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我們為什麼要銘記歷史的苦難

我們為什麼要銘記歷史的苦難

發布時間:2022-07-19 07:38:24

① 銘記歷史有哪些主要意義

就要看是哪種類型的歷史了。如果是國家的屈辱史,比如甲午戰爭、鴉片戰爭、抗日戰爭,歷史意義是:1.落後就要挨打,要不被欺負,就要讓國家獨立,人民翻身做主,發展科技,發展經濟,同時要發展國防,一個國家的國防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面臨外來侵略的時候,一隻強大的軍隊是捍衛國家利益的重要保證。2.勿忘國恥,以史為鑒,可以知榮辱。我們時刻不能忘記,當初對我們進行侵略的國家,我們要時刻警惕,尤其是日本這種軍國主義有所抬頭的國家,警惕他們再次造成人類災難,警惕他們死灰復燃。3.一個國家不可能孤立地存在這個世界上,尤其是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由於聯系的加強,各國家越來越密切,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也越來越聯系密切,這就要求我們要走出去,引進來,利用國際資源發展本國。

② 銘記歷史,永葆初心,作為有志青年你怎麼理解

牢記歷史,不忘初心,我認為應該記住歷史的苦難,永遠保持著為人民服務的初心。

③ 南京大屠殺「每12秒就有1人遇難」,我們銘記歷史為的是什麼

我們銘記歷史是為了讓後輩知道,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現在的和平社會是我們自己奮斗出來的。我們銘記歷史不是我們中國人記仇,不是我們中國人翻舊賬,是我們中國人爭氣,我們的先輩用血肉之軀給我們後輩鋪路,不是讓我們不長記性的。

南京大屠殺,用的永遠記得,那是一個血流成河的日子,那個日子黑暗無邊,那個日子有些人做的事情令人發指。好好的無辜的百姓被那些壞人傷害,還有無辜的沒有出生的孩子。一直不明白是有多殘忍的心才能做出來這種令人神共憤的事情,也一直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不怕上天的報應吶。
以上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④ 和平年代銘記歷史是為了什麼

和平年代銘記歷史是為了什麼?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憎恨

提起中國近代的屈辱歷史,很多國人還是會對曾經侵掠過我們的國家懷有敵視心,其中對日本最重,仇日情緒可謂點火即著,這是對自己民族的無限熱愛,我們不可否認,然而憎恨與憤怒有時候卻能沖昏清醒的頭腦,我們銘記歷史不是為了憎恨,因為這種狀態只能發泄一時的憤慨情緒,卻無長遠益處。

銘記是為了避免歷史重演

還記得「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中國各方的態度不一,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蔣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內,都延誤了對日抵抗,造成了更嚴重的後果,我們在侵略者面前的軟弱,對侵略者的姑息縱容,或者是缺乏的團結意識,都是造成中華民族歷史悲劇的原因所在,我們今天再回顧那段歷史,是為了要以史為鑒,是要在其中找到問題,警醒自己,避免歷史的重演。

近些年來,日本右翼分子不斷刺激中國人民的神經,否定南京大屠殺,美化侵略戰爭,參拜晉國神社,挑起釣魚島爭端,這一系列行為都顯示出日本一些人對歷史的不坦誠,這種不坦誠向我們透露出潛在的戰爭危險,或許對他們來說只只是時機未到。有人說日本是個好戰的民族,對於這樣一個有過侵略史的國家,我們又怎能不對它的一些行為警惕,怎能對其一再的挑釁行為視而不見?我們要敢於對日本否認歷史的行為進行抗議,我們要堅決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

銘記歷史是為了強大自身

中國近代的恥辱史讓我們清醒的認識到「落後就要挨打」,我們要想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受到應有的尊重,就要強大自身。銘記歷史,過往的血淚就是如今我們前行的動力,為了不再受壓迫,不再被侵略,我們就要努力建設中國,只有讓自身強大起來,才能夠更好地保護自己。

