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甄嬛傳》中的皇上看似無情卻有情,哪些細節表明他早已對甄嬛動了心
自古帝王多薄情,然而看似薄情的雍正皇帝實則是有情的。眾所周知,純元皇後是雍正內心的”白月光“,任何人都不可比擬。再看甄嬛從開始進宮到發配到甘露寺等等一些細節,也許大家都覺得她只是純元的替身,孰不知雍正內心對甄嬛早已心動不已。要說細節的話,真的很多,比如雍正生病的那一段,日常生活當中跟甄嬛相處的那一段等等。
1、甄嬛跟雍正平時生活的那一段
甄嬛平時跟雍正生活的那一段,甜蜜幸福。甄嬛可以耍小性子,可以撒嬌,他們倆之間的生活就好比情侶之間的生活。雖說雍正是皇帝,但是他卻能讓甄嬛過上平時夫妻的生活。
《甄嬛傳》估計很多人看了很多遍,在一些細節當中的確可以看出雍正皇帝對甄嬛早已動心。其實還有一些細節,大家用心體會也能夠明白。很多人覺得甄嬛從甘露寺回宮以後,一路就好比開卦,雖然這其中有崔槿汐和蘇培勝的輔助,然而說到底是雍正對甄嬛的心。
2. 十二生肖裡面看似無情卻有情的生肖有哪些
十二生肖裡面看似無情卻有情的生肖有羊、蛇、馬,下面我給大家詳細介紹。
在外人眼中,他們變得有點高冷,有點不接地氣。可是他們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保護自己,本身並沒有什麼壞心眼。他們的感情很純粹,也很直接,對他們來說,對一個人是喜歡還是討厭,從不會藏著掖著,喜歡了就會很直白的表現出來,絕不會拖拖拉拉。
所以,屬馬人是無情還是深情,關鍵在於他們遇到的另一半是個怎樣的人,如果愛上了,就會深愛到底;如若不愛,無情又何妨。
3. 古代五大最「無情」的人分別有誰最無情的是哪個
自古多情空餘恨,多情總被無情惱。一個「情」字,卻是叫任何人難以自拔,然而,在歷史的長流中,這些人,卻是無情至極,枉費了他人的一廂情願……
NO.5 許仙
漫漫取經路,最是驗佛心。唐僧一心向佛別無他,從出生開始,他的目標感就極強,目標也只有一個:求取真經。只不過我佛慈悲,給了他一副好皮囊,一表人才,惹來萬千少女的傾慕。這位一句「阿彌陀佛」便將千萬女妖就美人的一片痴心和愛慕之情付之一炬的「御弟哥哥」,絕對是當之無愧的「最無情之人」的榜首。
4. 常言道「帝王家無情」,歷史上有沒有「有情」的帝王
我們看了很多古裝劇,總是得出結論,最是無情帝王家,在帝王之家裡,見慣了一些殺戮的場面,不論是手足相殘還是對於權力的爭奪,越優秀的帝王往往越無情,但是凡事都是有特例的,有一些皇帝雖然算不上什麼明君,但是卻是一個有情義的皇帝。
三、雍正皇帝很多人眼裡的雍正是冷酷無情,但卻不知他也有溫情的一面,就比如說他對華妃年氏,並不像電視劇里描述的那樣利用,歷史上年妃還是非常的受寵,幾乎把能給她的都給她了,年妃去世之後留下一個兒子,雍正也是時常帶在身邊,算得上是用情至深。
5. 什麼叫 看似無情卻有情
就是表面上看是冷酷的沒有人情味,其實內心卻是火熱的,友情有意的。
6. 哪個歷史人物比較冷血無情
大獨裁者——希特勒
阿道夫·希特勒,男(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下午18時30分—1945年4月30日下午3時30分),生於巴伐利亞和奧地利的邊界城市布勞瑙(Braunau am Inn,林茨,萊茵河上的Braunau),卒於柏林。希特勒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的總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頭號戰犯。同時,他也是一個出色的演講家、殘酷的政治家和過於冒險的軍事家,以及野心家、陰謀家。
