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巨輪工天是什麼

歷史巨輪工天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3 05:03:53

『壹』 泰坦尼克號上生還的六名中國人說出了哪些不為人知的真相

《泰坦尼克號》是詹姆斯·是卡梅隆執導的一部浪漫的愛情災難電影,自1997年《泰坦泰坦尼克》上映以來,歷經10年寒夏酷暑,奇跡不滅,時至今日,傑克和羅絲之間的愛情故事感人至深。

不懂英語的6人無法反駁,就算懂英語,也沒人會聽他們的,第二天他們就被送上了船,前往了古巴,從此這6個人就消失在歷史上,直到2003年,美國海洋歷史學家在研究英國水手的時候,無意當中發現了泰坦尼克號上,竟有8個中國人。

這段歷史也被揭開,亞瑟·瓊斯說,海難發生之後,美國各界大佬都爭搶救生艇,還是船員開槍才將他們阻止下來,700多個倖存者當中,有近500人都是男性,所謂的紳士風度只是電影當中的一句台詞而已。

『貳』 誰能告訴我「泰坦尼克號」建造的歷史背景和沉沒的原因

泰坦尼克」號的真實故事

船王要造「巨無霸」

1907年夏日的一個夜晚,倫敦白星輪船公司的老
板布魯斯·艾斯枚突發奇想:要造一艘世界上最大最豪華
的郵輪。想著想著,他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當即去找他
的合夥人——哈蘭·沃爾夫造船廠的老闆詹姆斯·皮利。
艾斯枚想造海上「巨無霸」的設想正中皮利的下懷,兩人
一拍即合。他們決定造3艘巨輪,要極大,極豪華,極快,
以與國際上的同行競爭。
1908年12月6日, 第一艘巨輪「奧林匹克」號的主體
龍骨完成。1909年3月31日, 「泰坦尼克」號的主體龍骨
完成。但紐約港務局卻遲遲不動手擴建碼頭,IMM 只好作
出讓步,提出由公司出錢幫助港務局改造。這樣,紐約港
務局才勉強同意,並派人到美國國防部( 當時港口由國防
部總管)辦理手續。

巨輪豪華賽宮廷

艾斯枚要求把「泰坦尼克」建成世界一流的超豪華巨
輪。
「泰坦尼克」不但有餐廳、酒吧、咖啡廳、游藝室、
電影院,還第一次有了游泳池和健身館。餐廳和咖啡廳請
的都是法國廚師和法國侍應。
「泰坦尼克」共耗資7500萬英鎊。這是1912年的價錢。
船重46328噸,長882.9英尺,寬92.5英尺,高相當於11層
樓。它前後上下有9個甲板, 煙囪大得可以同時穿過兩列
火車。它的3個錨共重31噸,9個鍋爐,每個重100噸,3台
螺旋槳,中間那台16英尺,另兩台18英尺。船上有4 台電
梯,3台在一等艙,1台在二等艙。以前二等艙都是沒電梯
的。
由於「泰坦尼克」號稱是當時世界上最大、最先進、
最舒適的郵輪,又是第一次橫渡大西洋,許多有錢人都想
先試為快。他們拖兒帶女,甚至帶上傭人,浩浩盪盪一家
子上船旅行。其中有位叫威廉·卡特的先生把他的「雷諾」
轎車也帶上了船。盡管「泰坦尼克」可乘坐2000多人,但
想坐船嘗鮮的闊佬太多,搞得船票很緊張。許多人都是提
前幾個月預訂的。

歌舞昇平在海上

1912年4月11日,「泰坦尼克」號載著1316 名乘客和
891名船員,從昆士敦啟航, 開始了它橫渡大西洋的首次
航行。「白星」公司老闆艾斯枚親自上船督陣。「泰坦尼
克」由62歲的愛德華·史密斯擔任船長。史密斯是個老航
海家,在海上跑了大半輩子,富有航海經驗,是「白星」
公司的一大寶貝。由於歲數大了,史密斯提出退休,並已
與公司簽了退休合約。但為了保證「泰坦尼克」首航成功,
艾斯枚還是請出史密斯,讓他最後一次擔任船長,並答應
跑完這一趟後便讓他退休。
「泰坦尼克」號餐廳座無虛席,舞廳燈紅酒綠。 乘
客們有的在船艙里看書寫信,有的在甲板上散步聊天,還
有的躺在平台的椅子上抽煙、喝酒、曬太陽、吃東西。一
派歌舞昇平的景象。
「泰坦尼克」裝有無線電聯絡工具。無線電當時還是
新鮮玩藝,只有很少幾艘船配備得起。

永遠難忘的一天

1912年4月14日上午, 在電訊室值班的是電訊員菲力
蒲和他的徒弟布里德。9點鍾的時候, 他們接到肯納德公
司「卡羅尼亞」號發來的一封電報,電報警告說:「北緯
42°,冰塊,大片冰塊,自西經49°漂向51°。」菲力蒲
並不感到吃驚,幾天來,他已接到過好幾份類似的電報。
在這個季節,在這個海域,遇到冰塊是正常的。讓布里德
把電報送到駕駛艙。當時接電報的是四副布克斯豪,他隨
手把浮冰的方位記在了航海圖上。
由於這天是禮拜天,一等艙的餐廳里特別舉辦了一個
規模盛大的禮拜儀式,德高望重的史密斯船長被邀擔任主
持。
「泰坦尼克」的頭等艙里匯聚了當時英美上流社會的
精英。其中,最有錢的要算是47歲的阿斯託了。阿斯托的
先輩靠做皮毛生意發跡,他生意越做越大,壟斷了不少行
業,尤其是酒店業。阿斯托生性風流,休了結發妻子,帶
著一個18歲的紐約姑娘周遊列國。
美國煤炭大享本傑明,世界上最大的倉儲公司老闆艾
西多夫婦,有軌電車製造商威德內夫婦及其27歲的兒子哈
里也在船上。此外還有不少闊佬,如鋼鐵大王里爾遜、賓
夕法尼亞鐵路公司的第二副總裁泰耶、加拿大鐵路干線公
司董事長海斯、蒙特里爾銀行家和釀造商莫爾森、英國著
名時裝設計師戈登女士等。除了闊佬和財主外,船上的要
人也不少。如當時的美國總統塔夫特的副官布特少校、前
往紐約參加和平會議的著名英國政治家史迪德。還有羅斯
威爾特(1933—1944年美國總統)的一位密友,他剛度完假,
准備回華盛頓。
也許是命中註定不該死,富商溫德皮爾特夫婦, 他
們好像有預感似的,在開船前的最後一刻突然決定不走了,
連行李都沒來得及取回來,也沒來得及通知已上船的僕人。

