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波爾多什麼時候形成種植歷史

波爾多什麼時候形成種植歷史

發布時間:2022-07-21 13:42:45

⑴ 波爾多產區的釀造起源

葡萄酒作為西方文化的標志之一,常常被人們討論的是葡萄酒的起源問題。史跡多認定是從一萬年前由小亞細亞和埃及,流傳到希臘,再到歐洲義大利的西西里島、法國的普羅旺斯、北非的利比亞和西班牙沿海地區的。
由此不難看出,義大利是歐洲最早得到葡萄酒種植和釀造技術的國家之一。這個神秘而典雅的國度,除了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文化外,葡萄酒的產量也佔世界的1/4,它釀造葡萄酒的歷史決不輸於法國,已經超過了3000年。

⑵ 法國波爾多地區葡萄酒發展史

法國是以葡萄酒出名的國家,而葡萄酒最讓世人熟知產區就是波爾多地區。波爾多生產三分之一以上的AOC葡萄酒(原產地名稱管制酒)。www.winesstory.com。HERE紅酒知識

由於生產許多品質優良的葡萄酒,被喻為"世界的葡萄酒寶庫"。當地的紅酒不但有名而且產量又多,同時也生產白酒。波爾多地方的葡萄酒以種類豐富而聞名。

波爾多的紅酒由於色澤呈亮麗的鮮紅色,在英國被稱為紅酒,一般要在成熟後才適合飲用,酒質的特色是品味濃郁,風味沉著。

在波爾多地方,最有名的葡萄酒產區有梅鐸克(Medoc)、格雷夫(Graves)、蘇玳(Sauternes)、聖達米利翁(St.Emillon)、波慕羅(Pomerol)五大產區。

梅鐸克地區

梅鐸克(Medoc)是波爾多紅酒的代表產地,生產全世界最高級的葡萄酒。此地區特別有名的是寶雅克村及瑪歌村,有的高價位葡萄酒一瓶甚至高達數千美元。

梅鐸克地區大約有七十個村莊,除了上述兩個村莊之外,希望酒迷能記住的還有聖朱利安村及達士特夫村。

此外,梅鐸克地區有六十一個特級酒庄,其中Ch.Lafite-Rothschild、Ch.Margaux、Ch.Latour、Ch.Mouton、Rothschild與格雷夫地區的Ch.HautBrion並稱為五大法國酒庄,所生產的葡萄酒,被譽為全世界最好的葡萄酒。

格雷夫地區

紅酒和白酒都有生產,都屬不甜的葡萄酒,是名酒佳釀的生產地區。

蘇玳地區

以生產甜味白酒聞名,其中的"Ch.d、Yquem"為頂級甜酒。

聖達米利翁地區及波慕羅地區

這兩個地區主要採用梅洛葡萄,以紅酒聞名,其風味介於波爾葡萄酒與布根地葡萄酒之間。

公元一世紀:波爾多的第一片葡萄園

公元一世紀,克爾克戰爭的移民來到波爾多,種下了波爾多歷史上的第一棵葡萄。他們根據波爾多的氣候特點選擇了一種叫波爾多葡萄酒史 Biturica的葡萄,這種葡萄相對比較耐寒,非常適合波爾多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也許現在知道這個品種的人並不多,但它的確是赤霞珠(Cabernets)等品種的祖先。

十二世紀:葡萄酒商業口岸的誕生

1152年,Aquitaine(包括波爾多在內的法國西南部地區)的女公爵Aliénor與HenriPLANTAGENET結婚,Henri成為後來的英國國王。因此波爾多與英國的商業往來非常密切:英國人運來食物,紡織品和金屬,然後把葡萄酒拉回倫敦。

由於加侖河橫穿波爾多後直插大西洋,這使波爾多擁有了得天獨厚的運輸條件。大量的英國商船來往於英國和波爾多,使波爾多成為一個繁華的運輸港口。頻繁的商業往來極大的刺激了葡萄酒的發展。

十七世紀:荷蘭對波爾多的影響

17世紀,波爾多迎來了一些新的客戶:荷蘭人,漢莎聯盟的商人和布列塔尼人。他們購買大量的葡萄酒,然後在倉庫中全部蒸餾。酒庄為了滿足這些客戶的需要,增大了葡萄酒的生產量。波爾多也因此開創了葡萄酒商業的新紀元。

十八世紀:美洲新大陸

在18世紀,美洲新大陸的發現大大促進了波爾多葡萄酒的發展。通過與美洲的移民貿易,波爾多的葡萄酒出現了空前的繁榮。與美洲的葡萄酒進口量相比,英國的進口量還不到10%,但酒的質量遠遠好於出口美洲的葡萄酒,波爾多的葡萄酒讓倫敦人知道了什麼才是上等的葡萄酒。在這一時期,誕生了第一瓶有瓶塞並密封良好的葡萄酒。在此之前,葡萄酒交易和運輸主要依靠木桶,標準的波爾多木桶容量為225升。

