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西班牙人殖民菲律賓之前,這一地區的土著文明發展大致狀況如何主要是呂宋島和棉蘭老島~謝謝
西班牙殖民者入侵菲律賓前,菲律賓人穿用棉紗、麻纖維製成的衣服。男人穿的上衣稱「康崗」,無領、短袖,下身用一條叫「巴哈」的布裹著腹部,上衣下擺略低於腰。衣服的顏色多為藍色或黑色,只有尊長著紅色的衣服。現在菲律賓人的服裝變化很大,西裝在中上層人士中廣泛流行,而老百姓的衣著則比較簡單。男子上身穿襯衣,喜用白色,下身穿西裝褲;女子喜歡穿無領連衣裙。大部分青年著西式皮鞋,老年人仍穿用木頭、麻或草做成的拖鞋。
菲律賓大部分是由山地、高原和丘陵構成。多活火山,地震頻繁。棉蘭老島的阿波火山是菲律賓最高的山峰,呂宋島的馬榮火山是菲律賓最大的活火山,同時也是世界最小的活火山。主要河流有棉蘭老河、卡加延河,貝湖是全國最大湖泊
『貳』 明鄭政權多番圖謀襲取呂宋島,為何始終沒有付諸行動呢
史料記載明鄭政權多番圖謀襲取呂宋島,但是最後卻沒有付諸行動,我認為原因有三。一是明鄭政權實力鼎盛的時期主要目標是北上抗清,沒有多餘的心思對外擴張勢力。而後明鄭政權敗退台灣,就已欠缺遠征呂宋島的能力。鄭成功當時在軍隊北伐南京受到重挫後,聽從何斌之建議收付台灣為軍隊後勤給養,但是卻在成功收付的次年急病身亡。而後明鄭政權陷入一段時期的內亂,加上滿清的“遷海令”等政策影響,明鄭政權開始漸漸衰退。加上當時台灣大部分區域是土著的勢力范圍,明鄭政權在台灣的實際控制能力確實不大。但是當時的呂宋島屬於世界上實力最強的日不落帝國,根基深厚,不容易收取。
『叄』 呂宋國的歷史沿革
曾於1372年(中國明洪武五年)至1410年(明永樂八年)間 3次遣使訪問中國,明朝也於1405年遣使報聘。
15、16世紀,中國東南沿海商民同呂宋的交往相當頻繁,開始有華僑留居呂宋。1570年,僅馬尼拉一地即有華僑40家。
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侵入菲律賓北部,在馬尼拉一帶遇到頑強的抵抗。馬尼拉統治者採用羅闍(王)或拉干(王子)的稱號,奉伊斯蘭教。他們來自渤泥,並同渤泥統治家族有親屬關系。但馬尼拉居民中奉伊斯蘭教的還不普遍。馬尼拉國勢頗強,鄰近八打雁等地都受其統屬。馬尼拉城堡築有厚牆,守御堅固,還擁有制炮作坊和足以容納300人的戰船。在羅闍蘇萊曼的指揮下,馬尼拉奮勇抵禦西班牙的侵略。
1571年6月3日蘇萊曼在海戰中陣亡。其後呂宋逐步為西班牙所征服,伊斯蘭教在呂宋的傳播也由此中斷。西班牙在馬尼拉建立殖民統治後,明代史籍仍稱之為「呂宋」。
『肆』 呂宋人是什麼人
《雨窗消意錄》卷四,有清朝駐英大使郭嵩燾當年在香港給書作者朱克敬寫的信,說參觀英國人管的監獄,裡面有西洋人、中國人、還有「呂宋人」。呂宋人是什麼人?想起杭州有家著名的老字型大小百貨店「小呂宋」,莫非與呂宋人有什麼瓜葛?查了查,原來「呂宋」就是菲律賓最大島嶼呂宋島(Luzon Island),馬尼拉的所在地。16世紀到十九世紀,一直被西班牙佔領。明清時期的中國人把呂宋島稱為「小呂宋」,把西班牙稱為「大呂宋」。當時中國人與呂宋人的生意做得不小,每年有幾十甚至幾百條商船來往,中國的絲綢、瓷器就是從這條「太平洋絲綢之路」大量地輸送到歐洲以及美洲。中國人從呂宋買什麼回來?據說呂宋盛產黃金、稻米、礦產、熱帶水果,還有著名的呂宋雪茄煙。
可是這些跟杭州的小呂宋百貨店有什麼關系?再查,互聯網真好,什麼都有。原來這家店的老祖宗是「呂宋人」。上世紀二十年代,有菲律賓人在上海四川北路開了一家帽子店,名叫「小呂宋」。(可見四川北路繁榮歷史很久遠了,上海人說:「不會逛街的逛南京路,會逛街的逛四川北路。」因為四川北路小店多,價格便宜,外地人么只知道南京路的中百一店。)1925年開始,生意做大了,經營百貨,店也搬遷到了南京路。1937年,上海小呂宋在杭州投資開分店,店址在清泰街。1955年公私合營,1957年遷到延齡路,就是現在的延安路。我小時候只知道杭州有兩條大街:延安路與解放路,小呂宋的店面比最大的解放路百貨商店要小得多,但商品齊全,服務周到,名聲很響亮的。什麼東西買不到,媽媽就說,去小呂宋看看。後來文革時改名了,變成湖光百貨商店,80年代末又改回來。
『伍』 一戰損失20多萬日軍,當年呂宋島戰役日本為何會慘敗
因為北美美軍用了重型坦克和火炮。
2月3日,美軍開始襲擊馬尼拉。駐馬尼拉的日本海軍拚命抵抗,雙方展開了為期四周的街戰。 3月3日,美軍佔領了馬尼拉,隨後襲擊了西南和東南呂宋島。日本建武集團和振武集團的殘余分別撤退到克拉克以西和馬尼拉以東的山區。同時,北美美軍的第一台推土機為山區的坦克和重型火炮開辟了道路,對危險的尚武集團發動了進攻,4月下旬佔領了碧瑤,6月進入了卡加延河谷,並開放了通往碧瑤和聖何塞的道路。日本軍人桑木集團撤退到山區,在美軍的圍困下,物資被切斷,該病流行,生病或餓死,但他們繼續抵抗。直到日本投降,其餘的70,000人才放下武器。在這次運動中,美軍損失了47,000人和17艘船;日軍損失了21萬人。
『陸』 呂宋與宋朝的關系
