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長城建成多少年了長城的歷史多久了
中文名稱: 長城
英文名稱: Great Wall
國家: 中國
所屬洲: 亞洲
批准時間: 1987
批准標准:1987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准C(I) (II) (III) (IV) (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偉大建築,是中華民族的象徵。現存的長城,修建於明代, 東起鴨綠江,西止嘉峪關,穿越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8個省、市、自治區。修築長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世紀,其主要目的在於防禦北方民族的侵襲。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統一前北方互相爭斗的諸侯小國各自建造的長城銜接起來,形成穿山越嶺的北方邊界的屏障,長達5000多公里,是抵禦來自北方蒙古大草原上游牧民族騎兵襲擊的壁壘,也是秦始皇自身權力和榮耀的一個有利證明。漢武帝也曾多次修築長城,用以保護河套、隴西等地,加強東西方交流,其長度達到了10000餘公里。到明代,為防止前朝(元)殘留勢力南下,也不斷修築北方長城,全長達7300多公里,整個工程延續了200多年。在中國歷史的其它時期,統Zhi者也不同程度地修築長城,長度相加超過50000公里。因此,長城是「上下兩千年,縱橫十萬里」的偉大工程奇跡。
長城作為防禦工程,所經地形極為復雜,根據地形又採用了不同的奇特結構,充分顯示了華夏祖先的聰明才智,在世界古代工程史上可謂罕見。 長城在重要道口、山口、山海交接處設立關城,即便於交通,又有利於防守。在牆身上每隔不遠處建有突出的強台,用於左右射擊。長城每隔一段距離,設有敵樓,用於存放武器、糧食和士兵居住,戰時用作掩體。長城沿線還建有獨立的烽燧、烽火台,用於在敵人入侵時,舉火燃煙,迅速傳遞信息。城牆沿著山坡起伏延伸,穿過沙漠和沼澤。土製的牆以石頭為地基,表面用磚塊貼飾。從?望台上能看到煙霧信號,而在晚上利用篝火,這樣消息能以罕見的速度橫越全國。
自修建以來,長城就在中國歷史上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長城的守失關系著許多朝代的更替,關系著中華民族的興衰。伴隨著長城內外著名戰役的發生,英雄人物雲涌而出,大大豐富了這座亘古建築的文化內涵。如戰國時代的趙國名將李牧,後代為紀念其功績,在雁門關修建了李牧祠以為紀念,至今其遺址尤存。民間也流傳著許多關於長城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孟姜女哭長城,在山海關還建有孟姜女廟,前來參拜的人絡繹不絕。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約公元前220年,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將修建於早些時候的一些斷續的防禦工事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防禦系統,用以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1368-1644),又繼續加以修築,使長城成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它在文化藝術上的價值,足以與其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http://bbs.zol.com.cn/index20060511/index_261_16004.html
❷ 太行山的歷史
太行山,積淀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無盡內涵。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開拓耕耘,繁衍生息,完成了人類從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的偉大變革,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給人類留下了極為珍貴的歷史遺產。
