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臨海歷史多久

臨海歷史多久

發布時間:2022-02-04 09:12:14

⑴ 臨海歷史

【基本概況】
臨海市位於浙江東南沿海。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經濟、文化發達,至今仍保留著許多古遺址、古建築、古墓葬和大批珍貴文物,1994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海素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自唐廣文博士鄭虔來台州開辦學館、啟蒙教化之後,民重耕讀,教育發達,名人輩出。在歷代科舉中,出過3位狀元,1位榜眼,1位武探花,共有進士357人,其中最盛的宋代達217人。
清光緒年間,建有中學堂2所,高等學堂6所,初等小學堂30所。歷經漫長歲月的風雨滄桑,臨海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跡、名特「四名」之城。古城牆歷史悠久,保存完好。台州古城、譚綸畫像、戚繼光表功碑、千佛塔、桃渚城、湧泉、溪口古窯址群、鄭虔墓、翼龍化石產地保護區等被列為浙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峰、珊瑚岩群分別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和多功能國家級地質公園。
臨海資源豐富,有鉛、鋅、銅、氟石、蠟石、珍珠岩、螢石、陶土、白土、墨汁土、花崗岩、玄武岩等礦藏,盛產木材、柑橘、茶葉、蠶繭、中葯等經濟作物,還有黃魚、大黃魚、墨魚、鯧魚、鰳魚、石斑魚、鰻魚、梭子蟹等海鮮產品,向稱「魚米之鄉,柑橘之縣」,列為全國林業基地縣和茶葉基地縣。工業生產逐步形成以摩托車、紐扣、化工、彩燈、眼鏡、汽車配件等為龍頭的企業集團和骨幹產業鏈。風景名勝繁多,旅遊資源開發條件優越,旅遊業發展迅速。
臨海是浙江東南沿海的一座古城新市,屬沿海經濟開放區。服裝、機電、化工、建材、輕紡、食品飲料成為主要產業,並逐步走上集約化經營軌道,規模效益開始顯現。杜橋眼鏡市場成為全國四大眼鏡市場之一。2008年實現生產總值26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0%;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為30.7億元和16.1億元,增長15.2%和18.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7億元,增長19.3%,其中工業性投資71.1億元,增長1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0252元和8739元,增長8.6%和11.8%。
農業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建立了38個總面積達668公頃的農業示範園區和高產示範園區,形成了以水果、蔬菜、水產、畜牧、兔業、茶葉、筍竹等七大系列為主的農業經濟產業鏈。名、優、特產項目數以百計,「臨海蟠毫」、「羊岩勾青」分別成為全國、全省名茶,有柑橘、葡萄、楊梅、枇杷、栗子等五大名果。全市1994年實現荒山綠化。總庫容2.025億立方米的牛頭山水庫通過省級驗收,正式交付使用。
內外交通方便,104國道和甬台溫高速公路縱貫全境,臨甬(臨海至寧波)、臨金(臨海至金華)兩條省道縱橫交錯,全市形成了以市區為中心的公路網,直達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全國20多個城市。水路運輸有紅光深水碼頭和對外開放的液化氣專用碼頭,內外輪可通過海門港連接上海、大連、香港及世界各地港口。路橋機場距臨海市區50餘公里,可謂水、陸、空交通俱備。程式控制電話裝機總容量已達10萬余門,電話普及率達到10.62%。順利通過全國第二批電氣化(縣)市和省第一批自力更生治水(縣)市建設項目驗收。
引人注目的古城牆修復工程、湧泉寺、三峰寺等旅遊景點建設基本完工,形成了臨海觀光旅遊熱線。現有大專院校1所,中小學616所,教育工作高標准地通過國家「兩基」評估驗收。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市政公用事業目標管理上了新台階,成為「全國衛生城市」和「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市」。

