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黃月是歷史上什麼人物

黃月是歷史上什麼人物

發布時間:2022-07-22 13:39:12

A. 三國里的女人物.分國家.有姓就行.

1 貂蟬: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司徒王允家的歌女,連環計實施的核心人物。後為呂布妾,白門樓呂布殞命後不知所蹤。一說成為曹操的歌女;一說被曹操贈於關羽,後遭關羽斬殺;一說死於亂軍之中;一說追尋自己的幸福去了。 2 甄宓:甄逸之女,嫁給袁紹次子袁熙。冀州城破後,為曹丕所獲,納為己妻,曹丕稱帝後,為皇後。相傳曹植初作《感甄賦》,體現出曹植對甄宓的愛慕之心,後魏明帝曹睿(曹丕與甄宓之子)覺得賦的名字太露骨,改之為《洛神賦》。221年6月,甄宓被曹丕賜死。 3 小喬:喬國老次女,大喬的妹妹,周瑜之妻。周郎小喬英雄美女、郎才女貌 ,被流傳為千古佳話。相傳周瑜死後不久,小喬也因思念成疾,隨即棄世,一代佳人,就此化為一抔塵土。 4 蔡琰:即蔡文姬,我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蔡邕之女。年輕時為匈奴所擄,被左賢王納為妻子,並誕下二子。後來,曹操將之從匈奴贖回,嫁給董祀。琴瑟和諧,也算是結局很不錯的了。 5 大喬:喬國老長女,小喬的姐姐,孫策之妻。孫策死後,守寡至終。孫權薄情寡義,對兄長孫策多有怨懟,估計大喬的晚景並不令人羨慕。 6 孫仁:即孫尚香、孫姬、孫夫人(一說其實孫仁就是孫朗,並不是和親的那個孫權之妹)。劉備之妻,政治婚姻的犧牲品。相傳這位孫夫人好武,劉備多有畏憚。劉備入川時,孫夫人被東吳奪回,自此終老東吳。 7 馬雲祿:民國文人周大荒所著小說《反三國演義》中馬超的妹妹,馬騰之女,趙雲的妻子。 8 鄒氏:張濟之妻,張濟死後守寡。張綉投降曹操後,曹操聽說鄒氏的美貌,召之侍寢,結果張綉反叛,使曹操折損了愛將典韋、愛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 9 杜氏:呂布麾下秦宜祿之妻,魏驃騎將軍秦朗之母。呂布殞命前,關羽曾向曹操討要杜氏,曹操不允,後曹操自納之,並將杜氏之子秦朗視為己子。 10 樊氏:桂陽太守趙范的嫂子。趙范曾想將之配於趙雲,以博得政治本錢,遭趙雲拒絕,趙范後來反叛,樊氏卻不知所蹤。一說後來樊氏還是嫁給了趙雲。 11 吳氏:吳懿之妹,初為劉焉的兒媳,劉瑁之妻。劉備入川後,甘夫人病死,法正薦納吳氏為後,劉備初不允,後終允之,是之為穆皇後。 12 郭氏:甄宓之死就與她脫不了干係,後宮的女人們,就那麼回事。不過曹丕能因寵愛她而殺甄宓,可見其美貌和手腕。甄宓死後,她成為皇後。 13 蔡氏:蔡瑁之姐,劉表之妻,劉琮之母。 14 甘夫人:劉備之妾,甘皇後,三國時代著名的美女之一。公元209年,甘夫人病逝,時年二十二歲。 15 糜夫人:劉備之妻,糜竺之妹,劉禪生母。天生麗質,其膚如雪。長坂坡,深明大義,為使得劉禪和趙雲得脫,投井自殺。 16 祝融夫人:南蠻王孟獲之妻,傳說為火神祝融氏之後裔。《三國演義》中她生擒張嶷、馬忠,後中計被擒。孟獲徹底歸順後,祝融夫人也歸順西蜀。 17、18 大小張皇後:張飛的兩個女兒,先後成為劉禪的皇後。 19 黃月英:諸葛亮之妻,也被稱為「阿丑」。關於她的相貌,一種是說她長相奇醜,一種卻是說她是個絕代美人,不過不管怎麼樣,一般都認為她才智過人,是個才女。 20 丁夫人:曹操之妻,是個識大體、有德行的女子,歷史中評價頗高。 21 卞夫人:繼丁夫人之後成為曹操之妻,曹丕、曹彰、曹植的生母,歌女出身,德行頗高。 22 吳國太:孫堅之妻,吳景之姐,孫策、孫權、孫翊、孫朗生母。 23 劉氏:袁紹之妻,據說甄宓之嫁曹丕,其中還有她的功勞,名聲不咋樣。 24 伏壽:即伏皇後,伏完之女,漢獻帝立為皇後。因伏完參與謀曹操事敗,受到牽連,遭曹操殺害。 25 何皇後:漢靈帝皇後,何進之妹,少帝劉辯之母,曾毒殺劉協生母王美人。董卓進京後,少帝被廢,已升格為何太後的她遭董卓毒殺。 26 嚴氏:呂布正妻,為呂布生下一女。 27 曹氏:呂布之妾,曹豹之女。 28 魏氏:呂布之妾,魏續之姐。 29 呂布之女:呂布曾想用她與袁術之子袁耀和親以獲得袁術的援兵,為此,呂布親自抱著女兒,想沖出重圍,結果突圍未遂。 30、31、32 曹羨、曹華、曹節:曹操的三個女兒,嫁給漢獻帝為妃,政治婚姻的犧牲品。 33 夏侯氏:張飛之妻,夏侯淵的族女,十三、四歲時為張飛所獲,納為妻子,後為張飛誕下二子二女。 34 辛憲英:辛毗之女,辛敞之姐,羊耽之妻,羊琇、羊姬之母。辛憲英的智、曹娥的孝、木蘭的貞、曹令女的節、蘇若蘭的才和孟姜的烈並稱,皆謂之出類拔萃。三國時代最具有政治洞察力的女人,辛毗、辛敞、羊琇皆一時人傑,遇到大事都會去找辛憲英商量。享年七十九歲。 35 孫小虎:陸遜之妻,孫權之女。 36 孫大虎:全琮之妻,孫權之女。 37 諸葛果:諸葛亮的女兒。成都西南有朝真觀,即乘煙觀.相傳,諸葛果在這里修行和成仙升天, 38 關鳳:關羽之女,三國時期孫權欲以己子娶關羽之女以結為親家,不料被關羽「虎女安能配犬子乎」所拒。關索的姐姐,荊州之變後不知所終。 39 徐氏:孫翊之妻。媯覽、戴員謀反,殺死孫翊。孫翊死後,媯覽想霸佔孫翊妻子徐氏。徐氏為了替夫報仇,計殺二人。 40 徐母:徐庶之母,通情達理的老婦人。因徐庶被誆騙回來,惱恨交加之下自殺而死。

B. 天涯共此時的故事的主要人物

魁星派:趙恆、胡瀟波、安元、孫近然、趙志海、向能、黃月、連夫子道人(間接人物);
仙居派:花瑤瑤、許露兒、冰雪兒、甘草兒、百花兒、永梅姑娘、蘇碧芳(間接人物);
天陰教:嚴浩、余滄海、謝峰;
丐幫:黃易風、賈長青(丐幫三十八代幫主);
白蓮教:上官九葉、趙全、上官萍、上官蓉、魏湛湛;
白蓮教鳳吟堂:白燕鳳、周水靈、張雨艷、徐鴻儒;
無腳門:袁正奇;
官府人物:胡超、柯萬成、左平、郭縣令、楊縣令、阿義、王五等;
武當派:毛立平、吳登峰、一陽真人;
京山派:華仁、華義、吳萬亮
商業人物:李石開、陳文遠、劉亦朋;
其他主要人物:陳依玲、李丹兒、李一翹、吳尚飛、鄭小雨、虎子等。

