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的4月2日發生了什麼事

歷史上的4月2日發生了什麼事

發布時間:2022-07-23 14:09:30

1. 歷史上的今天4月1日發生了什麼事

1. 2015年4月1日,香港政府決定不給亞洲電視的本地免費電視牌照續期。
2. 2013年4月1日,中國老女排冠軍成員陳招娣少將因病逝世。
3. 1997年4月1日,中國鐵路進行第一次提速。
4. 1980年4月1日,中國開始發行外匯兌換券。
5. 1976年4月1日,蘋果公司創立。

2. 歷史上1871年發生什麼大事

1月18日——德意志帝國建立,德國統一。 2月17日——梯也爾出任法國政府首腦。 2月28日——法德和約簽訂,法國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大片領土給德國,並賠款50億法郎。 3月18日——巴黎公社革命爆發。 3月26日——巴黎進行選舉。 3月28日——巴黎公社正式成立,巴黎公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4月2日——巴黎公社戰士與凡爾賽政府軍在巴黎近郊展開激戰。 4月16日——德意志帝國憲法頒布。 5月8日——凡爾賽軍開始炮擊巴黎城防工事。 5月10日——法、德正式簽署《法蘭克福條約》。 5月15日——德國頒布第175條,開始了德國迫害同性戀者的歷史。直至1994年條例廢除之前,因此條例而受害或被殺的同性戀者數以萬計。 5月28日——巴黎公社失敗。 9月13日——《中日通商章程》在天津簽訂。 11月27日——牡丹社事件。一艘琉球漁船遇颶風,飄到台灣南部高山族聚居的牡丹社地方,一些水手因同台灣高山族居民發生沖突而被殺,其餘由清政府送回琉球。 12月24日——朱塞佩·威爾第的著名歌劇《阿依達》在埃及開羅的歌劇院(Khedivial Opera House)首演。
麻煩採納,謝謝!

3. 歷史上的今天4月1日都發生過什麼事

1、1949年——南京「四·一」慘案。

1949年4月1日,南京中央大學、金陵大學等10所大專院校的學生和部分教職員工6000餘人舉行大遊行,要求國民黨政府接受中國共產黨的八項和平條件。遊行結束後,回校學生遭到預伏的國民黨暴徒的圍毆和毒打,被打死和被打重傷致死3人,釀成震驚全國的「四·一」慘案,這是解放前國民黨製造的最大的學運慘案。

2、2001年——「81192」中美撞機事件。

2001年4月1日,美國EP-3偵察機在中國海南島附近海域上空偵查,中國海軍航空兵派出2架殲-8II戰斗機進行監視和攔截,其中一架僚機在中國海南島東南70海里的中國專屬經濟區上空與美軍飛機發生碰撞,中國戰斗機墜毀,飛行員王偉跳傘下落不明,後被中國確認犧牲。

3、2015年——南京地鐵3號線正式開通運營。

南京地鐵3號線是南京地鐵第六條建成運營的線路,也是南京地鐵第二條開通的過江線路,於2015年4月1日正式運營,標志色為綠色。

4. 4月份歷史上發生什麼事件啊

很多呢
1在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夜,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
2中國共產黨章程是在1969年4月14日九大通過
3。193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發布《為創立全國各黨各派的抗日人民陣線宣言》
4。1945年4月24日毛澤東同志發表了《中國共產黨的三大作風》
很多很多

