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明朝皇帝朱常洛,他的一生只擁有幾個妃子
有10個,分別是:孝元皇後郭氏、孝和皇後王氏、孝純皇後劉氏、李康妃、李庄妃、傅懿妃、邵慎嬪、馮敬妃、趙選侍、王選侍。
1、孝元皇後郭氏
孝元皇後郭氏(?—1613年),順天(今北京)人。明光宗朱常洛當太子時的嫡妻,郭氏於萬曆二十九年被冊為太子妃。她為光宗生育了一個女兒,即皇長女懷淑公主朱徽娟,七歲夭折。
郭氏於萬曆四十一年十一月逝世。因太子朱常洛不受父親明神宗的喜歡,太子地位一直受到鄭貴妃母子的威脅,明神宗不願意郭氏按太子妃的規格發喪,與大臣們發生爭執,故郭氏死後兩年多不能安葬。
直到萬曆四十三年,轟動朝野的「梃擊案」發生,太子的處境受到普遍同情,明神宗為了平息輿論的憤怒,這才謚郭氏為「恭靖太子妃」,並按太子妃的規格發喪。
明熹宗登基,為嫡母上尊謚曰「孝元昭懿哲惠庄仁合天弼聖貞皇後」,遷葬慶陵,祔廟。
2、孝和皇後王氏
孝和皇後王氏(-1619年),本名失考,中國明朝皇族女性,出身順天府(今北京),新城伯王鉞之女。 為明光宗朱常洛的才人,生有二子明熹宗朱由校、簡懷王朱由㰒。
萬曆年間,朱常洛尚為皇太子時,王氏為其選侍,是他身邊較早的妃妾之一。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王選侍進封「才人」,次年生下光宗長子朱由校。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逝世。
其子熹宗即位後,尊上生母王才人謚號,稱孝和恭獻溫穆徽慈諧天鞠聖皇太後,遷葬光宗慶陵,神主奉祀於奉先殿。崇禎十一年(1638年)三月,明思宗為生母劉氏以加上孝純太後的尊謚,於御用監得孝和太後及孝靖太後(明光宗生母)玉冊玉寶,始命有司獻於廟。
3、孝純皇後劉氏
孝純皇太後劉氏(1593年—1614年)。明光宗朱常洛妃嬪,明思宗朱由檢生母,海州人,後籍宛平。初為明光宗淑女,明萬曆三十八年十二月(1611年),生皇五子信王朱由檢。
明熹宗朱由校繼位之後,追尊光廟劉淑女為光廟劉賢妃。後因子朱由檢即位為崇禎帝,追謚生母劉氏為孝純恭懿淑穆庄靜毗天毓聖皇太後,與光宗合葬慶陵。
4、李康妃
李康妃,亦稱西李。明光宗之妃,頗受寵愛,亦為明熹宗、明思宗之養母。生有皇四子懷惠王朱由模、皇八女樂安公主朱徽媞。
初為選侍,光宗繼位,欲封皇貴妃,皇貴妃冊封禮將近,然光宗崩之,遂未封成,後熹宗繼位,被尊為康妃。明末三大案之一——移宮案的主角。
5、李庄妃
李庄妃(1588年——1624年),明光宗朱常洛妃嬪之一。為人仁慈,沉默寡言。不如李康妃得寵,後天啟帝即位,乳母客氏亦仗著天啟帝昏庸而為非作歹,殘害女眷。
李庄妃在生活上亦遭受到苛待。最終,李庄妃因不滿客氏惡行而在天啟四年十月二十六日氣郁而死,年僅三十七歲。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朱常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孝元皇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孝和皇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孝純皇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康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李庄妃