C. 諸葛亮的妻子叫什麼

三國時代,社會動盪,仁君、奸臣、勇將、謀士紛紛登台亮相。也有醉月飛花的美貌佳人。其中總不能忘了「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的諸葛亮。對諸葛亮而言,如果他泉下有知,英靈永存的話,他應該永遠也忘不了與他榮辱相關,休戚與共的妻子,那位歷史上有名的醜媳婦黃碩。 諸葛亮生在漢靈帝光和四年春三月五日,地點是琅玡郡,由於父母早亡,由叔父撫養成人,在天下大亂的時侯,他的兄弟姊妹隨叔父一起來到荊州。當時在關中喪亂,中原鼎沸之際,荊州還算一片干凈的樂土,因此各地的達官縉紳、商賈士子相率前來避難,形成了空前的畸形繁榮。 諸葛亮一家在荊州城外二十里的隆中,經營出一個象模象樣約小小農場。 時間在一天一天地過去,諸葛亮的叔父亡故了,大哥諸葛瑾遠赴東吳做官,姊姊諸葛惠遠嫁到南彰,家中只剩下諸葛亮和他的弟弟諸葛均,諸葛亮過著「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的生活,轉眼之間就二十五歲了。 在今天看來,一個男人二十五歲尚未婚配,實在是稀鬆平常的事;但是在古代,尤其在兵荒馬亂的年月,一般十五、六歲,甚至十三、四歲就結婚,小丈夫,小媳婦成雙成對,象諸葛亮這樣二十五歲還未成家就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以諸葛亮的條件,必然是名門世家選擇乘龍快婿的理想對象。誰也沒有料到二十五歲的諸葛亮卻找了個醜女結婚。 黃碩身體壯碩,人如其名,黃頭發,黑皮膚,皮膚上起一些雞皮疙瘩,是河南名士黃承彥的女兒。後來就是這個黃承彥,救了東吳大將陸遜及幾十萬大軍的命。蜀國與東吳猇亭大戰,陸遜大敗劉備,蜀國將卒損失殆盡,劉備也是經此一戰死在白帝城。當時留守成都的諸葛亮聽到消息匆匆趕來,為挽救危局,設下八陣圖,就用一些石頭困住陸遜的幾十萬大軍。 裴松之為三國志作注引襄陽記說諸葛亮與黃碩的成親也是破除世俗觀念的,沒有媒妁之言,是黃承彥自己找上門來問諸葛亮:「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發,而才堪相配。」諸葛亮立即許之,黃承彥即載送其女至隆中,以至時人以為笑樂。 這看起來有些不太可能。按常理揣測應是諸葛亮對於黃承彥的道德文章,早已有所了解,而對於黃碩的基本情況似乎也略有所聞,即使如此,諸葛亮也不至於了了草草地便答允了婚事,黃承彥也犯不著把親生的女兒迫不及待地送往隆中。 既然東挑西撿,諸葛亮自然有他既定的標准,黃承彥看透了他的心思,認為諸葛亮對於大家閨秀與美貌佳人都不屑一顧,唯一可以解釋的理由,就是他志在邦國,淡泊寡慾,他需要的是一位才德俱備的賢內助,而不是出身名門望族的美貌女子。 因此黃承彥才敢不揣冒昧,當面替自己的女兒說親。諸葛亮看似隨便的一答,實際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事情不應是黃承彥把女送過來而是諸葛亮親自前往沔陽黃府。 對諸葛亮的到來,黃承彥是作了充分准備的。老早就吩咐家人:「只要諸葛相公一到,不用通報,請其徑行登堂入室。」 這是一項特殊的禮遇,諸葛亮興沖沖地昂首而入,不料堂屋兩廊間突然竄出兩條猛犬,直往客人身上撲來,里廂聞聲而出的丫環連忙朝兩只猛犬的頭上拍了一下,霎時兩頭猛犬就停止了撲躍之勢,再把它們的耳朵擰一下,兩只兇猛的獵犬竟然乖乖地退到廊下蹲了下來,仔細一看,原來兩只猛犬都是木頭制的機械狗,諸葛亮不禁啞然失笑。 黃承彥盛情款待諸葛亮,諸葛亮盛贊兩只木犬製作精巧,黃承彥哈哈大笑,說:「木犬是小女沒事時鬧著玩的,不想累你受驚了,真是抱歉得很啊!」諸葛亮游目回顧,見壁上一幅曹大家宮苑授讀圖,黃承彥立即解釋:「這畫是小女信筆塗鴉,不值行家一笑的。」跟著指著窗外如錦繁花說:「這些花花草草都是小女一手栽培、灌溉、剪枝、護理。」 由木犬、圖畫、花草,諸葛亮已經把黃家閨女的模樣與才幹,在內心深處憑著想像已經繪出了一幅輪廓鮮明的畫,他知道這就是他追求的目標。 諸葛亮把黃碩娶回家門,他的鄰居們以貌取人,不明就理地譏諷:「莫學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他們哪裡知道諸葛亮正是得其所哉,慶幸自己娶到了一位賢德的媳婦呢。 黃碩到諸葛亮家後,親操杵臼,兼顧農桑,里里外外的粗活兒與瑣事,都按部就班地處理得妥妥貼貼,諸葛亮自然是身受其惠。 不止是諸葛亮本人受到了這個醜媳婦無微不至的照顧與侍侯,就連他的朋友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穎川石廣元及徐元直等人,也時常在隆中諸葛亮的農場盤桓,受到這位丑嫂嫂親切的照顧,人人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久而久之,遠遠近近對諸葛亮的醜媳婦,態度逐漸改變,從卑視到漠視,由漠視而重視。 據說諸葛亮的醜媳婦,不但是一個粗細活都能料理得干凈利落的小婦人,每當春花盛開或秋月皎潔的當兒,也能出言不俗地與丈夫娓娓清談,特別是在夜闌人靜的朦朧燈光下,還能展現許多羞澀柔媚的表情,在光影的錯覺下,諸葛亮居然感覺到這個小婦人,實在有著難以為外人道的美態,而且在燈熄之後,更有一種令他銷魂蝕骨的風情。盡管外人只認為諸葛亮的醜媳婦貌丑德美,又哪裡知道她還是一個具有另一種「內在美」的女人呢?這種「美」無以名之,姑且叫它為「內媚」吧! 諸葛亮六齣祁山,威震中原,發明了一種新的運輸工具,叫「木牛流馬」,解決了幾十萬大軍的糧草運輸問題,又發明「連弩」這種新式武器,出敵致勝,魏國大將張頜就死在這種武器之下,實際上這些都是他媳婦教的。據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記載:「汝南入相傳,諸葛亮居隆中時,友人畢至,有喜食米者,有喜食麵者。頃之,飯、面俱備,客怪其速,潛往廚間窺之,見數木人椿米,一木驢運磨如飛,孔明遂拜其妻,求傳是術,後變其制為木牛流馬。」 此外,諸葛亮五月渡滬,深入南中,七擒孟獲,為避瘴氣而發明的「諸葛行軍散」,「卧龍丹」也是醜媳婦教給他的。 在成都武侯祠有一副對聯: 能攻心,則反賊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戰;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 這副對聯就是抓住諸葛亮七擒孟獲和六齣祁山對他的一生進行評價,可見這兩件事對他的影響是如何大。 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跟著劉備出生入死,他的醜媳婦常帶著幼兒諸葛瞻,守在隆中的家中靜侯佳音。等到蜀漢在益州天府之國展開生聚教訓之時,位居丞相夫人的黃碩還在隆中帶領家人,在宅前宅後植桑八百株,以倡導蠶絲的生產。對此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說得是那樣一往情深。 諸葛亮身為丞相,貴為武侯,憂勞國事,日理萬機。教育子女的責任自然全部落在他這個醜媳婦的身上。諸葛瞻後來奉命鎮守綿竹,鄧艾兵臨城下,不受威脅利誘而壯烈成仁,他的兒子諸葛尚也同時殉國。晉代一統天下後,曾詔諸葛亮的第三個兒子諸葛懷到洛陽封贈顯爵,諸葛懷上表說:「臣家在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衣食自有餘饒;才同欞櫟,無補於國,請得歸牖下,實隆賜也。」晉武帝司馬炎只得順其志向,可見諸葛亮的遺訓和諸葛夫人的遺澤,仍然在他們後代的身上,展現出聖潔的光輝。 諸葛亮一生行事謹慎,穩扎穩打,從無失算,而他毅然決然地娶了個醜媳婦,不但使他一生無後顧之憂,更使他在事業發展上獲得了一個強有力的支柱,更重要的是他一生一世都沉緬在溫柔的照顧中,夫妻情感的親密,非局外人可知。但有一點可以說明:有誰聽說過諸葛亮曾經有過婚姻之外的艷聞嗎?