5. 歷史上的4月3號發生過哪些重要事件

4月3日 ● 1905年4月3日,清末資產階級革命家鄒容逝世。鄒容原名紹陶,字蔚丹,又名成丹。四川巴縣(今重慶)人。他同情維新變法,得悉譚嗣同被清政府殺害後,作詩悼念自勉。他反對沙俄侵略中國東三省,與保皇派進行堅決斗爭,拒不參加其國民議會,擬創立革命團體——中國學生同盟會,以團結全國學生。為此撰成宣傳民主革命的著作《革命》,宣傳革命是「天演之公例」,揭露清政府反動賣國罪惡,號召推翻清朝封建專制統治,建立「中華共和國」。其文由章炳麟作序,由革命黨人集資出版,《蘇報》刊文介紹。蘇報案發生後,他毅然到巡捕房投案自首,被英租界當局無理判處徒刑2年,與章炳麟一起被囚於上海租界監獄。1905年死於獄中。1912年2月,南京臨時政府追認他為大將軍。 ● 1938年3月底至4月初,中國軍隊同日本侵略軍在山東嶧縣的台兒庄,進行了聞名中外的台兒庄會戰。1938年春,日本侵略軍妄圖侵戰徐州,打通津浦線。國民黨將領李宗仁率軍駐守徐州。日本坂垣師團和坂谷師團企圖會師台兒庄,策應津浦路南段日軍的攻勢,合攻徐州。中國軍隊以優勢兵力,包圍進攻台兒庄之敵,並且擊退了由臨沂增援之敵,取得了殲敵20000餘人的勝利,台兒庄戰役是抗戰以來國民黨正面戰場取得的最重大的勝利,振奮了全民族的抗戰精神。 ● 1968年4月3日,連接巴西和烏拉圭的孔克爾迪斯大橋建成。這座橋橫跨在巴西和烏拉圭之間的庫阿雷姆河上。巴西總統德·克斯塔·西爾瓦和烏拉圭總統帕切克·阿萊克為大橋落成儀式剪綵,並正式宣布通車。然後,在烏拉圭的邊境城市阿爾提加斯,舉行了閱兵式和由兩國空軍參加的低空飛行表演的慶祝活動。 ● 1979年4月3日,新華社報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東曲阜魯國故都和孔廟、孔府、孔林,修整一新,恢復了古跡的原狀。同時,孔廟里設專室陳列著2000多塊珍貴的碑刻,已形成了我國又一個碑林。孔子是春秋魯國人,曾任中都宰、司寇等職。年輕時即以「知禮」聞名。孔子把原來被貴族壟斷的典籍《詩》、《書》、《禮》、《樂》等加以整理,作為聚徒講學的教材,使這一部分文獻得以保存下來。孔子把恢復西周傳統文化,作為一生奮斗的目標,因而在政治思想上是保守的。孔子開創的學派被稱為「儒家」,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大影響。他的學說思想主要保存在《論語》一書中。 ● 1986年2月,急轉直下的菲律賓局勢使馬科斯坐立不安。反對黨領袖阿基諾夫人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支持。但是執政20年之久的馬科斯仍然不肯輕易讓權。2月25日中午,阿基諾夫人舉行就職儀式後不到3小時,馬科斯也舉行了就職儀式。但之後不久,他便同菲律賓國防部長恩里萊通了電話,表示同意讓權,以換取他的安全出走。2月25日晚上,馬科斯一家乘美國直升機離開菲律賓,開始了流亡生活。 ● 美國教授C·C·金分離出維生素C(1932)。 ● 美國、英國等11國外長在華盛頓簽訂了北大西洋公約(1949)。 ● 中國婦女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閉幕,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成立。(1949)。 ● 中國戲曲研究院在北京成立(1915)。

6. 中國歷史上的4月2日發生的大事

●271年4月2日,我國地圖學家裴秀逝世。

● 1949年4月2日,中國婦女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閉幕。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成立。

● 1950年4月2日,中央戲劇學院成立。

●1975年4月2日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董必武(1885—1975)同志因病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董必武是湖北黃安人,早年加入同盟會,參加了辛亥革命,後來在武漢從事教育工作。「五·四」運動時期,董必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1920年,他與陳潭秋等人在武漢建立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董必武出席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隨後,他在湖北建立並發展了黨的組織。1927年董必武赴蘇聯中山大學學習;1931年回國。1934年,年近半百的董必武同志隨中央紅軍踏上了25000里長征的路途,經過一年的艱難跋涉終於到達陝北。抗日戰爭時期,董必武是中國共產黨同國民黨談判的代表之一。1945年,他代表中國解放區參加了聯合國制憲會議。建國後,董必武一直擔任黨和政府的重要職務。曾任國家副主席、代理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中共中央政第二年,他的第一部幻想小說《1828年和1829年從霍爾門運河至阿邁厄島東角步行記》問世,出版後立即獲得成功。以後他又轉向劇本創作。1840年他發表了描寫奴隸制的罪惡劇本。以後他又轉向劇本創作。1840年他發表了描寫奴隸制的罪惡劇本《黑白混血兒》。他的小說大多是自傳性質的。另外,安徒生還寫了許多國外游記。安徒生的第一本童話集題為《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在這個集子里有中國讀者熟悉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和《豌豆上的公主》等名篇。以後,在1843年、1847年和1852年安徒生又有新的童話集出版。安徒生的作品聞名全世界,他的童話故事是世界文學史上最經常被譯成各國文字的作品之一。