【歷史沿革】
夏、商、周時,臨海屬甌地,春秋時屬越地,戰國時屬楚。
秦統一六國後,屬閩中郡。
西漢始元二年(前85年)置回浦縣,設縣治於章安,屬會稽郡。
東漢建武元年(25年)改稱章安縣。
三國吳大帝時建臨海縣(以臨海山得名)、臨海郡(治章安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章安、始豐、寧海、樂安並入臨海縣,屬處州。
十一年(591年)移縣治於大固山。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台州。
自唐至清,臨海歷來為台州路、台州府治所。
民國初,廢府存縣,屬會稽道。
民國16年(1927年)廢道制,先後屬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專署管轄。
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接管臨海,建立縣人民政府。
1981年後,臨海縣章安區、黃岩縣洪家區與三甲區,陸續劃屬椒江市。
1986年3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海縣建制,設立臨海市,是台州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1994年,遷台州行署至椒江,設立台州市。臨海市由台州市代管。

【風土人情】
早年,在我們的古城區內,有一個「水龍會」,水龍很多,都藏在城區各處的廟里,清河廟、魚棚廟、玄帝廟、崔王廟都有,每年不管外面有沒有發生情況,都雷打不動地照例出來聚會活動一次,比試一下本領的高低,在那些藏著水龍的廟里的漆黑木柵大門上,都顯赫地寫著「太平公所」四個大字。這就是一支由強壯的年青人組成的業余的救火隊伍,義務地擔負著城區及近郊各處救火職責。水龍就是一台人工操作的抽水機,水龍頭就是一支噴水的水槍,為了給人們有常備不懈的警覺感,水龍的渾身上下都漆著火紅的顏色;除了水龍還有很多的提水桶,這提水桶與平常用的提水桶不同,一隻只半圓桶體的形狀平穩整齊地掛在牆壁上(使用時拿下使用),那渾身火紅顏色的半圓桶體的桶面上,一隻只都寫著「太平桶」三字。
水龍會每年一次聚會活動,選擇在一個空曠的場地上。各廟里的水龍全部聚集在一起,噴射用柴草高疊起來偽裝的敵情(火堆),年輕的小夥子頭戴藤帽,腳打綁腿,動作迅速爭先恐後爭著要最先噴水,水龍是雙缸體的壓力抽水機,兩邊均有粗大的壓桿,需要七八個人一起進行上下擠壓,擠壓越快,水壓越高,水壓越高才會射得有力射得遠射得准。這么多水龍,小夥子們個個奮不顧身拚命地上下擠壓,水龍噴水,在空中交織成密密的水網,蔚為壯觀,水直射到火堆上,發出嗤啦啦的響聲,博得了圍觀群眾的一陣陣歡呼。小夥子們驚人突出的表現,還會得到姑娘們的青睞和傾慕,老年人古風依舊,笑眯眯地點劃著談論著現場的情景及自己當年的風采。水龍會的活動都在八九月份的時節舉行,其實這是對水龍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的一次實地檢驗及人們對水龍的實際熟練操的一次觀摩演習。早年年關前後一般是居民發生火災的多發時期,選擇這一時期進行活動,實際上就是為居民在年關時期萬一發生火災的一個事先的准備工作,常備不懈,嚴陣以待。
在早年古城內的街坊巷間的空凹處,時常會發現築有半人高的水池,上面蓋上石板以防小孩掉下去,這就是為「水龍會」。准備用的水池,叫"太平池",如果一發生情況,隨時可打開使用。
現在,「水龍會」隨著歷史時代發展已經消失了,但是它在對古城早年的消防方面的作用還是功不可沒的。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臨海是中國股份合作經濟重要發源地之一,1982年該市鄉鎮組織最早實踐探索創辦股份制企業。目前,臨海經濟正迅速轉向現代工業型,處於台州市區域經濟北翼中心的地位。臨海發展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產業政策完善,文化底蘊深厚,人文素質較高。臨海發展潛力巨大,特別是省委作出「港航強省」、打造溫台沿海產業帶的戰略部署後,臨海審時度勢,積極啟動頭門港的開發建設,這將引領我市經濟實現從內陸時代向陸海聯動時代的戰略性轉變。2008年實現生產總值260億元,比上一年增長10.0%;財政總收入和地方財政收入分別為30.7億元和16.1億元,增長15.2%和18.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5.7億元,增長19.3%,其中工業性投資71.1億元,增長16.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0252元和8739元,增長8.6%和11.8%。臨海經濟開發區綜合實力躍居全省開發區第14位,東部區塊成為我市經濟的重要增長極,西部道口經濟集聚區建設穩步推進,沿靈江產業帶發展迅速。注重可持續發展,重抓招商引資工作,著力增強發展後勁,實際利用外資居台州市第一位。同時,品牌建設取得新突破,「臨亞」、「彪馬」、「盈昌」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我市成為中國唯一的優質柑橘基地重點縣(市)。
農業:臨海是浙江省小康縣市。臨海無核蜜桔生產居浙江首位,「臨海宮川」牌、「岩魚頭」牌柑桔是名牌產品。楊梅、枇杷、水蜜桃、葡萄等果品也量大質優。臨海是中國茶葉基地,古代貢品「臨海蟠毫」現為中國名茶。2001年中國農業博覽會上,臨海的羊岩勾青、臨海蟠毫、西蘭花、臨海蜜桔、聚丙烯繩索繩纜等5個農產品再次榮獲中國名牌農產品稱號。農業龍頭企業已發展到78家,其中年產值超千萬的有12家,銷售收入達4.2億元。
工業:有機械電子、建築材料、醫葯化工、工藝美術和旅遊用品等主導產業。建築材料、旅遊用品、機械電子、醫葯化工等主導產業增長速度強勁。全市銷售收入上億元的工業企業達11家。偉星集團已通過股票上市輔導期驗收,德仁竹木、華海葯業進入股票上市輔導期。臨海還擁有亞洲最大的紐扣生產基地和中國最大的眼鏡產銷地。集裝箱底板、自毀式一次性注射器等產品的生產填補國內空白,微型汽車生產填補省內空白。
建築材料:浙江德仁集團為中國復合板生產行業最大企業。
醫葯化工:浙江華海葯業集團為省級企業集團。
第三產業:臨海的第三產業以旅遊業為龍頭。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台州府城牆和桃渚古城,國家AAAA級江南長城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及眾多省級旅遊度假區。
園區建設:省級臨海經濟開發區和市級四大工業園區規劃已全面完成編制,其中沿海工業園區已列入國家級浙江省化學原料葯基地,規劃面積從4平方公里擴大到20.7平方公里。
對外經濟:偉星集團、台州立發、春和公司、德仁集團等分別在美國、中東、香港、印尼等地設立分公司或辦事處。

