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上的獨孤靖瑤的原型是誰
在《大唐榮耀》中,孤獨靖瑤是雲南王之女,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將軍,跟隨李俶征戰,傾力輔佐他成為一代君王,後為獨孤貴妃。
獨孤靖瑤對李俶一見鍾情,可惜李俶和沈珍珠卻是兩情相悅,不過獨孤靖瑤結局最後也如願嫁給了李俶,並在死後被追封為獨孤皇後。
據記載,李俶的嬪妃大約有八位:
睿真皇後沈氏,唐代宗李豫為廣平王時的妾;
貞懿皇後獨孤氏,即獨孤貴妃,皇後為死後破例追尊的;
崔貴妃,唐代宗李豫為廣平王時的嫡妃、結發妻。唐玄宗楊貴妃的侄女,性頗悍妒。李豫即帝位後,不肯追封她為皇後,只追封為貴妃。
獨孤氏,獨孤貴妃胞妹;
太妃某氏,李通母,史書無載,僅見於元稹為她所作的輓歌;
太妃某氏,端王李遇母,貞元十一年八月薨;
昭儀張紅紅,史書無載,見於《樂府雜錄·序·歌》。
唐開元宮中箏手薛瓊瓊——見宋陳元靚《歲時廣記》。
所以,綜上所述,《大唐榮耀》劇中獨孤靖瑤的原型應該是唐代宗的貞懿皇後獨孤氏。
獨孤靖瑤是唐代宗李豫的寵妃,生前被皇帝獨寵專房,生下韓王李迥、華陽公主,尤其是華陽公主深得唐代宗寵愛~
2. 獨孤家族一門九皇後分別是誰
歷史上共有4位獨孤皇後,其中3位是死後追封為皇後。
1、隋朝文獻皇後獨孤伽羅
文獻皇後獨孤伽羅,北周衛國公、關隴集團重要成員獨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
十四歲嫁給大將軍楊忠之嫡長子楊堅。同年父親政斗失敗被殺,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權臣猜忌。獨孤伽羅保持低調謙恭作風,以期為夫消禍;周隋交替之際,親自勸勉楊堅定下立隋大計;之後拜為隋王妃、隋王後;隋朝開國乃為皇後。
2、唐元貞皇後獨孤氏
元貞皇後,父親獨孤信,生母未記載。嫁給唐國公李昞,生唐高祖李淵和同安長公主。唐高祖武德元年六月六日被其子李淵追謚曰元貞皇後。
3、北周明帝明敬皇後獨孤氏
獨孤皇後,北周明帝宇文毓妻,西魏大司馬獨孤信長女。北周建立後,宇文毓接替弟弟宇文覺成為北周第二個統治者,獨孤氏成為王後,不久去世,葬於昭陵。宇文毓尊為皇帝後,追封獨孤氏為皇後。宇文毓去世後,加謚為明敬皇後。
4、唐代宗貞懿皇後獨孤氏
貞懿皇後,唐代宗李豫的皇後,生前為最寵愛的妃子,左威衛錄事參軍獨孤穎的長女,因為美麗入宮,聰明睿智,婉麗貞仁,750年生第七子韓王李迥,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崔王妃母族楊家被誅殺而未得禮遇,自此後獨孤氏被李豫獨寵專房,登基後冊立為貴妃,生華陽公主。
獨孤氏深得唐代宗寵愛,善歌詠。大歷十年十月初六,染病24天後逝世,殯於內殿,追封為皇後,上謚號貞懿皇後。
獨孤家族的覆滅:
1、獨孤家族後繼無人,後輩多碌碌無為者,不堪大任。
2、獨孤家族犯了大錯,被李唐皇室誅殺了。史料曾記載李淵的表弟獨孤懷恩在唐初曾經起兵造反被殺。
