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汀州歷史多久

汀州歷史多久

發布時間:2022-07-17 01:22:07

㈠ 汀州鎮的歷史沿革

唐置汀州,宋、元、明、清先後設郡、路、府。1931年中央蘇區時設「汀州市」。1949年設第一區,1956年更名城關區,1958年建城關鎮,同年改城關公社,1965年復建鎮,1984年更名汀州鎮。1997年,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5.3萬,轄營背、水東、南門、五通、東門、西門、西內、中心壩8個居委會。1998年,新設商業城居委會。

㈡ 汀州的歷史

汀州事件
1930年6月上旬,李立三領導的黨中央專門委派中央特派員塗振農赴汀州,向紅四軍前委傳達全國蘇維埃代表大會和全國紅軍代表會議精神。此時,毛澤東正在長汀縣南陽(現歸上杭縣管)主持召開紅四軍前委,閩西特委聯席會議(即「南陽會議」),總結閩西的分田經驗。於是,毛澤東與紅四軍前委委員,閩西特委的領導趕赴汀州,於6月13日,毛澤東在汀州主持召開了前委擴大會議(即「汀州會議」),紅四軍一、二、三、四縱隊的負責人和閩西特委的領導鄧子恢參加了會議。聽取塗振農傳達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的有關決議和文件精神。其主要內容:一是「擴大紅軍的策略與路線。A、無條件擴大,在八月以前擴充到五十萬。B、克服困難:(1)打破群眾保守主義,地方觀念;(2)打破紅軍中右傾觀念,使同志明了革命高潮已經到來,有人就有給養,有群眾就有幹部。C、戰略與戰術:(1)進攻打破游擊主義;(2)打硬仗打破逃跑主義;(3)官兵有決心提高作戰犧牲的勇氣;(4)與群眾配合集中力量統一指揮。」二是「紅軍的編制。(1)原則:以前游擊戰爭時代是短小精悍,現在集中進攻時代是強大充實;(2)用三三制:一軍三師、一師三團、一團三營、一營三連、一連三排;(3)一師中除步兵團三個外加教導團、炮兵團、補充團各一個;(4)一連中除步兵三排外加輕機關、重機關各一排;(5)一排中槍三排、大刀梭標各一班。」……十是「中央對四軍的批評:四軍是存在於群眾擁護之中,四軍執行了六次大會的政治路線,深入土地革命,發動了廣大工農群眾。所以,四軍是中國紅軍主力的主力。但四軍也有錯誤,是新右傾主義。(1)否認突然的擴大;(2)逃跑主義,放鬆了大的敵人,放棄了大城市。」十一是「四軍發展路線。總的路線是奪取武漢。頭一步要打下吉安,發動贛西割據,再由贛西與八軍攻下九江,一面屏蔽武漢,一面脅迫南京。」「汀州會議」根據中央關於當前形勢和紅軍擴編的指示,進行了認真討論,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認為整編紅軍的目的是集中紅軍主力,由游擊戰轉變為運動戰,消滅大一些的敵人,奪取一些中小城鎮,鞏固和發展革命根據地。這與李立三冒險主義中央提出的整編紅軍是為了攻打大城市,奪取全國政權的目的完全不一樣。
「汀州會議」對於紅軍的整編和擴大紅軍的部署是一致的。閩西、贛南的地方紅軍必須要有統一領導。在閩西,將長汀、龍岩、上杭、永定、連城五縣,各有一團兵力編為閩西紅軍,而後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二軍,軍長鄧毅剛、政委鄧子恢、參謀長鄧壹、政治部主任陳正,全軍3000餘人。在贛西南有紅軍二、三、四、五團編成的紅六軍,黃公略任軍長、劉士奇任政委、毛澤覃任政治部主任。後來,根據中央指示改編為紅三軍,黃公略任軍長,蔡會文任政委,全軍2000餘人。所以,「汀州會議」決定以紅四軍為基礎,混合整編閩西的紅十二軍和贛西南的紅三軍。後來,就稱為「汀州整編」。
在汀州整編期間,根據黨中央的指示,宣布成立了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由毛澤東、朱德、曾山、李文林、劉士奇、鄧子恢、黃公略、彭德懷、王懷、林彪、彭清泉、伍中豪、譚震林、陳毅、段月泉、方誌敏、邵式平等17人組成,毛澤東為主席。
汀州置州後,汀州成為福建五大州(福州、泉州、漳州、建州、汀州)之一。領轄長汀、黃連、新羅三縣,境域東接沙縣,西接江西於都,東南接龍溪縣,西北接江西虔化,東北接寧化縣,西南接廣東海陽、程鄉二縣。范圍包括現今整個龍岩市和三明市的寧化、清流、明溪、永安等地。
汀州設置
閩西是一塊歷史悠久、文化積淀厚重的土地。它是福建三大江——閩江、九龍江、汀江的發源地。這里曾經是遠古時代「古閩人」的生息之地。史載是「閩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國」的都城所在地及其中心區域。
三國時屬吳建安郡。但閩西尚未有獨立的行政建制。自秦設立閩中郡以來的500年間,閩地在緩慢發展,但開發主要在閩北、閩東。這一點,可從東吳建安郡所轄10縣有9縣在閩北、閩東得到證明。到了西晉,閩南、閩西終於得到開發。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置新羅縣,是當時閩地十八縣之一,也是閩西歷史上第一個縣級建置。「 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始開福、撫二州山洞置汀州」 (《臨汀志》)。《福建通志·地理·汀州》載:唐開元二十一年,福州長史唐循忠於潮州北、虔州東、福州西光龍洞檢責得諸州避役百姓共三千餘戶,上表朝廷,建議置州。三年後,汀州建置完成,取長汀溪名之,是為汀州,這是閩西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州。閩西置州是在唐王朝的鼎盛時期,史稱「開元盛世」。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打擊強占土地、隱瞞不報的豪強,唐玄宗李隆基發動了一場檢田括戶運動。他將勸農使和勸農判官分派到各地去檢查隱瞞的土地和包庇的農戶。然後把檢查出來的土地一律沒收,同時把這些土地分給農民耕種。對於隱瞞的農戶也進行登記。汀州就是在此背景下設置的。
唐大歷十二年(777年),由於龍岩縣與汀州沒有水路相通,而北溪與漳州卻有「從郡往來所便」,於是龍岩縣改隸漳州。從西晉起與汀州屬同一行政區近500年的龍岩,逐步融入閩南民系,閩南文化圈,從此閩西便由汀、漳二州分治。
州名由來
州名為何選用汀州?這里有兩種說法。一是字形說:就是說州城的河流朝南方,《臨汀志》「南、丁位也。以水合丁,於文為汀。」「州以汀名,蓋因南流入海,取以水合汀之意」。」《福建通志·地理·汀州》「或謂天下之水皆東,惟汀水獨南,南,丁位也,以水合丁為汀,故名」。還有一種字義說。舊圖經雲:「水際平沙曰汀。汀是水邊的平地,長汀村就是長形水邊平地上的村莊。州城設於長汀村,所以稱汀州。

