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中國歷史上被征服了多少次

中國歷史上被征服了多少次

發布時間:2022-07-20 08:00:49

① 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兩度被外族(元、清)征服,但卻能屹立千年而不消逝(相對於古希臘、埃及、巴比倫)

中國面積大、人口多,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經濟穩定,文化也就相對周邊先進。外族要想在中國站穩,就必須接受中華文化,用中國的制度來治理中國,所以外族大多數都被漢族同化了。

地理上東南有太平洋包圍,西有青藏高原阻礙,西北大沙漠,北方大草原,除了北方,周邊沒有形成大勢力的條件,都威脅不到中國。能威脅中國的基本被隔絕在遠方。

古希臘、埃及、巴比倫,面積小,人少,又處於四戰之地,很難延續文明。

② 中國歷史上,一共發生了多少次戰爭

中國歷史上的戰爭發生了無數次。人類前進的歷史是一部戰爭史。所有文明和進步都是從戰爭開始,在戰爭中被毀滅、再在戰爭中創造,在戰爭結束後發展。但影響中國文明和發展的戰爭有以下:1、神話傳說的眾神之戰,2、上古的皇帝戰蚩尤、 3、夏朝建立後的對非人類之戰(傳說主要是對巨人、鳥人等的戰爭)4、夏商之戰 (人神爭權)5、商周之戰(人神最終一戰,從此神退出人類舞台,從此再無神的存在,這也是到今天人稱迷信的根源,因為從此後一切均是傳說,其實神的存在直到秦始皇焚書坑儒、統一文字後,神才真正退出人類發展的歷史舞台。)6、秦末農民起義(他造就了漢朝)7、楚漢戰爭(奠定了漢朝統治)8、漢朝對西域和北方匈奴的戰爭(從此中國歷史不再被外族困擾,同時也加快了羅馬帝國滅亡和西方文明的發展。匈奴逃走中,進入西方,滅亡羅馬--這也是被稱黃禍的來源,同時匈奴也是現在的匈牙利、土耳其、奧地利國家的祖先)9、漢末的割據三國戰爭(加快中華民族的融合,也是一個混亂的年代,隨後統一的晉朝(南北晉)因政策造成被滅,北方民族成立的各個國家相互等上舞台,終因能力不能結束混亂)、10、隋朝的統一之戰(結束了中國向西方發展的歷史,若一直延續,中國會像現在的歐洲,有許多國家,完成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同時為唐的建立打下堅實的基礎)11、隋唐之戰 12、五代十國(如同南北晉時,也是最後一次的民族融合,從此也結束了少數民族對中國統治的不認可)13、宋的統一(非真正的統一,統一指漢族區,非漢族區的北方和西方沒統一,但這兩方的民族認可中原為正統,都想進入中原成就霸業,最終只有蒙古和滿清人完成)14、宋蒙之戰(第一次是少數民族統一中國,也是第一次讓中國使全世界的國家在中國前顫抖)15、元末的農民起義(建立明朝、恢復漢族統治地位)16、明清之戰(建立滿清王朝,也是中華民族進入百年屈辱)17、武昌起義(恢復漢族統治,建立民國,完成名義的統一,為蔣介石打下基礎)18、抗日戰爭(為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創造機會,)19、解放戰爭(完成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20、未來之戰(亞洲的統一之戰和走向宇宙的宇宙殖民戰,將在未來的百年內發生,這是發展的必然,任何發展必須有戰爭)

③ 為何歷史上中國兩次被外族征服,而歐洲卻沒有

你說錯了,你沒有看過歐洲史。

在歐洲人眼中,羅馬帝國才是歐洲文明之所在,羅馬帝國屢次面對著北方蠻族——凱爾特人、日耳曼人、斯拉夫人的襲擾和征服,以及迦太基人、哥特人、汪達爾人等等其襲擾,後來還有匈奴人和日耳曼人的襲擾和征服。

羅馬帝國最終被蠻族征服,在羅馬帝國的廢墟上建立起了很多蠻族國家,並延續到今天,今天的愛爾蘭人是凱爾特人建立的國家,英國是日耳曼人的分支盎格魯撒克遜人建立的國家,法國和德國也是古代日耳曼人的後代,北歐則是維京人的國家,東歐是斯拉夫人的國家,東南歐則是斯拉夫人和土耳其人的國家。——放眼望去,古代希臘人和羅馬人的血脈只能蜷縮阿爾卑斯山以南的南歐。

