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潛江歷史地名叫什麼

潛江歷史地名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7-24 05:36:57

『壹』 關於潛江的資料

潛江縣古為雲夢澤一角,歷經江水復合沖積和湖水緩慢沉積而逐漸形成。

潛江地域夏、商、周三代屬荊州域。

公元前5世紀前後的春秋戰國時期,在本縣南部的崗後和北部的平原上出現了章華台、竟陵等邑居,其地屬於諸侯國中的楚國。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率秦軍攻佔楚郢都(今江陵西北),東下竟陵,並分別設郡建縣,這里成為秦南郢竟陵縣轄地。

公元前206年西漢建立,其後在章華台設置了華容縣,潛江分屬竟陵、華容。

三國時,潛江之地轄於吳國,隸屬郡縣與漢無異。

晉初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潛江為竟陵郡之竟陵,南郡之江陵二縣地。

公元550年前後,南朝梁省竟陵,廢華容。潛江西南境改屬南郡江陵縣;西魏分江陵而置華陵縣,北周改華陵縣為紫陵縣,潛江西南境為其所轄。東北境為郢州竟陵郡之竟陵縣,竟陵郡治於齊時也由長壽(今鍾祥)遷至竟陵;梁末省竟陵縣入霄城縣,竟陵郡治、縣治始移霄城(今天門境),潛江東北境遂屬霄城縣;北周復改霄城縣為竟陵縣,改竟陵郡為石城郡,潛江東北境屬石城郡之竟陵縣。

隋朝時,潛江東北境屬荊州沔陽郡竟陵縣,西南境屬紫陵縣。

唐初省紫陵入江陵縣,潛江西南境屬江陵府江陵縣,東北境屬復州竟陵縣。公元857年(唐大中十一年),「以人戶輸納不便,置征科巡院於白 伏」(《太平寰宇記》,白 伏在今縣西北),隸屬於荊南節度使管轄。五代改白 伏為安遠鎮,為南平國(荊南國)屬地。

965年(宋乾德三年),升白 伏巡院為縣。因境內有河道分流漢水入長江,取「漢出為潛」意,命名潛江。縣治設在安遠鎮(在今下蚌湖附近),隸屬於荊湖北路江陵府。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改江陵府為上路總管府,後又改為中興路,均領有潛江,上隸於河南江北行中書省。1293年(至元三十年),因水患縣治遷至斗堤,即今治所在。

1368年,明朝建立。此前已改中興路為荊州府,所以明初潛江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1531年(嘉靖十年)升安陸州為承天府,潛江改屬之。

1646年(清順治三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1664年(康熙三年),分湖廣為湖北、湖南。潛江屬湖北省安陸府。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次年,改府為道,以道為省縣之間的行政機構,潛江屬鄂北道(後改稱襄陽道)。1925年廢除道制,遂直轄於省。1932年,在省縣之間設行政督察區,潛江屬第七區(1934年曾屬第六區,後還屬)。1936年,第七區改稱第四區,仍領有潛江(直到1947年)。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軍於1939年5月至1945年8月盤踞潛江部分地區,設有傀儡政權。潛江縣政府被迫輾轉於拖船埠、楊李家台、熊口等地;1943年春撤離潛江,設辦事處於公安縣境,日軍投降後還治。

本縣屬水網湖區,民國時期「十年淹九水」,人民除受「三座大山」的壓迫之外,還苦於水患。由於距中心城市較遠,人民富有革命傳統,有利於革命力量的集聚和迴旋,故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義革命時期成為革命根據地。1930年春至1932年冬,全境皆蘇區,是湘鄂西省(原稱「聯縣政府」)的潛江、荊南(後改稱荊門)、天潛縣蘇維埃政府(革命委員會)轄地。潛江縣蘇維埃政府曾駐於拖船埠、潛江城等處,荊南縣蘇維埃政府駐脈旺嘴。

