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歷史名城有哪些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這里不一定就生地級市或者直轄市,包括縣區。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提出是在1982年,在1982年的時候,公布了第一次歷史文化名城,一共有24座城市入選,它們分別是: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江陵、長沙、廣州、桂林、成都、西安、c、遵義、昆明、大理、拉薩。
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華東和中南地區的城市最多。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也不單單只是擁有歷史古跡,她一共分為7大類:歷史古都型、傳統風貌型、一般史跡型、風景名勝型、地域特色型、近代史跡型、特殊職能型。但總得來說,擁有悠久歷史是一個硬性條件。
Ⅱ 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許多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占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運動和發生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城市,應得到重點保護。這些城市,有的曾被各朝帝王選作都城;有的曾是當時的政治、經濟重鎮;有的曾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有的因擁有珍貴的文物遺跡而享有盛名;有的則因出產精美的工藝品而著稱於世。它們的留存,為今天的人們回顧中國歷史打開了一個窗口。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由國務院審批,目前已公布三批及10座增補城市,共計109座。
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個: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江陵、長沙、廣州、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西安、延安。
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個:上海、天津、沈陽、武漢、南昌、重慶、保定、平遙、呼和浩特、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寧波、歙縣、壽縣、毫州、福州、漳州、濟南、安陽、南陽、商丘、襄樊、潮州、閬中、宜賓、自貢、鎮遠、麗江、日喀則、韓城、榆林、武威、張掖、敦煌、銀川、喀什。
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個:正定、邯鄲、新絳、代縣、祁縣、哈爾濱、吉林、集安、衢州、臨海、長汀、贛州、青島、聊城、鄒城、臨淄、鄭州、浚縣、隨州、鍾祥、岳陽、肇慶、佛山、梅州、海康、柳州、瓊山、樂山、都江堰、瀘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陽、漢中、天水、同仁。
增補城市10處(2001~2007):山海關區(秦皇島)、鳳凰縣、濮陽、安慶、泰安、海口、金華、績溪、吐魯番、特克斯。
Ⅲ 中國古代十大名城
【西漢】
長安(西安)、洛陽、成都、宛 (南陽)、邯鄲,臨淄、彭城(徐州)、長沙、番禺(廣州)、廣陵(揚州)
【東漢】
洛陽、宛城(南陽)、長安(西安)、成都、彭城(徐州),許昌、荊州、長沙、襄陽、鄴城
【三國】
洛陽、長安(西安)、建鄴(南京)、成都、荊州,許昌、徐州、長沙、涼州(武威)、幽州(北京)、鄴城
【兩晉】
洛陽、長安(西安)、建康(南京)、鄴城(現已消失)、成都,姑臧(武威)、襄國(邢台)、壽春、廣陵(揚州)、姑蘇
【南北朝】
建康(南京)、洛陽、長安(西安)、平城(大同)、鄴城、成都、廣州、壽春、荊州、廣陵(揚州)
【隋唐】
長安(西安)、洛陽、揚州、成都、太原,錢塘(杭州)、荊州、金陵(南京)、廣州、幽州(北京)
【五代十國】
汴州(開封)、洛陽、金陵(南京)、杭州、福州,廣州、成都、長沙、荊州、揚州
【北宋與遼】
汴京(開封)、西京(洛陽)、揚州、杭州、福州、泉州,廣州、明州(寧波)、金陵(南京)、成都、長沙
【南宋與金】
臨安(杭州)、泉州、福州、廣州、明州(寧波),金陵(南京)、揚州、長沙、中都(北京)、成都
【元朝】
大都(北京)、泉州、揚州、廣州、福州,明州(寧波)、杭州、中慶(昆明)、成都、遼陽
【明朝】
北京、南京、揚州、蘇州、杭州,福州、廣州、明州(寧波)、成都、濟南
【清朝】
北京、蘇州、南京、杭州、濟南,廣州、天津、福州、成都、武漢
Ⅳ 中國歷史名城有哪幾個
國務院已審批的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共有114個,其中:
1982年經國務院批準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有24個: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江陵、長沙、廣州、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西安、延安。
1986年經國務院批準的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有38個:
