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葡萄多少年歷史

葡萄多少年歷史

發布時間:2022-07-22 10:21:26

A. 葡萄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在什麼朝代

葡萄是漢武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引入中國的。

中國最早關於「葡萄」的文字記載是《詩經》,但裡面說的是野葡萄,「六月食郁及薁」,「薁」就是野葡萄。這反映出殷商時代的人們已經知道採集並食用各種野葡萄了。但是,今天我們習慣上說的葡萄,指的卻是歐洲葡萄,是在漢武帝時期才來到中國的。

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苜蓿隨天馬,葡萄出漢臣,葡萄和苜蓿隨著天馬和張騫傳入中國。唐代詩人李頎在《古從軍行》寫道「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詩里的蒲桃指的就是葡萄。

《古從軍行》-唐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雲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

譯文:

白天登山觀察報警的烽火台,黃昏時牽馬飲水靠近交河邊。

昏暗的風沙傳來陣陣刁斗聲,如同漢代公主琵琶充滿幽怨。

曠野雲霧茫茫萬里不見城郭,雨雪紛紛籠罩著無邊的沙漠。

哀鳴的胡雁夜夜從空中飛過,胡人士兵個個眼淚雙雙滴落。

聽說玉門關已被擋住了歸路,戰士只有追隨將軍拚命奔波。

年年戰死的屍骨埋葬於荒野,換來的只是西域葡萄送漢家。

(1)葡萄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葡萄的營養價值:

葡萄的營養成分葡萄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價值很高。成熟的漿果中葡萄含糖量高達10%-30%,以葡萄糖為主。葡萄中的多種果酸有助於消化,適當多吃些葡萄,能健睥和胃。葡萄中含有礦物質鈣、鉀、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和維生素P等,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大有裨益。

研究發現,葡萄比阿司匹林能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並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每天食用適量的鮮葡萄,不僅會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還特別有益於那些局部缺血性心臟病和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患者的健康。鮮葡萄中的黃酮類物質,能「清洗」血液,防止膽固醇斑塊的形成。葡萄越呈黑色,含黃酮類物質越多,但若將葡萄皮和葡萄籽一起食用,對心臟的保護作用更佳。

B. 葡萄到底有多久的歷史

葡萄(學名:Vitis vinifera L.),葡萄科藤本植物,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樹樹種之一。 葡萄原產於亞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約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可用作生食、制葡萄乾或釀酒,釀酒後的酒腳可提酒食酸。其根和藤葯用能止嘔、安胎,果實可以用來防止血栓形成。葡萄樹一般為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無毛或被稀疏柔毛,葉卵圓形,圓錐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發達,果實球形或橢圓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主要品種
世界葡萄品種達8000個以上,中國約有800個,生產上栽培比較優良的品種只有數十個。按用途可分為鮮食、釀酒、制干、其他加工品種,以及砧木品種。主要優良鮮食品種有:莎巴珍珠、葡萄園皇後、京早晶、康拜爾早生、無核白、玫瑰香、巨峰、白香蕉、牛奶、龍眼。此外,還有許多釀酒品種,如白雅、白謝希、季米亞特、雷司令、意斯林、珊瑚珠、赤霞珠、黑比諾、霞多麗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先後育成鮮食品種有早紅、早玫瑰、京早晶、京紫晶、脆紅、紅香蕉、早瑪瑙、紫珍珠、鳳凰系品種等;釀酒品種有公釀1號、公釀2號,澤玉、澤香、梅郁等。

