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針灸至今已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千年
2. 針灸推拿有多少歷史
2000多年
3. 中國針灸的發展歷史
針灸的歷史久遠。
據考證,它起源的傳說可以追溯到我國原始社會的氏族公社制度時期,有伏羲氏「嘗味百草而制九針。」
真正誕生時間應是新石器時代,《內經 素問》載有砭石治病,這最初是用於刺破膿瘍,刺絡瀉血之用——這就是針灸的起源
從戰國至秦漢時期,以《內經》成熟為標志,形成了針灸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其中《靈樞》所載針灸理論更為豐富和系統,故《靈樞》又被稱作《針經》。
針灸學理論體系的發展簡要——
魏晉隋唐時期,皇甫謐編撰《針灸甲乙經》成為一部最早的、體系比較完整的針灸專書,是繼《內經》之後對針灸學又一次總結,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宋金元時期,王惟一設計了兩具針灸銅人
明清時期,楊繼洲完成《針灸大成》,在腧穴里列出來「奇穴」這個類別
近代,鴉片戰爭之後,針灸學術受到嚴重挫折。
-----------------------------------------------------------------
希望能幫到你哦親~
4. 針灸是誰發明的
伏羲。
針灸學起源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說針灸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相傳伏羲發明了針灸。
當時人們發生某些病痛或不適的時候,不自覺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銳的石器按壓疼痛不適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狀減輕或消失,最早的針具:砭石也之而生。隨著古人智慧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針具逐漸發展成青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直到如今用的不銹鋼針。
(4)針灸的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針灸申遺成功
2010年9月,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局長王國強透露,「中國針灸」申遺方案已提交給聯合國。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2010年9月13日從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證實,我國已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了將「中醫針灸」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請。
新華網快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16日在內羅畢審議通過中國申報項目《中醫針灸》和《京劇》,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5. 中醫的針灸有多少年歷史了
針灸學起源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傳說針灸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相傳伏羲發明了針灸,他「嘗百葯而制九針」(東漢醫學家皇甫謐記載於《帝王世紀》)。而據古代文獻《山海經》和《內經》,有用「石篯」刺破癰腫的記載,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再根據如今在我國各地所挖出的歷史文物來考證,「針灸療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時代。當時人們發生某些病痛或不適的時候,不自覺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銳的石器按壓疼痛不適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狀減輕或消失,最早的針具:砭石也之而生,隨著古人智慧和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針具逐漸發展成青銅針、鐵針、金針、銀針,直到如今用的不銹鋼針。相傳,華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醫針灸的發明人。
6. 針灸是什麼時候或年代出現的
火針在2000多年前的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應用。
1、火針針具的名稱在歷史上是不同的。
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是我國最早的醫學專著,其中就有了關於火針的記載。此後古代的醫學文獻對火針均有論述,但對火針名字的稱謂卻各不相同。
《黃帝內經》稱火針針具為「大針」、「燔針」。
《資生經》稱火針針具為「白針」,
《備急千金要方》稱火針針具為「煨針」。
《傷寒論》是漢代醫學經典之作,為醫聖張仲景所著。《傷寒論》將火針針具稱作為「燒針」。
晉代陳延之所著《小品方》一書,則最早提出了「火針」的名稱。
2、火針療法的稱謂在歷史上是不同的。
《黃帝內經》將火針療法稱為「粹刺」法。主要治療痹症,筋骨痛,骨關節痛。
《靈樞•經筋》將火針療法稱為「燔針」法。其中詳細論述了全身十二經筋病症,治療都強調「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
《靈樞•官針》中也記載有「淬刺者,刺燔針則取痹也。」
《素問•調經論》中也指出:「病在筋,調之筋,病在骨,調之骨,燔針劫刺」。
《傷寒論》將火針療法稱作為「溫針」。對火針的適應證,非適應證,及誤治後的處理作了詳細論述,並在《黃帝內經》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火針療法的內容,促進了火針療法的發展。
晉代陳延之的《小品方》一書,不但明確提出火針療法為「火針」的稱謂,還將火針療法用於了眼科。
唐代孫思邈所著《千金方》中有「處癤癰疽,針惟令極熱。」的論述。這是火針治療熱症的最早記載,從此進一步擴展了火針適應症的范圍。
元明時期的高武所著《針灸聚英》系統而全面的論述了火針的療法,指出「凡症塊結積之病,甚宜火針」。標志著火針療法的漸趨成熟。
明代的楊繼洲所著《針灸大成》中總結了明以前用火針治療的經驗,並把火針列為針灸療法的一種針法。明代的火針療法,已成熟地走進上針灸的聖壇。
直到明清以後,火針療法才統一了稱謂,統稱為「火針」。這是歷代醫家對火針療法都有所發展的結果。
3、火針的針具在歷史上被張冠李戴。
《黃帝內經》記載了九種不同形式的針具,即:饞針、圓針、鍉針、鋒針、鈹針、圓利針,毫針、長針、大針。
《靈樞•九針十二原》中解釋說:「針名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為刺之要。」
既然不同名,不同形,不同任的針具,是針灸用針的關鍵,那麼九種針具中為什麼沒有火針這一針具?火針哪裡去了?