希特勒早年夢想做畫家而來到維也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德軍,是一名下士,獲得了鐵十字勛章。戰爭結束後偶然間接觸法西斯主義並開始傳播。早年曾因暴動入獄,並在獄中寫下《我的奮斗》一書,表達出他多方面的觀點,如兼並奧地利,屠猶和獨裁。1933年1月30日出任德國總理;通過「國會縱火案」打擊異己黨派(德國共產黨)。1934年8月1日德國總統興登堡病逝,希特勒兼任德國總統,並將總統與總理兩個職務合二為一,稱為元首,擁有無限的權力,並命令所有軍隊以及法官和政府官員向他宣誓效忠。作為元首,他成為國家政權的單獨執掌者即獨裁者,把軍隊和教會之外的所有政治社會機構都一體化。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兼任德國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他執政期間的德國正式名稱為大德意志帝國和德意志帝國,通常被稱為納粹德國、德意志第三帝國或希特勒德國。
在第三帝國初期階段,他的某些經濟措施一度使得德國經濟走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泥潭,輕松擺脫經濟危機,也因此以及富有煽動性的群眾運動而獲得下層民眾的支持。
不過在政治體制上,希特勒領導下的德國相對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傾向於極端民族保守主義的。他和墨索里尼領導的義大利、東條英機領導的日本聯盟結成軸心國,這直接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軍隊在他的領導下干涉西班牙內戰,扶持佛朗哥政權,並吞並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蘭、法國、英國、蘇聯等國家。
國內方面,他實行法西斯式的一黨恐怖專政,仇視且排斥其它非納粹政黨和思想,包括共產主義運動,他建立的第一個集中營即為關押共產黨之用,他還鼓吹民族優越,仇視其它民族。在國內建立沖鋒隊、黨衛軍、蓋世太保等獨立於國防軍外的納粹軍事組織。在希特勒的領導下的第三帝國期間,實行種族滅絕政策,德國以及其佔領國領土上大量建造死亡集中營,猶太人以及其他人種的遭到了大屠殺。根據粗略估計,期間總共有約600萬猶太人、數千萬其它人種因為希特勒的種族滅絕政策而被屠殺。 在軍事佔領期間用殘酷的掠奪手段對待其他民族和國家。
撰寫《我的奮斗》
[編輯本段]
希特勒的政變失敗了,但他卻從這次失敗中為自己和自己的政黨撈到了一筆宣傳資本。由於首席法官在「國家主義」思想上與希特勒並無原則分歧,因此最後只對希特勒判處了最輕的刑罰——監禁五年,表現好還可以酌情減刑。其實希特勒只服了8個月的徒刑就被赦免了,而且未被驅逐出境。就是在這僅8個月的服刑期間,他也倍受優待:除了獲准享用特別飯食,還讓他住在有兩扇窗戶、陽光充足,很為舒適的單間牢房裡。他可以自由通信,自由接待來訪親友,生日時可以接受親友的花環和祝賀,此外還享有攜帶秘書、到戶外散步和做體操的特權。中午他則在牆上掛著一面萬字旗的休息室進餐,這時他就口若懸河地大講特講。所以當希特勒在這所看守監獄(這種監獄中的犯人名譽不受影響)中「服刑」結束時,獄中的大多數工作人員都變成了忠實篤信的納粹主義分子。
