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時的幽州是現在哪個地方
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據《周禮·職方》載,「東北曰幽州」。其范圍大至包括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周武王平殷,封召公於幽州故地,號燕。戰國時,燕與其他六國並為七雄。秦始皇滅燕,在燕地置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漢高祖時分上谷置涿郡;此外又設燕國。漢武帝設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諸郡國。武帝開邊,置玄菟、樂浪等郡,亦屬幽州。東漢時,轄郡、國十一,縣九十。幽州治所在薊縣,治所薊縣,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區大興縣西南部的廣安門附近。轄境相當於今北京市、河北北部、遼寧南部及朝鮮西北部。
魏晉以後,幽州轄境日漸縮小,至北魏時僅領燕、范陽、漁陽三郡。隋煬帝大業初罷州置郡,故改幽州為涿郡。唐武德元年(618)復為幽州,天寶元年(742)改為范陽郡,乾元元年(758)又為幽州。州治薊縣。另有范陽縣,本幽州或范陽郡屬縣,大歷四年(769)後為涿州治所,故治即今河北涿縣,與此不同。
㈡ 古代幽州在哪個省份
幽州是現在的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東北地區。幽州,案《禹貢》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則其一也。《周禮》「東北曰幽州。」《春秋元命包》雲:「箕星散為幽州,分為燕國。」言北方太陰,故以幽冥為號。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幽州是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幽州原是河北平原北端陸路交通的樞紐。隋大業四年(608)開永濟渠﹐引沁水南通黃河﹐北達涿郡﹔七年﹐隋煬帝楊廣乘龍舟自江都(今江蘇揚州)經黃河入永濟渠﹐至涿郡﹔同年﹐又動用江淮以南民夫﹑船隻運黎陽(在今河南浚縣東南)﹑洛口(在今河南鞏縣東北)諸倉米至涿郡﹐「舳艫相次千餘里」。由於永濟渠的鑿通﹐運河的終點涿郡又成為北方水陸交通的中心。
隋唐時﹐幽州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隋煬帝在涿郡築臨朔宮作為行宮﹐大業七年後三次用兵高句麗﹐都以涿郡為基地﹐集結兵馬﹑軍器﹑糧儲。唐貞觀十八年(644)出兵高句麗﹐分水陸兩路﹐陸路也以幽州為後方大本營。唐代中期﹐東北諸族勢力強盛﹐先天二年(713)置幽州節度使於此﹐以控制奚﹑契丹等族。天寶元年改為范陽節度使﹐兵力九萬餘人﹐約佔全國十節度使兵力的五分之一。天寶末﹐安祿山身兼范陽﹑平盧(治柳城郡﹐今遼寧朝陽)﹑河東(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西南晉源鎮一帶)三節度使﹑河北道采訪處置使﹐即以范陽為根據地﹐發兵反唐﹐掀起「安史之亂」。干元二年(759)史思明自立為燕帝﹐以范陽為燕京。
廣德元年(763)改范陽節度使為幽州節度使﹐史朝義部下李懷仙降﹐唐即授為幽州節度使﹔時平盧已沒於北族﹐惟存平州(今河北盧龍)﹐平州城內駐有盧龍軍﹐幽州節度使遂兼領盧龍節度使。此後或稱幽州﹐或稱幽州盧龍﹐或只稱盧龍。幽州為安史亂後長期不奉朝命割據一方的河北三鎮之一。直至五代後梁干化三年(913)十二月為晉王李存勖所滅﹐割據達一百五十年之久。
天福元年(936)﹐後晉石敬瑭以幽薊十六州割讓契丹﹐次年契丹以幽州為南京。據房山雲居寺石經題記﹐安史之亂前幽州城內有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炭行﹑生鐵行﹑磨行﹑絲帛行等﹐行是當時經營同類行業的組織﹐可見當時幽州商業和手工業之盛。
㈢ 唐朝的幽州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唐朝的幽州是現在的河北、北京、天津北部一帶。幽州是中國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幽州是河北平原北端陸路交通的樞紐。
古九州:是中國古代漢地的地理稱謂,有三種含義:一種是對古代中國的區域劃分,將古代中國分為九個不同的州;一種泛指天下;還有一種是指大九州,將全世界分為九州,漢地是其中之一州。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唐朝的經濟、社會、文化、藝術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 ,詩、書、畫、樂等方面涌現出大量名家,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等。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聲譽遠播,與亞歐國家均有往來。唐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女性地位明顯提高,人們可自由結婚和離婚。
㈣ 古代的幽州是現在的哪個城市
感謝邀請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首詩相信每個人小學的時候都背過,這是唐朝陳子昂做的《登幽州台歌》。
讀這首詩的時候,肯定很多人多會心有疑問:幽州在哪兒啊,怎麼沒聽說有這個地方?
到了乾元元年,又又把名字改為幽州。到了大歷四年,幽州再度改名,名為涿州治所,故治在今河北省涿州市。看到幽州的名字被不斷地改來改去,真是心疼可憐的幽州寶寶。
直到五代十國時期,後晉石敬瑭以幽薊十六州割讓契丹,次年契丹以幽州為南京。此後,幽州作為行政區劃不復存在。
石敬瑭割讓給契丹的16個州,就是後來鼎鼎有名的"幽雲十六州"。別看只有16個州,但是讓大宋掛念了200多年,北宋的滅亡也與之有很大的關系。幽州雖然已經不在了,但是我們仍能在古詩中領略當地的風采。
㈤ 幽州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幽州,古代行政區劃,以幽州突騎聞名古史。故址在今北京市城區西南廣安門附近。
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幽州是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
西漢十三刺史部之一。察郡國十,南有今河北中部至於山東馬頰河,北抵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西起河北萬全縣、涿鹿縣、易縣,東有遼寧大部、吉林一部及朝鮮半島北部大部。
隋唐時,幽州東夷都護府的軍事地位十分突出。隋煬帝在涿郡築臨朔宮作為行宮,大業七年後三次用兵高句麗,都以涿郡為基地,集結兵馬、軍器、糧儲。
唐貞觀十八年(644年)出兵高句麗,分水陸兩路,陸路也以幽州東夷都護府為後方大本營。
唐代東夷都護府發生營州之亂後,東北諸族勢力強盛,先天二年(713年)置幽州節度使於此,以控制奚、契丹等族。
㈥ 古時的幽州是現在的哪裡
東北曰幽州,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
據《周禮·職方》載,「東北曰幽州」。其范圍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遼寧一帶。周武王平殷,封召公於幽州故地,號燕。
戰國時,燕與其他六國並為七雄。燕昭王時秦開破東胡後,置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等五郡。秦始皇滅燕,沿燕建制,仍為漁陽、上谷、右北平、遼西、遼東等郡。
漢高祖時分上谷置涿郡;此外又設燕國。漢武帝設幽州刺史部,部刺燕地諸郡國。武帝開邊,置玄菟、樂浪等郡,亦屬幽州。
㈦ 古代幽州是現在的哪裡古代幽州屬於哪個地方呢
1、古時的幽州是現在的河北、北京和天津北部。
2、幽州,古代行政區劃,以幽州突騎聞名古史。案《禹貢》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則其一也。《周禮》「東北曰幽州。」《春秋元命包》雲:「箕星散為幽州,分為燕國。」言北方太陰,故以幽冥為號。
3、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幽州是古九州及漢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時北方的軍事重鎮、交通中心和商業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