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杜甫是詩什麼是歷史什麼人

杜甫是詩什麼是歷史什麼人

發布時間:2022-07-20 02:56:01

『壹』 詩人杜甫是個什麼樣的人

杜甫(712—779),字子美,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初唐著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唐玄宗開元中期,他南遊吳越,北臨齊趙,過著“裘馬輕狂”的生活。天寶五年(公元746年),他到長安,進取無門,十年困頓,才獲得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

杜甫是我國詩歌優良傳統的傑出繼承者和發揚者。《詩經·國風》、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六朝詩在聲律藝術方面的探索以及唐初以來的詩歌成就,他都加以認真地吸取和總結。但是,杜甫的成就在當時並不被人所認識,最早給予高度評價的是元稹和韓愈。經過他們的鼓吹,杜甫的地位才得到肯定。

『貳』 杜甫是什麼唐詩人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世稱杜少陵。漢族,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聖、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李杜」。杜甫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市),出生於河南鞏縣,死後葬於家鄉鞏縣。杜甫的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杜甫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的詩篇流傳數量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版本很多 公元712-762這期間被劃分為盛唐 762-827是中唐 而杜甫的生卒年712-770 從時間看跨越了盛唐、中唐 兩個時期 可以說 杜甫是經歷了唐朝由盛而衰的一個詩人 如果要簡單的劃分出杜甫所處的時期 是不符史實的 三十五歲以前 因為科舉不中 杜甫開始了漫遊 也是在這期間 他結識了李白和高適 三人結下深厚友誼 一起縱情山水 笑傲人生 這時期的寫作風格 也偏重清新 明快 後來 三十五歲到四十四歲 他定身長安 這十年 科舉落第 寄居他處 等困苦生活讓杜甫對唐朝政治生活和社會現狀有個更深刻更高的認識境界
安史之亂爆發後 杜甫也開始了他動盪漂泊的一生 國破家亡 戰亂不已 成了杜甫心中一道無法抹平的傷痕 坎坷的人生經歷 讓杜甫的寫作風格也更能貼近生活 反映出當時社會的現狀 體現了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思 這個時期杜甫的詩歌成就極大 詩被後世譽為「詩史」
縱觀杜甫一生 其詩歌成就最大 最為後世流傳和贊頌的 就是安史之亂以後 「三吏」「三別"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更是為後世廣為傳頌! 杜甫也因他寫實的風格被後世譽為「詩聖」 所以 杜甫的一生 可以說是 坎坷 跌宕起伏的 而要具體的劃分出他所處的時期 也是說法不一
要論成就 後期明顯是更高的 所以可以將他歸為中唐時期 但其前期的作品也是重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詩人。原籍湖北襄陽,生於河南鞏縣。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後世又稱他杜拾遺、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齊名,世稱「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他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他嫉惡如仇,對朝廷的腐敗、社會生活中的黑暗現象都給予批評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著為解救人民的苦難甘願做自我犧牲。

杜甫是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經歷和詩歌創作可以分為四期。

一,讀書和漫遊時期(三十五歲以前)

這一時期曾先後游歷吳、越(今江浙一帶)和齊、趙(今山東北部、河北南部),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以後在洛陽遇李白,二人結下深厚友誼,繼而又遇高適,三人同游梁、宋(今開封、商丘)。後來李杜又到齊州,分手後又遇於東魯,再次分別,就沒有機會再見面了。

二、困居長安時期(三十五至四十四歲)

這一時期,杜甫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過著「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的生活,最後才得到右衛率府胄曹參軍的小官。這期間他寫了《兵車行》、《麗人行》等批評時政、諷刺權貴的詩篇。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尤為著名,標志著他經歷十年長安困苦生活後對朝廷政治、社會現實的認識達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賊和為官時期(四十五至四十八歲)。

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獨自去投肅宗,中途為安史叛軍俘獲,押到長安。他面對混亂的長安,聽到官軍一再敗退的消息,寫成《月夜》、《春望》、《哀江頭》、《悲陳陶》等詩。後來他潛逃到鳳翔行在,做左拾遺。由於忠言直諫,上疏為宰相房琯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其後,他用詩的形式把他的見聞真實地記錄下來,成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別」。

