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八佰勇士叫什麼保衛戰

歷史八佰勇士叫什麼保衛戰

發布時間:2022-07-19 08:11:30

⑴ 八百壯士的歷史事件

最近,管虎執導的國產戰爭大片《八佰》火了,這部電影是根據「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史實改編。這是一部軍民團結,抵禦外敵的抗日電影。相信許多人在看過這部電影後,都被「八百壯士」無畏生死的精神感動得涕淚橫流。

謝晉元去世後,上海全城哀悼,國民政府為了順應民心,追贈其為陸軍步兵少將。但是,「八百壯士」的命運依然波折。就在謝晉元去世半年後,日本由於偷襲美國珍珠港,並向英美等中立國宣戰,被英美等國駐守的公共租界也就成了他們的管轄范圍,而一直被軟禁的「八百壯士」也落到了他們手中。

由於日本人對「八百壯士」非常憤恨,所以在接管後,對他們百般折磨,並且還將他們分散看管。但是不管條件如何惡劣,「八百壯士」依然團結一心,不忘操練,隨時准備與日本人作殊死博斗。他們寧死不屈的精神讓日本人又恨又怕,最終卑劣的日本人將他們全部分散,輸送到不同的地方做苦力。

日本戰敗後,「八百壯士」才得以恢復自由,他們回到了上海,並來到了謝晉元的墓前。只是此時他們只剩下100餘人了。對於被國軍當作炮灰,繼而又被拋棄的「八百壯士」來說,國民政府促成了他們的悲劇,但是正因為有了「四行倉庫保衛戰」,才激起了國人的抗日精神,從而最終實現了國家的獨立和解放。

⑵ 八百壯士守四行,主要寫的是什麼

八百壯士守四行,主要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八百壯士在蘇州河西岸有個叫四行倉庫的地方抗擊日寇的事跡,即四行倉庫保衛戰。

當年這個團的這個團長謝晉元講過一句話:沒有命令死也不退。八百壯士英勇的抗擊行為發生在上海閘北區蘇州河西岸,當時蘇州河西岸有倉庫叫四行倉庫。抗戰開始,這個倉庫是88師的師部,當時倉庫中儲存中大量的食物、救護用品和彈葯,日軍全力要把這個釘子拔起來。

從1937年7月7日開始日本以盧溝橋事變為借口進行全面侵華。當日軍在中國北方橫行的同時又於8月13日發動了對上海的進攻。盡管面對著後勤保障不利、士兵訓練不足及缺乏空中及重炮支援等困難,國民革命軍仍固守著幾近成廢墟的上海。

但日軍並沒有攻擊位於上海的外國租借地,表面上仍與其他國家保持友好關系,盡管事實上與其關系十分緊張。直到四年後日本決定向同盟國宣戰,日軍才佔領上海的外國租界區。

(2)歷史八佰勇士叫什麼保衛戰擴展閱讀:

無論是顧祝同、孫元良還是張柏亭都不會違抗蔣介石的命令,但孫經張向顧建議,既然是出於政治的目的,那麼留守閘北的部隊,兵力多是犧牲,兵力少也是犧牲。同時,守多數據點是守,守一二個據點也是守。顧祝同最後同意第八十八師留出一團兵力,留守地點則自行處置。

張柏亭回到第八十八師師部四行倉庫後,孫元良決定,就以四行倉庫作為固守據點,但覺得一團兵力仍然過多,在最後撤離之前,又決定只留一個加強營就夠了。於是就以第524團第1營為基幹,配屬必要的特種部隊,組成了一個四百多人的加強營。由中校團副謝晉元、少校團副上官志標,和少校營長楊瑞符率領。

10月26日晚10點駐扎與上海北站的第524團接到命令要求撤回位於四行倉庫的師部。第一營營長楊瑞符面對這條要求其撤出已堅守兩個多月的陣地的命令一開始難以接受,但在得知孫元良是讓第一營防守四行倉庫後便同意撤退。

⑶ 《八佰》的歷史背景和原型是怎樣的

等了一年的《八佰》終於上映了,在影院看了提前一周的點映場,說是點映,排片滿滿的,不愧是華誼自家的出品,影片製作考究認真,可以說是自《集結號》以來最好的國產戰爭片。該片上映後,口碑也是非常不錯,豆瓣評分來到了8.1,可以說是一部精品之作。

回來查背景,知道這一幕是歷史史實,那位勇士叫陳樹生。散場回家路上,想到這一幕,又是熱淚盈眶,不禁停下來擦淚,心情久久未平復。

⑷ 管虎新上映電影《八佰》的真實歷史事件是什麼

《八佰》改編自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中,「八百壯士」誓死抵抗日軍的故事。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企圖在三個月之內佔領全中國,他們在「盧溝橋事變」之後,就將目標轉移到上海。