D. 有啥, 三國人物 不要簡介 只要名字的

劉備,曹操,關羽,張飛,丁 儀(正禮) 丁 奉(承淵) 丁 原(建陽) 丁 謐(彥靖) 丁 廙(敬禮) 於 禁(文則) 士孫瑞(君榮) 山 濤(巨源) 衛 瓘(伯玉) 馬 磾(翁叔) 馬 良(季常) 馬 忠(德信) 馬 超(孟起) 馬 謖(幼常) 馬 騰(壽成) 王 允(子師) 王 雙(子全) 王 平(子均) 王 匡(公節) 王 戎(睿沖) 王 觀(偉台) 王 甫(國山) 王 連(文儀) 王 沈(處道) 王 肅(子雍) 王 修(叔治) 王 渾(玄沖) 王 路(文舒) 王 頎(孔碩) 王 祥(休徵) 王 朗(景興) 王 基(伯輿) 王 謀(元泰) 王 粲(仲宣) 王 睿(土治) 韋 康(元將) 太史慈(子義) 毛 玠(孝先) 公孫度(升濟) 公孫瓚(伯圭) 文 欽(仲若) 文 聘(仲業) 尹 奉(次曾) 鄧 艾(土載) 鄧 芝(伯苗) 鄧止颺(玄茂) 孔 伷(公緒) 孔 昱(世元) 孔 融(文舉) 母丘甸(子邦) 母丘儉(仲恭) 甘 寧(興霸) 左 慈(元放) 盧 植(子干) 申 耽(義舉) 田 豐(元皓) 田 疇(子泰) 田 豫(國讓) 史 渙(公劉) 樂 進(文謙) 馮 習(休元) 司馬師(子元) 司馬防(建公) 司馬炎(安世) 司馬昭(子尚) 司馬儁(元異) 司馬朗(伯達) 司馬望(子初) 司馬徽(德操) 司馬懿(仲達) 邊 讓(文禮) 吉 穆(思然) 吉 邈(文然) 畢 軌(昭先) 呂 布(奉先) 呂 范(子衡) 呂 凱(季平) 呂 岱(定公) 呂 虔(子恪) 呂 據(世議) 呂 蒙(子明) 朱 雋(公偉) 朱 然(義封) 伍 孚(德瑜) 伍 瓊(德瑜) 任 峻(伯達) 華 陀(元化) 華 歆(子魚) 華 核(永先) 伊 籍(機伯) 向 朗(巨達) 全 琮(子璜) 劉 巴(子初) 劉 永(公壽) 劉 協(伯和) 劉 先(始宗) 劉 邠(令元) 劉 劭(孔才) 劉 表(景升) 劉 岱(公山) 劉 備(玄德) 劉 放(子棄) 劉 寵(祖榮) 劉 勛(子台) 劉 曄(子揚) 劉 陶(子奇) 劉 理(奉孝) 劉 焉(君郎) 劉 琰(威碩) 劉 禪(公嗣) 劉 虞(伯安) 劉 廙(恭嗣) 劉 璋(季玉) 劉 繇(正禮) 劉 瑢(文衡) 劉 馥(元穎) 羊 祜(叔子) 關 羽(雲長) 許 允(土宗) 許 攸(子遠) 許 劭(子將) 許 靖(文休) 許 褚(仲康) 許 慈(仁篤) 孫 禮(德達) 孫 匡(季佐) 孫 權(仲謀) 孫 休(子烈) 孫 觀(仲台) 孫 堅(文台) 孫 和(子孝) 孫 河(伯海) 孫 亮(子明) 孫 桓(叔武) 孫 峻(子遠) 孫 資(彥龍) 孫 乾(公祜) 孫 皓(亢宗) 孫 皎(叔明) 孫 翊(叔弼) 孫 綝(子通) 孫 策(伯符) 孫 登(子高) 孫 瑜(仲異) 劉 靜(幼台) 孫 韶(公禮) 邯鄲淳(子叔) 嚴 畯(曼才) 社 預(元凱) 社 襲(子緒) 杜 瓊(伯瑜) 杜 微(國輔) 楊 儀(威公) 唐 阜(義山) 楊 修(德祖) 楊 洪(季休) 楊 彪(文先) 楊 暨(休先) 李 嚴(正方) 李 典(曼成) 李 勝(公昭) 李 恢(德昂) 孝 通(文達) 李 福(孫德) 李 撰(欽仲) 吾 粲(孔休) 邴 原(根矩) 來 敏(敬達) 步 騭(子山) 吳 質(季重) 岑 晊(公孝) 何 進(遂高) 何 宗(彥英) 何 晏(平叔) 何 曾(穎老) 何 顒(伯求) 應 劭(仲遠) 辛 毗(佐治) 辛 敞(泰雍) 宋 忠(仲子) 張 飛(翼德) 張 遼(文選) 張 休(叔嗣) 張 華(茂先) 張 紘(子綱) 張 茂(彥林) 張 松(永年) 張 郃(雋乂) 張 承(仲嗣) 張 南(文進) 張 昭(子布) 張 津(子雲) 張 特(子產) 張 悌(巨先) 張 既(德容) 張 魯(公祺) 張 溫(惠恕) 張 緝(敬仲) 張 裔(君嗣) 張 嶷(伯歧) 張 邈(孟卓) 張 翼(伯恭) 陸 紆(叔盤) 陸 抗(幼節) 陸 凱(敬風) 陸 遜(伯言) 陸 駿(季才) 陸 康(季寧) 陸 績(公紀) 陳 武(子烈) 陳 宮(公台) 陳 泰(玄伯) 陳 矯(季弼) 陳 琳(孔璋) 陳 翔(仲麟) 陳 登(元龍) 陳 騫(休淵) 陳 群(長文) 陳 震(孝起) 邵 悌(元伯) 苑 康(仲真) 范 滂(孟溥) 和 洽(陽土) 金 尚(元休) 金 褘(德偉) 金 旋(元機) 周 奐(文明) 周 昕(大明) 周 毖(仲遠) 周 泰(幼平) 周 魴(子魚) 周 瑜(公瑾) 周 群(仲直) 龐 統(土元) 龐 德(令明) 龐德公(山民) 鄭 泰(公業) 鄭 袤(林叔) 法 正(孝直) 宗 預(德艷) 審 配(正南) 孟 達(子度) 孟 光(孝裕) 孟 宗(恭武) 孟 建(公威) 趙 雲(子龍) 趙 歧(邠卿) 趙 昂(偉章) 趙 咨(德度) 荀 攸(公達) 荀 惲(長倩) 荀 彧(文若) 荀 爽(慈明) 荀 勖(公曾) 荀 諶(友若) 荀 顗(景倩) 胡 奮(玄威) 胡 質(文德) 胡 濟(偉度) 胡 烈(玄武) 胡 淵(世元) 胡 邈(敬才) 種 會(士季) 鍾 毓(稚叔) 鍾 繇(元常) 種 劭(申甫) 鍾 拂(穎伯) 皇甫嵩(義真) 郗 慮(鴻豫) 郤 正(令先) 姜 敘(伯奕) 姜 維(伯約) 婁 圭(子伯) 祖 茂(大榮) 禰 衡(正平) 費 觀(賓伯) 費 禕(文偉) 駱 統(公緒) 秦 宓(子敕) 秦 朗(元明) 袁 術(公路) 袁 尚(顯甫) 袁 紹(本初) 袁 逢(周揚) 袁 隗(次陽) 袁 遺(伯業) 袁 熙(顯奕) 袁 譚(顯思) 耿 紀(季行) 桓 階(伯緒) 桓 范(元則) 橋 玄(公祖) 賈 充(公閭) 賈 詡(文和) 賈 逵(梁道) 夏侯玄(大初) 夏侯尚(伯仁) 夏侯和(義權) 夏侯威(季權) 夏侯敦(元讓) 夏侯淵(妙才) 夏侯惠(稚權) 夏侯琳(子林) 夏侯霸(仲權) 顧 雍(元嘆) 徐 晃(公明) 徐 盛(文向) 徐 庶(元直) 徐 璆(孟玉) 脂 習(元升) 留 贊(正明) 凌 統(公績) 高 干(元才) 高 柔(文惠) 郭攸之(演長) 郭 奕(伯益) 郭 恩(義博) 郭 淮(伯濟) 郭 嘉(奉孝) 諸葛誕(公休) 諸葛亮(孔明) 諸葛恪(元遜) 諸葛珪(子貢) 諸葛原(景春) 諸葛靚(仲思) 諸葛瑾(子瑜) 諸葛瞻(思遠) 陶 謙(恭祖) 黃 權(公衡) 黃 忠(漢升) 黃 蓋(公覆) 曹 仁(子孝) 曹 丕(子桓) 曹 休(文烈) 曹 宇(彭祖) 曹 芳(蘭卿) 曹 奐(景明) 曹 純(子和) 曹 昂(子修) 曹 洪(子廉) 