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北京是哪個朝代

歷史上北京是哪個朝代

發布時間:2022-07-17 09:23:40

㈠ 我國歷史上的各個朝代,北京都叫什麼名字

眾所周知,北京是我國的首都,無論是經濟發展建設,還是一些福利待遇在北京都是非常強大的。並且北京擁有著許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例如故宮和長城,都是我國最為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可見北京對於我國的重要性之大了。

㈡ 北京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北京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戰國時期為燕國國都,當時稱為薊。

  1. 唐初武德年間,涿郡復稱為幽州。貞觀元年,幽州劃歸河北道管轄。後北京成為范陽節度史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曾經在這里稱帝,建國號為「大燕」。唐朝平亂後,復置幽州,屬盧龍節度史節制。

  2. 在春秋戰國時期(前770年—前221年)薊國就在北京地區建立城市,後燕國打敗薊國,後遷都薊,稱為燕都或燕京。

  3. 遼朝於會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南京,改幽州為南京析津府,開泰元年改號燕京。

  4. 金朝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稱為中都。此後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在北京。

㈢ 歷史上以北京為都城的朝代有哪些


歷史上以北京為都城的朝代有如下:
1、金朝,開始於1153年,結束於1214年,一共61年,後遷都汴梁。
2、元朝,忽必烈開始於公元1267年,在金中都城,今北京東北另築新城,至元公元1272年改稱大都。
3、明朝,朱元璋在公元1368年在應天府,今南京建立明朝,年號洪武。後因靖難之役,朱棣登基,年號永樂。1421年遷都順天府,今北京,南京應天府改為留都。
4、清朝,努爾哈赤1616年建立王朝稱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定都於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1644年,原明朝將領吳三桂引清兵入關,打敗李自成,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並遷都北京。
5、民國,1912年到1928年,一共16年,後改變成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到如今皆定都於此。

㈣ 歷史上在北京建都的朝代

歷史上在北京建都的朝代有燕、前燕、遼、金、元、明、清。

一、燕(周朝諸侯國)

燕國(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姬奭於燕地,是為燕召公。前7世紀,燕國向冀北、遼西一帶擴張,吞並薊國後,建都薊(今北京市)

二、前燕

前燕(352年 - 370年)是十六國時代由鮮卑族貴族首領慕容儁所建立的政權,國號為「燕」。燕王慕容儁四年(352)十一月,慕容儁稱帝,建年號元璽,遷都到薊(今北京西北)

三、遼

遼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1])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零九年。公元938年,遼太宗耶律德光將幽州定為「南京幽都府」,1012年改號析津府(今北京市)

四、金

金朝(1115年-1234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統治中國北方和東北地區的封建王朝,完顏阿骨打所建。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今北京)

五、元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從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權始為162年,從忽必烈定國號元開始歷時98年。

六、明

明朝(1368年―1644年[1]),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定都北京。共傳十六帝,共計276年。

七、清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 ,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起,總計296年。1644年,順治帝遷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是全中國的君主。

㈤ 北京最早作為都城是什麼時候北京在歷史上是哪幾個朝代的都城

北京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

· 春秋戰國時期為燕國國都,今位於北京之豐台區,當時稱為薊。

· 十六國時期為前燕國都

· 遼代為陪都,稱燕京。

· 金朝(1115年 -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4年為中都。

· 元朝為大都。

· 明朝自永樂帝起為首都,稱為京師。

· 清朝入主中原後亦把北京作國都。

·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當時稱北京,北伐成功後新的國民政府在南京成立,北京改稱北平。

· 現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 至2006年,建都史長計906年。

㈥ 古代以北京為都城的有什麼朝代

遼、金、元、明、清。

1、遼

遼朝(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零九年。

公元938年遼太宗將幽州(今北京西南的廣安門一帶)定為「幽都府」,遼開泰元年(1012),改南京幽都府為燕京析津府,做為遼國陪都。

2、金

金朝(1115年-1234年),正式國號是大金,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

金代共四個都城,上京會寧府是金朝第一個都城,1153年海陵王遷都燕京(今北京)是金朝第二個都城,稱金中都,金朝第八位皇帝宣宗於1214年遷都南京(今開封),金在蒙古軍的進攻之下遷都開封,又遷都蔡州,公元1234年,蒙古軍攻下蔡州,金朝滅亡。

3、元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傳五世十一帝,歷時九十八年。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確定以大都為首都(今北京)。

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後消滅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余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

4、明

明朝(1368年 ―1644年)是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1405年,朱棣將北平改名北京,稱行在,設立北平國子監等衙門。1416年,朱棣公布遷都的想法,隔年開始大規模營造北京,1420年完工,隔年遷都。

5、清

清朝(161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共傳十二帝,總計296年。從改國號為大清開始,總計276年。從清兵入關,建立全國性政權算起為268年。

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陷北京,崇禎帝在景山自殺殉國。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

多爾袞指揮八旗兵,以吳三桂為前導,兼程入關,擊敗大順軍,進佔北京。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他是全中國的君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都城

㈦ 北京是哪一朝代的

中國西周時成為周朝的諸侯國之一的燕國的都城。自中國金朝起成為古代中國首都——中都。自元朝起,開始成為全中國的首都。元朝國都,元大都,或稱大都,由於中國皇帝忽必烈是蒙古大汗國的大汗,蒙古文稱為「汗八里」(Khanbaliq),意為「大汗之居處」。元大都其城址位於今北京市市區,北至元大都城遺址,南至長安街,東西至二環路。明朝自成祖後開始對北京進行大規模擴建,清朝在延續明北京城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些修繕和擴建。至清末北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北京有著3000餘年的建城史和857餘年的建都史。自秦漢以來北京地區一直是中國北方的軍事和商業重鎮,名稱先後稱為薊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京師、順天府、北平、北京等。