3、獨孤家族顯赫四朝,勢力過於強大,被李唐皇室和武則天逐步消滅了。
4、隋末,獨孤家族居於洛陽,被反叛的王世充誅殺了。
5、獨孤家族隱藏實力,從台前走到了幕後,暗中影響天下大局。
6、唐之後,獨孤家族分裂,很多人改姓了,例如洛陽的杜姓,孤姓、獨姓,還有很多的恢復了先祖姓氏「劉」,就這樣顯赫一時的獨孤姓氏慢慢的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
3. 求 唐朝時代 獨孤家族 的有關資料~~~
獨孤信,出生在一個小鮮卑部落的酋長之家,原名獨孤如願。說到這個人,偶不得不啰嗦一下北魏末年的六鎮起義。著名的孝文帝進行漢化改革時,將都城從平城(山西大同)南遷到了洛陽。此後北方的六個軍事重鎮變得不重要了。從前鎮守六鎮的全是貴族子弟,現在新添的盡是些流放犯。
少爺兵們眼見工資獎金一月比一月少,最後落得跟流放的一個待遇,能不惱火嗎!大呼造反有理,六鎮相繼叛亂。千萬別小看了這場起義,北齊高氏,北周宇文氏,統一中國的隋朝楊氏,建立大唐盛世的李氏,全是在六鎮烽火中打出頭的。大帥哥獨孤如願也如這般登上了政治舞台。
在起義第一輪,獨孤如願站在朝廷這邊,跟著親政府的賀拔氏父子殺死了起義將領衛可孤,出了點小名氣。起義第二輪中,不知怎麼地進了葛榮領導的反政府武裝。後來葛榮失敗,獨孤如願跟著大夥一塊兒被權臣爾朱榮收編。
別抱怨他老是換主子,打來打去的那些將軍們全不是好東西,小兵用不著講什麼主義,誰給飯吃就跟誰,人人如此。從後來的發展可看出獨孤如願不但無反骨,反而是個很講義氣的人。爾朱榮見小夥子精於騎射,一表人才,立馬提拔為別將。
人長得醒目就是好,同樣從葛榮那裡投奔爾朱榮的高歡,因為形容顦顇,不起眼,只能充帳下隨卒一名。高歡一世梟雄,當年卻吃過以貌取人的虧。
這時候獨孤如願才二十來歲,在軍中人稱「獨孤郎」,講究修飾打扮,又喜歡耍帥,曾在陣前匹馬挑戰,力擒敵將。單挑本來就少,這一回還是帥哥出陣,又有歷史價值又有審美價值。 正當獨孤如願戰場得意,一路升遷之時,政壇風雲變幻,爾朱氏滅門,新一代權臣高歡崛起。
北魏皇帝不甘心做傀儡,想跟賀拔氏合夥除掉高歡。眼看箭在弦上,一觸即發。高歡搞了個反間計,挑唆了個笨蛋害死賀拔岳。賀拔氏忙派獨孤如願去接管賀拔岳的軍隊。
獨孤如願走到關中,發現那些兵士們已經給自己找好了個統帥,一看居然是小時候一塊玩的黑獺。老相識,一切都好說,如願便又回洛陽去了。黑獺,大名宇文泰,管了幾個兵,野心倏——一下子沖上天了。得到皇帝的正式承認後便在關中盤踞下來當軍閥,不聽高歡指手畫腳。
北魏皇帝對高歡忍無可忍,西奔投靠宇文泰。獨孤如願一聽到消息,老爹老媽老婆孩子全顧不上了,單騎追隨而去。因為對老東家賀拔氏遭遇感到不平?還是出於跟黑獺的義氣?真有非走不可的理由嗎?以至於拋家棄子,從此天各一方,生死永別。留?走?一個政治賭局。
每個人都要從「高歡」和「宇文泰」之間選一個投注。當時高歡無論在哪方面都是占優勢的,西遷路上,不少人半道折回。就是賀拔氏的當家賀拔勝也是騎牆態度。用事後諸葛亮的眼睛來看,獨孤如願投得多麼正確!
