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為什麼理科生要學歷史

為什麼理科生要學歷史

發布時間:2022-07-19 18:46:51

⑴ 為什麼和很多文科生相比理科生更喜歡歷史

理科生講究理性思維和邏輯性,真的學懂歷史需要這樣;很多文科生並不具備這些能力,只是學不會理科,只能去死記硬背文科知識

⑵ 為什麼大學里理科生要學歷史

因為理科生要知天文,懂地理。

⑶ 歷史對理科生有什麼用

弄的長了,但你一定要看,說實話會考那點歷史很好說,但全球通史你仍然要看

目前我國教育有兩個特點,大學被就業綁架,中學被應試綁架。
為什麼學歷史?過去有一個標准答案:以史為鑒,可明興衰。但仔細琢磨,這個答案對大多數人的生活是沒有意義的。比如愛因斯坦,他不需要懂很多歷史,照樣可以在自己的領域做出傑出貢獻。再說普通人,比如一個計程車司機,不懂歷史就開不好車嗎?一個計算機程序員不懂歷史就編不好程序嗎?好像沒有什麼因果關系。這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對以往的歷史學科本質定義的一個挑戰。究竟這個學科是干嗎的?絕大多數人只想過一種幸福的、甚至是平淡的生活,天下興衰,過去王朝的風雲變幻,其實對我們個體的生活沒什麼影響,除非你想當統治者,才要去了解治理國家的經驗教訓。

學歷史有什麼用呢?我發現,周圍的很多人,親人、朋友、同事之所以不喜歡看那些我認為很好的歐美經典電影,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看不懂。許多經典電影涉及歷史背景和典故,如果缺少對世界歷史和文化的了解就容易看不懂,看不懂就不喜歡看。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可以說失去了一大人生樂趣。當然,這僅僅是學歷史的淺層作用之一。

事實上,歷史學科的作用需要重新思考,既需要從族群生存發展的角度來考慮,也需要從個體生活需要和自我發展的角度來理解。這樣,我們在教歷史的時候才會放下身段,才能避免以宏大敘事遮蔽個體訴求。沒有對歷史的了解和批判性思考,社會就不能分享如下共同記憶:我們曾經在哪兒,我們應有的核心價值觀是什麼,歷史上哪些決定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一旦缺乏這種集體記憶,人們就會陷入政治冷漠症,甚至不能理解報紙上發表的新聞和披露的問題,不能聽懂一場演講在說什麼,不能和別人談論有關的公共話題。

歷史學習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夠通過這種學習,內化那些有助於形成公民社會的重要價值觀。其中,貫穿於歷史學習過程始終的批判性思維是在政治方面具有明智才能的前提。

那麼,究竟我們要學什麼?過去的歷史學習,常常是「貝多芬」式的——一背分數就多,不背就沒分。這其實完全扭曲了歷史學習的意義。歷史的確是由一系列事件構成的,但了解這些事件本身不是目的。歷史事件只是一個一個的案例,透過這些案例,我們要分析,要學會如何從案例中得到一個明智的、合乎情理的見解。這個過程,以及最後形成的思維能力——批判性思維,才是歷史學習應當追求的目標。若干年後即使忘掉了歷史事件的細節,也不會忘掉分析案例的思維方式,這正是學習歷史所要達到的目的。而這正是理科生所需要的。

學習歷史有助於學生用從過去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深度智慧去理解當今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為即將到來的各種事態做好准備。歷史以獨特的視角展示了人類的偉大經歷,揭示了個人和社會為了適應各種情況所做的調整;展示了很多由於錯誤類推或忽視歷史教訓而導致的沉痛代價。學生從中知道忽視過去可能會使我們成為過去的囚徒。進而,學生將意識到,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需要對人類事務中的偶然性和不合邏輯性做好准備。最終,使他們在面臨當今難題時,能夠更深刻地意識到選擇的多樣性及其可能的後果,從而在現實生活中做出負責任的決策。

