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學生考研,需要怎麼樣掌握政治的復習方法呢
2023年考研政治網路網盤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IUttnfoJ9Aq4ICg5GM7zDQ
提取碼:1234
簡介:2023考研政治培訓輔導班《政治》視頻課程,介紹了考研輔導資料的內容及網課鏈接,教材大綱精講班,真題解析班,考試輔導教材電子書,歷年真題電子書,刷題題庫
② 考研政治史綱部分怎麼復習
選擇好老師,持續跟著學習
考研政治有網友推薦徐老師的課程,這里有一份老師最新的考研政治資料分享給你
鏈接:https://pan..com/s/1LbllpXM_cSml2daRKqA51w
徐濤考研政治全程協議班,通過近階段大家復習情況及出現的問題,為考生沖刺階段復習提分指點迷津。沖刺階段,目的總結所做題目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對照考綱查缺補漏,提高實戰素養,制定做題策略,規劃草稿紙,特別是實戰心理素質
若資源有問題歡迎追問!
③ 考研政治中國近代史時間線
中國近代史首先是從1840年的鴉片戰爭開始。然後由第一次鴉片戰爭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中國簽訂了一系列的不平等的喪權辱國的條約。後來。要逐步簽訂了馬關條約辛丑條約等等。
然後為了擺脫這些侵略者對我們的統治 中國的民間探索了各種各樣的發展道路:例如以農民為代表的團體。發動了太平天國運動以資產階級為代表的群體發動了戊戌變法。但無一例外他們最終都失敗了。
④ 2021考研政治:如何才能做到高效記憶
★記憶和理解相結合
1、掌握基本原理和概念
對於政治來說,人物,實質,原因這幾個就是掌握一個原理的關鍵所在。同學們可以簡化記憶來加深印象。
這三個W具體說就是who、what、why,比如說中國共產黨成立。
who,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是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的,與前面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性質都不相同;
what,就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內容及意義,是一件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why,就是為什麼說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中國的道路為什麼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2、根據時間,結合史綱
史綱可以說是貫穿其他所有科目的基礎,而且它又是這幾科目中最簡單的一門,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在復習毛中特等內容時,將知識點放入時間的縱軸中去理解記憶,與史綱結合起來,既容易理解也能方便記憶。所以,建議大家在復習毛中特之前先復習一遍史綱,列出時間軸,然後把毛中特每部分理論添加到時間軸上去,結合歷史事件,去深入理解這些理論提出的背景、意義及產生的影響。這樣理解著記憶,會記得更深更牢。
3、根據內容,分析整合
在政治記憶中,有很多理論和知識點非常相似,容易記混,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內容,把同類的整理出來,拓展各自的背景及意義,對比記憶。
比如以會議為線索,把所有會議都抽出來,單獨放在一起,標明召開的時間、背景、主要內容即通過了什麼決議或提出了什麼理論、重要意義,類似的還有以理論為線索,以著作為線索等等。
這些整理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記憶,而且經過整理,知識結構已經很清晰地展現了出來,記憶也不容易弄混。
4、關鍵詞記憶法
有時候,我們對於一些知識點比較難懂,記憶也比較吃力,這時候可以採取關鍵詞記憶法,從中提取關鍵詞來記憶,也方便自己的理解。
我們都覺得書中的知識點是官方的用語,比起自己的分析和措辭,更加具有專業性,也是考試的得分點。
所以,我們在記憶這些主觀題的知識點的時候可以採取記憶關鍵字的方法。例如維新運動的意義:首先是愛國救亡運動,其次是資產階級政治改革,最後思想啟蒙。
★加強重要知識點的記憶
在暑期階段復習中,同學們有每個人自己的復習計劃和安排,在政治復習上的時間不會很多,但是只要分配好自己的時間,讓自己在最有效的時間里復習記憶政治考點,效果不會差。
對於政治重要知識點的記憶,同學們要多加重視,多記憶幾次,讓其在腦海里能夠有更深刻的印象。
★形成知識網路,全方位記憶
很多同學們記了很多東西,但是實際運用的時候卻發現無從下手,這種情況往往是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網路,還沒有完全的吃透知識點,只是單純的記憶,沒有理論框架的支持,各個知識點沒有結合在一起,也是不夠的。
在復習的時候,多試著將政治知識點串聯在一起,有自己的一個框架,這樣才是真正的融會貫通。
★結合真題鞏固
政治也不是單純的記憶就可以的,還需要同學們配合真題來鞏固。歷年真題是同學們復習的必備材料,不僅可以鞏固知識點,對知識點也有更深刻的理解。
