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鮮為人知的事
秦始皇嬴政童年時期曾和生母趙姬被送往趙國當質子,少年時期才被接回秦國,回國一年之後成為秦王。後消除權臣呂布偉等人的干政,以及趙太後朋黨,真正成為一個掌握政權的王,後勵精圖治成為秦始皇。
秦朝秦始皇時期,曾發生過一件刺秦大事,曰博浪沙擊秦,主導者便是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張良本為韓國貴族,後秦滅韓,家破人亡的張良輾轉到劉邦身邊,憑借才能成為首席軍師,是建立漢朝最重要的功臣之一,並能全身而退,不受迫害。
『貳』 9.18國恥日中國歷史上發生過什麼事件
1931年9月18日發生了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
日軍以此為借口,炮轟沈陽北大營,是為「九一八事變」。次日,日軍侵佔沈陽,又陸續侵佔了東北三省。1932年2月,東北全境淪陷。
此後,日本在中國東北建立了偽滿洲國傀儡政權,開始了對東北人民長達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統治。
(2)歷史上發生過什麼擴展閱讀:
九·一八事變是中國由衰而盛的轉折點:
「九一八」事變成為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由衰而盛的歷史起點。面對強敵入侵,曾經一盤散沙的中國社會空前團結,匯成了求解放爭獨立的浩盪洪流。「九一八」事變後,中國國內階級關系發生重大變動,進而在中國共產黨號召下,掀起了抗日救亡運動。
在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下,中國經過14年浴血奮戰,最終戰勝了侵略者,百餘年來第一次贏得了反抗外國入侵的民族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
從世界范圍看,「九一八」事變不僅是日本對華侵略的開始,也是其爭奪亞洲霸權、走向發動世界戰爭的起點。中國率先以武裝斗爭抗擊日本侵略,不僅由此揭開了中國抗日戰爭的序幕,也由此打響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
開辟了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全民族抗戰改變了中國國際地位,抗日戰爭全面勝利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振興的歷史轉折點。
『叄』 地球歷史上發生過什麼
大約在46億年前,地球由宇宙中的灰塵,氣體凝聚而成。開始它只是一個粘糊似的火球,後來逐漸冷卻,其表面凝固形成地表,且漸漸地產生海洋
35億年前出現了原核生物。
��寒武紀(6億年前),菌藻類。
��奧陶紀(5億年前),棘皮動物多樣化,無脊椎動物。
��石炭紀(3.5億年前),陸生孢子植物(蕨類)繁盛、兩棲動物多樣化,出現最早的爬行類。
��三疊紀( 2.3億年前),早期恐龍、哺乳動物出現,裸子植物開始占優勢。海洋無脊椎動物多樣化。
��侏羅紀( 1.8億年前),爬行動物多樣化。鳥類出現。裸子植物占優勢。
��第三紀中新世(2300萬年前),哺乳動物、鳥類、被
子植物和昆蟲發生適應輻射。
��第四紀全新世(250萬年前),人類出現。
『肆』 在歷史上有哪些真實發生過的事情,說出來很難讓人相信
讀歷史,越是讀得多,就越常有「難以置信」之感。許多乍一看去不可思議,甚至讓人「打死都不信」的歷史知識,卻實實在在,曾發生在過往的歲月里。
而比起那些常被津津樂道的政治軍事大事來,下面這些同樣讓人有「打死都不信」之感的經濟文化知識,卻同樣縮影了歷代王朝的興衰,值得深深思考。
唐朝年間,中國還只有雲南海南新疆等省份,有部分棉花種植。作為「舶來品」的棉花,當時就是名貴花草。何止是可以用來賞玩?棉花做成的棉布,那時也是珍貴奢侈品。以唐朝《關市令》的統計,西域地區一端細棉布的當地售價,就高達兩千二百文。就算是粗糙的粗棉布,一端也要五百文。棉布做成的棉衣,當時叫「白疊布」「木棉裘」,賣到內地價格通常翻幾翻,等於是「把名貴花草穿身上」,有錢人的標配。
很多歷史票友品讀杜甫名句「布衾多年冷似鐵,嬌兒惡卧踏里裂」時,常納悶杜甫凍成這樣為何不蓋棉被?說實話,當時是真蓋不起。
直到宋元年間起,棉花的種植技術,才在內地陸續推廣起來,並逐漸適應不同地區的水土。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時,明朝以立法的手段,全國強制推廣種棉。棉花,這個唐宋時代的奢侈品,才從此在中國「人無貧富皆賴之」。曾是名貴「舶來品」的棉布棉衣,更成了明清時代中國的特產,不但是老百姓冬天的日常消費品,還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大量出口國外,賺足全世界的錢。
『伍』 歷史上著名的歷史事件
1、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是指中國春秋末年,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的事件。