㈢ 汀州-客家首府的來歷,誰知道

http://changting.net/shownews.asp?NewsID=3517

客家首府--汀州

福建汀州是客家首府,汀江是客家母親河。自唐明皇開元年間置汀州至清末的1000多年間,長汀都是州郡路府治所。開元二十一年,(733年),福州長史唐循忠於潮州北,虔州東,福州西,光龍洞等處檢責得諸州避役百姓三千餘戶,又開福,撫二州山峒,奏請設置汀州,於九龍水源長汀置長汀縣。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汀州建置完成,州治在新羅,初轄長汀,新羅,黃蓮三縣。建置時,縣境東接沙縣,西接江西於都,東南接龍岩縣,西北接江西虔化,東北接寧化縣,西南接廣東海陽程鄉二縣;包括現今長汀,武平上杭 ,連城等縣及清流西南部分地區。

唐天寶元年(742年)汀州改名臨汀郡,郡治遷長汀村。大歷十四年(公元769年),福建節度使李承昭奏請遷州治於汀江上游長汀白石鄉東坊口,大歷二十四年(779年)又遷卧龍山陽,縣治一同隨遷。當時,汀州已成為福建五大州(福州,泉州,漳州,建州,汀州)之一。宋《臨汀志》載:「迨宋朝承平日久,生聚日滋,《元豐九域志》已載主戶66157,客戶15299,視唐既數倍。慶元舊志載主客戶218570,主客丁453231,視元豐又數倍......」。可見宋時南遷入汀者日多。經唐,宋,元歷代,汀州管轄區域和稱謂多次變更,至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年),汀州府管轄長汀,寧化,清流,歸化,連城,上杭,武平,永定八縣。清順治三年(1646年)11月清兵入閩,置府縣仍如明制,版圖如舊。故明清兩朝汀州府管轄八縣。民國初年廢府建置,長汀縣屬汀漳道。民國二十四年設第八行政督察區,後改為第七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在長汀,管轄長汀,連城,清流,明溪,寧化,建寧,泰寧,武平八縣。長汀在漫長的歲月里,人文稱盛,不減江浙中州。汀州有優越的地理環境,有汀江流域的水路交通,有州府治所所在地的政治,經濟,文化條件,故而成為客家政治經濟文化發展中心,各地紛紛在汀州建會館,如歷史上曾有廣東會館,湖南會館,杭永會館,江西會館,龍岩會館等。汀州八縣的生員到汀州考秀才.汀州仁人志士薈萃,商賈工匠雲集。由於這些歷史原因,汀州自然成為客家首府。