1942年春至1945年秋,為抗日根據地,是鄂豫邊區襄南、襄河兩行政公置的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轄地。荊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莫家嶺,天潛沔縣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駐總口陶和嶺,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7年12月至1949年6月,全縣為解放區,是江漢區襄南、鄂中兩行政專員公署的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轄地。江荊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熊口,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9年7月撤銷邊區縣,恢復原縣名、縣域,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撤銷。潛江縣人民政府設於熊口,隸屬於湖北省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8月,潛江縣人民政府移駐城關(今園林辦事處)。

1988年5月撤縣建市。

1994年10月被列為湖北省直管市。

地理位置

潛江市位於東經 112°29′至113°01′,北緯30°04′至30°39′居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地面高程在26米至31米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素來以"水鄉園林"著稱。全市國土面積20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7394公頃,總人口100.2萬,其中城鎮人口48.8萬人(其中中心城區非農業人口36萬)。轄15個鎮、場、辦事處、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6個管理區。境內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和16個縣團級國有農場。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始建縣。1988年5月撤縣建市,1993年11月被評為全國明星市,1994年10月被列為湖北省直管市,多次被評為全省經濟綜合實力十強市。

【歷史文化】

潛江,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公元 965 (宋乾德三年)建縣迄今,已歷經 10 多個世紀。潛江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號稱"天下第一台"的東周楚王行宮就在境內龍灣鎮。"龍灣遺址",是我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時代最早的楚國離宮別院遺址群落,被定為2001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源遠流長的文化歷史不僅形成了潛江淳樸的民風,而且孕育了眾多英才。僅近百年來,就有中共一大代表李漢俊,辛亥革命先驅、新中國首任農業部部長李書誠,首任監察部長錢瑛,著名劇作家曹禺等享譽神州的傑出人物。1988 年 5 月,撤縣建市。 1994 年 10 月,列為湖北省直管市。

【自然資源】

潛江地上盛產糧棉油,地下富藏油氣鹽。全市地下蘊藏石油2億噸、天然氣9700多億立方米,岩鹽近8000億噸(為我國"鹽都"自貢市的30倍),另有鹵水136億立方米,富含鋰、銫、銣、溴、鉀、碘、硼、硅、鍶、鎳、錳等18種稀有微量元素,可廣泛用於電子冶金、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其礦化均超過了國家開采標准,有著廣闊的開發前景。

【基礎設施】

潛江北枕漢水,南接長江,東鄰武漢通黃石,西接荊州達三峽。318國道和宜黃(滬蓉)高速公路橫穿東西,潛監和襄岳兩條二級公路縱貫南北。是全省平原湖區惟一的路網建設試點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密度和通達度居全省前列。內河航運四季暢通,流經境北面的漢江,建有2個港口,年吞吐量達300萬噸以上。

科教實力雄厚。全市共有科研機構24個,中南地區最大、最先進的電子計算機中心就座落在市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4萬多人,萬人擁有自然科技人員230多人。"大專以上人數佔6歲以上人口比重"為3.94%,"高中和中專人數佔6歲以上人口比重"為14.25%。高考屢創輝煌,2002年又為清華、北大輸送優秀學子19名,並勇奪全省"理科狀元"。
中心城區建成區面積38.6平方公里。城鎮化水平達48.27%,市區日供水能力27萬噸,居民燃氣率98.5%,年供電總量超過8億千瓦時。市區內有園林、廣華兩個組團,呈星座式城市格局,其間有連接組團的綠色長廊、體現特色的森林公園、裝點城市的道路綠化、確保生態的河堤林帶。全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54.5%。面積達200公頃的國家級平原人造森林公園座落在市郊,公園內有珍稀樹種275種,被譽為江漢平原第一座亞熱帶植物園。投資1600萬元的南門河游園工程已於2002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園內栽植大小樹木3萬余株,草坪2萬平方米。著名作家碧野盛贊潛江「是一座綠色的城」。曾獲「湖北省一類衛生城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全省文明城市」等多項殊榮。