《靈樞•官針》中雲「淬刺者,刺燔針。」說火針啊,是燔針的刺法。既然有燔針的刺法,為什麼九種針具中沒有燔針這一針具? 燔針又哪裡去了?
歷史上沒有任何醫學文獻上記載過燔針的具體形狀、尺度、來源、作用。那麼一針一法,九針中的大針如何就下崗了,沒有了位置呢?這九種針具與九種刺法中的矛盾,說明了什麼呢?
朝有三思,一思就是百年,思來想去,一一對號之後,只能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張冠李戴了,九針中的大針即為火針。
何以見得?究其因而有三者:一是大針與火針,其形狀相似;
《靈樞.九針十二源》雲:「九曰大針,長四寸……」 長四寸,按李鋤《骨度研究》中引吳承洛《中國度量衡史》的周尺計算,一尺合市尺0.5973尺,四寸則合現代的二寸四分。針身若太長,則不能保證其疾刺時的靈活度和硬度。古時燒針沾取麻油,麻油燒針時針身若太短,又易於將施術者的手灼傷。
又雲:「大針者,尖如挺,其鋒微圓……」針挺尖圓,則是對針體高溫速刺的要求,不然用火燒針, 由於古時金屬不如現代精良,故根據當時的針具材質,針尖在燒紅後很易彎折,所以針鋒製得微員。可見大針之形狀與火針之要求是如此一致,故言大針與火針,其狀相似也。
二是大針與火針,其針具性質相通。
大針源於鋒針。九針中記述了大針的來路及性能,卻未記載大針的刺法,反倒被人插足,擠進了一個刺法――燔針。
燔針針刺的部位為「寒痹者,關節前後」,適應證為痹證及伴水腫者,這極符合大針針具的性能。
大針在原著中所治病症,與火針針具的性能最為相當,幾乎一樣。
大針、燔針門當戶對,燔針刺法又乃火針別名。這難道還不可推之,「大針」、「燔刺」乃同類異名,如此,大針揭去頭蓋,所露當是火針。
三是大針的「大」字與火針的「火」字,兩字字型相似,極易相混,造成筆誤。
《靈樞》的成書年代久遠,又非一人一時所作,後世歷代醫家在傳承上也各有建樹。對於此書,當時只能手寫抄傳。漢代以前使用的文字是小篆,小篆中的「大」與「火」兩字的字型頗為相似,兩字在傳抄書寫過程中非常容易混淆。古人有雲:「書三寫,魚成魯,虛成虎」,是說字經過多次抄傳,魚字可能就誤抄成魯字了,虛字就誤抄成虎字了。誤字的情況經常發生,大與火二字誤書也就在所難免,張冠李戴也就可以理解了。
九針是古代醫家創立的並廣泛應用於針灸臨床的治療工具,後世已有諸多先賢認識到「大針」確實屬「火針」,只是不稱火針,而名燔針、煨針而已。如《針灸大成》中就指出「大針一名燔針,長四寸。」《針灸集成》中也指出「九曰大針……一名燔針。」《針經摘英集》中也說「九針式中沒有大針,而只有燔針。」
但是,是尊古的頂禮,還是崇師的膜拜,對於「大針」,各醫書術經中只是轉載,而從未做過訂證。先賢祖師們稱火針還只是燔針、煨針。
真乃是言不由衷,讓先賢祖師千百年來,心是口非。一傳千百年,留下蹊蹺問蒼天。何為?為何?什麼原因使其這樣?這樣又是為了什麼?於是全國高等中醫校院成人教育教材《針灸學》做了回答:「大針,長四寸……後人用作火針。」那麼先人用作什麼呢?