而且對於相應的題型也會了解,再根據真題對自己進行查漏補缺,起到輔助記憶的作用。做完真題最好能夠在結合做題情況做好筆記,另外自己再花時間做好總結。
★記憶遵循的三個原則
1、抓住記憶高潮,交替記憶
備考期間的學習過程需要伴有間歇和交替來進行。大腦的結構決定它不能永不停息地學習,它需要休息。大腦左右半球之間每隔90分鍾左右就要交替消耗能量。所以當左腦處於運作高效期時,更多的與左腦有關的學習,如關於理解和判斷性質的復習就會很容易進行。
同樣,當右腦處在運作高效期時,英語單詞的聯想記憶等會很容易進行。所以各位同學要學會把握自己的記憶高潮,通過交替記憶提高學習效率。
2、新知識重復記憶
腦細胞與新內容之間的聯系可以通過重復的過程得以加強。為了保證這種強大的聯系,備考期間學習的新內容最好在學完之後的10分鍾內復習一遍,48小時內再重復一遍,如果可能的話,7天之後再把它重復出來。
重復的時候可以重讀每一頁的開始段落和結尾段落,注意把握它的關鍵詞,構建自己的新知識框架。另外在平時休息的時候可以看一個有關這個學科的錄像,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如此。
3、小動作幫助記憶
備考期間,大部分同學會長期呆在自習室里,室內氧氣含量低也會造成記憶力下降,為不耽誤復習時間,我們也可以進行一些小動作提高記憶。如沒事的時候多搖搖頭,可以幫助增加腦部供血,以提高記憶。女生可以隨身攜帶一把牛角梳,或者以指梳頭,可起到提高智力、養神健腦的作用。
另外手指是人的第二大腦,手指與大腦相連的神經最多,可經常伸伸手指,蜷縮手指,二者交替進行,用這些動作來鍛煉雙手,達到強化或保持大腦記憶力的目的。
對於2019考研er來說,在政治復習上不能不花時間,政治考研繁多而雜,沒有良好的准備階段和記憶過程,想要後期發力難度不小。
而在政治記憶過程中,再一次提醒同學們不要死記硬背,要學會參考利用上面提到的小竅門,記憶起來更高效喲~
⑤ 2017考研政治史綱老記不住怎麼辦
單純記憶知識點總是背了又忘,你可以看看考研思想政治理論高頻考點與備考策略,結合練習題一起來進行復習,在你掌握記憶知識點之後,通過做題來鞏固所學知識點;另外就是重復,多看幾遍,熟悉了就記住了哦。
⑥ 考研政治應該怎麼背
考研政治復習,背誦是重要的任務,但是不能死記硬背,背誦是要有方法技巧,知識點要理解,要會用,這樣才能靈活答題,下面分享四個背誦的方法,幫助大家提高復習效率,走出死記硬背的誤區。
一、理解和背誦相結合
1、基本原理和概念掌握三個w
例如馬原第一章的知識點,我們只要記住"三個w"就可以了具體來說就是who,what,why。Who,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創立的;What,是無產階級的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及普遍規律的學科,可以從3個角度去理解,有廣義和狹義之分;Why,為什麼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因為馬克思主義是與時俱進的。
2、大題關鍵詞記憶
書中的知識點更加的貼近書面用語,比起自己的分析,更加富有合理性,也是大題采分點的依據。我們在記憶這類題的時候也可以採取記憶關鍵字的方法。
例如維新運動的意義:首先是愛國救亡運動,其次是資產階級政治改革,最後思想啟蒙。
3、時間為引,結合史綱
毛中特難以記憶,但是,有一個竅門可以增強我們對它的印象和認識,那就是把它也放入時間的縱軸中去,和史綱結合起來記憶。
建議小夥伴們在復習毛中特之前先復習一遍史綱,列出時間軸,然後再復習毛中特,把每部分理論添加到時間軸上去。在記憶過程中聯系時間點,留心前後發生的歷史事件,去深入理解這些理論提出的背景、意義以及產生的影響。這樣理解著記憶,能記得更深更牢。
4、內容為引,分類整理
既然有很多理論和知識點非常相似,容易記混,那我們就盡量以內容為線索,把同類的整理出來,放到一起做成筆記,對比著去記憶。
比如,以會議為線索,把所有會議都抽出來,單獨放在一起,標明召開的時間、背景,會議通過了什麼決議或提出了什麼理論,會議的意義是什麼。類似可以分類的內容有很多,比如以理論為線索、以著作為線索、以理論提出人為線索、關於經濟方面的、關於政治方面的,等等。這些整理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記憶,況且經過整理,知識結構已經很清晰地展現了出來,再記憶也不容易弄混了。
二、抓住邏輯體系
答題的時候,學生不知道應該答什麼。有一些同學的知識點記得很牢,可是知識點在頭腦中亂作一團,等需要的時候,就使用不出來。這固然有復習不到位的原因,可更多的在於沒有理論框架的支撐,考試的時候不知道該答什麼。
建議大家在看書的時候,用自己的理解將各科目錄串起來,最終做到能夠在腦海中自然而然地記起大框架、大目錄,小目錄,小目錄下的知識點。形成一個思維導圖以後記憶起來就會更加清晰。
三、重點知識重點記
考研政治中,很多理論由於太枯燥,每次都只是背一遍就丟到了一邊,沒有興趣再去回顧,自然不能及時鞏固記憶。尤其是一些理論、內容、意義、作用、教訓等等,尤其容易出大題,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重點記憶、重點背誦。
因此,建議大家拿出專門的精力來去進行突破式記憶,一般來說,背誦的最佳時間是早晨,頭腦比較清晰,背過的東西能記得牢。不妨每天給自己安排一定的晨讀時間,把一些重點的、難背的東西放到這個時段進行,更容易收到實際效果。
四、利用做題輔助記憶