【經濟建設】

2002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5.44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第一產業14.63億元,增長1.5%;第二產業40.73億元,增長7.5%;第三產業30.08億元,增長9.5%。完成各級次財政收入6.4億元,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2.62億元,比上年增長15.6%。農民人均純收入2680元,比上年增加81元,增長3.1%。銀行各項存款余額83億元,各項貸款余額48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44億元,比上年增長7.4%。

開放開發方興未艾。市域內有幸福實業、江鑽股份、潛江制葯三家上市公司。2002年,全市發展個體工商戶3542戶,新增從業人員6075人、注冊資金6480萬元;發展私營企業223戶,新增從業人員1392人、注冊資金10358萬元;個私經濟從業人數佔全市人口的4%。共完成技改項目47個,完成投資11.3億元。新引進項目78個,投產48個,項目總投資5.09億元,實際到位資金3.2億元。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亞利、永安、賽特龍等外向型企業出口量增大,全市外貿出口完成2416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802萬美元,均超過省考核目標任務。 全市現有各類商品市場108個,江漢大市場和建材大市場是中南地區較大的市場。全市在"三沿"地區開辦窗口30多個,並先後與德國海登海姆市等國內外城市結為友好城市。

【投資環境】

潛江,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地上盛產糧油棉,地下富藏油氣鹽。是全國商品糧、優質棉、商品魚、速生豐產林、牲豬「四化」、農業綜合開發、農業創匯「七大農業基地」和油氣綜合開采加工,石油機械製造、鹽化工業、石化科研、對外服務「五大工業基地」。地下蘊藏石油 2 億噸,天然氣 9700 多億立方米,岩鹽近 8000 億噸,為我國「鹽都」自貢的 30 倍,鹵水 136 億立方米,富含溴、鉀、碘、硼、硅、鍶、鎳、錳、鋰、銫、銣等 18 種可廣泛用於電子、冶金、航天等高科技領域的稀有微量元素,其礦化度均超過國家開采標准。潛江,區位優越交通發達。東接武漢通黃石,西鄰荊州達三峽,北依漢水,南接長江,內河航運四季暢通。 318 國道和宜(昌)黃(石)高速公路橫穿東西,潛(江)監(利)和襄(樊)岳(陽)兩條二級公路縱貫南北,在流經北境的漢江邊建有年吞吐能力達 300 萬屯的澤口、紅廟兩個港口。潛江,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市區主要幹道發展到 358 公里,城區主要街道 60 條,聯結市區,縱跨南北。市區日供水能力達 27 萬噸。居民燃氣率達 98.5% ,城鄉通電率達 100% 。年供電總量超過 6 億千瓦時,已開通國際國內程式控制電話 7 萬門。光纖通信、數字微波和具有國際國內聯網功能的行動電話,無線尋呼全部投入使用。城區綠化覆蓋率達 35% ,面積達 200 公頃的國家級平原人造森林公園座落在市郊,擁有珍稀樹種達 275 種,被譽為江漢平原第一座亞熱帶植物園。潛江,科技智力實力雄厚。有科研機構 31 個,中南地區最大、最先進的電子計算機中心就座落在市區,各類專業技術人員 4 萬多人,其中自然科技人員 2.1 萬人,萬人擁有自然科技人員 226 人,達到全國先進水平。潛江,對外開放方興未艾。已有「三資」企業近百家,工業產口出口企業 36 家,其中自營進出口企業 9 家,已形成內地有基地、沿海有窗口、境外有市場的「三點一線」格局。全市在「三沿」地區開辦窗口 30 多個,先後與德國海登海姆市、遼寧新民市和廣東普寧市結為友好城市。潛江,水鄉園林獨具特色。市區內園林、廣華、澤口三個組團呈星座式格局,其間有連接組團的綠色長廊,體現特色的森林公園,裝點城市的道路綠化,確保生態的河堤林帶。著名作家碧野曾盛贊潛江「這是一座綠色的城」。
【旅遊資源】

