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羽在歷史上,真的是大意失荊州嗎
三國時期蜀漢政權派關羽鎮守荊州,當時東吳和蜀漢是盟友關系,關羽當時為了策應北伐,領兵攻打襄樊,沒有想到他的大後方起火,東吳不僅沒有出兵一起討伐曹魏,反而派兵偷襲了荊州,關羽兩面夾擊最終敗北,後來被東吳抓住殺死。人們都說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那麼在歷史上荊州真的是關羽大意導致丟失的嗎?我個人認為關羽沒有想到東吳會偷襲,曹魏會和東吳聯手,關羽兵力不足,襄樊久攻不下導致進退兩難,蜀漢內部有矛盾,導致關羽沒有得到支持。
一、蜀漢和東吳是盟友關系,關羽沒有想到東吳會和曹魏聯手,以至於東吳偷襲荊州得手。蜀漢和東吳雖然有摩擦,但是雙方一直聯合抗曹,當時關羽領兵攻打襄樊,而且劉備佔領了漢中。東吳方面認為如果幫助蜀漢攻打曹魏,那麼蜀漢會進一步加強實力,對東吳沒有好處,如果和曹魏聯手,可以把蜀漢遏制住,保存三分天下的局面。所以他們偷偷和曹魏取得了聯系,在關羽攻打襄樊的時候,趁機投降了荊州。
關羽失守荊州不是大意,而是外部力量加上內部矛盾導致。大家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B. 關羽失荊州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關羽失荊州的原因是粗心大意、驕傲輕敵。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還有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留關羽鎮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
劉備得到蜀川後,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由於關羽的大意疏忽導致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失陷。
(2)歷史上荊州是怎麼丟的擴展閱讀:
劉備能把荊州大本營交給關羽,不僅僅是桃園結義的兄弟之情對他的信任,更是因為關羽有勇有某,在三國也是屈指可數的軍事家。
單講個人武力,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等等故事,更是家喻戶曉。關羽發動襄樊戰役,曹仁在樊城被關羽圍困告急,曹操讓於禁、龐德救援,當時八月夏秋之交雨水較多,漢水大漲。
結果關羽上演了水淹七軍這一最後的好戲,活捉於禁龐德,嚇的曹操差點遷都,更是派出十萬大軍親自壓陣,而關羽手上可以調動的所有人馬,也不過只有3萬而已。
所以劉備讓關二爺鎮守荊州絕對是經過周密思考的。那麼關羽真的是像演義中說的那樣,關羽發動樊城之戰,並非為了個人揚名,背後確實有重大的軍事目的。
關羽發動樊城之戰正是劉備攻下漢中,進封漢中王的時候,漢中也是曹操非常想得到的一個地方,關羽如果不發動樊城之戰。
那麼曹操必定會大舉進攻漢中奪取漢中,漢中離劉備大本營荊州相距千里,一旦被曹操打敗,後果是不敢設想的,那麼關羽發動樊城之戰的目的是為了牽制曹操,為劉備穩定漢中爭取時間。
C. 關羽為什麼會丟了荊州
主要還是關羽自身的問題。
關羽北伐那時期,吳蜀已經嚴重不合,東吳陸口屯兵,對關羽所在的江陵虎視眈眈,這個關頭能守住都算不錯了,關羽反而不顧政治危險、後方不穩,貿然北伐。此時的劉備動用西川全力才熬走了曹操主力,喘息未定,根本無法實現隆中對的兩路出擊。
反觀曹魏呢?盡管損失了夏侯淵,中原有不少起義;但長安西部仍有張頜郭淮曹真等人坐鎮,各種起義也被迅速平定,曹魏根基並未受到損傷,談何天下有變?
再看看關羽北伐的對象,襄樊和曹仁——襄陽是什麼地方?自古以來的荊州重鎮,易守難攻,一個小小的呂常把關羽拖延了六七個月都攻不下,曹仁更不用說了,曹魏鐵壁,最擅長防守,用短處去打別人的長處,豈不找死?