單純的背誦記憶很枯燥,做筆記又費時費力,這個時候還有一個好方法,就是做題。最好的練習工具是選擇題,因為選擇題是對課本知識的直接考查,雖然問題問的很靈活,但考點卻是"萬變不離其宗"。
一般來說,一個題對應一個考點,做起來很快,而且各部分互相穿插,不會感到枯燥。做題的過程就是復習知識點的過程。
⑦ 考研中國近代史時間軸
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廷代表耆英、伊裡布、牛鑒與英國代表璞鼎查在停泊於南京下關江面的英艦皋華麗號上簽訂《南京條約》(,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束。條約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國:(1)割讓香港島;(2)向英國賠償鴉片煙價、商欠、軍費共二千一百萬銀元;(3)五口通商,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允許英人居住並設派領事;(4)協定關稅,英商應納進出口貨稅、餉費,中國海關無權自主;(5)廢除公行制度,准許英商在華自由貿易等。此外,也規定雙方官吏平等往來、釋放對方軍民以及英國撤軍等事宜。
1843年月22日、10月8日,道光二十三年,耆英與璞鼎查又先後簽訂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門條約》,作為《南京條約》的補充和細則,將協定關稅和租界制度予以落實,並使英國取得領事裁判權、片面最惠國待遇等權益。
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康有為與梁啟超集結603名舉人聯名上書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反對在甲午戰爭中敗於日本的清政府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的事件。公車上書被認為是維新派登上歷史舞台的標志,也被認為是中國群眾的政治運動的開端。(2014·荊州)「皇上若決定變法,請先舉三者。大集群臣於天壇太廟,或御乾清門,詔定國是,躬申誓戒,除舊布新,與民更始。」材料來自康有為的上書。
1898年6月11日,戊戌變法開始實施。其主要內容有: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但因變法損害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利益而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2019·荊州)1898年6月,光緒皇帝在詔書中說:「京師大學堂(今北京大學)為各行省之倡,尤應首先舉辦。」與創辦京師大學堂相關的歷史事件是戊戌變法。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譚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2019·宜昌)「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線!以譚嗣同為代表的「戊戌六君子」被捕遇害,緣於他們參與了百日維新。
1915年,陳獨秀在其主編的《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刊載文章,提倡民主與科學。這次運動沉重打擊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傳統禮教,啟發了人們的民主覺悟,推動了現代科學在中國的發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奠定了思想基礎。(2017·荊州)陳獨秀說:「主張尊孔,勢必立君,主張立憲,勢必復辟」,「孔教與共和……存其一必棄一。」為此,陳獨秀、李大釗等人掀起了新文化運動。
1927年8月1日,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2016·宜昌)1927年8月1日,中國共產黨為反抗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探索中國革命的新道路而發動的起義是南昌起義。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到達羅霄山脈中段的井岡山地區,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恢復和建立共產黨的組織,建立革命政權和赤衛隊。與此同時,經過團結、教育、改造工作。至1928年2月底,包括寧岡全縣,遂川西北部,永新、酃縣、茶陵等縣部分地區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初步建成。(2012·武漢)農村是中國革命的搖籃,農村是摧毀封建土地制度的陣地,農村是經濟體制改革的先鋒。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獨特革命道路。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為了達到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發動「兵諫」。