上好理科班的歷史課,不僅有助於培養「國家公民」,也有助於「個體」身份的形成。歷史是個體身份認同的關鍵。它有助於自身定位,明了個人在時間長河中的位置,以及個人與全體人類的聯系。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的根,不知道他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位置,那他就喪失了完整的自我意識以及民族意識。而這種意識,恰恰是個人全面發展與負責任的公民身份形成所依賴的基點。

⑷ 五邑大學為什麼理科生要學政治和歷史

任何一個學生都應當掌握政治和歷史知識,增強四個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為祖國效忠奉獻。

⑸ 作為學生為什麼要學歷史學呢

我們很難」以史為鑒「,因為今天不可能和過去的事一樣,歷史上由太多照搬過去經驗而失敗的例子。但是」讀史可以明智「倒是真的,這與歷史學的意義是分不開的。我們已經無法回到過去,歷史學的任務便是回溯過去,縱使想反函數接近坐標軸一樣,只能無限的靠近,而不能真正的貼合。在回溯過去的途中,一個人的思維便會得到鍛造。

歷史學並不是一門向前看的學科,它是一門真正的基礎學科,它是一切人文社科的基礎。現實問題如何解決,這個重擔是由社會科學承擔的。由此,一個民族的歷史便得以明晰。一個人,一個民族和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人類,都不能沒有歷史。忘了來時的路,就像樹失去了根。

⑹ 大學生為什麼還要學近代史

提到中國的近代史,想必作為中國人可能都會捶胸頓足。是的,但是我們又必須正視歷史,中國的近代史確實是一部充滿災難、落後挨打的屈辱史。但是同時它又是一部中國人民探索救國之路,實現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全中國人民頑強抵抗外國侵略者,最終贏得勝利的抗爭史。因此,我覺得了解歷史就像是在了解一個國家的過去,解讀歷史能夠讓我們變得明智,能夠讓我們在歷史的長河裡反思人生。

在鴉片戰爭以前,我們的國家對外奉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當別的國家正在為工業革命而奮斗的時候,我們的國家還處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時代,清政府封建統治的腐朽,最終導致了帝國主義將炮火指向中國。從鴉片戰爭開始之後,中國被迫與外國侵略者簽訂了很多不平等的條約,如我們人人皆知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南京條約》等等。這些條約的簽訂,不僅打開了中國的大門,掠奪了中國人民巨額財富,更是控制了中國經濟、政策、軍事上的一些權力,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壓力和災難。但當時清政府並沒有認識到問題之所在,仍然盲目自大,直至外國侵略者越來越猖狂,之後又發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進京火燒圓明園等等這些事件。這些都充分暴露了當時清政府統治的腐敗和思想的愚昧。但是這些災難從未打倒過中國人民,從剛開始由農民發起的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到維新革命、辛亥革命這些斗爭,都表現了中國人民面對外國侵略者時的果敢和愛國精神。

古人有言:忘記歷史等於背叛。唐太宗也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如一片葉子,有人能因一葉而障目,也有人因一葉而知秋。學習歷史不僅需要我們記住歷史,更需要我們還原歷史的真相。我們的國家一直都很重視中國的優良傳統文化,毛澤東曾經也多次號召我們多學一點歷史,用歷史的知識來彌補現在的不足。而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頂樑柱,我們是要為祖國的未來肩負責任的,所以必須要了解中國的國情是怎樣的,中國的歷史是怎樣的。我們不僅要學習中國的今天,還應該了解中國的過去。只有了解了國家的過去,才能有計劃的去發展未來的社會。

從中國近代史的學習中,可以讓我們有所思,有所悟。「歷史終究是歷史」,無論是輝煌還是屈辱都已經成為過去了,但是我們可以從歷史的寶貴經驗中汲取教訓。我們從初中以來一直都有學過歷史,但每次學完之後我們都會有不同的感受,因為我們在不斷的成長,而思想也在逐步的成熟,對待事物的看法就會有新的角度和新的見解。同時,學習中國的近代史對我們平常的知識的擴充也會有所幫助。在大學里通過學習中國近代史,老師補充了很多以前高中老師沒有講過的知識,還有書本上沒有的內容。這將大大的開闊了我們的視野,增長了我們的知識,使我們對歷史的發展有更深層次的了解。而且我們大學生中有很多參加研究生考試和公務員考試的同學,而政治又是必考的科目,這就需要我們對我國的歷史特別是中國近代史有深刻的了解。特別是想成為一名公務員的話,就更得學會客觀公正的對歷史作出評價,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學習先輩們保衛國家、勇於犧牲、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為成為一名合格的公務員打下堅實的基礎。

