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資治通鑒》從哪個朝代開始記載至哪個朝代
《資治通鑒》是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資治通鑒》全書294卷,約300多萬字,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是我國編年史中包含時間最長的一部巨著(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春秋》)。《資治通鑒》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全書按朝代分為十六紀,即《周紀》五卷、《秦紀》三卷、《漢紀》六十卷、《魏紀》十卷、《晉紀》四十卷、《宋紀》十六卷、《齊紀》十卷、《梁紀》二十二卷、《陳紀》十卷、《隋紀》八卷、《唐紀》八十一卷、《後梁紀》六卷、《後唐紀》八卷、《後晉紀》六卷、《後漢紀》四卷、《後周紀》五卷。
《資治通鑒》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書名的由來,就是宋神宗認為該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欽賜此名的。由此可見,《資治通鑒》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資政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學為政治服務自覺意識增強的表現。
《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史記》為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春秋》為現存最早編年體史書
),按時間先後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後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藉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鑒。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斗爭。
Ⅱ 北宋的誰的什麼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
司馬光的《資治通鑒》是一部成書於北宋時期的編年體通史巨著,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的歷史。在該書中,編者司馬光等人總結了許多歷史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
Ⅲ 資治通鑒記錄的歷史,只有上起戰國,下到五代嗎
是的。《資治通鑒》所記歷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前後共1362年。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分別封魏、趙、韓為諸侯國,標志著春秋時代的結束,緊接著是戰國時代的來臨,本年也是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的起點。
Ⅳ 資冶通鑒的故事從幾幾年到幾幾年
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
Ⅳ 資治通鑒 記載了從什麼到五代供什麼年間的史事其編者什麼字什麼什麼政治家史
《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十國結束共一千幾百年的史事。其主編是司馬光,字君實。是北宋時期著名zheng家、歷史學家。
Ⅵ 資治通鑒敘述了從戰國到5代多少年的歷史
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實,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
Ⅶ 《資治通鑒》是哪個朝代的
1、《資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紀元前403年)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紀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共1363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2、《資治通鑒》是我國古代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和他的助手劉攽、劉恕、范祖禹、司馬康等人歷時十九年編纂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
3、在這部書里,編者總結出許多經驗教訓,供統治者借鑒,書名的意思是:「鑒於往事,資於治道」,即以歷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叫《資治通鑒》。
Ⅷ 資治通鑒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多少年的歷史
答案 (1) 《資治通鑒》。為統治者提供治理國家的經驗。 ⑵編年體通史。該書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1300多年的歷史。 ⑶持之以恆、治學嚴謹的品質。 ⑷司馬遷。 解析 根據材料可判斷該書書名及其作者和編寫目的,然後結合材料內容及關於司馬光的事跡分析作者的品質。第 (2) (4) 問屬於基礎知識題,較簡單。
Ⅸ 資治通鑒記載了從____到____共1362年間的史事
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資治通鑒》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
(9)資治通鑒從戰國到五代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司馬光曾患歷代史籍浩繁,學者難以遍覽,因欲撮取其要,撰紀傳體史。初成《通志》8卷,起戰國至秦二世,表進於朝,引起宋英宗的重視。治平三年(1066),詔置書局於崇文院,繼續編纂。宋神宗即位,賜書名為《資治通鑒》,並序以獎之。元豐七年(1084)書成。
作者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北宋時期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北宋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夏縣)人,出生於河南省光山縣,原字公實,後改君實,原號迂夫,後改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自幼嗜學,尤喜《春秋左氏傳》。
Ⅹ 從戰國到五代多少年的歷史
答案: 解析: (1)《資治通鑒》。司馬光。北宋。 (2)編年體通史。該書敘述了從戰國到五代1 300多年的歷史。 (3)嚴謹治學的態度,獻身事業的忘我精神。 (4)司馬遷。《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