淞滬會戰就此爆發,只是在會戰中,中方節節潰敗,已無力再與日方斡旋便需要西撤以保存實力。留下來一個加強營掩護大部隊西撤,這個加強營便是在「四行倉庫保衛戰」中浴血奮戰的「八百壯士」。

留守四行倉庫的官兵只有423人,但謝晉元團長為了迷惑敵人,對外宣稱800人,他們要正面對抗的卻是五千到三萬的日軍。數十倍的兵力懸殊,讓這一場戰斗變成有去無回的困獸之斗,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對決如同蚍蜉撼樹,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在「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感召下,造就了一個又一個視死如歸的場面。

影片評價:

戰爭是冰冷和殘酷的,《八佰》中的「靜」凸顯了這樣的冰冷和殘酷。電影開篇用搖移的大全景方式勾勒了蘇州河北岸的「靜」,這是滿目瘡痍之地,沒有居民,只有殘破與荒涼。「靜」是《八佰》一面,由「靜」到「動」是更重要的一面,它既是戰爭的對抗與角力的「動態」,也是人物變化成長的弧光,更是主題精神的升騰的過程和姿態。

在槍火和刺刀帶來的慘烈聲響中,該片著力呈現了「八百壯士」阻擊日本侵略者進攻的幾個戰爭段落和側面,戰爭的殘酷性首先被傳達出來,與之交織的是帶有痛感的崇高性。

作為一部戰爭類型商業片,該片正視了戰爭的殘酷,與此同時,也不再採取以往戰爭片凸顯指揮軍官個體的智慧與英勇的策略,甚至淡化了謝晉元的領導,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出「有意味的普通個體」所組成的群體合力。

⑸ 電影《八佰》的真實歷史是什麼

電影《八佰》的真實歷史是抗戰時期著名的上海四行倉庫保衛戰。

歷史上四行倉庫戰斗中負責作戰的其實是日本的海軍陸戰隊,因為當時只有海軍陸戰隊在市區內作戰。片中的陸軍第68步兵聯隊雖然真實地參加了淞滬會戰,但確是在蘇州一帶執行作戰任務,因此這一點也是最多被詬病的地方。

劇情簡介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中日雙方激戰已持續三個月,上海瀕臨淪陷。第88師262旅524團團副謝晉元(杜淳飾)率420餘人,孤軍堅守最後的防線,留守上海四行倉庫。

與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為壯聲勢,實際人數四百人而對外號稱八百人。「八百壯士」奉命留守上海閘北,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鏖戰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獲令撤往英租界。

⑹ 八百原型

《八佰》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來的,該電影的真實原型故事以及結局都成為了一大焦點,八百壯士原型故事出自於淞滬會戰。《八佰》是一部以淞滬會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為題材的戰爭片,講述了史稱「八佰壯士」的軍人於四行倉庫浴血奮戰、阻擊日軍的故事。

真實原型就是淞滬會戰末期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爭非常的慘烈,主要是因為他們只有400多人,但他們要面對的的是30萬日軍。

當時中國軍隊陷入側背受敵的危險境地,五十幾萬大軍不得不往西撤退。既然大部隊要撤退,那必然是需要掩護的,而負責掩護的隊伍就是88師262旅524團一營。

一個營的兵力怎麼可能有八百人,他們實際的人數根本沒有八百人,這個營由一個機槍連、三個步兵連和一個迫擊炮排組成,「編制」算滿也只有452人。謝晉元之所以回答稱800人,就是為了壯大軍威、迷惑日軍,讓這場戰役有那麼一點獲勝的可能。

雖然人數比較少,但這400個人想盡一切辦法,將四行倉庫從里到外武裝成了碉堡,之後就是硬著頭皮和日軍周旋和血戰整整六天六夜,抗爭到了最後。在這六天六夜裡,有無數雙眼睛盯著這個風雨飄搖的小小堡壘,也有無數人祈禱他們能夠撐到平安撤退。

就這樣,他們這支號稱「八百人」的隊伍硬生生的抵擋住了30萬日軍的侵襲。事後,四行倉庫巍然屹立,「八百壯士」孤軍抗敵的事跡由此為人傳頌。

(6)歷史八佰勇士叫什麼保衛戰擴展閱讀

這四百多壯士對抗二三十萬日軍,撐了四個晝夜,最大的原因是四行倉庫東面和南面就是租界,日軍有所忌憚,不想歐美列強干涉,不敢用重武器,反復用步兵發起沖鋒。

後來還是歐美國家害怕自己遭殃,要求蔣介石放棄抵抗,於是這四百壯士被撤回了英法租界,之後立馬被繳械軟禁,困在租界三年多。等到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攻進租界,他們通通淪為日軍俘虜,大部分人都客死異鄉,結局悲慘。