近些年來,我們的國家發展的日益繁榮,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隨之很多人卻淡忘了歷史,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沒有吃過苦受過累的當代大學生來說,歷史好像離我們很遙遠。故更有進一步加強中國近代史學習的必要。當前,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我們還處在和平年代,但是各國競爭依然很激烈,所以作為一個大學生要客觀的看待歷史的全過程,不能讓歷史重演,不讓帝國主義有可趁之機。而我們以後走上工作崗位,也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繼續傳承中國的優良傳統,牢記中國人民頑強抵抗外國侵略者的斗爭精神,堅定不移的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綜上所述,學習中國近代史綱要,不僅學到的是知識,更多的讓我們感受到了歷史所帶來的魅力!讓我們時刻不忘國恥,記住落後就挨打的經驗教訓,同時要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是一個頑強不敗的國家,中國的人民都是不怕艱辛、敢於拼搏的中國人!如今我們的國家之所以能夠繁榮昌盛,正是因為我們知道卧薪嘗膽,懂得以史為訓。所以作為一名大學生,一名祖國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從現在起我們就要好好學習《中國近代史綱要》這門課,多學點歷史,繼續保持認真勤懇、不驕不躁的學習之風。雖然當今的社會不需要我們拋頭顱,灑熱血,但我們仍需要保持和弘揚革命先輩所留下來的「我為人人」的奉獻精神。我相信通過學習中國近代史綱要,對以後的人生道路都是終身受益的。

原文出處:管瑩瑩.當代大學生學習《近代史綱要》的必要性[J].才智,2016(28):80.

相關內容推薦
近代湖湘留學文化的興盛及其愛國強國情懷
晚清末年,湘人魏源(1794-1857)喊出師夷長技以制夷,掀起近代國人向西方學習之風。中國近代史上首位留學美國的學生廣東香山人容閎(1828-1912)學成歸來,秉持當使後予之人以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學術灌輸於中國,使中國日趨於文明富強之境的教育...

葉名琛和林則徐在鴉片戰爭前後的表現及其愛國
所謂在其位,謀其政,在鴉片戰爭過程中,欽差大臣一職,直接與西方列強對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兩次鴉片戰爭的欽差大臣,林則徐和葉名琛也必定會為後人所重視。林則徐面對西方入侵,主張禁煙,發動民力,反抗侵略,是近代偉大的民族英雄。反觀葉名琛,...

中國近代史綱要課對提升大學生文化自信的影響
當代中國的發展越來越需要文化自信。文化自信首先是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高度認同。而大學生對傳統文化缺乏自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近代歷史上中華文明遭到西方文明的沖擊, 中國在與西方工業國家競爭中的落後衰敗、被動挨打。...

研究「中國近代史綱要」教學內容與方法
近代史綱要課程教學作為高等教育階段必修課程,不分專業均要達到一定標准。...

淺析「中國近代史綱要」授課話語體系的有效建
就當前的教研現狀和教學實際環境來看, 提高「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效果的基本方向之一, 應該是從構建授課話語的有效性入手, 在話語內容體系、話語承載體系和話語表述機制等三個維度進行努力, 並將三者協同為一體。...

怎樣在《中國近代史綱要》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愛國主義是「千百年來固定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 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永不枯竭的精神動力。...

