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沒有人繼承趙孟頫的大書法
因為他沒有好好學習書法能力,他並沒有那個能力去繼承他們的東西。
⑵ 趙孟頫的故事
1、明代汪珂玉《珊瑚網・諸名家評米書》載,據元代陶宗儀說,趙孟頫偶爾得到米芾書寫的《壯懷賦》墨跡一卷,仔細玩賞,發現中間缺掉了幾行,他感到很可惜,決心憑自己擅長臨摹古人作品的本領把這幾行補上。於是,他找來米芾書寫的《壯懷賦》的刻本,鉤摹刻石,再拓印下來用來補齊《壯懷賦》的缺漏,總共換了五至七張紙。他把自己鉤摹的《壯懷賦》與米芾墨跡比較,最終還是感到不滿意。於是他感嘆地說:「現在的人在書法上遠不如古人啊!」嘆息之後,他又覺得米芾《壯懷賦》墨跡中間缺掉了幾行,總是一件令人遺憾的事情。最後,趙孟頫只得用刻本中的字補充完整了米芾《壯懷賦》的墨跡。由此可見,臨摹前人的書法,要達到逼真的程度是多麼艱難!
2、趙孟頫厭人索書
元代柳貫《柳待制文集》載,趙孟頫年輕時喜愛臨摹智永的《千字文》,所以能使自己的書法與智永《千字文》融為一體。自從趙孟頫登上仕途後,在書法上享有很高的名聲,應酬日益增多,難以承受,就十分討厭別人向他求字,碰到有人從衣袖裡拿出絲絹或紙張請他揮毫,他就板起臉來,堅決拒絕。求字的人只好罷休,悶悶不樂地離開但是,當他遇到官場上那些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和那些帶有貴族身份的人,有時也會很高興地揮毫寫字。當他高興地揮毫寫字時,一些喜歡湊熱鬧的朋友倘若在一旁鼓勁起鬨,
他心情更加輕松愉快,筆墨更加靈動瀟灑。寫到得意的時候,他也會自我誇耀,認為自己超過了古人。趙孟頫實在是元代書家中的一個奇才。
3、趙孟頫教子習字
元代孔齊《至正直記》載,趙孟頫教兒子學書法,自有一套家傳的口訣,比如寫「斜」字草書,認為「斗」旁的直下筆,用筆要先逆鋒向左然後向下,並且要寫成「屋漏痕」的形態。他的兒子仲先繼承了這種寫法。趙孟頫還檢查過兒子趙仲穆習字時握筆的情況,仲穆小時候握筆練字,趙孟頫悄悄地站在背後,突然抽仲穆的筆桿,假如毛筆隨著仲穆的手一起被拔起而不放鬆筆桿,趙孟頫就笑笑不做聲;假如毛筆從仲穆的手中抽出去了,墨汁沾污了個手指,趙孟頫就要以打板子的方式教訓仲穆。趙孟頫的這種做法,就是要使兒子把筆拿穩,把精神和氣力都集中到筆桿上。
這三個小故事希望能幫助你,從他生活的幾個方面反映了這位大書法家的品質。希望採納,謝謝!
⑶ 書法家裡最著名的要數王羲之了,其次是顏真卿,趙孟頫,柳公權,為什麼以後就沒有這樣有影響的書法家了
還有 歐陽詢 啊
「歐顏柳趙」是齊名的啊,合稱楷書四大家的 。
至於你說的以後為什麼沒有這么有影響的書法家了,我是一個書法愛好者,從小學習柳體和趙體。結合自已的感覺和認識給你回一下。我可是第一次給人回答「網路知道」答案的啊。因為你問的這個問題我以前也疑問過,引起俺的共鳴了:
我個人認為:其實單從書法唯美的角度,後世很多書法家,甚至可以說是無數的書法家在事實上已經超越了他們,但後世的書法家的成就是繼承的他們的衣缽,也就是學習的他們的書法經驗!!也就是缺乏創新性!!!王歐顏柳趙他們都是先鋒、開拓者,他們具有創新能力,在他們之前,他們的字體是前無古人的。即使歐顏柳趙他們四個人寫得都是楷體,他們的風格也相差很大。各領風騷。本人很是喜歡。另外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認證一下這個問題,這一百年有無數的書法家,但成就最最大的最有影響的恐怕就只有舒同和啟功了。而他們二人的最大特點也是如此,自成一體!!
歷史告訴我們,後勝於今,想想後代的無數書法家在書法的時候有「無數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只要不是太沒悟性,都應能超越至少比肩的。青出於藍嘛!但往往就因為這樣,缺乏了創新性。使作品失去特點,失去了有別於別人的獨具一格的特性!
另外,有人可能說自成一體的人多了去了。是的,自成一體只是一個充分條件。另外一個就是要寫得是楷體,或者行楷。王歐顏柳趙沒有一個是寫草或其他什麼體而著名的。楷體是規范!是正統!其他體成就再高能成大家但不能達到這種高度!