●1982年4月2日,我國著名作家巴金接受1982年「但丁國際獎」。「但丁國際獎」是1979年義大利學院為紀念義大利中世紀偉大詩人但丁而設立的榮譽獎,每年評選一次。1979年至1981年,先後獲得「但丁國際獎」的有:塞內加爾前總統、詩人桑戈爾;瑞士作家庇埃羅·桑吉阿尼和羅馬尼亞詩人凡狄拉·奧利亞。

●1983年4月2日,國畫大師張大千在台北病逝,終年84歲。張大千是四川內江縣人。青年時期研究古典畫法,臨摹敦煌莫高窟壁畫,無不得其精髓,後融會貫通前人法度,自成一派。張大千繪畫題材廣泛,人物、山水、花鳥、走獸無不精通。1950年以後,張大千先後在歐美以及東南亞各大城市舉辦畫展。1978年,遷居台北「摩耶精舍」。張大千晚年常用潑墨潑彩描繪風景,獨具風格。此外,張大千還精於鑒別收藏,出版有《大風堂壁畫》和《張大千畫集》。

● 1999年4月2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搶劫並殺害全國政協常委、國家氣象局名譽局長鄒競蒙的兇手馬可、江濤死刑,韓樹龍無期徒刑。

●1992年4月2日,中國與亞塞拜然建交。

● 1995年4月2日,中國同波黑建交。

7. 歷史上的4月1日發生了哪些事

1、1906年4月1日 京漢鐵路全線通車

1906年4月1日,京漢鐵路全線通車。京漢鐵路原稱盧漢鐵路,由於民國政府時期,北京稱北平,所以又叫平漢鐵路。全長1214公里,因力主修建這條鐵路才被派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與直隸總督袁世凱一道驗收工程後,改盧漢鐵路為京漢鐵路。

2、1912年4月1日 孫中山自行解除臨時大總統一職

1912年4月1日,孫中山至參議院解臨時大總統職。2日,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遷往北京。4日,參議院議決該院自即日起遷往北京。21日,中華民國國務院在北京成立。29日,臨時參議院在北京舉行開院禮。孫中山解職和臨時政府的北遷,標志著辛亥革命的成果已被袁世凱竊取。

3、1915年4月1日 上海掀起儲金救國運動

1915年4月1日,一名愛國志士在《申報》上倡議開辦救國捐,並自願捐獻財產1/10。此議一披露,響應者紛紛聲援,虞洽卿等人計議在滬成立救國儲金團臨時通訊處。4月7日,召開成立大會,宣布該團以中華國民協力保衛國家為宗旨,預定籌集儲金5000萬元,專備國家添設武備之用。會後,通電號召「各省各埠,請商會發起,冀達人人愛國,人人輸金之目的」。

4、1918年4月1日 中央美術學院正式成立

1919年4月1日 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抗議英美法三國會議

1919年4月1日,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抗議英美法三國會議解決山東問題辦法。在中國人民的推動下,中國代表在會上提出收回德國在山東的權利,以及廢除「21條」等要求。可是,英、美、法出於同日本分贓的考慮,無視中國的主權和作為戰勝國的權利,竟決定由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益。由此引發了後來的「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5、1927年4月1日 蔣介石與汪精衛密談反共「清黨」