潛江主要旅遊自然資源有「二園、二湖、一河、一江」。即森林公園、水杉公園、返灣湖、借糧湖、田關河、漢江。

森林公園。位於東城區楊市辦事處,佔地100公頃,種植大量水杉、池杉、意楊等,是休閑、游覽的好去處。

水杉公園。位於西城區廣華辦事處,是江漢平原最大的人工水杉林,園內開設多種健身、娛樂項目,是綜合性休閑娛樂場所。

返灣湖。原為洞庭湖泊的一個支湖,湖泊水面1萬畝,是潛江境內最大的自然湖泊。20世紀90年代初,返灣湖開始旅遊開發,現已成為頗具水鄉情調的休閑度假勝地,湖區有別具水鄉特色的餐飲、住宿、游樂等設施。

借糧湖。位於潛江市西北邊陲,與荊門、荊州兩市接壤,面積5萬畝。是一個集歷史古跡、民俗風情、佛教文化、水上世界等為一體的優良旅遊資源,現在正在開發中。

田關河旅遊風景區。位於田關河排灌站,其過河索道、人工水杉林等構成獨特的河灘風景。

漢江民俗風景區。以漢江澤口、紅旗兩個碼頭為主,初步形成了以餐飲、休閑為特色的民俗風情區。

潛江悠久的歷史文化為潛江提供了寶貴的人文景觀。主要有章華台、曹禺著作陳列館、李漢俊陳列室等。

章華台。位於潛江龍灣,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2000年,楚章華台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曹禺著作陳列館。位於潛江東城區,展示了一代戲劇大師曹禺的生平史跡。曹禺之墓設在潛江森林公園內。

李漢俊陳列室。中共一大代表李漢俊是潛江袁橋人,在袁橋修有李漢俊紀念碑和李漢俊陳列室。
潛江特產:
1.潛半夏:半夏是我國中葯寶庫中的一種重要葯材,產地只有亞洲的中國和日本。它的功能是燥濕化痰,和胃止嘔,主治痰濕水飲,嘔吐,咳喘等症。半夏有水生和陸生兩種,即所謂的水半夏和旱半夏。旱半夏的葯用價值強似水半夏。潛江正是我國旱半夏的主要產區。《辭海》在「潛江」這一詞條內有「盛產半夏等中葯材」語。所以潛江產半夏有「潛半夏」之譽。老一代的中醫在處方上寫「潛半夏」,猶之乎「貝露」冠之以「川」字而成「川貝」,「潛半夏」也是名聞遐邇,行銷海內外的名貴中草葯。
2、二回頭:是享譽湖北的著名菜餚,以潛江湖區特產黃蟮作主料,烹制而成。它看上去似冷的,吃進嘴卻熱乎,入口化渣,餘味綿長。最早製作此菜的廚師劉某,見蒸熟的蟮魚尤其是走油後兩頭翹起,如前所說的馬鞍形,便根據這卷翹狀,取名為二回頭。某秀才於飽嘗美味之後,意猶味盡,便索來紙筆題詩一首:妙哉二回頭/香嫩且滑口/游士喜嘗新/歸去再回頭。詩人不僅賦予了佳餚奇特的外形,還賦予了人們愛之深切,進而流連此一美味的意蘊。乾隆皇帝曾經到潛江,偶然吃過一次後,此後又兩次回頭去老地方吃該菜,這也是「二回頭」的一種來歷; 3、鍋奎:有普通的白鍋奎和蔥鍋奎、鴨子鍋奎(又稱「沖擔鍋奎」,兩頭尖,中間寬,因形似古時挑材用的沖擔而得名); 4、煮包子:和一般的包子做法沒啥區別,餡可以自選,只是不是蒸出來的,而是放在那種平底鍋里煮出來的,現在平底鍋里加少許水,在水面上均勻的撒一點麵粉,包子在鍋里擺放整齊,煮到水干時撒上少許油,再煮干,翻面後再撒一次油,煮好基本就可以出鍋了; 5、粉蒸肉:和別省的粉蒸肉用的蒸肉粉不同,也和武漢的不同,使用的細米磨的粉,做法和「沔陽三蒸」中的蒸肉大致相同; 6、餾魚:選取上等的青魚或者財魚等切成片,要用澱粉點湯的,吃起來滑嫩真不錯口; 7、曲米茶:不是喝的喲,而是潛江和仙桃、天門部分地區夏天的主食,先將大米焙黃後,照著煮稀飯的程序做即可; 8、水煮財魚:選漢江產的黑魚(在湖北稱為財魚)切成片,做法和水煮肉片差不多,很辣的,是潛江紅白喜事少不了的主打菜; 9、糍粑、年糕、荷葉子、麻括子、炒米、水麻酥、酥餅……是過年時的節令食品,農村裡家家戶戶都要做的。 10、油悶大蝦、嘗香思、火燒粑、枕頭粑粑、發糕、油敦子、燒土雞 潛江的香米 11.、螺螄 「三月螺螄四月蚌」,這是潛江的民諺,意為三四月正是潛江盛產螺螄蚌的好時節。江漢平原人吃螺螄不像外地人那樣將其囫圇地炒個半熟不熟,滋滋地吮吸入口,而是先把螺螄用開清水「濯」過,再用斷了半截的紡花錠子或者是一根竹簽剔出螺螄肉,按天(門〕潛(江〕沔(陽〕「三蒸」之一的方法食用。新近又有一種食用方法,即有蚌、臘肉、豆渣粑的所謂「三味火鍋」,出人意外地在全市各餐館遍地開花。