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主導下,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兵諫」,扣留了蔣介石。這就是展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中共中央確定了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基本方針,其原因是中國共產黨為了團結國民黨共同抗日。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 。七七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也是中華民族進行全面抗戰的起點。(2013·宜昌)全國性抗日戰爭爆發的標志是七七事變。(2019·宜昌)盧溝橋曾被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稱贊為「世界上最好的的、獨一無二的橋」。1937年,中國全民族抗戰從這里開始,與此相關的歷史事件是七七事變。
1948年9月12日開始,同年11月2日結束,遼沈戰役共歷時52天。戰役結束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首次在兵力數量方面超越國民黨軍。(2014·宜昌)解放戰爭時期,揭開國共兩黨戰略大決戰序幕的戰役是遼沈戰役。
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並立即把國民黨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2011·荊州)1971年11月,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標題是:「中國人來了(中文翻譯)」。這里的「中國人來了」是指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2013·武漢)中國外交的成長不斷推動著中國與世界更加深入地相互影響。新中國成立後確立的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1971年中國外交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於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這一重大成就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1972年2月,尼克松首次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他也成為首位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的美國總統。訪華期間中美兩國政府發表了著名的《上海公報》。尼克松為打開中美關系大門並為改善和發展中美兩國關系作出了重要貢獻。(2017·荊州)美國總統尼克松於1972年2月訪問中國,尼克松將自己對中國的7天訪問描繪為「改變世界的一周」。尼克松訪華和中美《聯合公報》的發表標志著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⑧ 考研政治史綱的時間軸有嗎求大神幫助
2018年考研史綱新大綱頒布,總體來講大綱考點變化不大。就其中的變化點、新增點與2017年史綱大綱作下比較:
1.2018年版第四章第2節新標題為: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 2017版標題為:馬克思主義進一步廣泛傳播。實質、內容沒有變化。
2.2018年版第六章第4節新標題為:大後方的抗日民主運動和進步文化工作。新增「進步文化工作」;2017版標題為:大後方的抗日民主運動。 新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命題的提出。
3.2018年版第七章第1節新增:兩個中國之命運。
4.2018年版第八章第1節新增:抗美援朝戰爭。中朝兩國人民和軍隊經過近三年艱苦作戰和談判斗爭,迫使美國代表在停戰協定上簽字。抗美援朝的勝利,打破了美國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保衛了朝鮮的獨立和中國的安全,維護了世界和平。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為國內的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5.2018年版第十章第4節標題變換說法: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2017年版標題為:中共十六大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實質內容沒有變化。