1927年4月1日,汪精衛抵達上海,蔣介石率吳稚暉、李石曾、李宗仁、白崇禧、柏文蔚、古應芬等人,前往汪精衛下榻的孔祥熙公館,就反共「清黨」等問題同汪秘密會談。

8. 中國近代史上2月3月4月發生的大事

2月
166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台灣長官揆一在投降書上簽字,正式向鄭成功的軍隊投降。
1942年:中國共產黨開展整風運動。
3月
138年——張衡研製的候風地動儀觀測到隴西發生地震。
1922年——香港英軍突然襲擊罷工工人,製造沙田慘案
1923年——孫中山重新成立大元帥府
1925年——國共兩黨召開反對軍閥政治分裂會議
1926年——黃埔軍校擴為中央軍校
1934年——溥儀在長春就任「滿洲國」皇帝
1948年——毛澤東主張團結民族資產階級
1949年——全國學聯於北平成立
1950年——蔣介石在台灣宣布恢復「總統」職位
1954年——第一枚真正的氫彈試驗成功
1955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的指示》
1955年——新版人民幣從今日開始在全國發行
1957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創立
195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開學。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於1957年夏天在北京成立。劉伯承任院長並兼政治委員。1958 年3月1日學院開學。高等軍事學院的任務是,訓練我軍陸、海、空軍正師職以上的軍事、政治、後勤幹部、高級參謀以及軍事理論人員,提高政治、軍事理論水平和組織指揮現代化的諸軍兵種合成軍隊作戰的能力。
1961年——援助發展中國家的和平隊建立
1977年——中共中央決定成立毛澤東主席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
1982年——《人民日報》公布國務院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我國森林面積小,覆蓋率低,水土流失和生態失去平衡的情況非常嚴重,建議把每年的3月12日作為我國的植樹節。從此,每到植樹季節,全國各地的義務植樹活動全面展開。森林對於人類的重大益處,越來越被人們所認識。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
198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生效。
198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轉發《關於開創社隊企業新局面的報告》
1996年——李鵬在亞歐會議上發表講話
1997年——八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舉行
4月
528年:已故北魏孝明帝元詡之女元氏被祖母胡太後以先帝皇子身份擁立為皇帝,是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稱帝的女性,但不被後世普遍承認,當日即被廢黜,次日由元釗即位。
1130年:鍾相起義。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慶(今南京)。
1906年:中國京漢鐵路全線通車。
1912年:孫中山解除臨時大總統職。
1923年:中國大連的電話全面自動化。
1927年:蔣介石與汪精衛密談反共清黨。
1930年: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宣誓討蔣,中原大戰爆發在即。
1931年:國民黨開始第二次圍剿中央蘇區。
1940年:晉西北八路軍反掃盪獲勝利。
1948年:毛澤東提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和總政策。
1950年:中央美術學院成立。
1950年:中國與印度建交。
1958年:中國第一座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博物館開放,此博物館建立在陝西西安附近的半坡村。
1969年:中國共產黨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舉行。
1980年:中國開始發行外匯兌換券。
198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
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開始施行。
199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開始施行。
1992年:中國第一部《進出境動植物檢疫站》施行。
1995年:中國首批全國「青年文明號」命名授牌大會在北京舉行。
1997年:中國實施歷史上第一次鐵路大提速。
1997年:中國實施《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
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一架懷疑在進行間諜偵查任務的美國EP-3E偵察機在中國領空附近與中國一架戰斗機相撞,中方飛機失事,美方飛機迫降海南島,機上24名美軍被拘留,中美關系陷入低潮。
2008年:中國正式施行新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9. 歷史上四月份發生了什麼事

4月1日 蘋果公司成立 4月2日 唐朝拔河比賽 4月3日 黃巾起義 4月6日 人類首次徒步到達北極
4月8日 下令編撰《康熙字典》 4月9日 美國內戰結束 4月15日 達·芬奇出生 4月16日 中國第一位女飛行員出生 4月20日 希特勒出生 4月25日 中國宣布發現最早的哺乳動物化石 4月26日 清華大學建校
4月30日 華盛頓就任美國第一任總統

