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上海有哪些具有文化標志性的地標建築
上海市有非常多具有文化標志性的地標建築的,其中最出名的就是東方明珠,站在東方明珠的頂上是可以看到整個外灘的全景,如果是第1次去到上海的話,就可以考慮去一下東方明珠。還有最著名的地方之一就是外灘,外套和周圍的建築也承載了很多的歷史,在夜裡如果坐輪渡的話,是能夠看到黃浦江兩岸非常漂亮的景色。還有陸家嘴是在外灘的對岸,這也是中國影響力比較大的金融中心之一,被人們戲稱為陸家嘴三件套,是非常具有特色的。而且上海也是有很多年歷史的,像比較有悠久歷史的聖地,就是上海城隍廟,還可以去上海城隍廟旁邊的豫園感受當地的文化。除此之外,去上海必打卡的地方就是南京路步行街,這也是上海最繁華的街區,只要沿著步行街一直往東走,就可以到達上海的外灘。
總結
最後上海稱為魔都是有非常多世界性地標的存在,同時也有傳統的建築,東西文化也在這里激烈上演著。
2. 武康大樓是文化遺產嗎
武康大樓是文化遺產。
武康大樓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大樓,始建於1924年,屹立在武康路、興國路、淮海路、天平路、余慶路口五街交匯處,外形猶如一艘巨型航船。由萬國儲蓄會出資興建,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築設計師鄔達克設計。
2019年,武康大樓修繕工程。修繕後的武康大樓和周邊的業態得到改造,並未減少神秘滄桑的氣質,還真正擁有了「網紅體質」。2021年端午假期,武康大樓再度登上上海的熱門景點榜單。
修繕工程:
「建築考古」和「中葯調理」:2018年1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加強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推進大會。隨後2019年,武康大樓迎來大修。當時負責修繕方案設計的上海建築裝飾(集團)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中偉用「建築考古」和「中葯調理」來形容這次修繕工程。
實施智能管理:大樓內部安裝了智能感測器,可以進行全天候、全時段、全覆蓋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
3. 求漫步上海武康路後的感想
在上海64條永不拓寬的道路中,武康路也許是最具個性的。她的南北連接了滬上兩條最繁華的馬路,卻奇異地保持著其獨有的神秘和寧靜。在武康路上漫步,你完全感受不到城市車水馬龍的喧鬧,片刻間能讓一顆躁動的心完全安定下來。走進武康路,彷彿走進了悠長的"時光隧道",花瓶形的陽台、紅色的木質百葉窗、寬敞的露台、大斜坡的屋頂。細節里無不透露出地中海式、義大利式、法式或英式建築的影響,卻並不刻意彰顯那份氣度,顯得低調而又從容。
這條長達一千米的老馬路,北起華山路,可見晚清重臣李鴻章的丁香花園,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慶路,在武康大樓而止,與宋慶齡故居相望。梧桐婆娑的武康路上,在這個季節里,顯得格外的嫵媚多彩。
富有歷史故事和文化底蘊的武康路,只要你懂點歷史和人文,那就能感受到這里濃郁的色彩,還有一些文化名人生活過的痕跡。武康路沿線上的西班牙式、法國文藝復興式等風格的建築極富特色的老建築,是上海中心城區最具歐陸風情街區之一。在這里總能遇見很多外國人,當然,也有不少中國的遊客。
這里有很多名人舊居,遺憾的不少的建築如今都是私人或者單位擁有,並不對外開放,比如黃興故居等。當然也有一些如今成為了展覽區域,可以免費去游覽,街邊也有一些相對比較好的咖啡廳和商店。有時候帶上一份好心情,就能待一個下午。
4. 上海有一座武康大樓總所周知,但是我今天想問的是這座樓為什麼會叫做「武康大樓」「武康」二字什麼意思
武康大樓和武康路一樣在民國時期收回租界之後把以外國人名字命名的路改成了國內地名,武康路包括武康大樓都是以當時湖州武康縣(現德清縣)來命令的
5. 上海武康路是哪個區