希特勒在監獄呆的這8個月,向自願追隨他來監獄的魯道夫·赫斯口述了他的著作——《我的奮斗》第一卷(第二卷於兩年後出籠)。這部著作既不是一本回憶錄,也不是一部體現希特勒世界觀的作品,實際上它是一個集國家主義、帝國主義、種族主義、反猶主義和反對民主主義思潮於一體的大綜合。反猶主義是貫穿該書的一條主線。他認為猶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雅利安人是優等人種,因此它有權征服和統治其他民族。該書的另一思想是鼓吹復仇主義。希特勒聲言必須撕毀凡爾賽和約,必須同德國人民的「不共戴天的死敵,——法國算賬。他聲言,和約所加給德國的恥辱和仇恨己深深地印入六千萬男女的心坎,變成了一片彌漫的火焰。宣傳對外擴張是該書的又一主題。奪取生存空間,擴充領土,征服世界。他宣稱」將把目光投向東方的那個國家」,「不能用和平方法取得的東西,就用拳頭來奪取。」希特勒還在書中攻擊議會民主制度,宣傳專制獨裁統治,反對馬克思主義,宣揚法西斯的理論。《我的奮斗》一書被看作是法西斯的理論和行動的綱領,是納粹黨的聖經。它為希特勒塗上了一層迷人的色彩,迎合了當時廣泛存在於德國的憤懣情緒,因而在納粹政權時期它發行量很大,流傳極廣。
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逃過「狼穴」炸彈暗殺後,又回到柏林,住進總理府下面的地下避彈室中,並在戈培爾等幾個親信和情婦愛娃·布勞恩的陪伴下,在充斥著絕望和幻想的陰森可怖的氣氛中指揮戰爭,躲在地下室中的他經常四肢顫抖、目光呆滯、面色慘白,說起話來有氣無力。即便到了這個時候,希特勒還抱著戰爭很快即將發生一個轉折的希望。然而現實是無情的,盟軍推進的速度越來越快,希特勒擺脫困境的幻想完全破滅,於是在1945年3月19日下令毀滅一切「德國國內軍事、交通、通訊、工業和供應設施以及敵人為繼續作戰以某種方式立即或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利用的東西」。當被要求執行命令的施佩爾提出異議時,希特勒仍高喊:「如果戰爭打輸了,人民也就完了。……因為人民已被證明是軟弱的,而未來只會屬於更加強大的東方人。這場戰爭結束之後,剩下來的反正只是劣等人,因為優秀分子已經陣亡了。」 1945年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逝世。希特勒得知此消息後,頓然又生出戰爭會出現轉折的希望,而且這種充滿希望的氣氛一直持續至4月20日希特勒的生日那天。4月22日,柏林已被蘇聯紅軍包圍了3/4,這時希特勒才大夢初醒,看清了面前的事實。他說道:「戰爭打敗了……我將留在柏林,只要時刻一到,我就用手槍結束我的生命。」但同時他也痛罵國人:「武裝部隊拋棄了我,我的將軍們全是草包,我的命令沒有得到執行,一切全都完了……德國沒能完成我給整個民族提出的任務。」4月27日,整個柏林完全被蘇軍包圍起來。4月28日,希特勒的戰時盟友義大利的墨索里尼被游擊隊抓獲槍決並被頭朝下倒掛在米蘭的一家汽車庫頂上示眾。同一天,希特勒又獲悉,他的副手希姆萊企圖同西方列強進行談判;至此,希特勒完全泄了氣,感到自己的末日已經來臨。他開始口授他的政治遺囑,但他仍然要痛罵猶太人,要求後繼者「必須竭盡全力恪守種族法律,無情地抵抗世界各民族的毒害者國際猶太集團。」 1945年4月28日午夜,希特勒和他的情婦愛娃·布勞恩正式結為夫婦。4月29日,蘇聯坦克向火車站附近的動物園推進。4月30日,蘇軍經過激戰,終於攻佔了國會大廈。此時希特勒的總理府已在炮火的射程之內。下午3點30分,希特勒和愛娃回到地下室的避彈房間,把手槍槍口對准自己的前額,開槍自殺。愛娃·布勞恩則與此同時吞下了毒葯。兩人的屍體被侍從用軍毯包上,抬至總理府的花園里,按照希特勒的遺囑,澆上汽油火化。