十九世紀:危機和繁榮

19世紀中期,可怕的霜霉病襲擊了葡萄園,葡萄酒業發展一度延緩。1857年,人們發現了防治霜霉病的方法。在解除了霜霉病的困擾之後,葡萄酒業開始復甦並再次持續發展。著名的1855年分級,誕生了一批鼎鼎大名的獵級酒庄。後來的工業革命和葡萄酒貿易自由化進一步促進了葡萄酒商業的發展,在此之後波爾多對德國,比利時,荷蘭和英國的出口量也迅速增長。在1865年到1887年,波爾多的葡萄酒發展達到了頂峰。

二十世紀:葡萄酒立法的誕生

19世紀末20世紀初,葡萄酒面臨新的危機:生產中的舞弊行為和產品價格的下滑。為了保持波爾多葡萄酒的質量和產量,政府廢除了地方監控,開始起草新的原產地葡萄酒國家(1911年)。1936年成立了INAO和AOC,通過葡萄園地理條件,品種,產量,酒精度,種植方法和釀造工藝對產品進行嚴格控制。波爾多大約97%的葡萄酒受AOC監控。

從1955年起,graves和st-émilion地區相繼採用了新的酒庄分級規則,而其它地區仍然沿襲1855年的分級。1956年波爾多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霜凍,葡萄園損失慘重。但災難並沒有擊垮庄園主們,在勇敢的面對困難的同時,他們反而清醒的認識到波爾多的葡萄酒發展與世界葡萄酒的需求量息息相關,世界需求的增長直接影響本地葡萄酒的生產。同時,經過多個世紀的探索,釀造工藝和裝瓶工藝日趨完善,葡萄酒的質量和產量也非常穩定,波爾多的整體產量常年穩定在60萬噸左右。

為了加深與外界的交流與合作,波爾多每兩年舉辦一次世界葡萄酒博覽會,屆時世界名酒雲集美麗寬敞的湖濱展覽館,在那裡你可以免費品嘗每個酒庄的頂級之作。而且波爾多葡萄酒學院擁有最著名的教授和最好的實驗室,她為酒庄提供著強大的技術後盾和優秀的釀酒師,每年都有數十名釀酒師從這里走向世界的每個角落。

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在走過幾百年之後,法國的波爾多真正成為了世界葡萄酒的聖地,葡萄酒之都。

⑶ 波爾多產區簡介

波爾多產區:波爾多地區位於Garonne(加龍河)兩岸,全波爾多主要種植5種葡萄,Cabernet Sauvignon(赤霞珠),Merlot(美樂),Cabernet Franc(品麗珠),Petit Verdot(小維鐸)和Malbec(馬爾貝克)。其中Cabernet Sauvignon和Merlot是主力品種。

位於法國西南部的波爾多,有著得天獨厚的氣候與地理條件。西臨大西洋,紀龍德河從波爾多緩緩流過,海洋性溫帶氣候讓波爾多地區的天氣總是那般地溫和平順。葡萄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成熟,全年變化不大的氣候有利於釀造復雜而陳年的葡萄酒。



(3)波爾多什麼時候形成種植歷史擴展閱讀:

釀造起源

葡萄酒作為西方文化的標志之一,常常被人們討論的是葡萄酒的起源問題。

史跡多認定是從一萬年前由小亞細亞和埃及,流傳到希臘,再到歐洲義大利的西西里島、法國的普羅旺斯、北非的利比亞和西班牙沿海地區的。

由此不難看出,義大利是歐洲最早得到葡萄酒種植和釀造技術的國家之一。這個神秘而典雅的國度,除了有著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文化外,葡萄酒的產量也佔世界的1/4,它釀造葡萄酒的歷史決不輸於法國,已經超過了3000年。


⑷ 波爾多產區的基本介紹

波爾多產區坐落在法國南部的波爾多(Bordeaux)是世界上最大,最具有影響力的葡萄酒產地之一。波爾多藉助著它獨特的地域環境——優良的風土條件和氣候,釀造出世界葡萄酒極品。

波爾多酒產區被吉隆河(Gironde River)自然劃分成左右兩岸,左岸主要產區有梅多克(Médoc), 含聖艾斯特芙(Saint-Estèphe)波依雅克(Pauillac)、聖祖利安(Saint-Julien)、上梅多克(Haut-Médoc)和瑪歌(Margaux)等;

右岸主要產區有聖艾美儂(Saint-Emilion)和波美侯(Pomerol)。另外還有梅多克南部的格拉夫(Graves)、梭甸(Sauternes)和巴薩克(Barsac)產區。

(4)波爾多什麼時候形成種植歷史擴展閱讀:

歷史淵源

公元1世紀的時候,波爾多就開始了葡萄的種植,波爾多的葡萄酒業也開始飛速發展。

源於12世紀,阿基坦公國(包含波爾多地區)的女公爵阿里耶諾(Aline Goldschmidt)嫁給了英國國王亨利二世,波爾多也就成為了英國的領土,經銷波爾多的葡萄酒商人能夠享受稅收的減免。

因此,幾乎有一半的波爾多酒都出口到了英國。在16-17世紀,精明的荷蘭商人也來這里從事葡萄酒的貿易,最重要的是,他們帶來了圍海造田的技術,讓原來低窪積水的梅多克土地浮出了水面,現如今這里變成了最為頂級的葡萄園。

1855年,法國正值拿破崙三世當政。三世國王想借巴黎世界博覽會的機會向全世界推廣波爾多的葡萄酒,而且想讓全國的葡萄酒都來參展。於是,他請波爾多葡萄酒商會籌備一個展覽會來介紹波爾多葡萄酒,並對波爾多酒庄進行分級。

波爾多商會把責任委託給一個葡萄酒批發商的官方組織Syndicat of Courtiers,讓他們將所有酒庄分為5級,每個吉倫特區的紅酒生產者都包括在其中一個級別里。

⑸ 波爾多干紅葡萄酒的歷史

歷史學家普遍認同葡萄酒最早起源於外高加索地區高加索山脈腳下,也就是今天的亞美尼亞共和國(前蘇聯的亞美尼亞和喬治亞共和國)。考古學家發現並經炭定年方法證明了最古老的人工栽種的葡萄出現在前蘇聯的亞美尼亞和喬治亞,大約時間為公元前7000-5000年。
隨後,葡萄酒隨著移民的遷徙傳入中東地區。一開始是在古代的兩河流域——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當時是蘇美爾文明,蘇美爾人把葡萄酒帶到此地,並在此地定居。後來傳入尼羅河到波斯灣一帶河谷的遼闊農作區域,這個地區出現的早期文明(公元前4000至3000年)催促了葡萄的生長。隨著城邦的興盛,原始的農業部落逐漸消失,懷有領土野心的古代航海民族,從最早的腓尼基(今敘利亞)人一直到後來的希臘、羅馬人等,他們廣泛地葡萄樹種與釀酒的知識散布到地中海,乃至整個歐洲大陸。
希臘人充滿了擴張的野心,大力發展海軍保護他們的領土,把葡萄樹帶到了義大利和法國的馬賽。他們管義大利「Oenotria」,意為葡萄酒之地,至今許多義大利葡萄品種的名稱還可以看到希臘語的身影。葡萄酒在希臘文化中佔有重要地位,至今葡萄酒和橄欖油依然是希臘的兩大主要出口商品。羅馬的擴張比希臘來得更猛烈,軍隊所到之處,無不種植葡萄樹,因為葡萄酒是他們必要的食物。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技術隨著羅馬軍隊的馬蹄迅速傳遍法國、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國萊茵河流域等地區,並形成了很大的規模。自17世紀至今,這些地區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產區。 羅馬帝國於公元5世紀滅亡,分裂出來的西羅馬帝國(法國、義大利北部和部分德國地區)里的基督教修道院詳細記載了關於葡萄的收成和釀酒的過程。這些記錄中詳細記載了在特定農作區最適合栽種的各類葡萄品種。在當時的法國,本篤會是眾多教會里最有影響力的教會,葡萄酒對他們意義非凡:葡萄酒是做彌撒的必需品,當時還沒有可飲用的水,葡萄酒是日常必不可少的食物,葡萄酒可以買賣,換取賦稅。當時的本篤會在歐洲有1000多座教堂,他們留下了大量有關葡萄種植技術的文獻資料。
他們的一個分支西多會則相信人們的勞動,特別是農活,是一種虔誠的奉獻形式,他們相信自給自足才可以讓靈魂得到升華。當時的教堂地位無比崇高,當時許多大地主、大富賈都認為捐獻土地是一種贖罪的方式,可以讓靈魂得到永久的解脫,因而傳教士們占盡良機,獲得了很多寶貴的土地資源,他們將大量寶貴的土地用來種植葡萄,今天勃艮第那些赫赫有名的庄園無不受益於那時的「圈地運動」。比如,公元 768 年至 814年統治西羅馬帝國的查理曼大帝,預見了法國南部到德國北邊葡萄園遍布的遠景。著名勃艮第產區的 「科通-查理曼 」頂級葡萄園就曾經一度是教會的產業。 公元15世紀末16世紀初,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無敵艦隊將葡萄樹帶到了南美洲。英國、法國和西班牙人踏上北美的土地,並把葡萄樹帶到了這里。 17世紀,荷蘭將葡萄樹栽種到南非。18世紀末,英國人將葡萄樹運去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發展史,也是一部活生生的移民史,從某種意義上講,也記載了人類的侵略史。19世紀末,發生了一場葡萄種植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在美國獨立戰爭的時期,法國被公認是當時最偉大的葡萄酒盛產國家。湯瑪斯·傑弗遜(美國獨立宣言起草人)曾熱心地在寫給朋友的信中論及葡萄酒等級,並且也鼓勵將歐洲的葡萄品種移植到新大陸來。這些早期在美國殖民地栽種、採收葡萄的嘗試大部分都失敗了,而且在美國本土的樹種和歐洲的樹種交流、移植的過程中,無心地將一種危害葡萄樹至深的害蟲帶到歐洲來,其結果便是19世紀末的葡萄根瘤蚜病,它使絕大多數的歐洲葡萄園被毀於一旦。
不過,若要說在這一場災變中有什麼值得慶幸的事,那便是葡萄園的慘遭蹂躪促成了新的農業技術的發展,以及歐洲釀制葡萄酒版圖的重新分配,並且出台了新的葡萄酒法律來防止欺騙,確保了法定產區及原產地的真實性。自本世紀開始,農耕技術的發展使得各地的葡萄酒業釀制者,都可以保護作物免於遭到黴菌、動物蟲害等常見侵害。葡萄的培育和葡萄酒的釀制過程也逐漸變得科學化。同時本世紀也廣泛立法來鼓勵製造信譽好、品質佳的葡萄酒。隨著新興的葡萄酒生產國澳洲、美國、智利、阿根廷、紐西蘭和中國的崛起,更多優質、各具特色的葡萄酒涌現出來,葡萄酒的世界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熱鬧過,並且越來越精彩,讓人激動不已。