曹 真(子丹) 曹 爽(昭伯) 曹 植(子建) 曹 嵩(巨高) 曹 髦(彥士) 曹 睿(元仲) 曹 彰(子文) 曹 操(孟德) 眭 固(白兔) 崔 琰(季珪) 淳於瓊(仲簡) 彭 羕(永年) 董 允(休昭) 董 卓(仲穎) 董 和(幼宰) 董 昭(公仁) 董 襲(元代) 董 厥(龔襲) 蔣 干(子翼) 蔣 欽(公奕) 蔣 濟(子通) 蔣 琬(公琰) 韓 當(義公) 韓 珩(子佩) 韓 浩(元嗣) 韓 遂(文約) 韓 嵩(德高) 韓 暨(公至) 韓 馥(文節) 程 秉(德樞) 程 昱(仲德) 程 普(德謀) 程 畿(季然) 傅 干(彥材) 傅 巽(公悌) 傅 嘏(蘭石) 魯 肅(子敬) 蒯 良(子柔) 蒯 越(異度) 樓 玄(承先) 虞 翻(仲翔) 路 粹(文蔚) 簡 雍(憲和) 滿 寵(伯寧) 蔡 邕(伯喈) 蔡 琰(文姬) 臧 霸(宣高) 裴 秀(季彥) 管 寧(幼安) 管 恪(公明) 廖 化(元儉) 廖 立(公淵) 譙 周(允南) 樊 建(長元) 滕 胤(承嗣) 圓 澤(德潤) 潘 璋(文圭) 潘 浚(承明) 薛 悌(孝威) 薛 綜(敬文) 霍 峻(仲邈) 檀 敷(文友) 魏 延(文長) 糜 芳(子方) 糜 竺(子仲) 濮陽興(子元)
丁夫人 丁 立 丁 封 丁 咸 丁 斐 於 吉 於 詮 於 糜 士孫瑞 萬 彧 衛仲道 衛 演 馬元義 馬 玉 馬 休 馬 延 馬 宇 馬 良 馬 玩 馬 忠 馬 岱 馬 鈞 馬 鐵 馬 遵 馬 邈 王子服 王夫人 王 方 王 允 王 業 正 立 王 必 王 則 王 伉 王 買 王 邑 王 含 王 建 王 經 王經母 王 威 王美人 王 頎 王 累 王 敦 王 琰 王 楷 王 瓘 韋 晃 區 星 車 胄 牛 金 牛 輔 毛 後 公孫修 公孫恭 公孫晃 公孫康 公孫淵 公孫越 卞 後 文 丑 文 虎 文 鴦 尹大目 尹 禮 尹 賞 尹 楷 尹 默 鄧 義 鄧 龍 鄧 良 鄧 賢 鄧 忠 鄧 銅 鄧 敦 孔 宙 甘夫人 左 豐 左 靈 石廣元 石 苞 申 儀 田 氏 田 章 田 續 田 楷 丘 建 白 壽 句 安 樂 綝 樂 就 馮 禮 馮 紞 司馬攸 司馬伷 司馬孚 司馬鈞 司馬儁 司 蕃 邊 洪 邢 貞 成 何 成 宜 成 濟 成 倅 成 廉 師 纂 呂 公 呂 曠 呂伯奢 呂 建 呂威璜 呂 據 呂 常 呂 翔 呂 霸 朱(太)後 朱 光 朱 異 朱 靈 朱 治 朱 桓 朱 恩 朱 褒 朱 贊 伍 習 伍 延 伏 後 伏 完 伏 德 任 夔 華 雄 向 寵 向 舉 全公主 全 後 全 紀 全 尚 全尚妻 全 懌 全 樣 全 端 劉元起 劉 氏 劉 艾 劉 寧 劉 邠 劉 延 劉 丞 劉 范 劉 賢 劉 郃 劉 封 劉 度 劉 恂 劉 豹 劉 敏 劉 諶 劉 清 劉 淙 劉 琬 劉 循 劉 寔 劉 瑁 劉 璝 劉 瑤 劉 熙 劉 磐 劉 辯 劉 璩 劉 瓚 關 平 關 興 關 彝 州 泰 許 儀 許 芝 許 汜 許 貢 許貢家客 許 昌 許 晏 許 韶 陽 群 陰 夔 紀 靈 孫 干 孫夫人 孫 異 孫 秀 孫 闓 孫 恭 孫 恩 孫 高 孫 朗 孫 據 孫 謙 孫 楷 孫 歆 孫雨單 嚴白虎 嚴 象 嚴 輿 嚴 顏 蘇 飛 蘇 雙 蘇 由 蘇 越 杜 義 杜 祺 杜 路 楊 氏 楊 丑 楊 任 楊 懷 楊 奉 楊 昂 楊 欣 楊 秋 楊 洪 楊 濟 楊 祚 楊 密 楊 綜 楊 琦 楊 顒 李 豐 李 樂 李 伏 李 異 李 孚 李 虎 李 服 李 肅 李 封 李 球 李 輔 李 崇 李 堪 李 催 李 蒙 李 歆 李 暹 李 儒 吾 彥 來 敏 步 闡 吳子蘭 吳夫人 吳 匡 吳 綱
吳 班 吳 碩 吳 景 吳 敦 吳 懿 岑 昏 何(太)後 何 平 何 儀 何 苗 何 曼 何 植 谷 利 鄒 靖 辛 評 辛憲英 閔 貢 沙摩柯 沈 瑩 宋 果 宋 憲 宋 謙 張 衛 張 允 張世平 張 節 張 布 張 讓 張 達 張 當 張 任 張 後 張 約 張 楊 張 角 張 純 張 英 張 苞 張 虎 張 寶 張 肅 張 彌 張 紹 張 南 張 勛 張 鈞 張 儉 張 音 張 闓 張 濟 張 舉 張 峻 張 綉 張 著 張 爽 張 梁 張 超 張 顥 張魯母 張 象 張 溫 張 橫 張 遵 張 燕 張 衡 陸 景 陳 生 陳 蘭 陳 式 陳 煒 陳 珪 陳 耽 陳 就 媯 覽 范 疆 卓 膺 尚 廣 尚 弘 昌 豨 昌 霸 典 韋 典 滿 卑 衍 周 旨 周 尚 周 胤 周 循 龐 會 龐 柔 龐 舒 龐 羲 鄭 寶 鄭 度 單子春 法 真 沮 授 沮 鵠 審 榮 孟 獲 封 諝 趙 廣 趙 月 趙 弘 趙 范 趙 直 趙 忠 趙 彥 趙 統 趙 累 趙 韙 趙 睿 趙 融 趙 衢 郝 昭
郝 萌 荀 愷 荀 緄 胡 才 胡車兒 胡 氏 胡 沖 胡赤兒 胡 軫 胡 遵 柳 甫 牽 弘 軻比能 種 拂 種 輯 段 珪 段 煨 皇甫酈 皇甫闓 侯 成 侯 覽 侯 選 爰 邵 爰 青彡 施 朔 姜 冏 迷 當 祖 郎 費 詩 袁 胤 袁 綝 耿 武 桓 嘉 桓 彝 橋 蕤 賈 范 夏侯令女 夏侯蘭 夏侯咸 夏 惲 徐夫人 徐 氏 徐 質 徐 榮 徐 勛 徐 商 徐 璜 殷 純 留 平 留 略 凌 操 高 沛 高 定 高 覽 高 順 高 翔 郭(太)後 郭 永 郭 汜 郭汜妻 郭 圖 郭 勝 唐 妃 唐 周 唐 咨 唐 彬 諸葛玄 諸葛均 諸葛尚 諸葛虔 諸葛緒 陶 應 陶 商 陶 睿 黃 氏 黃承彥 黃 祖 黃 崇 黃 琬 黃 皓 曹文叔 曹 節 曹 訓 曹 後 曹安民 曹 性 曹 豹 曹 據 曹 熊 曹 德 曹 遵 曹 霖 曹 羲 龔 都 盛 勃 睦元進 常 雕 崔州平 崔 烈 笮 融 閻 芝 閻 宇 閻 晏 閻 圃 閻 象 梁 剛 梁 興 梁 虔 梁 寬 梁 緒 彭 伯 董太後 董 尋 董 祀 董 旻 董 承 董貴妃 董 重 董 超 董 朝 董 璜 董 衡 蔣義渠 蔣 延 蔣 奇 蔣 顯 蔣 班 蔣 舒 蔣 斌 韓 玄 韓 忠 韓莒子 韓 胤 韓 猛 韓 綜 韓 暹 韓 融 程 武 程 咨 程 銀 傅 金 傅 彤 傅 嬰 焦 伯 焦 觸 焦 彝 魯 芝 魯 馗 謝 旌 賴 恭 甄 氏 雷 銅 雷 薄 虞 松 鮑 信 雍 闓 蔡夫人 蔡 陽 蔡 林 蔡 瑁 臧 旻 舞陽君 管 亥 管輅舅 曲 義 樊 氏 樊 岐 樊 能 樊 稠 滕 循 顏 良 潘夫人 潘 隱 薛 蘭 薛 禮 薛 珝 薛 瑩 戴 員 戴 陵 蹋 頓 魏 平 魏 續 魏 邈 糜夫人 蹇 碩 爨 習 馮 方 劉 辟 黃 邵