在歷史上,「三家分晉」被視為春秋之終、戰國之始的分水嶺。司馬光將其列為《資治通鑒》的開篇之作。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諸侯。司馬光的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的記載就從這一事件開始:「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作為春秋與戰國的分界。
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著晉國的軍政大權。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傾軋。
後來趙把范、中行氏滅掉後,公元前453年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韓虔﹑趙籍﹑魏斯為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韓哀侯﹑趙敬侯瓜分了晉國公室。
2、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又稱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採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托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嬰(劉嬰)的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作為新朝都城,王莽開中國歷史上通過符命禪讓作皇帝的先河。王莽開始進行的全面社會改革。
王莽仿照《周禮》的制度推行新政,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以王田制為名恢復「井田制」,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耕地重新分配,又廢止奴隸制度,建立五均賒貸(貸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權力平衡物價,防止商人剝削,增加國庫收入。
刑罰、禮儀、田宅車服等儀式,不停回復到西周時代的周禮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僅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由於政策多迂通不合實情處,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不斷引起天下各貴族和平民的不滿。
到了天鳳四年(17年)全國發生蝗災、旱災,飢荒四起,各地農民紛起,形成赤眉、綠林大規模的反抗。導致新朝的滅亡。
3、黃巾起義
黃巾起義,是東漢晚期的農民戰爭,也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形式組織的民變之一,開始於漢靈帝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當時朝廷腐敗、宦官外戚爭斗不止、邊疆戰事不斷,國勢日趨疲弱。
又因全國大旱,顆粒不收而賦稅不減,走投無路的貧苦農民在巨鹿人張角的號令下,紛紛揭竿而起,他們頭扎黃巾,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向官僚地主發動了猛烈攻擊。
並對東漢朝廷的統治產生了巨大的沖擊,為平息叛亂,各地擁兵自重,雖最終起義以失敗而告終,但軍閥割據、東漢名存實亡的局面也不可挽回,最終導致三國局面的形成。
4、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游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
「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後北方被前秦統一,中國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徵。
西晉「八王之亂」,胡人趁亂反晉。西晉滅亡後,出於避亂,晉朝皇室和北方黃河流域廣大居民進入安定的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南渡導致了經濟重心南移。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中原淪陷」等。
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5、陳橋兵變
陳橋兵變又稱陳橋驛兵變,是趙匡胤發動的取代後周,建立宋朝的兵變事件,此典故又稱黃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榮崩,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即位。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與禁軍高級將領石守信、王審琦等掌握了軍權。
