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中國近代史為依據,闡述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崇尚奮斗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基因
中國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沒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奮斗。偉大奮斗精神深深根植於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勃發於火熱的社會實踐,升華凝結於中國人民日新月異的創新創造,是中華民族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引領時代潮流、實現民族復興的強大精神支撐。
奮斗是中華文明興盛之源。幾千年來,中華民族革故鼎新、自強不息,建大好河山,墾廣袤良田,治大江大河,形成多姿多彩的生活,推動中華文明綿延而旺盛。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經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兩漢經學興盛、魏晉南北朝玄學流行、隋唐儒釋道並立、宋明理學發展等歷史時期,積累數不勝數的文化典籍,形成豐富的思想理念、傳統美德、人文精神,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凝聚力。包括豐厚的物質文明和豐富的精神文明在內的中華文明,都是靠奮斗積淀而凝成的結晶。中華文明具「仁者」之壽,匯鍾靈毓秀之智,歸根結底在於中華民族具有一往無前、同心奮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品質。
B. 怎麼描述戰爭年代的艱苦奮斗精神
艱苦奮斗精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內容。
在革命戰爭時期,表現為為了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不怕流血犧牲,英勇作戰,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整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過長期艱苦奮斗而取得勝利的歷史。為了人民的解放和幸福,在革命戰爭年代,多少人民放棄了自己優裕的生活,投身到為中國人民求解放的艱苦鬥爭中去;多少革命前輩,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無私無畏地貢獻自己的一切。舉世聞名的延安精神,就是在十分艱苦的戰爭環境中形成的。從一定意義上說,延安精神就是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精神,是革命戰爭的艱苦奮斗精神的表現。
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表現為為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刻苦學習科學技術,學習科學管理方法,銳意改革,奮發進取,勇於開拓的創業精神和獻身精神。
在世界風雲變幻的情況下,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經受住嚴峻的考驗,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這一切無不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萬眾一心,艱苦奮斗的結果。今天,時代同樣要求我們身體力行,弘揚真善美,摒棄假惡丑,為促進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與發展作出有益的貢獻。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它在不同時間和不同條件下,內容雖然有所不同,但艱苦奮斗這種精神卻不能丟。
C. 艱苦奮斗精神的基本內涵是什麼
艱苦奮斗是一種不怕艱難困苦,奮發圖強,艱苦創業,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樂於奉獻的英雄頑強的斗爭精神。偉大的事業是根源於堅韌不斷地工作,以全副精神去從事,不避艱苦。
舉例一:全國勞動模範徐虎,他是上海房管行業的一名普通水電工,但他十幾年如一日,堅持夜間開箱為人民服務,餓著肚子,放棄休息,不怕苦不怕累,為廣大居民排憂解難。得到人民群眾的一致贊揚。徐虎的這種精神,就是一種艱苦奮斗的精神。
舉例二:包起帆的精神,也是一種艱苦奮斗的精神。
(3)中國歷史上三種奮斗精神是什麼擴展閱讀
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性:
1、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勇敢、自強不息自古以來就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幾千年來,正是依靠這種艱苦奮斗精神,中華民族才能歷經滄桑而不衰,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2、艱苦奮斗精神在革命戰爭年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光輝歷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3、艱苦奮斗精神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在各行各業的勞動者身上,繼續發揚光大。
D. 偉大的抗戰精神,偉大的抗疫精神,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分別是什麼
1、抗戰精神
抗戰精神是紅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中華民族在抗日戰爭過程中乃至在處理戰時、戰後諸多問題時所形成和表現出來的偉大民族精神。
抗戰精神升華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2、抗疫精神
抗疫精神是在抗擊新冠肺炎中形成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精神。
一是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守望相助精神。二是聞令而動、雷厲風行的英勇戰斗精神。三是顧全大局、壯士斷腕的「一盤棋」精神。四是捨生忘死、逆行而上的英雄主義精神。五是充滿信心、敢於勝利的積極樂觀精神。
3、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精神,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同正義戰爭偉大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人民軍隊宗旨、本色和作風的體現,是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於斗爭的歷史傳統的弘揚,是中國人民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
(4)中國歷史上三種奮斗精神是什麼擴展閱讀:
繼承和弘揚抗戰精神,有利於進一步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精神動力。抗戰精神對推動中國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三大歷史任務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價值。
1、弘揚抗戰精神是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必然要求;
2、弘揚民族精神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精神紐帶;
3、弘揚抗戰精神是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的客觀要求。
E. 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的精神是什麼精神
