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蜀秀歷史有多久

蜀秀歷史有多久

發布時間:2022-02-04 22:41:33

❶ 你對蜀綉文化有多少了解

蜀綉技藝傳承,重點統計各種類型蜀綉人才的構成情況,關鍵要與2008年的狀況形成對比,文化傳承與創新 重點調研蜀綉作為一種傳統工藝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既能保持傳統,又能主動創新,既能傳承中國文化,又能融入全球文化,既能代表中國文化,又能凸顯四川文化特色,為成都世界文化之都建設增添亮點。

❷ 蜀綉的歷史

最早記載蜀綉的文字,出於西漢文學家揚雄《綉補》一詩,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蜀綉技藝的高度贊譽。晉代常璩在《華陽國志·蜀志》中,則明確提出蜀綉和蜀中其他的物產,包括壁玉、金、銀、珠、碧、銅、鐵、鉛、錫、錦等,皆可視為「蜀中之寶」,充分說明蜀綉作為地方工藝品的珍稀獨特。其實,蜀綉的歷史跟蜀錦一樣,都是萌芽於古蜀時期先人的智慧和創造。據文獻記載,蜀國最早的君王蠶叢已經懂得養殖桑蠶。漢末三國時,蜀錦蜀綉就已經馳名天下,作為珍稀而昂貴的絲織品,蜀國經常用它交換北方的戰馬或其他物資,從而成為主要的財政來源和經濟支柱。唐代末期,南詔進攻成都,掠奪的對象除了金銀、蜀錦、蜀綉,還大量劫掠蜀錦蜀綉工匠,視之為奇珍異物。時至宋代,蜀綉之名已遍及神州,文獻稱蜀綉技法「窮工極巧」。成都地區因其自然地理條件優越,盛產絲帛,因此蜀錦蜀綉的製作生產「冠於天下」。 蜀綉的歷史也很悠久,據晉代常璩《華陽國志》中記載,當時蜀中的刺綉已十分聞名,並把蜀綉與蜀錦並列,視為蜀地名產。最初,蜀綉主要流行於民間,分布在成都平原,世代相傳,至清朝中葉以後,逐漸形成行業,尤以成都九龍巷、科甲巷一帶的蜀綉為著名。當時各縣官府所辦的"勸工局"也設刺綉科,可見其製作范圍之廣。當時的生產品種主要是官服、禮品、日用花衣、邊花、嫁奩、彩帳和條屏等。 [編輯本段]工藝特點 蜀綉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其綉刺技法甚為獨特,至少有100種以上精巧的針法綉技,如五彩繽紛的衣錦紋滿綉、綉畫合一的線條綉、精巧細膩的雙面綉和暈針、紗針、點針、覆蓋針等都是十分獨特而精湛的技法。當今綉品中,既有巨幅條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賞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費品。比如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的巨幅「芙蓉鯉魚」座屏和蜀綉名品「蜀宮樂女演樂圖」掛屏、雙面異色的「水草鯉魚」座屏、「大小熊貓」座屏,就是蜀綉中的代表作。 東晉《東陽國志》將蜀綉與蜀錦並稱蜀中之寶。清道光年間成都發展了許多綉花鋪。綉品以本地織造的紅綠等色緞和地產重要散線為原料。用線工整厚重,設色典雅,其針法是針腳整齊、線法光亮、緊密柔和、車擰到家(車,即指由中心起針,向四周擴展;擰,即指長短針從外向內作添針或減針的處理)。有套針、暈針、斜滾針、族流針、參針、棚參針、編織針等。產品有鏡簾、花邊、嫁衣、卷軸、鞋帽、裙子、枕套、被面、帳簾等。題材多吉慶寓意,具有民間色彩。 蜀綉以其純熟的工藝和細膩的線條躋於中國的四大名綉之列。以自然界為主題(如熊貓、花鳥)的蜀綉更令人愛不釋手。有單面、雙面刺綉。純手工的刺綉,確保了畫面逼真,造型多變,圖案精美。 起源於川西民間的蜀綉,由於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影響,經過長期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 蜀綉的技藝特點有線法平順光亮、針腳整齊、施針嚴謹、摻色柔和、車擰自如、勁氣生動、虛實得體,任何一件蜀綉都淋漓地展示了這些獨到的技藝,據統計, 蜀綉的針法有十二大類,一百二十二種。常用的針法有暈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沙針、蓋針等。