巍巍太行山,鑄造了中華民族剛烈強悍、無私無畏的民族性格。流傳在這里的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後羿射日等神話故事,反映了遠古人民與大自然頑強抗爭的拼搏精神,同時也造就了這里的人民剛烈強悍、無私無畏的民族性格。
❸ 太行山與泰山,哪個歷史長
泰山是山東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脈,地層為華北地台典型基底和蓋層結構區,南部上升幅度大,蓋層被風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雜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層,其絕對年齡25億年左右,是中國最古老的地層之一。
在六億年以前,太行山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經過了頻繁的地殼活動,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時進時退,當海退時,這里沼澤廣布,氣候溫暖潮濕,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區豐富的煤炭資源。以後的一次次地殼活動,使太行山脈逐漸隆起。後又與東西的華北大平原斷裂,形成太行東部陡峭、西部徐緩的地貌形態。
相差20億年
❹ 太行山是如何形成的
在六億年以前,太行山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後來經過了頻繁的地殼活動,地面上升下降,海水時進時退,當海退時,這里沼澤廣布,氣候溫暖潮濕,生長著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區豐富的煤炭資源。以後的一次次地殼活動,使太行山脈逐漸隆起。後又與東西的華北大平原斷裂,形成太行東部陡峭,西部徐緩的地貌形態。
約在240萬年前開始大幅度隆起並逐漸形成。早在28億年前,太行山地區被海水淹沒,沉積了巨厚的碎屑岩、含鐵硅質岩及碳酸鹽地層,受五台運動和呂梁運動的影響,區內古老的地層普遍遭受褶皺、變質,並伴隨有斷裂和石英岩脈的侵入。至距今18億年,形成了混合岩化的結晶基底岩層。
自距今18億年的呂梁運動以後,本區地殼進入差異升降階段,並由此導致了海水的進退往復,分別形成了中元古代地台沉積蓋層,以及上覆的古生界寒武、奧陶、石炭和二疊系地層。其中奧陶和二疊系為含煤地層。發生在中生代的燕山運動使太行山新華夏式褶皺帶逐漸形成並發育太行山前深大斷裂帶。
發生在新生代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太行山強烈隆升,而山前的華北平原則相對下沉,經過數百萬年的千古錘煉,太行山終於產生。
山地受拒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切割,多橫谷,當地稱為"陘",古有"太行八陘"之稱,為東西交通重要孔道。太行山東翼斷陷盆地中分布有井陘、臨城、峰峰、六河溝等著名煤礦。太行山為重要地理分界,山以西為黃土高原,以東為黃淮海平原。山地對夏季風有明顯阻滯作用,迎風坡降水較多,並形成暴雨區。山地東側為地震強烈活動帶。
太行山脈的的地質基底是復式單斜褶皺。東側為斷層構造,相對高差達1500~2000米,山前發育典型的洪積扇以及沖洪積平原。從北向南有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陽曲山、王屋山等山峰。山西高原東部河流多切過太行山進入河北平原,匯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匯入黃河。
太行山是中國東部的一條重要地理界線。東部的華北平原是落葉闊葉林地帶,西側的黃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帶和乾草原地帶,兩側的植被、土壤垂直帶特徵也存在明顯差異。
太行山脈多東西向橫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時有著名的"太行八陘"。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靈山、東靈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陽曲山等。北端最高峰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別為1745米、1791米。
太行山山勢東陡西緩,山西高原東部河流多切過太行山進入河北平原,匯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匯入黃河。