⑵ 臨海長城歷史

臨海古長城:素有「江南八達嶺」之稱的古長城始建於晉,是當時的台州府城。
長城依著清山蜿蜒而進,全長6000多米,現存5000米。東起攬勝
門, 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於山岩陡峭間直抵靈江東 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矯若巨龍,雄偉
壯觀,尤以北部最峻,與北京八達嶺長城形神俱肖,人稱
「江南八達嶺」。沿途各類城堡、城門、城樓獨具特色,使人覺得她是多麼的雄偉,給人以無窮的力量和勇氣。同時,古長城又帶有她自己獨特的風格,體現出江南
清秀、柔美的特點,更增添了她的魅力。
史載,明朝名將戚繼光在臨海八年,抗擊倭寇九戰九 捷。期間,戚繼光與知府譚綸整修臨海古城牆,創造性地
加蓋了二層中空敵台、遺存之今,戚、譚隨後奉調薊州,修 建北京附近的明長城。他們抽調江南三千兵士,將其在臨
海築城經驗運用到明長城修建工程中。北國長城的空心 敵台,源自臨海。因此,南北長城在規格、形制、構造上,共
同點頗多,實為北國長城之「師范」和「藍本」,遂稱江南長城。
《台州府志,建置》載:唐初,向東南平原擴建大城,系「唐尉遲敬德所造」。在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吳越國王錢叔為表忠誠「納土歸宋,毀各地城牆」。十三州之一的臨海古城系在其列,但因其西南靈江段有防洪作用才得以保存。正因為臨海古城牆有著防禦和抗洪防洪的雙重作用,所以古代軍事家們又進入了第三階段修築。