83載光陰荏苒,一切都在發生,一切也都將過去,歷史的長河滾滾前行,我們站在河岸邊看世事變遷,無法阻擋,唯有紀念,讓歷史助推我們更好地向前。

⑤ 回顧歷史應該銘記輝煌還是銘記苦難

回顧歷史我們更應該銘記的是苦難。首先讓我們來明確幾個定義。所謂歷史是指過去發生的事,大可以對國家,小可以對個人。而銘記,則是牢記在心並加以反思。所謂輝煌指光輝燦爛的;在某些方面做出有所成就的事。所謂苦難指痛苦和災難。 誠然,無論是輝煌還是苦難,對於時代的發展都是有意義的。對此我們的評判標準是銘記輝煌或苦難哪一個更有利於個人,民族,時代的發展。首先,苦難能給人警醒,喚醒人們的危機意識。莊子曾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這強調了憂患意識的重要性。而具有憂患意識能使人們奮進,使我國發展的更快更好。銘記苦難才能守望幸福,對那些艱苦過往的描述和記憶,給我們凸現了歷史上的苦難與悲壯,而通過回味與反思歷史的苦難,我們更能明白奮進的意義,使我們在追求前進的路上更加堅定,也更加清醒。相對而言,輝煌雖是中華民族偉大先輩們汗水與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文明的象徵。但是也容易使我們沉湎於過去的成績里,盲目自大。當年清政府以天朝自居,自以為盛極一時,卻淪落到接受城下之盟的地步。這難道不是過分沉溺於輝煌的結果嗎?或許對方辯友會說銘記輝煌能讓我們產生創造輝煌的願望,但難道不是銘記苦難才給予了我們創造輝煌的能力嗎?再者,苦難可以重演,輝煌卻不可復制。就個人成敗而言,像喬布斯,馬雲,戴爾等等成功人士,他們成功的經歷與經驗都是不同的。在國家興亡來看,我國古代所達到的輝煌和如今的輝煌所走的也並不是同一條路。所以銘記輝煌並不能使我們在取得輝煌的過程中更加輕松,具有更大可能。而對於苦難來言,苦難的本質實際上是相似的,從天災上看,苦難的造成或是因為人類活動不當,或是因為預防工作不足。而從人禍上看,無非是因為人性的貪婪或是立場的不同。這些我們都是可以從曾經的苦難中找出策略並加以應對的。換而言之,銘記苦難能使我們更好的避免苦難。銘記輝煌不能讓我們昌盛,銘記苦難卻能使我們免於再次遭受苦難,難道不是苦難更應該被銘記嗎?何況,我們所言的銘記苦難並不在於僅僅記住苦難的事實,而在於讓我們從苦難中反思,了解到這份苦難的本質。比如在回顧中國近代的屈辱史時,我們更應著重於痛苦的源頭,是戰爭,是我們自身的弱小,而非敵人的殘忍與不人。 最後我方要澄清一下,銘記苦難並不意味著只銘記而不去奮斗,而是我們會銘記歷史的苦難,帶著這份苦難所帶來的傷痛更加努力,為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書寫更絢爛的篇章。

⑥ 銘記歷史 勿忘國恥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含義是,盡管「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了83年,但傷痛卻不能因時間的流逝而被抹去,它時時告誡我們: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我們勿忘國恥,才能知恥而後勇,我們勿忘國恥,積蓄的能量才能不斷迸發,才能在「悲痛」中奮力崛起。

83年前的今天,日本關東軍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以武力攻擊中國東北,由此揭開日本帝國主義武裝侵略中國的「序幕」,讓飽受列強欺凌的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威脅。那一段「恥辱」的歷史,一斷「辛酸」的血淚,一段現代史上「悲愴」的一頁,時刻都值得13億中國人永遠銘記。

(6)我們為什麼要銘記歷史的苦難擴展閱讀:

「九一八事變」事件經過

戰爭開始

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關東軍虎石台獨立守備隊第2營

第3連離開原駐地虎石台兵營,沿南滿鐵路向南行進。夜22時20分左右,日本關東軍鐵路守備隊柳條湖分遣隊隊長河本末守中尉為首一個小分隊以巡視鐵路為名,在奉天(現沈陽)北面約7.5公里處,離東北軍駐地北大營800米處的柳條湖南滿鐵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葯,炸毀了小段鐵路,

並將3具身穿東北軍士兵服裝的中國人屍體放在現場,作為東北軍破壞鐵路的證據,誣稱中國軍隊破壞鐵路並襲擊日守各隊,此事件由稱「九·一八事變」。由於當時中國東北地區稱為滿洲,因此日本方面將這次事變稱為「滿洲事變」。

