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康熙皇帝到底長啥模樣外國人又是如何描述
康熙帝(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愛新覺羅氏,名玄燁,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為清朝入關以來的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廟號「聖祖」,史稱清聖祖或康熙帝。康熙帝於順治十一年三月十八生於北京紫禁城景仁宮,順治帝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後佟佳氏。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成年後先後取得了對三藩、鄭經、准噶爾的戰爭勝利,驅逐沙俄侵略軍。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崩於北京暢春園清溪書屋,終年六十九歲。在位六十一年零十個月(1661年2月5日-1722年12月20日),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貳』 康熙長相如何
康熙八年,朝鮮冬至使閔鼎重見到了剛剛剪除權臣鰲拜的康熙帝,
他在《聞見別錄》中是這樣描述的:「清主身長不過中人,兩眼浮胞深睛,細小無彩,顴骨微露,頰瘠頤尖。」
閔鼎重回國後向朝鮮國王這樣描述康熙帝:「朝參日黃屋出入之際,顧見甚久,觀其容貌,則別無英氣,多有猛氣。」
時隔四十多年後,在康熙五十二年,
朝鮮冬至使金昌集的弟弟金昌業在日記中有更詳細的記錄:「皇帝向西盤膝而坐,廣顙頤稍殺,疏髯犯頰而斑白,雌雄眼,神氣清明。其衣帽皆黑,與凡胡無異。」並估計其身長「可七八尺」。
法國傳教士白晉在他進呈給法王路易十四的報告中,
曾對康熙帝的相貌寫下這樣一段文字:「他威武雄壯,儀表堂堂,身材高大,舉止不凡。他的五官端正,雙目炯炯有神,鼻尖略圓而稍顯鷹鉤狀。雖然臉上有一點天花留下的痘痕,但是絲毫不影響他的美好形象。」
南懷仁對康熙帝外貌的描述是:「年近五十歲,身材魁偉,黑黑的大眼睛,鼻子稍高,黑色的連鬢胡須很厚密,幾乎沒有下髯,臉上有點痘痕,普通身材。」
『叄』 歷史上的康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皇帝
皇帝,中國古代最深遠想產物之一,他是一個人,也是一群人,在那個年代,以個人的意志能夠決定一群人的意志,那這一個人的意志裡面又包含著多少超越一群人的智慧,皇帝到底是難做還是好做,最後一任盛世的開創者康熙皇帝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在親情方面十分缺失,是一個可憐的孤兒,所幸沒有失去祖母的愛。
作為一個國家的天子,是很難處理好自己子嗣之間的關系的,因為他們既是父子又是君臣,一方面皇帝希望自己的兒子快快成長好繼承自己的位置,一方面又害怕他們會篡權奪位。 康熙後期諸位皇子成年之後就構成了這個局面,親情在他們眼中已經盪然無存,更多的是為了皇位的你死我活,康熙是看在眼裡,痛在心裡。 總的來說康熙不失去為一個好皇帝,但是他不是一個好父親,不是漢文化的完全繼承者,對漢族百姓的殘暴政策使得國家政權動盪不安,反清復明也是此起彼伏。
『肆』 康熙的歷史資料
康熙: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
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2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執政初期,國內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鰲拜,完全奪回朝廷大權,開始真正親政的階段。
成年後康熙帝坐鎮北京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在台灣的明鄭政權;三征噶爾丹,並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爭,聯絡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籠絡漢族士人。
康熙修建了暢春園、承德避暑山莊、熱河木蘭圍場,他的孫子乾隆又繼續興修三山五園(三山:香山、玉泉山、萬壽山 五園:暢春園、圓明園、靜明園、靜宜園、清漪園也就是頤和園)這樣就把中國古典園林的藝術,推到了一個最高峰,清朝園林的興修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的遺產。