C. 葡萄的歷史有什麼

這是葡萄酒的歷史:一般認為大概在公元前7000-5000年,人類和葡萄酒結下了不解的情緣。同時那個時候也是人類第一次在葡萄原產地定居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人們轉變以往的生活方式,學習馴養動物和種植莊稼,同時為了儲備足夠的食物過冬,人們學會了製作葡萄酒。考古學家指出,第一批種植葡萄和釀造葡萄酒的人類可能居住在外高加索地區一高加索山脈南部地區,黑海和裏海之間。這個地區位於當今的亞美尼亞和喬治亞境內。
這個時期的閃族人為葡萄酒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埃及人和腓尼基人是閃族人的兩大貿易夥伴。埃及人記載葡萄酒年份和葡萄園,這對葡萄酒初期的歷史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而腓尼基人對葡萄樹的栽培和飲用則給當今的葡萄酒帶來了更加深遠持久的影響!在古代文明中,希臘人對葡萄酒文化也起到了促進作用,希臘人通過殖民拓展了葡萄種植區域,發展了葡萄酒釀造和葡萄栽培的技術,並向大眾推廣葡萄酒。希臘文化的衰退後羅馬人開始在歐洲地區擴張,羅馬人用手稿記錄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了解土壤、坡度和葡萄園方位的重要性,並發展了歐洲的葡萄酒貿易,隨著羅馬帝國的擴張,歐洲葡萄園也得到廣泛拓展,在柏油公路出現之前,河流是最有效的交通路線,所以羅馬人在主要的河流沿岸建立了很多葡萄種植區。羅馬人對當今一些歐洲地區的葡萄酒發展算是功不可沒,這些地區包括:法國勃艮第(Burgundy)、波爾多(Bordeaux)、香檳(Champagne)、阿爾薩斯(Alsace)、隆河谷(Rhone)等等。中世紀時期 (On the Middle Ages)大約在公元前4世紀,羅馬文化衰退,帝國消失之後,歐洲進入了所謂的「黑暗時期」,與羅馬帝國相比,這個時期的葡萄酒更加的具有地域局限性。而基督教修道士在這個時期為葡萄栽種和葡萄酒的釀造作出了卓越的貢獻,葡萄酒也稱為基督教聖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督教的兩個分支:本篤會和西多會在維護和發展葡萄酒文化方面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富裕的、有學問的本篤會對文獻求之若渴,他們記載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釀造的重要資料。通過接受捐贈,他們聚集了歐洲一些最好的葡萄園,其中一些葡萄園仍然在法國和德國境內經營,而勤勞的西多會修道士也建立了很多重要的葡萄園。15世紀之後,很多非宗教的內容逐漸引入葡萄酒行業,新世界大門的敞開後,增加了栽培葡萄的機會,葡萄酒行業也在南北美洲境內新的人口聚居地迅速發展,修道院的葡萄園如雨後舂筍般湧出,同時為了滿足教堂和商人的需要,商人們在港口城市設立店鋪為歐洲和美洲人提供葡萄酒。19世紀末,優質葡萄酒的緊缺在歐洲地區滋生了很多犯罪行為,假冒偽劣猖獗,為了保護葡萄酒行業,各國政府被迫採取措施預防假貨,保證酒標上地理產區的真實性。到了20世紀30年代,法國已經建立了一套監 控地理產區命名(酒標上標出的地理產區)的法規,後來成為葡萄酒行業的國際標准。經歷了葡萄酒的黑暗時期,歐洲和新世界的葡萄酒行業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新技術(例如不銹鋼容器)的出現也提高了葡萄酒的釀造標准,全球旅行使得消費者享有更多的體驗,對於葡萄酒飲家來說,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令人興奮的時期!

D. 葡萄的歷史

葡萄的起源地為北半球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即北美、歐洲中南部和亞洲北部。全世界所有葡萄種都來源於同一祖先,由於大陸分離和冰川的影響,使其分隔在不同的地區,進而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葡萄種之間存在明顯的區別,形成歐亞種群、美洲種群和東亞種群。據史料記載,歐洲葡萄的栽培開始於公元前5000年至7000年,當時在南高加索、中亞細亞、敘利亞、埃及等地已廣泛栽培葡萄。在埃及金字塔的壁畫中,繪有描繪採摘葡萄及釀造葡萄酒過程的圖案。我國作為世界果樹起源中心之一,我國的葡萄栽培歷史悠久。我國有關葡萄的最早文字記載見於《詩經》早在殷商時代,我國勞動人民已經知道採集並食用各種野葡萄了。故從側面反映,早在殷商時代我國已存在野生葡萄。約3000年以前的周朝,我國就已開始人工栽培的葡萄園。

葡萄:葡萄也稱草龍珠、蒲桃、山葫蘆等,與蘋果、柑橘、香蕉並稱世界四大水果。葡萄原產於亞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約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可用作生食、制葡萄乾或釀酒。葡萄樹一般為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無毛或被稀疏柔毛;葉卵圓形,圓錐花序密集或疏散,基部分枝發達;果實球形或橢圓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

