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變遷中的時空矛盾是如何形成的

歷史變遷中的時空矛盾是如何形成的

發布時間:2022-07-26 03:26:32

『壹』 中國近代史的兩個主要矛盾是什麼

在近代史上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有兩個:

  1. 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之間的矛盾(民族矛盾)

2.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階級矛盾)

而前者為最主要矛盾。但兩大主要矛盾在歷史的進程中,呈現出錯綜復雜關系和起伏狀態,兩大主要矛盾規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主題就是要推翻外國資本—帝國主義,擺脫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和壓迫,爭取民族解放,國家富強,社會進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說,近代中國的根本任務就是要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實現國家近代化,改變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

中國近代史是從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到1949年南京國民黨政權覆亡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歷經清王朝晚期、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時期、北洋軍閥時期和國民政府時期,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逐漸形成到瓦解的歷史。

拓展資料:

中國近代史的主題

反侵略,反帝,反封建,求民主

反侵略、反帝是中華民族和外來侵略者的民族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殖民地社會」。在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完成第二次工業革命、相繼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反侵略發展成為反帝。反封建、求民主是中國人民(包括農民、工人、手工業者、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等的革命階級)和封建主義或勢力(包括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等)的階級矛盾,這構成了中國近代的「半封建社會」。

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是中國近代的主要矛盾,通過斗爭,將民族矛盾化為民族獨立,將階級矛盾化為人民當家做主。由此形成了新中國。

參考資料:中國近代史-網路

『貳』 如何理解生產力發展的內在矛盾及其歷史演變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相互運動創造了人類歷史.生產力包含勞動者;勞動工具;勞動對像.生產關系包含生產資料歸誰所有;產品如何分配;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按人類生產力歷史發展程度的不同,可將人類社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
在原始社會中,生產力低下,產品除滿足生產和生活外沒有剩餘,所以就決定了產品是公有的,人和人之間的關系也是比較平等的.在原始社會後期由於青銅工具的出現使社會生產力大大發展,勞動產品就有了剩餘,既然有了剩餘,這些剩餘產品的所有權就成了大家都關心的問題,那麼那些對大家貢獻大的那些人就最有理由獲得這部分剩餘產品,於是這時候原來的公有制已經不能夠適應這時候以青銅生產工具為代表的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於是私有制產生了

『叄』 近代以來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怎樣演變的

先進的生產力和落後的生產關系,現實的經濟基礎和不適的上層建築,這是任何歷史階段社會發展的兩對基本予盾和主要予盾。

『肆』 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矛盾

1、新民主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 從新中國建立到1952年,主要矛盾是廣大人民群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國民黨殘余勢力之間的矛盾,主要任務是徹底完成民主革命遺留下來的任務,迅速恢復國民經濟,努力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的根本好轉。1952年底,當新民主主義革命遺留任務特別是土地改革在全國完成後,國內是工人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國外是中國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表述為:我們現階段所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還會長期存在,但已經不是主要矛盾。3、現階段仍然是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伍』 人類社會歷史的內在矛盾及規律是什麼

就是人類的本性與社會秩序的矛盾,當人類的本性充分體現時,社會會處於無序狀態,人類自私的一面會占上風,這時就會有人打著為蒼生謀福利的旗號重新建立新的秩序。而秩序總是會壓抑人類的本性需求,從而人類又要重新打破這個秩序,人類社會歷史就是如此周而復始地向前發展。

『陸』 論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演變過程.

主要矛盾的變化

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840—1949)

主要矛盾:近代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矛盾,呈現出錯綜復雜的狀況。其中有:中華民族與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的矛盾,農民與地主階級的矛盾,資產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封建統治階級內部各集團派系之間的矛盾,各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爭奪的矛盾等。在這些社會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這兩對主要矛盾及其斗爭貫穿整個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始終,並對中國近代社會的發展變化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2、新民主主義社會(1949—1956)

(1)新中國成立到土地改革完成前主要矛盾:這一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眾同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國民黨殘余勢力之間的矛盾。新生共和國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繼續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遺留任務,徹底解決同三大敵人的矛盾;二是動員人民醫治戰爭創傷,恢復破敗的國民經濟。

(2)從1953年到1956年底主要矛盾:到1952年,隨著國民黨反動殘余勢力被消滅,鎮壓反革命運動取得偉大勝利,特別是土地改革的順利完成,使國內的階級關系發生歷史性的變化。中國還存在兩種基本的矛盾,國內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國外是中國同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隨著土改完成,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逐步成為國內的主要矛盾。這一主要矛盾的解決就是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1956—)