太行山脈西翼連接山西高原,東翼由中山、低山、丘陵過渡到平原。山中多雄關,著名的有位於河北的紫荊關,山西的娘子關、虹梯關、壺關、天井關等。
太行山是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北宋時代傑出的科學家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間"怯怯御螺貝殼及石子如鳥卵者,橫亘石壁如帶",經過研究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現代地質研究證實了他的論斷。太行山崖間的螺蚌殼,顯系古生代地層中的腕足動物或軟體動物化石。
❺ 太行山的歷史
太行山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聳於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間。北起北京西山,南達豫北黃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綿延400餘公里,為山西東部、東南部與河北、河南兩省的天然界山。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靈山、東靈山,山西的太白山、南索山、陽曲山、白石山等。北端最高峰為小五台山,高2882米;南端高峰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別為1745米、1791米。
太行山山勢東陡西緩,西翼連接山西高原,東翼由中山、低山、丘陵過渡到平原。山中多雄關,著名的有位於河北的紫荊關,山西的娘子關、虹梯關、壺關、天井關等。山西高原的河流經太行山流入華北平原,流曲深澈,峽谷毗連,多瀑布湍流。河谷及山前地帶多泉水,以娘子關泉為最大。河谷兩崖有多層溶洞,著名的有陵川的黃圍洞、晉城的黃龍油、黎城的黃崖洞和北京房山的雲水洞等。在太行山深山區河北贊皇縣,有世界最大的天然迴音壁。
太行山的自然植被被垂直溫差面異,如小五台山南坡,1000米以下為灌叢;1000米以上偶有雲極或落葉松。北坡1600米以下是夏綠林,1600~2500米是高亞草原。礦藏,從北到南,煤炭資源豐富,還有鐵、銅、鉬、金、鎢等。
太行山中多東西向橫谷(陘),著名的有軍都陘、薄陽陘、飛狐陘、井陘、滏口陘、白陘、太行陘、幟關陘等,古稱太行八陘,為穿越太行山脈的8條通道。
太行山形勢險峻,歷來被視為兵要之地。從春秋戰國直到明、清,兩千多年間烽火不息。公元前650年,齊伐晉,入孟門、登太行。齊桓公曾懸車束馬窬太行。前263年,秦伐韓,在太行山「決羊腸之險」,一舉奪韓滎陽。前204年,劉邦被困於滎陽、成皋之間,他採納酈食其的建議,北扼飛狐之口,南守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北)之津,終於轉危為安。東漢元初元年(114),漢安帝為防外敵侵犯洛陽,下詔在太行南端36處要沖屯兵。曹操圍臨漳,袁尚輕易率軍東出太行,結果大敗於曹軍。晉太元十九年(394),後燕慕容垂進伐西燕,屯軍於臨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進入,滅了西燕。隋末,李世民與竇建德相爭,李世民進據虎牢,使竇不能越過太行,李乘機佔領上黨,盡收河東之地。元至元十八年(1281),劉福通率起義軍越過太行,火燒上黨。元將察罕粘木兒塞井陘、杜太行,遏止起義軍向北發展。
河北,山西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一二九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的領導和指揮下,創建了太行區(晉冀豫邊區)。發軔於太行山的游擊戰,迅速發展到西起同薄、汾河,東至渤海,南靠黃河,北沿正太、滄石路的廣大地區,先後形成許多重要戰略區。
資料:http://ke..com/view/27555.html
---------------------------------------------------
太行山根據地