汀江為閩西最大河流。客家人入閩後,沿著汀江兩岸定居,故汀江流域各縣市均為客家人聚居之地,汀江流域成為客家人的大本營。汀江孕育了客家人,逐步發展壯大了客家民系。飲水思源,慎終追遠,汀江河不愧是名符其實的客家母親河!

㈣ 汀州古城牆的歷史

在長汀縣城關。唐大歷四年(769年),汀州刺史陳劍將州治從東坊口大丘頭(距城關約5里)遷移至今址,於卧龍山之陽築土城。宋治平三年(1066年),郡守劉均擴城,城牆周長5里余,基寬3丈,高1.8丈,城壕深1.5丈。
辟城門六處:東曰「濟川」,西曰「秋成」,南曰「頒條」、「鄞江」,東南曰「通遠」,東北曰「興賢」。明洪武四年(1371年)重修,並將城牆包以磚石,封閉「頒條門」,「濟川門」改為「麗春門」,「秋成門」改為「通津門」,「通遠門」改為「鎮南門」,「鄞江門」改為「廣儲門」,「興賢門」改為「朝天門」。明弘治十一年(1499年),建「廣儲門」和「麗春門」兩門樓。崇禎九年(1635年)重修,將城牆增高加厚,並築「寶珠門」和「惠吉門」。清順治以後,經幾次重修,至1924年,城牆大部分被拆毀,余者十之二三。

㈤ 汀州府有多少年歷史

汀州府,別稱汀州,即今福建省長汀縣。唐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始置汀州;明曰汀州府,屬福建布政使司。

㈥ 汀州古城從「草創」至「繁華」,是怎麼變遷的

中華民族綿延上下五千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眾多古老而又璀璨的文明,古城就是其中之一。古城是一個地區歷史文化的表現,更是華夏兒女共有的文化遺產,這些城市歷經了歲月的洗禮,飽經風霜,流傳至今,成為了歷史的見證者。



除此之外,汀州城內還有九處大井,城市附近也有分布,這樣的規劃布局說明在這個區域是人口的聚集地。由於三面都是環水的,在城市中間還建造了五座橋梁,讓城內的交通便利起來,有些橋梁還建有兩層的屋樓,以供人們擋風避雨,同時一些商販也可以在此地進行買賣交易。

宋朝時期的汀州城內,人口十分密集,雖然城市已經做了相應的擴建措施,但是仍然無法容納數量龐大的居民,導致城內呈現出一派擁擠的景象,許多居民迫於無奈,只好向城外搬去。

周袤才五里,市集居民多在關外,故城內坊才三,而城外餘二十。」---《臨汀志》

有相關記載的坊名有二十四種,其中二十一種分布在縣治附近,距離大概方圓五里的地區,這說明宋朝時期的汀州城市管理已經不是唐朝時期的封閉管理了。

汀州地理位置優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宋朝時期,人們已經能充分使用汀州城的水利交通,伴隨著和農副產品的增加,汀州城的商業也逐漸發展了起來,在當時的汀州城內,一些「市」常常日夜不休的營業,呈現出一派繁榮、燈火通明的景象。

商業的發展代表著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又間接帶動了文化以及宗教的發展。宋朝時期,汀州開始創建州學,這是一個州最高的學府,之後又設立了長汀縣學,如今依然存在的文廟就是宋州學所在,其建築風格有著極高的藝術水平,對於當時的宋朝社會來說,這種建築實屬罕見。

㈦ 福建長汀已經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長汀歷史悠久。據考古發現,舊石器時代,這里就有人類活動,至新石器時代,古閩族人在此繁衍生息。西晉太康三年(282年)為新羅縣境,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置長汀縣,屬汀州。歷史上為州、郡、路、府所在地,八閩客家首府,「闤闠繁阜,不減江、浙中州」,曾是閩西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是客家文化的發源地。現屬龍岩市,全縣人口48.8萬,設11鎮7鄉299個行政村(居)委會,擁有30餘萬畝耕地。汀州鎮為縣人民政府所在地。