蜀綉常用暈針來表現綉物的質感,體現綉物的光、色、形,把綉 物綉得惟妙惟肖。如鯉魚的靈動、金絲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熊貓的憨態等, 蜀綉綉法靈活,適應力強。一般綉品都採用綢、緞、絹、紗、縐作為面料,並根據綉物的需要,製作程序、配色、用線各不相同。 蜀綉遍布四川民間,70年代末川西農村幾乎是"家家女紅,戶戶針工",人數達四五千之多,相當於刺綉工廠在職職工的15倍。她們除刺綉被面、枕套、頭巾、手巾、襯衣、桌布等幾十個品種外,還積極生產外貿出口的生紡綉片、綉屏等。綉品仍保持濃厚的地方特色。蜀綉這一傳統工藝的發展,時常得到畫家的大力支持, 如《薛濤制箋圖》綉屏,就是畫家趙蘊玉提供綉稿,由刺綉工藝師加工再創造的一幅佳作。它還採用"線條綉",在潔白的軟緞面料上運用暈、紗、滾、藏、切等技法,以針代筆,以線作墨,綉出來的花紋線條流暢、瀟灑光亮、色調柔和。不僅增添了筆墨的濕潤感,還具有光潔透明的質感。Mr.孫2009-07-24 11:16 刺綉為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工藝之一。它在歷史的發展中先後產生了蘇綉、粵綉、湘綉、蜀綉,號稱「四大名綉」。此外尚有顧綉、京綉、甌綉、魯綉、閩綉、汴綉、漢綉和苗綉等,它們之間各有各的風格,歷久不衰。 蜀綉又名「川綉」。是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綉品的總稱。蜀綉形象生動,色彩鮮艷,富有立體感,短針細密,針腳平齊,片線光亮,變化豐富,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蜀綉的純觀賞品相對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數是花鳥蟲魚、民間吉語和傳統紋飾等,頗具喜慶色彩,綉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畫屏。蜀綉用針工整、平齊光亮、絲路清晰、不加代筆,花紋邊緣如同刀切一般齊整,色彩鮮麗。 蜀綉有自已獨特的運針方法和刺綉技藝,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藝術效果。起源於川西民間的蜀綉,由於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影響,經過長期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人們把蜀綉的藝術風格概括為「嚴謹細膩的針法,淡雅清秀的色彩,優美流暢的線條,中國水墨畫的格調」。 蜀綉藝人康寧女士創作的雙面綉 蜀綉的技藝特點有線法平順光亮、針腳整齊、施針嚴謹、摻色柔和、車擰自如、勁氣生動、虛實得體,任何一件蜀綉都淋漓地展示了這些獨到的技藝,據統計, 蜀綉的針法有十二大類,一百二十二種。常用的針法有暈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沙針、蓋針等。蜀綉常用暈針來表現綉物的質感,體現綉物的光、色、形,把綉 物綉得維妙維肖。如鯉魚的靈動、金絲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熊貓的憨態等,都表現了不同的光、潔、粗、細、軟、硬、松、散等質感。 蜀地自古盛產絲綢,成都曾是南絲綢之路的起點。蜀綉以本地產的綢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運用獨特的綉技,綉制被面、枕套、衣、鞋和畫屏等等。 蜀綉比較難學,因為它的針法和技巧獨特而復雜,僅針法就有12大類、132種,是四大名綉中最為豐富的。這些針法交替使用,變化多端,不同的針法有不同的表現力和效果,每一針都相當講究。蜀綉著名的傳統產品「芙蓉鯉魚」,僅一條鯉魚就要用30多種針法。另外,蜀綉還有一些它獨特的技法,以「雙面異彩」為例,綉時必須同時操作兩枚綉針,同時走線,其方向、順序和力度不能有一點偏差,如果走錯一針,整幅蜀綉很可能就前功盡棄。 蜀綉的題材豐富繁多,有來自戲曲和民間流行的傳奇故事,如穆桂英征戰、八仙過海、麒麟送子等,有表示愛情的鴛鴦戲水,表示富貴的鳳凰牡丹,表示長壽的松柏仙鶴等。