960年正月初一,傳聞契丹聯合北漢南下攻周,宰相范質等未辨真偽,急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御敵。周軍行至陳橋驛,趙匡胤和趙普等密謀策劃,發動兵變,眾將以黃袍加在趙匡胤身上,擁立他為皇帝。
隨後,趙匡胤率軍回師開封,京城守將石守信、王審琦開城迎接趙匡胤入城,脅迫周恭帝禪位。趙匡胤即位後,改國號為「宋」,仍定都開封。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張光翰、趙彥徽皆得授節度使位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歷史事件
『陸』 歷史上發生過哪些讓人細思極恐卻真實發生了的事情
故事發生在大明王朝,時值1625年5月30日,這是一次離奇的爆炸事故,方圓2.25平方公里之內,都受到了強大的爆炸沖擊,這件事也被如實地記載至《天變邸抄》一書中,作為一份民間發行的邸報,當然沒有官方權威,但是這份邸報,確是對天啟年間發生的這次爆炸事故,記載最為詳盡的一手資料。作為我國古代新聞報道的優秀參考資料,備受推崇,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聊聊,發生在天啟6年那次駭人的歷史大爆炸。
『柒』 歷史上發生過哪些駭人聽聞的真實事件
歷史上這些事情並不少見,但在我看來,最為駭人聽聞並真實的事件,當屬長平之戰白起坑殺活埋了趙國40餘萬青壯年。
這次戰役的起因是韓國的上黨郡,秦國經過幾年的蠶食,逐漸占據了太行山的孔道,切斷了韓國國都新鄭和上黨郡之間的聯系,韓國上黨已是秦國的囊中之物。
一個人殺死了戰國時期百萬人,這究竟是什麼概念,我不敢想。
你可能會說,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但殺降和水淹百姓,畢竟是慘無人道的,在秦國統一華夏的路上,白起是功臣,但在人性上,白起又是罪人。
那麼,白起究竟是戰神還是人屠呢?
『捌』 中國古代歷史有哪些大事件
1、沙丘之變
沙丘之變,又稱沙丘之謀,秦始皇在沙丘宮(今河北省廣宗縣)去世後,趙高與李斯殺害公子扶蘇,擁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生平最後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樣,李斯、胡亥、趙高從行,去疾留守。巡遊時在途中突然去世,遺詔令公子扶蘇主持葬禮,意即使之返都即位。
此時扶蘇正在上郡監督蒙恬的軍隊,管理詔書的趙高卻發動了陰謀,威脅丞相李斯,矯詔處死扶蘇與蒙恬。隱瞞秦始皇死訊,以咸魚放到秦始皇車上,遮擋秦始皇屍體發出的臭味。回到咸陽後,他們擁立公子胡亥為皇帝,就是秦二世。
不料始皇於沙丘暴卒,宦官趙高脅迫左相李斯發動「沙丘之變」,他們合謀篡改了始皇的傳位詔書,廢太子扶蘇,改立胡亥為新帝,為秦二世。
2、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中國西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景帝三年(前154),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削藩策》,先後下詔削奪楚、趙等諸侯國的封地。這時吳王劉濞就聯合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劉姓宗室諸侯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
由於梁國的堅守和漢將周亞夫所率漢軍的進擊,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
七國之亂是地方割據勢力與中央專制皇權之間矛盾的爆發。七國之亂的平定,標志著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
3、黨錮之禍
黨錮之禍指中國古代東漢桓帝、靈帝時,士大夫、貴族等對宦官亂政的現象不滿,與宦官發生黨爭的事件。
事件因宦官以「黨人」罪名禁錮士人終身而得名。前後共發生過兩次。兩次黨錮之禍都以反宦官集團的失敗而結束,反宦官的士大夫集團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黨人被殘酷鎮壓。
當時的言論以及日後的史學家多同情士大夫一黨,並認為黨錮之禍傷漢朝根本,為黃巾之亂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
4、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內亂,因皇後賈南風干政弄權所引發。
這次動亂共歷時十六年,分為前後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續三個月;第二階段,從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歷時七年。