㈧ 汀州的歷史沿革

在明清時稱汀州府,長汀、連城、寧化、清流、歸化、上杭、武平、永定八縣屬之。
唐置汀州時,以撫州、福州開山峒置州。所以江西臨川、吉安、贛州、粵北以東、福建延平以西、龍岩以北、建寧、邵武以南的地區故稱汀州;為此不限於長汀等八縣地也。
長汀:位於福建西部汀江上游,是國務院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晉代置新羅縣於長汀初轄境相當於唐之汀州,故從盛唐到清末均是州、路、府的治所,亦是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和發祥地之一,有「客家大本營」和「客家首府」之稱。悠久的歷史給長汀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如巍峨聳立的唐代城樓三元閣、唐代大歷四年(公元769年)修建的古城牆、獨特罕見的唐宋「雙陰塔」、古井;還有革命遺址: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中央紅軍醫院舊址福音醫院、周恩來舊居——中華基督教堂和劉少奇舊居——水東街204號。所有這些,足以使人領略汀州古城的歷史風采,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兩個最美麗的山城之一」。 汀,水邊之平地也,汀州,水草綠茵之地,寓意豐華茂盛。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譽滿全球,汀州文化乃中華文化重中之重,浙西南山區溝壑縱橫、山重水阻,汀州人遠離市囂,綠色的搖籃依然傳承古中原的千年文明。
汀州人大部分是客家人。客家人,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漢族民系,也是漢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圍廣闊、影響深遠的民系。先世居黃河流域,浙江省雲和縣黃氏仍然沿用「江夏郡」(湖北江夏縣)堂號。西晉末年、唐代後期,他們因戰亂大批南下。12世紀70年代,南宋滅亡,又遷至贛、閩、粵等地,並有遠渡南洋,飄洋過海,踏上了歐美大地。在這場綿延千年、波瀾壯闊的大遷移中,大批先民遷入福建汀州定居。明末清初,浙西南山區處州,由於長期戰亂人口大量減少,當地官府到「地窄人稠」、「生齒日繁」的閩汀州府各縣招徠大批鄉民前來開山植靛(染料),「靛青山」村名在雲和留用自今。康熙至乾隆年間,長汀、上杭、寧化等縣貧困農民掀起了移民浙西南山區的大潮,爾後,移民並非為植靛,多為開創基業。
至乾隆四十一年,浙南山區的汀州人及其後裔大約有23萬,浙西山區則有近10萬人,在雲和、遂昌、宣平、湯溪等縣,他們的人口接近或超過了本地人口,形成了人口重建。至今在麗水市的遂昌、雲和、松陽、龍泉等縣還有眾多鄉民操汀州口音,稱為「汀州腔」,至今仍保留汀州風俗。據人口普查資料,現麗水市約有「汀州人」數十萬之眾,30多個姓氏,分布較廣,以緊水灘庫區大源、赤石、庫北及朱村一帶居多,原龍泉溪北岸的牛頭山周圍一帶尤為集中。估計國內「汀州人」總數在麗水語系人數的10倍以上。
數百年前,閩西移民在浙南山區再造了一個汀州。閩「汀州府」早已解體,然而千里之外浙江,人們依然執著呼喚著「汀州人」那溫馨而親切的名字。漢語方言之一的「汀州腔」,依然保留較多古漢語音韻。
汀州文化有其區別於處州本土文化的顯著特徵。
有著更加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雲和縣建於明景泰三年(1452),距今僅500餘年,而汀州人能從唐、宋開始持續本身文化。有史可查,雲和黃氏在唐季昭宗(888)時,就有峭山公官為「奎章內閣郎」,以文字記錄當年的文化和傳統,並延續至今。大南山村清光緒三十年《五桂堂塗氏家譜》記載:南宋武宗丁未年(1302),六郎公偕三子臻游寓於長汀福壽坊,後光桂公遷浙江處州龍門大南山定居,世祖皆通韻律。其獨特的汀州風情嗩吶一直傳承至今。
有著博大的中原文化傳承。畲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生活傳統主要集中在服裝、灶台、山歌等文化,相對較為「小氣」。而汀州人群體龐大,傳統文化的氣勢宏偉博大,品位較高,如功名文化、宗祠文化、婚嫁文化、祭祀文化等。雲和《黃氏宗譜》記載:「宋徽宗辛丑科,有三兄弟,狀元輔彥、榜眼輔平、探花輔正共登科甲,宋太平八年(984)黃氏共登進士十九名。」有朝臣贊詩,足見其壯觀:「黃河曾現幾番清,未見人間有此榮,千里朱幡迎五馬,一門黃榜點三名,奎星昨夜朝金闕,皂蓋今朝擁帝京,勝似狀元前榜眼,探花俱是弟和兄。」汀州宗祠文化有著「博大」的顯著特點,位於上杭稔田鎮石牌村的黃氏宗祠,為雲和黃氏之祖,雖隔千山萬水,從康熙年至今,時常有黃氏代表人前往祭祖,那裡每年的祭祀日,規模宏大,可達20萬元人。在雲和南洞黃氏宗祠,2007年清醮大祭時,30餘桌宗親一同拜祭。汀州風情嗩吶曲牌中,「將軍令」、「殺牲調」等曲牌,明顯保留了中原藝術的特點,高亢壯烈。
汀州文化顯著的優點,不僅激勵了汀州人本身的創業創新,而且深遠地影響了處州本土居民的文化習俗,其別具風格的民俗文化和勤勞質朴的創業精神,已經成為處州一筆寶貴的人文財富。正是:岸芷汀蘭甌江水,披星戴月異鄉人,悠悠琴韻留千古,赫赫豐碑勒忠魂。