E. 葡萄是於什麼時候被人們發現的

葡萄屬葡萄科植物葡萄的果實。為落葉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的植物之一。葡萄原產於歐洲、西亞和北非一帶。據考古資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區是小亞細亞裏海和黑海之間及其南岸地區。大約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亞細亞、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區也開始了葡萄的栽培。多數歷史學家認為波斯(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釀造葡萄酒的國家。歐洲最早開始種植葡萄並進行葡萄酒釀造的國家是希臘。在我國長江流域以北各地均有產,主要產於新疆、甘肅、山西、河北、山東等地。莖蔓長達10~20米。單葉,互生。花小,黃綠色,組成圓錐花序。漿果圓形或橢圓形,因品種不同,有白、青、紅、褐、紫、黑等不同果色。果熟期8~10月,中國栽培葡萄已有2000多年歷史,相傳為漢代人張騫引入。 葡萄品種很多,全世界約有60多種,其中我國約有25種。世界栽培品系有歐洲品系(European grape)及美洲品系(Fox grape)兩大系統,根據其原產地不同,分為東方品種群及歐洲品種群。我國栽培歷史久遠的「龍眼」、「無核白」、「牛奶」、「黑雞心」等均屬於東方品種群。「玫瑰香」、「加里娘」等屬於歐洲品種群。鮮用或陰干備用。 在果品中,葡萄的資歷最老,據古生物學家考證,在新生代第三地層內就發現了葡萄葉和種子的化石,證明距今六百五十多萬年前就已經有了葡萄。有的學者認為在23000萬年前至6700萬年前就有類似葡萄的植物。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5119.html?wtp=tt

F. 葡萄什麼時候傳入中國

葡萄是2000多年前傳入中國的,在漢朝。

葡萄的東傳真正在史書中有記載的是「貳師將軍"李廣利帶回葡萄的。

當時在西域有很多國家都有釀制葡萄酒的習俗,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於闐和尼雅的釀酒技術最為高超,甚至能釀造多種不同口味的葡萄酒。

葡萄酒也一直是西域進貢中原的貢品,到了唐朝中期,此時距李廣利帶回葡萄種已經過去了七百多年時間,但是葡萄酒還是得靠西域進貢。

這不僅是因為中原地區葡萄種植面積小,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釀造葡萄酒的技術是西域諸國不外傳的機密。

(6)葡萄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隨著西域局勢的逐步趨於穩定,商旅往來日益頻繁,絲綢之路在西漢後期形成。這也是世界歷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

漢朝遣使者至安息、奄蔡、條支和身毒等國,一年多則十餘批,少則五六批,攜帶金幣帛等物品,需要至少兩三年,甚至八九年才能返回長安。

中國運往西方的物產以絲綢、鐵器和漆器為主;而良馬、駱駝、香料、葡萄、石榴、苜蓿、胡麻、黃瓜、胡豆和胡桃等也源源不斷進入中國。

G. 葡萄的來源

葡萄屬葡萄科多年生藤本攀援植物,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果樹之一。我國「葡萄」一詞是從希臘語翻譯過來的。據考證,葡萄起源於裏海地區和地中海沿岸。那裡的居民利用和栽培葡萄至少已有4000年的歷史。

人類栽培葡萄的最早史證,是在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美費斯城普塔戈廷的古墓壁畫上,有描繪人們收獲葡萄和釀制葡萄酒的圖案。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以航海和經商著稱的腓尼基人,從古代的科爾希達人那裡知道了葡萄,通過他們的航海活動使葡萄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去。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葡萄在2000多年前已廣泛分布在中東、中亞、南高加索和北非廣大地區。以後通過人類的友好交往,沿地中海岸向西傳播到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大約在公元7世紀時葡萄栽培已遍及歐洲。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葡萄隨著歐洲移民進入北美洲。

(7)葡萄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葡萄的主要價值:

1、營養價值

葡萄的營養成分葡萄不僅味美可口,而且營養價值很高。成熟的漿果中葡萄含糖量高達10%-30%,以葡萄糖為主。葡萄中的多種果酸有助於消化,適當多吃些葡萄,能健睥和胃。

葡萄中含有礦物質鈣、鉀、磷、鐵以及多種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和維生素P等,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氨基酸,常食葡萄對神經衰弱、疲勞過度大有裨益。

研究發現,葡萄比阿司匹林能更好地阻止血栓形成,並能降低人體血清膽固醇水平,降低血小板的凝聚力,對預防心腦血管病有一定作用。每天食用適量的鮮葡萄,不僅會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還特別有益於那些局部缺血性心臟病和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患者的健康。

鮮葡萄中的黃酮類物質,能「清洗」血液,防止膽固醇斑塊的形成。葡萄越呈黑色,含黃酮類物質越多,但若將葡萄皮和葡萄籽一起食用,對心臟的保護作用更佳。

2、葯用價值

中醫認為葡萄性平、味甘酸,入肺、脾、腎經,有補氣血、益肝腎、生津液、強筋骨、止咳除煩、補益氣血、通利小便的功效。葡萄皮中的白藜蘆醇、葡萄籽中的原花青素含量都高於葡萄的其他部位、也高於其他大多數果樹,且具有極高的葯用價值,已經成為世界性的重要營養兼葯用的商品。