南宋王朝是北宋王朝的延續。宋朝開國時叫北宋,都城在汴梁(即今開封市)。後宋徽宗和宋欽宗被金所擄,趙構從金由北南逃,後重新建立宋氏江山,定都杭州,史稱南宋。北宋和南宋主要是就其都城的北南地理位置而名的。
1北宋與南宋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定都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 ,改元建隆。後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集中於中央,避免了中晚唐藩鎮割據的亂象。北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強盛的、繁榮的王朝。
南宋的建立是因為在公元1126年,金兵攻破宋都城汴京(即今開封),公元1127年四月,金擄走了宋皇帝宋欽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宋滅亡。到此為北宋。公元1127年五月,宋徽宗另一個兒子趙構逃到南京,即位為帝,即宋高宗,重建宋朝,後稱為南宋,以後定都臨安,即現杭州。總體來說北宋南宋,是因為重大事件的發生導致首都遷移及版圖變化,後世才如此區分的。
『柒』 宋朝為什麼滅亡,
宋朝滅亡的原因:
1.為防兵變,「重文輕武」。因出風頭,「精兵簡政」。
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 趙匡胤為避免晚唐藩鎮割據和宦官專權亂象,採取重文抑武方針,加強中央集權,並剝奪武將兵權。宋太宗繼位後統一全國,宋真宗與遼國締結澶淵之盟後逐漸步入治世。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商品經濟、文化教育、科學創新高度繁榮的時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國GDP總量為265.5億美元,佔世界經濟總量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的400美元。後世雖認為宋朝「積貧積弱」,但宋朝民間的富庶與社會經濟的繁榮實遠超過盛唐。
宋朝出現了宋明理學,儒學得到復興,科技發展迅速,政治開明,且沒有嚴重的宦官專權和軍閥割據,兵變、民亂次數與規模在中國歷史上也相對較少。北宋因推廣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長,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
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西方與日本史學界中認為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的文藝復興與經濟革命的學者不在少數。
宋朝立國三百餘年,二度傾覆,皆緣外患,是唯獨沒有亡於內亂的王朝。
『捌』 呂宋島的歷史
在古時,呂宋島是一個小國,稱為呂宋。宋元以來,中國商船常到此貿易。中國古籍稱「小呂宋」。《東西洋考》和《明史·外國列傳》等均有專條記述。
明永樂三年(1405年),三保太監鄭和統率巨型艦隊至呂宋,即奉永樂帝詔書委任晉江華僑領袖許柴佬為呂宋總督,統攬該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大權,在任達二十年(1405-1424)。在此期間許柴佬不遺餘力地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施行孔儒禮仁之治,傳播閩南農漁工商先進技術,大興造船、紡織、制陶、種茶諸業,為呂宋國社會穩定、經貿發展、文藝繁榮作出卓越貢獻。
1571年至1898年,其地為西班牙侵佔,故《海錄》譯作小呂宋,而以大呂宋稱呼西班牙。過去華僑去菲律賓者多在呂宋登陸,故以呂宋為菲律賓之通稱。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時代,華僑又稱西班牙為大呂宋,稱菲律賓為小呂宋。呂宋盛產黃金,物產豐饒,貿易繁榮,曾於1372年(中國明洪武五年)至1410年(明永樂八年)間3次遣使訪問中國,明朝也於1405年遣使報聘。15、16世紀,中國東南沿海商民同呂宋的交往相當頻繁,開始有華僑留居呂宋。16世紀西班牙殖民者侵入菲律賓北部,在馬尼拉一帶遇到頑強的抵抗。在羅闍(國王)蘇萊曼的指揮下,馬尼拉人民奮勇抵禦西班牙的侵略。1571年6月3日蘇萊曼在海戰中陣亡,其後呂宋逐步為西班牙所征服。西班牙在馬尼拉建立殖民統治後 ,中國明代史籍仍稱之為「呂宋」。
1898年為美國所佔。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於1945年1-7月在菲律賓呂宋島對日本實施進攻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