❸ 關於蜀綉的知識

蜀綉
蜀錦是一種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絲織品,它與南京的雲錦、蘇州的宋錦、廣西的壯錦一起,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名錦。成都的紡織業自漢代進入全國領先地位後,久盛不衰,蜀錦一直是上貢朝廷和遠銷海外的精品。蜀錦經過兩千多年的發展,錦樣已有數百種之多。西南地區一些少數民族婦女用的圍腰、頭飾等都是用蜀錦紋樣作裝飾。
又名「川綉」。是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綉品的總稱。它同江蘇蘇州的蘇綉、湖南長沙的湘綉和廣東的粵綉一起,並列為中國的四大名綉。據晉代常璩《華陽國志》載,當時蜀中刺綉已很聞名,同蜀錦齊名,都被譽為蜀中之寶。清代道光時期,蜀綉已形成專業生產,成都市內發展有很多綉花鋪,既綉又賣。 蜀綉有自已獨特的運針方法和刺綉技藝,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藝術效果。起源於川西民間的蜀綉,由於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影響,經過長期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人們把蜀綉的藝術風格概括為「嚴謹細膩的針法,淡雅清秀的色彩,優美流暢的線條,中國水墨畫的格調」。 蜀綉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其綉刺技法甚為獨特,至少有100種以上精巧的針法綉技,如五彩繽紛的衣錦紋滿綉、綉畫合一的線條綉、精巧細膩的雙面綉和暈針、紗針、點針、復蓋針等都是十分獨特而精湛的技法。當今綉品中,既有巨幅條屏,也有袖珍小件;既有高精欣賞名品,也有普通日用消費品。比如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的巨幅「芙蓉鯉魚」座屏和蜀綉名品「蜀宮樂女演樂圖」掛屏、雙面異色的「水草鯉魚」座屏、「大小熊貓」座屏,就是蜀綉中的代表作。 蜀綉的技藝特點有線法平順光亮、針腳整齊、施針嚴謹、摻色柔和、車擰自如、勁氣生動、虛實得體,任何一件蜀綉都淋漓地展示了這些獨到的技藝,據統計, 蜀綉的針法有十二大類,一百二十二種。常用的針法有暈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沙針、蓋針等。蜀綉常用暈針來表現綉物的質感,體現綉物的光、色、形,把綉 物綉得維妙維肖。如鯉魚的靈動、金絲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熊貓的憨態等,都表現了不同的光、潔、粗、細、軟、硬、松、散等質感。

❹ 中國的四大名綉:蘇綉、蜀綉、湘綉、粵綉分別的形成年代大概是什麼時候

蘇綉的發源地在蘇州吳縣一帶,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吳國已將刺綉用於服飾。
蜀綉源於周,興於漢,盛於唐,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湘綉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的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綉產品的總稱
其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
粵綉相傳已有一千餘年的悠久歷史
最早的文獻記載見於唐朝蘇顎《杜陽雜編》,唐永貞元年(805)
處黃土高原的陝西省,是中華民族文化產生的搖籃,歷史悠久,人傑地靈。中華先民紡織刺綉的歷史代表了文明的程度,5000年前,據傳漢族祖先黃帝的妻子嫘祖已開始教導人們養蠶、繅絲、織錦。到了堯舜禹時期,人們開始在華貴服飾上刺綉五彩圖案,籍此區別職務高低,這服飾圖案傳統影響中國幾千年。漢以後,我國綉品已經達到很高水平,經唐、宋、元、明、清歷代,不僅宮廷綉品日益精細,民間刺綉也是越做越好,按地方劃分出現了蘇、粵、湘、蜀四大名綉及各具風格的地方綉品。歷史上比現過的戰國時期的楚綉、漢代的吉語錦、唐代的聯球紋錦、宋代的領先達暈錦、宋代的書畫緙絲、明代補子等等,都有名品傳世。

陝西史稱「秦國」,秦人在中國歷史上創出了許多奇跡,如著名的阿房宮和秦始皇陵及兵馬俑。秦人和秦文化發祥的黃土地,滋養出後來的中華文化。秦人最為驕傲的是唐朝,長安城(今西安附近)是中歷史上最為強大的「盛唐」首都。唐代的各種經濟均十分發達,織綉工藝也不例外,其分工細致,民間織綉幾乎遍及全國,產量巨大。那時期,往來各地叮作響的駝隊,在長安城集中,駝著精美的絲綢和綉品,沿著「絲綢之路」,將東西方文化往來傳播。

