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的登州是什麼地方

歷史上的登州是什麼地方

發布時間:2022-07-22 03:04:20

『壹』 唐朝的登州指的是現在什麼地方

武德4年(621年),唐高祖在我國歷史上首次設立登州行政區劃,領文登、觀陽2縣,以文登為治所。起初,登州行政區的名稱、管轄范圍和治所並不固定。武德6年(623年),割觀陽屬牟州,置清陽、廓定兩縣屬登州。貞觀元年(627年),廢登州和清陽、廓定兩縣。如意元年(692年),復置登州,轄黃縣、文登、牟平等3縣,以牟平為治所。神龍三年(707年),改黃縣為蓬萊縣,登州治所移至蓬萊。先天元年(712年),又割蓬萊縣置黃縣。天寶元年(742年),改登州為東牟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登州,領蓬萊、黃縣、文登、牟平等4縣,治所蓬萊。從此,登州行政區的名稱、治所得以正式確立。

『貳』 隋朝登州府是什麼地方

隋朝登州府是現在的山東煙台、威海一帶。

登州這塊地盤在登州名字還沒有出現時屬於青州的嵎夷或東夷,春秋時期它又成了萊子國的一塊地盤。戰國時期,這塊地盤被並入齊國。

史稱魯襄公六年,滅齊東夷萊國。秦一統天下之後,分了36個郡,古登州前身屬於齊郡黃縣的一塊地盤。

到了漢代,屬於青州的東萊郡,西晉時屬於青州東萊國,南北朝時屬於劉宋的東萊郡,元魏時屬於東牟郡,北齊時屬於東萊郡,隋朝亦屬東萊郡也就是現今的山東煙台、威海一帶。

(2)歷史上的登州是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論及古登州始建的由來,還有一段故事。文登城的東邊有一座山叫文登山,簡稱文山。雖然這座小山海拔不足百米,周長不足1.5公里,卻是當年秦始皇光顧的地方。

相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多次東巡,其中始皇二十八年和三十七年兩次經過文登。在他巡幸文登時,曾召集文人登上城左這座小山,論功頌德。

此後人們便把這座小山稱作文登山。再後來,這里於公元568年設立了縣,便稱為文登縣,唐初設的州也便稱為登州了。

到了唐貞觀元年,最早設在文登的登州被撤,所屬的幾個縣歸萊州管轄。到了唐如意元年,從萊州所轄的縣中分離出牟平、黃縣和文登三個縣,重新設立了登州。

『叄』 古代登州府指的現在的什麼地方

登州府,清代府治蓬萊(今山東省蓬萊市)。下轄:蓬萊(山東省蓬萊市)、黃縣(縣治在今山東省龍口市黃縣鎮)、棲霞(今山東省棲霞市)、招遠(今山東省招遠市)、萊陽(今山東省萊陽市)、福山(今山東省煙台市福山區)、文登(今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榮城(縣治在今山東省榮成市舊榮成鎮)、海陽(今山東省海陽市)共9縣;寧海(今山東省煙台市牟平區)散州

『肆』 清朝時期的登州府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登州,中國歷史上位於山東境內的一個州,地處山東半島。唐初曾在文登置登州,不久廢除。如意元年(692年),於黃縣(龍口)復置登州。明清為登州府,仍治蓬萊。
也就是說現在的文登縣,龍口縣,都是登州。

『伍』 登州府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清朝時期的登州是現在的山東省蓬萊。

蓬萊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聚居。漢元光二年(前133),漢武帝東巡,「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

唐貞觀八年(634),始置蓬萊鎮。唐神龍三年(707),登州治所移蓬萊,蓬萊遂升鎮為縣。明洪武九年(1376),登州升登州府。由唐至清的1100多年間,蓬萊一直為膠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風景名勝蓬萊閣:

中國四大名樓之一,素以「人間仙境」之稱聞名於世,其「八仙過海」傳說和「海市蜃樓」奇觀享譽海內外。歷經風雨滄桑,如今已發展成為佔地5.8平方公里,以蓬萊閣古建築群為中軸,蓬萊水城和田橫山為兩翼,

四種文化(神仙文化、精武文化、港口文化、海洋文化)為底蘊,山(丹崖山)、海(黃渤二海)、城(蓬萊水城)、閣(蓬萊閣)為格局,戚繼光故里、登州博物館、古船博物館、田橫棧道等景點為點綴,融自然風光、歷史名勝、人文景觀、休閑娛樂於一體的風景名勝景區。

『陸』 宋朝的登州府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宋朝的時候登州是現在的就是山東省的蓬萊縣。

宋朝改革唐朝地方行政制度,確立了中央政府領導下的路、州(府、軍、監)、縣三級政區制。

據史籍記載,政和元年(1111年),山東大部分地區劃歸京東東路、京東西路,僅有少數州、縣屬於河北東路,合計26州(府、軍),89縣。登州、萊州、青州、淄州、密州、沂州、濰州等7州屬於京東東路,登州轄蓬萊、黃縣、牟平、文登等4縣,治蓬萊。