E. 求有關自梳女的資料!

自梳女產生於清朝後期,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獨有的特殊群體。

據《順德縣志》記載:當時,順德蠶絲業發達,許多女工收入可觀,經濟獨立。她們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後,在婆家受氣,地位低微,因此不甘受此束縛,情願終身不嫁,於是產生了自梳女。珠江三角洲其它地區的自梳女情況與順德相仿。

然而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區蠶絲業衰落,這一帶的年輕女性聽說到南洋打工收入豐厚,遂結伴前往,許多女性在南洋打工多年,沒有談婚論嫁,五六十歲時,買來供品拜祭天地,也就成為了自梳女。而她們就是中國最後一批自梳女。

過去「自梳」具有特定的儀式,先由村中族人選擇吉日吉時,良辰吉日一到,便請村裡德高望重的嬸母、伯娘主持祭祖,然後舉行「梳髻」儀式,自梳女將自己的辮子挽成發髻,表示永不嫁人。儀式當日,還要擺上幾桌酒席,請親朋聚會,以示公眾。

自梳女一旦辮子梳起就不得反悔,日後如有不軌行為,就會為鄉黨所不容,會遭到酷刑毒打,被裝入豬籠投河溺死。死後,其父母不得收屍葬殮,由自梳女們用草席包裹,挖坑埋葬;倘村中無自梳女,便被拋入河中隨水流去。自梳女自梳後,便自立於社會,可以走出深閨,出外耕作、經商或打工。

按照俗例,自梳女不能死在娘家或其他親戚家裡,只能抬到村外,因而一些自梳女被迫「守墓清」。

「守墓清」是守節之意,又叫「買門口」。「買門口」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梳女找一個未婚男性出嫁,出嫁前,男女雙方擬定協議。一般是男方同樣給女方送聘金,而女方出嫁3日回娘家探望親人後,就再不回婆家,但自梳女必須按照協議的規定,長期給婆家提供費用,所提供費用的數目一般不少於男方當初給的聘金。另外一種是找一個男性死者出嫁,做死者名義上的妻子,自梳女同樣要付給婆家一筆錢。

有人認為,自梳女用如此極端的方式來反抗命運,可以想見封建社會的女性地位是怎樣的卑微,她們中大多數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有歌謠曰:「雞公仔,尾彎彎,做人媳婦甚艱難,早早起身都話晏(晚),眼淚未乾入下間(廚房)。」這從側面反映出封建社會婦女的命運。

位於順德均安鎮的冰玉堂,被稱為珠三角地區自梳女歷史的重要見證,記錄著自梳女這一獨特群體的歷史和文化。據悉,目前中國最後一批自梳女,已進入七八十歲的高齡。日前,記者走進冰玉堂,聽最後的自梳女講述她們的心路歷程。冰玉堂封閉50年

每年七夕、八月十五和春節,自梳女聚集在此拜祭死去的姐妹,展覽手工藝品;冰玉堂並不拒絕男人進入,只是男人不能在此過夜

天空中飄灑著細密的雨絲,在一片青瓦之上聚集成水珠,然後沿著瓦棱,一滴一滴地落下來,拍打著冰玉堂冷冷的水泥地面,發出清脆的響聲。

這樣的文字記錄了公元二千零二年公歷十一月二十九日和三十日順德的天氣。就在這樣的天氣里,在空寂的冰玉堂里,記者采訪了中國最後的自梳女。

去年11月29日,午飯之後,黃月、黃姑、黃英幾個姑太(記者註:順德地方稱「自梳女」為「姑太」)陸續來到冰玉堂,像大家約好了一樣。

黃月告訴記者,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冰玉堂就無人居住了。不過,住在附近的姑太們仍然每天到這里來坐坐,和姐妹們聊天、打牌。

冰玉堂原本是順德均安鎮沙頭村自梳女的住所,1950年落成,但後來自梳女都回到家人身邊,冰玉堂再無人居住,因此,它就成了自梳女們的會館。每年七夕、八月十五和春節等特別的日子,她們聚集在這里舉行活動,拜祭死去的姐妹們,並展覽自己的手工藝品,供人欣賞。

有人說,冰玉堂常年謝絕外界尤其是男士進入。黃月對這一說法做了訂正。她說,其實冰玉堂並不拒絕男人進入,只是男人不能在此過夜。

從冰玉堂北門進入,左手邊就有一間房,供奉著黃姓祖先的牌位。姑太們說,之所以把祖先的牌位放在此處,就是方便外界人士到此拜祭祖先,因此,不存在男人不能到此的說法。不過,當地男人都知道這是自梳女的住處,因此一般不會到此。自梳女都有牌位

所有自梳女的牌位都放在冰玉堂明顯的位置,死者的名字寫在黑紙上,生者的名字寫在白紙上

50年光陰逝去,冰玉堂終於敞開了緊閉的「心扉」。在自梳女的同意下,當地政府即將逐步開放冰玉堂。

冰玉堂有兩扇門,北門和東門。北門藏在一條窄窄的小巷中間,東門面臨著一條水泥路。如今東門兩邊各有一個建築,一邊是高樓,另一邊有人砌起了1米多高的紅磚牆,圈出一塊地,因此東門也被藏匿了起來。

