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茶歷史距今多久的歷史

茶歷史距今多久的歷史

發布時間:2022-07-23 03:25:05

Ⅰ 茶的歷史時間是公元前多少年

公元前4000年左右,河姆渡文化,開始種植茶樹

Ⅱ 茶被發現至今有多少年歷史

中國茶始於神農,興於唐宋。距今應該是五千年的歷史了,據研究,在商朝周武王聯合部落尊長伐紂,尊長就曾進貢茶葉。西晉(公元265-316年)已有貢茶的記載,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也記有貢茶。到了唐朝,開始有名茶的記載。各朝代有關名茶的著作如下:
(一)唐朝(公元618-907年):共290年,李肇著《唐國史補》、陸羽著《茶經》(公元775-780年)以及詩人李白、盧仝、白居易、杜牧等的詩歌中,均有名茶記載。
(二)宋朝(公元960-1279年);共320年,《床史·食貨志》、歐陽修著《歸田錄》、葉夢得著《辟暑錄語》、宋徽宗著《大觀茶記》、蔡襄著《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唐庚《鬥茶記》、熊藩《宣和北苑貢茶錄》、趙汝礪《北苑別錄》,均有名茶記載。
(三)元朝(公元1271-1368年):共98年。馬臨《文獻通考》對名茶和茶的產地作了記載。西湖龍井始於元代,虞集的《游龍井》詩中有記載。
(四)明朝(公元1368-1644年):共277年。有關茶葉的專著很多,達五、六十種,記載的名茶也多。其中以顧元慶於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著的《茶譜》和屠隆於萬曆十六年(公元1590年)撰的《茶箋》,以及許次紓於萬曆二十五年撰寫的《茶疏》這三部書中記載較多。
(五)清朝(公元1644-1911年):共268元。有《廣群芳譜茶譜》、陸廷燦所撰《續茶經》,彭昌運的君山茶詩。
據查證,清朝以後,傳統名茶沒有間斷,一直延續到現在。其中有綠茶類:西湖龍井、廬山雲霧、洞庭碧螺春、黃山毛峰、太平猴魁、信陽毛尖、六安瓜片、老竹大方、恩施玉露、長溪珍眉等;黃茶類:君山銀針;黑茶類:雲南普洱茶、蒼梧六堡茶、湖南天尖;白茶類:白毫銀針、白牡丹;青茶類:武夷岩茶、安溪鐵觀音、閩北水仙、鳳凰水仙;紅茶類:祁門紅茶。
茶葉隨著時代的興衰而時興時敗,特別是戰爭年代,民不聊生,茶園荒芫,名茶得不到發展,反而有的停產失傳。新中國成立後,百業俱興,特別是近年來,傳統的歷史名茶得以恢復,新創制的名茶如雨後春筍,這些品質優異、風味獨特的名茶,不斷滿足了消費者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同時也推動了名茶加工技術的提高和發展。

滿意請採納

Ⅲ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距今有多少年

距今至少有三千多年

Ⅳ 中國茶葉的發展歷史

1、神農時代:5000年以前,神農時代利用生葉煮著喝,把茶葉拿來當葯用。拿來當葯用。

2、西周、東周:3000以前,開始人工栽培茶樹,當菜食。拿來當葯用。

3、秦代:2300年以前,開始當茗飲,調煮,羹飲。拿來當葯用。

4、漢代:

(西漢)2000年以前,開始商業化,成都成為我國茶葉最早的集散中心。

(東漢)1500年左右,開始製作茶餅,以便運輸。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經濟、文化的影響;陸羽《茶經》的倡導;僧道生活和茶為教事吸收的影響,氣候條件也有得於茶業的發展。拿來當葯用。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藝的改進;水質的講究;鬥茶獲得。拿來當葯用。

7、元代:700年以前,製作散茶,重炒略蒸。拿來當葯用。

8、明代:據今600多年,黃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藝相繼形成。拿來當葯用。

9、清代:300年以前,中國茶風靡世界,獨步世界茶市,當時出口茶葉的只有中國,工藝以烘青和炒青為主,製作了烏龍茶、紅茶、黑茶、花茶、綠茶、白茶。拿來當葯用。

10、近代:

(1)1846-1886年是中國茶葉的興盛時期(茶園面積不斷的擴大,茶葉產量迅速增遞,有力的促進了對外貿易發展)。

(2)1886-1947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衰落時期(政治、經濟方面、國際茶葉市場競爭失敗)。