奧斯曼土耳其蘇丹的軍隊攻陷君士坦丁堡

歷史上歐洲這些蠻族幾次希望恢復羅馬帝國的榮光,先後有神聖羅馬帝國、第三帝國等等,但無一例外失敗了。

如果對比到中國,相當於大漢朝滅亡後,匈奴人、鮮卑人、羌人先後在漢帝國的廢墟上建國,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所以中國遠遠比歐洲幸運,盡管漢帝國滅亡了,匈奴人劉淵一度攻破了西晉首都洛陽和長安,但是幾百年後,隋唐帝國又復興了漢人的政權,並不斷延續著中國的文明。

④ 我們中國一共被侵略過多少次而且每一次都是什麼戰爭(要名字)

在中國歷史上,世界列強有過16次侵華記錄:

1、第一次是日本侵華。明朝中期,海防鬆弛,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盜,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造成了倭寇之患。明政府調集軍隊到沿海地區剿滅倭寇。

1561年抗倭英雄戚繼光領導的「戚家軍」在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在浙江一帶九戰九勝,盪平了浙江的倭寇。後又平息了福建、廣東等地的倭寇,到1565年,東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肅清。

2、第二次是葡萄牙侵華。16世紀開始,一些歐洲殖民者相繼來到我國沿海地區,進行侵略活動。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1557年以後,他們在澳門私自擴展土地,建築炮台,設立官署,開始了對澳門的長期占據。

3、第三次是荷蘭侵華。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佔中國台灣西南海岸安平灣一帶,修築了赤嵌城(今日台灣台南),後來進一步侵佔了整個台灣。

殖民者向當地人民徵收沉重賦稅,並把大批台灣人掠賣到海外當奴隸。1661年,鄭成功帶領戰艦從金門出發,橫渡台灣海峽,在當地人民支持下,打敗了盤踞台灣38年的荷蘭殖民者。第二年初,荷蘭殖民者向鄭成功投降,台灣回到了祖國懷抱。

4、第四次是沙皇俄國侵華。16世紀後期,沙俄越過烏拉爾山向東擴展,它乘清軍入關之際,強佔了雅克薩和尼布楚等地。沙俄侵略者燒殺擄掠,無惡不作。

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軍兩次進攻侵佔雅克薩的沙俄軍隊,使俄軍傷亡慘重,被迫同意談判解決東段的邊界問題。

5、第一次鴉片戰爭。19世紀初,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向中國販賣鴉片,毒害中國人民,遭到中國的反對,禁煙浪潮席捲東南沿海。1840年6月,英國艦隊駛進廣東海面,封鎖珠江口,進行挑釁,鴉片戰爭開始。 1841年初,英軍擴大侵華戰爭。

在一年多時間里,英軍侵佔了廣東香港島,又攻佔了中國東南沿海的一些城市。廣州三元里人民奮勇抗英,給英軍重創,但清政府組織清軍抵抗不力,戰事節節失利。1842年8月,英國軍艦駛抵南京下關江面,列隊架炮,揚言攻城。清政府屈服求和,鴉片戰爭宣告結束。

6、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法、美兩國借口《黃埔條約》、《望廈條約》有12年後修約的規定,英國援引「最惠國待遇」利益「一體均沾」的條款,共同向清政府發難。

提出「修約」要求,企圖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侵略權益,英、法、美的「修約」要求,被清政府拒絕,使三國惱羞成怒,公開叫囂「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須教訓中國人」。

1856年秋,英國借口「亞羅」號事件,悍然出動軍艦襲擊廣州城;法國借口「馬神甫事件」,同意和英國共同出兵,於是,英法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爆發了。這次侵略戰爭實際上是鴉片戰爭的繼續,所以被稱為第二次鴉片戰爭。

7、沙皇俄國侵佔我國大片領土。從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俄國趁火打劫,先後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大量的不平等條約,共侵吞了我國北方15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

8、浩罕國侵略新疆。1865年,中亞地區浩罕國的軍事頭目阿古柏率軍侵入新疆,佔領了喀什噶爾,不久占據了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

9、俄國侵略新疆伊犁。1871年,俄國借口「安定邊境秩序」,派兵侵佔新疆伊犁地區,對當地各族人民進行殘酷的殖民統治。1881年,中俄簽訂《伊犁條約》,中國收回伊犁,但仍喪失了一些領土。

10、日本侵略台灣。1874年,日本軍隊在美國的支持下侵略我國領土台灣,遭到台灣人民的頑強抗擊。後來,在英美等國的所謂「調停」下,日本向清政府勒索白銀50萬兩後,才從台灣撤軍。

