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國中最後是誰當上了皇帝
三國最後司馬炎當上了皇帝。
265年司馬昭去世,其子司馬炎奪取曹魏政權,定都洛陽,建立晉朝,史稱西晉 。
司馬炎稱帝後開始籌備伐吳,280年一月孫皓急任丞相張悌率沈瑩、孫震渡江抵禦王渾軍,但皆戰敗而亡。而王濬軍沿長江配合其他晉軍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尋陽等地,杜預也奪下荊州南部。三月十五孫皓見晉軍已包圍建業,認為大勢已去而投降。孫吳滅亡,西晉統一天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
(1)歷史上哪個諸侯最後稱帝擴展閱讀:
三國歷史進程: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
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斗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189年),董卓控制朝廷,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呂布所殺,李傕、郭汜控制東漢王朝。地方州郡長官在反董卓戰爭及後來的相互攻伐中逐漸壯大實力,形成了地方軍閥割據,曹操憑借「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勢,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先後消滅呂布、袁術等割據勢力,降張綉、逐劉備,控制了兗州、豫州、徐州以及司州等地,後來又在官渡之戰中任用謀士許攸火燒袁紹勢力軍糧,以少勝多,擊敗了河北強大的割據勢力袁紹。在白狼山之戰中,派遣張遼率領先鋒大破烏桓,隨後又平定遼東,最終統一了北方。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乘劉表病亡、荊州不穩之時,征荊州,劉琮束手投降,寄身荊州的劉備被迫退守夏口。曹操對江東虎視眈眈。在劉備謀士諸葛亮與孫權謀臣魯肅的共同推動下,孫劉結盟。其後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於赤壁,曹操被迫退回北方,這就是奠定三國形成局面的赤壁之戰。劉備乘勢占據荊州五郡,後分別於建安十九年(214年)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奪得益州和漢中,勢力達到了極盛。
曹操於建安十五年(211年)擊破關中馬超、韓遂等部,又命夏侯淵西征,消滅了韓遂、宋建等割據勢力,將涼州納入「魏」的勢力范圍之內,此後曹操數次南下,孫權亦曾數次北上,雙方均未獲得大的進展。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劉備大將關羽攻打襄樊,擒於禁,斬龐德,圍曹仁於樊城,許昌以南紛紛響應關羽,關羽一度威震華夏,但不久徐晃解樊城之圍,曹操又採納司馬懿的建議,派人勸說孫權合攻關羽,孫權大將呂蒙設計偷襲荊州,殺關羽,至此荊州大部落入孫權之手。
延康元年(220年)冬,曹丕篡漢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正式開始。黃初二年(221年),劉備為了延續漢朝、興復漢室,於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或季漢」。劉備為報孫權奪荊州、殺關羽之仇,在稱帝後不久,就率數萬大軍東討孫權。222年,被陸遜敗於夷陵,蜀漢實力大損,成為三國中最弱小的一國。
孫權於222年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稱帝,國號「吳」,改元黃龍元年,史稱「東吳」。後又遷都建業,自此三國正式鼎立。
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東吳孫權重新聯盟,並致力恢復國內生產。三國中後期,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
正始十年(249年),曹魏重臣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控制了大權。炎興元年(263年),司馬昭派鍾會、鄧艾、諸葛緒分兵三路南征蜀漢,與蜀漢大將軍姜維發生拉鋸戰,鍾會被擋於劍閣,鄧艾避開姜維的鋒芒,抄陰平小路直取涪城,進逼成都,劉禪投降,蜀漢滅亡。泰始元年(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迫曹魏皇帝曹奐禪讓而稱帝,建立晉朝,史稱西晉,仍定都洛陽。太康元年(280年),晉武帝司馬炎大舉伐吳,孫皓投降,東吳滅亡,三國時代結束。
㈡ 為什麼三國里孫權最後一個稱皇帝
三國里孫權最後一個稱皇帝的原因有以下兩個,第一個就是人心不足,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孫權稱帝,第二就是已經稱帝的魏國和蜀國刁難,不允許!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第一點,為什麼會說人心不足,雖然說孫權的家族稱霸了東吳很長時間,獲得了很多人的支持,但是想要稱帝確是難上加難,當時眾所周知,曹操有被稱為曹賊,雖然當時曹操已經死了,但他的後代仍然是賊人,逼迫漢獻帝禪讓,這樣很多漢代的貴族感到很氣憤,如果孫權想要稱帝必須清除曹賊,奈何當時魏國實力強大,無奈之下孫權使用了幾年時間肅清了反對他的人,之後才順理成章的稱帝。
第二就是孫權不屬於正統,與蜀國劉備和曹丕相比,孫權既不是皇室血脈,又沒有得到皇帝的禪讓,而是當時漢朝的臣子,如果孫權稱帝,雖然有著天然屏障,但是仍然害怕魏國和蜀國的聯合討伐,因為曹丕和蜀國都有足夠的理由討伐孫權,臣子稱帝實屬大逆不道,之後蜀國看著日漸強大的魏國無奈之下才同意孫權稱帝,和東吳聯合抵抗魏國。
㈢ 漢末最強的三大諸侯都干過什麼時候,他們的結局最後如何
公孫瓚還與其上司幽州牧劉虞不和,在攻破青、徐黃巾軍以後,野心愈發膨脹,不僅出兵與袁紹爭奪冀州,還任命嚴綱為冀州刺史,田楷為青州刺史,單經為兗州刺史。他自身不過區區北平太守,有什麼資格任命三州刺史?可見,公孫瓚雖然沒有稱帝,但是已經把自己當皇帝,公然踐踏帝令了。
劉虞忍無可忍,終於決定出兵討伐公孫瓚,公孫瓚迅速反擊,最終活捉了劉虞。此時,漢獻帝為了調解公孫瓚與劉虞的沖突,派遣使者段訓給劉虞增加封地,令其督統六州,為了安撫公孫瓚,升遷其為前將軍,但是公孫瓚卻以劉虞圖謀稱帝為理由,威脅漢獻帝的使者段訓斬殺劉虞。當然公孫瓚也為此舉付出了代價,倒行逆施的公孫瓚眾叛親離,最終被袁紹打敗,自焚而死。
漢末諸侯,都在漢室造成過傷害,幾乎沒有一個心存漢室的!
㈣ 想知道三國時期是誰最後當皇帝了
你好,如果你是問三國時期第一代諸侯中誰最後當了皇帝的話,分別是魏國-曹丕,蜀國-劉備,吳國-孫權。也是三國的開國君主。如果你是問三國時期最後的皇帝,那就是魏國的末代皇帝魏元帝曹奐
㈤ 春秋戰國哪些諸侯國國君稱王,哪些稱帝
稱帝的沒有戰國七雄全都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