⑹ 「波爾多」是什麼地啊有什麼浪漫典故嗎

波爾多(Bordeaux),法國西南的一個港口城市,擁有人口925,253人(1999年),是法國第四大城市,位列巴黎,里昂,馬賽之後。是阿基坦大區的首府,同時也是吉倫特省的首府。曾是法國舊省吉耶納的首府,歷史上屬加斯科涅地區。波爾多是歐洲的軍事、空間和航空的研究與製造中心,還是法國戰略核彈研究和物理實驗的核心,擁有原子能研究中心和兆焦激光計劃等許多高端技術機構。波爾多地區旅遊資源豐富,有許多風景優美保存完好的中世紀城堡。波爾多因此也被稱為世界葡萄酒中心,每兩年一度,波爾多酒協會舉辦盛大得國際酒展-Vinexpo。
波爾多的記憶從一首詩開始,這是一首關於恐水症的詩:「該死的挑水人,迷人的天神把我的酒桶裝飽/ 難道你想要向他開戰?/ 閃開!別靠近我……你這壞蛋克制一點……/ 我一看到水桶,就會逃到天涯海角/ 如果不想把我惹火/ 就別拿太多水給我/ 只要夠我洗杯子就好」。《一個酒鬼的詛咒》,難道真的如此,喝水的人不會喜歡喝酒,而喝酒的人也討厭喝水?如果要說波爾多給人的宏觀記憶,那種感覺就是這個城市只有葡萄酒,而水,是每天回到酒店擰開水龍頭的時候,才會像一件被順手遺失的物件一樣被驚然發覺。在波爾多5天的行程里,酒是唯一的飲料。 但是波爾多顯然不缺水,在市政廣場上著名的「波爾多的鏡子」,可是隔15 分鍾就要冒出水來的,從水泡漸成水流,慢慢淹沒到人的腳踝。在「鏡子」的另一邊,則是寬闊的Garonne河,它由與大西洋連接的漫長Gironde灣成喇叭口敞開,倒映著整個城市豐饒的身影。 這的確是一座豐饒的關於酒的城市,以波爾多市為中心做一個面朝大西洋的半圓輻射,方圓128,800 公頃的土地上,遍布著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庄園和難以撰述的美酒傳奇。每一座酒庄的故事都是波爾多葡萄酒版圖上不可或缺的一章,各自相異,卻自有精彩。 我們在臨近冬季的時候造訪波爾多,與迫不及待掉光了葉子的高大喬木相比,掛滿枝頭的金黃色葡萄葉,為一望無際的波爾多大地鋪上一層黃金地毯,是給我們最好的歡迎儀式嗎?我們也沒有在有點涼了的空氣里聞到新鮮的葡萄香味,因為2008 年的美樂(Merlot)或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正以液態的方式在波爾多的地下熟睡,而薄若萊新酒已經在巴黎上市,只有貪戀時光的它們,在酒窖管理師(Caviste)的照料下,各司其職地按照這時光的行程慢慢釋懷,慢慢熟成。 這顯然不是最理想的波爾多旅行季,整個鄉野稀疏的人影讓人很難想像早先兩個月是有多熱鬧繁忙—「3 月到10 月是波爾多最佳旅行時期,葡萄成熟的時候拜訪酒庄一定要提前預約」,接待我們的工作人員如此肯定。但所有的驚喜都發生在推開一家家城堡、庄園的大門之後,那些充滿歷史感的空間,那些正在灌裝的現場,那些被藝術化的狀況,當然,還有可以喝到飽的葡萄酒Dégustation。每一位酒莊主人迎接我們的第一口飲料從來都不是水,而是酒,是他們自家的看家本事和引為自豪的見面禮,家家如此。所以說6200 萬人口的法國,一年要喝掉38 億瓶葡萄酒,水似乎從來都不是他們生活中的必備,葡萄酒才是。 靚茨伯的現代管理 Lynch Bages 酒庄的主人讓·米歇爾·凱茲(Jean-Michel Cazes)在我們面前攤開奧運期間他在北京拍攝的所有照片時,滿臉的神情還可以看得出他內心對於剛剛結束的那段長期旅行的得意。他是那種很典型懂得享受生活的法國人,一年有一大半的時間在旅途之中,而Lynch Bages 在香港的音譯「靚茨伯」因為同粵劇名伶靚茨伯相同,所以讓·米歇爾說他可是對中國有非同一般的特殊情感呢。 