6.2018年版第十章第5節標題新增: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這個新增點是2018年考試出題的重點。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對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義重大而深遠。當前,各國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復雜激烈,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以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制度模式、國家形象為核心的軟實力競爭更加突出,未來我國對外影響力,要更多依靠軟硬實力結合並重而擴大和取勝。新階段我國明確提出中國將扎實推進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這是在中國綜合國力迅速提升的時代背景下,正視中國與世界關系歷史性變化的戰略選擇,更是對中國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體現,也是為實現到建黨和建立新中國「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所必需。這表明,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作為傳統外交的延伸和發展,已成為我國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外交工作的重要開拓方向。
⑨ 考研政治知識點該如何去背誦記憶呢
政治大家要記得知識點很多,建議同學們可以這樣記憶
記憶其實就是一個不斷重復的過程,腦細胞與新內容之間的聯系可以通過重復的過程得以加強。為了保證這種強大的聯系,備考期間學習的新內容最好在學完之後的10分鍾內復習一遍,48小時內再重復一遍,如果可能的話,7天之後再把它重復出來。
重復的時候可以重讀每一頁的開始段落和結尾段落,注意把握它的關鍵詞,構建自己的新知識框架。另外在平時休息的時候可以看一個有關這個學科的錄像,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就是如此。
⑩ 考研政治歷史大事記 詳細的
1840—1913 德國社會民主黨創始人倍倍爾
1841 俄、英、奧、普、土等國簽訂《倫敦公約》 保加利亞尼什暴動
1842 馬克思任《萊茵報》主編
1842—1911 法國社會主義者拉法格
1843—1848 羅馬尼亞秘密革命組織「兄弟會」
1844 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會見 《德法年鑒》出版 德國西里西亞織工起義 法摩(洛哥)戰爭(第一次) 阿爾巴尼亞民族復興運動始
1844—1900 德國哲學家尼采
1845—1846 錫克戰爭(第一次)
1846 英國廢除《穀物法》波蘭克拉科夫起義 美、新(格技納達)《馬利亞里諾—比德拉克條約》簽訂
1846—1847 「共產主義通訊委員會」
1846—1848 美墨戰爭
1846—1849 巴厘戰爭1846—1891 愛爾蘭民族主義者巴涅爾
1847 伊、土簽訂《愛爾捷魯瑪條約》阿爾巴尼亞反土耳其統治起義 賴比瑞亞共和國建立
1847—1848 歐洲經濟危機
1847—1931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
1848.3 西西里起義(第一次)
2 《共產黨宣言》出版 法國二月革命
3 柏林起義 維也納人民起義 米蘭起義 布達佩斯起義
4 英國憲章運動高潮(第三階段) 「科隆工人聯合會」成立
4—5 羅馬尼亞布拉日大會
5 維也納起義
6 布拉格人民起義 羅馬尼亞《伊茲拉茲宣言》發表 巴黎六月起義
10 維也納起義
11 法國頒布《一八四八年憲法》
1848—1849 錫克戰爭(第二次)德國法蘭克福國民議會
1848—1852 伊朗巴布教徒起義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1849.3 德國通過《帝國憲法》
3-6 羅馬共和國
5 土、俄簽訂《巴爾塔—利曼協定》
6—7 德國「殘余議會」
1849 阿爾及利亞反法起義 英國廢除《航海條例》印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
1849—1936 俄國生理學家巴甫洛夫
1850 美、英簽訂《克萊頓—布爾瓦條約》
1850—1893 法國作家莫泊桑
1850—1932 德國社會民主黨首領伯恩施坦
1851.12 法國路易•波拿巴政變
1851 首次世界博覽會在倫敦舉行
1852 德國「科隆審判」英緬戰爭(第二次)
1852—1870 法蘭西第二帝國皇帝拿破崙三世
1853.7 美國培里首次率艦抵日本
1853—1856 克里米亞戰爭
1853—1895 古巴民族英雄馬蒂
1854.4. 10 英、法、土締結《倫敦條約》
1854 《日美和好條約》簽訂 美國共和黨成立 美國頒布《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 澳洲尤里卡起義 英、法、奧締結反俄《維也納同盟條約》
1854—1856 美國堪薩斯內戰 西班牙資產階級革命
1854—1938 德國社會民主黨首領考茨基
1855 《英暹條約》簽訂
1855—1935 蘇聯植物學家米丘林
1856 俄與英、法、土、撒丁、普、奧簽訂《巴黎和約》
1856—1857 英波(斯)戰爭
1856—1918 俄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傳播者、孟什維克首領普列漢諾夫
1856—1950 愛爾蘭作家蕭伯納