10. 歷史上四月份發生了什麼大事 和船有關

不是鄭和下西洋
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三年(一四零五年)六月,鄭和第一次下西洋,順風南下,到達爪哇島上的麻喏八歇國。爪哇古名闍婆,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為南洋要沖,人口稠密,物產豐富,商業發達。
鄭和下西洋
當時,這個國家的東王、西王正在打內戰。東王戰敗,其屬地被西王的軍隊佔領。鄭和船隊的人員上岸到集市上做生意,被佔領軍誤認為是來援助東王的,被西王麻喏八歇王誤殺,計一百七十人。鄭和部下的軍官紛紛請戰,說將士的血不能白流,急於向麻喏八歇國進行宣戰,給以報復。「爪哇事件」發生後,西王十分懼怕,派使者謝罪,要賠償六萬兩黃金以贖罪。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出師不利,而且又無辜損失了一百七十名將士,按常情必然會引發一場大規模戰斗。然而,鄭和身負永樂皇帝的秘密使命,怕一旦大開殺戒,沿路西洋各國恐懼明朝前來
鄭和下西洋路線
侵略,之後又得知這是一場誤殺,鑒於西王誠惶誠恐,請罪受罰,於是稟明皇朝,化干戈為玉帛,和平處理這一事件。明王朝決定放棄對麻喏八歇國的賠償要求,西王知道這件事後,十分感動,兩國從此和睦相處。爪哇島三寶壟紀念鄭和六百周年活動組委會成員向記者談及此事,都十分敬佩,說鄭和對各國不論強弱親疏,平等對待,一視同仁,即時兩國發生沖突,仍能保持極大的剋制,委曲求全,以理服人,表現出對鄰國的和平共處,睦鄰友好,使中國和印尼兩國人民的傳統友誼源遠流長,我們定居在這里也感到臉上有光,我們以鄭和為驕傲。印尼的學者認為,鄭和艦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上特混艦隊。而鄭和七下西洋的二十八年中,真正意義上的對外戰爭僅有錫蘭(今斯里蘭卡)一次,而且是在被迫無奈的情況下的防衛性作戰。鄭和在處理「爪哇事件」中,不但不動用武力,而且不要賠償,充分體現了鄭和是傳播和平的使者,他傳播的是「以和為貴」的中國傳統禮儀,以及「四海一家」、「天下為公」的中華文明。第二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鄭和回國後,立即進行第二次遠航准備,主要是送外國使
鄭和下西洋地圖
節回國。這次出訪所到國家有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渤尼(今汶萊)、暹羅(今泰國)、真臘(今柬埔寨)、爪哇、滿刺加、錫蘭、柯枝、古里等。到錫蘭時鄭和船隊向有關佛寺布施了金、銀、絲絹、香油等。永樂七年二月初一(1409年2月15日),鄭和、王景弘立《布施錫蘭山佛寺碑》,記述了所施之物。此碑現存科倫坡博物館。鄭和船隊於永樂七年(1409年)夏回國。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多人。第三次下西洋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皇上命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候顯率領官兵二萬七千餘人,駕駛海舶四十八艘,從太倉劉家港啟航,敕使占城,賓童龍,真臘,暹羅,假里馬丁,交闌山,爪哇,重迦羅,吉里悶地,古里,滿剌加,彭亨,東西竺,龍牙迦邈,淡洋,蘇門答剌,花面,龍涎嶼,翠蘭嶼,阿魯,錫蘭,小葛蘭,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蘇祿等國。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滿剌加當時是暹羅屬國,正使鄭和奉帝命招敕,賜雙台銀印,冠帶袍服,建碑封域為滿剌加國,暹羅不敢擾。滿剌加九洲山盛產沉香,黃熟香;太監鄭和等差官兵入山采香,得直徑八九尺,長八九丈的標本6株。永樂七年,皇上命正使太監鄭和等齎捧詔敕金銀供器等到錫蘭山寺布施,並建立《布施錫蘭山佛寺碑》此碑現存於科倫坡博物館。鄭和訪問錫蘭山國時,錫蘭山國王亞烈苦奈兒「負固不恭,謀害舟師」,被鄭和覺察,離開錫蘭山前往他國。回程時再次訪問錫蘭山國,亞烈苦奈兒誘騙鄭和到國中,發兵五萬圍攻鄭和船隊,又伐木阻斷鄭和歸路。