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中國歷史人物張衡故里在哪裡

中國歷史人物張衡故里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7-20 11:59:49

A. 張衡出生在哪個時侯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被後世稱為「木聖(科聖)」。 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有《二京賦》《歸田賦》等。

B. 張衡的生平簡介是什麼

張衡(78~139),字平子,是中國東漢傑出的科學家。公元78年生於南陽郡鄂縣石橋鎮(河南省南陽縣城北25千米)的一個沒落官僚家庭。張衡少年時代天資聰明,刻苦好學,讀過許多經卷典籍。但是他並不滿足,從17歲開始,他離開家鄉,曾到漢朝故都長安游覽名勝古跡,考察世態人情,又到首都洛陽,就讀於最高學府——太學,終於成為博學多才的學者。

公元100年張衡出任南陽主簿,協助太守辦理文牘。111年應召到京,經過考試以後,被任命為郎中,做文書起草工作。114年升任尚書侍郎,第二年又升任太史令,主持觀測天象、編訂歷法。在這期間,張衡對天文學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132年張衡又升任侍中,在皇帝左右當高級顧問。為了躲避朝廷內部爭斗,專心從事學術研究,張衡要求調職。136年他出任河間太守,兩年後又要求告老還鄉,但是沒有獲准,被調到京城,出任尚書,執掌朝政政務。張衡在擔任太史令期間,經過多年的實際天文觀測和對天文學理論的研究,寫下了天文學史上的不朽名著《靈憲》。這是我國第一部重要的天文學理論文獻,集中反映了張衡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C. 張衡的墓葬

主詞條:張衡墓 張衡墓位於河南省南陽市北25公里石橋鎮南小石橋村西20米處,為國務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史料記載,漢代時陵園建造宏偉,翁仲、石獸對立,祠廟巍峨壯觀。後經戰亂,以往勝跡盪然無存。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重修了張衡墓園與「平子讀書台」。墓園面積12000多平方米,墓室封土高8米,周長79米,在高大的古墓周圍遍植松柏。墓前的明、清石碑加蓋了碑樓。並於墓前立方碑1座,碑文為原中國科學院院長郭沫若撰寫。墓北讀書台遺址,亦重新建台立碑。

D. 中國古代歷史上姓張的名人有哪些

張是大姓,中國古代歷史上姓張的名人有很多。

1、張衡是東漢時期著名的科學家。

張衡不僅是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同時還是文學家,並發明了渾天儀和地動儀,所以被後人稱為「科聖」。

2、張仁願是唐朝時期的文武全才

3、張載是北宋的著名學者

4、張謇是清朝末年的狀元

5、張大千是近現代中國最著名的國畫大家

E. 請問張衡是哪裡的人士

中國…亞洲…地球…太陽系…宇宙……

F. 張衡生平事跡及簡介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

張衡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隋書·經籍志》有《張衡集》14卷,久佚。明人張溥編有《張河間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木聖」 (科聖)。

(6)中國歷史人物張衡故里在哪裡擴展閱讀:

在科學發明創造方面,張衡更是對中國和世界文化做出了極大貢獻。中國的渾天儀,從公元前一世紀中葉起,開始了迅速的發展。西漢的耿壽昌發明了最早的渾天儀。公元125年左右張衡在耿壽昌、傅安和賈逵的基礎上,加上地平環和子午環,製作成了完整的渾天儀。

李約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張衡是演示用渾儀(中間裝有地的模型)的首創者,同時又成功地利用水力來運轉渾儀(包括觀測用)上的環圈,他用一種方法把演示和觀測兩者的效用結合起來了。

自此以後,這兩種渾儀的制用方法經過幾百年都沒有多少改變」;「據我們所知,關於渾儀的資料,以張衡的《渾儀》一書的殘篇為最古(約公元125年)。」他還創製成功了世界上最早的用水力轉動的渾天儀(亦名渾象)。