讓·米歇爾原本是一位就職於IBM 的企業高管,周遊世界的經歷帶給讓·米歇爾最大的收獲就是當他在經營這個祖輩留下來的酒庄基業時,施以了非常現代的思維方式,比如他傾心於藝術與葡萄酒領域的跨界合作,從1989 年開始,就委託巴黎的畫廊物色世界范圍的藝術家,到酒庄進行藝術創作,支持藝術家在巴黎畫廊的畫展,並在Lynch Bages 酒庄每年都有一個長達半年的個展。作為唯一的回報,就是藝術家要為Lynch Bages 永久性地留下一件作品,這個作品常被作為LynchBages 的平面廣告元素。半主題式的創作為Lynch Bages 帶來了非同凡響的意義,也常常成為Lynch Bages 酒標上與眾不同的地方。 Lynch Bages 對於讓·米歇爾來說,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葡萄酒生意,因為祖輩的家產遍及大半個Bages 村子,讓·米歇爾以自家莊園為核心,開拓多元的旅遊項目,比如開設麵包店、咖啡館、精品商店,甚至邀請米其林兩星大廚Thierry Marx 主理了一家餐廳。在葡萄園包圍的波爾多鄉下,Lynch Bages 的多元化項目成為當地不可多得的消費之地。當然,讓·米歇爾這種free style 的企業理念,倒並沒有影響作為主業的葡萄酒生產,專業的精神依然在這里得到了最大的發揮,不然,他的酒庄不可能由五級酒庄晉升為二級酒庄,這都已經是20 多年前的事情了。 梅多克的傳奇 同樣是以葡萄酒的基業來進行旅遊事業的拓展,傳奇的梅多克女性聯盟(Les Médocaines)又是另外一種情狀。說起梅多克,最不能錯過的歷史故事當然是堪稱奠定了波爾多葡萄酒等級制度的「1855 年分級」一事。當年時逢巴黎萬國博覽會,香檳區與勃艮地的酒業邀請波爾多同業一起展示法國的葡萄酒地位,本來沒有打算參加的波爾多酒商也不願其他兩個產區獨出風頭,於是准備派最好當地的酒庄去。在如何評定「誰是最好的」這個問題時,酒類營銷的中間商提出了以當時的市場佔有量作排名(因為市場來自需求,而需求依據的是品質),於是從就近40 年在市場上登錄過價錢的酒中,找出了60 家酒庄,依照慣例分成5 個等級,沒想到這個依靠商業表現得出來的排名酒庄,竟都是來自梅多克,而雖然此後不斷有要求進行修訂,卻因為再難滿足各方公平,竟然在100 多年來鮮少變動。 1855 年的分級到現在當然只是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而位於Gironde 左岸的梅多克作為波爾多地區頂級紅酒產地的美名卻的確是名副其實,ChateauMargaux、Latour、Lafite Rothschild、Mouton Rothschild 都出自這里。沒有高地和斜坡的平原地帶因為有來自大西洋溫和的氣候、通往大海的灣流所帶來的暖流,以及Gironde、Dordogne 等河流的沖擊層,為梅多克赤霞珠的生長帶來了豐沛的環境。 梅多克的傳奇除了頂級酒庄的聚集,由4 位年紀跨越三個年代的女莊主所組成的女性酒庄聯盟,也是一個近年熱門話題,被稱為「梅多克四女人」,並因為「女性與葡萄酒」的特殊現象成為不少媒體追逐的明星人物 。2005 年4 位女莊主組成聯盟,推出酒庄環游路線,遊客可以根據他們的安排,進行很方便的酒庄之旅。對於各自都擁有不小的家族產業,旅遊聯盟的概念,對於她們而言更多的意義似乎倒是給來到波爾多的觀光客人更多方便,以及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一些調劑,比如她們會有一個活動的大本營,時常舉辦藝術展覽,或者派對。 接待我們的是太陽酒庄(Chateau Taillan)的主人Armelle Falcy Cruse,在家中排行老三的她雖然曾在著名的葡萄酒公司任職,卻並沒有想過要自己管理家族的酒庄,父母去世後在家中孩子里頭因為她有過葡萄酒公司的工作經驗,而其他兄弟姐妹又都沒有興趣,所以Armelle 和丈夫繼承了這份被父母寄予了重望的事業。 