11、中法戰爭爆發。1883年底,中法戰爭爆發,到1885年,法國先後侵犯了我國馬尾軍港、台灣、浙江、諒山等地,中國軍民奮起反抗,法軍大敗。然而軟弱的清政府卻向法國求和。1885年夏,李鴻章和法國公使巴德諾在天津簽訂了《中法新約》。

條約規定:清政府承認法國對越南的殖民統治;在中越邊界開辟商埠;中國日後在廣西、雲南修築鐵路應與法國商辦;法國從基隆和澎湖撤軍。從此,法國侵略勢力伸入我國雲南、廣西,中國西南的門戶被打開。

12、英國入侵西藏。1888年,英國派兵進攻西藏南部邊境。後又強迫清政府開放西藏的亞東為商埠。從此,英國勢力侵入西藏。

13、中日甲午戰爭爆發。1894年7月,日本海軍在朝鮮豐島海面襲擊中國的運兵船,不宣而戰。8月,清政府被迫對日宣戰。至此,中日甲午戰爭爆發。

甲午戰爭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展開了平壤戰役、黃海戰役;第二階段展開了遼東戰役、威海戰役。清政府的北洋艦隊全軍覆滅。戰爭的結局以中國的失敗而告終。

14、世界列強群起瓜分中國。《馬關條約》後,世界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紛紛劃分「勢力范圍」。德國強迫租借膠州灣,把山東劃為「勢力范圍」;俄國強迫租借旅順和大連地區。

把長城以北和新疆劃為「勢力范圍」;法國強迫租借廣州灣,把廣東、廣西劃為「勢力范圍」;英國強迫租借新界和威海衛,把長江流域、雲南、廣東劃為「勢力范圍」;日本割佔台灣和澎湖列島,把福建劃為「勢力范圍」。

15、八國聯軍入侵中國。1900年6月初,英國、俄國、德國、法國、美國、日本、義大利、奧地利組成八國聯軍,由英國海軍中將西摩爾率領,從天津向北京進犯。6月中旬,大批八國聯軍在大沽口登陸,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進犯。

義和團同守衛天津的清軍英勇抗擊,清軍將領聶士陣亡。7月14日,天津淪陷。8月初,八國聯軍在德國元帥瓦德西的統領下,由天津進犯北京。不久,北京淪陷。

慈禧太後倉皇出逃。途中,她命令清軍「鏟除」義和團。清政府的腐敗,中國的落後,導致了中國必敗。

16、日本人全面侵華戰爭,目前1937年被認為是日本全面侵華的開始,但實際上日本侵華從清朝末期便已開始。

(4)中國歷史上被征服了多少次擴展閱讀:

英國侵略中國兩次鴉片戰爭:

1、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6月~1842年8月。

2、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1860年10月。兩次鴉片戰爭使舊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日本侵略中國:

1、甲午中日戰爭

2、1931-1945侵華戰爭

3、美國侵略越南、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伊朗。

⑤ 歷史上中國被多少國家侵略過

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荷蘭、葡萄牙。

1、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

第一次鴉片戰爭(First Opium War)英國經常稱第一次英中戰爭(First Anglo-Chinese War)或「通商戰爭」,是1840年至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一場戰爭,也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1840年(道光二十年),英國政府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等為借口,決定派出遠征軍侵華。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陸續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

鴉片戰爭以中國失敗並賠款割地告終。中英雙方簽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向外國割地、賠款、商定關稅,嚴重危害中國主權,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並促進了自然經濟的解體。

同時,鴉片戰爭也揭開了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歷史新篇章。

2、第二次鴉片戰爭(英國和法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英、法在俄、美支持下聯合發動的侵華戰爭。是英國與法國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趁中國太平天國運動之際,以亞羅號事件及馬神甫事件為借口,聯手進攻清朝政府的戰爭。

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了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並掠奪珠寶、將其焚毀。戰爭中沙俄出兵後以「調停有功」自居,並脅迫清政府割讓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從而成為最大的贏家。戰爭以清政府被迫簽訂《北京條約》結束。

第二次鴉片戰爭迫使清政府先後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中俄《璦琿條約》等和約,列強侵略更加深入。

中國因此而喪失了東北及西北共15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戰爭結束後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鎮壓了太平天國,維持統治。

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英、美、法、德、俄、日、意、奧)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指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緒二十六年),以當時的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為首的八個主要國家組成的對中國的武裝侵略戰爭。

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成為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導火索,以此為借口,八國聯軍以鎮壓義和團之名行瓜分和掠奪中國之實。

侵華軍隊總人數前後約為5萬人,裝備精良,聲勢浩盪,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徹底淪陷,八國聯軍所到之處,殺人放火、姦淫搶掠!