『貳』 四川有沒有一個叫潛江的地名

原四川省黔江地區,老地名了。1997年隨重慶市直轄,現在是重慶市黔江區。

『叄』 湖北潛江屬於哪個市

潛江市是湖北省直管縣級市,不屬於其他市管轄。

潛江是湖北省直管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是連接湖北東西部的橋梁城市,是武漢城市圈、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長江經濟帶、漢江生態經濟帶等湖北「兩圈兩帶」戰略的重要節點城市。

全市國土面積2004平方公里,境內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轄1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個國有農場、16個鎮處,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綠化模範城市、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是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市。

潛江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作為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境內發現被譽為「天下第一台」的東周楚靈王行宮章華台遺址,被列為「2000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

潛江深厚的文化底蘊孕育了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傑出戲劇大師曹禺等眾多英才。潛江花鼓戲、潛江皮影戲、潛江民歌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被列為全省首批創建省級現代服務業示範園區的曹禺文化產業園部分設施已投入使用。

(3)潛江歷史地名叫什麼擴展閱讀

潛江歷史沿革

潛江地域夏、商、周三代屬荊州域。公元前5世紀前後的春秋戰國時期,在本縣南部的崗後和北部的平原上出現了章華台、竟陵等邑居,其地屬於諸侯國中的楚國。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率秦軍攻佔楚郢都(今江陵西北),東下竟陵,並分別設郡建縣,這里成為秦南郢竟陵縣轄地。公元前206年西漢建立,其後在章華台設置了華容縣,潛江分屬竟陵、華容。

三國時,潛江之地轄於吳國,隸屬郡縣與漢無異。晉初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潛江為竟陵郡之竟陵,南郡之江陵二縣地。

公元550年前後,南朝梁省竟陵,廢華容。潛江西南境改屬南郡江陵縣;西魏分江陵而置華陵縣,北周改華陵縣為紫陵縣,潛江西南境為其所轄。東北境為郢州竟陵郡之竟陵縣,竟陵郡治於齊時也由長壽(今鍾祥)遷至竟陵。

梁末省竟陵縣入霄城縣,竟陵郡治、縣治始移霄城(今天門境),潛江東北境遂屬霄城縣;北周復改霄城縣為竟陵縣,改竟陵郡為石城郡,潛江東北境屬石城郡之竟陵縣。

隋朝時,潛江東北境屬荊州沔陽郡竟陵縣,西南境屬紫陵縣。唐初省紫陵入江陵縣,潛江西南境屬江陵府江陵縣,東北境屬復州竟陵縣。公元857年(唐大中十一年),「以人戶輸納不便,置征科巡院於白 伏」(《太平寰宇記》,白 伏在今縣西北),隸屬於荊南節度使管轄。五代改白 伏為安遠鎮,為南平國(荊南國)屬地。