為擺脫困境、打破敵人的封鎖,1941年春,八路軍三五九旅奉命開進南泥灣,披荊斬棘、開荒種地,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經過3年奮戰,在缺乏生產資金和生產工具的極端困難情況下,戰士們努力拚搏,實行戰斗、生產、學習三結合,戰勝了重重困難,把南泥灣變成了陝北的江南,成為大生產運動的模範。經過歌曲傳唱,「南泥灣精神」家喻戶曉,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戰勝困難、奪取勝利。
南泥灣精神是在黨中央的直接培育下形成的,它是延安精神在大生產中的具體體現。1943年,毛澤東同志為南泥灣的題詞:「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成為南泥灣精神的象徵。南泥灣精神的宣傳推廣,極大地激發了抗日軍民的生產熱情,陝甘寧邊區出現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百業繁榮的可喜景象,為革命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不斷激勵廣大黨員幹部、人民群眾開拓進取,在每一個時代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必將一代代傳承下去,成為永遠都要繼承和發揚的精神力量。
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作為自己的鮮明作風,歷來堅持獨立自主,開拓前進道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依然強調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的重要性:「中國的經驗第一條就是自力更生為主。我們很多東西是靠自己搞出來的。」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以筆者所在的建築領域為例,有著大批這樣歷史悠久、傳承精神的企業,不斷為中國基建事業和現代化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如誕生於革命戰爭年代的中建路橋,在黨的旗幟指引下,在艱難歲月為邊區和解放區架橋鋪路,包括阜平通往陝北的道路、阜平通往西柏坡的道路和中央機關從西柏坡向北平搬遷的進京「趕考路」,為民族解放和迎接新中國的成立作出重要貢獻。同樣,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中國的建築人牢記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創造了一項又一項人間奇跡,如紅旗渠等重大項目建設,都面臨施工難度大、可參考資料少的問題,但只要肯迎難而上,我們就能克服每一個困難。
「全黨一定要保持艱苦奮斗、戒驕戒躁的作風,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奮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新時代鼓舞著我們,拼搏奮斗是時代旋律。我國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和挑戰,我們必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大力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取得的成就無比輝煌,社會經濟各領域均發生巨大變化,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讓人民群眾的生活得到大幅改善,同時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吃水不忘挖井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未來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在更高水平上擴大開放,堅持獨立自主謀發展,弘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努力發展中國的科技力量,探索前人不曾涉足的領域,提高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夯實發展基礎、奠定基礎設施建設強國的地位。
數據顯示,高鐵、高速公路、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和港口深水泊位數量,我國均居世界領先水平。我國基礎設施建設不僅有數量,更有質量和技術含量,不斷取得突破性創新,創造無數世界紀錄,令國人倍感自豪,亦讓世界各國欣羨不已。而且,我國基建正走出國門、參與全球競爭。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走深走實,我國基建還在加速開拓海外市場,取得顯著成績。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危、機」同生並存。我們要沉心靜氣,理性應對復雜局勢,堅持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為新時代取得更大成就作出自己的貢獻。
F. 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中華民族精神都有哪些
1、革命時期
五四運動精神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核心是偉大的愛國主義。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
井岡山精神是指以毛澤東、朱德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井岡山革命道路過程中所培育和發揚的革命精神。它是具有原創意義的民族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中國共產黨優良革命精神傳統的源頭。
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南泥灣精神:1941年前後,日本帝國主義的「掃盪」和國民黨反動派的封鎖包圍及嚴重的自然災害,使抗日根據地出現了極端困難的局面。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發展經濟,保障供給」的方針,開展了大生產運動。八路軍359旅開進南泥灣屯墾。經過艱苦奮斗,南泥灣成了陝北的「江南」。
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中形成的。1942年12月,毛澤東在陝甘寧邊區高級幹部會上,第一次提出了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艱苦奮斗的精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理論聯系實際、不斷開拓創新的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
抗戰精神: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西柏坡精神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時期產生的,是一種體現中國革命偉大歷史性轉折時代要求的革命精神,其基本內涵是:
「兩個敢於」(敢於斗爭,敢於勝利)的革命進取精神;「兩個堅持」(堅持團結依靠群眾,堅持團結統一)的民主精神;「兩個善於」(善於破壞舊世界,善於建設新世界)的科學精神;「兩個務必」(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2、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北大荒精神是「艱苦奮斗、勇於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20世紀50年代末,中國人民解放軍10萬轉業官兵,按照黨中央「屯墾戍邊」的方針,開赴地處黑龍江省荒無人煙的北大荒開拓。
經過三代人的艱苦創業,建成了中國耕地規模最大、機械化程度最高的國營農場群,成為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基地和外貿出口基地,成為舉世聞名的「北大倉」。
紅旗渠精神:紅旗渠動工於1960年,十萬林州人民,苦戰十個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大慶精神是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這簡單朴實的8個字,凝聚了幾代大慶石油人的奮斗精神,成為共和國工業文明之魂。它集中體現了我國工人階級的崇高品質和精神風貌,是激勵中國人民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