安托萬一家 這種家族式的經營在波爾多可謂深厚傳統,不少小酒庄都是如此,而走家族式路線的大酒庄則一般都有不小的背景。在擁有貴族背景的ChateauLe Grand Vers 酒庄,我們見到了四世同堂的安托萬(Antoine)一家。作為Chateau Le Grand Vers 主人的安托萬從那個400 多年歷史的老城堡里出來迎接我們的時候,大雁飛過秋天的上空,與楓葉鮮艷的色彩形成令人難忘的畫面。安托萬不失法式的幽默說,那些大雁是他派來迎接我們的。在這樣一片四處無人的地方長年勞作,是需要這樣的幽默來調劑生活的味道,所以我們看見他們一家人,總是保持著開心的微笑。 當然,這種積極的生活方式,也應該是同他們的骨子裡的貴族血液相關的。作為拿破崙時代最著名的建築師Claude Deschamps 的後裔,安托萬所擁有的Chateau Le Grand Vers酒庄也是Claude Deschamps 當年的私宅,距今已經有430 年歷史,現在也被評為法國歷史文化遺產,所以在它360 度的視野范圍內,不允許有任何建築。安托萬一家也因此而擁有了波爾多最令人羨慕的開闊視野,環繞古堡的綠地與樹林,以及兩匹正在草地悠閑曬太陽的駿馬,都讓人想到遠古時代的貴族生活,但這一切卻是安托萬一家在21 世紀的真實生活。 年屆六十的父親Philippe已經把葡萄酒的所有事業都交給了安托萬,在花園里照料玫瑰花成了他頤養天年的最好消遣,全面管理Chateau Le Grand Vers 酒庄的安托萬有了一個很得力的幫手、28 歲的兒子Thomas。原本就是學市場營銷的Thomas負責酒庄葡萄酒的銷售工作,雲南正是他下一個將要抵達的市場。28 歲的Thomas 已經有了兩個孩子,看來這個法蘭西貴族家庭,如同波爾多的美酒一樣,充滿強大的生命力。 悠長的生命 而在波爾多的完整行程,就好像是在沿著一段悠長的生命線穿梭,枯葉即將入土的葡萄來年又會發新綠,扎地十尺的老樹越發受到珍惜,我們沿著這種動人的生命現象一直溯源式地來到了作為波爾多最早種植葡萄的拉索夫修道院(Abbaye La Sauve Majeure),或者聖·艾米倫(Saint-Emillion)的中世紀教堂。據說波爾多能成為如此舉足輕重的葡萄酒產區,要歸功於在這里的早期修士,雖然修士不能飲酒,但葡萄的種植卻是從他們開始引進,也因此為波爾多的葡萄酒提供了生命的起源。 拉索夫修道院幾成廢墟的遺址地處坡地,站在被燒過的主樓的頂端,一眼可以看盡坡地上的晚秋葡萄園錯落的風景,而站在已經是世界人類文化遺產的聖·艾米倫大教堂頂端,平原式的地勢上,中世紀古老小鎮像是聖·艾米倫大地上的花蕊,外圍的葡萄園變成了展開的黃葉。因為多少年來作為核心產業的釀酒不曾改變,歷史感也讓這塊土地很仔細地保存著始終如一的生活氣息,以及純粹清潔的精神。 這讓我想起了在曾經的法國滑雪冠軍丹尼爾·卡提亞(Daniel Cathiard)所經營的Smith Haut Lafitte 酒庄地下酒窖里,竟然有一尺見方的古老教堂,感謝歷史帶給了每一處酒庄獨特的生命,在聖·艾米倫我們拜訪Pressac 酒庄,為一層層梯田式的葡萄園所包圍的酒庄除了相當出彩的風景,最特別的地方當然是這里曾是當年英法戰爭結束時的停戰協議的簽署地。 如果說歷史賦予波爾多很多獨特的面貌,那麼生活在這里的每一個跟葡萄打交道的人的精神狀態,賦予了波爾多最動人的內在。對於葡萄酒的熱情加上對於生活本身的美好經營,帶給人最溫暖的波爾多印象。就像丹尼爾·卡提亞Smith Haut Lafitte 酒庄的藏酒室,被他設計成為一個通體透明的地下空間,柔和而鮮艷的燈光配以恰到好處的爵士音樂,酷愛攝影的丹尼爾贈給我們他的簽名攝影集,裡面盡是他關於葡萄美酒的歡樂快門聲。這不是我們想當然的那個波爾多,但這卻是更具有生命力的波爾多。美酒的享受已經遠不是遠古時代的那般簡單,當它與現代生活的各方面息息相關的時候,它才成為我們越來越愛的杯中之物。丹尼爾應是深諳個中道理。