希特勒幻想的「千秋帝國」和他一道死去,1945年5月8日夜,納粹德國正式投降,德國戰敗。希特勒的骨灰並沒有找到,一個似乎可信的解釋是「被蘇聯打到花園里炮火把所有的痕跡都掃光了」,戰後曾有希特勒仍在人間的傳聞,但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據說盟軍在總理府的廢墟中找到了希特勒尚未完全焚毀的屍體,據信那應該是稍後自殺的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夫婦的屍體,希特勒曾經說過:「衡量一個男人有兩種方法,一是看他娶什麼樣的女人,二是看他是什麼死法。」這句話不僅是對於他本人的,也是對於他的預言家戈培爾的。 希特勒生前曾說:「我要讓全世界記住我一千年!」 納粹德國元帥瓦爾特·馮·勃勞希契說:「希特勒是德國的劫數,這是無法逃脫的」 納粹德國駐波蘭總督漢斯·弗朗克在紐倫堡被行刑前說:「一千年易過,德國的罪孽難消。」 希特勒最喜歡的音樂家是理查德·瓦格納,最喜歡的歌劇是《羅恩格林》,他曾用歌劇里的名詞做為任務名。如向西班牙內戰佛朗哥叛軍的運輸行動「魔火」。
希特勒名言集錦
「我們的斗爭只可能有兩種結果:要麼敵人踏著我們的屍體過去,要麼我們踏著敵人的屍體過去。」
「如果有人說:你做夢吧!我只能回答他說:你這個笨蛋,如果我不是一個夢想者的話,我們今天會在哪裡呢?我一直相信德國,你說我是一個做夢者;我一直堅信帝國的崛起,你說我是個傻子;我一直相信我能重新奪回權利,你說我瘋了;我一直堅信貧窮會有盡頭,你說那是烏托邦。誰是對的?你還是我?!我是對的,我一直會是!」
「一個民族正經歷著動盪,我們,在被幸運之神垂青。」
「我們應該感到高興,未來必將完全屬於我們!」
「德國的明天就指望你們了,德國的青年們!」
「我們必須咬緊牙關,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否則,我們將一事無成。」
「每一代都至少應該經歷一場戰爭的洗禮。」
「我來完成耶穌基督未竟的事業。」
「他們得小心了,總有一天我們的忍耐到了盡頭,那時候我們會讓那些無恥的猶太人永遠住嘴!!!」
「我不相信,那些以前在不斷嘲笑我們的人,現在,他們還在笑!!!」
「你們必須跟著我庄嚴地宣誓:我們需要的是和平,我們需要的是獻身於我們的事業。」
「弱者忘!」
「如果日耳曼民族不在強大到可以浴血保衛它自己的存在的話,它就應當滅亡。」
「如果我的民族在這場實驗中失敗了,我將不會為之哭泣,是他們自己選擇了這樣的結局。」
「超凡的思想是不會與凡夫俗子共存的。」
「我們已經設定了一個目標,並將為之努力奮斗,直到死亡!」
「只有那些瘋狂的大眾才是馴服的。」
「民眾是盲目而愚蠢的」
「我通過循循善誘得到了一切」
「大眾就像是個任我為所欲為的女人」
「婦女教育的不可動搖的目的就是養育子女。」
「女人的智力是完全無用的。」
「只有對我來說有用的條約才是有效的。」
「我們以前總是,將來也會繼續對一切事冒險。」
「我總想戰斗。」
「沒有人可以奪走我們的榮譽。為了德國人民,我們必須戰斗15—20年」
「我寧願在50歲而不是在55或60歲發動戰爭。」
「時代呼喚戰爭而不是和平。」
「政治的最終目的是戰爭。」
「我們只能用武器來保衛和平。」
「有沒有世界大戰對我來說都一樣。」
「只要還有一個德國人活下來,戰爭就將繼續。」 (元首一廂情願了-沃評)
「我們的運動是反議會制的。」
「偉大的說謊者同時也是偉大的魔術師。」
「民眾不思考就是政府的福氣。」
「我的意志決定一切。」
「我們將要系統地,毫不留情地消滅敵人,連根帶葉。」
「如果他們背叛國家的話,等待他們的只有死亡!」
''強者的獨裁便成為最強者.''