從紫禁城、中南海、頤和園中偷竊和搶掠的珍寶更是不計其數!其中著名的萬園之園「圓明園」繼英法聯軍之後再遭劫掠,終成廢墟。

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條約》的簽訂為結果,中國自此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給當時的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沉痛的災難。

4、中日甲午戰爭(日本)

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朝鮮半島稱:清日戰爭,西方國家稱:Sino-Japanese War/第一次中日戰爭),是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按中國干支紀年,戰爭爆發的1894年為甲午年,故稱甲午戰爭。

明治維新的日本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對外積極侵略擴張,確定了以中國為中心的「大陸政策」。

此時的清朝是一個通過洋務運動迴光返照的帝國,政治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系明爭暗鬥、爾虞我詐,國防軍事外強中干,紀律鬆弛;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向帝國主義過渡,日本的侵略行徑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

1894年,朝鮮爆發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節節敗退,被迫向宗主國清朝乞援,日本乘機也派兵到朝鮮,蓄意挑起戰爭。

1894年(光緒二十年)7月25日豐島海戰爆發,甲午戰爭開始,由於日本蓄謀已久,而清朝倉皇迎戰,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中國清朝政府迫於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1895年4月17日簽訂了《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的結果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則使日本國力更為強大,為其躋身列強奠定了重要基礎。

5、抗日戰爭(日本)

1931年,侵華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此後陸續在華北、上海等地製造事端、挑起戰爭,國民政府則採取妥協政策避免沖突擴大。

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6、荷蘭侵佔台灣

1624年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殖民者為建立與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侵入南台灣。[69]1626年至1642年西班牙殖民者也曾侵佔北台灣,後被荷蘭人驅逐。

荷蘭殖民者盤踞台灣38年,在今台南市修築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和普羅民遮城(今赤嵌樓)作為殖民統治的中心,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招募福建沿海和澎湖居民遷往台灣開墾。

荷蘭殖民者實行強制統治,把土地據為已有,強迫人民繳納各種租稅,掠奪台灣的米、糖,將其收購的中國生絲、糖和瓷器經台灣轉口運往各國,牟取高額利潤。

荷蘭殖民者的統治激起了台灣人民的反抗。1652年郭懷一領導了最大規模的一次武裝起義,雖最終被鎮壓,但表明荷蘭殖民統治已出現危機。九年後他們配合民族英雄鄭成功驅逐荷蘭人,收復了台灣。

7、葡萄牙侵佔澳門

1553年,開始有葡萄牙人在澳門居住。雖然從1557年開始被葡萄牙人在明朝求得澳門的居住權,但明朝政府仍在此設有官府,由廣東省直接管轄。

直至1887年葡萄牙政府與清朝政府簽訂了《中葡會議草約》和有效期為40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條約》(至1928年期滿失效)後,正式通過外交文書的手續佔領澳門,澳門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第一次鴉片戰爭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國聯軍侵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台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澳門

⑥ 中國曾幾次被野蠻征服

魏晉南北朝,五胡亂華,如今的北方居民基本都有游牧民族血統,
遼金宋,半壁淪陷。
蒙元,至今中國人被稱為蒙古人種。
滿清,給國人留了一根尾巴,甚至很多西方人至今仍認為這根尾巴還在。

⑦ 中國古代曾兩次被「外國人」征服,為什麼就日本失敗了

時代不一樣了

元朝和滿清入侵的時候,還是封建時代,當時的普通老百姓根本沒有國家和民族觀念。對他們說來說,無非是換了一個效忠對象,還是照樣納糧、交稅,所以普通老百姓對外族入侵持接受態度
中下級官吏和不少讀書人也是接受外族統治

但在抗日時期,中國的民族主義思想開始抬頭,老百姓也有了國家、民族的觀念,開始反抗

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戰以後,以美國為主的國家,反對吞並他國的行為,而且出於本身利益的考慮,美國不希望看到日本吞並中國
在美國的支援和後期直接對日宣戰的作用下,中國支撐了下來,並且最終成了戰勝國

⑧ 中國歷史上和外國打過的戰爭有哪些

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6月—1842年8月)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年10月—1860年11月)
收復新疆的戰爭(1876年7月—1878年1月)
中法戰爭(1883年12月—1885年4月)
中法戰爭(1883年12月—1885年4月)
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7月—1895年10月)
反對八國聯軍侵略的戰爭(1900年6月—1901年9月)
抗擊英軍入侵西藏的戰爭(1903年12月—1904年9月)
反對沙俄侵略蒙古的戰爭(1911年8月—1915年11月)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1937年9月―1945年8月)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上被征服了多少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