上海、天津、沈陽、武漢、南昌、重慶、保定、平遙、呼和浩特、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寧波、歙縣、壽縣、亳州、福州、漳州、濟南、安陽、南陽、商丘、襄樊、潮州、閬中、宜賓、自貢、鎮遠、麗江、日喀則、韓城、榆林、武威、張掖、敦煌、銀川、喀什。
1994年經國務院批準的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有37個:
正定、邯鄲、新絳、代縣、祁縣、哈爾濱、吉林、集安、衢州、臨海、長汀、贛州、青島、聊城、鄒城、臨淄、鄭州、浚縣、隨州、鍾祥、岳陽、肇慶、佛山、梅州、海康、柳州、瓊山、樂山、都江堰、瀘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陽、漢中、天水、同仁。
安慶是國務院單獨、特批的唯一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的第四批歷史文化名城有14個
南通、無錫、山海關、金華、績溪、泰安、濮陽、荊州、鳳凰縣、雷州、海口、敦煌、吐魯番、特克斯縣
Ⅳ 中國歷史名城有哪些
北京,洛陽,開封,沈陽,咸陽,南京,襄陽,荊州,大理,平遙,…
Ⅵ 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01Ⅶ 中國歷史十大名城
北京:燕、薊重鎮,遼的陪都,金、元、明、清的故都,地上地下文物保存非常豐富,為 世界聞名的歷史文化古城。有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故宮、北海、天 壇、頤和園、十三陵、萬里長城和中國猿人遺址等重要革命和歷史文物。 西安:位於關中平原渭河南岸,原名長安。周、秦、漢、西晉、前秦、趙秦、後秦、西魏 、北周、隋、唐都建都於此,是世界聞名的歷史古城。遺存有大量地上地下文物,如西周 的豐、鎬,秦阿房宮,漢長安城,唐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以及明鍾樓、鼓樓、碑 林等。周圍還有秦俑博物館、古咸陽城、半坡遺址等。 南京:公元前472年迄今建城史已有2471年。公元3世紀以來,先後有東吳、東晉、和南朝 的宋、齊、梁、陳(史稱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共10個朝代和政權 在南京建都立國,文物古跡很多,有石頭城、南朝陵墓、石刻和明孝陵、明故宮遺址、太 平天國天王府、孫中山臨時大總統辦公處、中山陵等。 洛陽:為我國著名的九朝故都。名勝古跡以市南龍門石窟最有名。城東白馬寺是我國第一 座佛寺。還有漢魏故城遺址、西周王城、隋唐故城遺址、關林以及大量的古墓葬。 蘇州:公元前514年吳國建都於此,隋、唐為蘇州治所,宋代為平江府,歷來是商業手工業 繁盛的江南大都市。保存著許多著名的古代園林,集中了宋元明清的園林藝術精華,文物 保護單位現共有489處,數量僅次於北京和西安,世界文化遺產共9處。名勝古跡遍布全城 ,如虎丘、拙政園、獅子林、留園、滄浪亭、寒山寺等。 杭州:我國古都之一,秦置錢塘縣,隋為杭州治,五代時是吳越國都,南宋時以此為行都 ,是世界著名的游覽城市,西湖風景秀麗,名勝古跡很多,如靈隱寺、岳廟、六和塔等。 開封:古稱汴梁。五代後周、北宋均建都於此,稱東京,為著名古都之一。文物古跡有鐵塔 、繁塔、龍亭、禹王台、大相國寺和北宋汴梁城遺址等。 大同:位於晉北大同盆地。古城平城,是北魏初期的國都,遼、金陪都,有公元四五三至 四九五年北魏時期開鑿的雲岡石窟。古建築很多,如上下華嚴寺、善化寺、九龍壁等。 揚州:春秋吳王夫差開始在這里築「邗城」,隋朝開鑿大運河以後,更成為南北交通的要 沖,工商業發達、文化繁榮,是歷史上聞名的商業大都市和中外友好往來的港口。有唐城 遺址、史公祠、平堂山、瘦西湖、何園、個園等文物古跡。 成都:秦漢以後,一直是西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名勝古跡很多,著名的有杜甫草堂 、武侯祠、王建墓、望江樓、青羊宮等等。
Ⅷ 我國有哪些歷史文化名城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許多歷史文化名城是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運動和發生重大歷史事件的重要城市,應得到重點保護。這些城市,有的曾被各朝帝王選作都城;有的曾是當時的政治、經濟重鎮;有的曾是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有的因擁有珍貴的文物遺跡而享有盛名;有的則因出產精美的工藝品而著稱於世。它們的留存,為今天的人們回顧中國歷史打開了一個窗口。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由國務院審批,目前已公布三批及10座增補城市,共計109座。
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個: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江陵、長沙、廣州、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西安、延安。
第二批歷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個:上海、天津、沈陽、武漢、南昌、重慶、保定、平遙、呼和浩特、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寧波、歙縣、壽縣、亳州、福州、漳州、濟南、安陽、南陽、商丘、襄樊、潮州、閬中、宜賓、自貢、鎮遠、麗江、日喀則、韓城、榆林、武威、張掖、敦煌、銀川、喀什。
第三批歷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個:正定、邯鄲、新絳、代縣、祁縣、哈爾濱、吉林、集安、衢州、臨海、長汀、贛州、青島、聊城、鄒城、臨淄、鄭州、浚縣、隨州、鍾祥、岳陽、肇慶、佛山、梅州、海康、柳州、瓊山、樂山、都江堰、瀘州、建水、巍山、江孜、咸陽、漢中、天水、同仁。