Ⅱ 大明宮妃上官蘭心在歷史記載
摘要 孝元皇後郭氏
Ⅲ 歷史上的朱常洛到底有沒有上官蘭心這個妃子啊,拋開電視劇最後結局怎呀
朱常洛的妃子 大明嬪妃之朱常洛最喜歡的妃子
明光宗朱常洛最喜歡的妃子:明光宗妃李氏
李氏,身世不詳,明光宗朱常洛的妃子,長得柔媚姣俏,艷麗動人,
朱常洛為太子時,李氏姐妹應召入太子宮為選侍,稱西李、東李,西李貌美,深得太子專寵,一般所說的李先侍,多指西李,
公元1620年,朱常洛即位為光宗,由於太子妃郭氏早逝,李選便覬覦皇的位子,但是,李選侍不是太子妃,是不能一下子升為皇後的,結果,東李封庄妃,西李封康妃。
有一天光宗朱常洛召大臣廣議事,康妃於隔訪竊聽,原來所議的正是關於康妃的冊封問題,光宗朱常洛提出晉封她為皇貴妃,康妃聞言,馬上把帶在身邊的皇長子朱由校推進去,要他代康妃聲明:「不是封皇貴妃,是要封皇後,」朱由校的生母王選侍,是被西李迫死的,此後,朱由校一直在西李的身邊長大,這時康妃要他去聲明,他自然不敢拒絕,光宗朱常洛聽了朱由校的話,沒有表態,禮部侍郎孫如游說:「今兩太皇及元妃,才人的謚號還未議定,以後再考慮吧!」不久,光宗朱常洛死,康妃弄巧成拙,連皇貴妃的封號也落空了,
光宗朱常洛死後,康妃一直賴在乾清宮不肯搬走,並把朱由校扣留在身邊,以作為討封的資本,太監王安表示願意說服康妃交出皇太子,大臣在乾清宮門口等候,王安對康妃說:「皇長子要爭取廷臣擁立,皇儲出見大臣熱在必行,至於你的加封之事,須等新主登基才可冊封,」康妃被說動了,王安帶出朱由校,被扶上早已准備好的御輦,康妃後悔莫及,依據祖制,缺少由校須立為太子,擇日才能即位,
由於康妃不肯移宮,影響新皇帝登基,後來,大臣位以強硬的手段,逼康妃遷出,史稱「移宮案」,它與「挺擊案」、「紅丸案」,合稱明三大案,
朱由校即位為熹宗後,以「毆崩聖母」,妄圖「垂簾聽政」的罪名,革去康妃的封號,後來,魏患難與共賢擅權,才恢復她的封號,
康妃一直到1764年(清康熙十三年)才死去,時年七十二歲。
相關閱讀:朱常洛怎麼死的 明光宗朱常洛與「紅丸案」
朱常洛的妃子 皇後
孝元皇後郭氏 孝和皇後王氏,生明熹宗朱由校
孝純皇後劉氏,生明思宗朱由檢
妃嬪 康妃李氏,生樂安公主
庄妃李氏,
懿妃傅氏,生寧德公主、遂平公主。
定懿妃,生湘懷王朱由栩,
敬妃某氏,生惠昭王朱由橏
選侍王氏,生齊思王朱由楫
選侍李氏,生懷惠王朱由模 選侍趙氏
朱常洛的兒子
明熹宗朱由校,母孝和王皇後
簡懷王朱由(木學),生四歲殤,母孝和皇後王氏
齊思王朱由楫,生八歲殤,母王選侍
懷惠王朱由模,生五歲殤,母李選侍
明思宗朱由檢,母孝純劉皇後
湘懷王朱由栩,早殤,母定懿妃 惠
昭王朱由橏,早殤,母敬妃
朱常洛的女兒
皇長女朱徽娟,封懷淑公主,母孝元郭皇後,七歲而薨,追冊。
皇二女朱徽姮,母不詳,早夭
皇三女朱徽璇,母不詳,早夭
皇四女朱徽嬴,母不詳,早夭