3、經濟價值

葡萄酒是以葡萄為原料的最重要加工品。葡萄酒因其文化內涵而成為一種高品位的消費品。在中國,其消費量呈直線上升。另外,新開發的葡萄籽油,在國外被用作嬰兒和老年人高級營養油、高空作業者和飛行人員的高級保健油,並頗受世人關注。

與其他果品相比,葡萄產品多樣性要豐富得多。人們根據生活需要、加工品的貯運性要求、營養保健作用等因素,還將葡萄加工成葡萄乾、葡萄汁、葡萄籽飲料、葡萄籽油等常見產品。

參考資料:網路——葡萄

H. 葡萄始於什麼時候

中國最早關於「葡萄」的文字記載是《詩經》,但裡面說的是野葡萄,「六月食郁及薁」,「薁」就是野葡萄。這反映出殷商時代的人們已經知道採集並食用各種野葡萄了。但是,今天我們習慣上說的葡萄,指的卻是歐洲葡萄,是在漢武帝時期才來到中國的。

春秋戰國時期,歐洲的葡萄已經到達西域。因為匈奴等游牧民族部落的阻隔,它遲遲沒有到達中原,還在大宛國逗留。大宛是古代中亞國家,和漢朝之間僅隔著一個匈奴。

漢武帝時期,國力強盛,經濟發達,但此時北方的匈奴卻不太老實,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為消除匈奴的影響,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

過去路途遙遠,交通不發達,張騫一行人在途中不幸被匈奴扣留了起來,這一留就是十年,等他找到時機逃出來歸漢時,他已經走了13年。在出使西域途中,張騫雖不自由,但還是了解到很多當地的風土民情,尤其是豐富的水果品種和糧食作物引起了他的興趣。

比如,張騫看到大宛國的葡萄光溜溜的,鮮亮可愛,親自嘗了一口,對它甘甜的味道贊不絕口。他風塵僕僕回國後,把自己途經大宛國、大月氏、大夏國的情況匯報給漢武帝,受到了高度重視。從此,漢朝和西域的聯系更加密切了。

之後,大宛國內發生政變,新國王上台後,把自己的兒子送到漢朝,以表示臣服。和國王的兒子一起來的還有葡萄和苜蓿等種子,就這樣,葡萄終於來到了中國!漢武帝早聽張騫說過葡萄,於是趕緊讓人在宮殿周圍大面積種植了葡萄。

I. 常見的水果葡萄是何時傳入中國的

葡萄是2000多年前傳入中國的,在漢朝。

葡萄原產亞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約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國主要產區有安徽的蕭縣,新疆的吐魯番、和田,山東的煙台,河北的張家口、宣化、昌黎,遼寧的大連、熊岳、沈陽及河南的蘆廟鄉、民權、儀封等地。
葡萄為木質藤本。小枝圓柱形,有縱棱紋,無毛或被稀疏柔毛。卷須2叉分枝,每隔2節間斷與葉對生。葉卵圓形,顯著3-5淺裂或中裂,長7-18厘米,寬6-16厘米,中裂片頂端急尖,裂片常靠合,基部常縊縮,裂缺狹窄,間或寬闊,基部深心形,基缺凹成圓形,兩側常靠合,邊緣有22-27個鋸齒,齒深而粗大,不整齊,齒端急尖,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無毛或被疏柔毛;基生脈5出,中脈有側脈4-5對,網脈不明顯突出;葉柄長4-9厘米,幾無毛;托葉早落。
葡萄圓錐花序密集或疏散,多花,與葉對生,基部分枝發達,長10-20厘米,花序梗長2-4厘米,幾無毛或疏生蛛絲狀絨毛;花梗長1.5-2.5毫米,無毛;花蕾倒卵圓形,高2-3毫米,頂端近圓形;萼淺碟形,邊緣呈波狀,外面無毛;花瓣5,呈帽狀粘合脫落;雄蕊5,花絲絲狀,長0.6-1毫米,花葯黃色,卵圓形,長0.4-0.8毫米,在雌花內顯著短而敗育或完全退化;花盤發達,5淺裂;雌蕊1,在雄花中完全退化,子房卵圓形,花柱短,柱頭擴大。果實球形或橢圓形,直徑1.5-2厘米;種子倒卵橢圓形,頂短近圓形,基部有短喙,種臍在種子背面中部呈橢圓形,種脊微突出,腹面中棱脊突起,兩側窪穴寬溝狀,向上達種子1/4處。花期4-5月,果期8-9月。

閱讀全文

與葡萄多少年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