臨海古城在明代抗倭斗爭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抗倭名將戚繼光在臨海八年,會同台州知府譚綸改造了臨海古城牆的結構,將其加高加厚,並創造性地修築了十三座二層空心敵台,極大地增強了防守能力。戚家軍以臨海古城為據點,策應閩浙沿海守防,屢敗倭寇九戰九捷,洗雪國恥,揚眉吐氣,大振國威。後來,由於北方長城防務的需要,朝廷特將戚繼光、譚綸調到北京委以重任。戚繼光在任薊鎮總兵時,將他在臨海修築城防的經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增擴加強上。

慶歷五年(1045年),知州彭思永重修城牆。這次修築的城牆,其結構、防禦、防洪等比前兩次更趨完整;西北隅在北固山(龍顧山)上逶迤,這一段子城與大城共有,組成大城內抱子城;西南二面瀕靈江,為減輕洪水的沖擊,突出城牆外的墩台靠江上遊方向砌成圓角(俗稱馬面);龍顧山上的墩台築成二層空心敵台,有梯相通,上層為平台,台上建望樓,平台四周有齒狀的垛口和射洞,可供指揮和防禦的雙重作用;下層為空層,可駐軍和貯存武器,當年具體負責修城的蘇夢齡作《新城記》,內有黃岩縣令日:「陶甓(磚)雖固,猶未如石之確(牢固)也。」

1997年,臨海市先後投資近4000萬元進行修築復原。修理中發現除清順治十五年(1568年)代理知府胡文燁對部分牆體"增高三尺,垛口並三為一」外,其餘都是唐、宋、明留下的遺存建築。在南邊城牆興善門考古調查時,發現城牆斷面顯示:唐、宋、明、清四個朝代的文化層十分明確清楚;唐代為泥夯土牆,高3米;宋代在唐代夯土牆上加高1米,在里外邊各加砌一磚半厚的包磚;在江邊段城外前砌1米高的石砌護牆;明代又在宋代的基礎上加高2米,里外各加砌一磚半厚的包磚,並且在結合部用條石平放拉結;清代在明代的呈外略作修補加高。西南段的城牆均在7米高左右,寬4.4米左右。

從顧景樓往前,便是江南長城最為陡峭的「百步峻」。據傳由於「百步峻」一帶形勢過於險要,唐代大將尉遲恭指揮軍民築城到此,屢築屢毀。正當他束手無策時,適逢大雪紛飛,次日清早起來,忽見一隻梅花鹿在雪地上沿山奔過,留下足跡,尉遲將軍心有所悟,即命眾將士沿著梅花鹿經過的足跡疾築,果然一舉而就,故臨海又有「鹿城」之稱。

游臨海古城牆,最佳的路線是從東湖北則的入口開始。沿東湖路北行,路基原是東城城基。後湖辟廣場,穿過「雄鎮東南」石牌樓,是『百步峻」登城石階,共198級。登臨其上,返顧東湖,但見平波萬頃,橋亭如畫,夏秋之間,湖風撲面,令人神怡氣爽,環樓四顧,處處皆景:東則高樓鱗次,一片新區氣象;南瞰老城,多是古街古屋。古趣油然而生;北面環背白雲之山,山間飛青疊翠,時接淡霧輕雲;西眺天、仙之水.遙對波光山月。括蒼雄踞於西南,靈江遙接於東海,使人心胸疏盪,眼界寬闊;折而西向,漫步城頭,兩邊松柏蒼茂,上下萬木青蔥,雉堞時仄時曲,嵐氣隨至隨消。

東湖呈長方形,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150米。湖中築長堤兩條,東西向的橫堤將全湖一分為二,南曰前湖,北曰後湖。橫堤東西兩端各有一石拱橋跨湖岸,堤壩中段築一小洲,曰「浣月」,「浣月洲」居全湖中心,洲中遍植樟、柏、梧、桂,高蔭橫雲,自成綠島。而南北走向的縱堤則將後湖又一分為東、西後湖,縱堤中段亦有一洲,曰「樵雲」。浣月洲南三四十米又有一湖中洲,有九曲扶欄石橋與浣月洲相連。