1942年1月20日,臭名昭著的「旺湖會議」開始至二戰反法西斯戰爭使納粹德國的覆滅為止。這個階段,納粹德國反猶的核心是「最終解決」猶太人,形式是徹底的殘暴、駭人聽聞的殘殺,實質就是最終實現滅絕猶太人。
1942 年1月2日,在納粹秘密警察頭子海德里希的主持下,召集了包括蓋世太保頭子繆勒在內的14個部門的高級官員,在旺湖(又譯萬湖)旁邊的一座別墅里開會,研究布置大規模系統屠殺猶太人的計劃,會議通過了「最終解決」的辦法是把猶太人運到東方勞動,「其中大部分毫無疑問是將通過自然減少的方式消滅」,「對於最後留存的抵抗最強的那部分人,必須以相應的方式處置」。說穿了,「最終解決」的辦法,一是把猶太人毒死或折磨致死,二是酷刑處死,一句話就是最終消滅。
「旺湖會議」後,納粹德國全面實施了大規模滅絕猶太人的措施。根據當時負責搜捕和消滅猶太人的黨衛隊一級突擊隊長艾希曼1944年8月的一次談話證實,那時死於滅絕營的人數有400多萬,被用其他方式殺死的人數有200萬。其中除了極少數其他民族的反法西斯人士外,絕大多數是猶太人。
追述歷史,是為了說明問題。上述史實表明:①在希特勒獨裁統治的12年多的時間里,他所推行的一系列反猶滅猶政策,都是旨在剝奪猶太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直至肉體上滅絕他們。所有這些,只是形式和程度上的差異,而不存在實質性的區別。當一個人被剝奪了作為人的各項生存權利時,從肉體上消滅就只剩下時間的問題了。所以,完全可以這么說,希特勒的殺機貫穿了其反猶滅猶的逐漸升級的三個階段之中。如果硬要加以區別的話,那麼,第一階段可謂是為殺機作各項准備;第二階段則是顯露殺機;第三階段應該定性為全面實施殺機。「旺湖會議後,納粹屠殺數百萬猶太人只能看作是希特勒「最終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最終一步。實際上,種族報復、種族仇殺早就開始了。②希特勒的殺機是針對滅絕整個猶太民族的,而對其他民族從未開啟此殺機。這絕不是他的仁慈。這裡面深藏著希特勒製造這個歷史之謎的特定邏輯性,這就成了我們解開這個歷史懸案的契機。
7. 道是無晴卻有晴,是劉禹錫的。好像還有一句是「道是無情還有情」是誰的
只有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 枝 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賞析]
《竹枝詞》是巴渝一帶的民間歌謠,劉禹錫在任夔州刺史時,依照這種歌謠的曲調寫了十來首歌詞,以本篇最為著名。
自古以來,人們就喜歡用歌聲來傳情,這或者是單方面的,或者是雙方之間的。細想起來,這一種歌聲真是很微妙的。它不像普通的語言表述,需要合適的氣氛,恰當的處理,並且要考慮一定的後果;它可以憑空而來,輕妙地游動著,閃爍著,忽遠忽近,似是而非;它猶如心情的觸須,彼此試探,相互打量,或一觸而退,或糾纏不休。你不能夠簡單的把歌詞視為明確的約定,卻也不能說它只是虛情假意的游戲——歌不過是一個開頭,後面的故事還有待雙方來編寫。
愛情是難以言說也難以持久的東西,當它正處在朦朧狀態,正處在有情無情之間時,也許是最令人心動的吧?曾經相戀的人,最終反目成仇的自不必說,就是結成了夫妻的,日子亦大抵是趨向了平淡;「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情)卻有晴(情)」,回想起來,真是縹緲如夢。
2條追問追答
編輯於 2016-03-22
查看全部3個回答
真正的感情是什麼樣的 情感導師7*24h在線輔導
值得一看的真正的感情是什麼相關信息推薦
女友分手如何挽回?在線咨詢情感專家,定製挽回方案!幫你走出感情失敗的陰霾,詳情請咨詢:
zy.mamada.com.cn廣告
詩詞丨史上最全飛花令,125句都是精華,值得收藏!