「為國爭光、為民族爭氣的愛國主義精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艱苦創業精神;講求科學、『三老四嚴』(當老實人,說老實話,做老實事;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的求實精神;胸懷大局、為國分憂的奉獻精神。」
雷鋒精神就是共產主義精神,是我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高貴品質的生動反映,也是我黨我軍優良傳統的具體體現。它的實質是:忠於共產主義和社會主義事業,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做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
「兩彈一星」精神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於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象徵了中華民族自力更生、在艱難條件下集中力量從事科學開發研究,並創造「科技奇跡」的態度與過程,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3、改革開放新時期
抗洪精神是「抗洪精神」是全國軍民以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戰勝1998年長江、嫩江、松花江等地區特大洪水而形成的崇高精神。1998年9月29日江澤民同志在全國抗洪搶險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概括出抗洪精神。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忍不拔、敢於勝利」。
抗震救災精神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以人為本、尊重科學的抗震救災精神,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集中體現和新的發展。抗災精神是團結、堅持、拼搏的人類精神,是「中國精神」的鮮活表現。
特區精神是敢闖、敢冒、敢試、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奮發有為、只爭朝夕的創業精神。自立、自強、自信的拼搏精神。團結友愛、扶貧濟困的互助精神。誠實守信、廉潔奉公的奉獻精神。愛崗敬業、健康文明的人文精神。公正嚴明、規范有序的法治精神。崇尚知識,完善自我的學習精神。
奧運精神是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勇攀高峰的創新精神、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留給我們的奧運精神。
載人航天精神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是對載人精神的高度概括,這一精神是我黨軍航天領域取得輝煌成就的巨大動力,也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寶貴的精神財富。特別能吃苦,體現了我黨我軍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
(6)中國歷史上三種奮斗精神是什麼擴展閱讀
核心內容
江澤民在十六大報告中指出:"在五千多年的發展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這是對中華民族精神核心內容和基本思想的高度凝煉和概括,為我們准確把握中華民族精神提供了正確指南。實則是民族精神的統一歸納。
但是,正如胡錦濤指出的那樣:「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們推動實踐創新的根本指針,又是我們深化理論探索的嶄新起點。
我們要以江澤民關於中華民族精神的上述論述為根本指針和嶄新起點,在認真學習、准確領會、努力實踐的基礎上,把對中華民族精神內涵的研究和認識不斷推向深入,並且把繼承民族優良傳統同體現時代進步要求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
中華民族精神是一個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它的核心內容(基本思想)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
此外,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捨生忘死的犧牲精神、敬老尊賢的倫理精神、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以及天人合一的和合精神等等,都是我們認識和把握中華民族精神的豐富思想材料。
中華民族精神猶如民族思想脈動的主旋律,這個主旋律在不同歷史條件和不同情況下會形成或悲壯慷慨或昂揚激越的不同樂章。
例如民主革命時期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岩精神以及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大慶精神、雷鋒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等。這些不同樂章既是中華民族精神主旋律的具體表現,又不斷豐富和發展著中華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民族精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精神
G. 有哪些中國精神
1、五四運動精神是「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偉大精神。
2、井岡山精神是指以毛澤東、朱德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井岡山革命道路過程中所培育和發揚的革命精神。
3、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
4、延安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在延安整風運動和大生產運動中形成的。
5、抗戰精神:以愛國主義為核心,以救亡圖存、民族解放為主題,以自強、團結、犧牲、堅韌為基本內涵的偉大抗戰精神。
(7)中國歷史上三種奮斗精神是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精神」包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是中國傳統文化長期發展的思想基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發展過程中的精髓的內在動力,是指導民族文化不斷前進的基本思想。廣泛流傳,推動中國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發展的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精神「尊祖宗、重人倫、崇道德、尚禮儀。」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發展的觀點、自強不息和好學不倦的精神。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給我們民族和國家增添了光輝。「中國精神」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燈塔,它將照亮我們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H. 共產黨三個精神
第一個,紅船精神乘風破浪只向前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遊船(後稱「紅船」)上勝利閉幕,庄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第二個,井岡山精神是指以毛澤東、朱德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井岡山革命道路過程中所培育和發揚的革命精神。
第三個,蘇區精神是蘇區時期黨和人民軍隊全部革命精神的集中反映,是我們黨在波瀾壯闊的蘇區革命實踐中淬煉出來的偉大革命精神。蘇區精神內涵豐富、博大精深。堅定信念是靈魂,求真務實是精髓,一心為民是本質,清正廉潔是品格,艱苦奮斗是要義,爭創一流是特質,無私奉獻是內核。這些內涵辯證統一,閃耀著中國共產黨人獨特而又鮮明的政治本色、價值坐標和精神特質。4長征精神萬水千山只等閑。
以上就是三個精神,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