增補城市10處(2001~2007):山海關區(秦皇島)、鳳凰縣、濮陽、安慶、泰安、海口、金華、績溪、吐魯番、特克斯。
Ⅸ 我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個。
北京、承德、大同、濟南、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南京、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江陵、長沙、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西安、延安。
1、北京
北京是一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
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帶。
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2、洛陽
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於河南省西部、黃河中下游,因地處洛河之陽而得名,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3處,館藏文物40餘萬件。
洛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是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及隋唐時期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樞紐。牡丹因洛陽而聞名於世,有「洛陽牡丹甲天下」之稱,被譽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中國洛陽牡丹文化節蜚聲中外。
3、南京
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 ,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南京早在100-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60萬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湯山生活,有著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4、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陝西省會、副省級市、關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絲綢之路起點城市、「一帶一路」核心區、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工業基地 。
西安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 ,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於1981年確定的「世界歷史名城」,美媒評選的世界十大古都之一 。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下轄11區2縣並代管西咸新區,總面積10752平方公里,2017年末戶籍人口905.68萬。
西安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長安自古帝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豐鎬都城、秦阿房宮、兵馬俑,漢未央宮、長樂宮,隋大興城,唐大明宮、興慶宮等勾勒出「長安情結」。
5、江陵
江陵的城市前身為楚國國都「郢」,從春秋戰國到五代十國,先後有34代帝王在此建都,歷時515年。至漢朝起,江陵城長期作為荊州的治所而存在,故常以「荊州」專稱江陵。
江陵現名荊州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級市,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江漢平原的中心城市。五代以來,中原王朝統治中心在豫陝之間,江陵西控巴蜀,北接襄漢,襟帶江湖,指臂吳粵,是中原溝通嶺南的要沖,號為「東南重鎮」,「亦都會也」。
歷代建都於長江中下游的政權多建都於此,有春秋迄五代共有十代政權建都,其中楚是大國強國,東晉和南朝都擁有中國南部半壁江河,故江陵的古都地位較高,僅次於「七大古都」,是荊楚名都。
Ⅹ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四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名單 第一批24個(1982年):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蘇州、揚州、杭州、紹興、泉州、景德鎮、曲阜、洛陽、開封、江陵、長沙、廣州、桂林、成都、遵義、昆明、大理、拉薩、延安、西安。 第二批38個(1986年) 天津、保定、平遙、呼和浩特、沈陽、上海、鎮江、常熟、徐州、淮安、寧波、歙縣、壽縣、亳州、福州、漳州、南昌、濟南、安陽、南陽、商丘(縣)、武漢、襄樊、潮州、重慶、閬中、宜賓、自貢、鎮遠、麗江、日喀則、韓城、榆林、武威、張掖、敦煌、銀川、喀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