根據文中提到的古詩為您推薦
詩詞?立即下載拼多多APP,迅速了解詩詞你想知道的,這里全都有!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拼多多
lp.pinoo.com廣告
更多專家
道是無晴卻有晴,是劉禹錫的。好像還有一句是「道是無情還有情」是誰的?
3.5萬高等教育專家在線答疑
5分鍾內響應
極速提問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關於愛情的古詩詞- 就用天眼查APP - 天眼一下
關於愛情的古詩詞,就用天眼查APP,想要了解更多,就到天眼查!天眼查,都在用的商業安全工具。
廣告2021-03-26
「道是無情卻有情」的上句以及誰的詩句?
是「東邊日出西邊雨」。是劉禹錫寫劉禹錫(772-842),字夢得 ,晚年自號廬山人,唐代洛陽(今河南洛陽)人,他自己稱是漢中山靖王後裔。各地劉氏宗譜的記載也不同,福建有說是劉邦弟弟楚王劉交的後裔,安徽有說是劉邦長子齊王劉肥的後裔。也有記載是匈奴族後裔。具體是什麼身世,我們目前還沒有得到考證。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哲學家,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 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他沒有自甘沉淪,而是以積極樂觀的精神進行創作,積極向民歌學習,創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體詩歌。 一度奉詔還京後,劉禹錫又因詩句「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觸怒新貴被貶為連州刺史。後被任命為江州刺史,在那裡創作了大量的《竹枝詞》。名句很多,廣為傳誦。824年夏,他寫了著名的《西塞山懷古》:「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今逢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這首詩為後世的文學評論家所激賞,認為是含蘊無窮的唐詩傑作。 後來,幾經多次調動,劉禹錫被派往蘇州擔任刺史。當時蘇州發生水災,飢鴻遍野。他上任以後開倉賑飢,免賦減役,很快使人民從災害中走出,過上了安居樂業的生活。蘇州人民愛戴他,感激他,就把曾在蘇州擔任過刺史的韋應物、白居易和他合稱為「三傑」,建立了三賢堂。唐文宗也對他的政績予以褒獎,賜給他紫金魚袋。 劉禹錫晚年回到洛陽,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與朋友交遊賦詩,生活閑適。死後被追贈為戶部尚書。 其詩現存800餘首。其學習民歌,反映民眾生活和風土人情的詩,題材廣闊,風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轉、樸素優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潑,充滿生活情趣。其諷刺詩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擊鎮壓永貞革新的權貴,涉及較廣的社會現象。晚年所作,風格漸趨含蓄,諷刺而不露痕跡。詞作亦存四十餘首,具有民歌特色,劉禹錫在洛陽時,與白居易共創《憶江南》詞牌。 劉禹錫死後,被葬在了河南滎陽(今鄭州滎陽)。 的吧。
165贊·28,407瀏覽2017-10-04
"道是無情卻有情"的"道"是什麼意思?