冰玉堂在四面圍牆的包圍之中,院子里種滿花草。冰玉堂為兩層建築,一樓是姑太們聚會的廳堂和神位,還有廚房,以前的姑太就在這里煮飯煲湯。二樓是姑太們的卧室,姑太們當年睡過的床鋪如今已經拆除了,空盪盪的房子里只剩下木板地面和青磚牆壁,顯得格外冷清。

冰玉堂里供奉了很多神,有觀音、濟公、關帝等等。所有自梳女的牌位都放在明顯的位置,死者的名字寫在黑紙上,生者的名字寫在白紙上。黃月說,現在村子裡只有20多個自梳女,加上留在新加坡的十幾個,總共只有30多個自梳女了。

冰玉堂里掛滿「塔香」,「塔香」的形狀如同蚊香,所不同的是,一支「塔香」的直徑約為1米長,一支香可以燒1個月。當「塔香」吊起來時,就成了寶塔的形狀。在掛起來的「塔香」下方,還掛上進香者的名字。日後產權移交村裡

自梳女們已經集體立下產權移交的遺囑,她們說,重修冰玉堂可以,但有的東西不能動,而且還是由她們來管理

過去自梳女們到南洋打工,並不購置物業。為了年邁之時有一個養老的地方,自梳女們決定共建一個居住的場所。1949年,新加坡的華僑成立同鄉會,順德的自梳女遂共同出錢,通過同鄉會,在順德老家修建起了冰玉堂。1950年秋落成。

按照舊俗,自梳女不能死在村子裡,所以冰玉堂必須建在村外,離當時的沙頭村還有很遠的一段路。

冰玉堂籌建之時,成立了一個基金會,會員每人每年交12元新幣的會費,基金會的錢用於冰玉堂平時的開支。基金由產權委託人來管理,冰玉堂產權委託人共有3個。

「如果有一天,自梳女們都沒了,冰玉堂無人管理,那麼它的產權就交給沙頭村福利委員會。」黃月說。2000年12月,自梳女們已經集體立下產權移交的遺囑。

現在當地政府已經迫不及待地想開放冰玉堂,也有意重修冰玉堂。姑太們說,重修可以,但有的東西不能動,比如自梳女們的牌位等等,而且還是由她們來管理,政府不能幹涉。

黃月說,政府已經來找過她們,附近的生態樂園也召集她們開過會,表示了合作之意,意欲將冰玉堂作為一個景點,和生態樂園連成一個整體,向遊人開放,生態樂園支付給她們一定的報酬,但是姑太們沒有同意。姑太們說,沒有什麼好看的。更主要的是,姑太們要自己管理冰玉堂,但是她們沒有時間和精力來天天來看管。如果收了錢,就要負責。但要是把管理權移交給生態樂園,冰玉堂就沒有了自主權。

不過,姑太們還是將一套鑰匙交給了當地政府,允許當地政府帶人來參觀。現在每逢雙休日,就會有人前來。出境付蛇頭180元新幣

當時3分新幣可買豬肉,做女傭每月工資6元新幣,月入30元新幣家裡可請兩個工人

前來參觀的人關注的並不是冰玉堂這座建築,因為它本身並無太多特別之處。人們渴望的是能夠從這個自梳女曾經生活過的地方,尋找自梳女們鮮為人知的故事。

姑太們介紹,早在100多年前,順德就有女子遠渡重洋,赴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打工。由於重男輕女的緣故,出去的都是女性。

當年,黃月的家境並不差,但是那時候當地的風氣是女性更喜歡到南洋打工,都不願意留下來,所以1936年,12歲的黃月和媽媽去了新加坡。

那時,很多人千方百計地找到「水客」幫忙出境,「水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蛇頭」。當時,黃英有一個表姐在新加坡,因為家中無錢,於是先委託「水客」將黃英帶到新加坡,由表姐代付費用,然後表姐在黃英後來的工資里扣錢。黃姑也是「水客」將其送到新加坡的,黃姑在新加坡的姐姐為此付了180元新幣。

180元新幣是什麼概念呢?黃月回憶說,1936年,她姨媽給一家老闆做女傭,每月工資是6元新幣。那時候3分新幣可以買豬肉,1個人1個月的吃住費用大概是3元新幣。如果一個月能掙30元新幣,家裡就可以請兩個工人。南洋飄零個性封閉

離家時媽媽哭了我沒哭,我以為新加坡很好玩。回鄉再離家時,媽媽沒流淚但我卻哭了,因為我知道一個人在外面的苦

對自梳女們在南洋的生活,黃英有著一段十分心酸的描述。

「12歲那年,我就去了新加坡,在渡口與媽媽分手時,媽媽哭了,捨不得我。但我沒哭,因為我以為新加坡很好玩。30多歲時,我回過一次家,在家裡只住了兩三天,就返回新加坡。媽媽送我時,沒有再流淚,因為她已經習慣了,而且已經抱了孫子。但這次我卻哭了,因為我知道一個人在外面的苦。」

在南洋的自梳女們大多是做女傭(當地人稱為「媽姐」),因此吃住都在老闆家裡。其他的人或者做小販,或者開小店。這部分自梳女一般租住一間很大的房子,房子帶有很多小房間,可以同時居住二三十人。

在24歲之前,黃月一直和其他姐妹住在一起。她說,姐妹們在一起很團結,很熱鬧。但做女傭很辛苦,一個月只有初一和十五兩天休息,只有在那個時候,姐妹們才能團聚。

女傭是不能和老闆平等對話的,長期的獨處形成了自梳女自我封閉的個性。黃荷說:「我在馬來西亞基本上沒有朋友,因為一個人習慣了獨來獨往,不喜歡與別人交流。」

新加坡政府也給予了她們一些待遇,如新加坡國籍和相應的福利。姑太們說,在新加坡,有女無兒的,可以租到很便宜的房子,10元新幣就可以租到1房1廳。無子女的老人,政府給他們免費分房。平時有社團幫助她們做飯,5毛錢新幣就可以吃一餐飯。如果老人生病住院了,醫葯費、床位費都只收正常價位的1/4。

「可惜的是,我們在新加坡沒有親人。而且新加坡有規定,一套房子只能住兩到四個人。所以白天有人陪著聊天、打牌,晚上老人們就很孤獨。」黃冰說,「我們還聽說有的老人死在房子里,無人知曉,所以姑太們都選擇了回國。」

黃月告訴記者,如今80%的自梳女都已經回國。大概還有十幾個沒有回來,那是因為她們在村子裡已沒有親人了。

早年回來的自梳女,按照舊俗還是不能死在村裡,只有住在冰玉堂里。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冰玉堂里住了很多自梳女,最多時有30多個。 隨著時世更替,自梳女不能死在村裡的規矩逐漸消失了,因此,她們能回到親人身旁生活。暮年回鄉形單影只

由於始終抱著落葉歸根的念頭,所以大家都沒有購置物業。黃冰回鄉時,幾乎用兩只手便拎完了所有家當

1992年,黃冰回到故鄉。因為決定不再回去了,所以黃冰幾乎用雙手拎回了她在新加坡的所有家當。她說,還剩下一台電風扇沒拿,太重了。

黃英說,在40歲以前,自己沒有攢過一分錢,所有的錢都寄回家了;40歲之後,才自己攢錢,因為這時候家裡已經不需要她再寄錢了。

黃月說,以前在新加坡買房很容易,但自梳女們始終抱著落葉歸根的念頭,所以都沒有購置物業。

中國的古訓是: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自梳女們為家庭(嚴格地說,是哥哥的家庭或弟弟的家庭)默默奉獻了幾十年,因此,當她們回歸故里時,理所當然地受到家人的尊敬。

如今,黃英和弟弟的孫子同住。黃英說,侄孫子對自己很好。但已經習慣一個人生活的黃英還是自己做飯吃。她說,一個人吃飯很自由,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精明的黃姑早在30年前就為自己鋪了一條後路。黃姑在寄錢給弟弟的同時,囑咐弟弟為她建一座房子,以便日後回鄉居住。黃姑現在就是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有一個院子,擺滿了花草,還有獨立的廳、廚房、衛生間和卧室。房子里收拾得乾乾凈凈,如同黃姑整齊的儀表。「結婚是很害羞的事情」

黃姑說,在順德均安女子不結婚十分普遍,不結婚的才是多數,如果你結了婚,其他姐妹就不和你說話

自梳了就意味著不能結婚,年邁時需要別人的子女照顧,自梳女們為什麼要作這樣的選擇呢?