警告頻頻

上午11時40分,電訊室又收到荷蘭輪船公司「努丹」
號的一封警告電報:「巨冰! 」地點與早先「卡羅尼亞」
號預告的相同。這回,電訊員甚至沒把電報往駕駛艙里送。
下午1時30分, 史密斯船長遞給艾斯枚一封電訊室剛
剛送來的電報。這是「巴爾鐵克」輪發來的:「據希臘『
阿迪內』輪報告,今天在北緯41°51、西經49°52有冰山
和大量冰塊……祝你和『泰坦尼克』號安然無恙。」根據
這個方位,冰山在「泰坦尼克」號前方約250英里處。 但
艾斯枚和史密斯,船上最重要的兩個人物,一直對冰山漫
不經心。
傍晚,氣溫突然下降。史密斯船長命令航向略偏南。
他也許是為了避開迎面而來的冰山……
晚上9時20分,史密斯船長回艙休息去了, 臨走前交
代賴托勒:「如果有什麼拿不準的事立即通知我,我會馬
上來。」10分鍾後,賴托勒讓六副莫迪告訴□望台:「嚴
密監視冰塊,尤其是小冰塊和小冰山。」

撞上冰山

除了朝南略偏航向,關閉前甲板的艙蓋和警告□望台
嚴密監視外,「泰坦尼克」號的高級船員沒有採取任何別
的預防措施來對付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他們過分依賴□
望台,過於相信「泰坦尼克」號的堅無不摧。
那天晚上,「泰坦尼克」號後來又接到兩封有關冰山
的電報。但電訊室沒有把它們送往駕駛艙。第一封是9 時
40分收到的,電報警告說,在「泰坦尼克」號目前行駛的
航道正前方,看見大冰山和冰陣。
當「加利福尼亞人」號再次發電報來時,正忙著往外
拍發乘客電報的電訊員布里德竟加以拒絕。當時「加利福
尼亞人」號仍在「泰坦尼克」號前面,但已停下,因為四
周都是冰。那天,共有7 份電報警告「泰坦尼克」號說,
有一座78英里長的冰山在它的正前方。
在□望台,肩負重任的□望員弗萊德和雷吉納睜大眼
睛,□望得精疲力竭。當時是晚上11時40分,海面上依然
風平浪靜,但空氣冷得刺骨。突然,弗萊德發現正前方有
些什麼東西。眨眼間那些東西變大了。弗萊德不由自主地
按了叄下警鈴,通知駕駛艙,隨後又拿起電話。
當時在駕駛艙里值班的是大副墨道奇和六副莫迪。莫
迪抓起聽筒,平靜地問:「你看見什麼了?」
「正前方有冰山!」弗萊德答道。 當莫迪把情況告訴
墨道奇時,墨道奇立即沖向傳令台,命令停機,倒船。與
此同時,他要舵手希肯「右滿舵」,隨後又拉起操縱桿,
關閉了船底防水艙的門。希肯則狠命地右滿舵。最後,船
終於向右側了一點。
但這一切都太晚了。雖然避開了迎頭相撞,船仍往前
沖,右舷的船頭撞上了冰山。盡管數噸冰塊山崩似地落在
前甲板上,船隻輕輕地抖了抖,繼續向前滑行,幾分鍾後
才停下來。

船要沉了

20分鍾後,史密斯船長得知了這個壞消息。他和設計
師安德魯迅速檢查了被撞壞的部位。行李房滿是水,行李
漂得到處都是。艏尖艙、6號鍋爐房和前面的3個貨艙被撞
壞了。
「泰坦尼克」號的船體由15道橫向防水艙壁分成16個
空間。根據設計,這16個空間中任何兩個進水,船都照樣
能浮。而且,即使前面4個空間都進水了, 船也不會沉。
但如果前面5個空間進水,那船就吃不住了。6號鍋爐房剛
好是臨界艙,屬第5空間。現在,前面的5個空間都被撞壞
了,水涌了進來——漫進後面的空間。「泰坦尼克」號要
沉了。安德魯估計1小時、最多1個半小時後船就要沉。
史密斯船長知道他的首要任務是疏散乘客,盡量拖延
船沉沒的時間。船上共有2200多人,史密斯船長算了一下,
至少有一半人可以乘救生船脫險。然而,當他開始疏散乘
客時,他才知道自己想得過於簡單了。

陰差陽錯

15日零時05分,30多英尺高的平台被水淹了。史密斯
命令揭開帆布蓋著的救生船。四副布克斯豪奉命去叫醒二
副賴托勒、叄副皮特曼和五副喬治·勞。這時,史密斯船
長來到電訊室,指示菲力蒲和布里德發CQD標准求救訊號。
那天晚上晚些時候,布里德決定試一試正准備使用的新求
救訊號SOS。就這樣, 「泰坦尼克」號成了世界上第一艘
發SOS求救訊號的船。
在離「泰坦尼克」號不遠的地方,停著「加利福尼亞
人」號,電訊員伊萬曾給「泰坦尼克」號發過幾次警告電
報,最後一次被菲力蒲粗暴地切斷了。伊萬自討沒趣,呆
了一會兒便回艙睡覺去了。這時是零時15分,離「泰坦尼
克」號發求救信號只差幾分鍾。更不湊巧的是,叄副格萊
夫結束巡查經過電訊室時進去看了看。但伊萬鎖了接收機,
他無法收聽。所以隨手調了調信號也回去睡覺了。根據推
算,這正是「泰坦尼克」發求救信號的時候。在電訊室里,
布里德和菲力蒲不停地發電話求救。不少船都收到了,但
離得太遠。最近的肯納德公司的「卡巴西亞」號在「泰坦
尼克」號東南58英里的地方。船長羅斯頓聽說「泰坦尼克」
號失事,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他還是立即調轉船頭
趕來營救。