在宇文泰扶持起來的西魏基礎上,發展出北周,隋,跟讓中國人引以為自豪的唐。隋朝的建立者是獨孤如願的女婿楊堅,唐朝的建立者是獨孤如願的外孫李淵。瞧人家獨孤將軍什麼眼光!
從此獨孤如願為宇文家出生入死。戰功赫赫。其中也曾因為打了敗仗跑到江南梁朝休養。三年後,梁武帝准他北上,問他是否會去父母生活的山東(指高歡領導的東魏),獨孤如願答得坦盪:事君無二。一心一意,繼續給宇文氏賣命。獨孤如願頗有謀略,最冒尖處是在文治方面。
到秦州(今天水)任刺史時,人家幾年裹不清楚的案子,他三下五除二就解決了。政通人和,經濟繁榮,遠近跑來歸附的流民有數萬家之多。某日,獨孤如願到郊外打獵,等到晚霞滿天,策馬回城,迎風急馳,帽子無意中偏到一邊。
第二天起來一看,滿城人都側戴帽子,學習這個帥呆了的新造形。
偶還找了個關於他的故事,釀古井貢酒的那口井,之所以好,就是因為獨孤如願曾經丟了把劍進去。沾上美男子的味道,水質不同凡響。宇文泰見獨孤如願信著遐邇,能服眾心,特特給他賜名為「信」。任命為八大柱國之一 。宇文泰死後,八大柱國中的宇文護獨攬朝政。
大臣趙貴想與獨孤信合謀,幹掉宇文護, 還權給宇文泰的兒子。獨孤信說要考慮考慮。這一猶豫,宇文護的毒酒就送上門來了。
唐朝人說獨孤信雖禍及自身,卻惠及子孫。事實上他是個重事業不重家庭的人。如此人物,如此結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人能全?獨孤信在歷史上最出名的事當數生出了三國皇後。他西奔後三十齣頭,又娶妻納妾,養了六子七女,厲害的是六個兒子全是正妻郭氏所生。
看來獨孤郎的心也有所屬處。長女嫁給宇文泰的長子,四女嫁到李家,七女嫁給楊家,後來都是皇後(李淵母親的皇後頭銜是死後被兒子封的),楊廣,李淵,全是他外孫。
值得注意的是獨孤家的孩子個性都很烈,不知是怎麼教出來的:楊廣老媽,隋朝皇後獨孤迦羅是出了名的女權活動家,旗幟鮮明地提倡一夫一妻制,反對男人納妾,把老公楊堅玩過一夜的宮女給活活打死,皇帝楊堅還不敢反抗,離家出走生悶氣;
李淵老媽病倒在床,卻有力氣發脾氣,嚇得好幾個媳婦都不敢給他端茶送水;那六個兒子也不省油。獨孤信早年給他們生過個哥哥叫獨孤羅,年輕的爹前腳跑掉,倒霉的孩子後腳便被高氏投入監獄,一關二十幾年,終於一天重見天日,因為西邊的爹已經死了。
高氏滅亡後,窮困潦倒的獨孤羅跑來投親,弟弟們哪裡容得了平地里忽然冒出個長子,眾口一辭,說這傢伙丫頭養的,沒繼承權,反正他母親已經沒了,死無對證。還是獨孤迦羅出面打抱不平,認定獨孤羅是嫡長子,可以得到父親的爵位。
皇後的話擲地有聲,是真是假誰敢懷疑。獨孤羅的生母究竟是什麼身份,後世是查不出來的,一個命運悲慘的女人,如是而已。
(3)歷史上唐代宗的獨孤氏叫什麼擴展閱讀:
在獨孤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獨孤信,他帥氣又漂亮,擅長馬術射箭。最初為葛榮的手下,葛榮失敗,轉換為歸順朱榮。最後被授予富陽大王子。西魏建立後,獨孤信任魏大將軍,篤都三荊州各軍,大都督,荊州省長等,來安慰東魏佔用的荊州。
當然,獨孤的字母最為人所知的是他的三國地位,他的大女兒獨孤般若,北周明皇御文御皇後。七女獨孤伽羅,隋文帝楊堅皇後,綽號文學女王。四女獨孤性,母親唐高祖李淵,元貞皇後。在周朝和羌族,他們進入了皇室。三代人都是外戚這種地位。自古以來,從未有過。