再者成為有影響力的書法家也與其人的社會地位有關。這五個人沒有一個是草根的呵,歐顏柳趙還都是朝廷重臣。個人以為毛主席的字與這個極有關聯。(聲明:就事論事對偉大領袖沒有抵毀的意思,本人很尊重崇拜他的)
說真的,從小學到大學,參加過好多書法比賽,有不少老師一生執著於書法,覺得他們寫得真的相當不錯。完全可以說是越前人了。有一些老師專功歐體或柳體得,能寫得和歐體或柳體一模一樣!!我有個老師專攻舒同體,在國內很有名氣,我們都覺得他寫得舒同體都比舒同本人寫得還要「舒同」!還要好了!!!但他卻註定永遠只屬於一個小圈子,一個短暫的時代,短短幾年。永遠被人記住的還只是舒同!!!
先寫這么多吧。
⑷ 趙孟頫在中國美術史上到底處於何種地位
不得不說,趙孟頫這個人在藝術上的造詣真是相當厲害的。其他著名書法家,例如王羲之、顏真卿等人是在書法一方面取得重大成就;而像顧愷之、吳道子等繪畫大家則沒有什麼傳世的書法作品。而趙孟頫卻能在書法和繪畫兩方面都達到很高的成就,在書法方面他是公認的楷書四大家之一,繪畫方面他的作品和理論影響了一大批後世畫家。
⑸ 趙孟頫的小故事
趙孟頫這個人其實很有意思的,他的一生也可以稱得上是跌宕起伏,他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卻在宋南宋滅亡後,卻背叛了祖業,毫無理由地為元朝開始效力,歷史上對於他的評價也是眾說紛紜,褒貶不一。關於他的小故事有不少,其中跟他老婆的故事就非常有趣。
他老婆管道升一看這首詩詞,就明白了他的小心思,人家一不吵二不鬧,拿起筆就回了一首詩詞給趙孟頫: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這首詩詞就是著名的《我儂詞》,意思是我們相愛這么多年,你怎麼好意思想納妾呢?文化人呀!瞬間讓趙孟頫不好意思再提納妾的事。
⑹ 據史載趙孟頫能日書萬字而神氣不衰,他是如何做到的
著名書法家趙孟頫,能夠日寫萬字,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他文化底蘊強,二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趙孟頫的書法是在勤奮練習以及擁有文化底蘊的情況下逐步發展起來的,這也成為了趙世書法最重要的一個特徵,那就是——勤能補拙!
⑺ 趙孟頫是哪個朝代的人,他的畫有什麼特點
趙孟頫(fǔ)所處時代:宋末元初。
繪畫特點:
一是提出「作畫貴有古意」的口號,扭轉了北宋以來古風漸湮的畫壇頹勢,使繪畫從工艷瑣細之風轉向質朴自然。
二是提出以「雲山為師」的口號,強調了畫家的寫實基本功與實踐技巧,克服「墨戲」的陋習。
三是提出「書畫本來同」的口號,以書法入畫,使繪畫的文人氣質更為濃烈,韻味變化增強。
四是提出「不假丹青筆,何以寫遠愁」的口號,以畫寄意,使繪畫的內在功能得到深化,涵蓋更為廣泛。
五是在人物、山水、花鳥、馬獸諸畫科皆有成就,畫藝全面,並有創新。
六是他的繪畫兼有詩、書、印之美,相得益彰。
七是在南北一統、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政治形勢下,吸收南北繪畫之長,復興中原傳統畫藝,維持並延續了其發展。
八是能團結包括高克恭、康里子山等在內的少數民族美術家,共同繁榮中華文化。
趙孟頫(1254年—1322年7月29日),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他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著有《松雪齋文集》等。
⑻ 歷史問題,急急急急急急!!!
劉德升,字君嗣,潁川(今禹州市)人,東漢桓帝、靈帝時著名書法家。紆書書法創始人,因創造了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的「行書」字體,又被後世稱為「行書鼻祖」。德升的紆書法雖草創,但字跡妍美,風流婉約,務求簡易,筆劃從略,離方遁圓,濃纖間書,如行雲流水,非常局面捷,被後人列為「妙品」,獨步當時。作有《書斷、陸深書輯、夢英十八體書》。
王羲之(303—361年),漢族,字逸少,號澹(dan)齋,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冶於一爐,創造出「天質自然,豐神蓋代」的行書,被後人譽為「書聖」。其中,王羲之書寫的《蘭亭集序》為書家所敬仰,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
王僧虔,(公元四二六年――四八五年)琅琊臨沂人。南朝齊書法家。字簡穆,王羲之四世族孫。官至尚書令。喜文史,善音律,工真、行書。書承祖法, 豐厚淳樸而有骨力.墨跡有《王琰帖》。
顏真卿(709-785年),唐代傑出書法家,偉大的愛國者。他的楷書一反初唐書風,行以篆籀之筆,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而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概凜然,這種風格也體現了大唐帝國繁盛的風度,並與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書法美與人格美完美結合的典例。他的書體被稱為「顏體」,與柳公權並稱「顏柳」,有「顏筋柳骨」之譽。《顏氏家廟碑》,書法筋力豐厚,也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傳世墨跡有《爭座位貼》《祭侄文稿》、《劉中使帖》、《自書告身帖》等。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士,故畫史又稱「趙吳興」。元代著名畫家。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世稱「趙體」。趙孟頫傳世書跡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賦》、《膽巴碑》、《歸去來兮辭》、《蘭亭十三跋》、《赤壁賦》、《道德經》、《仇鍔墓碑銘》等。
自己根據需要取捨不就行了
⑼ 趙孟頫歷史地位
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通經濟之學,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鑒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的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⑽ 趙孟頫的歷史地位
趙孟頫,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