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的簡介
陝西歷史博物館(Shaanxi
History
Museum),是位於陝西西安的一座國家級綜合性歷史類大型博物館。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陝西歷史博物館以其豐富的文物藏品成為展示陝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殿堂,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陝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陝西歷史博物館
陝西歷史博物館
是一座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位於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雁塔區的小寨東路91號(大雁塔西北側)。是中國第一座擁有現代化的設施的大型國家級博物館。是「4A」級旅遊
http://ke..com/view/753236.htm
㈡ 有古代歷史博物館之稱的是什麼省
陜西省
西安市有「古代歷史的博物館」之稱,是古代秦國的所在地,故稱「秦」或 「陜」。省會是西安市(古稱長安),是我國著名的「千年古都」。
㈢ 陝西歷史博物館有哪些館藏有什麼特色
作為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的陳列主要分為基本陳列、專題陳列、臨時陳列三部分。基本陳列為陝西古代史陳列。它以時代為序,將陝西古代史分為史前、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7個部分,用約2000件文物形象、系統地展現了陝西自舊石器時代早期的藍田人至鴉片戰爭一百多萬年的發展過程。
專題陳列是學術性、專業性較強並圍繞著某一主題而舉辦的不定期展覽。
臨時陳列是基本陳列和專題陳列的補充,具有周期短、內容豐富、常看常新的特點,同時它又是一個文化交流場所、博物館面對社會的文化窗口。
㈣ 中國三大歷史博物院是什麼,分別叫什麼名字,在哪裡建立時間
故宮博物院,南京博物院,台北故宮博物館。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南京博物院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位於南京市玄武區中山東路321號,其前身是1933年蔡元培等倡建的國立中央博物院,是中國創建最早的博物館、中國第一座由國家投資興建的大型綜合類博物館,是大型綜合性的國家級博物館、全國綜合性歷史藝術博物館。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台北故宮博物院,又稱台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台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台北故宮博物院座落於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建造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
㈤ 陝西歷史博物館具體在哪裡。我好去玩
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里建都。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淀,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陝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陝西歷史博物館位於西安大雁塔的西北側,籌建於1983年,1991年6月20日落成開放,是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國家級博物館,它的建成標志著中國博物館事業邁入了新的發展里程。這座館舍為「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唐風建築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致,氣勢雄渾莊重,融民族傳統、地方特色和時代精神於一體。館區佔地 65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5600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8000平方米,展廳面積11000平方米。館藏文物多達 370000餘件,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 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琅滿目、精品薈萃。
陝西歷史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開館以來,充分發揮文物藏品優勢,堅持「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把收藏保管、科學研究和宣傳教育功能有機相結合,舉辦了各種形式的陳列展覽,形成了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互為補充、交相輝映的陳列體系,從多角度、多側面向廣大觀眾揭示歷史文物的豐富文化內涵,展現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文明成就。同時,以開放的姿態走出國門, 將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光彩奪目的三秦文化呈現給世界各國人民。
