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中考試卷怎麼編

七年級下冊歷史期中考試卷怎麼編

發布時間:2022-07-20 00:40:49

① 初一下期歷史期中考試試題

初一下期歷史期中考試試題
1、在下列遠古人類中,還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經懂得磨製和鑽孔技術的是: ( ) A、元謀人 B、北京人 C、山頂洞人 D、半坡人 2、我國在世界上最早種植的農作物品種是初一下期歷史期中考試試題:( ) A、水稻、小麥 B、水稻、粟 C、水稻、玉米 D、粟 3、我國原始居民中,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的是: ( ) A、山頂洞人 B、河姆渡人 C、大汶口人 D、半坡人 4、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是: (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大方鼎 C、銅車馬 D、盂鼎 5、"國人暴動"發生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東周 6、"春秋五霸"中,以"尊王攘夷"謀略稱霸的是: ( ) A、齊桓公 B、晉文公 C、秦穆公 D、楚莊王 7、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社會的什麼時期:( ) A、形成 B、發展 C、鼎盛 D、瓦解 8、我國發明生鐵冶煉技術是在:( ) A、春秋時期 B、戰國時期 C、秦朝時期 D、西漢時期 9、戰國時,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封建國家主張的是: ( ) A、老子 B、孟子 C、莊子 D、韓非子 10、中國封建社會第一次大統一開始於:(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0年 11、"焚書坑儒"這一嚴重破壞文化的事件發生於: ( ) A、戰國 B、春秋 C、秦朝 D、西漢 12、西漢初年,統治者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原因是:( ) ①經濟蕭條,國家貧困 ②吸取秦亡教訓 ③重視發展農業 ④王國勢力強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把田租定為三十稅一的皇帝是: ( ) A、漢高祖 B、漢文帝 C、漢景帝 D、漢武帝 14、儒家學說成為我國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開始於: ( ) A、戰國 B、秦朝 C、西漢 D、東漢 15、發明於漢武帝時期的播種工具是:( )A、犁壁 B、水排 C、耬車 D、耕犁 16、下面發生在兩漢時期的幾個歷史事件中,使匈奴不能再與西漢抗衡的是:( ) A、公元前200年漢高祖率軍抵禦匈奴 B、公元前119年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 C、漢武帝派兵攻打匈奴,奪得河套地區 D、東漢時期竇固、竇憲出擊北匈奴 17、歐洲國家同我國直接交往的歷史開始於:( ) A、甘英到達波斯灣 B、羅馬人身著中國錦衣綉服 C、中國絲織品由西亞轉運到歐洲 D、公元166年,大秦首次派使臣來到東漢 18、最早出現用於書寫和繪圖的紙,是在我國的:( ) A、戰國時期 B、秦朝 C、西漢 D、東漢 19、佛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的時間是:( ) A、西漢初年 B、西漢末年 C、東漢初年 D、東漢末年 20、下列人物中兩漢時期唯物主義思想家最傑出的代表是:( ) A、范縝 B、王充 C、董仲舒 D、張衡 21、三國時,第一個稱皇帝的是: ( ) A、曹操 B、曹丕 C、劉備 D、孫權 22、東晉南朝江南地區經濟得以迅速開發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產工具先進 B、南方自然條件好 C、南方統治者施行仁政 D、北方農民南遷,帶來先進的農業技術 23、下列四個成語中,不出自淝水之戰的是:( ) A、投鞭斷流 B、草木皆兵 C、風聲鶴唳 D、破釜沉舟 24、下列關於淝水之戰的表述,哪一項是錯誤的:( ) A、淝水之戰發生在4世紀後期 B、在大臣和軍民支持下,苻堅率軍攻晉 C、謝石、謝玄帶兵迎擊秦軍 D、淝水之戰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25、北魏是下列哪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 ) A、羯 B、鮮卑 C、氐 D、匈奴 26、下列內容,屬於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作用的是:( ) ①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 ②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③增強國國家軍事力量 ④使農民的生產和生活相對穩定,北方的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7、下列著名戰役按先後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巨鹿之戰②官渡之戰 ③赤壁之戰 ④淝水之戰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28、我國古代傑出數學家祖沖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數值精確到小數點以後第7位數字,這比歐洲要早:( ) A、500年 B、800年 C、近1000年 D、1100年 29、下列著作中,屬於酈道元的著作是:( ) A、《論衡》 B、《水經注》 C、《齊民要術》 D、《傷寒雜病論》 30、建安詩人的時代是:( ) A、兩漢之交 B、東漢末年 C、三國時期 D、南北朝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32分) 1、考古發掘表明,我國原始社會中最早使用天然火的是 人,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人。 