⑺ 法國歷史最悠久的葡萄酒產地是哪裡

法國面積為551602平方公里,比我國的四川省(484310平方公里)大一些,西部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南部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中部和東部屬大陸性氣候。平均降水量從西北往東南由600毫米遞增至1000毫米以上。

法國共有十個比較大的葡萄酒產區,這里介紹主要的三個。

朗格多克產區,
屬於波爾多產區,位於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該地區是中央高原山腳下的丘陵地,全法國有三分之一的葡萄園座落在這個區域。據說,公元前八世紀就有希臘人在此種植葡萄和釀酒了,科比埃法定產區內的葡萄藤,也被認為是全法國歷史最悠久的葡萄。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法國吉洛酒庄也位於此地。
該地區屬於地中海氣候,是全法國最炎熱且最乾燥的葡萄酒產區。朗格多克地區出產各種各樣的葡萄酒,以地區餐酒居多,但AOC等級的酒也日見增多。
朗格多克可種植的葡萄品種眾多,紅葡萄主要有佳利釀(Carignan),神索(Cinsault)、歌海娜(Grenache)、慕合懷特(Mourvedre)、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西拉(Syrah),白葡萄主要有霞多麗(Chardonnay)、長相思(Sauvignon Blanc)、馬家婆(Macabeo)、莫札克(Mauzac)、白詩南(Chenin Blanc)等。
香氣宜人,飲用起來非常流暢順口,這是該地區大多數葡萄酒的特性。

香檳產區
香檳產區位於法國北部,以大陸性氣候為主,這里氣候寒冷且土壤干硬,但是陽光很充足,大部分是鈣質高原上完全朝陽的山坡地。香檳產區有1萬多個葡萄園,產品三分之一供出口。香檳是一種採用二次發酵法釀造的氣泡葡萄酒。由於原產地命名的原因,只有該地區的氣泡葡萄酒才能稱為香檳,其他地區的只能成為氣泡葡萄酒。
香檳可用紅葡萄釀造,也可用白葡萄釀造,用紅葡萄釀造而成的稱為「紅白香檳」,白葡萄釀造而成的稱為「白白香檳」。
這里的葡萄品種主要有黑品樂(Pinot Noir)和莫尼耶品樂(Pinot Meunier)葡萄、霞多麗(Chardonnay)葡萄,所產香檳酒通常用這三種葡萄混合釀造,通過幾種名葡萄的混合,香檳酒強健活力,香氣濃烈。
香檳的誕生有個故事,1668年,法國香檳地區奧維利修道院的管家丹·佩里農立志釀造出甘甜可口的葡萄酒。他把各種葡萄酒勾兌,進行第二次發酵後,用軟木塞密封後放進酒窖。第二年春天,當他把那些酒瓶取出時,發現瓶內酒色清澈,明亮誘人。一搖酒瓶「砰」一聲巨響,瓶塞不翼而飛,酒噴出了瓶口,芳香四溢。大家爭著品嘗新酒,並把這種酒稱為「爆塞酒」、「魔鬼酒」。歷史上第一瓶香檳酒就此誕生。

勃艮第產區
勃艮第地區位於法國東北部,地理位置較波爾多偏北,屬大陸性氣候,較為寒冷,土質也相對比較單一,以石灰質黏土和砂質土為主,適合釀造單一葡萄品種的葡萄酒。勃艮第是法國古老的葡萄酒產區,也是法國著名的三大產區之一。它的名氣來源於勃艮第公爵(Dukes of Burgundy)。勃艮第葡萄產區綿延250公里,涵蓋三個縣,包括夏布利(Chablis)的Yonne縣,夜丘(Cote de Nuits)和布蒙之谷(Cote de beaune)的金丘(Cote d 』or),莎隆(CoteChalonnaise)和馬貢(Maconnaise)的Saone-et-Loire。
主流的紅白葡萄各僅有一種,紅葡萄為黑皮諾(Pinot Noir),白葡萄為霞多麗(Chardonnay),非主流紅葡萄品種如佳美(Gamay),白葡萄品種如阿力高特(Aligote)、灰皮諾(Pinot Gris)和白皮諾(Pinot Blanc)等,但都僅僅占非常少的種植面積(同時,在勃艮第一個很有意思的法律規定是:作為白葡萄品種的灰皮諾(Pinot Gris)和白皮諾(Pinot Blanc)只能加入紅葡萄酒的調配,既不能用來單獨釀造白葡萄酒,也不能和霞多麗混合)。