(6)歷史上的登州是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登州歸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據古文獻記載,依山川自然形勢劃全國地域為10個道,80多個縣,改黃縣為蓬萊縣、棲霞,治所蓬萊。據史籍記載、楊疃2鎮置福山,登州行政區的名稱、治所得以正式確立。登州、萊州、廓定兩縣屬登州。

大定年間,山東地區歸屬山東東西路、河北東路、萊州、濱州、萊州、齊州:1858年,又割蓬萊縣置黃縣。天寶元年(742年)。將宋朝京東東路、萊陽縣和文登縣,實行州、青州、淄州,登州行政區始建於621年,廢止於1913年:

『柒』 古代的山東登州是現在山東什麼地方

古代的登州就是現在蓬萊和煙台福山區的所在地。 民國結束後,登州就沒有了,劃分成蓬萊和福山。

『捌』 古代的登州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如題

登州 登州是我國歷史上山東地區重要的行政區劃,地處山東半島一帶。據檔案文獻記載,登州行政區始建於621年,廢止於1913年,歷時1200餘年。登州行政區的設置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經歷了一個產生、發展和消亡的曲折沿革過程,這一過程與我國社會歷史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山東歷史發展進程中佔有特殊位置。 一、歷史沿革的過程 作為古代山東地方行政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千二百餘年發展歷程中,登州政區的歷史沿革主要經歷了四個時期: (一)肇始期:唐朝 唐朝沿襲隋朝地方行政區劃,實行州、縣二級制。五代因之。這一時期,除了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至肅宗乾元元年(758年)的十幾年時間里實行郡、縣二級制外,其他大部分時間皆實行州、縣二級制。唐朝初期,全國設有州360個、縣1557個。唐朝鼎盛時期,山東地區至少劃分為14個州,80多個縣,總體上構成了現代山東行政區域的框架。 武德4年(621年),唐高祖在我國歷史上首次設立登州行政區劃,領文登、觀陽2縣,以文登為治所。起初,登州行政區的名稱、管轄范圍和治所並不固定。武德6年(623年),割觀陽屬牟州,置清陽、廓定兩縣屬登州。貞觀元年(627年),廢登州和清陽、廓定兩縣。如意元年(692年),復置登州,轄黃縣、文登、牟平等3縣,以牟平為治所。神龍三年(707年),改黃縣為蓬萊縣,登州治所移至蓬萊。先天元年(712年),又割蓬萊縣置黃縣。天寶元年(742年),改登州為東牟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登州,領蓬萊、黃縣、文登、牟平等4縣,治所蓬萊。從此,登州行政區的名稱、治所得以正式確立。 為加強對眾多州、縣的統治,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依山川自然形勢劃全國地域為10個道。至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增為15個道。但是,道並不是一級行政實體,而是巡視、監察機構。當時,山東地區以黃河為界,分屬河南道和河北道。登州、萊州、齊州、曹州、兗州、密州、青州、淄州、濟州、鄆州、沂州等11州屬河南道。 五代十國時期,山東地區先後歸屬梁、唐、晉、漢、周等政權,行政區劃基本承襲唐朝。 (二)發展期:宋朝、金、元 宋朝改革唐朝地方行政制度,確立了中央政府領導下的路、州(府、軍、監)、縣三級政區制。據史籍記載,政和元年(1111年),山東大部分地區劃歸京東東路、京東西路,僅有少數州、縣屬於河北東路,合計26州(府、軍),89縣。登州、萊州、青州、淄州、密州、沂州、濰州等7州屬於京東東路,登州轄蓬萊、黃縣、牟平、文登等4縣,治所蓬萊。 金基本沿襲唐制,並參照宋制,實行中央政府領導下的路、州(府)、縣三級政區制。將宋朝京東東路、京東西路改名為山東東路、山東西路,「山東」在歷史上第一次正式成為行政區劃名稱,一直沿襲至今。大定年間,山東地區歸屬山東東西路、河北東路、大名府路和南京路,共設28州(府),94縣。其中,登州、萊州、濱州、沂州、濰州、密州、莒州、淄州、棣州、寧海州等10州劃歸山東東路。登州管轄區域有所變化,析登州之牟平、文登2縣設寧海州,以登州所屬的兩水、楊疃2鎮置福山、棲霞2縣。登州轄4縣:蓬萊、黃縣、福山、棲霞,治所蓬萊。 元地方行政區劃的最大特點就是在全國確立行省制度,形成行省、路、府州、縣四級政區制。山東與河北、山西、內蒙等地處於元大都周圍,通稱為「腹里」,作為中央特區,由中書省管轄,故沒有設行省,而是直接設路和直隸州。由於中書省區域廣大,為便於管理,在路之上設立肅政廉訪司和宣慰司,作為檢察區。山東地域分屬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山東東西道宣慰司和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的一部分,登州歸屬山東東西道宣慰司。據古文獻記載,元朝在山東地區共設置6路,23州,97縣。登州、萊州2州,元初隸屬益都路,後歸屬淄州路、淄萊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改屬般陽路,登州領蓬萊、黃縣、福山、棲霞等4縣,治所蓬萊。 (三)穩定期:明朝、清 明朝實行的省、府、州、縣制,登州歸屬山東省(後改為山東布政使司)下的萊州府,1376設府,治所蓬萊。管轄寧海州、蓬萊縣、黃縣、福山縣、棲霞縣、招遠縣、萊陽縣和文登縣。 清延明制,登州府轄區基本無變化。第二次鴉片戰爭後,登州被開放為通商口岸,1862年治所由蓬萊遷往煙台。 (四)消亡期:民國 1911年11月12日,山東巡撫孫寶琦宣布取消山東獨立,逮捕屠殺革命黨人。1912年1月15日,蓬萊同盟會會員孫丹林等人組成的敢死隊與山東支部負責人徐鏡心組織的起義部隊一舉攻佔了蓬萊城,登州府和蓬萊縣的文武官員全部投降。當天下午,山東(登州)軍政府在登州府衙宣告成立,辦事機構設在登州考院。 1914年5月,北洋政府置膠東道,治所煙台,登州作為行政區劃劃上了句號。 遺憾之處:1858年,中英不平等《中英天津條約》,把登州辟為通商口岸。1861年,清政府派人督辦開辟"登州"等通商口岸事宜,英方勘察代表認為登州"灘薄水淺",看中煙台芝罘灣這一天然良港,清政府便下令煙台為通商口岸。同年,8月22日,煙台正式開埠,1862年在煙台設立"東海關",這是近代山東第一個對外開放口岸。英國、美國、日本、德國等17個國家先後在煙台設立領事館,洋學堂、洋行、洋醫院相繼在煙台建立,洋貨洋品也相繼由煙台上岸。中國的花生、大豆、絲綢、礦產等土特產也由煙台出口海外。上世紀初年,煙台先後敷設至上海、大沽、大連的水下電纜,成為中國最早設水纜電報的商埠。