鄭和趁賊兵傾巢而出,國中空虛,帶領隨從二千官兵,取小道出其不意突襲亞烈苦奈兒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亞烈苦奈兒並家屬。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獻亞烈苦奈兒與永樂帝,朝臣齊奏誅殺,永樂帝憐憫亞烈苦奈兒無知,釋放亞烈苦奈兒和妻子,給予衣食,命禮部商議,選其國人中賢者為王。選賢者邪把乃耶,遣使齎引,誥封為錫蘭山國王,並遣返亞烈苦奈兒。永樂九年(1411年)滿剌加國王拜里米蘇剌,率領妻子陪臣540多人來朝,朝廷賜海船回國守衛疆土。從此「海外諸番,益服天子威德」。八月禮部、兵部議奏,對錫蘭戰役有功將士754人,按奇功,奇功次等,頭功,頭功次等,各有升職,並賞賜鈔銀,彩幣錦布等。21條航線[21]:航線起點晝夜終點1太倉劉家港
福建長樂太平港2福建五虎門10占城國3占城3真臘國4占城10暹羅國5占城10交欄山6占城20爪哇國7滿剌加9蘇門答剌8滿剌加3阿魯9蘇門答剌1龍涎嶼10蘇門答剌12錫蘭山國11蘇門答剌20榜葛剌國12龍涎嶼5翠蘭嶼13錫蘭山國10古里國14錫蘭山國7溜洋國15錫蘭山國21卜剌瓦國16古里國10忽魯謨斯17古里國20剌撒國18古里國22阿丹國19古里國20佐法兒國20小葛蘭國20木骨都束國21忽魯謨斯國4天方國第四次下西洋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正使太監鄭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統軍二萬七千餘人,駕海舶四十,出使滿剌加,爪哇,占城,蘇門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蘭丹,加異勒,勿魯謨斯,比剌,溜山,孫剌等國。鄭和使團中包括官員868人,兵26800人,指揮93人,都指揮2人,書手140人,百戶430人,戶部郎中1人,陰陽官1人,教諭1人,舍人2人,醫官醫士180人,正使太監7人,監丞5人,少監10人,內官內使53人其中包括翻譯官馬歡,陝西西安羊市大街清真寺掌教哈三,指揮唐敬,王衡,林子宣,胡俊,哈同等。鄭和先到占城,奉帝命賜占城王冠帶。1413年鄭和船隊到蘇門答剌,當時偽王蘇干剌竊國,鄭和奉帝命統率官兵追剿,生擒蘇干剌送京伏誅。1413年鄭和艦隊在三寶壟停留一個月整休,鄭和費信常在當地華人回教堂祈禱。鄭和命哈芝黃達京掌管占婆華人回教徒。首次繞過阿拉伯半島,航行東非麻林迪(肯亞),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榜葛剌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
榜葛剌進麒麟圖
第五次下西洋永樂十五年五月十六日(1417年6月)總兵太監鄭和,在泉州回教先賢墓行香,往西洋忽魯謨斯等國公幹,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護送古里、爪哇、滿剌加、占城、錫蘭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卜剌哇、蘇門答剌、麻林、剌撒、忽魯謨斯、柯枝、南巫里、沙里灣泥、彭亨各國使者及舊港宣慰使歸國。隨行有僧人慧信,將領朱真、唐敬等。鄭和奉命在柯枝詔賜國王印誥,封國中大山為鎮國山,並立碑銘文。忽魯謨斯進貢獅子,金錢豹,西馬;阿丹國進貢麒麟,祖法爾進貢長角馬,木骨都束進貢花福鹿、獅子;卜剌哇進貢千里駱駝、鴕雞;爪哇、古里進貢麾里羔獸。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宋末泉州市舶司提舉蒲壽庚之侄蒲日和,也與太監鄭和,奉敕往西洋尋玉璽,有功,加封泉州衛鎮撫。第六次下西洋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鄭和送十六國使臣回國。為趕東北季風,鄭和率船隊很快出發,到達國家及地區有占城、暹羅、忽魯謨斯、阿丹、祖法兒、刺撒、不刺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加異勒、錫蘭山、溜山、南巫里、蘇門答刺、阿魯、滿刺加、甘巴里、幔八薩(今肯亞的蒙巴薩)。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日(1422年9月3日)鄭和船隊回國,隨船來訪的有暹羅、蘇門答刺和阿丹等國使節。