爆炸同時,呆在鐵路爆破點以北約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島中隊長率兵南下,開始襲擊北大營;爆炸後,駐扎中方北大營和沈陽城的日軍兵分南北兩路,向中國軍隊駐地北大營進攻。

潰不成軍

1931年9月18日事變發生當夜,東北邊防軍司令長官公署中將參謀長榮臻根據張學良之命,命令東北軍「不準抵抗,不準動,把槍放到庫房裡,挺著死,大家成仁,為國犧牲」。

次日1931年9月19日張學良在協和醫院對天津大公報記者談話時再度說:「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對日兵挑釁,,不得抵抗。故北大營我軍,早令收繳軍械,存於庫房」。由於執行張學良不抵抗命令,北大營8000名守軍被只有300左右的日軍擊潰。

日軍獨立守備隊向北大營進攻的同時,關東軍第2師第3旅第29團向奉天城攻擊,至9月19目10時,日軍先後攻佔奉天、四平、營口、鳳凰城、安東等南滿鐵路、安奉鐵路沿線18座城鎮。長春地區的東北軍自發反擊,戰至次日,長春陷落。

1931年9月21日,日軍第2師主力佔領吉林。1931年10月1日,東北軍黑龍江洮南鎮守使張海鵬投敵,且奉日軍命令派出3個團進攻齊齊哈爾。

1931年10月26日,關東軍第2師第29團佔領四洮鐵路沿線主要城鎮。1931年11月4日,關東軍嫩江支隊攻擊嫩江橋北守軍。1931年11月19日,日軍攻陷齊齊哈爾。

錦州撤離

張學良在事件爆發後離開奉天,帶領屬下轉移到錦州。1931年10月8日,關東軍派出12架轟炸機空襲錦州。對此,南次郎陸軍大臣依然對若槻禮次郎首相聲稱「由於受到中國軍隊的防空炮火攻擊,才不得已採取自衛行動」,

此後關東軍發表公開聲明,宣稱「張學良在錦州集結大量兵力,如果置之不理,恐將對日本權益造成損害。為了盡快解決滿蒙問題,關東軍有必要驅逐錦州政權。」此後,幣原主張的國際協調主義外交政策受到了嚴重的挫折,日本越來越強硬。

黑省淪陷後,南京政府覺察日軍將進犯錦州,急令中國駐國聯代表施肇基於1931年11月25日向國聯提出劃錦州為中立區的提議。

12月2日,國民黨政府就通知英、法、美三國的公使說:它同意把自己的軍隊撤出錦州和山海關,但是有一個條件,即日本要提出使法、英、美三國滿意的保證,即要求三國保證中立區的安全。有了南京政府的表態,張學良急不可待地直接與北平日本公使館參事就此事進行具體交涉。

但這種交涉不僅受到南京方面的反對,而且也無法從日本方面獲得妥協的條件,日方堅持東北軍必須全數撤出錦州。

錦州中立案曝光後,遭到各界人士和學生群起反對,國民政府外交部於1931年12月4日被迫急電施肇基聲明放棄中立案,同時還表示:日軍如進攻錦州,中方將實行自衛。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也已就此作出決議,強調「如日軍進攻,應積極抵抗」。

可對於是否抵抗問題,南京政府與張學良之間明顯發生分歧。張明顯地傾向於和平方法解決,鍾情於「錦州中立化」方案。1931年11月29日,張學良致蔣介石密電,稱「惟個人對此(指中立案)亦頗贊成」,並在與日方代表談判之同時,開始秘密安排從錦州一線自動撤軍。

此舉引起了南京政府的嚴重不安。顧維鈞於1931年12月3日電文中極力勸阻道:「兄(指張學良)擬將錦州駐軍自動撤退,請暫從緩」;後1931年12月5日顧維鈞又與宋子文聯名致電張學良:「現在如日人進兵錦州,兄為國家計,為兄個人計,自當力排困難,期能防禦。」

蔣介石亦於1931年12月8日致電張學良:「錦州軍隊此時勿撤退。」但張學良12月21日致電第二軍司令部:「當最近日本進攻錦州之時,我軍駐關外部隊理應防範,但若現政府方針未定時,自然不用錦州部隊進行防守,因而撤至關內」,「部隊駐地為遷安、永平、灤河、昌黎」。