"道是無情卻有情"的"道"是說的意思。 原文如下: 竹枝詞二首·其一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譯文:楊柳青青江水寬又平,聽見情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下起雨,說是無晴但是還有晴。 作 者:唐代 劉禹錫 竹枝詞: 竹枝詞是一種詩體,是由古代巴蜀間的民歌演變過來的。唐代劉禹錫把民歌變成文人的詩體,對後代影響很大。竹枝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由於社會歷史變遷及作者個人思想情調的影響,其作品大體可分為三種類型:一類是由文人搜集整理保存下來的民間歌謠;二類是由文人吸收、融會竹枝詞歌謠的精華而創作出有濃郁民歌色彩的詩歌;三類是借竹枝詞格調而寫出的七言絕句,這一類文人氣較濃,仍冠以「竹枝詞」。之後人們對竹枝詞越來越有好感,便有了「竹枝"的叫法。
25贊·414瀏覽2019-11-14
竹枝詞中:道是無晴卻有晴。那道是無情卻有情是出自哪裡?
竹枝 年代:【唐】 作者:【劉禹錫】 體裁:【七絕】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枝詞是巴渝(今四川省東部重慶市一帶)民歌中的一種。唱時,以笛、鼓伴奏,同時起舞。聲調宛轉動人。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依調填詞,寫了十來篇,這是其中一首摹擬民間情歌的作品。它寫的是一位沉浸在初戀中的少女的心情。她愛著一個人,可還沒有確實知道對方的態度,因此既抱有希望,又含有疑慮;既歡喜,又擔憂。詩人用她自己的口吻,將這種微妙復雜的心理成功地與以表達。 第一句寫景,是她眼前所見。江邊楊柳,垂拂青條;江中流水,平如鏡面。這是很美好的環境。第二句寫她耳中所聞。在這樣動人情思的環境中,她忽然聽到了江邊傳來的歌聲。那是多麼熟悉的聲音啊!一飄到耳里,就知道是誰唱的了。第三、四句接寫她聽到這熟悉的歌聲之後的心理活動。姑娘雖然早在心裡愛上了這個小夥子,但對方還沒有什麼表示哩。今天,他從江邊走了過來,而且邊走邊唱,似乎是對自己多少有些意思。這,給了她很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她就想到:這個人啊,倒是有點象黃梅時節晴雨不定的天氣,說它是晴天吧,西邊還下著雨,說它是雨天吧,東邊又還出著太陽,可真有點捉摸不定了。這里晴雨的「晴」,是用來暗指感情的「情」,「道是無晴還有晴」,也就是「道是無情還有情」。通過這兩句極其形象又極其樸素的詩,她的迷惘,她的眷戀,她的忐忑不安,她的希望和等待便都刻畫出來了。 這種根據漢語語音的特點而形成的表現方式,是歷代民間情歌中所習見的。它們是諧聲的雙關語,同時是基於活躍聯想的生動比喻。它們往往取材於眼前習見的景物,明確地但又含蓄地表達了微妙的感情。如南朝的吳聲歌曲中就有一些使用了這種諧聲雙關語來表達戀情。如《子夜歌》雲:「憐歡好情懷,移居作鄉里。桐樹生門前,出入見梧子。」(歡是當時女子對情人的愛稱。梧子雙關吾子,即我的人。)又:「我念歡的的,子行由豫情。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的的,明朗貌。由豫,遲疑貌。芙蓉也就是蓮花。見蓮,雙關見憐。)《七日夜女歌》:「婉孌不終夕,一別周年期,桑蠶不作繭,晝夜長懸絲。」(因為會少離多,所以朝思暮想。懸絲是懸思的雙關。) 這類用諧聲雙關語來表情達意的民間情歌,是源遠流長的,自來為人民群眾所喜愛。作家偶爾加以摹仿,便顯得新穎可喜,引人注意。劉禹錫這首詩為廣大讀者所愛好,這也是原因之一
13贊·445瀏覽
道是無情卻有情 ,還是道是無晴卻有晴?