疏散乘客

在「泰坦尼克」號上,盡管船已撞壞近一個小時,但
大多數乘客仍未意識到危險。零時30分左右,史密斯船長
下令放救生船,婦女和兒童先上。一等艙的大部分乘客已
穿著救生衣被船員們帶到甲板上,但很多人都不願上救生
船。他們不相信「泰坦尼克」號這么一個龐然大物會沉。
況且,船上的樂隊仍在甲板進口的大樓梯間演奏溫馨抒情
的音樂。史密斯船長原想通過這優美的音樂來舒緩乘客的
緊張心緒,誰知乘客因此而忘了身處險境。大副墨道奇和
二副賴托勒在船的左右兩側苦口婆心地勸乘客上救生船,
但沒有幾個人領他們的情。第一條救生船零時45分就放下
去了,但能坐65個人的救生船隻上了28人。
零時55分,6號救生船也開始下了。 丹佛大學的社會
學家布朗想從甲板上躲開,被船員們抓住,硬塞進救生船
里。後來,5號船也下了,41個人;3號船,32個人,其中
11個竟是船員。最離譜的是1號船,40個位子只坐了 12 個
人。一支支升空的求救信號慢慢地使人們意識到「泰坦尼
克」號真的遇上了大麻煩了。人們開始湧向甲板。由於有
「婦女兒童先下」的規定,甲板上出現了許多動人情景:
丈夫吻別妻子和孩子,幫助他們上救生船。許多妻子與丈
夫依依惜別,有的甚至拒絕上船。流傳至今最廣的故事,
是瑪西百貨商店老闆的妻子伊達·斯特勞斯,她已上了8
號船,就在船要放下去的那一刻,她跳了出來,對丈夫說:
「我們倆已共同生活了這么多年。你去哪裡,我也去哪裡。
」隨後,她平靜地與丈夫坐在甲板的椅子上,看人們紛紛
離去。

最後時刻

1時30分,船斜得厲害了,乘客開始驚慌起來。14 號
船放下去時,一些乘客沖過去就往船上跳。當時船上已有
40人。坐在船上的五副喬治·勞怕發生意外,拔槍開了兩
槍,才鎮住開始失去理智的乘客。
1時40分,右舷的救生船下得差不多了, 負責疏散的
大副喊,還有沒有婦女和兒童,沒人回答,於是他下令放
船。當時這艘救生船已裝滿了人,但當船離開甲板時,一
直在幫忙疏散的艾斯枚跳進船中。後來,他因此舉而受到
眾人的嘲笑。左舷的疏散工作進行得比較慢。1時55 分,
阿斯托陪同他年輕的妻子來到船邊,要求賴托勒允許他與
妻子一同上船。但回答說:「不行,先生。在女士走完之
前任何男士都不準上船。」阿斯托的屍體後來被人找到。
在電訊室里,兩個電訊員仍堅守崗位。他們每10分鍾
往公司發回一份電報。1時25分, 電報是這樣寫的:「我
們正讓婦女上船」;1時35分:「機艙進水了」;1時45分:
「淹到鍋爐了!」
2時05分,船首的井形甲板已被海水深深地淹沒, 主
甲板離水面也只剩下10英尺。救生船已沒有了,但沉船上
仍有1500多人。二副賴托勒放下一隻橡皮船,命令船員們
用槍把船圍住,只讓婦女和小孩上船。又載走了44人。當
所有的船都走了以後,「泰坦尼克」號上卻出現了一片奇
怪的寧靜。大家不再驚慌,數百人靜靜地站在甲板上。這
時,史密斯船長出現了,他走到電訊室,告訴電訊員說他
們已盡責了。「現在,自己救自己吧! 」他對所有的船員
說。
在船被淹沒之前,船上的樂隊一直在演奏,船上的燈
也一直亮著,就像水中的一團團火。2時18分, 船完全沉
沒,四周一片黑暗,只有此起彼伏的哭叫聲、求救聲。據
格拉西回憶,船沉入海底的那一剎那間,一條巨大的水柱
直沖天空。