臨海古城牆不但是歷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而且也是台州最具人文內涵的一大游覽勝跡。巍巍長城,其絕大部分橫亘在我國北方的崇山峻嶺之間,屹立兩千多年。雄關不獨北國有。千百年來,祖輩先民構築了數不清的城防設施和軍事要塞,以之抵禦入侵,保境安民。堅固的城防。雄偉的結構,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構成了中華大地上獨具特色的古城文化。歲月滄桑斗轉星移,遺存已經非常稀少。而浙江臨海的古城牆,卻是獨具特色的古城牆碩果僅存者之一。

戚繼光在任薊鎮總兵時,將他在臨海修築城防的經驗,運用到北方長城的增擴加強上。今存薊鎮、昌鎮、宣府、大同、山西等鎮的長城,都是按他的規劃設計加以改進增築加強過的。為了滿足他改建北方長城的需要,特抽調了曾經參加改建臨海城牆的三千「江東子弟兵」充任領工、監理和技術指導。

上了百步峻,便是白雲樓。白雲樓是江南長城東段的最高點,樓因腳下的白雲山而得名。宋時,人們又俗稱臨海為白雲樓。往下,便是城隍廟的遺址,在遺址旁邊頑強地生長著一顆有著1300多年樹齡的隋代古樟,人稱「枯木逢春」。隋樟雖已殘軀斷枝,但在那勃發的新枝上,依然是葉茂枝旺,生意盎然。

這里遠可觀巾山群塔,近可賞東湖毓秀。遠處的巾山高百米,相傳西漢道士華胥子即皇華真人曾在此山煉丹修道,歷經磨練,得道升天。當華胥子駕鶴仙去時,一陣微風撲面而來,吹落了他的頭巾。頭巾飄然而下,化作巾山雙峰,從此,這座山被稱為「巾子山」,兩峰之間的一塊石壁上,尚留有「遺巾處」三字。

繞敵台而出,沿山而下,則是臨江城牆。這里,舊有7個城門,現尚存有朝天、鎮寧、興善、靖越四個完好的城門和瓮城,雄武庄嚴,結構獨特。江南長城俏依然臨海古城更美麗江南長城與古城相匹配的儒、佛、道融為一體,使江南長城文化內涵更加豐富。

臨海古長城,是個沉積感情,令人放下所有人生憂慮和功名利祿的地方。在他面前,沒有什麼比創造歷史更偉大的了。一切的富貴榮華在他眼裡,還不如一塊青磚來得真實。

古城有一種淡定的力量,抗拒著現世浮華躁動,一路延伸傳統文脈和歷史卷軸。古城有一種沉厚、典雅、溫存的東西,這種東西如麥香、如混沌的月色,彌漫著,縈繞著,彷彿滲透在空氣中,讓人無法抗拒。

站在臨海的古長城上,看山聽林濤。站在不同的位置,感受不同方向吹來的風,站在不同的位置,觀看山上浮雲的來去,都會有不同的收獲。譬如,戚繼光與知府譚綸後來調到北方去當官了,他們從臨海調過去三千多民工,修了明長城,樣子就是按照臨海長城而建的。所以,南方、北方的長城,形狀差不了多少,但給人的感覺卻大為不同。北方的長城給人以粗獷感,令人生起一股豪邁感;而南方的長城,即便也是同樣粗獷,但因了南方之嫵媚而給人的感覺就婉約有致了。

雍正皇帝御書的「至真妙道」在青山石壁間,顯得格外肅殺,這位滿清的皇帝絕對設想不到,他給了當年創造那段奇跡的人最高的褒獎,而評論他的人,卻翻動著歷史的折頁,冷眼觀看著他創造的那段歷史。

古炮靜靜地置身那裡,沒有了士氣高昂士兵的相伴,只有周圍古樹陣陣的濤聲,顯得有幾分寂落。深褐色的炮筒在那裡不屈不撓地苦苦守候了數百年,似乎一直虎視著外敵。據說,這就是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在臨海八年,創造性地修築了十三座二層空心敵台之一,極大地增強了防守能力,戚家軍以臨海古城為據點,擊敗倭寇九戰九捷。