8. 歷史上表面上無情冷酷卻又有情的人,求人名及簡介
楊素(544年—606年8月31日),字處道。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隋朝權臣、詩人,傑出的軍事家、統帥。 他出身北朝士族,北周時任車騎將軍,曾參加平定北齊之役。他與楊堅(隋文帝)深相結納。楊堅為帝,任楊素為御史大夫,後以行軍元帥率水軍東下攻陳。滅陳後,進爵為越國公,任內史令。楊廣即位,拜司徒,改封楚國公。去世後謚曰景武。
破鏡重圓
陳朝太子舍人徐德言的妻子是後主叔寶的妹妹樂昌公主,才貌極為出色。徐德言當太子舍人這個時候,正趕上陳朝衰敗,時局很亂的時期,無法保證國家和個人的安全。徐德言對妻子說:"以你的才華和容貌,如果國家滅亡了,你一定會流落到有權有勢的富豪人家,恐怕我們會永遠分離。倘若我們的緣分沒斷,還能相見,應該有一個信物。"於是徐德言折斷一面銅鏡,夫妻兩人各拿一半。他又同妻子約定說:"將來你一定要在正月十五那一天將鏡片在街上出售,如果我見到了,就會在當天去找你。"等到陳朝滅亡了,樂昌公主果然流落到越公楊素的家裡,楊素對她非常寵愛。徐德言流離失所,好不容易才來到京城。他於正月十五這天到市場上尋找,果然有一個僕人模樣的老頭出售一片一半的鏡子,而且要價非常高,人們都嘲笑他。徐德言將老人帶到自己的住處,給老頭吃飯,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拿出自己那一半鏡子和老頭賣的那半鏡子合在一起,並在鏡子上題了一首詩:"鏡子和人都離我而去,如今鏡子回來人卻未歸,鏡子上已映不出嫦娥的倩影,只能反射出一片月光。"陳朝的樂昌公主陳氏看到題詩以後,哭哭啼啼地不肯吃飯,楊素了解情況以後也非常傷感,派人將徐德言找來,決定將妻子還給他,並送給他們許多錢物。聽說這件事的人沒有不贊嘆的。楊素設酒宴為徐德言和陳氏餞行,並叫陳氏也作了一首詩:"今天是什麼特殊的日子,新丈夫面對舊丈夫,哭也不是笑也不是,這才知道作人的艱難。"然後陳氏和徐德言回到江南,一直到白頭偕老。[40]
成人之美
李德林之子李百葯,少年倜儻,看上了楊素的一個寵妾。竟夜入楊宅,與楊素的寵妾幽會私通。結果東窗事發,被楊素逮個正著。楊素惱羞成怒,欲治李百葯死罪。當李百葯被推上來時,他發現李百葯是個「年未二十,儀神雋秀」的英俊少年郎,不禁惜才之情頓起,動了惻隱之心說:「聞汝善為文,可作詩自敘,稱吾意當免汝死。」李百葯生死關頭,才思忽至,一氣呵成,當即成文。楊素看完,表情欣然,當場把愛妾賜給李百葯為妻,「並資從數十萬」。後來楊素竟又奏請隋文帝,授李百葯為尚書禮部員外郎。李百葯財色兼收,而且還因此當了官,成為一時佳話。[41-42]
紅拂夜奔
楊素身邊有一位年方二八的佳麗樂伎,名叫紅拂。生得「肌膚儀狀、言詞氣佳,真天人也」。紅拂很有見識,識得英雄。趁李靖再次拜訪楊素之機,相約私奔了。楊素非但不追究此事,反而推薦李靖出任馬邑的郡丞。楊素就這樣又成全造就了一段才子佳人的愛情佳話。後來李靖果然成了唐朝的股肱之臣。[43]
9. 歷史上,表面很冷酷無情但是卻有情的人,求人名,簡介,不將就!
曹丕
曹丕做了皇帝以後,對才華橫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懷忌恨,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一首,如做不到就將曹植處死。曹植黯然望著曹丕,不等走出七步便已成詩: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聽了此詩,臉頰通紅,羞憤難當,旋即放了曹植。
曹丕本身並不算有情人,但在那種可以磨滅一切親情的無上權力面前,哪怕是一點點的溫情,都顯的難能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