1931年12月25日、26日,張學良又致電國民政府,稱「錦戰一開,華北全局必將同時牽動」,屆時日本「以海軍威脅我後方,並擾亂平津,使我首尾難顧」,非但錦州不可守,連華北地盤亦不保。因此張學良不顧勸告,一意孤行將軍隊從錦州撤退。

戰火蔓延

而與此同時,1931年12月15日,關東軍已經開始進攻錦州。12月7日,日本陸軍中央部由日本本土增派混成第8旅,並從朝鮮調第20師司令部、混成第38旅、重轟炸飛行中隊以增援關東軍。12月28日,第2師主力渡過遼河進攻錦州;12月30日,混成第39旅進攻打虎山(今大虎山)。

日軍進攻錦州時,國民政府多次電令張學良抵抗,1931年12月25日,令其「積極籌劃自衛,以固疆圉」,張不遵令;張學良部隊開始從錦州撤退後,12月30日國民政府還急電令其「無論如何,必積極抵抗」,但已經無濟於事。

1932年1月3日,第20師司令部率混成第38旅佔領錦州。而此時駐錦州的東北軍第12、第20旅和騎兵第3旅早已奉張學良命撤退至河北灤東地區和熱河。在張學良的一再不抵抗下日軍兵不血刃佔領錦州。

1932年1月28日關東軍第3旅由長春向哈爾濱進軍,同時從遼西地區調第2師增援。當時為了轉移國際社會對滿洲的關注,日本在國際大城市上海挑起事端,引發了一·二八事變。1932年1月31日,依蘭鎮守使兼第24旅旅長李杜率吉林自衛軍進行哈爾濱保衛戰。

激戰五天,自衛軍丟盔棄甲,潰不成軍,撤往賓縣。1932年2月5日日軍佔領哈爾濱。

戰爭結果

由於張學良一再堅持「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整個東北三省1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日軍佔領,日本對東北三省的大規模侵略強烈地震動了中國社會,一個群眾性的抗日救亡運動很快在全國許多城市和村鎮興起。

⑦ 我們為什麼要銘記歷史,不忘初心

我覺得原因總的來說就是:為了不忘卻,為了更好的向前。

我們銘記歷史,就要凝聚奮勇向前的力量。「落後就要挨打!」面向未來,我們更要在歷史中探尋前行的力量,我們要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必須以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神奮勇搏擊、迎難而上。

⑧ 中華上下五千年,銘記歷史更應該銘記輝煌還是銘記苦難

我國的歷史非常悠久,上下五千年。我國這么多年的發展,可以說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我國的歷史上,不僅經歷了朝代的變遷,盛世的輝煌,而且也經歷了很多的苦難。落後就要挨打,因為我國一直是一個農業大國,所以免不了被其他國家欺負。正是因為遭受了這些苦難,才使得如今的國家更加強大。看著我國越來越好,在國際社會上擁有了很大的話語權,科學技術發展也越來越快,心裡可以說是非常高興。關於中華上下五千年,銘記歷史更應該銘記輝煌還是銘記苦難?我認為應該銘記苦難。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工業發展相對比較緩慢。在其他國家已經用熱兵器的時候,我國還在用冷兵器,所以在歷史上一直被別人侵略。所以在如今我們要銘記苦難,奮發圖強。其次,俗話說,驕兵必敗,雖然現在國家發展得很好,還是應該謙虛,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最後,一個國家想要長期發展,就應該一直銘記著苦難,時刻為自己敲響警鍾。

一: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工業發展相對比較緩慢

在其他國家已經用熱兵器的時候,我國還在用冷兵器,所以在歷史上一直被別人侵略。所以在如今我們要銘記苦難,奮發圖強。

關於中華上下五千年,銘記歷史更應該銘記輝煌還是銘記苦難?大家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

