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最敏感多疑的人怎麼死的

歷史上最敏感多疑的人怎麼死的

發布時間:2022-07-18 05:12:47

1. 歷史人物中,誰的死亡是最蹊蹺的為什麼呢

晉景公,姬姓,名擩。是我國春秋時期晉國的君主,人終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晉景公的死法說起來有點讓人啼笑皆非,就讓筆者為大家一一道來。

晉景公為晉文公之孫,晉成公之子。公元前599年繼位,期間共在位19年,晉國在其爺爺晉文公在位期間,晉國還是響當當的春秋霸主。到了他父親那一輩,也就是晉成公當政期間,晉國的霸主地位遭到了秦國和楚國的威脅,在成公的領導下晉國的霸主地位還是得以保存。晉景公繼位以後,晉國和楚國開始了爭霸模式,兩年後也就是公元前597年,晉楚兩國發生邲之之戰,這場戰爭中晉國輸給了楚莊王領導的楚國。不到不交出長達百年的霸主地位。


又過了幾天麥子熟了,收獲了,晉景公心想這個神棍竟然說我吃不到新的麥子了,現在麥子收獲了,看我不把你抓起來治你的罪。正准備吃麥子的時候晉景公感到腹脹難忍,心想你個神棍已經是將死之人,就留你多活幾分鍾,待我出完恭就來吃掉麥子,然後我在狠狠的治你的罪!於是晉景公迫不及待的向茅房走去,晉景公走進茅房後兩眼一抹黑,掉進了茅坑裡見上帝去了。(說到這里我認為並不是桑田巫有多厲害能掐會算,也許就是懂點小醫術,看出來了晉景公命不久矣。只是一切都是那麼巧合)

2. 曹操當年殺華佗的原因是什麼真是因為多疑嗎

曹操是一代梟雄,生性多疑,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古代的人壽命普遍短,像曹操這樣的武將還要排兵布陣去打仗,久而久之腦子和身體就不好了。曹操晚年身體很差,經常頭疼欲裂,他找到華佗給他治病,華佗說他腦子長了一顆瘤,需要開顱把瘤拿出來就不會痛了。但曹操不相信,借口將華佗騙進宮里把他斬了。

曹操殺了華佗還有另一個原因,在古代很少有醫術如此高明的醫生,要是華佗為敵軍治病,使敵軍活過來了,自己不是反而要遭殃嗎?他就想不行不行,一定要先下手為強,就把華佗斬了。

3. 生性多疑的朱元璋,終其一生恐怕真正信賴的人只有兩個,是哪兩個呢

朱元璋終其一生最信任的莫過於自己的馬皇後與大兒子朱標了。

說到馬皇後,必要要說兩點,第一就是不能拿現代的愛情觀去套古人,第二則是不能拿普通人愛情觀去套帝王。這兩點不僅僅是適用於朱元璋,對歷朝歷代的皇帝皆是如此。而對於朱元璋這么一個帝王來說,馬皇後一生皇後位置穩固,沒有受到任何猜忌打擊,生前榮華富貴,死後備極哀榮。這已經是一個皇帝可能給予自己妻子最大的愛了。

而且朱標這個人不只是寬仁,還正大光明,為了保護大臣和與朱元璋政見不合的時候,敢直接說出來敢頂撞朱元璋,雖然有時候氣的朱元璋想拔刀砍朱標,但這樣正大光明的做法還是很好的,朱元璋又不是傻子,事後肯定明白自己兒子是又寬仁還正大光明,不玩什麼陰謀詭計,能不放心他嗎?

4. 歷史上的曹操生性多疑,哪些人你認為是不該殺的

我認為曹操最不應該殺的人,應該屬於華佗了,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從華佗自己死亡的原因來看是非常的冤枉的,他當初為曹操去治病,只是為曹操提出了一個比較大膽的想法,而曹操卻因此覺得別人在謀害他自己,去之後卻把別人殺掉。

直到現在我們在對一個人的醫術非常高明的時候,依舊所採用的名句都是妙手回春,華佗在世。由此足以看出華佗在中國人心目中的地位。雖然說曹操這個人一生殺人無數,但是他選擇將華佗處死這個決定是萬萬不應該的。