古代
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於北京及附近地區,稱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區的琉璃河鎮,遺址尚存。又封堯之後人(一說黃帝後人)於薊,在今北京西南。後燕國滅薊國,遷都於薊,統稱為燕都或燕京。 秦代設北京為薊縣,為廣陽郡郡治。 漢高祖五年,本市被劃入燕國轄地。元鳳元年復為廣陽郡薊縣,屬幽州。本始元年因有帝親分封於此,故更為廣陽國首府。 東漢光武改制時,置幽州刺史部於薊縣。永元八年復為廣陽郡駐所。 西晉時,朝廷改廣陽郡為燕國,而幽州遷至范陽。十六國後趙時,幽州駐所遷回薊縣,燕國改設為燕郡,歷經前燕、前秦、前燕、後燕和北魏的統治而不變。 隋開皇三年廢除燕郡。但很快在大業三年,隋朝改幽州為涿郡。 唐初武德年間,涿郡復稱為幽州。貞觀元年,幽州劃歸河北道管轄。後北京成為范陽節度使的駐地。安史之亂期間,安祿山在北京稱帝,建國號為「大燕」。唐朝平亂後,復置幽州,歸盧龍節度使節制。 五代初期,軍閥劉仁恭在這里建立地方政權,稱燕王,後被後唐消滅。北宋初年宋太宗在高梁河(今北京市海淀區)與遼戰斗,北宋大敗,對燕雲十六州從此望眼欲穿;遼於會同元年(938年)起在北京地區建立了陪都(以此為起點計算北京建都史,至2009年,則為1071年),號南京幽都府,開泰元年改號析津府。 貞元元年(1153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顏亮正式建都於北京(以此為起點計算北京建都史,至2010年,則為857年),稱為中都,在今北京市西南。 元朝統一了全中國。蒙古大汗國改名中國元朝。自元朝起,開始成為全中國的首都[6][7][8]。元朝時的北京稱為元大都。元大都成為全中國的交往中心,北到嶺北行省,東到奴兒干都司(治所黑龍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此後明朝在大部分時間內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於此,明朝從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為了便於加強北方邊防,保衛北方安全,將都城遷至北京。從那之後,北京成為了明朝的新都城。成吉思汗麾下大將木華黎於1215年攻下北京,遂設置燕京路大興府。元世祖至元元年改稱中都路大興府。至元九年,中都大興府正式改名為大都路(突厥語:Khanbalik,意為「汗城」,音譯為汗八里、甘巴力克)。據馬可波羅游記敘述:元人篤信佛,象為佛教祥獸,當時大都常有象只漫步。 明朝初年,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大都路於洪武元年八月改稱為北平府,同年十月應軍事需要劃歸山東行省。洪武二年三月,改為北平承宣布政使司駐地。燕王朱棣經靖難之變後奪得皇位後,於永樂元年改北平為北京,是為「行在」(天子行鑾駐蹕的所在,就稱「行在」)且常駐於此,現在的北京也從此得名。北京城秩序井然,繁榮安樂。永樂十九年正月,明朝中央政府正式遷都北京,以順天府北京為京師,應天府則作為留都稱南京,明仁宗、英宗的部分時期,北京還曾一度降為行在,京師復為南京應天府。 清兵入關後即進駐北京,亦稱北京為京師順天府,屬直隸省。

近代
晚清時期(1860年-1912年)
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以後,外國使節和傳教士得到特許進北京,借傳教的名義促使和參與了不平等條約的簽定,搜集中國情報,進行文化侵略,傳教士常常訴諸該國領事,以政治勢力維護「傳教」活動,在城內各處興建教堂,使館則集中在東交民巷。1860年,英法聯軍打進北京;1900年,八國聯軍再次打進北京,美麗的北京城受到了非常嚴重的破壞和洗劫,大量文物被侵略軍和壞民劫掠。
中華民國前期(1912年-1928年)
1911年辛亥革命後,民國元年1月1日,中華民國定都南京,同年3月遷都北京,直至民國十七年中國國民黨北伐軍攻佔北京,張作霖敗回東北,北洋政府下台。 民國伊始,北京的地方體制仍依清制,稱順天府。直至民國三年,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直轄於中央政府北洋政府。這一時期,北京新建了有軌電車系統,和一批現代的文化教育機構,如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北京大學、輔仁大學、協和醫學院等。
國軍北伐至人民解放軍進駐北平(1928年-1949年)
1928年北伐戰爭後,由於蔣介石不重視北方邊防,把首都遷到南京,撤銷原京兆地方,北京改名為北平特別市。1930年6月,北平降格為河北省省轄市,同年12月復升為院轄市。這一時期,北京盡管不具首都的地位,但在教育方面仍有關鍵的優勢,被國際人士稱為「中國的波士頓」。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被日本佔領。偽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此成立,且將北平改名為北京。1945年8月21日,入侵北京的日本軍隊宣布投降,第十一戰區孫連仲部接收北京,並重新更名為北平。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49年-)
1949年1月31日,傅作義將軍與中國共產黨達成和平協議,率領25萬國民黨軍隊投向正義,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市,實現對北京的解放。同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都、紀年、國歌、國旗的決議》,北平更名為北京。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告成立。

㈧ 北京在哪個朝代開始建都

戰國時期的燕國最早建都。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北京是哪個朝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