965年(宋乾德三年),升白 伏巡院為縣。因境內有河道分流漢水入長江,取「漢出為潛」意,命名潛江。縣治設在安遠鎮(在今下蚌湖附近),隸屬於荊湖北路江陵府。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改江陵府為上路總管府,後又改為中興路,均領有潛江,上隸於河南江北行中書省。1293年(至元三十年),因水患縣治遷至斗堤,即今治所在。

1368年,明朝建立。此前已改中興路為荊州府,所以明初潛江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1531年(嘉靖十年)升安陸州為承天府,潛江改屬之。

1646年(清順治三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1664年(康熙三年),分湖廣為湖北、湖南。潛江屬湖北省安陸府。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次年,改府為道,以道為省縣之間的行政機構,潛江屬鄂北道(後改稱襄陽道)。1925年廢除道制,遂直轄於省。1932年,在省縣之間設行政督察區,潛江屬第七區(1934年曾屬第六區,後還屬)。

1936年,第七區改稱第四區,仍領有潛江(直到1947年)。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軍於1939年5月至1945年8月盤踞潛江部分地區,設有傀儡政權。潛江縣政府被迫輾轉於拖船埠、楊李家台、熊口等地;1943年春撤離潛江,設辦事處於公安縣境,日軍投降後還治。

1930年春至1932年冬,全境皆蘇區,是湘鄂西省(原稱「聯縣政府」)的潛江、荊南(後改稱荊門)、天潛縣蘇維埃政府(革命委員會)轄地。潛江縣蘇維埃政府曾駐於拖船埠、潛江城等處,荊南縣蘇維埃政府駐脈旺嘴。

1942年春至1945年秋,為抗日根據地,是鄂豫邊區襄南、襄河兩行政公置的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轄地。荊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莫家嶺,天潛沔縣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駐總口陶和嶺,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7年12月至1949年6月,全縣為解放區,是江漢區襄南、鄂中兩行政專員公署的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轄地。江荊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熊口,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9年7月撤銷邊區縣,恢復原縣名、縣域,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撤銷。潛江縣人民政府設於熊口,隸屬於湖北省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8月,潛江縣人民政府移駐城關(今園林辦事處)。1988年5月撤縣建市。1994年10月被列為湖北省直管市。

『肆』 潛江屬於哪兒

潛江屬於湖北省,是縣制級別的轄市,它的上級就直接是湖北省政府,潛江就是湖北的潛江市。

潛江市位於江漢平原腹地,東經112°29′至113°01′,北緯30°04′至30°39′。北依漢水,南臨長江,地處漢江下游,跨東荊河與上、下西荊河兩岸;由縣治園林鎮沿漢(口)魚(泉口)公路東至湖北省省會武漢市154千米,西至荊州地區行政公署駐地荊州鎮75千米。

縣境最東端在東荊河左岸幸福閘之東,西端在四湖中乾渠(總乾渠上游段)右岸西黃家台,南端在五岔河南的窯台,北端在漢江右岸的劉傢伙。東西橫距51.3千米,南北縱長64.4千米,面積2000平方千米。

(4)潛江歷史地名叫什麼擴展閱讀

潛江市風景名勝:

章華台,位於潛江龍灣,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2000年,楚章華台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曹禺著作陳列館,位於潛江東城區,展示了一代戲劇大師曹禺的生平史跡,曹禺墓設在潛江森林公園內。

潛江森林公園,位於楊市辦事處,佔地100公頃,種植大量水杉、池杉、意楊等。水杉公園。位於西城區廣華辦事處,是江漢平原最大的人工水杉林,園內開設多種健身、娛樂項目,是綜合性休閑娛樂場所。

東荊河——中國最早一部辭書《爾雅》(釋水)篇曰:「……江為沱……漢為潛……」漢為潛,即為潛水分流漢水,潛江取其境內潛水分流漢水入長江而得名。東荊河在明朝時期稱蘆伏河,清稱沖河,又名襄河、南襄河。