提到綉品,人們對「四大名綉」已耳熟能詳。蘇綉精細雅潔、針法靈活多樣,綉工細致,形象傳神;粵綉色彩明艷強烈,其金線富麗堂皇;蜀綉的民間色彩淳樸自然,厚重工整,鯉魚、芙蓉為傳統綉品;綉至清代形成體系,形象真實生動,富於寫實。此外,專供清代皇宮需求產生的京綉,綉工精巧,以佩飾小件荷包、扇袋、鏡袋聞名,山東魯綉、河南汴綉、浙江甌綉、貴州苗綉等,也都是著名的綉品。歷史上有過13個王朝在此建都的陝西,在織綉方面也獨樹一幟。

陝西姑娘愛綉花,且比著綉。在漫長的小農經濟時期,綉花是農村婦女的必修藝能,所謂的「女工」母女相傳。「納紗綉」是陝西傳統的民間刺綉。在陝南、關中廣為流傳。直到今天,民間刺綉的巧手姑娘、媳婦還喜歡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綉花。花枕、信插、裹肚、荷包,以及布軟雕、布拼、布刺綉等品種多樣,色彩鮮艷,題材涉獵廣泛,形象樸拙可愛,抒發了農村女性對淳樸生活的熱愛和情感的寄託。

秦綉起源於陝西省民間古老的綉種「納紗綉」和「穿羅綉」,是陝西省當代刺綉藝術,首創者是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張漪湲。秦綉以其產地獨有的歷史和革命傳統為題材,在充分吸收光伽民間刺綉基礎上創立,是繼四大名綉和眾多地方綉品後的又一朵綉苑奇葩。

上世紀70年代,西安市的工藝美術工作者,對流傳民間的陝西省古老綉種「納紗綉」和「穿羅綉」進行挖掘,整理、研究出新綉種一一秦綉。時年30歲出頭的張漪湲女士是最早的研製者之一,秦綉第一幅作品《夫妻識字》壁掛即出自張漪湲之手。從此以後,秦綉藝術在陝西成長,發揚光大。

秦綉不同於傳統刺綉的長針摻線,它是在真絲紗絡上用真絲線依照經緯網眼施針,一孔一針或幾孔一針。由於針的走向不同,使圖案花紋,畫面變幻多端,花中套花。針法的不同還使得綉線產生不同反光,同一色線形成不同的色彩效果,彰顯出真絲線材質的繽紛美感。秦綉作品中,小花紋的微妙變化與大塊面色彩經常對比運用,此時畫面生出層次和立體感,增加了整幅綉品格調的瑰麗典雅。秦綉的另一特點是:設計稿從屬於針法,設計為製作服務。刺綉不是換了材料的繪畫或照片,綉品的圖案以針法顯示深淺、遠近、虛實的效果,就使秦綉具有了不同於繪畫、照片的時空趣味和裝飾韻味。

秦綉在製作時要嚴格依網格施針,針法細密、嚴謹,多綉或少綉一格都無法將紋樣繼續綉下去,是純手工精製的高檔工藝品。但與精細的蘇綉、蜀綉相比秦綉還是比較粗獷的。秦綉色彩多採用塊面對比,古樸典雅,鮮活艷麗,具有黃土高原那種粗獷、豪放、凝重的藝術風格和裝飾情調。

❺ 蜀綉的起源與發展有哪些記載

以成都為中心地區的蜀綉,歷史悠久,西漢的《蜀都賦》和《綉補》就有詠頌蜀綉的記載。晉時常璩《華陽國志》把蜀綉與蜀錦並列,譽為「蜀中之寶」。

❻ 蜀綉的歷史淵源

蜀綉是中國刺綉傳承時間最長的綉種之一 。蜀綉的歷史最早可能上溯到與中原夏朝文明同時代的古蜀三星堆文明 。戰國末期蜀郡已經成為位居中國第二位的絲織業基地,秦漢時開始在成都設置「錦官」(官府經營管理絲織業的機構),人們對衣飾的多樣性需求使綉和錦並肩發展,並產生出了蜀綉獨具特色的「錦紋針」 。