2、元謀人距今年代為 ,北京人距今年代為 ,山頂洞人距今年代為 。 3、西周為鞏固奴隸主政權實行了 制,建立眾多的諸侯國。商鞅變法後,秦國建立了 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4、戰國時期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是秦國蜀郡太守 。 5、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是《 》。我國古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寫的不朽的抒情長詩名為《 》。 6、西漢文景兩朝重視發展農業生產,減輕人民負擔,注意法紀,社會比較安定。歷史上稱這一時期的統治為 " "。 7、漢武帝時,派 兩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域都護府的設置使 地區正式歸漢朝中央政權統治。三國時,孫權派衛溫率萬人船隊到達 ,加強了台灣與內地的聯系。 8、漢朝和西域溝通以後,中國的絲和絲織品,從長安往西,經 、今新疆境內,運到西亞,再由西亞轉運到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 9、我國第一部完整的葯物學著作是 。 10、右為《三國鼎立形勢圖》:圖中①是 國,建立於 年,④是 (填都城)。 11、北朝農學家 著的《 》,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書。 12、被後世尊稱為"醫聖"的是 ,被稱為"書聖"的是 。 13、按朝代順序排列下列王朝: 西漢 西周 商 夏 戰國 春秋 東漢 秦 奴隸社會: 、 、 、 封建社會: 、 、 、 三、連線題:(共8分) 春秋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孫子 戰國 "民為貴,君為輕" 董仲舒 西漢 "溫故而知新" 孟子 "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 孔子 四、列舉題:(共12分) 1、列舉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者和亡國者。(6分)2、列舉漢武帝促進和鞏固了大一統局面的措施。(6分) 五、材料題:(共4分) 材料:"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1、這是誰的話? 2、作者寫過什麼書?內容如何? 六、簡答題:(共14分) 1、你認為秦始皇採取的哪些政策措施對後世有深遠的影響?(8分) 2、簡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內容。(6分) 初一歷史第一冊期終練習評分標准 一、單項選擇(每小題1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C B C A D A D C C A C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C B B B D D B B C A C B B 二、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1、北京 山頂洞 2、170萬年 70萬到20萬年 18000年 3、分封 縣 4、李冰 5、詩經 離騷 6、文景之治 7、張騫 新疆 夷洲 8、河西走廊 歐洲 9、《神農本草經》 10、魏 220 洛陽 11、賈思勰 齊民要術 12、張仲景 王羲之 13、奴隸社會:夏、商、西周、春秋 封建社會:戰國、秦、西漢、東漢 三、連線(共8分) 春秋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孫子 戰國 "民為貴,君為輕" 董仲舒 西漢 "溫故而知新" 孟子 "知己知彼者,百戰不殆" 孔子 四、列舉(共12分) 1、各1分 朝代 夏朝 商朝 西周 建立者 禹 湯 周武王 亡國者 桀 商紂 周幽王 2、①頒布"推恩令",進一步削弱王國勢力,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1分)②他把鑄幣權收歸中央,統一鑄五銖錢(1分),把鹽鐵經營權收歸中央,實行鹽鐵專營(1分)。③漢武帝鼓勵推薦人才,破格錄用有才能的人。(1分)④接受著名學者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1分);大力推行儒學教育,在長安興辦太學(1分)。 五、材料(共4分) 1、司馬遷(1分) 2、《史記》(1分) 第一部紀傳體通史(1分),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1分) 六、簡答(共14分) 1、⑴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國,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建立專制集權統治,被我國封建社會長期沿用下來(3分) ⑵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有利於鞏固秦的統一,有利於各地文化經濟交流。(2分)⑶修築萬里長城,有效地抵禦了匈奴的進攻。下令開鑿靈渠,連接了長江和珠江兩大水系。秦朝疆域廣大,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3分) 2、①政府規定,官吏按季度領取俸祿,嚴禁貪污。(2分)②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農民向政府交納租稅,並承擔一定的徭役和兵役。(2分)③遷都洛陽。他還下令鮮卑貴族採用漢姓,改穿漢族服裝,學習漢話,提倡同漢族人通婚。(2分)