武康路位於上海市徐匯區,原名福開森路,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RouteFerguson)命名,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築於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武康路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沿線有優秀歷史建築總計14處,保留歷史建築37處。2011年6月11日,上海市徐匯區武康路入選由文化部與國家文物局批準的第三屆「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下圖為為武康大樓,位於淮海路和武康路的交界處,是武康路標志性建築。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徐匯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武康大樓猶如等待起航的巨輪般,以前曾叫諾曼底公寓。
6. 「上海顏王」武康大樓重新亮相,之前是何原因導致不對外開放
「上海顏王」武康大樓重新亮相,之前其不對外開放的原因進行一次大修繕。今年5月武康大樓被支架為起,你來了近十年來最大為毛的一次修繕。這棟令所有人都期待的地標建築,不光對上海人意義非凡,同時身兼諸多榮耀。它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築之一,與宋慶齡故居隔街相望,也是世界上僅存的三棟船型建築之一,稱得上一張「上海名片」。
7. 上海有哪些具有歷史感的馬路
武康路原名福開森路,是以美國傳教士約翰•福開森命名的。武康路長1183米,寬12米到16米,整條路呈弧線、大致為南北走向,北起華山路,緊鄰晚清重臣李鴻章的丁香花園,南至淮海中路接天平路、余慶路,與宋慶齡故居相望。作為曾經的法租界,這里的洋樓風格多樣,以西班牙式、法國文藝復興式為主,道路兩側搖曳著梧桐疏影,透著優雅與沉靜。這里有鄔達克的武康大樓、巴金的故居、迷你歐洲武康庭等等,被譽為「濃縮了上海近代百年歷史」的「名人路」。
巴金故居
地址:武康路113號
文學巨匠巴金的故居,建於1923年。1955年9月,巴金一家遷入,並定居於此,這里是他生活時間最長,寫作著作最豐盛的地方。在此完成了他最具知名度的《隨想錄》以及《創作回憶錄》、《往事與隨想》、《長夜》、《一雙美麗的眼睛》等譯作及小說。這一座簡朴而略顯敦厚的建築由一棟主樓和兩座副樓組成。灰色細鵝卵石的外牆,在綠樹掩映中顯出一派靜謐的古典韻味。
8. 什麼人可以住在上海武康大樓里
住在武康大樓里,「也沒什麼神秘的」,生活也都是一樣,無非是柴米油鹽。
一位周姓老人已經80多歲了,頭發和鬍子全白,遇見他的時候他正拄著拐杖下樓去買菜,最近的一個菜市場離這里也有一里地。電梯里,他和另一個送孫女去學樂器的老人互相打招呼,他們都是退休的音樂學院教職工。
一些人永遠地離開了,比如那些曾經住在樓內、新中國成立之後紅極一時的名流藝人們。還有一些建國後分到這里的老職工,大部分也已經不在人世,住在這里的是他們的子女,現如今,他們的子女也已經老了。作為租界時代收歸國有的老式公寓,又經歷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樣的歲月,整個大樓里產權眾多,房東房客、短租長租住在一起,整棟大樓人員構成比較復雜。
武康大樓外貌。
近日,近10年來武康大樓最大規模保護性修繕已接近完畢。此次工程涉及屋面翻修、牆體修繕、室內公用部位修繕、管線整理以及公共晾衣架、空調滴水管、雨水管、空調外機架更換等,而其中最重要的變化是整體上進一步恢復建築原有風貌,修舊如舊。
倘若你走入大樓的底層大堂,便可以見到大樓建造時的錦綉華章。這座公寓樓由法商萬國儲蓄會於1924年投資建造,匈牙利設計師鄔達克設計,它猶如等待啟航的一艘巨輪,雄偉壯觀,是武康路上的一幢標志性建築。
武康大樓以前曾叫諾曼底公寓,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築,也是目前世界僅存的3棟船型建築之一。
9. 武康大樓在什麼地方可以簡單介紹下么
今年,上海的一棟大樓火了,地處於上海圖書館站附近很有名氣的網紅「武康大樓」被評價為最值得遊客來打卡的景點。甚至,在網上有人說過,如果你來上海,甚至沒有去過武康大樓拍照,那麼,你就沒有真正的來過上海。
很多喜歡旅遊的朋友,凡是來上海遊玩,都喜歡這里打卡,並且覺得不虛此行。確實,欣賞它的同時,並不單單是一棟與眾不同的樓梯,這棟樓它見證了上海的歷史,有它的特殊意義。所以,這也是人們將它視作網紅樓的主要原因,朋友,對於這座武康樓,你對它有所了解嗎,也是否到過這里呢,歡迎大家互動。
上海最紅的網紅地:被稱為諾曼底公寓,卻很無人知道另一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