太行山根據地是在中國革命歷史上,由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的一個抗日根據地。中國工農紅軍經過兩萬五千里長徵到達延安以後,在關系國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時刻,黨中央根據當時的國內和國際形勢,提出了建立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戰略原則,並且領導著改編後的工農紅軍,奔赴抗日前線,在太行山區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堅決抗擊日本侵略者對華北地區的軍事侵略和佔領,開展了游擊戰、運動戰和阻擊戰等戰役,收復了被日本侵略者佔領的大片領土,建立了人民政權,武裝了群眾,有力的打擊了日本侵略者,逐步的建立了包括山西、河北、河南廣大區域在內的抗日根據地---太行山根據地。在創建太行山根據地中,朱德、彭德懷、劉伯承、林彪、鄧小平等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資料:http://ke..com/view/481500.html
------------------------------------------------
太行山脈
太行山脈
(Taihangshanmai) 位於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之間,大致呈東北—西南走向,北起拒馬河谷,南至晉豫邊境的黃河沿岸,南北長約400公里,一般海拔1500—2000米,最高峰小五台山在河北省境內,海拔2870米,太行山是古老的斷塊山,西坡和緩,東坡急陡,從華北平原西望,山勢顯得格外陡峻挺拔,山高林密,形勢非常險要。構成太行山的岩石多為平緩的厚層石灰岩,所成的陡坡往往是懸崖和深谷。李白的詩里說它是「磴道盤且峻,巉岩凌穹蒼」,可見其形勢險要。由黃土高原上奔流而下的暴流性河川眾多,所以太行山被許多穀道所截開。自古以來,就有「太行八陘」之稱。娘子關南5公里的井陘,就因為山間隘道如井
❻ 太行山有哪些歷史傳說
人們都聽說過「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羿射九日」、「神農嘗百草」等神話故事,翻翻書本也能知道出自《山海經》、《淮南子》等典籍中。然而,這些神話傳說均出自於太行山上的長治一帶知道的人可就不多了。
居太行之巔的山西省東南部,地形之高,有與天為黨之稱,因此古稱上黨。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積淀著民族優秀文化的無盡內涵,從古至今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開荒創世。繁衍生息,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的文化。從目前已發現的三處舊石器時代、一百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考察證明,早在一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活動。因此太行山地區的長治一帶,是我國史前神話傳說的密集區域,其內容豐富、范圍廣闊,印證著這里的古老文明。專家學者根據珍貴的古典文學、文獻史料考證發現,華夏文明典籍中記載的「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羿射九日」、「神農嘗百草」等神話故事均起源於我們雄奇狀美的太行山上,而且世代相傳,凝結並升華成了中華民族的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為性格特徵的精神寫照。
古代傳說中的女媧就是在今長治縣上郝村天台山上,煉頑石補倉天、治洪水平烈火,免生靈於塗炭。反映了這位剛烈女性民族大無畏的浩壯氣概和先民對生存空間的熱烈情感,並體現了一種置個人安危於度外而為民造福的無私奉獻精神。而挽弓射九日,化枯焦為綠蔭,救黎民於水火的「後羿謝日」的地方則在屯留縣城西北30公里的老爺山上。後人把後羿尊為神,在山上立廟祭祀,並以每年農歷六月初六形成古廟會。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在百穀山〔今長治老頂山〕「嘗百穀,制耒耜,教民耕種」,即所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實現了人類歷史上從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的重大轉折。如今百穀山上遺有神農井、耒耜洞與百穀泉。而在長子境內的羊頭山上是神農遍嘗百草而得嘉禾之處。長治縣的黎嶺相傳是炎帝耆國的地方,在這里他奠定了中華民族始興與統一的基礎。炎帝女兒女娃也正是在長子的發鳩山上憤而化作精衛鳥,銜木石誓填東海,因此長子縣的發鳩山至今被傳為精衛填海故事發生的地方。
在中國悠久而燦爛的古代文化寶庫中,神話傳說可謂是一種神奇瑰麗的藝術奇葩,這些美麗動聽的神話故事,雖然反映了遠古時代先民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原始解釋和對美好理想的嚮往,並給後人留下極其深邃的精神啟迪。如果你對以上典故發源地有興趣或者持不同看法,不妨粗略考證一番,定讓你千回百轉而又落腳於太行山上。