關於蜀綉最早的記載見於西漢揚雄《蜀都賦》:「麗靡螭燭,若揮錦布綉,望芒兮無幅。」後揚雄又作《綉補》;漢時關於蜀綉的記載還見於西漢末劉歆《西京雜記》;這些記載顯示出在西漢時錦和綉都是人們心目中最精美的絲織物製品,表明當時的織綉工藝應當是發展到了相當的水平,同時傳達了漢時蜀地錦綉的色彩都鮮艷奪目、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感受 。到西漢末蜀地「女工之業,覆衣天下」(《後漢書》)。
西晉常璩所著《華陽國志》中詳載蜀地物產,將錦、綉與金、銀、珠、玉同列;隋唐時織錦、刺綉在蜀地高度普及和發達,《隋書·地理志》稱「成人多工巧,綾錦雕鏤之妙,殆牟於上國」,唐時「繭絲織文纖麗者窮於天下」(《宋史·地理志》);織綉不僅是遍及蜀地的生產活動,綉及綉品也頻繁出現在文人詩賦當中,代表奢侈、富麗和珍稀,唐時蜀地的富裕人家常常衣著錦綉,平民百姓則將閨閣中千針萬線刺綉的女紅用來傳遞自己的情思 。
宋時《全蜀藝文志》記載:「織紋錦綉,窮工極巧。」《皇宋通鑒》載述:「蜀地富饒,絲帛所產,民製作冰紈、綺綉等物,號為冠天下。」宋代受中原綉派的影響,蜀綉從實用性轉向裝飾性和藝術性,追逐以名人字畫為刺綉粉本的時尚;宋代紹熙年間(1191-1194)的《雙冠圖》是現存最早的蜀綉,綉料為綾質,綉有兩株雞冠花和一隻雄雞,雖歷時近千年,依然栩栩如生,展現了宋代蜀綉「畫綉」的特點 。宋人之綉,針線細密,其用線止一、二絲,用針如發細者為之。花草禽鳥之綉非如此細密而不能工不能真,加之題材之自然清新,比較龍鳳及漢唐流行紋樣更富於生活氣息。後代言及綉者之工,就說「工仿宋綉」,贊揚「精刺綉」者,即言其「能滅去針線痕跡」,直稱「針神」。此乃仿宋畫之工,甚至有直謂「繪綉」的。
宋元時蜀綉的針法技藝繼續得到發展,逐漸形成了自身的針法特點和韻味風格;元末明玉珍在重慶自立為王,其登基的龍袍是一件蜀綉綉品,胸前用絲線綉出的騰龍採用了鎖針、齊針、輔針、摻針、接針、滾針、車擰等多種針法,其暈針針法已經出現了二二針、全三針的雛形,龍鱗綉片平整光亮,摻色均勻,充分展現了蜀綉綉片光亮的風格 。
明洪武時在四川設「織染局」,《明會典》記載織染局有綉匠、織匠、毯匠、氈匠等 ;明代秦良玉蟒袍(秦良玉平金綉蟒鳳衫)除蟒紋外,胸背綉雙鳳,裙角彩綉壽山福海,空白間綉彩雲,兩側綉寶相花,有齊針、輔針、接針、對針、搶針,還有平金、鑲金等針法,展現了蜀綉當時的技藝水平和特點 。一為藍緞並金綉蟒袍,胸背襟袖均並金刺綉如意、雲紋、寶相花紋等。明代由於棉織物的大量使用,也使蜀綉的挑花、抽紗技法大大發展 。
清道光十年(1830年),成都刺綉業成立由鋪(店主)、料(領工)、師(工人)共同組成的專門行會「三皇神會」,這種組織形式的建立,表明蜀綉已從家庭手工製作逐漸向市場化經營發展 ;根據經營的需要,又分作穿貨(黼黻、霞披、挽袖及其它實用品)、行頭(劇裝、神袍)、燈彩(紅白喜事用的圍屏、彩帳等)三個不同的門類 ;晚清時,蜀綉行已經形成家庭個體、小作坊和官府經營相結合的格局 。最初,蜀綉主要流行於民間,至清朝中葉以後,逐漸形成行業,尤以成都九龍巷、科甲巷一帶的蜀綉為著名。當時各縣官府所辦的勸工局也設刺綉科,可見其製作范圍之廣。當時的生產品種主要是官服、禮品、日用花衣、邊花、嫁奩、彩帳和條屏等。
那時成都的刺綉手工作坊在九龍巷、科甲巷一帶有八九十家,到官方勸工局成立,蜀綉業更加興盛。如三皇神會時的刺綉主分:生產禮服、,到勸工局時期,實用品外更豐富了刺綉欣賞品類,如條屏、中堂、斗方、橫披等,題材除以古代名家畫作如蘇東坡的怪石叢條、鄭板橋的竹石、陳老蓮的人物等為粉本,又請當時名畫家設計綉稿,並綉制流行圖案,既有山水花鳥、博古、龍鳳、瓦文、古錢一類,又有民間傳說,如八仙過海、麻姑獻壽,吹簫引鳳、麒麟送子等,也有隱喻喜慶吉祥榮華富貴的喜鵲鬧梅、鴛鴦戲水、金玉滿堂、鳳穿牡丹等,十分豐富。
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在成都成立四川省勸工總局,內設刺綉科,聘請名家設計綉稿,同時鑽研刺綉技法 ;當時一批有特色的畫家的畫稿,如劉子兼的山水、趙鶴琴的花鳥、楊建安的荷花、張致安的蟲魚等入綉,提高了蜀綉的藝術欣賞性;這時也產生了一批刺綉名家,如張洪興、王草廷、羅文勝、陳文勝等。
隨著蜀地絲織業的發達,蜀綉有了雄厚的基礎,所以名聲在外。刺綉基礎在民間,但作為工藝,在當時仍很稀罕,因是奢侈品,並受朝廷官府控制。