(1)中共八大: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1956年黨的八大指出:我國的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上解決,幾千年來階級剝削制度的歷史已經基本上結束。「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然而,由於各種主客觀的原因,主要是黨在指導思想上發生了「左」的錯誤,上述正確認識後來未能很好地堅持下去。

(2)十一屆六中全會: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果斷地糾正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錯誤方針,決定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進而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概括。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作了規范的表述:「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3)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柒』 時光倒流產生的因果矛盾在霍金的理論中是如何解決的

從目前的技術來看,我們要想實現時空穿越,只能讓一個黑洞連接一個白洞,讓兩個洞空間上靠近,然後用相對論效應讓其中一個的時間拖慢形成:時間速度差,從而造成一個“蟲洞”,詳細的過程如果沒看上期內容建議先去看看。

從上一期內容分析可以看出要造出一個時間機器穿越到過去,最大難點在於白洞這邊,因為黑洞我們目前已經觀察到對應的實體了,但是白洞目前還停留著理論階段,雖然我們理論預測的確存在“白洞”,但是實際觀察還未發現它,而且構造白洞的材料“奇異物”我們也還一籌莫展,因為白洞必須具有“負質量”才能與黑洞形成對應,黑洞的只進不出和白洞的只出不進,使兩者之間產生“蟲洞”穿越時空。


目前來看,時間旅行的確會形成很多奇奇怪怪的現象,以人類目前的科學水平,的確很難實現時間逆轉,只能實現時間拖慢,但是人類的好奇心永遠不會止步,一個讓人如此著迷的話題,人類會不斷探索,也許未來某一天時間機器真的造出來,人類對大自然的掌控能力就會有質的飛躍。

『捌』 1840至今三大歷史階段及主要矛盾

(1)演變:①1840年鴉片戰爭的爆發,使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開始轉變為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②1911年辛亥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觸動了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③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④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進入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新時期。⑤1956年秋,黨的「八大」會議召開,認識了國內的主要矛盾是先進的社會制度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繼續解決這一主要矛盾。
(2)運動:①列強各國對中國發動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國人民掀起了太平天國、戊戌變法、義和團、辛亥革命運動,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奴役。②使民主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二次革命、護國運動、兩次護法運動和粉碎了袁世凱復辟、張勛復辟、偽滿復辟證明了這一點。③中國人民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進行了14年的艱苦抗日戰爭,打敗了日本侵略者。④揭開了中國歷史的新篇章——中國人民歷史性地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為中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⑤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前進,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內亂,粉碎「四人幫」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開創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至今在「百年三步走」的戰略決策上建立社會主義的市場經濟,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就是我們邁向21世紀的行動綱領。
(3)進入了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正率領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4)本世紀中葉,中國現代化要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5)特點:主要矛盾始終貫穿於國脈之中,成為歷史運動的主流,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社會矛盾在錯綜復雜中不斷變化和轉化,人民和一切正義力量的努力,這一轉化過程總是朝著光明、進步的歷史方向發展。

『玖』 社會歷史領域的矛盾及其邏輯關系

近代中國的時代特點以及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人民始終面臨著兩大歷史任務:一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兩大歷史任務中,首先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是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反對外國列強的侵略,擺脫封建專制的統治。這個歷史任務決定了近代中國革命既是反帝的民族革命,又是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要改變民族壓迫和人民受剝削的狀況,必須首先進行民族和民主革命,結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解決上層建築和生產關系問題,才能為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創造前提與基礎,為進一步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開辟道路,才能使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成為可能。
歷史表明,近代中國社會的兩大歷史任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前一個任務為後一個任務掃清障礙,創造必要的前提;後一個任務是前一個任務的最終目的與必然要求。中華民族在近代主要是完成前一任務,在現代主要是完成後一任務。兩大任務是統一的,統一於解放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產力。
兩個任務是相互區別又相互緊密聯系的。由於腐敗的社會制度束縛著生產力的發展,阻礙著經濟技術的進步,必須首先改變這種社會制度,爭得民族的獨立和人民解放,才能為實現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創造前提,開辟道路。因為不經過反帝發封建的斗爭,爭得民族的獨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反動統治,改變他們控制中國經濟政治命脈,利用特權向中國大量傾銷商品和資本輸出,壓迫中國民族工商業發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廢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專制政治制度,解放農村生產力,改善農民的生活,擴大民族工商業的國內市場;就不可能達到民族的團結,社會的穩定,從而集中力量進行經濟、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現代化建設,以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閱讀全文

與歷史變遷中的時空矛盾是如何形成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5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0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1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2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0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0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3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2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2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9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4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3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29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2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