『叄』 《泰坦尼克號》是個真實的事情嗎

冰山撞船歷史中是有記載 愛情故事是編者和導演的傑作 泰坦尼克號的真實歷史 泰坦尼克號,在世界航海史上曾被驕傲地稱為「永不沉沒的巨輪」,該船船身相當於三幢半住宅大廈的長度,被歐美新聞界譽為「海上城市」。1912年4月15日凌晨,它載著2207名旅客和船員作處女航時,同一座漂浮的冰山發生了僅僅為時10秒鍾的碰撞,便造成1513名旅客遇難的悲劇。這輝煌的首航竟給它帶來了葬身海底的厄運。 泰坦尼克號游輪於1912年4月10日從英國南安普敦啟航開往紐約,登上這條船的富商大賈和英美兩國的社會名流,都想在這條嶄新的奇跡般的巨輪上逍遙自在地度過美妙的一周。甲板下面,低等客艙里乘坐的是數百名移民,他們要越過大西洋,到彼岸去開創新的生活。 最初幾天平安地過去了,但是到了到第四天,報務員收到了航行在前方的船隻發出的緊急電訊,電訊提醒他們冰山異乎尋常地向南漂浮,已經到了附近海域。4月14日是星期天,泰坦尼克號又收到了同樣內容的緊急電訊,然而這些警告均未受到高傲的船員的重視,第一次收到的警報被丟到一邊,幾個小時沒有向船長報告,後來的兩次乾脆沒有送交到指揮室。黃昏剛過,氣溫便開始驟然下降,盡管冰山臨近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泰坦尼克號卻既沒有改變航線也沒有降低航行速度。 夜幕降臨之後,愛德華·史密斯船長布置了警戒冰山的瞭望哨。23點40分瞭望台上的人最先發現了冰山,值班軍官下令向右弦急轉彎。可是一切都太遲了,冰山已經將船弦外壁撞開了一條100米長的裂口。大多數旅客只是感覺到了輕微的震動,幾乎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隨船的工程師們經過察看後認定:該船已經無法挽救了。他們認為,如果船上的16個防水艙只有4個進水的話,船還可以浮在水上,但不幸的是有5個底艙的外壁被冰山撕裂了。三等艙里的旅客大都起了床,因為海水已將他們房間里的地板淹沒。報務員用莫爾斯電碼發出了最新規定的SOS呼救信號,在海難中使用這種信號還是第一次。午夜12點零5分,按照船長的命令救生艇開始下水。 旅客們並不清楚,在所有的救生艇上總共只有1178個座位,只能接納旅客總數的一半,但是按當時的法律規定,這種救生條件已經算相當充分了。起初,旅客當中並沒有發生恐慌,他們根本不相信會有什麼危險,因為泰坦尼克號是「永遠不會沉沒的!」直到船體出現了危險的傾斜,他們才失去了先前的鎮定。婦女和兒童首先離船。頭等艙里的乘客優先登上了救生艇,在他們當中只有4名婦女在這次海難中喪生。在二等艙和三等艙里的272名婦女當中倖存下來的只有96人。有一段時間,三等艙通向甲板的門甚至都被鎖住了,以防下面的乘客涌到甲板上來。在越來越傾斜的甲板上,樂隊不停地演奏著拉格泰樂曲。 凌晨2點40分,泰坦尼克號幾乎在水中直立起來,然後便頭朝下沉入了3000米深的大西洋中。那些留在黑暗艙房裡的移民們和泰坦尼克號一起葬身於海底,甲板上的人全被拋入了冰冷的海水,成了這條著名的冰海沉船的隨葬品。 造成這條豪華巨輪沉沒的冰山,其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它是漂浮在極地海域的巨大冰塊。每年春夏時節,因氣溫升高極地海洋冰塊破裂而生成,在向溫帶、熱帶漂移時,逐漸消失。它們體積相差極大,大的冰山可達幾公里長,這樣的龐然大物,是海上行船的巨大威脅。 泰坦尼克號被撞沉,說明了自然界的力量是巨大的,人類切不可盲目自大,一定要對各種自然現象予以足夠的重視,不然就避免不了悲劇的發生。

『肆』 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什麼,如何認識共產黨和工人階級的工人運動的關系

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共產黨和工人階級的工人運動是我們跨入了共產階級的歷史轉折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當時的中國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如何求解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之道成為中國一切進步力量的「最大公約數」。

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共產黨進行了長期不懈、艱苦卓絕的持續探索。領導人民建立了新中國,在中國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時至今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光明前景。在向奮斗目標發起沖鋒的關鍵時期,中國共產黨要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順利實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

1、民族復興的使命擔當者

總結歷史中國共產黨是民族復興的主心骨。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的歷史。在建黨後的28年裡,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從上海走向全國,從弱小走向強大,經過浴血奮戰。

終於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華民族也由屈辱走向獨立,由支離破碎走向團結統一。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探索社會主義建設,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辟了光明前景。歷史昭示,中國共產黨無愧歷史使命和人民重託,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合格擔當者。展望未來,民族復興更需艱苦奮斗。

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但是通往勝利的道路依然布滿荊棘,必須准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夢想越遠大、使命越崇高,任務就越艱巨。中國共產黨正在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目標而闊步前進。

但黨在前進道路上面臨的風險挑戰依然嚴峻,困難和矛盾不可低估。如何破解這些難題?如何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這些也都需要我們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拿出新的理念和辦法。

2、指向民族復興的奮斗目標

1944年夏天,在紀念張思德的大會上,毛澤東作了題為《為人民服務》的演講。他說,「我們的共產黨和共產黨所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革命的隊伍。我們這個隊伍完全是為著解放人民的,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我們這個隊伍中的一個同志」。

張思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體現了共產黨人的高尚情懷,也生動詮釋了中國共產黨的使命擔當。在革命、建設、改革的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內涌現出一大批張思德式的優秀黨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是在這種精神指引下迎來了曙光。

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中國共產黨人要始終保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貢獻力量。初心激勵前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是中國共產黨的諾言和擔當。

進入新時代,繼續為偉大復興奮斗,要求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鬥力。

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增強「四個自信」,推進偉大事業。只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苦幹實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巨輪就一定能夠乘風破浪、勝利駛向光輝的彼岸。

實幹才能興邦。事實是真理的依據,實干是成就事業的必由之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面向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靠實干,基本實現現代化要靠實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靠實干。」實現民族復興任重而道遠,需要鍥而不舍、馳而不息的艱苦努力。

道路不可能一帆風順,藍圖不可能一蹴而就,夢想不可能一夜成真。我們已經取得輝煌成就,離夢想從未如此接近。同時也要看到,行百里者半九十,距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近,我們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只要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勠力同心、不懈追求、接力奮斗。

我們就一定能夠到達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擔當成就夢想。當前,我們黨正帶領全國人民走在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偉大征途中,將會面對許多重大挑戰、重大風險、重大阻力、重大矛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擔當大小,體現著幹部的胸懷、勇氣、格調,有多大擔當才能幹多大事業。」領導幹部不僅要有擔當的寬肩膀,還得有成事的真本領。各級領導幹部肩負著重要使命,只有切實提升政治素質和履職本領,才能不辱使命,作出經得起實踐、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3、緊密聯系、相互貫通的「四個偉大」