直到1997年天津的兩位李姓同仁大膽對「大針」進行考證,並提出了「九針中大針當為火針」,「火針應正式列入九針式中」的觀點。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的鐮倉時代(1192~1333年),相當於中國宋朝之末、元朝之初,也有火針療法的記載。
嘉元二年(1304年),日本醫人原性全,折衷采錄漢、魏、唐、宋醫方,加上自己的經驗,以日文撰寫成《頓醫抄》五十卷。《頓醫抄》為大型綜合性醫學全書,在第十九卷中有用銅火針治療鼻痔的內容。這說明早在七八百年前火針就由中國傳到了國外。
火針療法始見於《黃帝內經》,成熟於《針灸大成》。火針療法鼎盛於明代,衰落於前清。這又是為什麼?
這是由於清朝限制中醫的政策,導致中醫葯事業衰落,致使火針的發展亦受到阻礙,陷入了停滯不前的地步。清朝道光皇帝就曾說「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皇帝說啊,畢意這針法灸法不適合在宮中治療啊。於是下令永遠廢止了太醫院的針灸科。
30年代罵中醫竟也成了時髦,當時大名鼎鼎的動物學家丁文江給他的朋友高夢旦祝壽時寫了一個祝壽聯:上聯是「吃肉/走路/罵中醫/人老心不老;」下聯是 「喝酒/寫字/講官話/知難行亦難。」
大學問家魯迅、胡適也曾反對過中醫,當時的教育部聽了他們的話,還頒布了「廢止中醫法案」,好在最高當局沒有批准,才未實施。
火針療法源於古時,發展於當代,這是火針沿著今天中醫正確發展道路,不斷改革、不斷創新的結果。火針名符其實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寶貴遺產。
7. 中醫針灸誰發明的歷史有多久了
外行的問題
遠古時候就有人用燒熱的有稜角的石頭壓摩體表疼痛部位來緩解疼痛或治療疾病的,那便是針灸的起源了。針灸也不是一天就冒出來的東西,是原始方法慢慢演化的,從石頭到石針、骨針再到金屬針,這是人類集體的生活智慧,怎麼是某個人一時想出來的呢?
8. 針灸大成至今有多少年歷史
針灸醫學最早見於二千年多前的《黃帝內經》一書。《黃帝內經》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術,其中詳細描述了九針的形制,並大量記述了針灸的理論與技術。兩千多年來針灸療法一直在中國流行,並傳播到了世界。而針灸的出現,則更早。
灸法產生於火的發現和使用之後。在用火的過程中,人們發現身體某部位的病痛經火的燒灼、烘烤而得以緩解或解除,繼而學會用獸皮或樹皮包裹燒熱的石塊、砂土進行局部熱熨,逐步發展以點燃樹枝或乾草烘烤來治療疾病。經過長期的摸索,選擇了易燃而具有溫通經脈作用的艾葉作為灸治的主要材料,於體表局部進行溫熱刺激,從而使灸法和針刺一樣,成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於艾葉具有易於燃燒、氣味芳香、資源豐富、易於加工貯藏等特點,因而後來成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9. 誰給我介紹一下針灸的歷史
【針灸的歷史】
據古代文獻《山海經》和《內經》,有用「石篯」刺破癰腫的記載,以及《盂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說法,再根據近年在我國各地所挖出的歷史文物來考證,「針灸療法」的 起源,可能就在石器時代。
針灸是一門古老而神奇的科學。早在公元6世紀,針灸學術便開始傳播到國外。目前,在亞洲、西歐、東歐、拉美等已有120餘個國家和地區應用針灸術為本國人民治病,不少國家還先後成立了針灸學術團體、針灸教育機構和研究機構,著名的巴黎大學醫學院就開設有針灸課。據報道,針灸治療有效的病種達307種,其中效果顯著的就有100 多種。1980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43種推薦針灸治療的適應病症。1987年,世界針灸聯合會在北京正式成立,針灸作為世界通行醫學的地位在世界醫林中得以確立。