1857 歐洲和美國發生經濟危機 美國司各特案1857一1859 印度民族大起義
1858 法、撒丁簽訂《普隆比埃爾協定》愛爾蘭「芬尼社」成立 維多利亞女王文告發表 美日簽訂《安政條約》
1858一1859 日本「安政大獄」
1858一1862 法越戰爭
1859 法、奧締結《維納法朗加協定》美國約翰•布朗起義 達爾文《物種起源》出版
1859一1869 蘇伊士運河開鑿通航
1859一1933 日本工人運動活動家片山潛
1860 日本「櫻田門外之變」西西里起義(第二次)加里波第的「紅衫軍」出征西西里
1860一1870 越南張定抗法斗爭
1860一1872 紐西蘭毛利人大起義
1860一1904 俄國作家契河夫
1861 .2.4 美國「南部同盟」成立
3(俄歷2月) 俄國開始農奴制改革 義大利王國成立
10 英、法、西簽訂《倫敦公約》
1861 美國「特倫特號事件」義大利首相加富爾
1861一1865 美國總統林肯 美國南北戰爭
1861一1941 印度文豪羅賓德羅納特•泰戈爾
1862 美國頒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 法越第一次《西貢條約》
1862一1867 墨西哥人民反法斗爭
1863 波蘭發生起義 柬埔寨淪為法國保護國
1863一1874 朝鮮興宣大院君攝政
1863一1875 「全德工人聯合會」
1863一1897 菲律賓民族獨立運動領袖滂尼發秀
1864.9 第一國際成立
1864 普、奧對丹麥戰爭
1864一1870 巴拉圭戰爭
1864一1960 愛爾蘭女作家伏尼契
1865.8.14 普、奧簽訂《加斯泰因條約》
1865一1877 土耳其「新奧斯曼協會」
1866.6一7 普奧戰爭 義大利對奧戰爭
8.23 普、奧簽訂《布拉格和約》
9.3一8 第一國際日內瓦代表大會 日本倒幕運動
1866一1869 克里特島起義(第一次)
1866一1944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
1867 第一國際洛桑代表大會 《資本論》第一卷出版 美國向俄國購得阿拉斯加英國第二次國會改革 巴黎世界博覽會 英國同意加拿大成為自治領
1867一1868 衣索比亞抗英斗爭
1867一1871 北德意志聯邦
1867一1912 日本明治天皇
1867一1918 奧匈帝國
1867一1934 法籍波蘭物理學家居里夫人
1867一1945 德國女畫家珂勒惠支
1868 日本「王政復古」 日本明治政府成立,頒布《五條誓文》 第一國際布魯塞爾代表大會
1868一1869 日本戊辰戰爭
1868一1874 西班牙資產階級革命
1868一1898 古巴三十年解放戰爭
1868一1936 蘇聯作家高爾基
1868一1963 美國黑人學者杜波依斯
1869 德國社會民主工黨(愛森納赫派)成立 第一國際巴塞爾代表大會 日本「奉還版籍」
1869一1917 美國「勞動騎士團」
1869一1948 印度民族運動領袖甘地 1870.4,22—1924.1.21 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
7 「愛姆斯急電」 普法戰爭爆發
9 拿破崙三世色當投降 巴黎爆發革命,法蘭西第二帝國傾覆,國防政府成立
10 法軍梅斯投降
1870 義大利完成統一
1870一1876 保加利亞革命中央委員會
1870一1940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1871.1一1918.11 德意志帝國
1871一1890 德意志帝國宰相俾斯麥
1871. 法國國防政府向德國投降,訂立停戰協定
3.18 巴黎無產階級武裝起義勝利
3.28~5.28 巴黎公社
5.10 法、德簽訂《法蘭克福和約》
5.21一28 巴黎五月流血周
6 歐仁•鮑狄埃寫成《國際歌》歌詞
8 日本「廢藩置縣」
9 第一國際倫敦代表會議
1871 朝鮮「辛未洋擾」
1872 第一國際海牙代表大會
1873一1876 西班牙卡洛斯戰爭(第二次)
1873一1881 日本「地稅改革」
1873一1903 亞齊戰爭
1874.3 法、越締結第二次《西貢條約》
1874~1889 日本自由民權運動
1875初 「南俄工人協會」成立
5 哥達合並大會 德國社會民主黨成立,通過《哥達綱領》
1875 朝鮮「江華島事件」 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起義
1875一1876 埃及-衣索比亞戰爭
1876.2 日、朝簽訂《江華條約》
7 俄、奧簽訂《萊希斯塔特協定》 第一國際費城代表會議,宣告解散
1876 俄國成立「土地與自由社」 土耳其第一次立憲運動 日本「神風連之亂」 日本「秋月之亂」
1876~1877 君士坦丁堡會議
1876一1911 墨西哥迪亞斯獨裁統治
1876~1916 美國作家傑克•倫敦
1877.1 俄、奧簽訂《布達佩斯協定》
1877 日本西南戰爭 摩爾根《古代社會》發表
1877~1878 俄土戰爭(第九次)
1878.3 俄、土簽訂《聖•斯特法諾和約》
6一7 柏林會議
1878 英國侵佔塞普勒斯 德國通過《反社會黨人非常法》
1878~1880 英阿(富汗)戰爭(第二次)「俄國北方工人協會」
1878~1881 阿爾巴尼亞「普里茲倫同盟」
1879.1 埃及祖國黨成立
10 德、奧簽訂秘密軍事同盟條約
12.21一1953 . 3.5 馬克思主義者、蘇聯人民領袖斯大林
1879 南非祖魯人抗英戰爭 「愛爾蘭土地同盟」成立 西班牙社會主義工黨成立
1879~1940 蘇聯托洛茨基主義代表托洛茨基