㈨ 長汀的歷史有多久

長汀的歷史悠久,從發現的舊石器和新石器的過渡階段的文化遺存看,在萬年前就有人類繁衍生息。
唐開元二十四年(736),福建經略使開福、撫二州山洞置汀州,於九龍水源長汀村置長汀縣,屬汀州。天寶元年(742),改汀州為臨汀郡,乾元元年(758),復名汀州,時縣治已附於州郭,後隨州治遷至東方口(宋名縣基嶺)縣治仍附州郭。大歷四年(769)。又隨州治遷白石村,即今縣治所在。
景福二年(893),王潮克福州,稱留後,長汀縣屬王潮。後梁開平三年(909),潮弟審之為閩王,後唐長興四年(933),閩王王延鉤稱帝,改元龍啟,長汀縣仍屬閩。閩永隆五年(943),閩富沙王王延政於建州稱帝,國號殷,改元天德,天德二年(944),長汀縣屬殷,三年(945),殷亡,長汀縣屬南唐。
宋開寶八年(975),南唐亡。縣人宋版圖。雍熙二年(985),長汀縣屬福建路。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汀州為汀州路,長汀縣屬福建行中書省。十八年(1281),為囊加真公主賜地。十九年(1282),福建、江西二行中書省合並,置福建宣慰使司,長汀縣屬福建宣慰使司。
明洪武元年(1398),改汀州路為汀州府,二年(1399),置福建行中書省,長汀縣屬福建行中書省。九年(1407),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長汀縣屬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清代沿用明代制度。長汀縣始終為汀州、郡、路、府屬縣。
民國二年(1913),廢府建置,長汀縣屬汀漳道,隸福建省。八年(1919),閩軍與護法軍協議,長汀縣屬護法區。十四年(1925),復錄福建省。
1929年3月,紅軍入長汀,建長汀縣革命委員會,為閩西、贛南第一個紅色縣組政權,蘇維埃政府於塗坊,屬閩西蘇維埃政府。1931年10月,建立汀州市蘇維埃政府於城關。12月,以南陽、才溪、通賢、畲以、塗坊、中屋村、水口、三洲、濯田等區建新汀縣,縣治設於濯田。以河田、四都、古城、長汀附城、汀東、童坊、張地等地為長汀縣,縣治設於河田。市、縣均屬西蘇維埃政府。1932年3月,建立福建省蘇維埃政府於汀州市;與些同時,撤銷新汀縣。才溪、通賢劃歸上杭縣,南陽劃歸新泉縣,其餘各區並長汀縣。10月,分長汀縣東北部分地建立汀東縣於館前;1933年9月,分長汀縣近汀州市部分地區建立兆征縣,縣治設省蘇維埃政府內,均屬福建省蘇維埃政府。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11月,紅軍作戰略轉移,撤離中央蘇區。長汀復由國民政府統轄,改用民國紀年,仍合稱長汀縣,隸福建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駐汀。翌年改隸省第七區解放軍接管長汀縣。18日,成立長汀縣人民政府,隸福建省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51年至1997年,隸龍岩地區專員公署。1997年5月至今,隸屬地級龍岩市。

閱讀全文

與汀州歷史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