奮斗目標確立後,關鍵在於從整體上謀劃實現奮斗目標的宏觀路徑和基本思路。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已經具備了堅實基礎。面對新情況、新矛盾、新難題,黨的十九大把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作為一個整體提出來。

明確了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總方略、引領全局的總藍圖、謀劃工作的總坐標。「四個偉大」是黨對自身歷史使命認識的新高度。為此,要理解好把握好「四個偉大」的內在邏輯和辯證關系。相互統一的整體。「四個偉大」既是我們黨在總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

實踐經驗過程中形成的重大理論,又是帶有治國理政全局性、戰略性、長遠性、整體性特徵的一項重大謀劃。「四個偉大」是一個相互統一的整體,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共同構成了實現偉大夢想總目標的戰略支撐。

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歸根結底就是要實現偉大夢想。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需要攻堅克難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以提供強大動力,也需要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打造堅強領導主體力量以提供組織保證,還需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以確保改革和發展的正確方向和道路。每一個「偉大」都蘊含著特定含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偉大夢想,反映了近代以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美好夙願。

揭示了中華民族的歷史命運和當代中國的發展走向,指明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高度的歷史擔當和使命追求。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反映了我們「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實現民族復興。

強調的是要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征途中以昂揚的斗爭精神和高超的斗爭本領克服艱難險阻。推進黨的建設偉大工程就是要解決實現民族復興的領導核心和政治保障問題,確保黨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始終成為具有先進性、戰鬥力和凝聚力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在推進「四個偉大」中起決定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它宣示了我們黨舉什麼旗、走什麼路的問題,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四個偉大」相互作用、彼此契合。「四個偉大」是一個有機統一的整體。偉大夢想指引正確方向,為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提供領航導向;偉大斗爭昭示擔當精神,為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掃除障礙,提供牽引;偉大工程鍛造領導力量。

為偉大斗爭、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提供堅強保證;偉大事業宣誓道路旗幟,為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夢想開辟前進路徑。「四個偉大」有著緊密的內在邏輯關系,是一個需要貫通起來理解、結合起來把握、協同起來貫徹的整體,具有覆蓋、指導、引領全局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4、在實踐中統攬「四個偉大」

「四個偉大」闡釋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四個偉大」的有機統一決定了在實踐中必須要統攬「四個偉大」。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

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始終牢記使命,將使命融入血液、化作行動,要進行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把全面從嚴治黨擺到更加重要地位,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推向前進。肩負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使命意識是中國共產黨的靈魂和精神指引。

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本質特徵。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念是實踐的指南。實現共產主義是共產黨的最高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面對人民的信任和重託,面對新的歷史條件和考驗,全體黨員必須增強憂患意識,謙虛謹慎。

戒驕戒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必須注重創新,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必須牢記宗旨,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必須增強使命意識,求真務實,艱苦奮斗,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敢於斗爭,善於斗爭。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斗爭。這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充分認識到偉大斗爭的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如果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在國際國內面臨的矛盾風險挑戰掉以輕心。

防範不及、應對不力,就會導致矛盾風險挑戰傳導、疊加、演變、升級,使小的矛盾風險挑戰發展成大的矛盾風險挑戰,局部的矛盾風險挑戰發展成系統的矛盾風險挑戰,國際上的矛盾風險挑戰演變為國內的矛盾風險挑戰,經濟、社會、文化、生態領域的矛盾風險挑戰轉化。

為政治矛盾風險挑戰,最終危及黨的執政地位、危及國家安全。進行偉大斗爭,就必須更加自覺地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維護人民利益、投身改革創新時代潮流,就必須提高斗爭本領和能力。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偉大的道路、人間正道。

又是偉大的事業、時代偉業。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就要辨明歷史方位,順應發展大勢。

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國情,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按照時代新要求、人民新期待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境界。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黨要對國家和社會實行總的全面的統一領導,突出黨的核心領導地位。

發揮好領導核心作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黨經受著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外部環境考驗,面臨著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我們黨更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伍』 哪位給介紹一下泰坦尼克號的沉船史實呀 謝了

坦尼克號,在世界航海史上曾被驕傲地稱為「永不沉沒的巨輪」,該船船身相當於三幢半住宅大廈的長度,被歐美新聞界譽為「海上城市」。1912年4月15日凌晨,它載著2207名旅客和船員作處女航時,同一座漂浮的冰山發生了僅僅為10秒鍾的碰撞,便造成1513名旅客遇難的悲劇。這輝煌的首航竟給它帶來了葬身海底的厄運。
泰坦尼克號游輪於1912年4月10日從英國南安普敦啟航開往紐約,登上這條船的富商大賈和英美兩國的社會名流,都想在這條嶄新的奇跡般的巨輪上逍遙自在地度過美妙的一周。甲板下面,低等客艙里乘坐的是數百名移民,他們要越過大西洋,到彼岸去開創新的生活。
最初幾天平安地過去了,但是到了到第四天,報務員收到了航行在前方的船隻發出的緊急電訊,電訊提醒他們冰山異乎尋常地向南漂浮,已經到了附近海域。4月14日是星期天,泰坦尼克號又收到了同樣內容的緊急電訊,然而這些警告均未受到高傲的船員的重視,第一次收到的警報被丟到一邊,幾個小時沒有向船長報告,後來的兩次乾脆沒有送交到指揮室。黃昏剛過,氣溫便開始驟然下降,盡管冰山臨近的跡象已經十分明顯,泰坦尼克號卻既沒有改變航線也沒有降低航行速度。
夜幕降臨之後,愛德華·史密斯船長布置了警戒冰山的瞭望哨。23點40分瞭望台上的人最先發現了冰山,值班軍官下令向右弦急轉彎。可是一切都太遲了,冰山已經將船弦外壁撞開了一條100米長的裂口。大多數旅客只是感覺到了輕微的震動,幾乎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但是隨船的工程師們經過察看後認定:該船已經無法挽救了。他們認為,如果船上的16個防水艙只有4個進水的話,船還可以浮在水上,但不幸的是有5個底艙的外壁被冰山撕裂了。三等艙里的旅客大都起了床,因為海水已將他們房間里的地板淹沒。報務員用莫爾斯電碼發出了最新規定的SOS呼救信號,在海難中使用這種信號還是第一次。午夜12點零5分,按照船長的命令救生艇開始下水。
旅客們並不清楚,在所有的救生艇上總共只有1178個座位,只能接納旅客總數的一半,但是按當時的法律規定,這種救生條件已經算相當充分了。起初,旅客當中並沒有發生恐慌,他們根本不相信會有什麼危險,因為泰坦尼克號是「永遠不會沉沒的!」直到船體出現了危險的傾斜,他們才失去了先前的鎮定。婦女和兒童首先離船。頭等艙里的乘客優先登上了救生艇,在他們當中只有4名婦女在這次海難中喪生。在二等艙和三等艙里的272名婦女當中倖存下來的只有96人。有一段時間,三等艙通向甲板的門甚至都被鎖住了,以防下面的乘客涌到甲板上來。在越來越傾斜的甲板上,樂隊不停地演奏著拉格泰樂曲。
凌晨2點40分,泰坦尼克號幾乎在水中直立起來,然後便頭朝下沉入了3000米深的大西洋中。那些留在黑暗艙房裡的移民們和泰坦尼克號一起葬身於海底,甲板上的人全被拋入了冰冷的海水,成了這條著名的冰海沉船的隨葬品。
造成這條豪華巨輪沉沒的冰山,其實不是什麼神秘的東西,它是漂浮在極地海域的巨大冰塊。每年春夏時節,因氣溫升高極地海洋冰塊破裂而生成,在向溫帶、熱帶漂移時,逐漸消失。它們體積相差極大,大的冰山可達幾公里長,這樣的龐然大物,是海上行船的巨大威脅。
泰坦尼克號被撞沉,說明了自然界的力量是巨大的,人類切不可盲目自大,一定要對各種自然現象予以足夠的重視,不然就避免不了悲劇的發生

