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孔廟有多少年了
中國的孔廟有很多。本廟位於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以孔子的故居為廟,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於公元前478年。從漢武帝為統治思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皇帝每年祭孔就成了慣例。所以中國歷史幾乎每個朝代都有建孔廟。參考:http://ke..com/view/17990.htm
❷ 曲阜孔廟的有什麼歷史背景
曲阜孔廟始建於孔子死後第二年(前478)。當時魯國哀公把孔子生前所居之地立為廟,「歲時奉祀」。那時僅「廟屋三間」。到了西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劉邦至魯,第一次用祭天的儀式(太牢)來祭孔子。後來漢武帝劉徹納董仲舒之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對孔子更為尊崇。歷代皇帝又不斷給孔子加封謚,謚為「褒成宣尼公」、「文宣王」、「至聖文宣王」、「大成至聖文宣王」、「至聖先師」、「大成至聖先師」等。孔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從東漢桓帝永興二年(154),劉志下令修孔廟,至清雍正「發帑金令大臣等督工監修」,先後大修十五次,中修、小修不計其數。如今孔廟已是一個巨大的建築群,其中包括三殿一閣、三祠一壇、兩廡兩堂兩齋、十七亭、五十四門等。孔廟四周築紅牆,其佔地達三百二十七畝。廟內共有九進貫穿在長達1公里的中軸線上。前三進院落為整個廟宇的「引導」,從第四進起進入主要建築區域。由同文門至後寢宮的五進院落,分左中右三路,中軸線上有奎文閣、大成殿等高大建築。
❸ 曲阜孔廟的歷史沿革
元、明兩代,孔廟重修重建更達數十次之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當時孔廟遭到雷擊,大成殿等120餘楹建築化為灰燼。此次重修,總共歷時五年,耗銀15萬兩。
清代對孔廟的修建達14次。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孔廟又毀於雷電火。「發帑金令大臣等督工監修,凡殿廡制度規模以及祭器儀物,皆令繪圖呈覽,親為指授」,調集12個府、州、縣令督修,總共用時六年方才完成。
千百年來,孔廟總共經歷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數百次,終於達到今日九進庭院的宏大規模。
❹ 中國最早的孔廟是建在哪裡呢
對於愛旅行,想要用腳步丈量祖國的人來說。在旅行途中,見到最多的應該就是孔廟了。據不完全統計,孔廟在全球范圍內有兩千多座,光是在中國就有一千六百多座。最為突出的,當屬曲阜孔廟。
孔廟碑林中藏有自西漢以來歷代碑刻1000多塊,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在孔廟中旅遊,不僅能夠感受到儒家的文人氣息,更能體會到古人尊師重教的傳統。
❺ 孔府的歷史是什麼
介紹:孔府,即「衍聖公」府,是孔子嫡裔(長子、長孫)世代居住的官邸。孔府建築前後九進庭院,前為官衙,後為內宅。官衙是孔府的核心,建有三堂六廳,是衍聖公處理公務的地方,內宅是衍聖公家庭生活的場所。主要景點有:大門、二門、重光門及六廳、孔府大堂、二堂、三堂、內宅、戒貪圖、後花園等。
孔府有著悠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孔子故宅,是中國歷史上保持年代最長,面積最大,特權最高的貴族庄園。二千四百多年來,孔府和孔廟一樣經歷了時興時衰的漫長歲月,孔子去世後第二年(公開前478年),魯哀公將孔子故宅立為廟宇,其子孫便依廟為宅,守廟管理祭祀。經過明、清兩朝的多次重修擴建,最終形成現在的規模。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❻ 誰知道孔廟的資料
【孔廟】
曲阜位於山東中部。公元前11世紀即春秋戰國時期魯國的都城,也是儒家學派始祖、春秋末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故鄉,他曾在此著書講學。
「千年禮樂歸東魯,萬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譽全球,是與孔子的名字緊密相連的。孔子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中國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在兩千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儒家文化逐漸成為中國的正統文化,並影響到東亞和東南亞各國,成為整個東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廟、孔林,統稱「三孔」,是中國歷代紀念孔子,推崇儒學的表徵,以豐厚的文化積淀、悠久歷史、宏大規模、豐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學藝術價值而著稱。因其在中國歷史和世界東方文化中的顯著地位,被世人尊崇為世界三大聖城之一。