② 七年級下冊人教版歷史期中卷子及答案

( )1、北周外戚楊堅,奪取政權,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 )2、古代世界上最長的運河是
A、巴拿馬運河 B、京杭運河 C、隋朝大運河 D、蘇伊士運河
( )3、唐朝出現「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的景象最突出的原因是兩位統治者
A、善於用人,重視納諫 B、具有雄才大略治國安邦
C、善於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 D、順應歷史潮流和人民的意願
( )4、科舉制的殿試開始於
A、武則天時期 B、隋文帝時期 C、隋煬帝時期 D、唐玄宗時期
( )5、我國封建社會歷時最長的朝代是
A、西周 B、唐朝 C、西漢 D、元朝
( )6、下列內容是唐朝與國外友好交往的史實,出現在唐玄宗時期的是
A、鑒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 B、日本第一批遣唐使到中國
C、高僧玄奘西遊天竺取經 D、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
( )7、下列關於「開元盛世」的敘述,錯誤的是
A、出現於唐玄宗統治前期 B、史稱唐玄宗有貞觀遺風
C、這時唐朝進入了全盛時期 D、唐玄宗任用富於改革精神的房玄齡等人為相
( )8、唐朝被稱為「詩仙」、「詩聖」和「畫聖」的是
①李白 ②閻立本 ③杜甫 ④白居易 ⑤吳道子 ⑥柳公權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 )9、「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作者是
A、李白 B、王維 C、杜甫 D、白居易
( )10、下列關於唐朝與少數民族交往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唐太宗和武則天,在今新疆地區先後設立了管轄西域的最高行政和軍事機構
B、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
C、吐蕃贊普上書唐皇帝說,吐蕃與唐朝已經「合同為一家」
D、唐玄宗冊封過回紇、南詔和粟末靺鞨的首領
( )11、下列有關唐對外交往的正確敘述是
A、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
B、天竺參照漢字創制了文字,在社會上至今還保留著唐人的某些風尚
C、唐太宗時,鑒真應日本邀請,東渡日本
D、唐玄宗後期,玄奘攜帶大量佛經回到長安
( )12、隋唐時期開鑿的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之一是
A、龍門石窟 B、敦煌莫高窟
C、雲岡石窟 D、樂山大佛
( )13、澶淵之盟簽訂雙方是
A、南宋與金 B、北宋與遼
C、南宋與西夏 D、北宋與西夏
( )14、下列各項中,不屬於宋遼之間、宋夏之間「和議」共同點的是
A、緩解了雙方的戰爭狀態 B、宋朝都需交納「歲幣」
C、導致了南北對峙局面的形成 D、客觀上有利於雙方和平共處
( )15、北宋、遼、夏、金四個政權從建立的時間排列順序是
A、北宋、遼、夏、金 B、遼、金、北宋、夏
C、北宋、遼、金、夏 D、遼、北宋、夏、金
( )16、下列關於紙幣出現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A、宋朝的造紙業發達
B、紙幣的製造比鐵錢製造方便
C、由於商業發展很快,攜帶鐵錢不方便
D、對外貿易中,對方不使用鐵錢
( )17、下列關於兩宋時期社會經濟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南宋時期,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B、兩宋時,從越南引進了占城稻得到推廣
C、北宋時,南方的絲織業勝過北方
D、宋朝時海外貿易超過前代,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
( )18、後來發展為著名瓷都的景德鎮興起於
A、隋朝 B、北宋 C、南宋 D、唐朝
( )19、瓦子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為
A、士大夫的提倡 B、達官貴人的需要
C、市民階層不斷壯大 D、農民的需要
( )20、成吉思汗主要功績是
A、滅亡西夏 B、定都大都
C、建立元朝 D、統一蒙古
( )21、下列敘述與回族的形成有關的是
A、回族是漢族與畏兀兒人融合的結果
B、漢族與女真、契丹等民族融合結果
C、蒙古草原的統一
D、信仰伊斯蘭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來中國後與漢、蒙、畏兀兒等民族融合的結果
( )22、下列對唐都長安和北宋東京相同點敘述,不對的是
A、有「市」、有「坊」,界限分明
B、城內大街小巷店鋪林立,熱鬧非凡
C、都是當時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
D、都居住著大量人口
( )23、與北宋和南宋關系類似的政權是
A、西漢與東漢 B、西晉與東晉
C、唐朝與後唐 D、西魏與東魏
( )24、我國歷史曾出現過幾次民族融合的高潮,實現民族融合的基本因素是
A、封建統治者採取促進民族融合政策