李淵唐代成立後,母親是元貞。不幸的是,從唐代的歷史看,歷史書中很難看到獨孤家族的影子。它也屬於外戚,在北周和南北朝時可以被描述為獨孤的人都是出名的。這個家族占據高位的人並不罕見。
4. 歷史上有幾位獨孤皇後
歷史上共有4位獨孤皇後,其中3位是死後追封為皇後。
1、隋朝文獻皇後獨孤伽羅
文獻皇後獨孤伽羅(544年—602年9月15日),北周衛國公、關隴集團重要成員獨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
十四歲嫁給大將軍楊忠之嫡長子楊堅。同年父親政斗失敗被殺,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權臣猜忌。獨孤伽羅保持低調謙恭作風,以期為夫消禍;周隋交替之際,親自勸勉楊堅定下立隋大計;之後拜為隋王妃、隋王後;隋朝開國乃為皇後。
2、唐元貞皇後獨孤氏
元貞皇後,父親獨孤信,生母未記載。嫁給唐國公李昞,生唐高祖李淵和同安長公主。唐高祖武德元年六月六日被其子李淵追謚曰元貞皇後。
3、北周明帝明敬皇後獨孤氏
獨孤皇後(?-558年),北周明帝宇文毓妻,西魏大司馬獨孤信長女。北周建立後,宇文毓接替弟弟宇文覺成為北周第二個統治者,獨孤氏成為王後,不久去世,葬於昭陵。宇文毓尊為皇帝後,追封獨孤氏為皇後。宇文毓去世後,加謚為明敬皇後。
4、唐代宗貞懿皇後獨孤氏
貞懿皇後(?-775年),唐代宗李豫的皇後,生前為最寵愛的妃子,左威衛錄事參軍獨孤穎的長女,因為美麗入宮,聰明睿智,婉麗貞仁,750年生第七子韓王李迥,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崔王妃母族楊家被誅殺而未得禮遇,自此後獨孤氏被李豫獨寵專房,登基後冊立為貴妃,生華陽公主。獨孤氏深得唐代宗寵愛,善歌詠。大歷十年(775年)十月初六,染病24天後逝世,殯於內殿,追封為皇後,上謚號貞懿皇後。
(4)歷史上唐代宗的獨孤氏叫什麼擴展閱讀:
隋文獻皇後獨孤伽羅、唐元貞皇後獨孤氏、北周明帝明敬皇後獨孤氏,這三位獨孤皇後的父親均為獨孤信。獨孤家族一門三皇後,且屬於不同的朝代,是歷史上極為罕見的。
其中隋文帝皇後獨孤伽羅是生活在中國南北朝至隋朝時期的一位傑出女性政治人物,為隋文帝朝政治系統核心人物。在皇後積極參與和協助下,隋文帝北御突厥、南平陳朝,一統華夏,使得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動盪分裂近四百年的南北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逐步融合發展,從而開啟了隋唐盛世。
獨孤信(502年-557年),原名獨孤如願,字期彌頭,鮮卑族,雲中人(今山西大同),西魏、北周將領,八柱國之一。
網路-元貞皇後 (唐元貞皇後獨孤氏)
網路-明敬皇後 (北周明帝明敬皇後)
網路-貞懿皇後 (唐代宗皇後)
5. 歷史上的獨孤皇後是指誰
指的是隋文帝楊堅的皇後,獨孤伽羅。
文獻皇後獨孤伽羅(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陽人,漢化鮮卑人,北周衛國公、關隴集團重要成員獨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