曲阜「三孔」——孔廟、孔府、孔林舉世聞名。
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初建於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格而建,是我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在世界建築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曲阜孔廟是祭祀孔子的本廟,是分布在中國、朝鮮、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家2000多座孔子廟的先河和範本,據稱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孔子死後第二年(公元前478年),魯哀公將其故宅改建為廟。此後歷代帝王不斷加封孔子,擴建廟宇,到清代,雍正帝下令大修,擴建成現代規模。廟內共有九進院落,以南北為中軸,分左、中、右三路,縱長630米,橫寬140米,有殿、堂、壇、閣460多間,門坊54座, 「御碑亭」13座,擁有各種建築100餘座,460餘間,佔地面積約95000平方米的龐大建築群。孔廟內的聖跡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東西兩廡,陳列著大量碑碣石刻,特別是這里保存的漢碑,在全國是數量最多的,歷代碑刻亦不乏珍品,其碑刻之多僅次西安碑林,所以它有我國第二碑林之稱。孔廟是中國現存規模僅次於故宮的古建築群,堪稱中國古代大型祠廟建築的典範。
孔廟的總體設計是非常成功的。前為神道,兩側栽植檜柏,創造出庄嚴肅穆的氣氛,培養謁廟者崇敬的情緒;廟的主體貫串在一條中軸線上,左有對稱,布局嚴謹。前後九進院落,前三進是引導性庭院,只有一些尺度較小的門坊,院內遍植成行的松柏,濃蔭蔽日,創造出使人清心滌念的環境,而高聳挺拔的蒼檜古柏間辟出一條幽深的甬道,既使人感到孔廟歷史的悠久,又烘託了孔於思想的深奧。座座門坊高揭的額匾,極力贊頌孔子的功績,給人以強烈的印象,使人敬仰之情不覺油然而生。第四進以後庭院,建築雄偉,黃瓦、紅牆、綠樹,交相輝映,既喻示出孔於思想的博大高深,也喻示了孔子的豐功偉績,而供奉儒家賢達的東 西兩民,分別長166米,又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遠流長。
孔廟共有建築100餘座460餘間,古建面積約16000平方米。主要建築有金元碑亭、明代奎文閣、杏壇、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寢殿等。金牌亭大木做法具有不少宋式特點,斗栱疏朗,瓜子栱、令栱、慢拱長度依次遞增,六鋪作里跳減二鋪,柱頭鋪作與補間鋪作外觀相同等。正殿庭採用廊廡圍繞的組合方式是宋金時期常用的封閉式祠廟形制少見的遺例。大成殿、寢殿、奎文閹、杏壇、大成門等建築採用木石混合結構,也是比較少見的形式。斗栱布置和細部做法靈活,根據需要,每間平身科多少不一,疏密不一,栱長不一,甚至為了彌補視覺上的空缺感,將廂栱、萬栱、瓜栱加長,使同一建築物相鄰兩間斗栱的栱長不一,同一柱頭科兩邊栱長懸殊,這是孔廟建築的獨特做法。
孔廟保存漢代以來歷代碑刻1044塊,有封建皇帝追謚、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廟的記錄,也有帝王將相、文人學士謁廟的詩文題記,文字有漢文、蒙文、八思巴文、滿文,書體有真草隸篆,是研究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的珍貴史料。碑刻中有漢碑和漢代刻字二十餘塊,是中國保存漢代碑刻最多的地方。乙瑛碑、禮器碑、孔器碑、史晨碑是漢隸的代表作,張猛龍碑、賈使君碑是魏體的楷模。此外還有孫師范、米芾、黨懷英、趙孟頫 、張起岩、李東陽、董其昌、翁方鋼等人的法書,元好問、郭子敬等人的題名,孔繼涑五百八十四石的大型書法叢帖玉虹樓法帖等。孔廟碑刻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的寶庫。
孔廟著名的石刻藝術品有漢畫像石、明清雕鐫石柱和明刻聖跡圖等。漢畫像石有90餘塊,題材豐富廣泛,既有人們社會生活的記錄,也有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的反映。雕刻技法多樣,有線刻、有浮雕,線刻有減地,有剔地,有素地,有線地;浮雕有深有淺,有光面,有糙面。風格或嚴謹精細,或豪放粗獷,線條流暢,造型優美。明清雕鎊石柱共七十四根,其中減地平鐫五十六根,高浮雕十八根。減地平鐫圖案多為小幅雲龍、鳳凰牡丹,清雍正帝七年刻,崇聖祠刻牡丹、石榴、荷花等花卉,構圖優美,是明弘治十七年的遺物。石雕的精品是浮雕龍柱;大成毆前檐十柱,每柱高達六米,最為高大,崇聖祠二柱龍姿矯健,雲形活潑,水平最高。另外聖時門、大成門、大成殿的淺浮雕雲龍石陛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聖跡因為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據孔廟宋金木刻增補而成,由曲阜儒學生員毛鳳翼匯校、揚州楊芝作畫、蘇州石工章草上石,共一百二十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跡,是我國較早的大型連環畫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兩千多年來,曲阜孔廟旋毀旋修,從未廢棄,在國家的保護下,由孔於的一座私人住宅發展成為規模形制與帝王宮殿相埒的龐大建築群,延時之久,記載之豐,可以說是人類建築史上的孤例。