二千五百年前,中國誕生了第一部醫學巨著——《黃帝內經》,在這部典籍中,一個重要的概念貫穿於全書,那就是經絡。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古人發現人體上有一些縱貫全身的路線,稱之為經脈;又發現這些大幹線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細小的分枝,古人稱這些分枝為絡脈,「脈」是這種結構的總括概念。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人們製成了金屬針,稱為微針,並用微針對經脈進行治療。《黃帝內經》分為兩部書,其中之一叫做《靈樞經》,也稱為《針經》,就是專門論述用微針治療經絡的著作。《黃帝內經》對經絡作了系統的總結,在經脈之外,增加了絡脈、經別、經筋、皮部和奇經等新的概念,它們共同組成了經絡系統,成為古人心目中人體最重要的生理結構。《黃帝內經》還闡述了經絡的功能,即運行氣血、平衡陰陽、濡養筋骨、滑利關節、聯絡臟腑和表裡上下以及傳遞病邪等。《黃帝內經》對經絡系統及其功能的認識主要來自於長期的臨床觀察,也包含一些推理分析的結果和取類比象的描述。
刺法灸法學,是針灸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針灸臨床治療疾病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歷代針灸學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理論知識,是刺法灸法的內容不斷充實,理論不斷完善,為本學科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10. 針灸是從什麼時候起源的
針灸起源有人以為早於葯物,這一結論可能是一種主觀的想像推斷,很難有確切的依據。針或灸的醫療方法,都需要藉助醫療工具,且需刺灸人身的一定部位,應該說較難於葯物知識的積累。針刺工具之發展,大體上有這樣一個過程,即砭石、鹼、箴、、針。如此,則其質之發展改進似由砭石而石針、竹針木刺、骨針、青銅針、鐵針、金銀針……等。砭石在遠古不單用於刺病,而且更多用於外科化膿性感染的切開放膿的可能性更大些。晉代郭璞在註解《山海經·東山經》之箴石時說:「可以為砥針,治癰腫者。」清代郝懿行《山海經箋疏》認為「砥當為砭字之誤」。《南史·王儈儒傳》引注,可以為砭針是也。《說文解字》註:「砭,以石刺病也。」可見,砭石在遠古的用處,一是治化膿性感染的膿腫,一是以石刺病可能包括有針刺穴位的針灸療法在內。要確切分清幾乎是不可能解決的難題。現在讓我們簡要引用先賢關於這一問題的有關論述,以為分析研究的依據。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前550),載有「美疢不如惡石」,東漢經學家服虔在《春秋左氏傳解誼》中注釋:「石,砭石也。」《山海經·東山經》記有:「高氏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箴石。」箴石已如前述。《素問·異法方宜論》敘述疾病的區域性時講過:「故東方之域,……其病多為癰瘍,其治宜砭石。」唐代王冰作注時指出:「砭石,謂以石為針也。」《漢書·藝文志》有「用度箴石湯火所施」一句,唐代顏師古作注曰:「石,謂砭石,即石箴也。古者攻病則有砭,今其術絕矣。」現代學者大多認為砭石為針之母體,所以我們在此較多地論述了許多名家對砭石的觀點。如果針來源於砭石是正確的,那麼討論針灸之起源自然必須弄清砭石之原始用途,我們認為針源於砭石的觀點是正確的,針灸起源於砭石應該是有道理的,這不但從文獻記載找出了不少依據,在發掘的原始社會、新石器遺址中有不少砭石存在,數十年前民間之磁砭等原始醫療方法在若乾地區仍然應用也是一個有力的佐證。我國考古發掘,原始社會的砭石、石針、骨針、青銅針等越來越多,許多形狀也大體相似,給討論針灸的起源增添了珍貴的資料。至於傳統的觀點,如《路史》所述「伏羲氏……乃嘗味百葯,而制九針」,很明顯,制九針當晚於制針,更晚於砭石之打制和應用。如果伏羲制九針的歷史故事有其一定的真實性,那麼伏羲時代約相當原始社會的山頂洞人時期,砭石之用於外科、針灸當有數萬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