⑨ 對於歷史,我們到底是應該更銘記輝煌還是更銘記苦難

不管是輝煌還是苦難,都應該銘記,因為有不同的激勵作用

⑩ 結合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談談中國應該怎樣銘記歷史

銘記歷史 警示未來
1. 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牢記中國人民為維護民族獨立和自由、捍衛祖國主權和尊嚴建立的偉大功勛,牢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偉大貢獻,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萬眾一心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前進。
2.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始得最早、持續時間最長。我們開展紀念活動,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警示未來。兩國今年舉辦相關紀念活動,為的是捍衛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共同弘揚歷史公正和國際正義。
3. 我們通過立法確定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舉行了隆重活動。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
4. 歷史刻骨銘心,永遠不能忘記。要教育官兵勿忘國恥、奮發圖強,決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5.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縱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是歷史規律。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並且希望世界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讓和平的陽光永遠普照人類生活的星球。
6.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爭取獨立自由史冊上可歌可泣的一頁,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飽經滄桑的一章。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7.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聯合國成立70周年。金磚國家應該同世界上所有熱愛和平的國家和人民一道,堅決反對否認、歪曲、篡改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的圖謀和行徑,共同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同時,要以史為鑒,摒棄冷戰思維,拒絕零和博弈,共同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我們要繼續致力於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在國際關系中動輒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脅,無助於解決問題。要倡導通過對話和談判,以和平和政治方式解決分歧。
8. 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我們不應因一個民族中有少數軍國主義分子發起侵略戰爭就仇視這個民族,戰爭的罪責在少數軍國主義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們任何時候都不應忘記侵略者所犯下的嚴重罪行。一切罔顧侵略戰爭歷史的態度,一切美化侵略戰爭性質的言論,不論說了多少遍,不論說得多麼冠冕堂皇,都是對人類和平和正義的危害。對這些錯誤言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們必須高度警惕、堅決反對。
9. 事實就是事實,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實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黃、指鹿為馬的言行都是徒勞的。黑的就是黑的,說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說一萬遍也不可能變成黑的。一切顛倒黑白的做法,最後都只能是自欺欺人。
10. 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任何人都不可能改變歷史和事實。付出了巨大犧牲的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任何人想要否認、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歷史,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絕不答應!
11. 對任何企圖歪曲美化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歷史的言行,中國人民和亞洲受害國人民不答應,相信有正義和良知的日本人民也不會答應。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牢記歷史,是為了開創未來;不忘戰爭,是為了維護和平。我們認為,日本人民也是那場戰爭的受害者。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人民以德報怨,幫助百萬日僑重返家園,把數千名日本戰爭遺孤撫養成人,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博大胸懷和無疆大愛。
12. 兩國今年將舉辦一系列慶祝和紀念活動,目的是展現共同維護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的決心,警示世界人民珍惜和維護來之不易的和平,不允許重演戰爭悲劇, 共創全人類和平與發展的美好未來。
13. 自古以來,和平就是人類最持久的夙願。和平像陽光一樣溫暖、像雨露一樣滋潤。有了陽光雨露,萬物才能茁壯成長。有了和平穩定,人類才能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歷史告訴我們,和平是需要爭取的,和平是需要維護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維護和平,只有人人都記取戰爭的慘痛教訓,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14.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它忠實記錄下每一個國家走過的足跡,也給每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提供啟示。中國人歷來講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中國需要和平,就像人需要空氣一樣,就像萬物生長需要陽光一樣。
15. 深入開展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研究,必須堅持正確歷史觀、加強規劃和力量整合、加強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強輿論宣傳工作,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著力研究和深入闡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意義、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
16. 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地位和歷史意義相比,同這場戰爭對中華民族和世界的影響相比,我們的抗戰研究還遠遠不夠,要繼續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
17. 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歷史,把歷史結論建立在翔實准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要堅持正確方向、把握正確導向,准確把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歷史進程、主流、本質,正確評價重大事件、重要黨派、重要人物。要從總體上把握局部抗戰和全國性抗戰、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等重大關系。我們不僅要研究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8年的歷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變後14年抗戰的歷史,14年要貫通下來統一研究。要以事實批駁歪曲歷史、否認和美化侵略戰爭的錯誤言論。
18.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中華民族由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確立了歷史轉折點,充分顯示了中華民族有同侵略者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這一偉大勝利,將永載中華民族史冊,永載人類和平史冊!
19. 70年前,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凶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一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洗刷了近代以來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重新確立了我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中國人民贏得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尊敬;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這一偉大勝利,也是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的重大貢獻。

閱讀全文

與我們為什麼要銘記歷史的苦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