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王。
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不止八個,但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晉書》將八王匯為一列傳,故史稱這次動亂為「八王之亂」。
「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當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導致了西晉亡國以及近三百年的動亂,使之後的中國進入五胡十六國(五胡亂華)時期。
5、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
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
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
經過長期的斗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占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最終李世民搏命一擊,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沙丘之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七國之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黨錮之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王之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玄武門之變
『玖』 1972年歷史上發生過什麼大事
1972年是20世紀70年代的第二年,這是一個閏年,也是中國農歷壬子年(鼠年)。
本年度發生的世界性大事有: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水門事件、第20屆奧運會召開和慕尼黑"黑九月事件"、中日邦交正常化等等。
大事記
1月6日-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同志在北京逝世。10日,舉行追悼會,毛澤東參加,周恩來致悼詞。
1月7日-中國第一枚實用氫彈試驗成功。中國民航首航紐約成功航程15800公里。title
1月24日-日本士兵橫井庄一在關島的一片叢林被發現,他已獨自在這里生活了28年。
1月31日-中國與馬爾他共和國建交。馬爾他位於歐洲地中海中部,首都瓦萊塔。
2月4日-美國水手9號探測器沿著火星軌道飛行,發回7329張照片。
2月14日-中國與墨西哥合眾國建交。墨西哥位於北美洲的西南部,首都墨西哥城。
2月19日-中國與阿根廷建交。
2月21日至28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邀請,來中國訪問。21日,尼克松總統及其夫人一行到達北京。當天,毛澤東會見了尼克松。28日,在上海發表中美雙方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聯合公報說:尼克松總統和周恩來總理就中美關系正常化以及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進行了廣泛、認真和坦率的討論,闡明了各自的立場和態度。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台"、"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台灣獨立"和鼓吹"台灣地位未定"的活動。聯合公報又說:中美兩國的社會制度和對外政策有著本質的區別。但是,雙方同意,各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應根據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侵犯別國、不幹涉別國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中美雙方聯合公報的發表,為中美關系正常化和日後不斷擴大交往開辟了新的前景,它標志著中美兩國在對抗了20多年之後,開始走向關系正常化。28日,尼克松一行離開上海回國。
2月29日-中國與迦納復交。
3月13日-中國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國)外交關繫上升為大使級。
4月15日-中國與模里西斯建交。
5月18日-中國與荷蘭兩國外交關系由代辦處升格為大使館。
5月30日-日本赤軍的三名成員在以色列特拉維夫的機場對旅客發動襲擊,共造成26人死亡。
6月5日-中國和希臘建交。
6月17日-水門事件發生。李小龍6月24日出席
