祖國,從世紀的風雨中神奇地走過!
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過壺口,闖關東,走三峽,奔大海。在河西走廊,華北平原,我看祖國的富饒與遼闊,看祖國千里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國崇高與巍峨,看祖國繁榮的霓虹燈日夜閃爍,燦若銀河……
給我膚色的祖國,給我智慧與膽略的祖國。盡管在鄉村,還有輟學孩子渴望的目光;盡管在城鎮,還有下崗女工無奈地訴說,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沖破舊的觀念,舊體制的束縛,迎來新世紀磅礴的日出!
這是一個除舊立新的祖國。這是一個沸騰上升的祖國;這是一個如日中天的祖國。我的話語多得成一部歷史,我的話語多得可組成一片星河,但是說得最多最動情的一句,便是——騰飛吧祖國、祖國吉祥,吉祥祖國。
騰飛吧,祖 國
敲響那一排銅質的編鍾,渾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韻由遠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歲月和五十三年繽紛花季,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陽,海之濱,泛起層層漣漪,響起陣陣回聲,在億萬炎黃子孫的心中凝結一個主題:祖國母親!
我們以《詩經》關睢的歌喉;以屈原《橘頌》的音韻;以古風與樂府、律詩與散曲;以京劇與秦腔、梆子與鼓詞唱您歷史恢宏歲月的輝煌,唱響您壯麗的山河亮麗的風景。
我們以岳飛的一闋《滿江紅》,以文天祥的一腔《正氣歌》,以魯迅的一聲《吶喊》,以朱自清的一道《背影》唱響您不屈的脊樑與骨氣,唱響您不屈的尊嚴與神聖。
我們以瞿秋白手中的那束野花;以方誌敏身上的那份清貧;以楊靖宇腹中的那些草根;以劉志丹胸前的那塊補丁;以焦裕祿窗前的那盞油燈;以孔繁森雪原上留下的那串腳印,唱響您的堅韌與頑強,唱響您的靈魂與精神。
親愛的祖國,讓我們以採薇採茶採桑的手,編織彩燈雲錦;讓我們以喊江喊海的喉嚨,在金黃季節里黃金般的早晨,唱響國歌和飄揚的五星紅旗,唱響千百年來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黃河猛、長江壯、泰山雄、昆侖莽,萬里山河浩浩盪盪從天安門前走過,走過一隊隊雷鋒,走過一隊隊徐洪剛,走過一隊隊李向群,走過一隊隊方紅霄——走出中國人民最風流最風光最風情的步伐;走出中華民族最壯觀最壯美的方陣!仰望藍天,「神州飛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峽工程,曠世神奇。
親愛的祖國,五千年的蘊涵和積淀,五十三年的揚棄和繼承,一個東方巨人到了可以說「不!」可以發言的時候。您聚集當今世界上最多最廣最大的人氣和景氣,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和平與發展是您熱切表達的心聲!您不卑不亢不躁不驚,以坦盪豁達和深邃、閑靜,闊步在新世紀的黎明!在「十六大」的東風勁吹中,新一代的中國領導人正繼往開來帶領著中華民族走向新的輝煌。
祖國在我心中
掀開摞摞發黃的歷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國近代史上我們看到一個個舉著明晃晃鋼刀的劊子手,一隻只滿口 鮮血的吸血蝙蝠,一頭嚙著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著頭顱的鷹犬和一淌淌鮮艷刺目的血!
這是民族的恥辱。讓受苦受難,受辱受虐的中國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輩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們奇跡般地走過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經歷了八年抗戰,迎來新中國的建立……
歷史又翻到今日。新的仇恨,新的血淚又涌現在我們眼前:1999年5月8日一對新婚不久的中國青年夫婦倒在南斯拉夫的血泊中;2001年4月一位優秀的中國飛行員為了祖國尊嚴血灑南海上空……
同學們,我們能無動於衷嗎?我們能讓鮮血再灑在中國歷史的十字架上嗎?我們能讓閃著寒光的刺刀再刺向中國人嗎?