作為被首批確定為中國「4A」級旅遊景點的陝西歷史博物館,以其優上的陳列、優美的環境、優質的服務、優良的秩序和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眾多中外賓客紛至沓來,已成為傳播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21世紀里,這座匯集著三秦大地文物精華的文化殿堂,將會以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嶄新面貌,為人類的物質文 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㈥ 中國四大博物館是哪幾個
1、故宮博物院:故宮博物院位於北京市城區中心,正式成立於1925年,是我國規模最大、藏品最多的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
2、陝西省博物館:陝西省博物館位於陝西省西安市三學街文廟舊址。文廟始建於宋徽宗宣和年間,距今已有870多年,歷經元、明、清各代,屢經修葺。該館建於1952年,共有10個陳列室,陳列面積為4000多平方米,是一座古典建築形式和園林化的博物館。
3、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位於江蘇省南京市中山門中山東路321號,始建於1933年,面積約9萬平方米。它的前身即「中央博物院」,為中國著名文物薈萃地,收藏有歷代藝術瑰寶、明清宮廷文物、少數民族珍品等數十萬件,是一所全代史博物館,又是一所藝術博物館。展出以江蘇發掘的歷史文物為主,再現了自遠古時代至1919年人類的發展史。
4、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位於上海市延安東路河南路口,是中國大型博物館之一。該館建於1952年,現有藏品逾11萬件,以收藏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和古代書畫之精善而蜚聲海內外。其中西周大克鼎、春秋晚期的牲尊等青銅器、唐越窖海棠式大碗等陶瓷器和晉王獻之《鴨頭丸帖》、唐孫位《高逸圖》等書畫,都是舉世矚目的稀世珍品,而宋王安石之手書《楞嚴經旨要卷》更屬首次披露的存世孤墨。
(6)古代歷史博物館在哪裡擴展閱讀:
根據《中國博物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的統計,中國登記注冊的博物館數量已由的2200多個,發展到3589個,並繼續以每年100個左右的速度增長。中國平均每40萬人擁有1個博物館;到2020年,將發展到25萬人擁有1個博物館。中國統計在冊的民辦博物館有400多家,再加上未正式注冊的,數量已近千家。近幾年,先後進行了博物館等級評估和博物館運行評估,共評出一級博物館83座,這是代表中國博物館水平的第一方陣。
而根據國家文物局2013年7月發布的2012年度全國博物館名錄顯示,到了2012年底,全國備案博物館3866家,其中國有博物館3219家(文物行政部門管理的國有博物館2560家,其他行業性國有博物館659家),民辦博物館647家。
為服務社會公眾,現將其中專業化程度較高、功能比較完善、社會作用比較明顯的有3322家博物館。包括國有博物館2843家(文物行政部門管理的國有博物館2292家,其他行業性國有博物館551家),民辦博物館479家。
㈦ 中國歷史博物館簡介
國家綜合性歷史文化藝術博物館。館址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
。前身是1912年7月成立的北京歷史博物館,1926年定名為國立歷
史博物館,1930年更名為中央研究院北平歷史博物館,1934年4月
改為中央博物館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1949年仍定名北京歷史
博物館,1959年遷入館址,並改用今名。現館藏文物三十餘萬件
,代表性藏品如新石器時代的魚紋彩陶盆、人面魚紋彩陶盆、鏤
空高柄黑陶杯,夏、商、西周、春秋時的銅爵、原始青瓷尊、「
虢季子白」銅盤、蟠螭紋銅 ,戰國、秦、漢時的錯金銀雲紋銅犀
尊、「中國大寧」神獸銅鏡、擊鼓說唱陶俑、綠玻璃碗、彩綉雲
紋囊,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甘露元年」青瓷燈、彩繪畫像磚
、青瓷仰覆蓮花尊,隋、唐、五代的白瓷龍杯、雞首壺、綠釉陶
俑、三彩駱駝載樂俑、白釉蓮瓣座瓷台燈、鎏金觀音銅造像,遼
、寧、金、元時期的倪雲林設色山水圖軸、宋代各名窯瓷器,明
、清時期的瓷器、康熙朝服等。基本陳列為中國通史陳列,不定
期舉辦如敦煌文物展覽、望都漢墓壁畫展覽等專題展覽。出版有
《簡明中國歷史圖冊》、《中國古代銅鏡》、《中國體育史文物
資料》、《長沙出土漆器圖案選》、《河北望都漢墓壁畫》、《
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等畫刊圖冊。
㈧ 有「古代歷史的博物館」之稱的是什麼地方
陜西西安有「古代歷史的博物館」之稱,是古代秦國的所在地,故稱「秦」或
「陜」。省會是西安市(古稱長安),是我國著名的「千年古都」。
㈨ 中國八大博物館分別是哪幾個
1、故宮博物館
故宮又名紫禁城,是中國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木質結構古建築群,被譽為「世界五大宮之首」。故宮作為國家首都宮殿,其厚重的歷史文化感能給你一種庄嚴的使命感,讓遊客有義務去弘揚中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