6月18日-香港因為連日暴雨而引發泥石流。泥石流不僅沖垮了秀茂坪木屋區的多間木屋,甚至還把旭和大廈給沖毀,造成67人死亡。這就是令港人難忘的"六一八"雨災(也稱六一八水災)。
6月18日-第四屆歐洲杯的決賽階段於1972年6月14日至6月18日在比利時舉行。半決賽中,蘇聯以1-0戰勝匈牙利,西德以2-1取勝比利時。比利時2-1戰勝匈牙利獲得了第三名。最後的決賽中,西德3-0戰勝蘇聯,第一次捧得了德勞內杯。
6月27日-中國和蓋亞那建交。
7月4日-朝鮮和韓國共同發表"南北聯合聲明"(即七·四聯合聲明、朝鮮聯合聲明),肯定了金日成此前提出的自主、和平統一、民族大團結的祖國統一三項原則。
7月30日-新華社報道:距今2100多年的西漢早期墓葬在湖南長沙市郊的馬王堆出土。在這座古墓葬里,埋葬的是一具女屍.屍體、官槨及大批的隨葬物,都保存得比較完整,是我國考古發掘工作中一項極為罕見的重要發現。這對研究西漢初期的歷史、文化、手工業生產、工農業生產以及醫葯、防腐等方面都有極重要的價值。
8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表聲明。聲明對美國飛機於8月22日炸毀停泊在越南義安省宇島附近海面的中國商船"紅旗151號"所屬的一艘救生艇,炸死5名中國船員的嚴重挑釁行動,提出強烈抗議。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新聞司發言人奉命發表談話,對美國企圖抵賴炸毀中國救生艇的罪責進行駁斥。
8月26日至9月11日-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第20屆奧運會)召開。
9月5日-慕尼黑慘案發生。
9月19日-中國與多哥建交。
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榮訪問中國。
9月29日-中日兩國政府聯合聲明在北京簽字,宣布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10月1日-山東北鎮黃河大橋建成,正式通車。
10月11日-中國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建交。
10月13日-湘黔鐵路全部完工通車。
10月14日-中國和馬爾地夫建交。
11月6日-中國和馬爾加什(今馬達加斯加)建交。
11月8日-兩個德國代表在波恩簽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之間關於兩國關系基礎的條約》,這標志著雙方關系由對抗走向共處。
11月16日-中國和盧森堡建交。
11月21日-中國和牙買加建交。
11月24日-中國和扎伊爾共和國(今剛果民主共和國)關系正常化的聯合公報簽字。
11月28日-中國和查德建交。
12月7日-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的最後一次任務阿波羅17號發射。
12月14日-我國選派16名留學生赴英國學習英語,連同是年派赴法國的留學生20人,共派出留學生36人。這是自1966年停止派出留學生以來,首批派出的留學生。
12月21日-中國和澳大利亞建交。
12月22日-中國和紐西蘭建交。
12月26日--美國第33任總統哈里.S.杜魯門病逝,享年88歲
12月29日-中國和達荷美共和國恢復外交關系。
慕尼黑"黑九月事件"
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開始一周里,運動員的成績驕人,人們都沉浸在奧運盛會的祥和與歡樂之中。然而,在這場和平盛會的背後,卻有巨大的隱憂:有關決策官員為滿足購買先進體育器材的巨大投資需要,縮減了警衛人員和安全設施的開支。對於嘔心瀝血主辦這屆奧運會的西德官員來說,他們希望這次運動會能讓世人相信,西德已恢復了一個文明國家的形象,人們應抹去二戰和希特勒時代1936年柏林奧運會所留下的陰影。西德的邊防人員和重要的運輸站口都普遍放鬆了對進出人員的檢查,這給了恐怖分子一個可乘之機。
"黑九月"發起恐怖行動
9月4日,以色列隊沒有賽事,大多數運動員在奧運村休息,晚上出去看電影。電影看完了,以色列選手陸續回到了奧運村。5日凌晨約4時,他們還在沉睡,奧運村外面忽然出現了8個模糊的身影,他們拎著沉重的運動包,悄然走向25A門旁邊的一段柵欄。
這8個人是一個名叫"黑九月"的恐怖組織的成員。他們帶著沖鋒槍、手榴彈,越過柵欄,直奔既定目標---奧運村中以色列選手居住的31號建築物。他們選擇從這里進去,是因為他們先前察看過,而且知道,一些運動員在外面喝醉了,回來時常常攀越這段2米高的柵欄,保安根本不會阻攔。這8名恐怖分子穿上田徑服作為偽裝。拿今天的標准看,慕尼黑奧運會的安全工作實在是一個笑話:整個奧運村僅用一層薄薄的鐵絲網攔住,當運動員回來晚了,他們都願意翻越鐵絲網,抄近路回家。此外,奧運村內沒有攝像機、探測器,也沒有路障,門口有幾個保安,但居然沒配武器!這些恐怖分子事前也做了周密准備:一名恐怖分子曾在建設奧運村時當過建築工,對奧運村了如指掌,另一人事發前一天還潛入了奧運村,詳細偵察了以色列運動員居住的樓層。
他們在幾個以色列人住的一號公寓套房外站好位置,然後用事先准備好的鑰匙打開門。他們的行動被屋內一名以色列運動員察覺。隨後,恐怖分子與以色列運動員們展開搏鬥。25分鍾後,兩名以色列運動員被打死,其餘9人被劫為人質。