不!決不!血、淚、仇。我們記住了,永遠地記住了。讓我們化作冬雨,將南斯拉夫的血場刷清。讓我們化作精衛,將洶涌的大海填平……
雪恥復仇,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這一代中國青少年責無旁貸!
然而,我們許多少年人將自已民族的新仇舊恨忘掉了,將「五四」青年匍匐喋血,在血淚中仍高喊祖國萬歲的那一刻忘記,將日本劊子手在南京城中獰笑著舉起鋼刀的那一刻忘記了……同學們如果我們沉溺在享樂之中將學習荒毀了,將前程荒毀了,將民族興衰拋置腦後……這是一種毀滅,一種自我毀滅。
魯迅先生窮其一生智慧,「我以我血薦軒轅」喚醒了刀俎上的中國人,我們的前輩樹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理想,以天下安危為已任,前仆後繼,建立了新中國。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怎能放任自流,荒毀一生置民族大業於不顧?否則,枉為炎黃子孫!
梁啟超曾高瞻遠矚地指出: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屹立於世界,則國屹立於世界!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當今世界的殘酷競爭中,中國青少年能否肩負起民族振興和洗刷國恥的任務,直接關繫到中國將來的命運。
我們的老師學識淵博、溫文爾雅、謙和真誠、勤奮敬業、任勞任怨。
我們青春煥發、熱血沸騰。擺脫幼稚走向了成熟,不再藏到父母寬大的羽翼下避風躲雨,而是如那高傲的海燕,渴望暴風雨,敢於戰斗。我們雖然無需面對國土的淪喪,無需承受戰火硝煙,但是我們可能要阻擋不期而來的洪水,抗擊非典,預防禽流感,我們的飛船要上天,我們的足球要獲勝,我們要研究轉基因,我們要征服沙塵暴,我們要保護環境、維護世界和平……毋容置疑,我們這些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重擔、義不容辭、任重道遠。為了祖國的繁榮、民族的興旺,今天的我們用激情點燃希望之火,用青春汗水澆灌成功之花。勤奮學習、奮力拚搏,是我們初中生活不變的主題。「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也許會受挫,也許會失敗,但是,「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遠航的水手告訴我們「風雨中,這點痛算什麼,擦乾淚,不要問,至少我們還有夢。」
努力吧!奮斗吧!中國青少年。為我們開辟民族復興的新藍天……!
㈣ 關於建國崢嶸歲月的文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電影《建國大業》在毛主席的庄嚴宣告中結束了,那一幕幕令人振奮的場景,在腦海里久久回盪,揮之不去。
是的,今天我觀看了《建國大業》這部電影,也更深地認識到了建國的偉大歷史。這部電影集中反映了自1945年抗戰勝利,國、共兩黨重慶談判,一直到新中國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五年間的風雲變幻,為我們展示了一副波瀾壯闊、氣勢磅礴的歷史畫卷。
建國大業,鴻篇巨制,催人奮進,發人深省。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中共與國民黨在抗戰勝利後,在如何建國,如何安撫深受戰爭創傷的百姓採取了不一樣的政策,雙方利益分歧巨大,導致了內戰的全面爆發。共產黨人重視各民主黨派的力量,選擇了民主建國,成立聯合政府,並以分田地的方式關注了勞苦大眾的利益。而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人卻選擇了一黨治國,漠視共產黨人與其他民主黨派的存在,漠視勞苦大眾的利益,結果失敗了……這一系列所發生的事情,也讓我無限感慨在建國中的「戰斗」是如此的殘忍。著名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的一幕戲中,馮將軍在白天手持著燈籠闖入了蔣介石的府第,要求見蔣介石。被拒絕後,馮將軍義憤填膺地說:「這個世道太黑了,我怕看不見。」這足以看出當時的局面是多麼的恐怖,而馮將軍也遭到了國民黨特務的殺害……