四、西南飄泊時期(四十八至五十八歲)。

隨著九節度官軍在相州大敗和關輔飢荒,杜甫棄官,攜家隨人民逃難,經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過了一段比較安定的生活。嚴武入朝,蜀中軍閥作亂,他漂流到梓州、閬州。後返成都。嚴武死,他再度飄泊,在夔州住兩年,繼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帶,病死在湘江上。這時期,其作品有《水檻遣心》、《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病橘》、《登樓》、《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登高》、《秋興》、《三絕句》、《歲晏行》等大量名作。

綜觀杜甫一生思想是「窮年憂黎元」,「致君堯舜上」,所以他的詩歌創作,始終貫穿著憂國憂民這條主線,由此可見杜甫的偉大。他的詩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強烈的時代色彩和鮮明的政治傾向,真實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後一個歷史時代政治時事和廣闊的社會生活畫面,因而被稱為一代「詩史」。杜詩風格,基本上是「沉鬱頓挫」,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同時,其詩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寫了不少排律,拗體。藝術手法也多種多樣,是唐詩思想藝術的集大成者。杜甫還繼承了漢魏樂府「感於哀樂,緣事而發」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傅,創作了不少「即事名篇,無復依傍」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對後來元白的「新樂府運動」產生了積極影響。生平詳見《舊唐書》卷一九○。有《杜工部集》。

要部分 杜甫坎坷跌宕的一生 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一個縮影吧

『叄』 杜甫是我國文學史上偉大的什麼詩人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肆』 杜甫是詩什麼

杜甫(dù fǔ)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被後人尊稱為「詩聖」,與「詩仙」李白並稱「李杜」〔也稱之為「大李杜」 「小李杜」指唐代詩人李商隱和杜牧」〕。由於經歷了唐代由盛到衰的過程。因此與詩仙李白相比,杜甫更多的是對國家的憂慮及對老百姓的困難生活的同情,他所寫的詩,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過程,又被人稱為「詩史」。

『伍』 杜甫是中國詩歌史上著名的什麼詩人

杜甫是中國詩歌史上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
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陸』 唐代詩聖杜甫,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若要說起在我國古代歷史上有一定成就和地位的詩人,不得不提的是被稱為詩聖的唐代詩人杜甫,因為他所創作的詩篇一直流傳到今天都毫不過時,一直被後人所傳唱,從咿呀學語的三歲小兒到七八十歲的耄耋老人,沒有人對他和他的作品不知曉,即使做不到爛熟於心,也是每個人都能朗誦幾句的,但是很少有人去了解杜甫這個詩人本身,杜甫出身名門,但是這一生過的凄苦。

杜甫是一個有遠大抱負卻沒有得到實現的詩人,他不像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不像李白一樣不需要擔心老百姓生活的是否富足,自己有沒有一天可能會餓死,兩個人都是有才之士,可是結局卻不一樣,杜甫也算是時代的可憐人。

『柒』 杜甫是什麼人

杜甫(公元712--770),漢族,字子美,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英年早衰,詩聖,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並稱「李杜」。杜甫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市),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杜甫本人出生於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杜甫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盪、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後世尊稱為「詩聖」。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並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的詩對後世影響深遠。
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志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煉字煉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捌』 杜甫是什麼朝代的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玖』 杜甫為何被稱為「詩聖」他的詩為何被稱為「詩史」

杜甫以詩歌記錄了他所生活的時代的歷史,反映了廣闊的社會生活,如同一部歷史一樣,尤其是安史之亂所帶來的社會動盪,在他的詩中有非常詳細的記載。他的詩歌可以視為歷史,可以佐證歷史,可以彌補歷史,所以被稱為「詩史」。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所以被後人稱為「詩聖」。

詩歌成就

杜甫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流傳下來的詩篇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傑出的詩人之一,對後世影響深遠。杜甫作品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閱讀全文

與杜甫是詩什麼是歷史什麼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