『陸』 歷史上真的有泰坦尼克號嗎

歷史上有泰坦尼克號。首次航行就沉沒了。

泰坦尼克號(RMS Titanic),又譯作鐵達尼號,是英國白星航運公司下轄的一艘奧林匹克級郵輪。

1912年4月14日23時40分左右,泰坦尼克號與一座冰山相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間水密艙進水。次日凌晨2時20分左右,泰坦尼克船體斷裂成兩截後沉入大西洋底3700米處。

死難情況

由於災難發生後場面及其混亂,加之文件管理不當、後世的種種說法又魚龍混雜的因素,導致泰坦尼克號乘客與死難者的統計數據始終存疑。

目前普遍認為罹難者人數可能在1490-1635人之間,其中可信度最高的數據是由英國貿易委員公布的:在災難發生時,泰坦尼克號共搭載2224人,其中710人生還,1514人不幸罹難。

(6)歷史巨輪工天是什麼擴展閱讀:

設計特點:

泰坦尼克號全長269.06米(882英尺9英寸),寬28.19米(92英尺6英寸),從龍骨到船橋頂部的高度為31.69米(104英尺),吃水10.5米(34英尺7英寸),吃水線到甲板的高度為18.3米(60英尺)。

總注冊噸位46328噸,排水量52310噸,動力59000匹馬力(43MW),航速每小時23~24海里,

總共可搭載3,547名乘客和船員。動力裝置包括兩台往復式四缸三脹倒缸蒸汽機以及一台帕森斯式低壓蒸汽輪機,驅動三個螺旋槳。

船上的25五台雙端以及四台單端鍋爐的動力來自159台煤炭熔爐,強大的動力使泰坦尼克號的最大速度達到23節。四個平均19米高的煙囪中只有前3個用來排煙,剩下的一個屬於陪襯,唯一的實際用途是作為主廚房的煙囪。

全船分為16個水密艙,連接各艙的水密門可通過電開關統一關閉。泰坦尼克號良好的防水措施,使得它在任何4個水密艙進水的情況下都不會沉沒。但實際上防水壁並沒有穿過整個甲板,僅僅達到了E層甲板。

參考資料:

網路--泰坦尼克號

『柒』 .泰坦尼克號的歷史資料

你可查看網路里關於"泰坦尼克號"的介紹:

泰坦尼克號(RMS Titanic)是一艘奧林匹克級郵輪,於1912年4月處女航時撞上冰山後沉沒。泰坦尼克號由位於愛爾蘭島貝爾法斯特的哈蘭德與沃爾夫造船廠興建,是當時最大的客運輪船。在她的處女航中,泰坦尼克號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途經法國瑟堡-奧克特維爾以及愛爾蘭昆士敦,計劃中的目的地為美國紐約。1912年4月14日,船上時間夜裡11點40分,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2小時40分鍾後,即4月15日凌晨2點20分,船裂成兩半後沉入大西洋。泰坦尼克號海難為和平時期死傷人數最慘重的海難之一,同時也是最為人所知的海上事故之一。
1901年白星公司被美國財閥朱利厄斯·皮爾龐特·摩根的IMM國際海運公司收購之後,他的目標是卡納德公司。而財政狀況窘迫的卡納德公司則被迫向英國政府尋求幫助。1907年,兩艘空前規模的快船——首次使用大型蒸汽輪機的盧西塔尼亞號和茅利塔尼亞號加入了卡納德公司龐大的郵船隊。現在白星公司在競賽中被甩到了後面。有IMM做後盾,白星公司決定迎頭趕上。
1908年的一天晚上,哈蘭·沃爾夫船廠老闆皮爾里勛爵和白星公司主席布魯斯·伊斯梅,在皮爾里勛爵位於倫敦貝爾格萊維亞區的大宅中共進晚餐。貝爾法斯特的哈蘭·沃爾夫船廠(Harland & Wolff,HW)從1871年起就是白星公司的忠誠合作夥伴。他們談到了卡納德公司的兩艘新船。伊斯梅提出在HW船廠建造兩艘空前規模的巨輪,每艘有三座煙囪,噸位要超出卡納德公司兩艘新船15000噸左右。隨著兩人在皮爾里的書房裡,兩艘船變成了三艘,三個煙囪變成了四個煙囪。這三艘史無前例的巨船,將成為無可爭議的大西洋航線霸主,不光是在噸位上,而且在速度和豪華程度上。新船將擁有高度跨三層甲板的頭等餐廳,甚至三等艙的裝潢也將遠比其它的郵船要舒適高級。新船要達到26至27節的高速。白星公司准備在新船上安裝三副螺旋槳。為了試驗這種新配置的可靠性,白星公司於1909年從「自治領海運公司」購買了兩艘15000噸級的客船--雙螺旋槳的梅甘尼克號和三螺旋槳的勞倫鐵克號,作對比試驗。三個螺旋槳被證明可以給郵船帶來速度上的優勢。
奧林匹克級郵船中的第一艘在1908年12月16日在哈蘭·沃爾夫船廠開工。與其他公司新船下水前名字保密的做法不同,白星公司很快公布了三艘船的名字——奧林匹克號(RMS Olympic)、泰坦尼克號[1][2](RMS Titanic)和巨人號(RMS Gigantic,泰坦尼克號海難後改名不列顛尼克號,RMS Britannic)。由於船體尺寸太大——長達880英尺,哈倫·沃爾夫船廠的造船台顯然不能同時開工三條船。他們決定先建造1號(泰坦尼克號)和2號船(奧林匹克號)等1號船下水之後再開工建造3號船(巨人號)。
1909年3月31日,泰坦尼克號開始建造於北愛爾蘭的最大城市貝爾法斯特的哈南德·沃爾夫造船廠。船體於1911年5月31日下水。全部工程於次年的3月31日完成。泰坦尼克號由哈蘭德與沃爾夫造船廠廠長威廉·皮列里(William Pirrie)、總設計師托馬斯·安德魯斯(Thomas Andrews)以及總經理亞歷山大·卡利斯勒(Alexander Carlisle)設計。白星航運公司常務董事布魯斯·伊斯梅(Bruce Ismay)在設計過程中提供了很多意見。但他為了使泰坦尼克號的頂層甲板更為寬敞,將泰坦尼克號的救生艇數量從原先的48艘削減為20艘,另外,為了使泰坦尼克號的頭等艙更為奢華,他在得知這艘巨輪能承受4間灌滿海水的底艙而不下沉後降低了船身中段的隔水板高度。泰坦尼克號的建造資金來自摩根(J. P. Morgan)和他的國際商業海運公 建造完成的泰坦尼克號
司(International Mercantile Marine Co.)。在當時是最大最有聲望的載人郵船。泰坦尼克號全長約269.06米(882.75英尺),寬28.19米(92.5英尺),吃水線到甲板的高度為18.4米(60英尺),注冊噸位46328噸(凈重21831噸),排水量達到了規模空前的66000噸!盡管她包含了更多的空間導致了更大的總噸數(比她的姊妹船奧林匹克號多出1600噸)。4個碩大無比的煙囪中只有3個真正用於排出煤煙。剩下那個是個陪襯實際用途是作為主廚房的煙囪和通風。船上有891名船員,可以運載2200名以上乘客。

『捌』 歷史上泰坦尼克號的事實

1.原本在意外發生前一天,船上預定舉行一場演習,但不知為何,史密斯船長取消了預定計劃。很多人相信如果事前有舉行演習,就不會死那麼多人。

2.在瞭望員打開警鈴到泰坦尼克號撞上冰山之間,艦橋的長官只有37秒的反應時間。

3.泰坦尼克號上竟然有發行報紙,叫做「大西洋日報」 (Atlantic Daily Bulletin) ,上面有廣告、股票價格、賽馬結果、花邊新聞及每日菜單。

4.在三等艙的700名乘客只能共用2個浴缸。

5.在泰坦尼克號送出求救訊號時,加州人號 (Californian) 比趕去救援的卡柏西亞號 (Carpathia) 更近,但是,在命運之夜的12:45分,加州人號的船員通報船長看到奇特火光時,船長沒有進行處理,無線電操作員也在睡覺,他們直到早上才發現訊號,但為時已晚…事件過後船長丟了工作。

6.泰坦尼克號事實上是一艘皇家郵船,他們有責任要幫英國郵務送信。船上的5名郵差要負責3,246袋信件,也就是7百萬封信。雖然這些信當然都沒送出,但如果有任何信件的碎片被發現,美國郵務還是會努力幫忙送達。

7.細野正文是泰坦尼克號上唯一的日籍生還者 (也是船上唯一的日籍人士) ,他回國後卻被指控是一名懦夫,因為他沒有跟其他乘客一起死,甚至連學校教科書都把他描述為不名譽的範本。

8.在泰坦尼克號沉船後一天,《世界報》 (The World) 跟《倫敦每日郵報》 (London Daily Mail) 在報導中寫:「泰坦尼克號沉沒,無人身亡。」

9.但是沉船一周後,紐約時報用整整75頁的篇幅報導這次事件。

10.害泰坦尼克號沉船的冰山,可能是在公元前1000年就從北大西洋慢慢飄過去的。

11.船上的乘客伊莉莎白?夏慈 (Elizabeth Shutes) 在沉船當夜,因為冰塊的味道而被煩到睡不著。她聲稱那味道讓她想到以前去過的冰窟。

12.事件過後,美國和英國的的調查都指出船速過快,如果開慢一點的話它或許就能避過冰山。路易絲?派頓 (Louise Patton) 指稱她的外祖父,也就是二副查爾斯?萊特霍德 (Charles Lightholler) 在偵訊時串供並隱瞞失誤,擔心會影響白金航運公司的名譽。

13.德州大學的兩名天文學家發現,「超級月亮」可能是害冰山移動的原因。在1912年 (泰坦尼克號沉船當年) 的1月4日發生了超級月亮,月球離地球的距離是1400年來最近的一次。月球與太陽對齊造成超大浪,造成大量冰山逐漸移動到泰坦尼克號的航線上。