研究在《中國近代史綱要》教學中西藏紅色文化
新時代下,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存在諸多問題, 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⑺ 理科的大學生有必要學歷史嗎

有。首先,歷史可以更好的讓我們審視過去,對於自己的國家,民族有更入得了解,因為這樣你才能更好的培養起你得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責任感,讓你感到民族興旺匹夫有責。 第二,雖然你是理科大學生,但是歷史是一門人文科目,是培養你人文內涵和情操的科目,它不一定要給你多少實用的技能,但是它能給與你更多的精神領悟。 第三,在現在這個知識爆炸的時代,作為理科生,光有理科知識已經不夠了,我們要更多的擁有更寬的知識面,以備不時之需,畢竟學無止盡,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更多的知識並不是壞事。 第四,歷史在大學作為和思想品德,馬哲,毛鄧三齊名的人文科目,目的就是為了祖國培養有理想,有抱負,有才能的新時代的大學生做准備的。因為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智商不好的是廢品,但是品德不好的就是危險品。 第五,對於一個連自己國家歷史都不知道的大學生,外人看來就像一個不知道自己家族史的人一樣,在外國人看來是很不好的情況,是對自己國家的不尊重,是一種不愛國的表現,無望國恥才能更好的鞭策自己,為了完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⑻ 為什麼要學歷史政治

對於文科生來說,主要是為了高考。對於理科生來說,則是為了拓展知識面。總體來說,作為一個當代人來說,生活在社會中,時時刻刻離不開政治,經濟,文化,甚至對於一些問題會不知不覺的陷入哲學的思考之中。而歷史則更為重要,以古為鑒,學習古人的智慧,培養社會史觀,全球史觀。政治歷史的學習對於一個人格局的擴展,大政方略的塑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⑼ 理科生高中六門副科選歷史是否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究竟該怎麼選

高考考試推行3 1 2的方式,語數英三門首選,物理歷史二選一,再從剩下的學科選取二門。這也是傳統式的文科理工科的更新版本號。那樣做,較為科學規范。那樣將難度系數比較比較大的文科歷史和理工科物理開展二選一,確保了物理歷史的關鍵影響力。需然可以選語數英歷史有機化學微生物,那樣的避開物理的理工科,但這個組成在填寫技術專業上並不佔上風,更何況歷史都不非常容易。事實上,絕大部分理工科優生優育依然會選物理。再講,新記分法是採用按段計分,並沒有將卷子成績立即求和,那麼即使物理難度系數大,總體成績稍低,報物理的並不會吃大虧。既於到底是選物理(幾乎可以說成新理工科)或是歷史(幾乎可以說成新文科),這也是符合實際的。思維邏輯能力強的學生,宜選物理,別開物理並不佔光。抽象思維能力占上風的則只有選歷史,對學物理無計可施的學生,實際上歷史是首選了!總而言之,這一新方法,我覺得非常好。

推行「3 1 2」新高考改革方式的省區,優選學科物理和歷史務必二選一,可以解釋為是老高考考試文理分科的全新升級。整體上挑選物理可以報名百分之九十以上技術專業,規定首選歷史和不限選的最少可挑選百分之五十的技術專業。物理是社會科學與工程設計課程的基本,很顯著理工農醫大部分都規定選物理,名牌大學經濟類特別是在經濟發展、金融業、會計專業和經濟管理試驗班因為對五格數理能力規定高,許多也規定限選物理。歷史是歷史人文人文科學的基本,很顯著人文科學教學方法藝課程選歷史會更好,盡管不限選。自然實際如何選擇是要融合本人理想、興趣愛好、課程能力等。

⑽ 理工科學生學習文史的必要性

我覺得呢,理科生學習文史很有必要。首先,我們學習各個學科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我們可以從中獲得很多學習方法,以及研究看待事物的技巧,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強感性認識力比如說,我們可以從愛迪生的燈泡發明故事中學習到我們應該持之以恆。再者,不是說成為理科生就再也不用使用文字類學科的知識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僅僅用理科知識是無法解釋的,你可不能說你在日常生活中不用文史吧!另外,在理科(當然語文在內)學習當中,我們會時常遇到有關文史的題目,對文史的適當了解不失為上策! 是吧!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理科生要學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