而讓我最難忘的是,在淮海戰役結束後,毛澤東,周恩來,任弼時,朱德等革命元首,聽到戰役我軍大獲全勝的消息時,這四個改變了中國歷史的男人,這四個改變了中國命運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後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讓我十分感動。而在屋外,他們再也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一起唱起來,哭起來,笑起來,跳起來……而此時此刻我的眼睛似乎也濕潤了,這是多麼艱難的歷程啊,我的心情也隨著興奮激動了起來……
歷史的車輪正滾滾向前,如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已逾六十周年了,讓我們隨著電影的回放,回憶那段歷史,追憶那段歷程……
㈤ 建國大業影片主要講述了哪些歷史事件
㈥ 崢嶸歲月啥意思
崢嶸歲月,漢語成語,拼音是zhēngróngsuìyuè,意思是形容不平凡的年月。出自宋·陳傑《自堂存稿·仲宣樓》:「崢嶸歲月欺人事,浩盪乾坤入客愁。」
造句:
1、兩位老將軍正在回憶當年的崢嶸歲月。
2、威爾遜稱霸崢嶸歲月,但他的倔強卻難以維護和平果實。
3、光陰似箭,日月如梭,50年崢嶸歲月融入歷史長河。
4、革命老幹部回首當年崢嶸歲月,自豪感油然而生。
㈦ 「憶崢嶸歲月」 黨的光輝歷程我誦讀。要求:故事名稱、歷史背景、故事梗概、中心思想、感動部分摘抄、相關
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
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
歷史長河中的七十年,往事依稀恍若夢。人們從歷史的星空中,尋找那些不朽的靈魂。
1934年11月,中央紅軍在湘江血戰五晝夜,突破封鎖,渡過湘江。中央紅軍由出發時的8.6萬餘人銳減到3萬餘人。
1935年1月,紅10軍團在江西懷玉山陷入國民黨軍隊重圍。方誌敏等不幸被捕入獄,從容就義。他在《可愛的中國》中喊出的那情滿天下的「我願意犧牲一切,貢獻於蘇維埃和革命」的誓言,激勵無數人獻身於革命事業。
主力紅軍走了,佔領革命根據地的國民黨軍瘋狂「清剿」。留在南方8省15個地區的紅軍和游擊隊,以「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種遍革命花」的氣概,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曾是黨的創始人之一的何叔衡,在敵人圍追堵截中英勇跳崖,壯烈犧牲。中共中央原負責人瞿秋白面對敵人槍口,盤膝而坐,高唱國際歌,從容就義。
「雪山低頭迎遠客」。1935年6月,中央紅軍到達雪山腳下。紅軍戰士草鞋單衣,食不果腹。他們用辣椒面、棕背心、麻布片等禦寒,以「寒風透骨涼,風涼血不涼」的豪邁氣概,艱難前行。許多人累倒、凍僵,鑄成了巍峨的雪山。
「草灘泥氈扎營盤」。8月,紅軍進入海拔3500米以上的川西北水草地。草地氣候變化無常,紅軍戰士風趣地說:「過雪山我們是頂天立地,過草地我們又是鋪天蓋地。我們不愧是天地的主人。」
數千名紅軍女戰士參加了長征。她們不僅行軍打仗,還擔負著宣傳鼓動、救治傷員、籌糧擴充紅軍等任務,其中包括蔡暢、鄧穎超、賀子珍、康克清等。
長征途中,紅軍官兵生死相依,患難與共。大病初癒的毛澤東把擔架讓給了傷病員;朱德怕戰士吃野菜中毒便親自口嘗百草;彭德懷殺掉心愛的坐騎救活了飢餓的戰士。
長征途中,紅軍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把革命的火種播撒到沿途各地。中央紅軍長征途經湖南藍山縣大漢口村時,幫助村民撲滅大火,還給村民留下了銀元。
長征途中的藏族等少數民族親切稱紅軍是「菩薩兵」。紅2、6軍團經過雲南中甸時,缺衣少糧,但對群眾卻秋毫無犯,得到了當地僧人和藏民的信任和支持。他們主動籌集了幾十萬斤糧食,幫助紅軍渡過難關。
紅軍血,民族魂!長征的勝利,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他們共同用信念、熱血和生命,創造了長征這個歷史豐功偉業。長征創造的偉大壯舉,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
《人民日報》 (2006-10-20 第04版)
㈧ 《復興之路》第一集中的《千年巨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分別是指哪個歷史階段
好像是(按書序):辛亥革命,25000里長征,新中國成立,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不準別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