在雙方搏鬥中,奧運村治安當局接到過一些路人打來的電話,但沒引起足夠的重視。搏鬥時斷時續,幾聲槍響和撕心裂肺的呼叫過後,一切又重歸平靜。剛從睡夢中醒來的人,也鬧不清出了什麼亂子,因為在奧運村,幾乎夜夜都有各種慶祝活動,經常有人放爆竹焰火,喧鬧取樂。
4時55分左右,一名沒帶武器的西德治安警察來察看情況。他打開步話機,朝站在康那利大街31號前纏著頭巾的一名恐怖分子咕噥了一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那人沒吱聲,從公寓門後溜了。
拯救人質行動失敗
凌晨5點,慕尼黑警察局長曼弗雷德-施賴伯在睡夢中被報警電話驚醒,於是慌忙組織人力處理危情。
5時10分,西德當局開始了拯救人質的行動。在雙方對峙當中,"黑九月"下達了最後通牒,他們要求釋放被關押在以色列的234名囚徒和西德監獄中的兩名囚犯;最後期限為5日上午9時,過時開始殺人。不過隨後,"黑九月"分子一再修改了最後期限的時間。
9時,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和本屆奧運會組委會主席道默發表聯合公告,宣布從9月5日下午起暫停全部比賽。
西德政府對"最後通牒"作出了反應,表示可以同意他們的要求,但必須就細節問題作進一步談判。西德警方欲爭取時間,為沖進31號大樓營救人質做好准備。
晚上18時35分,雙方進行了第一次直接接觸。西德內政部長、慕尼黑警察總監和奧運村村長進入31號樓,親眼目睹了劫持者孤注一擲的決心,於是決定改變原定沖入大樓營救人質的計劃。
警方於是答應歹徒提出的要求,用飛機把他們和人質轉送到埃及,並決定在慕尼黑機場實施營救行動。
20時30分-21時,西德方面派出3架直升機。
當"黑九月"分子走過柏油碎石鋪成的停機坪時,負責這次行動的指揮官下令開火。兩名狙擊手射出兩發子彈,監視直升機駕駛員的兩名歹徒應聲倒地。機場霎時間亂作一團。隨後雙方展開激戰。
槍戰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才結束。警察在清點屍體時,有5名歹徒被擊斃,西德警官1人死亡,幾名警察受傷。9名以色列人質則全部被恐怖分子殺害。
9月6日,奧林匹克運動場里,一片肅穆。當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第二樂章奏響時,許多運動員禁不住放聲痛哭。
為了悼念11名死難者,11個座位被空著。倖存的以色列人在這個追悼儀式上,幾乎控制不住自己。
9月7日,奧運會恢復比賽。
營救行動失敗後,世界輿論為之嘩然,紛紛指責西德警察無能,抨擊西德政府"視人質生命如兒戲"。這次恐怖事件,讓西德蒙受了奇恥大辱,也使西德政府對日益增加的國際恐怖活動產生了危機感。
從此以後,賽事安全問題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盡管恐怖襲擊事件中也有5名恐怖分子被打死,但是,沒有人會懷疑,慕尼黑事件是恐怖分子的一次"成功",而且會誘使其他恐怖組織把奧運會作為襲擊目標。
另一方面,慕尼黑奧運會的血腥一幕也喚醒了主辦者的安全保衛意識,使他們看到反對恐怖主義也是舉辦奧運會舉足輕重的一環。在隨後的歷屆奧運會和其他重大賽事中,組織者都提高了安全措施的投資力度。
中日邦交正常化
日本國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應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邀請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周恩來和田中角榮以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問題為中心,就兩國間的各項問題,以及雙方關心的其他問題先後舉行多次會談。27日,毛澤東會見了田中角榮。29日,中日兩國政府聯合聲明在北京簽字。聯合聲明宣布:自本聲明公布之日起,中國和日本國之間迄今為止的不正常狀態宣告結束;兩國政府決定自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關系,並盡快互換大使;日本國政府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國政府重申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國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的這一立場,並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中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中日兩國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各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兩國間持久的和平友好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