❼ 太行山的形成是什麼年代
它首次從精確年代學研究證實雲台山地區太古宙地質體的存在,意味著在華北地區南部的冀魯豫陸塊南緣存在一個古老的「陸核」,也就是說要對這一地區的地球演化史進行重新認識和改寫了。其次是太行山南部的沁水盆地可能是古老「陸核」鋯石的源頭。
34億年前古太古代岩層的發現,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意義,那就是可以喚起人們對我們身邊山山水水的重新認識。地質遺跡是不可再生的,一旦遭受破壞就根本無法恢復了。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里還有大量的古生物化石,而據科學家估算,當年1億個古生物中大約僅有1個能夠成為化石,而1億個古生物化石中大約僅有1個能被人們發現,因此發現古生物化石的難度比考古的難度還大,這些就足以證明古生物化石的珍貴。而當我們了解了這些知識以後,相信不論是地質公園的管理部門還是我們每一位遊客,都會在這些彌足珍貴的歷史遺產面前油然生發一種鍾愛之情,並進而自覺增強愛護地質遺跡、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
❽ 太行山有哪些歷史傳說
愚公移山的傳說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❾ 太行山地區的構造演化序列
太行山地區的構造演化,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若干個發展時期,本節主要以太行山地區的構造演化序列進行初步討論。
一、華北板塊形成階段 ( 3600 ~1750Ma)
( 1) 古陸核形成時期在古 - 中太古代,在西起內蒙古烏拉山、大青山,向東經內蒙古集寧,山西陽高,河北懷安、遷西,到遼寧的凌源、新金的東部一帶,最早出現海底火山噴發,形成了以火山岩建造為主的遷西群及相當建造,並夾有大量超基性岩體,形成了華北地區的島鏈狀初始古陸核。其形成時間應在 3500 ~3600Ma 之間 ( 武家善等,1991) ,距今 3000Ma 左右發生的構造 - 變形 - 變質熱事件使遷西群發生強烈變形變質和混合岩化作用。
( 2) 古陸核增生時期遷西運動以後,在古陸核的南側發育成大規模的坳陷,快速堆積了阜平群巨厚的基性火山岩 - 碎屑岩 - 鎂質碳酸鹽建造,大約在 2800Ma 前後發生的阜平運動使阜平群發生了強烈變形 - 變質和混合岩化作用,同時使前期遷西群發生退變質。
( 3) 五台期裂谷的拉開和閉合時期。阜平運動之後,地殼的剛度進一步增大,在北西 - 南東的拉張體系作用下,形成了五台裂谷,快速堆積了大套中基性火山岩、中酸性凝灰質砂岩、碎屑岩、碳酸鹽岩和含鐵硅質岩,表明其形成於活動的、比較深的構造環境,具裂谷性質,其深度至少達到硅鎂層,屬於綠岩帶建造。
大致發生於 2500Ma 的五台運動,以其巨大的規模、強大的擠壓力,使五台裂谷封閉並發生復雜的多期褶皺變形,第一期為區域性大型平卧褶皺,在褶皺倒轉翼往往形成順層韌性剪切滑動,或者形成一系列倒轉褶皺,倒轉翼也可形成韌性剪切滑動,發生面理、置換層。第二期褶皺為共軸疊加褶皺,以層為參考面形成一系列背、向形。五台期褶皺總體走向以近東西向為主。第三期總體上呈現向外擠出的復式背形。與此同時,在南東向強大擠壓力的作用下,將阜平群上部地層強烈置換,改造成規模巨大的斜移逆沖韌性剪切變形帶,並使阜平主軸線以西的近東西向褶皺構造發生橫跨疊加褶皺,把原始東西向線性褶皺改造成一系列穹盆構造。
( 4) 呂梁期裂陷槽的形成和形變時期。五台運動使華北基底陸殼連接成一體,初步形成了規模巨大的華北古板塊。但隨著地殼剛性的進一步加強,古元古代脆 - 韌性斷裂已成為非常重要的構造類型。太行山地區 NNE 向斷裂活動,在阜平古陸塊上形成滹沱裂陷槽。在滹沱裂陷槽中古元古界建造厚度巨大,形成一套砂礫岩 - 黏土質岩 - 基性火山岩 -鎂質碳酸鹽岩組合,滹沱期大量拉斑玄武岩噴溢和侵入 ( 在白鹿角、測魚一帶佔地層厚度的 2/3 以上) 標志著裂陷槽性質、構造環境和巨大的切割深度。相比之下,裂陷槽火山岩成分較少,以碎屑岩建造為主。
值得指出的是,滹沱期的斷裂較發育,阜平古陸塊東西兩側的裂陷槽也並非單一完整的裂陷槽,而是發育有與之大體平行排列的次級裂陷槽,其形成時代也可有較大的差別。如贊皇地區紅鶴裂陷槽只相當於滹沱群下部的封龍山組,但與同期地層相比,沉積厚度並不小。山西地區也具有多條裂陷槽平行排列的特徵。