坐在烽火台上,倚著城垛向外望去,蒼山連綿,秋意厚重,一條江水靜靜地繞城而去,匯入大海,海天迷濛,山色清朗,似是在欣賞一幅水墨丹青。

城牆,作為歷史的文物,隨著歷史的發展進程,已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冷兵器時代那種防衛功能早已消失。200多年的清代康熙、乾隆時期,就已經把長城視作「但以雄關存舊跡、但留形勝壯河山」的歷史遺物來保存了。城牆是體量極為宏大的文物,不少的城牆被列為各級文物保護單位,有的還列入了世界遺產的名錄,很多城市的城牆對於我國幾千年的社會發展歷史、政治經濟、軍事防禦工程技術等科學研究都有重要的意義。

巍巍的江南長城,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個性。這段古長城,已不再是青磚的寫真,他早已化身成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力量的象徵,令數以萬眾在心中膜拜。踏在那帶著滄桑的青磚上,彷彿看到了那從遠古走來,為了建築長城而離去的民工們,他們臉上流露著不可思議的神情,他們一定是不明白,當年他們泣血築成的衛國城牆,而今成了人們閑暇之餘覽勝之地。那些帶著一身塵埃的將士們也絕對不會想到,當年他們用生命保衛的小城,成了談論古今、撫摩歷史之地。先人們一定無法設想到這段僅有6000多米的古長城,在無意間成了承載歷史的見證

⑶ 臨海古城的歷史沿革

位於臨海古城東南的巾子山上,高約100米的巾子山,今存多寶塔、東西兩塔及南山殿塔.多寶塔建於元代.坐落在巾山西麓,因塔的各面面磚和壁龕上刻有佛像(原有佛像1003尊).故又名千佛塔.千佛塔經受了700年的風風雨雨.屹立至今,不但在藝術上是個罕見的珍品.而且在建築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價值,日本出版的《東方大觀》、《世界民族匯編》都曾刊登過千佛塔的照片。始建於唐代的東、西塔分別位於巾山兩峰之巔,東(大)塔又稱萬年塔,1865年,台州知府劉敖命庠生大田赤水人徐萬年等重修。東塔與西(小)塔合稱為大、小文峰塔,兩塔原為磚木混合結構,後改為磚石結構,均為五級六面,以菱角牙子疊澀出跳。大塔螺旋中空,面面有窗,登臨眺遠,古城內外風光盡收眼底,內壁不少塔磚有篆書銘文,乃邑廩生李用儀所書。南山殿塔位於西峰西南側的南山殿前,形式、結構與東西塔相似,始建於明代。三峰禪寺坐落在城東三峰村,始建於宋。天王殿、大雄寶殿,嵯峨雄偉,富麗堂煌,是市區規模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三座山峰,挨肩聳立,兩旁矮山伸延。寺後八折瀑層層相遞,兩條小溪流於寺西,青山、綠樹、飛泉、小溪,構成幽雅靜溫的佳境,向為近郊朝佛游覽之所。台州古城台州古城,始建於晉,成於隋唐,北枕龍固,南接巾子,靈江匯永安、始豐之水繞城而過。城依山,山傍水,水抱城,山、水、城相融,獨具特色。尤以北部最峻,依山就勢,逶迤曲折,猶如巨龍飛舞,人稱「江南八達嶺」。兩山相峙,兩水相依,群城群塔,構成古城獨特風格。古城除用於御敵外,還兼防洪,四個城門及瓮城結構別具一格。城內風景秀麗,環境優美,古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人文和自然景觀豐富。唐代古祠位於市區北固山八仙岩下,為紀念唐廣文博士,台教正宗鄭虔而建,始建於唐,後屢有遷移。古祠為單層四角飛檐,畫粱雕棟。內有當代書畫名家沙孟海、啟功、趙朴初、王伯敏等所題贈藝術精品,琳琅滿目。祠後岩下一小園,兩株古樟,數支石筍,幾處題刻,一汪清泉,端莊嚴肅,清雅別致。