皇五女朱徽妍,封寧德公主,母傅懿妃,下嫁劉有福。
皇六女朱徽婧,封遂平公主,母傅懿妃,天啟七年下嫁齊贊元。崇禎末,贊元奔南京,主前薨。
皇七女朱徽婉,母不詳,早夭
皇八女朱徽媞,封樂安公主,母李康妃,下嫁鞏永固。
皇九女朱徽姃,母不詳,早夭
Ⅳ 歷史上有上官蘭心嗎
雖說在正史上沒有記載 但不能說沒有這個人,因為歷史嗎記上是有很多原因的,在野史上有,說明也不是空穴來風
Ⅳ 有誰知道電視電影《大明嬪妃》中上官蘭心的歷史原型人物是哪位女子
摘要 《大明嬪妃》中的女主角原型為孝元皇後郭氏,由何杜娟飾演。
Ⅵ 朱常洛最愛的女人是上官蘭心還是上官梅兒
朱常洛最愛的是敬賢妃上官蘭心,
真愛永遠在猜測中曲折盤旋,
萬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差不多有三十年不問政事,號稱史上「最懶」的皇帝。這三十年間,宮廷失火,甚至國家的官吏缺失了一半,他都懶得過問。像一個幽閉症患者,他整日不出宮門一步,與他這一生最愛的女人纏綿廝守。這個女人就是鄭貴妃
Ⅶ 大明的第14任皇帝朱常洛的皇後是誰 朱常洛的妃嬪有沒有叫上官蘭心的
這電視不尊重歷史
歷史上的朱常洛沒有上官蘭心,姚芊芊,金碧瑤這三個妃子
梅兒這個人物在歷史上是有的,梅兒最後被封為李選侍,她撫養過朱由校,在歷史上是有這個事的,歷史上的李選侍後來被朱由校封為李康妃。
歷史上朱常洛的妃嬪:
孝元皇後郭氏,她是朱常洛的第一個太子妃,她老公還沒當上皇帝她就死了,皇後是後來追封的。
孝和皇後王氏,生明熹宗朱由校,這就是電視里提到娶的第二個太子妃,她生了朱由校後就死了,她兒子當皇帝後,追封她為皇後。
孝純皇後劉氏,她是朱由檢的母親,孝純皇後劉氏,祖上是海州(今遼寧海城)人,被選入太子東宮,成為朱常洛的妾:淑女。萬曆三十八年十二月為皇太子朱常洛生下第五子朱由檢,即明思宗崇禎帝。劉淑女並不討朱常洛的歡心,在朱由檢五歲這年,劉淑女在朱常洛的一次歇斯底里的大發作中,不明原因的死亡。朱由檢是朱由校的弟弟,朱由校死後,沒有孩子,就選了朱由檢當皇帝,他就是明朝歷史上最後一個皇帝崇禎。
Ⅷ 上官蘭心的人物劇情
明光宗朱常洛即位後,他夢想與深愛的妻子上官蘭心雙宿雙飛,白頭到老。然而朱常洛卻深感自己始終得不到蘭心的真愛。面對後宮如雲的佳麗,朱常洛開始尋歡作樂以解心頭的憤懣。然而他不知道的是,他早已陷入一個殺機重重的溫柔鄉里不能自拔,這一切的黑手依然是那個鄭貴妃。最後鄭貴妃的陰謀敗露,朱常洛卻也因為縱欲過度加亂食丹葯而一命嗚呼。這就是明歷史上有名的「紅丸案」。隨著他的離去,那些深愛他和他深愛過的嬪妃們,也都香消玉殞如過眼雲煙。金碧瑤在朱常洛死後選擇自殺,梅兒去了寒露院,而蘭心則出家為尼,只留下那一段段曲折哀婉的故事留於後人評說……
Ⅸ 明朝嬪妃上官蘭心是誰
上宮蘭心:官府人家小姐,父親為禮部尚書上官洪業,外表端莊美麗,蕙質蘭心,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一心嚮往自由生活,卻迫於無奈,肩負家族的使命,進入太子府,在針鋒相對的太子府里,善良的她,歷盡艱辛,堅強的生存著,之後得到了太子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