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北齊、北周和南朝本來是三國鼎立,為什麼叫南北朝,而不叫三國呢
中國第一禽獸王朝北齊只存在了28年,從公元550-577年,十分短暫。而在北齊存在的這段時間里,它的西面是北周,在公元557年以前它的南面是南朝梁、557年之後是南朝陳,就這個形勢,你告訴我們三國鼎立是怎麼個“鼎立”法?
好歹它活著的短暫的28年裡,中原大地上先後出現過四個政權,而這個四個政權都不是很長壽,鼎立局面起碼也要是三個相對穩定的政權共存吧。
總而言之,當時的南朝的文化,已經有點北宋的味道了,這也是為什麼最終不是南朝統一中原,而是軍事貴族當家的北朝實現了統一。
是故,從文化上講,將這一分裂時期稱之為南北朝時沒有任何問題。至於三國鼎立,這一時期沒有哪一個政權,真能稱得上“鼎立”的存在,大多都是短命政權,最長不過60多年就走向滅亡。
而北齊王朝,從高歡的兒子高洋廢東魏傀儡皇帝孝靜帝後,他們家就沒出過一個正常人,不是殺人狂,就是神經病,這個政權奇跡般的存在了28年,也是不容易。
❷ 什麼叫北齊
北齊是中國南北朝時期的一個朝代。
公園道316年西晉滅亡,317年東晉在南方建立,並且前後出現十六個與東晉並立的政權,稱為東晉十六國時期。
420年東晉滅亡後,南方先後出現 宋-齊-梁-陳。
北方439年鮮卑族建立的北魏統一黃河流域,後來分解為東魏與西魏。再後來東魏演變為北齊,西魏演變為北周。
因南北方都有以「齊」為號的政權,所以稱為「北齊」,「南齊」。
如圖所示:
南方:東晉--宋--齊--梁--陳
北方:北魏------東魏--北齊
-------西魏--北周
❸ 北齊 西魏 北周
北朝(386年—581年),包括了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朝。534年,北魏分裂成東魏及西魏後滅亡。
西魏(534年-556年):534年,鮮卑人宇文泰擁立北魏孝文帝的孫子元寶炬為帝,建都長安,與高歡所建的東魏對立。經歷兩代三帝,享國二十二年。在整個西魏統治時期,一直都由權臣宇文泰控制著政權,在他努力下,北方經濟逐漸恢復,人民安居樂業,而且屢勝東魏。557年被宇文周取代。
東魏(534年-550年):534年,鮮卑化漢人高歡擁立北魏孝文帝年僅十一歲的曾孫元善見為孝靜帝,建都鄴城(今屬河北省),與宇文泰所建的西魏對立。東魏只經歷一帝,享國十六年。在整個東魏統治時期,一直都由權臣高歡控制著政權,他只是玩弄權術,積極籌備篡位,因此國內土地兼並問題嚴重,民族矛盾尖銳,而且屢敗於西魏。550年,東魏被高歡之子高洋所廢,東魏亡。此後東魏全境進入北齊的統治。
北齊(550年—577年):550年,文宣帝高洋取代東魏建立,國號齊,建元天保,建都鄴,史稱北齊,以別於南齊。北齊經歷六帝,享國二十八年。北齊繼承了東魏所控制的地盤,佔有今黃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以及蘇北、皖北的廣闊地區。577年,北齊被北周消滅。
北周(557年—581年):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宇文泰病死,由侄宇文護承繼。次年,宇文護得將領支持,迫西魏恭帝禪讓,由宇文泰之子宇文覺即大周天王,建立北周。建都長安(即今陝西西安)。宇文泰死後,北周由宇文護控制著政權。577年,北周滅北齊,統一華北。581年,楊堅取代北周,改國號隋,北周亡。
3 3
8 8 --東魏(534年-550年)--北齊(550年—577年)
北 6 北 6
年 --- 年
朝 | 魏 |
5 5 --西魏(534年-556年)--北周(557年—581年)
8 5
1 7
年 年
❹ 北魏東魏西魏北周北齊合稱什麼
南北朝時的北朝,經歷北魏、東魏西魏對峙、北齊北周對峙三個時期(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東魏西魏後改為北齊北周),順便一提,南朝則經歷宋,齊,梁,陳四朝,最後由隋文帝楊堅統一
❺ 十六國後期鮮卑族建立北魏統一北方後又分裂為東獵系列北齊北周歷史稱為什麼
稱為南北朝時期
南北朝時期是歷史上南北方分裂對峙的一個時期,北方先後經歷了十六國,北魏,東西魏和後來的北齊北周時期
而南方是東晉和後來的宋齊梁陳等
合稱南北朝時期
❻ 北周為什麼叫北周北齊為什麼叫北齊這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周朝,齊國有什麼關系
沒有關系,北周的國號是周,北齊的國號是齊。北周,北齊是後人為了區分而叫的,因為它們隸屬於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