十四歲嫁給大將軍楊忠之嫡長子楊堅。同年父親政斗失敗被殺,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權臣猜忌。獨孤伽羅保持低調謙恭作風,以期為夫消禍。
周隋交替之際,親自勸勉楊堅定下立隋大計;之後拜為隋王妃、隋王後;隋朝開國乃為皇後。
獨孤皇後深度參與朝政,終身對隋文帝保持了強烈影響力,於開皇之治功不可沒,宮中並尊帝後為「二聖」。
晚年主導罷黜宰相、廢易太子引發史學界爭議評價。隋文帝和皇後夫妻恩愛,「誓無異生之子」,共誕育有十個兒女。
仁壽二年八月,皇後崩逝。隋文帝迷信皇後升化為妙善菩薩,並親自為其送葬;又營造天下最盛佛寺為皇後祈福,臨終前企盼和愛妻「魂其有知,當地下相會」。仁壽四年七月文帝病逝,十月帝後合葬太陵,皇後謚曰文獻。
(5)歷史上唐代宗的獨孤氏叫什麼擴展閱讀:
獨孤伽羅生平大事:
1、幫助隋文帝改革
隋文帝改革時間為581年至605年,在隋朝建立初期,隋文帝為加強中央集權而採取的一系列強化措施。
隋文帝改革以削弱地方豪強勢力,加強中央集權為目的,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對後世政治制度發展影響巨大的變革運動,為後世的行政制度奠定基礎。
隋文帝致力於鞏固國家的統一。南北朝以來,由於中原地區生產力的發展,文化的繁榮,給予國內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民的深遠的影響。隋文帝在處理國內民族關繫上,對周邊各民族政權,盡可能使他們臣服,維護國家安定。
2、輔佐隋文帝開創開皇之治盛世
開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礎上開創的局面。當時社會民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政治安定。
楊堅成功地統一了歷經數百年分裂的中國,結束了西魏宇文泰的鮮卑化政策,將被改成鮮卑姓的漢人大臣以及府兵將領(以及其所轄府兵)恢復漢姓。
另外,隋朝在選官上廢除九品中正制,設立分科考試制度選拔官員;在官僚制度上採用五省六曹制,後改稱五省六部制,是為唐代三省六部制之藍圖。
中書、門下兩省負責詔令的起草和封駁,尚書省負責政務的管理。尚書省又下設吏、民、禮、兵、刑、工六部。
吏部,掌管全國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和調動;民部,掌管全國的土地、戶籍以及賦稅、財政收支;禮部,掌管祭祀、禮儀和對外交往。
兵部,掌管全國武官的選拔,和兵籍、軍械等;刑部,掌管全國的刑律、斷獄;工部,掌管各種工程、工匠、水利、交通等。
隋朝建立以後,隋文帝勵精圖治,崇尚節儉,發展生產,又攻滅了陳朝,結束了魏晉南北朝以來長期分裂的局面,實現了全國統一,同時在政治、經濟等制度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那時,天下安定,經濟發展,所以封建史學家稱之為「開皇之治」。
6. 歷史上獨孤家族一共出了幾個皇後
4個,分別是唐元貞皇後獨孤氏、隋文帝皇後獨孤伽羅、唐代宗皇後獨孤氏、北周明帝皇後獨孤氏。
1、唐元貞皇後獨孤氏
元貞皇後(?~?)獨孤氏,西魏、北周時期重要將領,八柱國之一,獨孤信第四女,生母郭氏。北周明敬皇後獨孤氏四妹,隋朝文獻皇後獨孤伽羅四姐。嫁給唐國公李昞,生唐高祖李淵和同安長公主。