根據《宋書·天文志》記載,該渾天儀至東晉猶存。張衡在公元132年製造了測定地震的候風地動儀,非常科學和准確,史稱「驗之以事,合契若神」。此外張衡還製造了三輪自轉車、指南車、自飛木雕等。

G. 張衡是哪個朝代人

張衡朝代:兩漢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 ,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後人譽為「木聖」(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

(7)中國歷史人物張衡故里在哪裡擴展閱讀:

公元15年,張衡任太史令,這是古代專司天文的官職,從此張衡更有了專門從事天文觀測研究的方便條件。他經過多年的實際觀測和研究,寫出了世界天文學史上不朽的名著《靈憲》。他打破了蓋天論「天圓地方」的說法,提出了渾天思想,並指出宇宙在空間和時間上是無限的,宇宙是無邊無際的,而天體是毛有限的,只是宇宙的一部分。

他還解釋了日食、月食形成的道理,從而開始了我國歷史上預報日食、月食的歷史,而這比西方早了一千多年。117年,張衡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能比較准確地測定天象的渾天儀。

這是個球形儀器,用鐵軸貫穿球心,軸的方向就是地球自轉的方向。他還用滴漏壺與之相聯,用滴水力量推動齒輪帶動渾天儀,一天一轉,可將天文現象按時按刻顯示出來。這一發明,是當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121年,張衡被調任公車司馬令,但他並沒有放棄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

126年,張衡再次被任命為太史令。由於精心觀測和研究,他認識到地震是可以測定的。經過不解的努力,終於在他五十五歲時,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測量地震的地動儀。此儀器用青銅製造,形象如大酒樽,在樽的周周圍分別鑲著八條龍;按照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八個方向排列,每條龍嘴裡各銜著一顆銅球,如果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傳來震波,哪個方向的龍嘴裡的銅球就會滾落下來。

H. 河南南陽張衡的簡介作文

南陽名勝古跡旅遊

南陽,位於河南省的西南部。境內山川秀麗、文化燦爛、物產豐富、人傑地靈。南陽市是國家級文化名城。
南陽旅遊資源豐富。人文景觀主要有四個系列:1、以楚都丹陽故址龍城、下寺春秋楚墓群等為主的楚文化系列;2、以大科學家張衡的墓地和故里、「醫聖」張仲景的暮地和祠堂、諸葛亮當年躬耕地的武侯祠、全國規模最大的南陽漢畫館等為主的漢文化系列;3、以武侯祠、火燒博望遺址、當年諸葛亮和劉備在新野議事的議事台、關羽拴馬遺跡的漢桑城、後主劉禪出生地太子閣等為主的三國文化系列;4、以目前基本保存完好且全國為數不多的南陽府衙和內鄉縣衙、建築風格和雕繪藝術堪稱一流的社旗山陝會館、五里長街基本保存清代建築風貌的荊紫關古街道、因地宮內發現「金棺、銀槨」等珍寶引起轟動的鄧州福勝寺梵塔、千年古剎菩提寺、香嚴寺、丹霞寺等為主的古建築系列。自然景觀主要兩個景區:1、原始森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各溶洞瀑潭成群、懸石絕壁奇立的寶天曼,瀑布成群、石林絕壁峽谷薈萃的九龍溝,水庫水面亞洲第一、煙波浩淼、天水一色、且融楚文化和宗教文化為一體的丹江口水庫重點的伏牛山旅遊區;2、以自然勝景水簾洞、太白頂、桃花洞、千里淮河發源地淮源等且融佛教文化、神話傳說為一體的桐柏淮源旅遊景區。南陽的旅遊紀念品也是一大優勢。玉器、烙畫、地毯、絲稠、綉品、骨雕、根雕、盆景、黃石硯等工藝品琳琅滿目,配合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系列開發以後,能夠形成南陽旅遊發展的群體優勢,對國內外遊客產生較強的吸引力,成為南陽新的經濟增長點。
——以上參考南陽佛教文化網論壇《南陽名勝古跡旅遊》

閱讀全文

與中國歷史人物張衡故里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