承德避暑山莊這座比北京的頤和園大一倍的皇家園林,決不只是一般意義上的休息場所,它與木蘭圍場一樣是康熙政治大棋盤上的一顆至關重要的棋子。這些按照蒙古西藏等民族風格修建的宮殿廟宇,它更重要的意義在於讓蒙藏等各種上層人物進入山莊能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受,透過這一片片幽靜淡雅的山水人們似乎又回到了二百多年以前。
(4)歷史上康熙長什麼樣擴展閱讀:
歷史評價
康熙帝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取得了對三藩、沙俄的戰爭勝利,消滅台灣的明鄭政權,顯示了康熙軍事指揮才能。
康熙少年時就挫敗了政治對手鰲拜,年老時利用「文字獄」打擊漢族異議人士。康熙舉行「多倫會盟」取代戰爭,懷柔蒙古各部;意圖以條約確保清朝政府在黑龍江的領土控制。開創康乾盛世的局面,是一位英明的君主、偉大的政治家,稱之為「千古一帝」。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死後葬於景陵。景陵位於清孝陵東側一公里處,建於康熙十五年(1676年)至康熙二十年(1681年)。景陵建築規制以孝陵為藍本,局部又有創新,如聖德神功碑亭內立雙碑。景陵的建築風格和喪葬形式為後世所效仿。景陵內葬康熙皇帝、孝誠、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後和敬敏皇貴妃,共6人。
『伍』 法國人眼中的康熙帝是什麼樣子的,據說是中等身材,長相一般
其實當時是有兩個國家的傳教士是見過康熙的,對於康熙的評論都是比較一致的,就是康熙的長相並不是那麼的好看,臉上都是有一些麻子以及一些坑坑窪窪,長得比較一般個子也不是那麼的高,但是有一個呢,是覺得康熙是比較胖一點的。有一個就覺得康熙是比較瘦的,但是我覺得身高和臉部特徵這些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是胖和瘦可能是不在同一個時期,所以看到的也就不一樣。後來又有一個法國人是形容過康熙的,他是法國的傳教士,和美國的傳教士的評價都是差不多的中等的身材,臉上也是有一些麻子比較多坑坑窪窪,因為當時古代對於皮膚去疤痕這一方面都沒有太大的發明。但是他覺得康熙的舉止行為是很不錯的,是比較彬彬有禮的。
『陸』 歷史上真實的康熙是什麼樣的,真如電視那樣完美嗎
康熙是滿清一個在位時間比較長的皇帝,同時康熙在國家的治理上面也做有聲有色,給後人的印象是比較好的,因此康熙被後人稱為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任君。但是康熙真的向大家所說的那樣的完美嗎?真的能夠稱得上一個任君嗎?看看他的這三大暴行,就揭穿了他的真面目。
一、平三藩屠殺平民。康熙年間平定三藩可謂是一件大事,平三藩的時候,平三藩是指平定以吳三桂、尚可喜、耿精忠為首的割據勢力。在這個過程中,不僅這三個藩王勢力遭到打擊,當地的百姓也遭受不小的禍害,清兵大肆屠殺百姓,因此喪命的百姓不計其數。
要知道當年年幼的康熙皇帝就是因為平定了著名的三藩之亂,從而聲名遠播,震驚天下,然而康熙皇帝卻縱容清軍在四川地區大肆殺戮,在《清史稿.王騭傳》就有相關的記載,「四川禍變相踵,荒煙百里,臣當年運糧行間,滿目創痍。自盪平後,休養生息,然計通省戶口,仍不過一萬八千餘丁,不及他省一縣之眾。」不用說是張獻忠或者吳三桂乾的,因為吳三桂出兵之時,四川還是人口殷實的,在其他的一些地方,只要有反清武裝,清兵一到,剿滅起義軍後,就會在此地大肆殺戮。
二、遷海殘民。遷海殘民這個詞大家可能比較陌生,其實大致意思是將沿海的居民遷移至內陸。現在的中國雖然有部分沿海城市和人口,但是總體數量還是比較少,其實在滿清以前中國的沿海居民以及范圍都是比較廣泛。康熙這一舉動是讓很多百姓離開自己生活的家園,自然受到很多百姓的反對,因此難免造成對抗,然而康熙為了方面管理,強硬規定,這些百姓必須遷移內陸,對於哪些反抗的人,康熙給出的解決方法就是屠殺,這個時間長達十年,因此無數百姓喪失生命,中國也因此從一個海岸線比較長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內陸國家。
康熙還遷徙民眾遠離海邊,這是什麼意思呢?因為康熙不知道是為什麼,對於海邊十分的恐懼,所以讓中國從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變成了一個內陸國家。讓距離大海兩三百里的地區變成了荒無人煙的地方,完全被廢棄,其中自然免不了殺人,《清史》,「令下即日,挈妻負子載道路,處其居室,放火焚燒,片石不留。民死過半,枕藉道塗。即一二能至內地者,俱無儋石之糧,餓殍已在目前。
三、文字獄。滿清有名的文字獄事件是乾隆時期的,其實最早的文字獄在康熙年間就已經發生。和乾隆時期的文字大致相同,都是對於哪些文人的一種殘殺,雖然有些文人的文章確實觸犯了滿清,但是在這期間很多無辜的文人也慘遭牽連,無辜喪命,若康熙真是任君,還容不下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