參考資料:網路-潛江市

『伍』 潛江屬於湖北哪個市

湖北省直轄縣級市

潛江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北依漢水,南臨長江,地處漢江下游,跨東荊河與上、下西荊河兩岸,氣候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下轄7街道、10鎮。2016年人口96.2萬人。

潛江是武漢城市圈和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縣。境內和附近地區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轄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個國有農場、16個鎮處,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

(5)潛江歷史地名叫什麼擴展閱讀:

潛江市位於江漢平原腹地,東經112°29′至113°01′,北緯30°04′至30°39′。北依漢水,南臨長江,地處漢江下游,跨東荊河與上、下西荊河兩岸;由縣治園林鎮沿漢(口)魚(泉口)公路東至湖北省省會武漢市154千米,西至荊州地區行政公署駐地荊州鎮75千米。

縣境最東端在東荊河左岸幸福閘之東,西端在四湖中乾渠(總乾渠上游段)右岸西黃家台,南端在五岔河南的窯台,北端在漢江右岸的劉傢伙。東西橫距51.3千米,南北縱長64.4千米,面積2000平方千米。

潛江市在地質構造上是江漢盆地的一部分,由該盆地的次一級構造單元潛江凹陷、丫角-新溝低凸起、江陵凹陷等組成。潛江境內呈現出河渠交織,堤防縱橫,灘堤突起,垸田低平,碟狀湖池鍇落其間的平原地貌景觀。潛江無山,地勢低平,由北向南,由東荊河向其東西兩側腹地略呈傾斜。最高處在北部漢江右岸河堤村的朋灘及共和村的中端台,海拔均為38米,最低在南部兩大垸農場的水產隊,海拔24米。

『陸』 潛江地名的由來

潛江人很朴實,用潛江人方言叫憨,古時候潛江人一般都會替人找工,而不會做老闆,所以了叫潛江這一方人都叫作「替工」。在後來,潛江這方地表河水和地下河流(河水)都很充足,有一個秀才來此當官時,就給「替工」加上了三點水,成了潛江,喻義此地的地下水非常豐富,水多的如長江。

『柒』 想知道: 潛江市 潛江在湖北省的哪裡 在哪

潛江,地名。居湖北省中南部江漢平原腹地,境內地勢平坦,地面高程在26米至31米之間,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素來以「水鄉園林」著稱。潛江市是武漢城市圈西翼主要城市,位於湖北省中南部美麗富饒的江漢平原,地上盛產糧油棉,地下富藏油氣鹽。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漢油田分公司總部就設在湖北省潛江市。

『捌』 湖北潛江的介紹

潛江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是中國現代作家曹禺的故鄉。1994 年被列為湖北省三個直管市之一。潛江是武漢城市圈成員。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1] 境內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轄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 個管理區(國有農場)、7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2] 。

『玖』 潛江屬於湖北省哪個省

潛江是湖北的直管市。

潛江,位於湖北省中部江漢平原,是中國現代作家曹禺的故鄉。1994年被列為湖北省三個直管市之一。
潛江是武漢城市圈成員。自公元965年(宋乾德三年)建縣,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1]
境內有全國十大油田之一的江漢油田,轄3個省級經濟開發區、6個國有農場、16個鎮處,素有「曹禺故里、江漢油城、水鄉園林、龍蝦之鄉」的美譽[2]