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第七次下西洋宣德五年(1430年)宣德帝以外番多不來朝貢,命鄭和往西洋忽魯謨斯等國公幹,隨行有太監王景弘、李興、朱良、楊真,右少保洪保等人。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根據明代祝允明《前聞記下西洋》記載,有官校、旗軍、火長、舵工、班碇手、通事、辦事、書弄手、醫士、鐵錨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共27550人。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0年1月),鄭和率領二萬七千餘官兵,駕駛寶船61艘,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經徐山、十日到江蘇太倉,二十日出太倉附子門、二十一日到劉家港,駐留約一個月,在此期間,鄭和在劉家港北漕口修建天妃宮,宣德六年(1431年)春天,天妃宮修建完畢,鄭和立《通番事跡記》碑:「……和等自永樂初,奉使諸番,今經七次,每統官兵數萬人,海船數百艘,自太倉開洋,由占城國,暹羅國,爪哇國,柯枝國,古里國,抵西域忽魯謨斯等三十餘國,涉蒼溟十萬余里……明宣德六年,正使太監鄭和、王景弘,副使太監朱良、周滿、洪保、楊真,左少監張達等立」。宣德六年(1431年)二月二十六日抵達福建長樂港。鄭和船隊在長樂停留約半年,在此期間,鄭和曾率領興平三衛指揮千百戶和州府官員,到福建湄州嶼,賣辦木石,重修湄州天妃宮[38]。又在長樂縣南山三峰塔寺之旁,修建長樂天妃宮,十一月建成,樹立《天妃靈驗之記》碑[39],並鑄造銅鍾一口,銘文:「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鍾一口」。十二月九日出五虎門,二十四日到占城。七年正月從占城起航,二月六日抵達爪哇。六月十六日起航,二十七日抵達舊港。七月一日啟航,八日抵達滿剌加。八月八日啟航,十八日抵達蘇門答剌。十月十日啟航,十一月六日抵達錫蘭山。十日啟航,十八日抵達古里國。二十二日啟航,十二月二十六日抵達忽魯謨斯。八年二月十八日開船回洋,三月十一日到古里國。返航途中,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二十日大船回洋。四月六日到蘇門答臘。十二日開船,二十日到滿剌加。五月十日回昆侖洋,二十六日到占城。六月一日啟航,經南澳山,望郎回山,碗碟嶼,二十一日進太倉,七月六日到南京。第1次下西洋第2次下西洋第3次下西洋第4次下西洋第5次下西洋第6次下西洋第7次下西洋1405年6月(永樂三年)1407年10月13日(永樂五年)1409年10月(永樂七年)1412年12月18日(永樂十年)1416年12月28日(永樂十四年)1421年3月3日(永樂十九年)1430年6月29日(宣德五年)編輯本段菩薩保佑鄭和七次下西洋,不僅和技術環境有關。據其本人所述,因為修摩利支天法,得到摩利支天菩薩幫助才能平安的出遊。
1403年(明成祖永樂元年 癸未)「鄭和「32歲正月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賀,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明成祖實錄》卷十六)五月,命福建都司造海船百三十七艘。(《明成祖實錄》卷十九)八月,命京衛及浙江,湖廣,江西,蘇州等府衛造海運船二百艘。(《明成祖實錄》卷二十一)八月二十三日,姚廣孝題記鄭和刊印《摩利支天經》雲:「今菩薩戒弟子鄭和法名福善,施財命工,刊印流通,其所得勝報,非言可能盡矣。福善一日懷香過余、請題,故告以此。(永樂元年歲在癸未秋八月二十又三日,僧錄司左善世沙門道衍」。(《摩利支天經跋尾》)1406年(明成祖永樂四年 丙戌)「鄭和「35歲鄭和等第一次出使西洋諸國途中,歷經占城,爪哇,蘇門答臘,滿刺加,錫蘭等國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4月2日發生了什麼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4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