蜀綉的發展基於蜀地富饒,尤其是所產絲帛質好量大(著名的南絲綢之路便始發於成都)。
古蜀綉品極少傳世。
作為專門技藝,歷史上刺綉常為朝廷官府控制,如宋朝廷始設文綉院,招納綉工專為皇室綉制御服及裝飾品,元代在全國各地設有綉局,明代設內廷作坊專管各項工藝製作,清代同類機構叫造辦處。這些官方機構除了督造朝廷政府所需,對刺綉行業的正規確立,提高其社會經濟地位也起到積極作用。
如清政府於光緒二十九年(1903)在成都成立四川省勸工總局,內設刺綉科,張洪興等名家綉制的動物四聯屏並獲巴拿馬賽會金質獎章。張洪興綉制的獅子滾綉球掛屏又得清王朝嘉獎,授予五品軍功,為蜀綉贏得很大聲譽。
最初,蜀綉主要流行於民間,分布在,世代相傳。當時各縣官府所辦的「勸工局」也設刺綉科,可見其製作范圍之廣。當時的生產品種主要是官服、禮品、日用花衣、邊花、嫁奩、彩帳和條屏等等。
清朝(公元1644~1911年)中葉以後,蜀綉逐漸形成行業,當時各縣官府均設勸工局以鼓勵蜀綉生產。新中國成立後,在四川設立了成都蜀綉廠,使蜀綉工藝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技術上不斷創新。
清初藝人們又吸取了顧綉的長處(清朝末年成都尚有幾家打著顧綉鋪名的作坊),以及長針刺綉而後扎針的民間綉法。當時成都是生產蜀綉的中心。由於選料、製作認真,成品工堅、料實、價廉,長期以來行銷於陝西、山西、甘肅、青海等省,頗受歡迎。出品多衣裙、被面、枕套、帳幔、鞋帽等實用服飾品。
清道光年間成都發展了許多綉花鋪。
蜀綉來自民間,正如陝西剪紙、綿竹年畫來自民間一樣,因為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在城鄉的院落和閨閣中,婦女們把精心設計的圖案綉在嫁妝衣物和饋贈品上,寄託對美的追求和對幸福生活的嚮往。隨著時代的演進,許多流傳於民間的技藝就會逐漸形成產業和規模。
1831年(清道光年間),隨著蜀綉行會的成立,成都的蜀綉工藝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期,店鋪、作坊多達數十家,從業綉工也有1000餘人。這一時期,刺綉產品開始由專業的設計師進行設計,產品逐漸劃分為穿貨、戲衣、燈彩三個行業。伴隨著民間蜀綉的生生不息,蜀綉工藝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清代末期,政府提倡振興實業,又在成都開辦了勸工局,勸工局下設刺綉科,專門管理蜀綉的生產和銷售。蜀綉中不少精品被指定為皇室貢品,而且優秀的藝人還被授予「五品同知銜」的稱謂,極大地鼓勵了蜀綉的生產和製作。
民國後,蜀綉雖然不再綉制朝衣和貢品,但綉制日用品的范圍卻越來越廣,幾乎包括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幼兒的披衫、鞋帽,大到結婚時的床上用品、室內裝飾品及饋贈酬酢用品。隨著刺綉范圍和題材的推廣,蜀綉的裝飾性也進一步提高,採用歷代名畫作刺綉圖稿的蜀綉作品也大量涌現。抗戰時期,文化中心南遷,許多畫家和技工來到成都,為蜀綉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蜀綉工藝的發展也遭受過重大的挫折,「文革」中,許多優秀的民族文化遺產被作為「封、資、修」的東西加以批判。蜀綉也不例外,從事刺綉的藝人甚至被誣為「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服務」,致使刺綉行業轉產,刺綉工人改行另謀生路。著名的成都蜀綉廠,在那時也處於關閉和停產的狀態,這家專業生產蜀綉的集體所有制企業成立於1951年,當時稱蜀光刺綉廠和群力刺綉廠,專業人員達到450人以上。主要產品有日用品和欣賞品兩大類,日用品包括披風、抱裙、枕套、被面、床單、衣服、手巾、帷屏、彩帳等,欣賞品則有中堂、斗方、綉屏等。
1971年以後,成都蜀綉廠開始恢復生產,那些改行從事其他行業的刺綉工人也紛紛返廠,重新拿起自己心愛的刺針和綉框。1981年後,蜀綉有了較大發展,除蜀綉廠專業從事刺綉的工人外,農村郊縣加工刺綉的人員迅速增至七、八千人,蜀綉事業又迎來了一個明媚的春天。1982年的中國工藝美術品第二屆百花獎評選,以及1985年的巴黎博覽會,蜀綉都贏得了極高的榮譽。
蜀綉遍布四川民間,70年代末川西農村幾乎是「家家女紅,戶戶針工」,人數達四五千之多,相當於刺綉工廠在職職工的15倍。她們除刺綉被面、枕套、頭巾、手巾、襯衣、桌布等幾十個品種外,還積極生產外貿出口的生紡綉片、綉屏等。綉品仍保持濃厚的地方特色。在民國初年,郫縣安靖鎮就開始出現了專門從事刺綉的綉戶。
但蜀綉的現狀不容樂觀。四川只有一個成都蜀綉廠,境況不佳,正面臨改制的問題,本來人數就少的綉工,年齡也都在30歲以上,難有「新鮮血液」注入。有行家稱,美輪美奐的蜀綉,其發展已嚴重滯後,與號稱「百萬綉工」的蘇綉相距甚遠。2005年底,成都蜀綉廠改制,全廠職工買斷工齡。2006年初,成都市金牛區資助孟德芝創辦了蜀綉大師工作室;5月,蜀綉躋身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❼ 蜀綉簡介大全,認識蜀中之寶