1879一1955 美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
1880 法國工人黨成立 法國工人黨通過《勒阿佛爾綱領》 英、法、德、西等國簽訂《馬德里公約》
1881 法國侵佔突尼西亞盪 「英國民主聯盟」成立 蘇丹爆發馬赫迪反英起義
1881一1961 美國共產黨領袖福斯特
1881一1973 西班牙畫家畢加索 1882.5 德奧意三國同盟形成 《朝美條約》(朝美修好通商條約)簽訂
7 朝鮮「壬午兵變」
8 日、朝簽訂《濟物浦條約》
1882 埃及民族起義 英國侵佔埃及 義大利工黨成立 「德意志殖民協會」成立 日本「福島事件」
1882一1898 西非薩摩利•杜爾領導抗法戰爭
1883.8 法、越簽訂第一次《順化條約》
1883一1884 日本「秩父事件」
1883一1885 法馬(達加斯加)戰爭(第一次)
1883一1903 俄國「勞動解放社」
1884.6 法、越簽訂第二次《順化條約》,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
12 朝鮮「甲申政變」
1884 日本「加波山事件」 英國第三次國會改革 英國「費邊社」成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出版 法國廢除《列•霞白利法》
1884一1885 瓜分非洲的柏林會議 德國侵佔第一批非洲殖民地
1885.2 喀土穆戰役 保加利亞秘密中央革命委員會建立
4 朝鮮「巨文島事件」
12 印度國民大會黨成立
1885 思格斯整理出版《資本淪》第二卷
1885一1886 英緬戰爭(第三次),英國吞並緬甸
1885一1896 越南勤王運動
1885一1900 蘇丹馬赫迪國家
1886 美國勞工聯合會(勞聯)成立
1886一1891 羅馬尼亞-奧匈帝國關稅戰
1886一1944 德國共產黨領導人台爾曼
1887 「印度支那聯邦」組成 埃(塞俄比亞)意
戰爭(第一次)英、意、奧訂立《地中海協定》
1887一1889 法國「布朗熱事件」
1887一1913 越南黃花探領導安世起義
1888 第一次國際婦女大會 「西班牙-菲律賓協會」成立 巴西廢除奴隸制
1889.5 德國魯爾工人大罷工 意埃(塞俄比亞)訂立《烏查利條約》
7 第二國際成立
10 第一次泛美會議
11 巴西推翻皇帝佩德羅二世,建立共和國
1889 英國新工聯運動 「青年土耳其黨」成立
英國創辦南非公司
1889一1890 日本「米騷動」(第一次)
1890.4 「美洲國家組織」成立
7 英、德簽訂《赫爾戈蘭條約》
1890 澳大利亞海員大罷工 倫敦首次五一國際勞動節示威遊行
1891.8 第二國際布魯塞爾代表大會
10 德國社會民主黨通過《愛爾福特綱領》
1891 伊朗反煙草租讓權運動
1892一1897 菲律賓「卡的普南」
1893.1 英國獨立工黨建立
8 第二國際蘇黎世代表大會
1893 印度、阿富汗簽訂《喀布爾協定》 澳大利亞科臘瓦會議 法國「巴拿馬丑聞」
1893一1930 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
1894 義大利頒布《克里斯皮非常法》 恩格斯整理出版《資本論》第三卷 法國通過《南特綱領》 朝鮮「甲午革新」 1894一1895 朝鮮甲午農民戰爭
1894一1896 法馬(達加斯加)戰爭(第二次)
1894一1906 法國「德雷福斯案件」
1894一1953 日本共產黨創始人德田球一
1895.12 俄國「工人階級解放斗爭協會」建立
1895一1896 埃(塞俄比亞)意戰爭(第二次)
1895一1898 古巴獨立戰爭
1896.1 《英法協議》簽訂,瓜分東南亞勢力范圍
3 阿杜瓦之戰,衣索比亞軍打敗義大利侵略軍
7一8 第二國際倫敦代表大會
10 埃(塞俄比亞)、意簽訂《亞的斯亞貝巴條約》
1896一1897 克里特島起義(第二次)
1896一1898 菲律賓獨立戰爭
1897 土希戰爭
1897.12. 菲、西(班牙)簽汀《破石洞條約》
1898.3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一次代表大會
4-8 美西戰爭
6 《英法協議》簽訂,劃分西非勢力范圍
9-11 法紹達事件
12 美國侵佔古巴、波多黎各、菲律賓
1899.1 《英埃共管蘇丹協定》簽訂
菲律賓頒布《馬洛洛憲法》
菲律賓共和國成立
3 《英法協議》簽訂,劃分東非和中非的勢力范圍
1899 德國佔領加羅林、馬利亞納群島 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 法國「米勒蘭入閣事件」 第一次海牙和平會議
1899-1900 查德人民抗法斗爭 阿爾巴尼亞「柏薩-柏斯同盟」
1899-1902 英布戰爭
1899-1903 哥倫比亞「千日戰爭」
1899-1906 美菲戰爭
1900.2 英國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更名為工黨)
9 第二國際巴黎代表大會
12 列寧創辦《火星報》
1900-1903 世界經濟危機
1901 「諾貝爾獎金」設立 日本社會民主黨成立 美國強迫占巴接受《普拉特修正案》
美國社會黨成立 美、英簽訂《海-龐斯福特條約》
1901-1902 索馬里人民抗英斗爭
1902-1921 英日同盟
1903.7 塞爾維亞社會民主黨和全塞職工聯合會成立
8 保加利亞人反對土耳其統治的伊靈頓起義、普列歐布拉茲赫尼起義
11 巴拿馬事變,《美巴運河條約》簽訂
1903 俄國社會民主工黨第二次代表大會
1903-1904 伊朗飢民暴動