(3)1950-1988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恢復發展時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視,大力恢復舊茶園,建立新茶園,改進新品種,推行科學種茶,茶葉經濟走向穩定發展之路。使得茶葉生產量居世界第二位。

(4)茶歷史距今多久的歷史擴展閱讀

飲茶的三個階段:

1、唐代煮茶法:煮茶前,先把茶葉碾成粉末,燒開水後將調料放入,再將茶粉撒入鍋內。飲用時,趁熱將茶渣和茶湯一起一起喝下去,謂之「吃茶」。

2、宋代點茶法:即用開水沖泡茶粉,並用茶攪拌後飲用,今日本的抹茶道就是起源於此。

3、明代泡茶法:明代改為整葉茶沖泡,為現代泡茶的開端。

茶區分布

1、世界產茶區

中國、日本、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巴基斯坦、肯亞、馬來西亞、印尼、越南、阿根庭及中南美洲,各國產茶區之茶籽、茶苗及制茶技術皆由中國直接或間接引入。

2、中國四大茶區

中國作為茶葉大國,茶區東起台灣東部海岸,西至西藏貢茶場,南至海南島榆林海港,北到山東榮城市,包含西南、華南、江南、江北四大茶區。

(1)西南茶區

西南茶區是中國最古老的茶葉產地,包括雲南、貴州、四川、西藏東南部地區。西南茶區地形復雜,山脈高聳,氣候多變,適合各種大葉種茶樹的生長培育。中國的外銷碎茶和邊茶大多數產自這里,也是高檔綠茶、普洱茶喝花茶的主要產地。文章來自微信號:cha567 。多元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西南茶區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西南茶區,可以考證到中國茶大部分的演化史。

(2)華南茶區

華南茶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海南、雲南南部等地,這里屬於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空氣濕度大。而且這些地區多山地丘陵,自然環境優越,對於茶樹的生長得天獨厚。華南茶區的品種資源豐富,優良品種極多,茶樹以喬木型和小喬木大葉種偏多。很多名茶,如鐵觀音、大紅袍、鳳凰單叢、六堡茶、西山茶等均產自這一茶區

(3)江南茶區

江南茶區以長江為界線,從長江抵達南嶺,包括浙江、湖南、江西、安徽等地。江南茶區四季分明,春夏兩季多雨,多丘陵地帶,適宜茶樹的生長。茶樹以灌木型為主,是質優高檔綠茶的集中產區,如西湖龍井、碧螺春等,在中國茶區中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

(4)江北茶區

江北茶區從長江向北,直抵信陽,從西部的大巴山延伸到江蘇北部,包括陝西南部,湖北北部,河南南部,安徽北部以及江蘇北部等地區,江北茶區年平均氣溫較低,冬季漫長,降水量因地區不同各異。該茶區以生產綠茶為主,茶樹均為灌木型中小葉種,生產的名茶有六安瓜片、信陽毛尖、紫陽毛尖等。

Ⅳ 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多少年歷史了

中國茶始於神農,興於唐宋。距今應該是五千年的歷史了,據研究,在商朝周武王聯合部落尊長伐紂,尊長就曾進貢茶葉。西晉(公元265-316年)已有貢茶的記載,東晉常璩的《華陽國志》也記有貢茶。到了唐朝,開始有名茶的記載。

從神農算起,中國的茶有5000年的歷史了。

Ⅵ 茶的發展歷史

茶的發展歷史。中國的飲茶歷史有數千年,中國是茶葉之鄉,是世界產茶大國。

早在唐代,茶區的概念就已經出現了,陸羽在其著作《茶經·八之出》里詳細記述了在唐朝開元年間中國產茶區分布的情況。當時中國分15個道,有8個道43個州郡產茶,即為八個茶區。宋代,茶區一再擴大,產量提高。元、明、清時期,茶葉產區又大大擴展,到了鴉片戰爭、民國時期,由於戰亂,產茶區逐漸縮小。
茶的歷史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栽培、利用茶葉的國家。據歷史資料考證,茶樹起源於中國,早在5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發現了茶有解毒的功效。中國是茶的故鄉,經過漫長的歷史跋涉,現在茶已經在全世界50多個國家紮下了根,茶葉已經成為風靡世界的三大無酒精飲料之一。



1、神農時代:5000年以前,神農時代利用生葉煮著喝,把茶葉拿來當葯用。 拿來當葯用。

2、西周、東周:3000以前,開始人工栽培茶樹,當菜食。 拿來當葯用。

3、秦代:2300年以前,開始當茗飲,調煮,羹飲。 拿來當葯用。

4、漢代:

(西漢)2000年以前,開始商業化,成都成為我國茶葉最早的集散中心。
(東漢)1500年左右,開始製作茶餅,以便運輸。
5、唐代:1200年以前,受唐代經濟、文化的影響;陸羽《茶經》的倡導;僧道生活和茶為教事吸收的影響,氣候條件也有得於茶業的發展。 拿來當葯用。

6、宋代:1000年以前泡茶技藝的改進;水質的講究;鬥茶獲得。 拿來當葯用。

7、元代:700年以前,製作散茶,重炒略蒸。 拿來當葯用。

8、明代:據今600多年,黃茶、黑茶和花茶的工藝相繼形成。 拿來當葯用。

9、清代:300年以前,中國茶風靡世界,獨步世界茶市,當時出口茶葉的只有中國,工藝以烘青和炒青為主,製作了烏龍茶、紅茶、黑茶、花茶、綠茶、白茶。 拿來當葯用。

10、近代:

(1)1846-1886年是中國茶葉的興盛時期(茶園面積不斷的擴大,茶葉產量迅速增遞,有力的促進了對外貿易發展)。

(2)1886-1947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衰落時期(政治、經濟方面、國際茶葉市場競爭失敗)。

(3)1950-1988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恢復發展時期,政府的支持和重視,大力恢復舊茶園,建立新茶園,改進新品種,推行科學種茶,茶葉經濟走向穩定發展之路。使得茶葉生產量居世界第二位。

Ⅶ 我國的茶到現在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國是中國茶的故鄉,是世界上最早發現中國茶樹、利用中國茶葉和栽培中國茶樹的國家。茶樹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萬年的歷史。茶被人類發現和利用,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

Ⅷ 茶道文化至今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茶道起源於中國。中國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將茶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之道,唐朝《封氏聞見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意思就是:喝茶,飲茶等茶道被廣泛的推行,風靡一時,王公貴族朝臣沒有不喝茶的人。)這是現存文獻中對茶道的最早記載。由此可見,最早最完善的茶道流程就是唐代陸羽所創的煎茶茶道。呂溫在《三月三茶宴序》中對茶宴的優雅氣氛和品茶的美妙韻味,作了非常生動的描繪。

在唐宋年間人們對飲茶的環境、禮節、操作方式等飲茶儀程都已很講究,有了一些約定俗成的規矩和儀式,茶宴已有宮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對茶飲在修身養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當深刻的認識。

宋徽宗趙佶是一個茶飲的愛好者,他認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閑和寧靜、趣味無窮:「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鍾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淡簡潔,韻高致靜……」

Ⅸ 茶葉的歷史有多久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茶樹和利用茶樹的國家。在我國古代文獻中稱頌茶樹為「南方之嘉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稱很多,「茶」字的形、音、義也是由中國確定的。茶字的演變與確定,也從一個側面告訴人們,茶的祖國是中國。茶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的稱謂。
茶樹最早為中國人所發現、最早為中國人所利用、最早為中國人所栽培。中國的西南地區是茶樹的原產地。古代文字記載表明,我們的祖先在3000年前已開始栽培和利用茶樹,雲南地區有世界上年齡最長的野生古茶樹。茶的起源肯定還早得多。
茶在中國的歷史悠久,有關茶文化的文物十分豐富,諸如茶人、茶具、茶書、茶畫、水泉以及有關茶文化遺址遍布全國各地。中國的茶文化及飲茶習俗在漢、唐、宋代就已向中國周邊地區輻射,明清以後更傳到歐美,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都證明我國是茶和茶文化的發祥地, 中國是茶的故鄉。
據文獻記載,我國西南地區三千多年前已產茶。晉常璩撰寫《華陽國志》,是有關我國地區產茶的最早記載,認為「南安(今四川樂山)、武陽(今四川彭山)皆產名茶」。「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土植五穀,牲具六畜,桑、蠶、麻、紵、魚、鹽、銅、鐵、丹、漆、茶、蜜……皆納貢之」。清代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里考證:「自秦人取蜀之後,始有茗飲之事」。可知最早有茶飲者,亦在我國西南地區。當代「茶聖」吳覺農早在20年代就以科學的論證,證明了中國西南地區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駁斥了茶的原產地不在中國的錯誤說法。我國西南地區的自然條件極宜於茶樹的生長。據近年來的科學調查,我國雲南、貴州、四川是世界上最早發現野生茶樹和現在野生大茶樹最多、最集中的地區。文獻和實證都證明中國西南地區是世界茶樹的原產地。

閱讀全文

與茶歷史距今多久的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