2、隋文帝皇後獨孤伽羅
文獻皇後獨孤伽羅(544年—602年9月15日),河南洛陽人,漢化鮮卑人,北周衛國公、關隴集團重要成員獨孤信嫡女,母清河崔氏。
十四歲嫁給大將軍楊忠之嫡長子楊堅。同年父親政斗失敗被殺,家道中衰,丈夫亦遭權臣猜忌。獨孤伽羅保持低調謙恭作風,以期為夫消禍;周隋交替之際,親自勸勉楊堅定下立隋大計;之後拜為隋王妃、隋王後;隋朝開國乃為皇後。
獨孤皇後深度參與朝政,終身對隋文帝保持了強烈影響力,於開皇之治功不可沒,宮中並尊帝後為「二聖」。
晚年主導罷黜宰相、廢易太子引發史學界爭議評價。隋文帝和皇後夫妻恩愛,「誓無異生之子」 ,共誕育有十個兒女。
仁壽二年八月,皇後崩逝。隋文帝迷信皇後升化為妙善菩薩,並親自為其送葬;仁壽四年七月文帝病逝,十月帝後合葬太陵,皇後謚曰文獻。
3、唐代宗皇後獨孤氏
獨孤氏,貞懿皇後(?-775年),唐代宗李豫的皇後,生前為最寵愛的妃子,左威衛錄事參軍獨孤穎的長女,因為美麗入宮,聰明睿智,婉麗貞仁。
750年生第七子韓王李迥,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崔王妃母族楊家被誅殺而未得禮遇,自此後獨孤氏被李豫獨寵專房,登基後冊立為貴妃,生華陽公主。獨孤氏深得唐代宗寵愛,善歌詠。
大歷十年(775年)十月初六,染病24天後逝世,殯於內殿,追封為皇後,上謚號貞懿皇後。她去世後三年皇帝都不忍讓其出宮歸葬,唐代宗十三年(778年)十月方才下葬,葬於庄陵之園。
4、北周明帝皇後獨孤氏
獨孤皇後(?-558年),雲中(今山西大同)人,北周明帝宇文毓妻,西魏大司馬獨孤信長女。
北周建立後,宇文毓接替弟弟宇文覺成為北周第二個統治者,獨孤氏成為王後,不久去世,葬於昭陵。宇文毓尊為皇帝後,追封獨孤氏為皇後。宇文毓去世後,加謚為明敬皇後。
(6)歷史上唐代宗的獨孤氏叫什麼擴展閱讀:
唐元貞皇後獨孤氏、隋文帝皇後獨孤伽羅、北周明帝皇後獨孤氏是親姐妹,她們的父親是北周重臣獨孤信:
獨孤信(504~557年),原名獨孤如願,字期彌頭,雲中郡盛樂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鮮卑族。西魏、北周時期重要將領,八柱國之一。
儀容俊美,善於騎射。初為葛榮部下,號為獨孤郎。葛榮失敗後,投歸爾朱榮。護送孝武帝元修西行,封浮陽郡公。
西魏建立後,拜衛大將軍、尚書右僕射、荊州刺史,招撫東魏占據的荊州百姓,大敗東魏弘農郡守田八能、都督張齊民、刺史辛纂,平定三荊地區。
不久,東魏派遣高敖曹和侯景率軍奪地,因為寡不敵眾,逃往南梁三年。大統三年(537年),回到長安,上表請罪,得到西魏文帝元寶炬的寬宥,拜驃騎大將軍、侍中、開府儀同三司。
跟隨丞相宇文泰收復弘農,攻克沙苑,聯合馮翊王元季海進入洛陽,封河內郡公。大統六年(540年),東魏侯景侵犯荊州,隨同李弼出兵抵抗,撫慰三荊。
大統十二年,拜柱國大將軍,遷尚書令。北周建立後,拜太保、大宗伯。以明敬皇後父,封衛國公。大冢宰趙貴謀反伏誅後,以同謀罪被逼自盡,時年五十四,贈雍州刺史,封河內戾公。
隋朝建立,以文獻皇後父故,追封太師、趙國公,謚號為景。唐朝即位後,以元貞皇後父故,追封梁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皇後
7. 古代叫獨孤的名人有哪些