發生在 2000Ma 前後的呂梁運動,使古元古代裂陷槽擠壓封閉,形成區域性的同斜褶皺,同時使早期褶皺構造更加復雜化,呂梁期的擠壓兼具有左行壓扭剪切作用,在阜平古陸塊的東西緣形成規模巨大的韌性剪切變形帶,阜平南部地區的主期褶皺被剪切拖曳成北東走向。龍泉關 - 閏家莊五台期韌性剪切變形帶中也疊加了呂梁期的韌性剪切作用。古元古代階段是從太古宙脆塑性地殼向中新元古代剛性地殼轉化的地質歷史時期,表現為早期克拉通的裂陷解體和再次克拉通化的歷史過程,其總的趨勢是導致地殼垂向加厚和剛性增加,並向類似於現代板塊構造體系過渡。
二、華北板塊穩定發展階段 ( 2000 ~230Ma)
進入中元古代以後,華北板塊轉入了相對穩定的發展時期。
( 1) 中新元古代的拗陷沉積時期。中新元古代時期,華北板塊主要表現為板內及板緣的再次裂陷,但其規模和強度與古元古代有著明顯的區別。太行山中段實際上是中條、薊縣兩個三聯裂谷的消亡支,從中條山、薊縣向中間發展,表現為向中部地區時間變晚,沉積厚度減薄,以碎屑岩、碳酸鹽岩沉積為主的特徵。此外,由於進入中元古代後,地殼剛度增強,脆性裂隙發育,太行山地區廣泛發育的北西向岩牆群就是侵位於太古至早元古界基底岩石中,被古生界不整合覆蓋,已獲得的 K - Ar 法年齡在 1664 ~1229Ma 之間。岩牆群的空間展布平直穩定,大體垂直造山帶展布,岩漿成分屬於大陸拉斑玄武岩類,來源於上地幔的熔融體 ( 馬杏垣等,1987) ,這從另一方面證實了華北板塊性質的轉變。
從華北板塊中新元古代裂陷槽的展布、沉積 - 火山建造、變形 - 變質作用等特徵來看,是介於克拉通內盆地和典型地槽構造之間的過渡類型,它既不具有典型地槽的蛇綠岩套,又不具有典型造山帶的岩漿活動和復雜的構造變形。而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剛性板塊特徵。三聯裂谷的形成,也反映了與板塊活動有關的地幔熱點垂向作用和地殼的剛度。
( 2) 古生代的總體升降運動時期。古生代華北板塊以總體升降運動為主,到寒武紀早期,經歷了近 200Ma 的侵蝕風化後,華北板塊又總體下降,發生大范圍海侵,形成了寒武 - 奧陶紀一套碎屑岩 - 碳酸鹽岩建造。晚奧陶 - 早石炭世華北板塊再次全面上升,接受風化剝蝕,直到中石炭世才又重新下降,接受中石炭世 - 二疊紀的沉積。中、晚石炭為海陸交互相含煤單陸屑建造,二疊紀基本為陸相含煤建造,並開始出現火山岩和凝灰岩。整個古生代都表現為較穩定的構造環境。
三、華北板塊強烈活動階段 ( 230Ma ~ 現今)
( 1) 中生代翻天覆地之巨變。中生代以來,中亞、印度、太平洋三大板塊構成三足鼎立之勢,尤以太平洋板塊影響巨大,位於三聯點之中的華北板塊進入了強烈活動時期。由於太平洋板塊的強烈俯沖作用,導致地幔發生平行於俯沖帶的波狀起伏。晚三疊世以後出現以太行山為界的東隆西沉的格局,陝甘寧晉繼續拗陷沉積的同時,東部隆起,並在總體隆起背景上發育小規模斷塹,同時發生沿北東的斷裂展布的中酸性火山噴發和岩漿侵入。到中晚白堊世時,陝甘寧晉地區轉為隆起,東部則裂陷作用加強,東西分異加劇。
( 2) 新生代升降加劇變質核雜岩形成。進入新生代在太平洋板塊持續的俯沖擠壓作用下,地幔的起伏更加明顯,華北斷陷區整體下陷,成為半塹半壘的典型盆嶺構造,深陷區僅新生代地層就厚達 6000m 以上,並夾有多期次噴發的層狀玄武岩。太行山區在深部擠壓。淺部伸展構造控制下快速隆起,阜平群變質基底岩石升隆到地表,形成典型的變質核雜岩。在隆陷區邊緣形成長距離、大規模、低角度、正向拆離滑脫斷層。晚期山前受正斷作用切割拆離斷層,並將其斷陷至深部。形成地史中罕見的大規模差異升降運動。體現了構造運動強度和物質運動的四維空間調整。
❿ 太行山的歷史
太行山形勢險峻,歷來
被視為兵要之地。從春秋戰國直到明、清,兩千多年間烽火不息。公元前650年,齊伐晉,入孟門、登太行。齊桓公曾懸車束馬窬太行。公元前263年,秦國攻伐韓國,在太行山「決羊腸之險」,一舉奪韓滎陽。公元前204年,劉邦被困於滎陽、成皋之間,他採納酈食其的建議,北扼飛狐之口,南守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北)之津,終於轉危為安。
東漢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漢安帝為防外敵侵犯洛陽,下詔在太行南端36處要沖屯兵。曹操圍臨漳,袁尚輕易率軍東出太行,結果大敗於曹軍。晉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後燕慕容垂進伐西燕,屯軍於臨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進入,滅了西燕。隋末,李世民與竇建德相爭,李世民進據虎牢,使竇不能越過太行,李乘機佔領上黨,盡收河東之地。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劉福通率起義軍越過太行,火燒上黨。元將察罕粘木兒塞井陘、杜太行,遏止起義軍向北發展。