蜀綉早在晉代就被稱為"蜀中之寶",而聞名於世,一千多年來,逐步形成針法嚴謹、片線光亮、針腳平齊、色彩明快等特點。傳統針法綉技近100種,常用的有30多種,如暈針、切針、拉針、沙針、汕針等等。各種針法交錯使用,變化多端,或粗細相間,或虛實繩索合,陰陽遠近表現無遺。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蜀綉簡介及藝術。



一、蜀綉簡介

蜀綉是中國的傳統工藝,蜀綉集中於四川成都,產於四川成都,綿陽等地。在晉代被稱蜀中之寶。蜀綉以軟緞和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包括12大類共122種:用暈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蓋針、切針、拉針、沙針、汕針等,講究"針腳整齊,線片光亮,緊密柔和,車擰到家"。充分發揮了手綉的特長,形成了具有濃厚的地方風格。蜀綉題材多為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品種除純欣賞品綉屏以外,還有被面、枕套、衣、鞋、靠墊、桌布、頭巾、手帕、畫屏等。既有巨幅條屏,又有袖珍小件,是觀賞性與實用性兼備的精美藝術品。傳世文物有清代蜀綉白緞地人物故事紋帳檐、綠地人物故事紋帳檐、紅緞地百鳥朝鳳紋帳檐、蜀綉紅緞地仕女書畫紋枕頂、白緞地花卉紋枕頂、白緞地花蝶紋枕頂、白緞地盤金人物故事圖墊片、紅緞地五子奪魁圖鏡心等等。