關羽丟荊州的原因,就是在於天時僅僅僥幸,地利人和都不利於己的情況下貿然出兵
D. 三國中關羽為什麼會丟失荊州劉備的用人出了哪些問題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備聯合孫權,大敗曹操於赤壁。一年後(公元209年),劉備南征荊南四郡,而周瑜奪取富饒的南郡(江陵)。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劉備向孫權借來南郡(江陵),進一步鞏固了聯盟,同時也為日後荊州(南郡)的歸屬帶來了爭議。
此時,劉備占據南郡、武陵、長沙、桂陽、零陵五郡,成為荊州最大的贏家。公元211年,劉備應益州牧劉璋之邀,帶領數萬精兵入川,又於213年調諸葛亮、張飛、趙雲等率軍入蜀,圍攻劉璋。關羽成為了荊州留守主帥,肩負起守衛荊州的重任。
結語
劉備對關羽是非常信任的,將荊州交給其打理。但是出於本能,不能將荊州徹底交給關羽的嫡系,而是安排了自己的二舅哥糜芳為荊州二把手。而關羽認為糜芳是靠著裙帶關繫上位的,沒有真才實學,對他非常輕慢,關系越來越僵。最後釀成了大禍,糜芳和士仁在東吳呂蒙誘降時,想起關羽平時對自己的傲慢,沒有經受得住誘惑,開城歸降了東吳。他們兩人的叛敵,導致關羽前方戰事不利時,退無可退,敗走麥城,臨沮被擒殺。
劉備出於“帝王心術”,在荊州留守人事安排上,採取“制衡之術”,安排與關羽不和睦的糜芳為南郡太守,作為關羽的副手,坐鎮荊州,是一大敗筆。他的這一敗筆,為關羽丟失荊州埋下了隱患。關羽在前線浴血奮戰,後方卻失火,焉能不敗,荊州焉能不失。
E. 關羽為何丟失荊州,大意失荊州具體為何呢
關羽大意失荊州,最主要的原因是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關羽陷入兩線作戰。
劉備奪取漢中,同時讓關羽打樊城其實關羽攻打樊城,從戰略上是完全正確的,當時劉備正在攻打漢中,曹魏集團肯定不允許劉備把勢力延伸到漢中,必然會干擾劉備後方,就是荊州大本營。
可是偏偏關羽有個自大的毛病,關羽自大,其實也是東吳用計,一開始就示弱關羽,讓他麻痹大意,所以在一開始,關羽就認為孫權或者呂蒙的人馬不敢來,因為關二爺的威名赫赫,當他威震華夏的時候,更加自信。連曹操都被自己嚇得要遷都了,孫權這個娃娃就更加不用擔心了。
事實就是,關羽戰線拉得過長,一直往曹操的地盤打進去,忘記了大本營。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荊州內部不穩定,關羽只能做將軍,不能做主公是有原因的。如果劉備在,必然不會讓糜芳這些人造反。關羽在外打仗,孫權派呂蒙白衣渡江潛伏荊州,同時荊州內部有漢奸,直接導致了荊州快速失守,關羽想救都來不及。
由此一來關羽就陷入兩線作戰,劉備遠在千里之外,必然是孤立無援。
F. 有關三國問題,後來荊州如何丟的
關雲長在與魏國交鋒的時候,陸遜與呂蒙用了陰謀詭計將關羽設的風火台毀掉,當時關羽的箭傷剛剛好,不敵魏軍,將要回城,可是荊州已被呂蒙等人占據,兩面夾擊,於是關羽向劉備的義子劉封求救,可是劉封聽盡了別人的饞言,沒有發兵求救,以至於關羽被抓,孫權勸降,關羽不依,被斬首。劉備聽知此事,殺了劉封,興兩川70萬大軍為關羽報仇。欲知下回如何,請採納我的答案吧。謝謝啦:-)
G. 歷史上「大意失荊州」的過程究竟是怎樣的為什麼呢
關羽,三國時期蜀國著名的五虎將之一,本來自長生,後字雲長,是河東郡解縣人。劉備任平原相時,用關羽為別部司馬,與劉備情同手足。
荊州失守,關羽以及駐守荊州的將士們的妻兒都被俘虜。後又受孫權圍追堵截,與兒子關平共赴黃泉。關羽死後,被劉禪追封為壯繆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