『拾』 潛江古稱什麼

潛江市古為雲夢澤一角,歷經江水復合沖積和湖水緩慢沉積而逐漸形成。 潛江地域夏、商、周三代屬荊州域。 公元前5世紀前後的春秋戰國時期,在本縣南部的崗後和北部的平原上出現了章華台、竟陵等邑居,其地屬於諸侯國中的楚國。 公元前278年(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率秦軍攻佔楚郢都(今江陵西北),東下竟陵,並分別設郡建縣,這里成為秦南郢竟陵縣轄地。 公元前206年西漢建立,其後在章華台設置了華容縣,潛江分屬竟陵、華容。 三國時,潛江之地轄於吳國,隸屬郡縣與漢無異。 晉初分江夏郡置竟陵郡,潛江為竟陵郡之竟陵,南郡之江陵二縣地。 公元550年前後,南朝梁省竟陵,廢華容。潛江西南境改屬南郡江陵縣;西魏分江陵而置華陵縣,北周改華陵縣為紫陵縣,潛江西南境為其所轄。東北境為郢州竟陵郡之竟陵縣,竟陵郡治於齊時也由長壽(今鍾祥境內)遷至竟陵;梁末省竟陵縣入霄城縣,竟陵郡治、縣治始移霄城(今天門境內),潛江東北境遂屬霄城縣;北周復改霄城縣為竟陵縣,改竟陵郡為石城郡,潛江東北境屬石城郡之竟陵縣。 隋朝時,潛江東北境屬荊州沔陽郡竟陵縣,西南境屬紫陵縣。 唐初省紫陵入江陵縣,潛江西南境屬江陵府江陵縣,東北境屬復州竟陵縣。公元857年(唐大中十一年),「以人戶輸納不便,置征科巡院於白 伏」(《太平寰宇記》,白 伏在今縣西北),隸屬於荊南節度使管轄。五代改白 伏為安遠鎮,為南平國(荊南國)屬地。 965年(宋乾德三年),升白 伏巡院為縣。因境內有河道分流漢水入長江,取「漢出為潛」意,命名潛江。縣治設在安遠鎮(在今下蚌湖附近),隸屬於荊湖北路江陵府。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改江陵府為上路總管府,後又改為中興路,均領有潛江,上隸於河南江北行中書省。1293年(至元三十年),因水患縣治遷至斗堤,即今治所在。 1368年,明朝建立。此前已改中興路為荊州府,所以明初潛江屬湖廣布政使司荊州府。1531年(嘉靖十年)升安陸州為承天府,潛江改屬之。 1646年(清順治三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1664年(康熙三年),分湖廣為湖北、湖南。潛江屬湖北省安陸府。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次年,改府為道,以道為省縣之間的行政機構,潛江屬鄂北道(後改稱襄陽道)。1925年廢除道制,遂直轄於省。1932年,在省縣之間設行政督察區,潛江屬第七區(1934年曾屬第六區,後還屬)。1936年,第七區改稱第四區,仍領有潛江(直到1947年)。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軍於1939年5月至1945年8月盤踞潛江部分地區,設有傀儡政權。潛江縣政府被迫輾轉於拖船埠、楊李家台、熊口等地;1943年春撤離潛江,設辦事處於公安縣境,日軍投降後還治。 本縣屬水網湖區,民國時期「十年淹九水」,人民除受「三座大山」的壓迫之外,還苦於水患。由於距中心城市較遠,人民富有革命傳統,有利於革命力量的集聚和迴旋,故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義革命時期成為革命根據地。1930年春至1932年冬,全境皆蘇區,是湘鄂西省(原稱「聯縣政府」)的潛江、荊南(後改稱荊門)、天潛縣蘇維埃政府(革命委員會)轄地。潛江縣蘇維埃政府曾駐於拖船埠、潛江城等處,荊南縣蘇維埃政府駐脈旺嘴。 1942年春至1945年秋,為抗日根據地,是鄂豫邊區襄南、襄河兩行政公置的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轄地。荊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莫家嶺,天潛沔縣抗日民主政府一度駐總口陶和嶺,天京潛縣抗日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7年12月至1949年6月,全縣為解放區,是江漢區襄南、鄂中兩行政專員公署的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轄地。江荊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熊口,天京潛縣人民民主政府駐夏家場。 1949年7月撤銷邊區縣,恢復原縣名、縣域,江荊潛、天潛沔、天京潛縣撤銷。潛江縣人民政府設於熊口,隸屬於湖北省荊州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8月,潛江縣人民政府移駐城關(今園林辦事處)。 1988年5月撤縣建市。 1994年10月被列為湖北省直管市。

閱讀全文

與潛江歷史地名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