四行倉庫保衛戰從根本上講就是一次政治表演,明知是個死局,還不惜把四百多士兵送進血肉磨坊。最迷惑的是這場保衛戰死亡九人,傷了二三十人,再激烈能激烈到什麼程度,而且撤入租界後一年,還出了四個漢奸,把保衛戰的指揮官謝晉元給暗殺了。

⑺ 八百壯士真實歷史是什麼

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留守上海四行倉庫,與租界一河之隔,孤軍奮戰4晝夜,造就了罕見的被圍觀的戰爭。

當時的戰爭很激烈,中國正處於低谷時期,淞滬會戰進行到最後階段,為了掩護中國軍隊撤退,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共400餘人。

在副團長謝晉元領導和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阻擊敵人,多次打退了數倍於己的日軍頑強地進攻,取得了四行倉庫保衛戰的勝利。

(7)歷史八佰勇士叫什麼保衛戰擴展閱讀

八百壯士真實歷史結局是:

八百壯士進入收容所後,部隊被英軍卸下武器,生活在極差的環境中,開始了四年集中營一般的孤軍生活。雖然沒有被日本人打敗,卻也就此遠離了抗日的正面戰場。1941年4月,汪偽政權想要誘降謝晉元,並許諾其陸軍總司令的頭銜,被謝晉元嚴厲拒絕。

1941年4月24日晨5時,謝晉元和以往一樣,率領官兵早操,上等兵郝鼎誠等四人遲到,謝晉元異常憤怒,進行斥責。有四人突然取出匕首及鐵鎬等凶器,蜂擁而上,猛刺謝晉元胸部及頭部。

謝多處受傷,流血不止,至6時許悲壯長逝,時年三十七歲。四個兇手當場被擒。25日,謝晉元追悼儀式在上海舉行,有30萬人前往弔唁。國民政府追授謝晉元為陸軍少將。

⑻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最終活著多少人

420餘人: 權威可信的人數 四行倉庫「八百壯士」打擊了侵略軍的囂張氣焰,鼓舞了人民的鬥志,成為當時舉世矚目的事件。提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就要先說抗日戰爭史著名戰役「淞滬會戰」。「淞滬會戰」稱八一三戰役、第二次淞滬抗戰,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斗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八百壯士實際人數為420,在四行倉庫戰斗中傷亡43人,從四行倉庫撤出時為377人,撤退過程中,9人犧牲,13人負傷入院治療。四行堆棧內,除有若干沙袋外,並無如許屍體,我在內士軍,共為四百二十名,撤退時為三百七十七人,其中除有十餘名已殉難外,余者受傷入醫院治療中。

⑼ 《八佰》中四行倉庫保衛戰到底在保衛什麼

《八佰》中四行倉庫保衛戰保衛的是上海不淪陷,不向日軍低頭的態度。在政治上的策略,四行倉庫保衛戰其實是一場向西方國家爭取同情與支持的秀,因為在四行倉庫隔著蘇州河的對面就是租界,說白了就是打給租界裡面人看的。其實當時上海整體的情況,再苦守四行倉庫,是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但是卻是當時戰場中博弈的一個節點。

在電影里,最讓人覺得驚心動魄的,是一個個戰士身上綁著炸葯包,直接跳入敵人的陣營。這個場景是相當驚人的, 也是看出了戰士們的英勇。

犧牲是必然的,但是能夠在對抗日軍這件事上,我們從電影看到的,遠比現實要殘酷。在這場戰役中,裡面的戰士其實更多的是像小湖北這樣稚嫩的孩子,不過十七八歲。放在現在,那還都是個孩子,卻要肩負起了國家重任,是相當了不起的。

《八佰》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歷史事件改編的,在這場毫無勝算的守衛戰背後,這些士兵也是知道最終結果的,但是他們還是選擇了服從,選擇了留下。甚至在這場守衛戰中最高指揮者謝晉元,在歷史上也是真實存在的。

⑽ 八百壯士守四行的主要內容

《八百壯士守四行》的主要內容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八百壯士在蘇州河西岸有個叫四行倉庫的地方抗擊日寇的事跡,即四行倉庫保衛戰。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是抗日戰爭開始以來最悲壯的第一場仗。
當年這個團的這個團長謝晉元講過一句話:沒有命令死也不退。八百壯士英勇的抗擊行為發生在上海閘北區蘇州河西岸,當時蘇州河西岸有倉庫叫四行倉庫。抗戰開始,這個倉庫是88師的師部,當時倉庫中儲存中大量的食物、救護用品和彈葯,日軍全力要把這個釘子拔起來。

閱讀全文

與歷史八佰勇士叫什麼保衛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