B、各民族之間的長期交往
C、經濟繁榮,社會生產的不斷進步
D、少數民族大量的內遷
( )25、下列人物屬於古代蒙古族的傑出統治者的是
①完顏阿骨打 ②元昊 ③鐵木真 ④耶律阿保機 ⑤忽必烈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③⑤ D、②④
二、仔細推敲,准確填空(共15分)
26、從公元581年 朝建立,到 年唐朝滅亡,是我國封建社會 時期。
27、 設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誕生;殿試開始於 時期。
28、 時,鑒真應日本邀請,東渡日本。
29、隋朝書法融合 的秀美和 的雄健,為唐代書法創新奠定了基礎。
30、宋朝時期,太湖流域的 、 ,成為重要糧倉。
31、宋朝海外貿易超過前代, 、 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勵 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 ,加以管理。
32、元朝時義大利旅行家 ,在元世祖來華,居住十幾年。他的《 》,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三、情境再現,體會回答(本題12分)
33、閱讀下列材料:
唐太宗貞觀23年(649年)有人口19000000
唐中宗神龍元年(705年)有人口37140000
唐玄宗開元14年(726年)有人口41410000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有人口45310000
唐玄宗天寶14年(755年)有人口52910000
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有人口16900000
唐穆宗長慶元年(821年)有人口15760000
請回答:
(1)從649年至726年,唐朝人口呈現什麼趨勢?為什麼?
(2)從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現何種趨勢?為什麼?
(3)從上面材料人口變化中,我們能得到怎樣的認識?
34、閱讀下列材料:(本題13分)
材料1
朝代 西漢 唐代 北宋
人口(戶) 2470685 3920415 11224760
佔全國戶口數比例 19.8% 43.2% 62.9%
人口(戶) 9985785 5148529 6624296
佔全國戶口數比例 80.2% 56.8% 37.1%
材料2
朝廷在故都(東京)時,實仰東南財賦,而吳(江蘇)中又為東南根抵。語曰「蘇常熟,天下足」。請回答:
(1)上述能反映什麼問題?
(2)從材料上看我國古代經濟發展出現了怎樣的變化?
(3)南方經濟發展原因是什麼?
四、活學活用,解答疑難(10分)
35、簡述唐太宗的主要政績。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10 ACDABADCCB 11-20 ABBCDCABCD 21-25 DABBC
二、仔細推敲,准確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26、隋 907 繁榮
27、隋煬帝 武則天
28、唐玄宗
29、南朝 北朝
30、蘇州 湖州
31、廣州 泉州 市舶司
32、馬可·波羅 馬可·波羅行紀
三、情境再現,體會回答((第33題:12分;第34題:13分,本大題共25分。)
33、(1)人口呈直線上升趨勢。經過貞觀之治,到唐玄宗時,唐朝進入全盛時期,人口增長迅速。(4分)
(2)從755年至821年,唐朝人口又呈現下降趨勢。主要由於安史之亂,生產受到破壞。再加上之後的長期戰亂,戰爭不斷,社會動盪不安,不僅人口大量死亡,而且由於中央對地方的失控,使注冊的人數也日益減少。(4分)
(3)從唐朝人口上升與下降趨勢的變化中,我們認識到只要社會安定,生產發展,人口的增長就快。反之,人口增長緩慢或出現減少的趨勢。(4分)
34、(1)從材料看,唐代南方戶口增加,數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人口數量大大超過北方,農業迅速發展,國家賦稅仰仗南方。(5分)
(2)隨著南方經濟發展,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從北方轉到南方。(3分)
(3)南方社會相對穩定;人口增長,勞動力增加,特別是北方農民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南方自然條件優越,有利農業發展。(5分)
四、活學活用,解答疑難
35、唐太宗的主要政績可概括為以下幾點:(10分)
①吸收隋亡教訓,勤政愛民;②善於用人,重視納諫,聚集了不少人才;③沿用、完善隋朝的官制,對國家機構做了改革和整頓;④沿用隋朝的科舉制,以進士、明經兩科最為重要;⑤輕徭薄賦,發展生產,經濟出現繁榮景象;⑥重視文化教育,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擴建學舍,增加學員。⑦實行了開明的民族政策;⑧促進了中外經濟和文化交流。總之,唐太宗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總結其中五點以上者給滿分,其餘可酌情給分)

閱讀全文

與七年級下冊歷史期中考試卷怎麼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