⑷ 臨海的歷史沿革

從夏朝開始,臨海境內就有人類活動和屬地演變情況。
夏、商、周時,臨海屬甌地,春秋時屬越地,戰國時屬楚。
秦統一六國後,屬閩中郡。
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縣,為東部都尉治,設縣治於章安,屬會稽郡。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稱章安縣。
公元222年,分章安北部置始平縣,分西部及永寧縣部分境域置臨海縣。
公元257年,分會稽郡東部置臨海郡,郡治在章安;三國吳大帝時建臨海縣(以臨海山得名)、臨海郡(治章安縣)。
公元323年,臨海郡轄章安。
公元589年,隋開皇九年廢郡,章安、始豐、寧海、樂安並入臨海縣,屬處州。
公元591年,移縣治於大固山。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台州。
公元1227年,設台州路總管府。
公元1368年,台州路改為台州府,隸屬浙江省。
自唐至清,臨海歷來為台州的州、郡、路、府治所。
中華民國初,廢府存縣,屬會稽道。
中華民國16年(1927年)廢道制,先後屬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專署管轄。
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臨海,建立縣人民政府。同年10月,成立台州專區,駐地在臨海。
1981年後,臨海縣章安區、黃岩縣洪家區與三甲區,陸續劃屬椒江市。
1986年3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海縣建制,設立臨海市,是台州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1994年,遷台州行署至椒江,設立台州市,臨海市為省轄市。

⑸ 臨海大老鷹有多少年歷史了

往北移了一下,還在的。

⑹ 臨海歷史悠久

從夏朝開始,臨海境內就有人類活動和屬地演變情況。
夏、商、周時,臨海屬甌地,春秋時屬越地,戰國時屬楚。
秦統一六國後,屬閩中郡。
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縣,為東部都尉治,設縣治於章安,屬會稽郡。
東漢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稱章安縣。

臨海市區(15張)

公元222年,分章安北部置始平縣,分西部及永寧縣部分境域置臨海縣。
公元257年,分會稽郡東部置臨海郡,郡治在章安;三國吳大帝時建臨海縣(以臨海山得名)、臨海郡(治章安縣)。
公元323年,臨海郡轄章安。
公元589年,隋開皇九年廢郡,章安、始豐、寧海、樂安並入臨海縣,屬處州。
公元591年,移縣治於大固山。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台州。
公元1227年,設台州路總管府。
公元1368年,台州路改為台州府,隸屬浙江省。
自唐至清,臨海歷來為台州的州、郡、路、府治所。
中華民國初,廢府存縣,屬會稽道。
中華民國16年(1927年)廢道制,先後屬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專署管轄。
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接管臨海,建立縣人民政府。同年10月,成立台州專區,駐地在臨海。
1981年後,臨海縣章安區、黃岩縣洪家區與三甲區,陸續劃屬椒江市。
1986年3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海縣建制,設立臨海市,是台州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1994年,遷台州行署至椒江,設立台州市,臨海市為省轄市。

⑺ 臨海古城是一個擁有怎樣文化歷史的千年古城呢

我們國家發展至今,境內的旅遊景點也是非常的多,其中知名度比較高的也有,每年都有很多的遊客前去旅遊打卡,近幾年來比較受歡迎的景點,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古城,相信許多的人們也都非常喜歡此類的景點。


今天的介紹就到這里,相信有很多的朋友對這個古城也是充滿了嚮往,如果大家有機會去到當地旅遊的話,一定不能錯過這個景點。大家對此有什麼疑問或者看法,歡迎在文章的下方留言評論。

⑻ 臨海地名的由來

臨海古為章安郡,西漢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縣,自唐以後,歷代均為台州府治。古城牆、古街區、古廟宇、古塔群,古風蔚然。傳統儒、釋、道文化影響深遠,文脈猶存。臨海古跡,首推兩座古城,一是臨海古城,一是桃渚抗倭城。臨海古城牆始建於晉,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歷史,山水城相依相繞,雄偉壯觀,人稱"江南長城"。古城內,人文景觀星羅棋布,巾山塔影,東湖毓秀,唐代古剎,明清街衢,無不令人神往。另一座古城桃渚抗倭城,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戚繼光曾在此屢敗倭寇,是一座英雄城,也是東南沿海保存最完好的抗倭所城。桃渚千峰競秀、怪石雄奇,桃渚珊瑚岩群佔地5平方公里,已由國家地礦部列入「浙東雁盪山—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質自然保護區」,將建成國家級地質公園。