❼ 孔廟簡介
孔廟,即孔子廟,又稱作文廟,是紀念中國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建築,在中國各地都有。
在歷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稱作文廟、夫子廟、至聖廟、先師廟、先聖廟、文宣王廟,尤以文廟之名更為普遍。
其中南京夫子廟、曲阜孔廟、北京孔廟和吉林文廟並稱為中國四大文廟。
在中國、朝鮮、日本、越南、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美國等國家分布著2000多座孔廟,中國國內1600多座,而目前國內保存較好的孔廟只有300餘座,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1座。
(7)濟寧孔廟有多少年歷史了擴展閱讀:
我國各地的孔廟:
1、南京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位於南京市秦淮區秦淮河北岸貢院街、江南貢院以西,即南京孔廟、南京文廟、文宣王廟,為供奉祭祀孔子之地,是中國第一所國家最高學府,也是中國四大文廟。
為中國古代文化樞紐之地、金陵歷史人文薈萃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現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重要組成部分。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主要由孔廟、學宮、貢院三大建築群組成,佔地極大。有照壁、泮池、牌坊、聚星亭、魁星閣、欞星門、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等建築。
夫子廟被譽為秦淮名勝而成為古都南京的特色景觀區,是中國最大的傳統古街市,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為中國四大鬧市。
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三年(337年),宋景祐元年(1034年)改建為孔廟,在六朝至明清時期,世家大族多聚於附近,故有「六朝金粉」之說。
范蠡、周瑜、王導、謝安、李白、杜牧、吳敬梓等數百位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有這里創造了不朽的業績,寫下了千古傳誦的篇章。
南京夫子廟四毀五建,最後一次破壞於1937年侵華日寇的炮火中。1985年夫子廟修葺後已接待遊客一億多人,平日接待遊客在十萬人次以上,節假日均達三十餘萬人次上,是中國著名的開放式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也是蜚聲中外的旅遊勝地。
2、曲阜孔廟
曲阜孔廟(Temple of Confucius, Qufu),位於曲阜市中心鼓樓西側300米處,是祭祀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廟。
始建於魯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歷代增修擴建,與相鄰的孔府、城北的孔林合稱「三孔」。它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築群。
曲阜孔廟又稱「闕里至聖廟」,以孔子故居為廟,歲時奉祀。西漢以來歷代帝王不斷給孔子加封謚號,孔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成為全國最大的孔廟。
現存的建築群絕大部分是明、清兩代完成的,佔地327畝,前後九進院落。廟內有殿堂、壇閣和門坊等464間。四周圍以紅牆,四角配以角樓,是仿北京故宮樣式修建的。
曲阜孔廟被建築學家梁思成稱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孤例」。1961年,國務院把「三孔」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現為國家AAAAA級景區,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列為中國三大古建築群;與南京夫子廟、北京孔廟和吉林文廟並稱為中國四大文廟。
3、北京孔廟
北京孔廟位於北京東城區國子監街,為中國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場所,與南京夫子廟、吉林孔廟和曲阜文廟並稱為中國四大文廟。
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大德十年(1306)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重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孔子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