1.北周明帝皇後獨孤氏 獨孤皇後 ,北周明帝宇文毓皇後,獨孤信長女。明帝為藩王時,納為夫人。二年正月,立為王後。獨孤王後於四月逝世,葬於昭陵。武成(559年—560年)初年,追崇為皇後。北周明帝逝世後,與獨孤氏合葬。
2.隋文帝皇後獨孤伽羅 文獻皇後文獻皇後獨孤伽羅(543年—602年),隋朝雲中人,北周大司馬獨孤信之七女。獨孤信見楊堅相貌奇偉,器宇軒昂,故將伽羅女許配為婚,時年十四。隋文帝即位之後,封為皇後。獨孤氏好讀書,通達古今,是楊堅稱帝的積極支持者,西元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封為皇後。
3.唐元貞皇後獨孤氏 獨孤氏,北周大司馬,衛國公獨孤信之女。隋文帝文獻皇後獨孤伽羅的四姐,北周皇後獨孤氏的四妹。嫁給唐國公李昞,生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李洪,唐高祖李淵和同安長公主。618年(死後)追封為元貞皇後。
「三朝國丈」獨孤信的三位皇後女兒
明敬皇後 ( 長女 北周明帝皇後 ) 元貞皇後 ( 四女 唐高祖生母 ) 文獻皇後 ( 七女 隋文帝皇後 )
4.唐代宗皇後獨孤氏,貞懿皇後(?—776年)獨孤氏,唐代宗李豫皇後。失其何所人。父獨孤穎,左威衛錄事參軍。
5獨孤信(502-557),本名獨孤如願,鮮卑族人,中國古代著名美男之一,北周雲中人,西魏八大柱國之一。官拜大司馬,進封衛國公。史稱其「美容儀,善騎射」。獨孤信的三個女兒分別是北周、隋、唐的皇後。
8. 歷史上獨孤皇後是獨孤婧瑤嗎
歷史上確實有一位獨孤皇後,貞懿皇後獨孤氏(?-775年),唐代宗李豫的皇後,左威衛錄事參軍獨孤穎的長女,因為美麗入宮,被皇帝獨寵專房,冊立為貴妃,後追封為皇後,生韓王李迥、華陽公主。獨孤氏深得唐代宗寵愛,善歌詠。大歷十年(775年)十月初六,染病24天後逝世,殯於內殿,她去世後三年皇帝都不忍讓其出宮歸葬,唐代宗十三年(778年)十月方才下葬,葬於庄陵之園。
女性的名字在古代基本不隨便透露的,別人通常稱其為李獨孤氏
9. 大唐榮耀獨孤靖瑤歷史上有這個人嗎 獨孤靖瑤原型是誰
大唐榮耀萬茜飾演的獨孤靖瑤歷史上存在嗎?
人氣實力演員在熱播劇《大唐榮耀》中飾演女二號「獨孤靖瑤」一角,現在已經播出到17集了,作為女二號的萬茜還沒有登場,預測在接近三十集的時候上線。眾所周知萬茜飾演的「獨孤靖瑤」是雲南獨孤家的女將軍,征戰沙場、巾幗不讓須眉,她也是後來沈珍珠的情敵,喜歡廣平王李俶,和李俶在戰場上共患難,最後是嫁給廣平王李俶了,那麼歷史上到底有木有「獨孤靖瑤」這個人呢?
在電視劇大唐榮耀劇情介紹中萬茜飾演的「獨孤靖瑤」的歷史原型就是唐代宗的貞懿皇後獨孤氏,也就是「獨孤貴妃」,是唐代宗李豫(李俶)的寵妃,生前被皇帝獨寵專房,生下韓王李迥、華陽公主,尤其是華陽公主深得唐代宗寵愛。史書記載,獨孤氏是左威衛錄事參軍獨孤穎的長女,因為美麗入宮,被皇帝獨寵專房,冊立為貴妃,後追封為皇後,生韓王李迥、華陽公主。因十分賢德,不幹朝政,不樹外戚,被群臣上表尊為貞懿皇後。大歷十年(775年)十月初六,染病24天後逝世,殯於內殿。皇帝三年不忍出宮歸葬,三年(778年)十月方葬,葬於庄陵之園。電視劇中獨孤氏由萬茜飾演,喜歡廣平王李俶,後也嫁給李俶了,大致和歷時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