黃月說,當時有人擔心老公不好,會挨打挨罵,所以乾脆不結婚;有人覺得結了婚,還要帶小孩,不自由;也有人認為,不結婚很自由,很獨立,和很多姐妹們在一起很開心,而且她們又有錢,不依靠任何人;還有人因為家裡有弟妹,如果弟妹要結婚,但你還沒有中意的人,你就必須自梳,否則,其他弟妹就不能結婚。

黃姑不結婚的理由非常簡單:在順德均安女子不結婚十分普遍,如果女子買「門口」,男子拒絕,女子就會自殺。因此,父母一般不幹涉女兒的決定。過去結婚的只是少數,不結婚的才是多數,如果你結了婚,其他姐妹就不和你說話了。「這里姓黃的女子都不結婚,結婚是很害羞的事情。」

黃荷說,她22歲離家,58歲才自梳。她父母早逝,家裡有2個弟弟,1個姐姐,父母去世前叮囑她,要好好照顧弟弟。因此,為了一心一意照顧好弟弟,她和姐姐都沒有結婚。

而黃荷所說的自由,就是可以隨便買什麼吃的、穿的,想看電影就看電影。但實際上,姑太們的生活十分簡單。

黃英說,姑太們在年輕的時候,都有人追求過,但是她們已經自梳了,所以就不吭聲,不理會他們,日子久了,追求的男人就不來了。「但是她們對男人並不憎恨。」黃英說。自梳了也有人結婚

以前自梳女結婚,親姐妹也會不再與其來往。現在年紀大了,姐妹們又正常來往了。但姑太們還是明顯地忌諱談這些

冰玉堂東面的花園里,有一棵樹外形奇特,樹高數十米,筆直的樹干直刺蒼穹,到樹冠才有一簇枝葉。黃英說,這種樹叫「桄榔樹」,以前有兩棵,是自梳女親手種的,表示「一心一意不嫁人」。但現在一棵樹已經倒了,原因不明。黃英說,也許是因為姐妹們當中有人「變節」的緣故吧。

自梳女中到底有多少人「變節」過呢?姑太們說,不多,以前自梳女結婚,就會遭到其他姐妹的排斥,親姐妹也會不再來往。

但是現在年紀大了,姑太們的心境平和了,那些曾經結了婚的人和其他姐妹們又正常來往了,在一起聊天,一起打麻將。但面對外人,姑太們還是明顯地忌諱談這些東西。

黃月在24歲的時候,嫁給新加坡當地的一個華裔,後來生下一個女兒,現在她的外孫已經上大學了。黃月自稱沒有自梳,但是在冰玉堂自梳女的牌位上,我們還是看到了黃月的名字。我們從側面了解到,黃月在11歲時就已經自梳了。因為黃月自己隱瞞了實情,所以,我們無法了解她自梳的原因、如何戀愛和自梳後嫁人的心情。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新聞背景悲歡離合自梳女

http://www.21wing.com/sehui/show.asp?id=12537
自梳女- -

????? 自梳女產生於清朝後期,是珠江三角洲地區獨有的特殊群體。

????? 位於順德均安鎮的冰玉堂,被稱為珠三角地區自梳女歷史的重要見證,記錄著自梳女這一獨特群體的歷史和文化。據悉,目前中國最後一批自梳女,已進入七八十歲的高齡。

據《順德縣志》記載:當時,順德蠶絲業發達,許多女工收入可觀,經濟獨立。她們看到一些姐妹出嫁後,在婆家受氣,地位低微,因此不甘受此束縛,情願終身不嫁,於是產生了自梳女。珠江三角洲其它地區的自梳女情況與順德相仿。

然而到了上個世紀3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區蠶絲業衰落,這一帶的年輕女性聽說到南洋打工收入豐厚,遂結伴前往,許多女性在南洋打工多年,沒有談婚論嫁,五六十歲時,買來供品拜祭天地,也就成為了自梳女。而她們就是中國最後一批自梳女。

過去"自梳"具有特定的儀式,先由村中族人選擇吉日吉時,良辰吉日一到,便請村裡德高望重的嬸母、伯娘主持祭祖,然後舉行"梳髻"儀式,自梳女將自己的辮子挽成發髻,表示永不嫁人。儀式當日,還要擺上幾桌酒席,請親朋聚會,以示公眾。

自梳女一旦辮子梳起就不得反悔,日後如有不軌行為,就會為鄉黨所不容,會遭到酷刑毒打,被裝入豬籠投河溺死。死後,其父母不得收屍葬殮,由自梳女們用草席包裹,挖坑埋葬;倘村中無自梳女,便被拋入河中隨水流去。自梳女自梳後,便自立於社會,可以走出深閨,出外耕作、經商或打工。

按照俗例,自梳女不能死在娘家或其他親戚家裡,只能抬到村外,因而一些自梳女被迫"守墓清"。

"守墓清"是守節之意,又叫"買門口"。"買門口"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自梳女找一個未婚男性出嫁,出嫁前,男女雙方擬定協議。一般是男方同樣給女方送聘金,而女方出嫁3日回娘家探望親人後,就再不回婆家,但自梳女必須按照協議的規定,長期給婆家提供費用,所提供費用的數目一般不少於男方當初給的聘金。另外一種是找一個男性死者出嫁,做死者名義上的妻子,自梳女同樣要付給婆家一筆錢。

有人認為,自梳女用如此極端的方式來反抗命運,可以想見封建社會的女性地位是怎樣的卑微,她們中大多數人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有歌謠曰:"雞公仔,尾彎彎,做人媳婦甚艱難,早早起身都話晏(晚),眼淚未乾入下間(廚房)。"這從側面反映出封建社會婦女的命運。

http://culturefarmer.blogchina.com/culturefarmer/230985.html
自梳女的「守墓清」俗

--------------------------------------------------------------------------------

自梳女的晚年十分凄慘,如果沒有拚命積點血汗錢與其他姐妹共同買一間房子作姑婆屋,真是臨死時連停屍的地方都沒有。按俗例,自梳女不能死在娘家或其他親戚家,只能抬到村外,死後也只有自梳姐妹前往弔祭掃墓,因而一些自梳女被迫「守墓清」。

「守墓清」又叫「買門口」,即自梳女找一死人出嫁,做死者名義上的妻子,以便將來可以老死夫家。自梳女要付給婆家一筆錢來「買門口」。「守墓清」是守節之意,有「墓白清」和「當屍首」兩種形式。「墓白清」又稱嫁神主牌,即某家有早已夭折的男性,不論是童子或是成年,只要死者家長同意,自梳女就可出錢買作那一家當媳婦,買成後,要舉行「拍門」,「入門」儀式。所謂「拍門」,就是當自梳女來婆家認作媳婦時,婆家先把門關上,自梳女要「拍門」,阿婆在屋內提出種種難堪的問話,如「我家清苦,你能守嗎?」,「以後不反悔嗎?」等等,自梳女必須回答得阿婆稱心後才開門,自梳女入了門就算被接納為這家的媳婦,以後,必須經常在經濟上貢納給婆家,翁姑死時,要前往執喪。另一種形式叫「當屍首」。即當男子死而未葬時,自梳女嫁去作死者之「妻」,要披麻帶孝,守靈送葬,以後,如翁姑稍有不滿,可趕出家門不在認作媳婦。