5. 為什麼有敏感多疑的人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對於一些敏感多疑的人,哪裡都會有,這並不是什麼稀奇百怪的事情。而且對於這類人,我們不應該用異樣的陽光看待他們,因為這些性格上差異,不應該成為我們詬病的理由。

還有就是有些人的性格天生就比較內向,所以對於很多人很多事情都比較保守,也更容易敏感多疑。因為這種性格的人在很多事情上都追求穩,不希望有任何差錯,所以他們在平時的為人處世上,是非常小心的,生怕由於自己的大意而導致不良的結果。

6. 歷史上生性多疑的代表人物說 要最具代表性的。

曹操:寧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
他疑心好心收留他的人要殺他,便把他及其家世殺了。其實那個人只是相殺豬招待他。
得知真相後,他卻說出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這樣的話。
好心的收留卻被當作殺意,甚至要殺了一家老小。
曹操這樣的行為,足可見其多疑。
歷代皇帝也有很多是多疑的,猶以清代乾康盛世為盛。
這些從那些無端生起的文字獄就可見一斑。據記載,僅《明史》一案,「所誅不下千餘人」。
其實帝王多疑也是常事。

7. 漢武帝晚年為什麼如此敏感多疑為何製造了那麼多慘案

因為漢武帝晚年的時候疾病纏身,他認為有人用巫蠱之術在害他,有心之人利用了漢武帝這一心理,製造了多起禍端,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和太子劉據有關的巫蠱之禍。

劉據在走投無路之下選擇了自盡,漢武帝才幡然醒悟,發覺自己做了一件天大的蠢事,害死了自己的兒子,但是為時晚矣。在漢武帝晚年製造的慘案中,多是由奸人設計,同時也有漢武帝的疑心病作祟。

8. 敏感多疑的曹操為何殺周不疑,卻不殺司馬懿

在我看來,之所以曹操會殺死周不疑,而不是殺死更有威脅的司馬懿,這只是因為司馬懿的年紀相比於這周不疑是大很多的。而且我們要知道的是司馬懿和曹丕相比也是比曹丕大了幾歲的。因此曹操便是認為即便他留下了司馬懿,但是司馬懿死的也肯定比曹丕早,所以曹丕是可以不用懼怕養虎為患的。

不過我想,曹操最後之所以可以放過司馬懿,或許也是和曹丕有關的。畢竟曹丕跟司馬懿的關系更近一些,在曹操想殺司馬懿之前肯定會去問一下曹丕的想法,而曹丕自然是不想讓司馬懿死的。而且曹操也認為司馬懿雖然他的野心很大,但是還在曹丕的掌控范圍之內,因此認為曹丕是可以管好司馬懿的,所以最後曹操也就放棄了殺掉司馬懿。畢竟曹丕繼位的時候,他的身邊也需要曹丕他自己的人才行。

9. 呂伯奢死得冤不冤呢

隨著時光的變遷,歷史上的很多故事都失去了原本的真相,相比於過去來說,在現代社會,大多數人了解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都是通過影視劇或者是小說作品,但這些形式歸其根本並非真正的歷史,而是一種藝術加工形式。更何況在千百年的傳承當中,歷史事件往往會被有心人故意扭曲歪解。

東漢末年,天下紛爭,在那個紛紛擾擾的亂世當中,出現了一位又一位英雄豪傑,其中最讓人傾佩的人物,莫過於曹操了。曹操是一個復雜的人,在漫長的歷史當中,人們對於曹操的看法兩極分化,贊揚他的人說他為國討賊立功,貶低他的人說他篡漢國賊,究竟哪個是他呢?

《三國演義》的電視劇由同名小說改編,這部小說中的大部分歷史事件中有所依據,但終究是一部小說,更何況羅貫中在寫這部小說時,已經是元末明初時期了,距離漢朝末年已經相隔甚遠,在歷史的轉變當中歷史事實難免會被扭曲。

再加上羅貫中作為一個小說作家,他在寫作這部書時,必然會會對其中的一些人物進行藝術加工,因此書中的記載並不可信,不過其實在歷史上曹操也的確殺死了呂伯奢一家,但卻情有可原。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最敏感多疑的人怎麼死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