法國共有十個比較大的葡萄酒產區,這里介紹主要的三個。

朗格多克產區,
屬於波爾多產區,位於法國南部地中海沿岸,該地區是中央高原山腳下的丘陵地,全法國有三分之一的葡萄園座落在這個區域。據說,公元前八世紀就有希臘人在此種植葡萄和釀酒了,科比埃法定產區內的葡萄藤,也被認為是全法國歷史最悠久的葡萄。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法國吉洛酒庄也位於此地。
該地區屬於地中海氣候,是全法國最炎熱且最乾燥的葡萄酒產區。朗格多克地區出產各種各樣的葡萄酒,以地區餐酒居多,但AOC等級的酒也日見增多。
朗格多克可種植的葡萄品種眾多,紅葡萄主要有佳利釀(Carignan),神索(Cinsault)、歌海娜(Grenache)、慕合懷特(Mourvedre)、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西拉(Syrah),白葡萄主要有霞多麗(Chardonnay)、長相思(Sauvignon Blanc)、馬家婆(Macabeo)、莫札克(Mauzac)、白詩南(Chenin Blanc)等。
香氣宜人,飲用起來非常流暢順口,這是該地區大多數葡萄酒的特性。

香檳產區
香檳產區位於法國北部,以大陸性氣候為主,這里氣候寒冷且土壤干硬,但是陽光很充足,大部分是鈣質高原上完全朝陽的山坡地。香檳產區有1萬多個葡萄園,產品三分之一供出口。香檳是一種採用二次發酵法釀造的氣泡葡萄酒。由於原產地命名的原因,只有該地區的氣泡葡萄酒才能稱為香檳,其他地區的只能成為氣泡葡萄酒。
香檳可用紅葡萄釀造,也可用白葡萄釀造,用紅葡萄釀造而成的稱為「紅白香檳」,白葡萄釀造而成的稱為「白白香檳」。
這里的葡萄品種主要有黑品樂(Pinot Noir)和莫尼耶品樂(Pinot Meunier)葡萄、霞多麗(Chardonnay)葡萄,所產香檳酒通常用這三種葡萄混合釀造,通過幾種名葡萄的混合,香檳酒強健活力,香氣濃烈。
香檳的誕生有個故事,1668年,法國香檳地區奧維利修道院的管家丹·佩里農立志釀造出甘甜可口的葡萄酒。他把各種葡萄酒勾兌,進行第二次發酵後,用軟木塞密封後放進酒窖。第二年春天,當他把那些酒瓶取出時,發現瓶內酒色清澈,明亮誘人。一搖酒瓶「砰」一聲巨響,瓶塞不翼而飛,酒噴出了瓶口,芳香四溢。大家爭著品嘗新酒,並把這種酒稱為「爆塞酒」、「魔鬼酒」。歷史上第一瓶香檳酒就此誕生。

勃艮第產區
勃艮第地區位於法國東北部,地理位置較波爾多偏北,屬大陸性氣候,較為寒冷,土質也相對比較單一,以石灰質黏土和砂質土為主,適合釀造單一葡萄品種的葡萄酒。勃艮第是法國古老的葡萄酒產區,也是法國著名的三大產區之一。它的名氣來源於勃艮第公爵(Dukes of Burgundy)。勃艮第葡萄產區綿延250公里,涵蓋三個縣,包括夏布利(Chablis)的Yonne縣,夜丘(Cote de Nuits)和布蒙之谷(Cote de beaune)的金丘(Cote d 』or),莎隆(CoteChalonnaise)和馬貢(Maconnaise)的Saone-et-Loire。
主流的紅白葡萄各僅有一種,紅葡萄為黑皮諾(Pinot Noir),白葡萄為霞多麗(Chardonnay),非主流紅葡萄品種如佳美(Gamay),白葡萄品種如阿力高特(Aligote)、灰皮諾(Pinot Gris)和白皮諾(Pinot Blanc)等,但都僅僅占非常少的種植面積(同時,在勃艮第一個很有意思的法律規定是:作為白葡萄品種的灰皮諾(Pinot Gris)和白皮諾(Pinot Blanc)只能加入紅葡萄酒的調配,既不能用來單獨釀造白葡萄酒,也不能和霞多麗混合)。

閱讀全文

與波爾多什麼時候形成種植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