14.在泰坦尼克號上真的有一顆很像「海洋之心」的藍寶石,是凱特 (Kate Florence Philips) 的愛慕者亨利 (Henry Morley) 送她的禮物。19歲的凱特跟她40歲的老闆墜入愛河,亨利拋家棄子並決定跟她逃到加州開始新生活,但亨利不幸沒搭到救生艇。

後來凱特生下女兒,取名艾倫 (Ellen) ,她說她仍保有那條項鏈,還有泰坦尼克號客艙的鑰匙。
15.船長愛德華?約翰?史密斯 (Edward John Smith) 第一次做海軍測驗時,其實沒有通過,但他終於通過後,還贏得了「百萬富翁的船長」的稱號,因為他良好的名聲,上流階層的人常指名坐他開的船。

『玖』 武漢長江大橋歷史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是萬里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伊始即成為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築。

武漢長江大橋是蘇聯援華156項工程之一,於1955年9月動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大橋為公路鐵路兩用橋,上層為公路(107國道),雙向四車道,兩側有人行道;下層為復線鐵路(京廣鐵路)。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西北岸引橋303米,東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18米,設4車道;車行道兩邊的人行道各2.25米。橋身為三聯連續橋梁,每聯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橋下可通萬噸巨輪,8個橋墩除第7墩外,其它都採用「大型管柱鑽孔法」,這是由中國首創的新型施工方法。

武漢長江大橋將武漢三鎮連為一體,極大地促進了武漢的經濟社會發展。同時,大橋將被長江分隔的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連為一體,從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廣鐵路,對促進中國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6年6月毛澤東在《水調歌頭·游泳》中題寫的「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正是對武漢長江大橋溝通中國南北交通這一重要作用的真實寫照。作為中國第一個五年計劃主要成就,大橋圖案入選1962年4月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成為新中國國家建設的重要標志。

武漢長江大橋是中國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2013年5月3日,武漢長江大橋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武漢位居中國腹地、長江中游,漢水由此匯入長江,擁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優勢,曾被孫中山譽為「內聯九省、外通海洋」的大商埠。至清末時期,武昌為湖北省會,漢口為商埠,漢陽也發展了一定的工業基礎。1906年,京漢鐵路全線通車,而粵漢鐵路也在修建當中,建橋跨越長江、漢水連接京漢、粵漢兩路的構思即為各方所注。

據歷史檔案顯示,在武漢建第一座長江大橋的設想最早由湖廣總督張之洞提出,用以溝通南北鐵路。1912年5月,中國鐵路工程師詹天佑被北洋政府聘為粵漢鐵路會辦。詹天佑在進行粵漢鐵路復勘定線的過程中,考慮到將來粵漢鐵路與京漢鐵路會跨江接軌,為此在規劃武昌火車站(通湘門車站)時也預留與京漢鐵路接軌出岔的位置。
經國務院批准後,武漢長江大橋於1955年9月1日提前正式動工。武漢長江大橋全部工程除了大橋本身以外,還包括大量配套工程,包括漢水鐵路橋、大橋聯絡線、由丹水池站經江岸西站至漢水鐵路橋頭的漢口迂迴線(今京廣鐵路正線)、江岸站至江岸西站的聯絡線、江岸西編組站、漢西站、漢陽站等設施,其中漢水鐵路橋和長江大橋正橋和引橋工程由鐵道部武漢大橋局負責施工,其餘鐵路及跨線橋工程由鐵道兵施工。

1957年3月16日,大橋橋墩工程全部竣工。長江大橋採用3聯9孔的等跨間支梁進行安裝,使用平衡懸臂拼裝架設法,從武昌、漢陽兩岸分別同時向江中同時推進,全部鋼梁均由山海關、沈陽橋梁廠製造,鋼材由鞍山鋼鐵提供;1957年5月4日,大橋鋼梁順利合攏,同日舉行了慶祝大會。武漢長江大橋(連同配套工程)總投資預算1.72億元人民幣,實際只用了1.384億元;大橋本身造價預算7250萬元,實際只用了6581萬元。

2017年10月,武漢長江大橋迎來60周歲生日。在這60年中,大橋歷經7次較大洪水、77次輪船撞擊考驗。從最近一次的「體檢報告」來看,全橋無變位下沉,橋墩可承受6萬噸壓力,可抵禦10萬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的洪水,可抗8級以下地震和強力沖撞,24805噸鋼梁、8個橋墩無一裂紋,無彎曲變形,百萬顆鉚釘沒發現松動,全橋無重大病害。武漢長江大橋建橋時的設計壽命是100年,已經過去了60年,通過科學養護,大橋使用壽命或延長到150年。

『拾』 摩天輪的來歷

一、摩天輪是由美國人喬治·法利士(George Washington Ferris)在1893年為芝加哥的博覽會設計,目的是與巴黎在1889年博覽會建造的巴黎鐵塔一較高下。而第一個摩天輪重2200噸,可乘坐2160人,高度相等於26層樓。
二、摩天輪是一種大型轉輪狀的機械建築設施,上面掛在輪邊緣的是供乘客乘搭的座艙。乘客坐在摩天輪慢慢的往上轉,可以從高俯瞰四周景色。最常見到摩天輪存在的場合是游樂園(或主題公園)與園游會,作為一種游樂場機動游戲,與雲霄飛車、旋轉木馬合稱是「樂園三寶」。但摩天輪也經常單獨存在於其他的場合,通常被用來作為會活動的觀景台使用。
三、根據運作機構的差異,摩天輪可分為重力式摩天輪(Ferris Wheel)和觀景摩天輪(Observation Wheel)兩種。重力式摩天輪的座艙是掛在輪上,以重力維持水準;而觀景摩天輪上的座艙則是懸在輪的外面,需要較復雜的連桿類機械結構,隨著車廂繞轉的位置來同步調整其保持水平。

閱讀全文

與歷史巨輪工天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