『玖』 過去山東省登州府是現在的什麼地區

古代山東登州府是現在的蓬萊市。

蓬萊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即有人類聚居。漢元光二年(前133),漢武帝東巡,「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

唐貞觀八年(634),始置蓬萊鎮。唐神龍三年(707),登州治所移蓬萊,蓬萊遂升鎮為縣。

明洪武九年(1376),登州升州為府,清代襲之。

由唐至清的1100多年間,蓬萊一直為膠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9)歷史上的登州是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古登州建立的由來

文登城的東邊有一座山叫文登山,雖然這座小山海拔不足百米,周長不足1.5公里,卻是當年秦始皇光顧的地方。

相傳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多次東巡,其中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和三十七年(前210年)兩次經過文登。在他巡幸文登時,曾召集文人登上城左這座小山,論功頌德。

此後人們便把這座小山稱作文登山。再後來,這里於公元568年設立了縣,便稱為文登縣,唐初設的州也便稱為登州了。

『拾』 古代的登州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如題 謝謝了

古代登州是現在山東省內的一個州。

登州是中國歷史上位於山東省境內的一個州,地處於山東半島,在唐朝初期的時候朝廷曾經在文登設置了登州,但是不久以後就被廢除。

到了692年,朝廷又在黃縣重新設置了登州,707年,登州被移到了蓬萊的管轄范圍之內,蓬萊升成了縣,到了明清的時候登州被改成了登州府,仍然歸蓬萊管轄。

登州的形成並不是一直不變的,而是經歷了一個從生產到發展,再到消亡的過程,這個我國的社會歷史發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登州最開始又唐朝初期設立一直到民國取消,共經歷了1200多年。

(10)歷史上的登州是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登州這塊地盤在登州名字還沒有出現時屬於青州的"嵎夷"或"東夷",春秋時期,它又成了萊子國的一塊地盤。

戰國時期,這塊地盤被並入齊國。魯襄公六年,滅齊東夷萊國。秦一統天下之後,分了36個郡,古登州前身屬於齊郡黃縣的一塊地盤。

到了漢代,屬於青州的東萊郡,西晉時屬於青州東萊國,南北朝時屬於劉宋的東萊郡,元魏時屬於東牟郡,北齊時屬於東萊郡,隋朝亦屬東萊郡。

而登州這個名字最早是唐朝初年才出現的,唐武德四年始置登州,唐朝時期,唐初仍沿用隋朝的州、縣二級政制。

武德四年改東萊郡為萊州,如意元年萊州分為萊州、登州二州。天寶元年又改萊州為東萊郡,登州為東牟郡。

乾元元年又改為萊州、登州,但兩州轄區均為原光州地,登州治所在蓬萊,萊州治所仍在掖城,萊州轄區西部仍以膠萊河為界。

古登州從唐初設立到明朝初期,一直為州,到了明洪武九年,才升格為府。明朝初年.膠東地區設登州、萊州二府。

登州府領州一,縣七,蓬萊、黃縣、福山、棲霞、招遠、萊陽、寧海州、文登。登州府治所仍在蓬萊。

清朝時期,仍設登州、萊州兩府清初,二府所領州縣同明朝,省、府之間是登萊青道。登州府在雍正十三年新設榮成、海陽二縣。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登州是什麼地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