二、蜀綉藝術

蜀綉即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綉品總稱。其產地主要集中於成都、重慶、溫江、郫縣等地。蜀綉具有悠久的歷史,與蜀錦一起被稱為"蜀中之寶"。最初,蜀綉主要流行於民間,至清朝中葉以後,逐漸形成行業,尤以成都九龍巷、科甲巷一帶的蜀綉為著名。當時各縣官府所辦的"勸工局"也設刺綉科,可見其製作范圍之廣。當時的生產品種主要是官服、禮品、日用花衣、邊花、嫁奩、彩帳和條屏等。比如北京人民大會堂四川廳的巨幅"芙蓉鯉魚"座屏和蜀綉名品"蜀宮樂女演樂圖"掛屏、雙面異色的"水草鯉魚"座屏、"大小熊貓"座屏,就是蜀綉中的代表作。



蜀綉的技藝特點有線法平順光亮、針腳整齊、施針嚴謹、摻色柔和、車擰自如、勁氣生動、虛實得體,任何一件蜀綉都淋漓地展示了這些獨到的技藝,據統計,蜀綉的針法有十二大類,一百二十二種。常用的針法有暈針、鋪針、滾針、截針、摻針、沙針、蓋針等。蜀綉常用暈針來表現綉物的質感,體現綉物的光、色、形,把綉物綉得惟妙惟肖。如鯉魚的靈動、金絲猴的敏捷、人物的秀美、山川的壯麗、花鳥的多姿、熊貓的憨態等,蜀綉綉法靈活,適應力強。一般綉品都採用綢、緞、絹、紗、縐作為面料,並根據綉物的需要,製作程序、配色、用線各不相同。它還採用「線條綉」,在潔白的軟緞面料上運用暈、紗、滾、藏、切等技法,以針代筆,以線作墨,綉出來的花紋線條流暢、色調柔和。不僅增添了筆墨的濕潤感,還具有光潔透明的質感。



從蜀綉簡介中我們可以知道這些傳統技藝既長於刺綉花鳥蟲魚等細膩的工筆,又善於表現氣勢磅礴的山水圖景,刻劃人物形象也逼真傳神。解放以來針法綉技又有所創新,如表現動物皮毛質感的"交叉針",表現人物發髻的"螺旋針",表現鯉魚鱗片的"虛實覆蓋針"等,大大豐富了蜀綉的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

❽ 蜀綉的由來

蜀綉起源於川西民間,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由於受到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影響,逐漸形成了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蜀綉作品選材豐富,從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山水魚蟲到人物肖像等無所不有。蜀綉品的種類繁多,既有巨幅條屏,又有袖珍小件,兼備觀賞性與實用性於一體。

早在漢代,成都的織綿業就很發達,當時的朝廷專門設置錦官來管理,所以成都又稱「錦官城」。五代十國時期,四川前後建立了前蜀和後蜀兩個王朝。那時中原一帶戰爭頻繁,唯獨四川能偏安一隅,這為刺綉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由於綉品需求量很大,也刺激了民間刺綉的發展。到了宋代,天下重歸統一,蜀綉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據《全蜀藝文志》記載:「蜀土富饒,絲帛所產,民製作冰綉等物,號為冠天下。」可見當時蜀內刺綉之盛。

清初藝人們吸取了上海顧綉的長處,以及長針刺綉而後扎針的民間綉法,加上成都藝人是用各色散線(較粗松的絲線)或絲線(較細緊的絲線)綉制於本地所造的綢緞上。清朝中葉以後,蜀綉逐漸形成行業,當時各縣官府均設「勸工局」以鼓勵蜀綉生產。由於蜀綉選料、製作認真,成品工堅、料實、價廉,長期以來行銷全國各省,頗受歡迎

❾ 蜀綉 寫的什麼時候的事

「羽毛扇遙指千軍陣」,應該是三國吧,我估計郭敬明沒有很深厚的歷史素養吧

❿ 蜀綉最盛行於哪個朝代

蜀綉又稱「川綉」,是以四川成都為中心的刺綉品的總稱。產於四川成都,綿陽等地。蜀綉與蘇綉、湘綉、粵綉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綉之一。最早記載蜀綉的文字,出於西漢文學家揚雄《綉補》一詩,詩中表達了作者對蜀綉技藝的高度贊譽

是漢代

閱讀全文

與蜀秀歷史有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2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7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8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7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7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9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21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10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6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50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