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克思中歷史唯物主義和舊唯物主義有什麼區別
1、舊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上都是唯心主義的。
2、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在哲學史第一次明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歷史唯物主義的誕生把唯心主義趕出了最後的避難所。
(回答完畢,若有價值,請予採納)
2. 高中政治馬哲的社會歷史性是什麼意思
就是說馬哲能在世界留下,並且創造出了輝煌,是歷史必然的產物,屬於合理合法的
3. 馬哲中什麼是歷史觀的基本問題
指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問
題。這是哲學基本問題,即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在
社會歷史領域的具體貫徹和表現。
4.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什麼意思
馬克思主義哲學 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它是關於自然界、人類社會和思維發展最一般規律
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學
說的理論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馬克
思和恩格斯創立的。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恩格斯科學
地總結了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歷史經驗和自然科學的最
新成果,批判繼承了以往哲學遺產,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
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是哲學史上的
偉大變革,它第一次使哲學變成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具
有兩個最顯著的特點:一個是它的階級性,即公然申明自
己的哲學是為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的解放事業服務的;
另一個是它的實踐性,即強調理論對實踐的依賴關系,理
論的基礎是實踐,又反過來為實踐服務。馬克思主義哲學
的產生,絕不意味著人類哲學思想發展的結束,而是在更
高的階段上繼續向前推進的開端。馬克思恩格斯不僅創
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而且不繼地總結無產階級革命斗
爭的經驗和科學成就,把馬克思主義哲學推向前進。列
寧、斯大林繼承、捍衛並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哲學。以毛澤
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
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哲學。
5. 馬克思哲學辯證「人既是歷史的劇中人又是劇作者」
一方面人民群眾創造歷史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的社會物質財富, 是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保障。人民群眾的這一創造作用同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這一原理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 因為作為人民群眾主體的勞動群眾, 乃是生產力的體現者。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首先, 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活動是科學、 文化、 藝術的惟一源泉;其次, 勞動群眾為人們從事精神文化活動提供了一切物質手段和物質條件;再次, 勞動知識分子在精神財富的創造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既是社會革命的決定力量, 又是社會改革的決定力量。社會變革、 社會改革根源於社會基本矛盾, 但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的規律、 上層建築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發展狀況的規律不可能自發地起作用, 必須通過人民群眾這一社會變革的主體才能實現其作用。 總而言之, 人民群眾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 是社會變革的主體, 同時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所以說人是歷史的編劇者.另一方面,任何個人對於歷史的發展都起作用。從質上說, 有的人從正面影響歷史的進程, 有的人從反面影響歷史的進程;從量上說, 個人的作用有大小之分。任何歷史事件都有人的參與,歷史事件的當事人能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明顯地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記, 能夠影響歷史事件外貌特徵。在歷史上許多傑出人物甚至能對對社會發展起某種促進作用,而逆歷史潮流而動, 代表腐朽沒落階級利益的反動歷史人物對社會發展起阻礙作用。 總之人是歷史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就是歷史的劇中人。 當然從黨的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以歷史唯物主義「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這一原理為理論依據。我們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充分調動全社會全民族的積極性、 創造性, 這是最具有決定性的因素。 所以人是歷史的劇作者在馬哲理論中更合理更准確
6. 商品是個歷史范疇是什麼意思和永恆范疇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商品是個歷史范疇的意思是:
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原始社會,是以自然經濟為主要經濟,只有勞動產品還沒用於交換,所以沒有商品。在將來的產品經濟階段,也不存在交換,由國家統一發放,所以也沒有商品。
商品經濟是原始社會末期之後才產生的,將來也沒有商品經濟,只有產品經濟(由國家發,不用買)。所以說商品是歷史范疇。
區別和聯系:
1、歷史范疇是會消失的,永恆范疇永遠存在的。一切與物質與實踐有關的都是永恆范疇。與意識,階級有關的都是歷史范疇。還有馬哲里有2個總特徵,3大規律,5對范疇。這里的范疇強調的是邏輯關系,和前一個范疇的哲學定義不一樣。
2、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甚至更高級的社會,在這些社會中都存在的,就是永恆范疇。在某些社會中存在的,就是歷史范疇。
3、抽象勞動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勞動,決定價值,是商品社會中才有的概念。商品社會並非永恆存在,是歷史范疇,抽象勞動自然也是歷史范疇。
(6)馬哲中的歷史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舉例
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起著推動作用的人們。人民群眾從質上說是指一切對社會歷史發展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從量上說是指社會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在階級社會中,它包括一切對歷史發展起著促進作用的階級、階層和社會集團。
人民群眾這個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各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在當今中國,人民群眾被定義為社會主義的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等等。在封建社會,人民群眾的主體是農民;在資本主義社會則是工人。
一直永遠存在的是物質,而物質的根本屬性是運動,物質運動即能量的流動和轉化。故此,物質,運動,能量都是屬於永恆范疇的。
7. 馬克思主義中的歷史唯物主義是什麼意思
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亦稱唯物史觀。「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來表述這一科學的社會歷史觀:「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是由此產生的社會之劃分為不同的階級,是這些階級彼此之間的斗爭。
8. 馬克思主義中的歷史唯物主義是什麼意思
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是哲學中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亦稱唯物史觀。
歷史的所有事件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資的豐富程度,社會歷史的發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指出: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決定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過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是推動一切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基本矛盾表現為階級斗爭,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階級斗爭的最高形式是進行社會革命,奪取國家政權;社會發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的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但人民群眾創造歷史的活動和作用總是受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條件的制約。
9. 馬哲史是一門什麼學科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有客觀條件和歷史必然性的,它是社會歷史發展和理論思維發展的合乎邏輯的結果。正如任何歷史必然性都是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的一樣,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必然性是通過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論活動和實踐活動實現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