自梳女「守墓清」買了門口,便可算作男家族中人。可憐自梳女受盡精神和勞累身體的折磨,才換得個死的「門口」。

最後的自梳女
今天要帶大家去了解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群,沒介紹之前,先給大家講講背景:清代末年,咱們珠三角有一種特殊的風俗。沒結婚的女子,只要把辮子挽成發髻,就表示永不嫁人,獨身終老。隨著時間的推移,自梳女的身影已經漸漸淡出了我們的視野。但是在肇慶崇禧塔邊,至今仍然住著10位「自己的頭發自己梳,自己的生活自己養」的自梳女,她們被認為是「中國最後一群自梳女」。
在肇慶塔腳路,蜿蜒曲折的小巷深處,一座古老的大屋靜居一隅,它的名字叫「觀音堂」,這也是自梳女們的家。兩百多年前,一位姓何的富家太太把它捐送了出來,讓自梳女們可以有自己的棲身之地。鼎盛時期,這里住了100多位自梳女,而今天,出入門宅就只剩下十位了。
在當地街道李書記的引見下,我們找到了其中一位自梳女——76歲的夏姑婆。自梳女對陌生人比較排斥,可能是看在當地領導的份上,夏姑婆還是答應了帶我們去「觀音堂」參觀的請求。
一把古老的鐵絲鑰匙,木門打開了,蒙在觀音堂上神秘的面紗,向一線記者掀開了一角。大屋有4個房間,兩個齋房,一個灶房,還有一個空房,在中間的齋房裡供奉著三尊菩薩。房內白煙裊裊,在天窗直瀉而下的陽光下,分外寧靜。據說,以前的觀音堂可很熱鬧,姐妹們在這里一起勞動、一起說笑,儼然就是一個大家庭。

自己的飯自己煮
點擊此處查看更多圖片新聞
現如今,故去的故去,搬走的搬走,當年熱鬧景況早已不在。唯一保持的,是姑婆們每天都到這里來上香拜佛的習慣。整理整理大屋,偶爾還小聚片刻,這里永遠是她們的家,也是永遠是她們精神的家園。

觀音堂
點擊此處查看更多圖片新聞
面對一線記者的來訪,大屋裡的人有些淡然,更不願意多說什麼,夏姑婆的背後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故事呢。記者試探著與夏姑婆聊起來。
記者一開口就被拒絕,也許我們的到來,擾亂了她們寧靜的生活,更不願意打開塵封的記憶。但是午飯之後,她們可能感覺到了記者的誠意,夏姑婆說她要去觀音堂上香,並邀請我們一同前往。
這時,有一位姑婆來上香了,夏姑婆介紹說她姓趙,68歲了,但已經是姑婆里最年輕的一個了。趙姑婆性格很開朗,對記者在場一點也不抗拒,對於自己「自梳女」的過去,她也不避諱。趙姑婆說,她自小就沒有爸媽,13歲就來了這里。20多歲就梳起。

姑婆在觀音堂上香
點擊此處查看更多圖片新聞
夏姑婆說,在觀音堂里的姑婆都要學編席,這也是她們這些年來賴以生存的手段。但是現在買席的人越來越少。自己也老了,干不動了,幸好每月政府還給210元的低保補助,否則生活實在難以為計。為了節省,姑婆們都要把觀音堂後院的雞蛋花樹的落葉揀起來,曬幹了,可以當柴火。掉到地上的雞蛋花也是個寶,曬幹了可以泡茶喝。
自己的頭發自己梳,自己的飯自己煮,自己的苦樂自己享,自己的生活自己養。這是自梳女們給自己的全部詮釋。
時間的流逝,沒有改變自梳女們的清貧,但時代的進步,卻危及到她們內心聖殿----觀音堂的安危。房地產開發,讓小巷失去了往日的寧靜,也讓觀音堂面臨被拆的險境。
肇慶市文化廣播電視局葉崢嶸局長跟記者說,自梳女其實是研究珠三角地區婦女運動不可空白的一頁。在這里他們將要好好保護。觀音堂看來是會永遠的保存下來了,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隨著一個又一個姑婆的老去,我們還會想起這里曾經居住過的這些,獨自一人和命運抗爭到底的自梳女嗎?
幾十年來,任憑外面的世界風雲變幻,她們的生活卻依然故我,平靜而淡然,祝福她們,健康長壽。
中國寫真:最後的自梳女 一生未嫁不恨男人(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ttp://www.sina.com.cn 2004/04/29 15:13 南方網-南方都市報

看著老去的冰玉堂,姑太們想起年輕時在外飄零的艱辛,感慨萬千。

冰玉堂的天井美輪美奐。

姑太們的化妝品不比年輕人少。

自梳女的五十年前和五十年後。

冰玉堂的大堂一側擺放著姑太們的牌位。

姑太們崇尚寧靜的生活,「人生十四最」是她們最大的生活信條。
南方網訊冰玉堂對外開放了。
位於順德均安鎮的冰玉堂,被稱為珠三角地區自梳女歷史的重要見證,記錄著自梳女這一獨特群體的歷史和文化。據悉,目前中國最後一批自梳女,已進入七八十歲的高齡。日前,記者走進冰玉堂,聽最後的自梳女講述她們的心路歷程。
天空中飄灑著細密的雨絲,在一片青瓦之上聚集成水珠,然後沿著瓦棱,一滴一滴地落下來,拍打著冰玉堂冷冷的水泥地面,發出清脆的響聲。
這樣的文字記錄了公元二千零二年公歷十一月二十九日和三十日順德的天氣。就在這樣的天氣里,在空寂的冰玉堂里,記者采訪了中國最後的自梳女。
冰玉堂封閉50年
每年七夕、八月十五和春節,自梳女聚集在此拜祭死去的姐妹,展覽手工藝品;冰玉堂並不拒絕男人進入,只是男人不能在此過夜
去年11月29日,午飯之後,黃月、黃姑、黃英幾個姑太(記者註:順德地方稱「自梳女」為「姑太」)陸續來到冰玉堂,像大家約好了一樣。
黃月告訴記者,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冰玉堂就無人居住了。不過,住在附近的姑太們仍然每天到這里來坐坐,和姐妹們聊天、打牌。
冰玉堂原本是順德均安鎮沙頭村自梳女的住所,1950年落成,但後來自梳女都回到家人身邊,冰玉堂再無人居住,因此,它就成了自梳女們的會館。每年七夕、八月十五和春節等特別的日子,她們聚集在這里舉行活動,拜祭死去的姐妹們,並展覽自己的手工藝品,供人欣賞。
有人說,冰玉堂常年謝絕外界尤其是男士進入。黃月對這一說法做了訂正。她說,其實冰玉堂並不拒絕男人進入,只是男人不能在此過夜。
從冰玉堂北門進入,左手邊就有一間房,供奉著黃姓祖先的牌位。姑太們說,之所以把祖先的牌位放在此處,就是方便外界人士到此拜祭祖先,因此,不存在男人不能到此的說法。不過,當地男人都知道這是自梳女的住處,因此一般不會到此。
自梳女都有牌位
所有自梳女的牌位都放在冰玉堂明顯的位置,死者的名字寫在黑紙上,生者的名字寫在白紙上
50年光陰逝去,冰玉堂終於敞開了緊閉的「心扉」。在自梳女的同意下,當地政府即將逐步開放冰玉堂。
冰玉堂有兩扇門,北門和東門。北門藏在一條窄窄的小巷中間,東門面臨著一條水泥路。如今東門兩邊各有一個建築,一邊是高樓,另一邊有人砌起了1米多高的紅磚牆,圈出一塊地,因此東門也被藏匿了起來。
冰玉堂在四面圍牆的包圍之中,院子里種滿花草。冰玉堂為兩層建築,一樓是姑太們聚會的廳堂和神位,還有廚房,以前的姑太就在這里煮飯煲湯。二樓是姑太們的卧室,姑太們當年睡過的床鋪如今已經拆除了,空盪盪的房子里只剩下木板地面和

閱讀全文

與黃月是歷史上什麼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