臨海文教,始於漢晉,興於唐,而盛於宋明,源遠流長。自唐以降,臨海即為台州文化中心,素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人傑地靈,英才輩出,千年文脈,至今猶存。屈晃、謝靈運、顧況、駱賓王、鄭虔、朱熹、尤袤、王士性,都為一代文宗。唐鄭虔為廣文館博士,詩、書、畫被唐玄宗譽為「鄭虔三絕」,在臨海設館廣授門徒,遂成台州文教始祖。駱賓王,曾任臨海縣丞,有駱臨海之稱,他的詩集稱為《駱臨海集》。朱熹在臨海辦學講學,在東湖小瀛洲建上蔡書院,並手書書院匾額。明代傑出地理學家王士性,著述頗豐,在人文地理方面成就高於徐霞客。史載,僅宋一代臨海中進士者二百十七人,在全國各縣中居第五。

台州學院位於臨海市,是台州唯一的本科院校,現在已發展成為擁有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法學、教育學、歷史學、醫學、經濟學等九大學科門類的大學辦學基本格局。學校辦學基礎扎實,成果顯著,以2005屆畢業的01歷史本科班為例,學士學位授予率達百分之百。

臨海三百里奇山秀水,風景絕佳。宋代文天祥過臨海,賦詩贊曰:"海上仙子國,邂逅寄孤蓬,萬象圖畫里,千岩玉界中"。清代馮賡雪贊之為"風景直冠東南"。武坑峰林、石柱桃江、龍灣海濱、牛頭山湖、珊瑚岩奇觀、永安溪漂流,以及浙東南第一高峰的括蒼山,主客之景皆佳,四時之賞不絕,讓人嘆為觀止,流連忘返。

臨海盛產柑橘、茶葉,柑橘歷史悠久,主要品種為無核橘,產量居全國首位;「臨海蟠毫」為全國名茶之一。真絲綢衣、漆金木雕等傳統手工藝品,聞名全國。

臨海市位於浙江東南沿海,瀕臨東海。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繁衍,至今已有2100多年歷史,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盛產柑橘、茶葉,柑橘歷史悠久,主要品種為無核橘,產量居全國首位;「臨海蟠毫」為全國名茶之一。真絲綢衣、漆金木雕等傳統手工藝品,聞名全國。境內風光秀麗,主要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東湖、中山、古城桃渚等。桃渚千峰競秀、怪石雄奇,桃渚珊瑚岩群佔地5平方公里,已由國家地礦部列入「浙東雁盪山—桃渚中生代火山地質自然保護區」,將建成國家級地質公

⑼ 至今有2100多年歷史的臨海,有哪些名勝古跡

從古至今不光流傳著許許多多的文化產品,還留下了許多歷史古跡,我們可以通過名勝古跡來看到當時社會的風貌。而作為有著2100多年歷史的臨海,必然有著自身的獨特之處。高聳的城牆、巍峨的山脈、宜人的湖畔無不體現了臨海悠久的歷史。這些名勝古跡也為當地帶來了不少的經濟效益。

作為一座擁有數千年歷史的古城,臨海總是以它特有的歷史面貌吸引著人們。這些遺留的歷史古跡,也總是給人美不勝收的享受。這座歷史古城,將會在這些名勝古跡的襯托下變得更加繁榮,更加輝煌!

⑽ 台州臨海歷史變遷

夏、商、周時,臨海屬甌地,春秋時屬越地,戰國時屬楚。

秦統一六國後,屬閩中郡。

西漢始元二年(前85年)置回浦縣,設縣治於章安,屬會稽郡。

東漢建武元年(25年)改稱章安縣。

三國吳大帝時建臨海縣(以臨海山得名)、臨海郡(治章安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章安、始豐、寧海、樂安並入臨海縣,屬處州。

十一年(591年)移縣治於大固山。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台州。

自唐至清,臨海歷來為台州路、台州府治所。

民國初,廢府存縣,屬會稽道。

民國16年(1927年)廢道制,先後屬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專署管轄。

1949年6月,中國人民解放軍和平接管臨海,建立縣人民政府。

1986年3月,國務院批准撤銷臨海縣建制,設立臨海市,是台州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閱讀全文

與臨海歷史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5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