1903-1933 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
1904.4 《英法協約》簽訂
8 第二國際阿姆斯特丹代表大會
1904-1905 日俄戰爭
1904-1907 非洲赫列羅族起義
1904-1974 智利詩人聶魯達
1905.1.22
(俄歷1.9)俄國「流血星期日」
1-2 德國魯爾礦工總罷工
6 挪威、瑞典簽訂分離條約,各自成為獨立王國 俄國「波將金」號起義
9 日、俄簽訂《朴次茅斯和約》
10 全俄政治總罷工 《阜姆決議》 《孟加拉分省法令》頒布 《韓日協約》(乙巳保護條約)簽訂
12 俄國十二月武裝起義
1905 愛爾蘭「新芬黨」成立
愛因斯坦建立「狹義相對論」
1905-1906 摩洛哥危機(第一次)
1905-1907 俄國第一次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1905-1908 越南東游運動 印度人民反英斗爭
1905-1911 伊朗資產階級革命
1905-1924 俄國立憲民主黨
1905-1980 法國作家、哲學家薩特
1906.6 埃及「丹沙微事件」
10 法國總工會通過《亞眠憲章》
1906 俄國第一屆國家杜馬「全印穆斯林聯盟」成立 「印度教大會」成立
1906-1911 朝鮮義兵運動
1907.3 越南東京義塾
6 俄國「六三政變」
第二次海牙和平會議
7 第一次《日俄協約》簽訂
8 第二國際斯圖加特代表大會 《英俄協約》簽訂,協約國正式形成
1907 俄國第二屆國家杜馬 羅馬尼亞農民起義 埃及(新)祖國黨成立
1907-1912 法摩(洛哥)戰爭(第二次) 俄國第三屆國家杜馬
1908.10 奧匈吞並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
11 日、美締結《盧特-高平協定》
1908 印度尼西亞「至善社」成立 美國聯邦調查局建立 日本「紅旗事件」 「阿格拉姆叛國案」 印度孟買總罷工
1908-1909 土耳其第二次立憲運動
1909.8 雅典起義
1909 英國國會通過《莫萊-明多改革案》
1910.7 第二次《日俄協約》簽訂
8 《日韓合並條約》簽訂
8-9 第二國際哥本哈根代表大會 第二國際社會黨婦女代表大會
1910 日本「大逆事件」 美國「全國有色人種協進會」建立
1910-1911 葡萄牙資產階級革命
1910-1917 墨西哥資產階級革命
1911 阿爾巴尼亞反土耳其統治起義 法國侵佔摩洛哥 摩洛哥危機(第二次)
1911-1912 意土戰爭
1911-1914 摩洛哥人民反法斗爭
1912.3 「巴爾干同盟」成立
4 俄國「連拿慘案」
5 布爾什維克的《真理報》創刊
7 第三次《日俄協約》簽訂
11 第二國際巴塞爾非常代表大會,通過《巴塞爾宣言》
1912 法、摩(洛哥)簽訂《非斯條約》 越南光復會成立 印度尼西亞「伊斯蘭教聯盟」成立 《布加勒斯恃和約》簽訂 阿爾巴尼亞反土耳其統治起義
1912-1913 巴爾干戰爭(第一次)
1912-1917 俄國第四屆國家杜馬
1913.6 希臘和塞爾維亞締結反保加利亞同盟條約
6-7 巴爾干戰爭(第二次)
1914.6.28 薩拉熱窩事件
7.28 奧匈對塞爾維亞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8 德國對俄、法宣戰 德軍侵入比利時 英國對德宣戰
9 馬恩河戰役(第一次)
10 土耳其參戰
11 俄國對土耳其宣戰
12 薩帕塔和比利亞率軍進占墨西哥城
1915.3 伯爾尼國際社會主義婦女代表會議
4 伯爾尼國際社會主義青年代表會議
5 義大利對奧匈宣戰
7 英軍進佔德屬西南非洲 美軍佔領海地
9 齊美爾瓦爾得會議
10 保加利亞參戰
1915-1947 緬甸獨立運動領袖昂山
1916.2-12 凡爾登戰役
4 愛爾蘭反英起義 昆塔爾會議
5 日德蘭海戰
7 第四次《日俄協約》簽訂
7-11 松姆河戰役
8 羅馬尼亞向奧匈宣戰
1916 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
1917.2 德國開始實行「無限制潛艇戰」 墨西哥頒布憲法 美軍侵入古巴
3(俄歷2月) 俄國二月革命 俄國臨時政府成立
4 美國對德國宣戰
6 希臘參戰 德國海軍起義
7 俄國「七月事件」 《科孚島宣言》簽署
8 列寧《國家與革命》出版
9 俄國科爾尼洛夫叛亂德國祖國黨成立
11.7(俄歷10.25)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
11.8 蘇維埃政府通過《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11 美、日簽訂《藍辛-石井協定》 《貝爾福宣言》發表
12 芬蘭脫離俄國宣布獨立 蘇俄與德國簽訂停戰協定
1917-1922 全俄肅反委員會(契卡)
1918.1 德國工人一月大罷工 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十四點」綱領
1-4 芬蘭革命
3 《布列斯特和約》簽訂
7-8 馬恩河戰役(第二次)
7-9 日本「米騷動」(第二次)
9 保加利亞投降
10 南斯拉夫獨立 匈牙利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上耳其投降
11.3 德國基爾水兵起義爆發
11.9-1919.5 德國十一月革命
11.11 《康邊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